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88000000054

第54章 毛泽东与中国书法(3)

建国后,毛泽东用的铅笔,原来主要是德国生产的,当上海产的“中华”牌铅笔问世后,毛泽东便开始用“中华”牌铅笔。毛泽东的遗物中,有上海“中华”、“五星”牌铅笔,其中一支“中华”牌铅笔上有“毛主席万岁,万万岁”等字,还有一支棕色圆形5B德国制铅笔。

毛泽东的理发师周福明回忆,他的一项额外任务,便是为毛泽东削铅笔,一次削好几十支。即使是毛泽东出巡时也要将铅笔预备好,到住处后,在床头、办公桌,乃至厕所等地方各放几支,以便随时随地取用。

在毛泽东故居的书桌上,没有圆珠笔和钢笔。这两种书写工具,他一生中只偶尔使用一下。据逄先知说,圆珠笔毛泽东只使用过一次,那是1957年3月19日至20日,在徐州至南京、上海的飞机上,他用秘书林克手上的圆珠笔,书写了元朝诗人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宋朝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和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楼有怀》,并对林克讲了这些词的词意和典故。钢笔,只在1942年1月26日为中共中央宣传部起草的《宣传要点》等少数文稿,以及给林克的一两封信等上使用过。

毛泽东写字,并不大讲究纸的质地,这与他不喜受拘束的浪漫性格和俭朴的生活作风是一致的。

在延安时期,宣纸很少,毛泽东使用的多是根据地产的玉版纸、马兰纸和土纸。

1946年8月下旬,毛泽东欣闻刘邓大军六天时间内以五万兵力歼敌四个旅的捷报后,兴奋得难以自制,把马兰纸铺在桌子上,卷起袖子,饱蘸浓墨,写下了:“庆祝大胜利!增强我信心!凡能歼敌有生力量者,均应奖励之!”

字越写越大,欣喜万分的激情在笔下喷涌而出。

有一次,延安新市场买了一批宣纸回来,中央机关工作人员去买了十二刀,拿了十一刀送给毛泽东,一刀留给了郭化若。郭化若知道毛泽东喜欢用宣纸,就将那一刀也送给了毛泽东。

建国以后,毛泽东多用宣纸。毛泽东用的宣纸页,常是用四尺宣纸裁成12张,也有时用八开的白色厚宣纸。偶尔用较大的。

建国初期,毛泽东常用带红界线的宣纸信笺,以后主要用裁开的白宣纸,没有了红界线的视觉干扰,使他的书写更加无拘无束。就是用有竖格的信笺纸书写时,毛泽东也常不按格写,随兴所至,甚至顶天立地写满全纸。

为了满足求墨者的要求,毛泽东有时还将题字、题词写在笔记本上、照片上,奖状、奖旗上,文件、信函的边行,或其他制品上。

在抗日战争时期,各地到延安的进步青年怀着对革命领袖的敬爱之情,常常要求毛泽东题词留念,毛泽东总是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有位抗大的学员一时找不到好纸,就将四尺白漂布送给毛泽东,请求题词以作纪念。时隔几天,毛泽东果然写好了让人送去。

1939年,习仲勋也曾用一块一尺长、五寸宽的白漂布请毛泽东题词。毛泽东挥毫题写道:

党的利益在第一位。赠给习仲勋同志,毛泽东。

1971年,“九一三”事件林彪叛逃前夕,周恩来秘密向毛泽东书面汇报了当时的严重情况。毛泽东阅后,沉思良久,然后在一柄白色的丝绸折扇扇面上写下了“各求各志,各行各路。离凡离圣,离因离果”四句话,立即叫警卫员将扇送给周恩来。周恩来一看,领悟了毛泽东对于此事的意见。这也许是毛泽东唯一的一次题扇书迹。

毛泽东文房四宝中保存下来的有不少砚台。有一方最早的砚台,是毛泽东少年时代在韶山用过的。砚台是韶山本地材料制成的青石砚,长方形,底面凿有条痕,台面四周刻四道条框,前端略凹。这方砚长有19厘米,宽有12.5厘米。就是这方砚台陪伴毛泽东度过了“六年孔夫子”的私塾生涯。

在井冈山茅坪八角楼,有一个直径约26厘米的腰圆形青石砚,这是毛泽东用过的最大且形状也最奇特的砚台。因为他通常用的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砚台。

延安时期,曾有人用古砖制成了一个方砚台送给毛泽东,可惜在战乱中遗失了。

建国以后,毛泽东生活比较稳定,使用毛笔和砚台的频率也更高了。每次出巡,总得带上他的砚台。但石砚较易碰坏,因此后来他改用铜墨盒。

20世纪60年代,有一次毛泽东巡视到杭州,随身带了一个小的铜墨盒。到了汪庄招待所,毛泽东发现所里为他准备了一个大的铜墨盒,用起来很方便。临走时,毛泽东对工作人员说:“你去请示一下领导,我们换一个墨盒用,看行不行?”所负责人听后说:“主席需要,拿去就是了。”毛泽东说:“那可不行,我不能随便拿公家的东西。我只能跟你们换。”就这样,毛泽东把自己用了多年的小铜墨盒留在了汪庄招待所,换回了那个大的。

毛泽东的砚台中最珍贵的当推齐白石送给他的那方雕花砚。

此砚为湖南产花岗岩质地,石质坚硬,长26厘米,大的一头宽15.5厘米,小头宽14厘米,厚2厘米,外面还套着一个精制的楠木盒子。砚的表面约一半面积微凹,用于磨墨,其余部分雕花,如烟雨云蒸,意韵悠绵。

齐白石先生对此砚极为珍爱,生怕丢失,又担心他百年之后,子孙将其转赠于人,于是亲手在砚体上刻下一行小字:

片真老空石也。是吾子孙不得与人。乙酉八十五岁,齐白石记于京华铁栅屋。

但一年后齐白石却违背了自己的规约,于1950年国庆前夕,将这方雕花砚作为礼品送给了他视为“知音”的同乡毛泽东。

毛泽东的印章

鲜为人知的是,毛泽东对中华传统的印章篆刻艺术也十分喜爱,经常把玩。据田家英夫人董边回忆说,毛泽东的印章有两抽屉多。田家英任毛泽东秘书时负责保管这些印章,所以董边戏称田家英为“掌玺大臣”。

毛泽东一生很少使用私人名章,无论题字、书信、批注、文稿都喜欢用毛笔或铅笔以他独创一格的“毛体字”签名,书法作品也只有极个别的上面盖有印章,因此毛泽东的印章普通人很少知道。

现在所见毛泽东最早的印章,是1929年3月13日,毛泽东与朱德联合签署的一张红四军筹款公告上,加盖的一方雕刻极精细的篆体朱文名印。

1936年7月15日,毛泽东派代表到国民党统治区协调停止内战联合抗日事宜,介绍信上盖有篆体朱文印章。同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经济建设公债券上盖有时任苏维主席的毛泽东的隶体朱文印章,印文为“毛泽东印”。

1937年7月13日即抗日战争大爆发后第六天,毛泽东在关于对日作战总方针的题词上所钤的“毛泽东印”,为篆体朱文印章,该印章字体圆润,刻工精细。

1937年,北京素享“博琴铁笔”之誉的著名篆刻家刘博琴受人之托,精刻了“润之”一印,当时并不知道是为毛泽东刻印。

上海篆刻家陈巨来解放前也刻过一方“润之”印章,因不知“润之”就是毛泽东,所以照价收取了润格。

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与老友柳亚子在山城重逢。柳亚子特意到曾家岩桂园毛泽东住地拜会了毛泽东,并当即写下一首七律《赠毛润之老友》,又向毛泽东索诗。毛泽东于离开重庆前四天,即10月7日,将他1936年2月创作的《沁园春·雪》一词,写在一张“第十八路集团军重庆办事处”的信笺上,并附上一信赠送给柳亚子。

接到毛泽东派人送来的词和短笺后,柳亚子发现书写的词没有上款、下款和印章。第二天,他挟着一本册页去见毛泽东,毛泽东在册页上又重新书写了这首词。柳亚子请毛泽东盖章,毛泽东说“没有”。柳亚子慨然许诺说:“我送你一枚吧。”

柳亚子本人不擅金石,回来请青年篆刻家曹立庵挑选了两块珍藏的寿山石,连夜为毛泽东刻了两方印章,一方为白文“毛泽东印”,一方为朱文“润之”。柳亚子用八宝朱红印泥在“毛泽东”三字的落款处全部钤上。随后,将两方印章送到红岩村,但未遇到毛泽东。

直到1946年1月28日,毛泽东写信给柳亚子时还特别提到这两枚印章,信中说:

很久以前接读大示,一病数月,未能奉复,甚以为歉。阅报知先生迁沪……印章两方,先生的和词及孙女士的和词,均拜受了。

1948年,人称“篆刻王”的谢梅奴用家藏上乘的寿山石料,为毛泽东刻制了两方印章,一方为白文“毛泽东印”,印文回文排列,笔划间架松而不散,紧而不板,有如汉印;另一方是朱文“润之”,仿周秦小玺,细纹粗边,字秀笔圆。两印均高两寸半,有钮,印面2.2厘米见方,镶嵌于一个红木锦缎盒内。195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这两枚印章呈献给毛泽东。

毛泽东和著名画家、近代三大治印巨匠之一的齐白石是湘潭同乡。开国大典前夕,齐白石为了表示对毛泽东的崇敬之情,精心刻制了印文为“毛泽东”和“润之”的白文和朱文寿山石名章各一枚,请文化部门的军代表、著名诗人艾青呈献给毛泽东。

1959年春夏之交,著名画家傅抱石与关山月共同合作,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绘制了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雪》词意巨幅山水画,听说毛泽东决定亲自为该画题书“江山如些多娇”后,傅抱石为毛泽东精心刻了一枚巨印名章,以便在画面题书落款时盖上。此印的章材,取用寿山石,印钮为古兽,印面5厘米见方。字体端庄工整,线条厚重,挺直苍劲,颇具秦韵汉风。毛泽东见了拓印,十分欣赏,称赞道:“不愧是当代艺术大师力作!”但考虑到自己的其他书法作品,落款后都未盖章,此处还是不宜破例为好。后来,傅抱石想将此印赠送毛泽东。毛泽东请人带口信风趣地说:我一生没有用过印章,所以还是劳他代为保存,待有朝一日退了休再取。

毛泽东还有一枚堪称“文物极品”的名章,这就是由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邓散木刻的一枚白文的“毛泽东”龙钮大印。

1965年8月的一天,章士钊的秘书益知来到邓散木家,提起毛泽东很喜欢篆刻及书法,章老请散木先生给毛主席治一印及写几幅字。这时,邓散木已患多种疾病,并且癌症已经扩散,但当他得知毛泽东主席想请他刻一枚印时,即满口答应。他硬撑起病体,精心挑选了一块明黄色、顶部有镂空双龙图案的立方体石头,经过反复构思,刻就了“毛泽东”印。同时,他还用篆、隶、行、楷四体书写了自己创作的诗词条屏,一并托章士钊呈毛泽东。

章士钊对这枚大印赞不绝口,非常满意。他仔细欣赏着,但见“毛泽东”阴文三字线条横不平,竖不直,却自然天成,返朴归真。印的一侧,邓散木刻有苍劲的文字:“一九六三年八月,敬献毛主席,散木,篆时六十有六”。不久章士创就把大印和书法条屏呈给了毛泽东,毛泽东也很喜欢。

毛泽东虽然不喜欢在书法作品上盖印章,但是在自己的藏书上却常盖印章。他还特别欣赏上海篆刻家吴朴堂为他刻的“毛氏藏书”朱文印。

1963年,毛泽东与全国工商联首席代表陈叔通叙谈,说自己很想请人刻一枚藏书印章,无论阳文、阴文均可。陈叔通立即想到了自己多年的故交、上海印家吴朴堂。陈叔通到上海找到吴朴堂,说:“毛泽东主席想请你治一方藏书印。”吴质堂当即应允。

吴朴堂当晚就举笔起草印稿。经过反复琢磨,他确定用铁线篆。次日夜,待喧闹了一天的大都市沉寂下来,吴朴堂微举刻刀,凝神定气,直到深夜才刻竣。

不久,陈叔通将印送到毛泽东手中,毛泽东爱不释手。从此毛泽东看书时往往喜欢先仔细欣赏一番,然后运力,小心翼翼地在书页上加盖“毛氏藏书”的印章。

毛泽东在建国后颁发的任命书上常用一枚签名章。1949年9月,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颁发了《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通知书》,《通知书》最后的落款是“主席毛泽东”。其中“毛泽东”三字是非常粗壮有力而又圆润流利的“一笔书”。这是一枚十分珍贵的象征了人民领袖崇高地位、代表了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签名章,无论从它的政治意义还是从它的艺术价值来说,都堪称古今“印中一绝”!

同类推荐
  •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从历史的角度,把握住特定历史人物的个性,描写了14组红军女战士的光辉形象。这些女人,在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了白区,承担着献身革命与护卫家庭的双重重担。作者从这些红军留下的女人身上,挖掘她们的伟岸人格,圣洁的品格,不屈的个性……
  • 阿拉伯文学史

    阿拉伯文学史

    黎巴嫩著名学者汉纳·法胡里的这部《阿拉伯文学史》全面深入地介绍了不同时期的阿拉伯文学情况。对作家、诗人及其作品也有充分的论述。资料丰富、脉络清晰、篇幅适中、便于阅读。自上世纪五十年代问世以来,在阿拉伯国家广为流传,深受读者喜爱。曾被译成世界多种文字出版。
  • 忆故人

    忆故人

    本书分为金针、江南好、自画像、忆故人。主要内容包括:西塘纪事;秋兴八首;春天通信;幸福·落叶等。
  • 时间里的爱与忧伤

    时间里的爱与忧伤

    本书为散文集,火养围绕时间、爱的主题写作了一系列文章,本书选取了其中的40篇结集出版。这些文章都曾发布在作者业余经营的微信公众号——火养读书时间,《我们相隔的不仅是时间,还有渐行渐远的价值观》等文在网络上曾引发大范围的讨论。全书语言精细、表达细腻,读来丝丝入扣。作者不骄不躁的理性表达,不紧不慢的勇敢阐述,构成了与当下社会“快”节奏相间离的舒缓情境。
  • 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

    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

    20世纪浙江文学批评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既是两浙文化精神在20世纪激变动荡的社会形势下所孕育的文学成果,又与世界文学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密切相关。《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对王国维、夏丏尊、王任叔、冯雪峰、梁实秋以及王元骧这六位在20世纪浙江文学批评发展史上取得了较高理论成就的杰出文学批评家、文学理论家,本书从中外比较诗学、比较美学的角度入手,尽可能地揭示了他们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研究是如何在两浙文化精神的制约下,接受世界文学的影响,来推动浙江地域文学批评的发展的。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复仇步骤

    重生之复仇步骤

    突如其来的车祸,屈辱的绑架,以及迫切让她从这个世界消失的“凶手”,这些人一步步把她逼上绝路,又一步步把她送回巅峰......命数由天不由人......这场痛彻心扉的梦让她辗转反侧......而她,就在这样的梦里,受尽苦楚,然后悠悠醒来......
  • 冥中注定:我的阎王大人

    冥中注定:我的阎王大人

    她是个倒霉孩纸,不就是住在殡仪馆的旁边吗?做好事救人还错了?这不,惹毛了阎王大银,派小鬼来捉她!没关系,她从小就跟爷爷学了些驱鬼招魂之术,虽然学艺是不精,但是胆子特大啊!
  • 异世流桦情归何处

    异世流桦情归何处

    她只是一个有点腐,有点逗的平凡女孩,最大愿望是与挚爱的男友步入殿堂,相伴一生,却不成想天不遂人愿,突降天灾令她与挚爱一同消散世间,再度睁眼她已然成为“她”存在陌生世界,在这陌生世间唯有步步强大才方可能存活于世,奈何无数岁月里桃花无数,带着炽热之情扰乱她的心,是坚守内心挚爱,还是抛却过往重新来过?
  • 绝宠倾城:王爷太腹黑

    绝宠倾城:王爷太腹黑

    她是21世纪凌家的千金,一出生就带有灵力,却被临时组的猪队友给坑死,魂穿赤洛大陆天璃国将军府废材三小姐身上,疏不知她原本就是这个大陆的人,魂魄重合,废材逆世,有萌宠,站斗力还杠杠的。上古神器?不好意思她还真有。练丹药?好像谁不会似的。男人?哼,她男人要是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云璃的妖孽天才,邪魅又腹黑,霸道又极为护短。看不顺眼的?打!在这大陆拳头才是硬道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风华传说之上古圣器龙啼

    风华传说之上古圣器龙啼

    千年前,龙族的祖先跟勇者的祖先是很要好的朋友,而某天勇者却拿走了龙族的上古圣器‘龙啼’并以保护公主为由杀害了龙族的祖先,从此两族势不两立永不往来。可失去了圣器的龙族逐渐开始远离了人类并与外界隔离创建能让龙族生活的环境,从此便有了——卡塞尔。千年后,龙族出现了背叛者并被长老流放出卡塞尔,如今他却回来了并且企图要消灭卡塞尔而唯一能拯救卡塞尔的只有龙族的圣器‘龙啼’,传说只要吹奏龙啼,死去的生物就会起死回生恢复成以往的样子,在得知‘龙啼’的下落就在人类世界的勇者手上时,龙族的长老们都一致决定由龙族的公主殿下铃兰以及护卫夜罗欣以及竹马金夜辰去人类世界把‘龙啼’从勇者手中拿回来拯救卡塞尔……
  • 光阴皇后之潇湘血竹

    光阴皇后之潇湘血竹

    燕国的皇后殷氏,瑶台暗夜为宦奴谋杀,意外死而复生,却发觉自己回到了一年以前……暮色黄昏,媚俗的开头,揭开了古代蝴蝶效应的序章。这是一件关于光阴的错事,酿就一个并不美满的结局。
  • 秦汉秘史:灭秦

    秦汉秘史:灭秦

    大秦末年,神州大地群雄并起,在这烽火狼烟的乱世中。随着一个混混少年纪空手的崛起,他的风云传奇,拉开了秦末汉初恢宏壮阔的历史长卷。大秦帝国因他而灭,楚汉争霸因他而起。因为他——霸王项羽死在小小的蚂蚁面前。因为他——汉王刘邦用最心爱的女人来换取生命。因为他——才有了浪漫爱情红颜知己的典故。军事史上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他的谋略。四面楚歌动摇军心是他的筹划。十面埋伏这流传千古的经典战役是他最得意的杰作。这一切一切的传奇故事都来自他的智慧和武功……
  • 恶性扩散乐土

    恶性扩散乐土

    如果可以重来,那天乔朔一定会拒绝这份高薪工作。乔朔:“我不行了,我已经半个月没合眼,一个礼拜没吃没喝了,这npc我当不了了,谁乐意当谁当去吧!”智脑:“你别废话了赶紧的,玩家那边儿还都等着你发任务了。我可告诉你,这个月的任务指标不能比上个月低啊,我月底的绩效奖金只要少了一丢丢,你那一天一小时的下班时间可就没了!”乔朔:“天哪!这是为什么啊!明明一开始说好的什么都不用干!天知道第一个月我为什么要去发这么多破任务!”乔朔眼含热泪,看向了瑟瑟发抖的玩家们……“你!对!别看别人就是你,限你一小时内去给我杀一万个四大魔公!还有你,给我去把神王的裤头儿偷来!”“偷……取哪位神王的……”“都偷来!”就这样,在外星虚拟游戏《泛大陆》里,每一天都充斥着玩家们的欢声笑语,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注:主角取向正常,单身万年
  • 虞书

    虞书

    跨越千年的时空,翻看历史的长河,无数君王沉浮于此。大虞天定三年,虞军攻破魏都,江山从此改姓。本书起元虞文帝垂宪十二年,终于虞毅帝兴和十年,历经十帝,共二百六十二年。(本书并无主角,人人皆有可能为主角,非要分辨一个的话,那就是这个有三百零五年国祚的大虞朝!)Ps:欢迎大家加群讨论:492189942均订满一百,在书友中抽奖送一部游戏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