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88000000037

第37章 毛泽东品读古典诗词(9)

古老的民间歌谣是最早的诗歌形式,它起源于劳动,在生产劳动中得到发展。《诗经》中的“国风”是最早的民歌选集。民歌在内容上有着自己的特点。它反映了劳动人民在现实生活中积聚的劳动经验,是人民群众的心声,是劳动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在生产劳动中,这既可以振奋人心、激发干劲,又能够调剂精神,消除疲劳,同时,它还被用来传播各方面知识。

民歌有其独具的艺术特色,想象丰富,感情真挚,讽刺深刻,风格多样,形式灵活,语言朴素,手法多样。正是由于民歌的特有魅力,使毛泽东对它十分看重。

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就同人说:

梁武帝时的陈庆之,一字不识,强迫他作诗,他口念,叫别人写。他说你们这些读书人,还不如老夫的用耳学。还有梁朝大将军曹景宗,打仗回来写了一首诗:“出师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过路人,何如霍去病?”还有北朝时期著名的民歌《敕勒川》:“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些诗都是一个字不识的人作出来的。当然,我并不是反对扫除文盲,我是说要深入生活,熟悉生活,这样才能写出好作品。

毛泽东不仅自己喜欢民歌,还注意运用民歌教育农民。1925年,他从上海回故乡韶山休养期间,积极组织农民运动,借用普及平民教育的名义,团结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用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民歌作为识字课本,寓政治教育于识字教育之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湖南韶山毛泽东陈列馆至今还保存着这样的民歌:

金花好,开红花,

一开开到穷人家,

穷人家要翻身,

世道才像话。

今日望,明日望,

只望老天出太阳,

太阳一出照四方,

大家喜洋洋。

农民头上三把刀,

税多、租重、利息高。

农民眼前三条路,

逃荒、讨米、坐监牢。

1926年,毛泽东主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时,他就发动学生们收集、记录和整理各地的民歌。对其中的大量作品,他都仔细地阅读,进一步加深了对民歌的认识。

这次收集活动在毛泽东的心中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后来他多次提及。1938年4月28日,《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中,毛泽东说:

这些农民不但是好的散文家,而且常是诗人。民歌中便有许多好诗。我们过去在学校工作的时候,曾让同学趁假期搜集各地的歌谣,其中有许多很好的东西。

遨游诗话世界

——毛泽东品读古代诗话

在研读诗词的同时,毛泽东还常常研读圈点各类古代诗话。研读诗话是毛泽东品读古典诗词时的一项重要内容。

诗话,是北宋兴起的一种诗词评论形式,它内容丰富博大,“其中有诗品焉,有诗志焉,有诗释焉,有补正焉,有订谬焉,有类及焉,有源流焉,有弃同焉,有辨证焉。”在中南海毛泽东故居藏书的多种诗话中,较多地留有毛泽东研读笔迹的有《历代诗话》、《全唐诗话》、《西江诗话》、《升庵诗话》、《香祖笔记》、《分甘余话》、《随园诗话》等。

毛泽东圈阅最多的,是清代袁枚撰写的《随园诗话》。一部清版《随园诗话》共16册,每册封页上都留有他读过的圈记。另两部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大字本《随园诗话》,放在他卧室内,其中一部的一至五册封面上划有读过的圈记,另一部的一至三册亦划有读过的圈记。郭沫若的《读随园诗话札记》大字本,一共4册,每册封面上都有毛泽东读后留下的两个大圈。

毛泽东读诗话时关注较多的是:诗品及诗词创作体会,诗人的治学经历及为人处世,诗作中涉及典故及知识性的解释,咏史诗的各种不同理解,诗话中收集的一些幽默、讽喻深刻的诗词,以及流传于民间的有关诗词的俚俗趣闻等。

《随园诗话》有一则说:“余每作咏古、咏物诗,必将此题的书籍,无所不搜;及诗之成也,仍不用一典。常言:人有典而不用,犹之有权势而不逞也。”

另一则说:“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然亦各人性之所近:杜甫长于言情,太白不能也。永叔长于言情,子瞻不能也。王介甫、曾子固偶作小歌词,读者笑倒,亦天性少情之故。”

还有一则说:“诗人爱管闲事,越没要紧则愈佳;所谓‘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也。陈方伯德荣《七夕》诗云:‘笑问牛郎与织女,是谁先过鹊桥来?’杨铁厓《柳花》诗云:‘飞入画楼花几点,不知杨柳在谁家?’”

这些谈论诗创作体会的内容,毛泽东都非常感兴趣,加了圈画。

毛泽东很注意读诗话中有关诗人经历、著作过程、为人处世等方面的介绍和轶闻。

《西江诗话》是按人头辑录的,对其中欧阳修、陶渊明、黄庭坚、晏殊、文天祥、杨万里、洪皓、洪迈等人的段落,毛泽东有很多圈点勾画。

特别是对王安石,《西江诗话》中《王安石》一文,讲王安石的文字锻炼过程说:“荆公少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含蓄。……后为群牧判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博观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乃知文字虽工拙有定限,然必视其幼壮,虽公方其未至,亦不然力强而遽至也。”

接着,列举王安石的诗:“含凤鸭绿鳞鳞起,弄日鹅黄袅袅垂”;“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说“荆公晚年,诗律尤精严,造语用字,间不容发。然意与言会,言随意遗,浑然天成,……读之不觉有对偶,但见舒闲容与之态耳。”

《西江诗话》的作者认为,像王安石这样著名的诗人,他在诗歌方面的造诣也不是一蹴而就、轻而易举所能达到的,都要通过学习,通过长期的创作实践,才能逐步臻于炉火纯青。

毛泽东在这一段加了圈和点;在“始尽深婉不迫之趣”旁,重笔画着曲线;天头上画着大圈;对所提到的四句诗,都加了圈画。

毛泽东对诗话中有关诗人作品涉及的典故及知识性的解释也很感兴趣。如白居易《琵琶行》中“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历代诗话》中有《虾蟆陵》一文,其中说:杨升庵考证,虾蟆陵在长安。且说:“《国史补》谓董仲舒墓门,人过要下马,以故号下马陵,而语讹为虾蟆陵。白公诗亦循俗之过。”并举苏东坡的诗论证自己的观点。

凡诗话中涉及此类内容的,毛泽东都有很多圈画。

毛泽东对诗话中有关咏史诗的各种不同理解,特别留意。

《历代诗话》中《焚书》一文,说的是章碣《焚书坑》这首诗。诗话的作者对“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中的“焚书坑”作了考证,指出是在骊山下,即“坑儒谷”。文中辑录了对秦始皇焚书坑儒持不同看法的两首诗:“万历中,陈眉公诗:‘雪满前山洒满觚,一编常对老潜夫。尔曹空恨咸阳火,焚后残书读尽无。’天启中,叶圣野诗:‘黄鸟歌残恨未央,可怜一夕葬三良。坑儒旧是秦家事,何独伤心怨始皇。’一诘责后人,一追咎前人。各妙!”

接着作者列举历史史实,阐述自己的观点,即“秦时未尝废儒,而始皇所坑者,盖一时议论不合者耳”。

一向推崇秦始皇的毛泽东对这些内容都加了圈点勾划。

毛泽东还以极大兴致阅读各种诗话中搜集的一些诙谐、幽默、讽喻深刻的诗词,以及流传于民间的有关诗词的俚俗趣闻。

《随园诗话》一卷中有一则说:江南总督尹文瑞好诗,年三十,人呼之为小尹。海宁诗人杨守和,年七十。尹对杨“奖慰甚厚”。杨曾自己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尹应道:“不然,君独不见‘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乎!”毛泽东对此加了圈画。

《随园诗话》十二卷有一则说:吴江布衣徐灵胎,有戒赌、戒酒、劝世道情诗,“语虽俚,恰有意义。”徐灵胎曾写了一首《刺时文》诗:

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作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嘴嘘唏,甘蔗喳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孤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毛泽东在这首《刺时文》诗旁用红铅笔画着着重线。

毛泽东读诗话时的圈圈点点,向人们展示了他在古典诗词殿堂里翱游的多姿多彩的风貌的一个独特的侧面。

“诗言志”

——毛泽东论诗

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起,便潜心阅读大量中国史书、古典小说、诗词曲赋等各种形式的古典文学作品,获取了丰富的文化素养,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基。他的有关诗歌的理论便是从这个根基上生发出来的。

作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毛泽东对“何谓诗”有着独特的、系统的看法。

毛泽东认为,诗必须“言志”

《讲堂录》择记了不少有关古代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想的语录,从中不难看出,青年毛泽东继承了传统的“言志”、“缘情”的诗文观,认为作家主观的性情、才识和精神状态,是写出好诗的先决条件,“有情而后著之于诗始美且雅”,也是真正领悟诗文精奥所在的先决条件:“性情识见俱到,可与言诗也”。

“诗言志”,出自《尚书·虞书·舜典》中的“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一段话中。朱自清先生认为这是中国诗论的“开山的纲领”。毛泽东也认为“诗言志”抓住了诗歌写作的关键。毛泽东曾几次题写“诗言志”三个字,说明他从青年到老年一直是赞同欣赏这一诗歌创作的观点。

毛泽东认为,诗必须要有“气”、“势”

关于“气”、“势”,也是我国古代吟诗著文常讲到的。自曹丕首倡“文气”之说,刘勰深研“文势”之论,历代诗文家、批评家对“气”和“势”多有论述。一般说来,“气”泛指作者的情态、才质、性格和精神状态;而“势”,大体指作品的节奏、结构、义法,以及由此形成的对读者的感染力度。两者结合起来便是“气势”,是一种创作风格的表现。

青年毛泽东《讲堂录》中择记了绝句为“律诗之半”的观点后,在谈到如何截留律诗各联而又不留缝隙痕迹、获得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时说:“惟是识见必高,气脉必贯,乃能无缝焉”。强调的是主体的“气”。

《讲堂录》中同时还讲到“文章须蓄势”;诗文应如大河奔流:

河出龙门,一泻至潼关。东屈,又一泻至铜瓦。再东北屈,一泻斯入海。当其出伏而转注也,千里不止,是谓大屈折。行文亦然。

对此,毛泽东身体力行。在他的诗文中,非常注意气势流贯和大气磅礴。论人论诗文也仍葆有以“气”为准的习惯。如他称赞友人周世钊“骏骨未凋,尚有生气”;赞扬陈毅元帅说“你的大作,大气磅礴”。

毛泽东认为,诗必须要有“诗味”

在《致臧克家等》的信中,毛泽东曾谦虚地说自己的旧体诗词“诗味不多”;在《致陈毅》论诗的信中,说“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

同类推荐
  • 院里人家

    院里人家

    此书是刘洪章作品的精选,共收集小说、散文二十四篇。此作品集分别讲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四合院人的生活状态、人与动物的精彩故事,以及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廉洁奉献精神。
  • 河边升起炊烟

    河边升起炊烟

    本书以作者的故乡枫林村为书写对象,以大视角、长卷的方式来表现江西上饶北部一个两千余人口的村庄故事。作者从环境、情感、生老病死等各个角度讲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描绘了一幅天人合一的和谐乡村图景。
  •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杨树达讲文言修辞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杨树达讲文言修辞

    读中国书,不可不知中国特色的修辞。不明中国特色的修辞,易犯事不明、物不显、犯人忌等毛病。中国修辞与西方修辞相异之处甚多,然知之者实少。杨树达《中国修辞学》为中国特色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值得让更多读者知晓和学习。本书介绍了这本奠基之作的精华所在。
  •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
  • 英国散文精选(译文随笔)

    英国散文精选(译文随笔)

    此书特色有五:一,书中所介绍的篇什均为美国自建国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故可读性较强,其中不少且属于第一次译出;二,译文特重视各原作者风格的传达与再现;三,译笔堪称审慎精练,隽美考究;四,注释亦颇认真负责,剀切详明;五,书前导言与各篇篇首的风格解析对美国散文发展的源流、趋向与各家风格的特点等均有较扼要的说明,从中不难窥见该国散文自成长至全盛的一个总的发展轨迹与概貌。本书为北岳文艺出版社所刊印的《英国散文精选》(1996)的重印本。
热门推荐
  • 天峦,济世

    天峦,济世

    流星划过,万物皆沉。他,悄然降生;冥冥之中,又像是巧合,又像是必然,一个又一个的身影出现在他的生命中,默默地改变着他……而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挫折和责任,让他不再羸弱,不再冲动,也让他成就传奇……殊不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命运的牵引……而他的故事,也从这里正式开始!
  • 玄道之源

    玄道之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灵、鬼、妖、邪、人、仙、神,生化、科学混乱的末法时代,何为真?何为假?玄道之说,在华夏的历史上,源远流长。只是当代的学说,却否定了这一切。欧阳明为了证实探究玄道之源,毕业之后,进入了深山老林,却无意间获得了远古传承,以一身玄道修为,行走世间。运用玄道术法,反驳科学的否定。让玄道之术,重现于世。
  • 我拽我狂我最大

    我拽我狂我最大

    她是个专业的新闻记者,为了使命去跟踪万人迷的大明星,可没想到却让她看到原来这个表面风光的家伙,原来是个BL,失望之余,在欣赏明星时候,居然让她血流而死,流鼻血啦。死了就算了,居然又让她撞到阎王也是个BL,还学人乱搞,一怒之下冲了过去,威胁阎王要求重生,否则把他的玻璃事件告知天下。得到重新还算满意,为了弥补自己上一生无辜而死,且男人也没碰过半个。这一次,她要泡尽天下美男。
  • 我们的孩子缺什么

    我们的孩子缺什么

    现在的中国孩子是幸福的一代,千辛万苦的家长为他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他们不缺吃、不缺穿、不缺爱,可以说什么都不缺。事实上,有很多中国孩子都不快乐,物质上富有的他们在精神上似乎缺少了什么。现在的孩子到底最缺什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去做,成为一个千万家长关心的话题。
  • 森屿不浓白越之行

    森屿不浓白越之行

    柒夏与林森在三年前是一对人人羡慕的天生一对。但是后来因为一件意外事情的发生,让林森远赴法国巴黎。柒夏也与米白和林子璃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最后柒夏发现了同样对她好的苏辰与林听,正当柒夏举棋不定时,林子璃却与米白同时喜欢上了社会人物柳澈扬,这场姐妹关系变得十分岌岌可危。林森的突然到来,让所有人都陷入了一个泥沼……
  • 妃本倾君

    妃本倾君

    撞见男友搞小三死于非命,死就死吧,还偏偏穿了。一照穿越太子妃,捡了个毁容的皮囊还要被她的桃花们逼迫,且看我如何摆脱桃花们和爱郎睥睨天下~第一本书,请大家多多支持,小妖谢过~
  • 胭脂不及娇艳糖

    胭脂不及娇艳糖

    舒棠音觉得自己快要岔气了,仿佛又什么东西在挤压自己,而且更像是被人关在了小黑屋里,密闭阴暗,无法呼吸。
  • 花店和你我

    花店和你我

    “花店不开了,花继续开”晨风一直在守护着花店,因为他知道她一定还会回来的……
  • 我就是铁甲

    我就是铁甲

    【千万追读:火爆科幻红书】大男人穿越成了铁甲,还要被人操控,这怎么能忍?不行,我是人,我不是铁甲。别阻拦我,我要装逼,我要飞!什么蓝级、红级、超级、究极铁甲,在我面前算个屁!统统一招撂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