登陆注册
18909100000010

第10章 发心菩提(1)

一、情感的烦恼

杨仁山随父亲一同在徽州张芾的府中做事时,父子曾同被派往杭州筹办钱粮而长期住在杭州。杨仁山在杭期间,发生了一段感情中年杨仁山上的因缘:他与邻居家的一位小姑子,名字叫巧姐的淑女情投意合,发展到要谈婚论嫁的地步,但因有苏夫人和杨老太太从中阻挠,婚嫁而不得,于是,遂一心转向佛学。

这段轶事出自于杨仁山的孙女杨步伟《先祖仁山公之生平》一文,而其他人写的杨仁山传记中均未涉及此事。杨步伟作为杨仁山孙女,回忆家事,绝不会无中生有地为祖父编造情感的花边新闻,倒是其他人写的传记中考虑到为尊者讳的问题。因此,我们相信这一段历史是真实存在的。是不是就像杨步伟所说,祖父杨仁山一心转向佛学就是因为这段情缘不能实现所致,仍有待考证。杨步伟长期生活在国外,对西方学说颇为了解,且很认可用弗洛伊德的情感动力学说解释祖父致力佛学的深层动因。这或许正是解释人生奥秘的一把金钥匙。

当时在杭州,杨家所租赁的房屋与邻居家只有一墙之隔,前面各立门户,后面却共有一个后院。这一户是浙江乡下逃难进城的租赁户,男人仍在乡间守家业,妻子带着一个小孩,与小姑子三人住在这里。两家因共有一个后院,来往渐渐密切。杨老太太心肠仁慈,对邻居家多有关照,若遇到一些较重一点的体力活,便叫杨仁山过去帮忙。谁知一去二来,接触频繁,杨仁山发现这是一个书香之家,那位名叫巧姐的小姑,原是一位诗书画俱佳的少女才人,且颇有造诣。两人便常在一起谈诗论画,相互欣赏各自的作品,接触日多,互生倾慕,情苗渐长,爱意日深,逐渐地难解难分了。

杨仁山传第四章发心菩提巧姐的嫂子也是一个极为精明的人,她早就感觉出小姑子对杨家这个仪表堂堂举止不俗的青年内存心仪,所以每日总有一些事要请杨仁山过来帮忙。她倒是真希望小姑子能嫁给杨仁山。他的父亲是进士,曾任京官,他自己也在曾国藩的军中差委在身,在这乱世之中,谁家的女孩子不想有一个好的归宿?

这段情缘对杨仁山来说,始料不及,他可能深深陷入其中。二十二三岁的年纪,从心理学上来说,是一个感情极易激烈迸发的时期,他与这位巧姐姑娘几乎是一见钟情,感情的岩流可能早已在地下久久涌动,一经喷发,便燃遍原野,不可遏止。或许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次真正发自生命的爱情,一个人的生命之火需要另一个生命去点燃,这才是真正的爱情,烈火燃烧的爱情,欲罢不能的爱情,超越一切的爱情。经历过这样的爱情的人,才会抛弃原来的小我,心胸开阔起来,他的生命才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世上无数伟大事业的成因皆缘于这种一触即发的爱情。

杨仁山遇到的可能就是这样一种令他激情燃烧、欲罢不能的爱情。

当时,他真下了决心要娶巧姐为妻,他在娶苏夫人时,苏家同意他将来可娶“并妻”,所以他现在娶巧姐有正大光明的理由。他做苏夫人的工作,告诉她今后保证同等相待,将来有诰封也一同享受,决不相负,但生性强悍的苏夫人岂容得他娶“并妻”?怎么可能轻易答应他?

在杨家,父亲杨摛藻同意这么做。男人们在这一点上可能有相通之处。潜意识里的三妻四妾或许正是男人的本性。但杨老太太此时的感情已经偏向儿媳妇了,因为共同生活了七八年,儿媳能干,把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又孝敬父母,她早已改变了对她的看法,甚至认为她是一个难得的好儿媳了。儿子下决心要再娶,又得到一家之主的同意,但苏氏夫人的工作又做不通,家庭的气氛肯定颇有一些紧张。杨老太太却聪明地提出了一条缓兵之计。

当时苏夫人已经有孕在身。杨老太太的缓兵之计是,等苏夫人生产后再作定夺,如果生儿,仁山就没有再娶的必要;如果生女,仁山再娶,苏氏也不会再有抱怨。于是,此事也就搁置了下来。这可能也是当时民间约定俗成的规矩,娶媳妇是为了传宗接代,已经生儿,就不必再娶。娶二房妻子并不是一般家庭的经济条件所能承受的。

等到苏氏夫人把孩子生下来,一切结果,便已明朗:苏氏生下的是儿子,就是长子杨自新。这样,杨仁山要将巧姐娶为“并妻”的打算只能落空了。杨老太太深知儿子的这一段情缘,就说:“妻已生子,无娶‘并妻’之理,要娶,取妾则可。”这可能也是苏氏夫人的意见。

但是,杨仁山又岂能让自己心爱的人受如此委屈?

杨步伟在《我的祖父》一文中,对杨仁山受此打击后看淡世事而转向佛学,作了完全肯定的描述:“经此打击,祖父更觉世事无聊,就日日在西湖边散步,一日在湖边书店里发现一本《大乘起信论》,买回阅读,日夜不离手,忽悟当中要旨,顿觉爱情家事国事都不愿过问了。”

不论杨步伟对祖父走上学佛道路的原因作这样的推断是否正确,但这一事件在杨仁山心中刻骨铭心的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及至他年已花甲时,当年的红粉知己在心上还是难以湮灭。杨步伟在该文中还写道:“据祖父说三嫂最像该女,而对三嫂宠爱胜过别人,可想一个人的情根斩断是不容易的事。”

真可谓,茫茫人海,一个“情”字最难了断!

这一事件对苏氏夫人的情感打击至深至巨,甚至可能是终生的。凡是个性刚烈的人,独占的欲望也更强,忌妒之心也更烈,她岂能容忍杨仁山的感情属意于另外一个人?后来,杨仁山致力于佛学研究,放弃功名仕途,不能使家庭像别人家一样享受荣华,自己也得不到朝廷的诰封。她把这里面的原因都归咎于杨仁山因她不同意娶巧姐而故意与她赌气作对,使她的愿望永远得不到满足,因此,她对这件事含恨终生。据杨步伟的自传说,后来杨仁山跟随曾纪泽出使英法,苏氏夫人对第三、第四两个孩子严加管束,逼他们日夜读书,夏天太热,又有蚊子,就在院子里挂起纱帐秉烛夜读,希望他们不要像父亲一样不走正途,而要考上功名,荣宗耀祖,能做大官,为她争一口气。但因用功太多,身体耗损严重,免疫力大大下降,以致两人染上白喉病时而无力抵御,都不幸夭折,一个12岁,一个11岁。

不知两个年幼的孩子致病的原因是不是就是这样?不过,杨仁山这次感情的变故,使苏氏夫人终生不忘却是事实。这也促使她临终之前给家庭定下一条苛刻的家法,就是“子孙中,虽没有儿子也不能娶妾”。

这次事件可能不是影响杨仁山转向佛学的根本原因,但却使苏氏夫人在感情上产生了盲点。她从此以后再也难以理解杨仁山的内心世界了,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悲剧!

二、初入佛门

因为感情的挫折而发奋于事业,成就一代大家,古今中外,比比皆是。但是,杨步伟所说的杨仁山入佛的原因,看上去顺理成章,符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但在了解事实的人看来却有移花接木之感。第一,杨仁山后来在与别人的通信中,均说自己是27岁开始学佛,应在他居住安庆或初至南京的时候。而此事却发生在23岁,时间上不准确,说明杨仁山学佛并非是感情受挫以后整日徘徊西湖而遁入佛门。第二,杨摛藻在杭州筹粮,应在徽州张芾幕府时期,徽州紧靠杭州,守徽州就是为浙江守门户,粮饷供应依赖浙江。因此杨家在杭州应在1859年。这一年杨仁山正好23岁。杨家父子1860年八月到祁门以后,被曾国藩派往江西筹粮,杨家又迁居到江西一个较安全的地方。直到一年多以后,曾国藩之弟曾国荃收复安庆,大营也移至安庆,杨仁山一家才迁往安庆。第三,一般学者皆认为杨仁山学佛是到安庆以后才开始的。进入安庆以后,杨摛藻已经年老,体弱多病,被安排在忠义局和敬敷书院工作,杨仁山则被安排在谷米局工作。据说先前曾有一老尼送给杨仁山一卷《金刚经》,杨仁山怀归阅读,不能理解,又觉奥义深妙,于是珍藏书箧,随身携带。这里的“先前”究竟是什么时间?别人似乎不得而知,是不是在战争之前,还是在家乡的时候?在家乡的时候,杨仁山诗社结友,经常出入于山林寺庙,村后的永庆禅林就是十多位比丘尼的栖身之所。其中独具慧眼的一位老尼送给仪表不凡、有上根悟性的杨仁山一卷《金刚经》,则是完全可能的。杨仁山当时只有十四五岁,对佛经这样深奥的东西,肯定难以理解,只能珍藏起来。

这就让我们不能不想到杨仁山自小所处的宗教环境。民国初期,曾为杨仁山弟子的濮伯欣所著《杨仁山居士事略》一文,曾发表在由他本人主编的《佛学丛刊》上。文中首先说到的就是杨仁山母亲夜梦古刹中大瓮和升起的莲花大座,而生仁山。这似乎是杨仁山先天就有与佛教的缘分。因此,杨仁山之于佛教就是先天注定。这可能是中国人解释事物的一种传统方法,以其神秘性而渲染杨仁山成为佛学家的必然性。笔者在开篇第一节中,曾把这归之于孙氏夫人日有所见、气氛熏染而致夜有所梦,不认为其中有任何神秘的原因,更非是母亲在睡梦中穿越了时间隧道,见到儿子未来的事业,一切均为环境所驱使。

杨仁山自小寄名寺僧,而且村庄周围有大大小小的寺庙六座。这样浓厚的佛教氛围对杨仁山幼小的心灵不能不说没有影响。他九岁随父南归,正是渐渐懂事的时候,浸染在这样浓厚的佛教气氛中,尤其是逢年过节,烧香拜佛的佛事活动几乎每天都有。他对佛教的亲切之感当是从这种气氛中熏陶出来的。

永庆禅林在新中国建立以后还保存着,有老尼住持。乌石乡在新中国建国后保存的寺庙,还有从芦山出来十几里远的西溪村的西峰寺。这两座寺庙在“文革”中香火中断过一段时间,改革开放后,又恢复起来。现在,安徽省黄山市经宗教管理部门批准的正规寺庙有10处,其中黄山区占到一半,有5处,而乌石乡就在5处中占了2处,即西峰寺和永庆庵。这2处长年不断的香火,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和信众。西峰寺现有一尊肉身菩萨,就是先前在庙中修行的从闻法师的真身。1991年,在“文革”中受尽磨难的从闻法师于腊月初八开始停止进食,腊月十四日停止饮水,腊月十六日晨四时许圆寂。享年72岁。从断食开始,他一直打坐念经,圆寂时保持着端坐的姿态。遗体装缸保存,三年后,肉身不腐。遂请来九华山塑师妆金。当时,有关专业人士对这尊真身有两个“绝对”的评价:一是释从闻生前绝对是一个苦修的高僧;二是在目前已经发现的肉身菩萨中,这一尊绝对是最高大的。

乌石永庆禅林现在的永庆禅林,每年二月十九日(观音诞生日)、六月十九日(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日(观音出家日),均举行盛大庙会,善男信女纷至沓来,香客云集,影响远波上海、杭州、南京、屯溪等地,诚如前面所说:“烟云不断连舒水,香气常腾绕芦山”。

一个人心灵的成长,个性的形成,与幼年时成长的环境是分不开的。乌石乡素有小九华之称。杨仁山在这样的佛教气氛中长大成人,与佛教必有内在的精神联系。

同类推荐
  • 大明名相杨士奇

    大明名相杨士奇

    在明朝历史上曾有“朝士半江西”之说。据《明英宗实录》卷二六八载,明代状元、内阁首辅泰和人陈循不无自豪地对英宗说过:“江西及浙江、褔建等处,自昔四民之中,其为士者有人,而臣江西颇多,江西诸府,而臣吉安府又犹盛。”作为吉安府重要组成部分的泰和县,也是人才济济,文风鼎盛,历史上孕育出了众多人物,杨士奇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 谷歌小子

    谷歌小子

    一个是举家逃离苏联的数学天才,一个是酷爱乐高玩具的发烧友,两个犹太青年共同开创了一个神奇王国——谷歌。从理论上来说,很多竞争对手都有机会达到谷歌今天的位置,然而在现实中,谁也无法企及谷歌的高度,因为它们没有拉里和谢尔盖。
  • 黄兴自述(上下)

    黄兴自述(上下)

    黄兴是实干家,许多重要的革命活动由黄兴所发动并亲自参与。他出生入死多回,最终积劳成疾而中年逝世,是推翻清朝的统治、开创民国的元勋。《黄兴自述(套装上下册)》以黄兴一生的重大事件为主线,结合黄兴的自述,条分缕析地探讨黄兴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图文并茂,相互映衬,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看到一个立体而生动的黄兴形象。
  • 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一日看尽长安花

    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一日看尽长安花

    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分册)》攫取唐朝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其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的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此书,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5)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老板别整事

    老板别整事

    程诺励志要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保镖,坚决不给家里丢人,死也要维护家里的名声。可奈何雇主不配合啊,一天天闲着没事就是调戏保镖,撩撩撩……
  • 倾城绝恋之医家弃女

    倾城绝恋之医家弃女

    “墨玄冰,你确定你是我亲哥么?”“嗯?不确定,但是我可以确定你是我的。”墨玄冰抱住墨紫邪。“我们这个不算乱伦?”“是么,什么是乱伦,我怎么不知道呢?”墨玄冰吻上了那张红润的小嘴。“等……等会,我还没说完呢”墨紫邪双手抵着墨玄冰的胸膛,而且这个姿势...“乖,等会再问,以后我都是你的,你想怎么问就这么问”说完墨紫邪脸一下子就红了。…………【吾乃原创,抄袭必究!】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激活学生潜能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激活学生潜能

    目前,人的一生只用了自身自学能力的百分之一,只利用了自己智力潜力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 夏末流萤你的猫

    夏末流萤你的猫

    夏天?四季缺了夏,我想再见一次,再见次夏天,再见你一面!
  • 天书在手

    天书在手

    天书系统在手,修真界任我游!云凌,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华夏人。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云凌在天台赏月吹风,他深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嘴里念叨着:''哎,如果生命能重来就好了,这一世太累了!''一道闪电劈下,云凌晕了过去,醒来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盘古秘迹:天外神女

    盘古秘迹:天外神女

    她来自天外,是除去帝皇天赋最大的神女。入凡间,只为再次见到他。一年,皇室七王爷刚出生便克死了亲生母亲,那年他出生的一刻,荷花池中开满了血红的红莲,因此他被人们称之为妖物。传言,他心狠手辣,无恶不作,是个不折不扣的大魔头。她被派去监视他,而他是不是她要等的人呢?他孤傲凄凉的人生的是否会被她点亮呢?她说:“在这个世界上我喜欢三件事,太阳、月亮和你。太阳是白昼,月亮是夜晚,而你是我的永远。”他说:“如果世界只剩10分钟,我会和你一同回忆走过的风风雨雨;如果世界只剩3分钟,我会深情地吻你;如果世界只剩1分钟,我会说60次我爱你。!”
  • 末世召唤兽

    末世召唤兽

    末世来临了!先是天灾,流星群袭击了地球,再是人祸,遭受袭击而幸存的人类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而展开了斗争!但好像不仅如此,原来的动物,植物好像也发生了变异!变的强大残暴,人类该何去何从?
  • EXO之我的狐仙女友大人

    EXO之我的狐仙女友大人

    一个修炼上千年的九尾狐仙误打误撞到了韩国首尔,却遇到了亚洲偶像天团EXO,还被他们看到了本体!究竟他们会发生什么样的火花呢?
  • 爱或不爱是一种状态

    爱或不爱是一种状态

    李东文,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