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88000000058

第58章 毛泽东与国剧(1)

毛泽东关心平剧改革

毛泽东一生热衷于欣赏京剧,对京剧流派了如指掌,对京剧有着非常独到的品评,关心京剧演员和京剧改革。他还善于运用京剧情节故事启迪下属,生动活泼地进行思想教育。毛泽东为继承和发展京剧这一中华民族特有的剧种,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毛泽东最早接触京剧应该是在1918年第一次北京之行时。这一年毛泽东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由恩师杨昌济介绍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闲暇之余常到北京的大街小巷及风景名胜区游览。当时的北京城正是京剧发展鼎盛时期。在这种环境中耳濡目染,毛泽东从此对京剧产生了浓厚兴趣,以至于终生乐此不疲。

京剧,旧称“平剧”,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国剧”,可见是国学中的另一株奇葩,中华文化的又一瑰宝。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融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京剧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

1942年10月,延安成立了平剧研究院。平剧研究院经常演出平剧。毛泽东常观看平剧团演员表演,有时也陪同来延安的朋友们观看。

据曾访问过延安的赵超构回忆:1944年6月12日,毛泽东当天晚上陪同来延安的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在延安大礼堂观摩平剧研究院演出的《古城会》、《打渔杀家》、《鸿鸾禧》和《草船借箭》四出戏。他自始至终非常有兴趣地听和看,对于《古城会》的张飞,《打渔杀家》的教师爷,《鸿鸾禧》的金老头,《草船借箭》的鲁肃,不断地尽情大笑。当演出张飞自夸“我老张是何等聪明之人”那一副得意的神情时,当教师爷演出种种没用的丑态时,当金老头在台上打诨时,毛泽东的笑声尤其响亮。

赵超构说:“在这时,我理解到毛先生是有和我们一般人所共通的幽默与趣味的。他并不是那些一读政治报告,便将趣味性加以贬斥的人物。他虽自谦‘对于平剧没有研究’,但也承认‘很喜欢看看’。”

毛泽东还曾先后欣赏了延安平剧演员表演的新京剧《岳飞》(田汉编剧)、《武松》;在祝贺朱德60大寿晚会上,还观看了《捉放曹》、《定军山》。

1945年10月,毛泽东从重庆谈判返回延安,当晚就去看京剧,他对演出团团长阿甲说:“蒋介石三次请我看戏,我看了两次,一次是看《法门寺》,一次是看《十三妹》。他们在技术上比你们好些,风格没有你们高,你们演得深些。”

毛泽东还嘱咐阿甲:“对同志们的政治上要松些,在艺术上要紧些。”

毛泽东很关心京剧的改革和进步,在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时,就以题词方式给了指示:“推陈出新”,即京剧要不断前进,不断创新。

遵循毛泽东的指示,延安平剧院创作了两出新京剧,那就是《逼上梁山》和《三打祝家庄》。

1943年,由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员杨绍萱执笔,后又由刘芝明、齐燕铭等加工修改,根据《水浒传》和明传奇《宝剑记》等书中有关林冲上梁山故事而建构的《逼上梁山》,通过林冲由一个富有正义感的军官走上反抗道路的曲折过程,成功地演绎了“官逼民反”这条封建社会斗争规律。

当《逼上梁山》在延安演出时,毛泽东兴趣盎然地在半月里看了两次,在观看后还写信给杨绍萱、齐燕铭,表彰他们“做了很好的工作”:“你们这个开端将是旧剧革命的划时期的开端,我想到这一点就十分高兴,希望你们多编多演,蔚成风气,推向全国去!”

在观看《逼上梁山》时毛泽东还说:《水浒》中有很多段落都是很好的戏剧题材,如《三打祝家庄》就是一个。你们把《逼上梁山》搞完了,可以接着编个《三打祝家庄》。

1944年7月,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延安平剧院成立了《三打祝家庄》创作小组,并从毛泽东那里借来了一百二十回本的《水浒传》。毛泽东在听取创作汇报时,对他们说,该剧要写好三条:

第一,要写好梁山主力军;

第二,要写好梁山地下军;

第三,要写好祝家庄的群众力量。

《三打祝家庄》创作小组广泛搜集材料,多方征求意见,以半年时间创作完成,于1945年2月首次公演。

毛泽东看了这出戏,很高兴地说:《三打祝家庄》的演出,证明了平剧可以很好地为新民主主义政治服务,即为人民服务,特别是第三幕,对我们抗日战争中收复敌占区的斗争,是有作用的。不久,他又写信祝贺公演成功:

我看了你们的戏,觉得很好,很有教育意义。继《逼上梁山》后,此剧创造成功,巩固了平剧改革的道路。

毛泽东对《三打祝家庄》非常有兴趣,多次、反复地观看。1946年6月,当原国民党飞行员刘善本反内战驾机起义来到延安,毛泽东亲自与朱德、刘少奇等陪同刘善本观看《三打祝家庄》。当八路军重庆办事处人员撤回延安时,毛泽东又带着他们去杨家岭礼堂观看《三打祝家庄》,并说:在国民党统治的地方,是看不到这样的好戏的。

《逼上梁山》和《三打祝家庄》为京剧改革作出了榜样。毛泽东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他在对晋绥平剧院演出队讲话时,再次提及了这两出戏,说:“有些旧戏我看写得还很精练。希望你们大胆地进行艺术创造,将来夺取大城市后还要改造更多的旧戏。”

毛泽东欣赏京剧各流派

毛泽东对京剧的各流派都很喜欢,有时在观看京剧后,还会向周围的干部群众如数家珍地讲述京剧的众多流派和它们的创始人。毛泽东说:“戏剧界的流派,都有他们自己的独到之处,不一定打乱仗闹对立,越是自成一派的,越是注意总结经验,提高艺术水平。各种流派,他们都培养自己的艺术家。”

建国初期,毛泽东给以“梅派”的代表人物梅兰芳为院长的中国戏曲研究院题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题词。建国前后,毛泽东几次观看了梅兰芳的演出。

1949年4月,毛泽东观看了梅兰芳和刘连荣所演《霸王别姬》。他称赞说:“这真是一次高水平的艺术表演!”还向警卫员介绍:“梅兰芳是中国第一代名旦,四大名旦中,他排在第一。”并且对剧情颇有感慨地说:“不要学西楚霸王。我不要学,你也不要学,大家都不要学。”并且,他还号召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要看看《霸王别姬》。

毛泽东对梅兰芳演戏善于推陈出新倍加赞赏。1951年2月,毛泽东在北京观看了梅兰芳演出的《金山寺》、《断桥》。他看得很仔细,说:“梅先生很会扮演,你看通身是白,唯上额头一个红缨,银妆素裹一点红,美极了!”第二天,就将此话对梅兰芳说了。梅兰芳很感动,回家对妻子说:“毛主席看戏可真仔细!这么多年,从未有人谈过白娘子的扮相。的确,我是费了很多时间来研究,才改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当时很多来自农村的毛泽东的警卫员知道梅兰芳的大名,也听过梅的唱腔戏段,但大多认为他是女的,只有个别人说是男的,却又说不出所以然,就开始争执不休。毛泽东向他们介绍说:“梅兰芳是男的,唱的是旦角戏,男的演女的,比女的唱得还好,才出名的呀!这样有名望的艺人,在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时候,他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竟然留须隐居,再也不出面演戏了。这在中国人民当中,当时的影响是很大的。”

毛泽东还观看了“程派”代表人物程砚秋演的《荒山泪》。这是程砚秋代表作。毛泽东目不转睛,全神贯注,观后说:“程砚秋演出很成功,内容和唱腔都很好。”当警卫员不以为然地说和延安平戏差不多时,毛泽东解释说:“你是不懂人家的艺术,还是程先生演得好、唱得好多了。”他还给警卫员们介绍程砚秋:“他也是在抗日战争中隐居农村,不给敌人演出,不管敌人用什么手段威逼利诱,他始终没有登台演出。像这样有名望的艺人,我们不仅是看他的艺术表演,更重要的是尊敬他的民族气节和正义感,号召人民向他学习。”

七届二中全会期间,华北京剧团来慰问演出,其中有“高派”高庆奎的得意弟子李和曾。毛泽东问周恩来:“有什么名角?”周恩来回答说:“主角叫李和曾,是冀南军区京剧团的,在冀鲁豫解放区很有名。”毛泽东说:“噢,那他可能是以后才出名的。以前高派的老名角,我还知道一些,现在能看到以前那些老演员唱戏是非常不容易了。”

华北京剧团演的第一出戏是《坐楼杀惜》,李和曾扮演宋江。看了不一会儿,毛泽东便夸赞起李和曾来:“唱得不错。我很多年都没有看到这种高腔须生演唱的京剧了呢!”最后一出是《失空斩》,李和曾扮演诸葛亮,毛泽东爱看这出戏,听李和曾唱的时候,他不断以掌击膝,嘴里也哼着唱词。间或对坐在身旁的周恩来说:“唱得真好啊!一个才20多岁的年轻人,就有这样高超的京剧艺术才能,真是前途远大……他这可是真的高派唱腔,看了这出戏,给人一种刚劲奋力的感觉。李和曾唱得好,他的基本功扎实,表演潇洒,看得出是科班出身。”

毛泽东还对警卫员介绍:“这就叫高派。戏剧界有流派。他这种唱腔是属于高庆奎这一派。我是很喜欢听高派戏的,越听越爱听。”

几年后,毛泽东在观看了中国戏剧学校学员演唱的《逍遥津》后,当得知不是李和曾所教时,说:“《逍遥津》是高派的戏,要让李和曾教这出戏。”还说,“解放以后的演员应当高歌黄钟大吕,不要阴沉沉的。高派的唱法是好的。所有的流派,包括高派,都是好的。都要继承,又要发展。”

李和曾后来又多次给毛泽东唱戏,有一次毛泽东听了李和曾演唱《李陵碑》中那段反二黄唱腔后,很风趣地对李和曾说:“杨老令公八个儿子死了四个,发发牢骚是可以的,但总的说来,他还是忠心报国、坚贞不屈的将领,所以不宜唱得太悲。你现在唱的有悲有愤,是对的,应该这样唱。”

毛泽东曾四十多次到浙江视察和生活,每次到杭州,都要请高派老生名家宋玉罗唱高派戏。

毛泽东自己也爱唱高派须生。1961年,毛泽东在上海过国际劳动节。他请上海市委机关工作人员同桌吃饭,欢度节日。饭后,毛泽东很高兴地说:“看来你们的饭量都不小,为了帮助消化,我来唱一段京剧助助兴。”随即他唱了一段高派的《逍遥津》。

1964年京剧界掀起演现代戏风潮时,江青说:“我们要革命派,不要流派。”一次,毛泽东在中南海问李世济:“你唱程(砚秋)派好多年了吧?”

李世济赶忙答:“主席,我要做革命派,不要流派啦!”

毛泽东当即严肃地说:“革命派要做!流派也要有。程派要有,梅(兰芳)派也要有,杨(宝森)派、谭(富英)派、余(叔岩)派、言(菊明)派……都要有!”稍停,他又加重了语气说:“都是要有的!”

毛主席心系京剧演员

毛泽东不仅爱看京剧,对京剧演员也非常关心爱护。

开国大典之后,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会场——中南海怀仁堂,成为举办各种晚会的场所。从1950到1952年,就曾安排过20余次的京剧晚会。当时所有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几乎都到怀仁堂演出过。有梅兰芳、程砚秋、谭富英、萧长华、马连良、周信芳、言慧珠、李少春、袁世海、张英杰(盖叫天)、裘盛戎、姜妙香、叶盛章、李多奎、张云溪、张春华、李和曾、马富禄、李宗义、云燕铭、高玉倩等京剧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先生在怀仁堂演出的次数最多,有一次准备演《贵妃醉酒》。这时他的儿子梅葆玖来了。梅葆玖拿着一个漂亮的日记本,转请组织晚会的领导请毛泽东主席在上面签个名。毛泽东微笑着点了点头:“可以嘛!”很流利的签了“毛泽东”三个字。这个珍贵的小本子,梅葆玖现在还保存着。

1950年初,谭小培、谭富英父子组建的京剧团在北京陆军医院礼堂为中央领导演出《红鬃烈马》,毛泽东也来看戏。谭小培听说毛泽东来了,就走到前台拜见,互相聊了起来。说着说着,毛泽东从衣裳口袋里摸出盒香烟,谭小培也赶忙从自己身上拿出香烟,抽出一支敬给毛泽东。毛泽东不客气地接过来,说:“不如我们交换一支如何?”推辞再三,谭小培争不过毛主席的盛情,拿过烟来。毛泽东又将打火机打着,伸向谭小培,谭小培忙用手隔开,“这怎么可以呢。”毛泽东说:“哎!大家都是同志嘛,难道你能高兴地看我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吗!”经毛泽东这么一说,谭小培心想恭敬不如从命,便依了毛泽东的意愿,凑过去点着了毛主席送的那支烟,毛主席也点燃了谭小培送的那支烟吸起来。

同类推荐
  • 空山灵雨

    空山灵雨

    许地山,名赞堃,字地山。现代作家、学者。小吋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1921年开始创作吋,便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 小巷弯弯

    小巷弯弯

    小巷弯弯,作者魏惠玲。认识魏惠玲有几年了。第一次见她,好像是去郏县参加一个活动,她是以《时代报告》驻平顶山记者的身份参与其间的,让人惊讶于一个弱女子在一地的坚守。后来知道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奔流》杂志社的副主编。虽然属于圈内人,但是不常见,也就不能说很了解。她曾将自己的作品拿给我看,这才知晓她工作之余还有文学爱好。再后来她带来一部书稿,说看看能否写个序言。我不好拒绝,也不好答应,就此拖了下来。差不多两年过去,以为她的书早已出版,她却又把重新整理的书稿送来了,可见她的慎重。书稿显然有了增减,与先前那版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
  • 汶川奇迹

    汶川奇迹

    从三江、水磨、漩口,到映秀、银杏、威州……两位作者王敦贤和张学明艰辛踏访震后汶川村村镇镇,见证三年来汶川每一刻、每一天、每一处奇迹。他们以见人见事的大量细节和情感饱满的叙述风格,忠实记录、生动呈现了汶川灾后重建的伟大历程。《汶川奇迹》全书共十八章,作者曾前后六易其稿。书中材料翔实,细节生动,主题鲜明,思想高昂。全书生动具象地再现了汶川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和广东援建者的赤子之心。整部作品不仅讴歌了灾区干部群众擦干泪水自强不息努力建设美好新家园的奋斗精神,还抒写了广东援建工作者对汶川的深情大爱与无私奉献。
  • 大家小书:宋词赏析

    大家小书:宋词赏析

    本书是从作者多年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积存下来的有关宋词的著作中选录出来的,早已成为宋词赏析类选本中的权威版本。《宋词赏析》抛却了政治化的批评模式,回归到关注文学的审美特性、注重分析词作的艺术技巧和文学价值的批评之路。
  • 在峡谷享受阳光:朱鸿作品精读

    在峡谷享受阳光:朱鸿作品精读

    本书收录了著名作家朱鸿的散文精品。这些文章内容丰富,既有摹写人情和人性的,也有赞美山川河流的;既有考察民俗文化的,也有思考人生社会的;既有分析历史事件的,也有刻画历史人物的。他的文章饱含激情,读来让人心潮澎湃。
热门推荐
  • 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粉红色的季节

    粉红色的季节

    一个知名总裁,竟然喜欢粉色,喜欢粉色就算了,还穿女装,,,,粉系总裁碰上穿越王妃
  • 死灵炼金术士

    死灵炼金术士

    你们的身躯已经死去,但是你们的灵魂将会不朽。我的同胞们,再一次屹立在这片大地之上吧,将你们的身躯化为我的利刃,用你们的尸骨砌筑我的城墙,编写自己的史诗,创造我们的神话。让我们来为这个世界留下自己的痕迹。
  • 拦狼记

    拦狼记

    同一个空间,不同的世界。同一族异能,不同的人生。内斗使进化加速,外敌使责任重生。打破常规的战友,跨越四维的旅行。颠覆文明的起源,重塑灵魂的意义。符合逻辑的科幻,真正意义的穿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位面娱乐

    位面娱乐

    林烨无意间获得了逆天编辑器,从此林烨的生活将不在平静!......某美女:如果林烨先生的作品里可以用我的脸当女主角,我愿意为他献出一切!某知名大导演:如果林烨先生能为我的电影做后期处理,我愿意将自己所有的薪酬都给他!奥斯卡组委会某委员:很庆幸林烨先生没有带着他的作品来参加奥斯卡奖项的评选,否则今年的奥斯卡将是他一个人的,奥斯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感谢上帝!......林烨:该死,什么时候我才能摆脱这奴隶一般的生活!QQ书友群:179079414(感谢北燕冰城提供的群45/200)177086805(感谢逍遥王提供的群12/500)新书《玄幻网球》持续更新中,下面有直通连接,欢迎各位点击收藏!
  • 腹黑豹王妃孕不可

    腹黑豹王妃孕不可

    某天,她做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春梦,谁知道半个月后竟然有了孩子,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做梦都能怀孕的?当她见到疑似那晚的男人,拎着小家伙冲他大喊:“喂,男人,这小猫是你的种吗?”刚出生的小家伙拿着长长的尾巴奶声奶气的冲她喊道:“妈咪,这长着尾巴的东西是什么?”可儿满脸黑线的看着小家伙手中拿着的已化为原身的某豹的尾巴,曰:“这是畜生……”
  • 混纪神元

    混纪神元

    在一个星球上,诞生着善与恶,不到最后不放弃然而在结局以定的时刻,诞生了第三方人物,故事看似结束其实才刚刚开始,你准备好了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倾世绝情:孤独三世

    倾世绝情:孤独三世

    一世:她美妙冷酷,“冰,我喜欢你,嫁给我好吗?”“我,对不起。”……车子迎面飞来,将她撞飞,她死了“不,冰,你醒醒,不要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