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0400000017

第17章 蒋介石三次收回香港失败

陆茂清

抗战期间及日寇投降时,蒋介石趁着中国在反法西斯阵线中地位增强的机会,先后三次提出收回香港,然因中国是大国而非强国,或遭英国无理拒绝,或美、英狼狈为奸施加压力,使公理难敌强权,香港回归梦未圆。英占香港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香港本岛,公元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鸦片战争后,英国凭借逼签的中英《南京条约》割据;二是九龙半岛南端尖沙嘴一带,1860年(咸丰十年)被英国侵占;三是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英国强行租借九龙半岛深圳河以南及附近诸岛,惯称“新界”或“九龙租借地”。

废除旧约签订新约谈判中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不过半月,日军从英国人手中夺取了香港。

美、英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中国发布《宣战训令》,公开对日本、德国、意大利宣战,并宣布:所有一切条约、约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中德、中意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

近代以来,东西方列强强加给了中国多个不平等条约,一代接一代的中国人企盼将此类条约早日废除,还我领土与主权完整。而今国民政府公开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得到各界一致拥护,在全国掀起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热潮。

1942年三四月间,在美国访问的中国外交部部长宋子文和宋美龄,向美国总统罗斯福表示,希望尽早废除先前强加于中国的旧约,另签平等互利的新约。其时的中国,已与美、英建立了反法西斯的盟国关系,又是领衔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四大国之一,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又因为坚持抗日六个年头的中国军民,紧紧拖住了百万日军,显示了无尽伟力。

罗斯福把美国政府的意向通报给了英国,英国首相丘吉尔声称只能部分废除。保留的部分,就包括了香港。

1942年10月9日,美、英两国同时通知中国,准备马上就废约问题与中国谈判。次日下午,蒋介石在双十纪念大会上公布了这一喜讯,内有语云:“我国百年来所受各国不平等条约之束缚,至此可以根除。”他还在日记中写道:“心中快慰,实为平生唯一之幸事。”

中国与美、英废除旧约签订新约的谈判展开,无论在朝在野都以为,随着中英间不平等条约的废除,只等打败日本,香港可以回归祖国怀抱了。事与愿违,虽然与美国的谈判颇为顺利,但中英之间的谈判却在香港问题上陷入困境。

英国首席代表、驻华大使薛穆,根据首相丘吉尔与外交大臣艾登的指令,在向中国政府递交的《备忘录》中,对于归还香港只字未提,且公开宣称:英国在香港问题上决不会发生丝毫动摇与妥协。

英国首相丘吉尔更说:“我当国王的首席大臣,并非为了主持清算大英帝国,决不会放弃大英帝国的任何一块土地。”

蒋介石虑及英国的态度,从维护盟国友谊以利反法西斯大局出发,作出了让步,只要求废止1898年订立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即归还九龙租借地,至于被割占的香港本岛及尖沙嘴一线,且待以后另行谈判收回。九龙租借地又称新界。1898年4月,英国趁着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以法国占据广州湾对香港构成威胁为托词,照会清政府提出扩界要求。谈判中,已成惊弓之鸟的清廷有求必应,答应从深圳湾至大鹏湾画一直线,直线以南所有地区全部租给英国。这就是新界,较之割让的港岛与尖沙嘴一线扩大了近11倍,水面扩大了近50倍。1898年6月9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上签字,规定自当年7月1日起,英国开始使用新界,租期以99年为限,即至1997年6月30日为止。

英国连新界也不愿归还,远东司司长克拉克申述其所谓理由:“租借地的大部分地区在对香港的经济上和战略上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必须坚决抵制中国的这一建议,毫无疑问,中国的计划是要把我们一步一步地挤出香港。”

11月20日,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指示薛穆:“中英之间要讨论的条约,与包括九龙租借地在内的香港任何部分毫无关系。”

中国政府针锋相对,外交部处长吴国桢批驳说:“租借地与租界本属同一范畴,既然中英新约将取消在华租界,理所当然应在谈判之列。”中方首席代表宋子文,也曾一再强调收回新界的要求。蒋介石甚至表示,如果中英新约内不包括收回新界,他就不同意签字。

但英方也抱强硬态度,在12月21日的内阁会议上决议:坚持此前方针,现在不可能考虑领土调整问题。23、24日,艾登一连两次电令薛穆告诉中国方面:新界问题不在此次谈判范围之内。他甚至扬言,即使因此使谈判破裂也在所不惜。

蒋介石再作让步,放弃在新约中载入收回九龙租借地的条文,但要求英方声明,承诺在战争结束后归还新界。

英国政府又拒绝了,内阁会议决议同意丘吉尔与艾登的主张:不能接受中国要英国作出战后承诺的要求。艾登指示薛穆:英国不准备再作任何让步,如果中国坚持,我们只好不签订条约。

12月30日,薛穆将英国政府的这一决定通知了宋子文。

由于英国的顽固执守,中英间的谈判进入了死胡同。

要么谈判告吹,要么签约而不提收回新界,左右为难的蒋介石最终听从了宋子文与驻英大使顾维钧、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王宠惠的建议:新约是英国人送上门来的厚礼,先收下了再说,不能错过,中国政府在签订新约的同时,公开声明要求英国在战后归还香港。

1943年1月11日,《中英新约》在重庆正式签订。签约典礼上,宋子文向英国代表薛穆递交了一份照会,单方面声明对新界问题保留日后讨论之权。蒋介石的日记本里,记载了此事:“对英外交颇费心神,以九龙租借地交还问题英坚持不愿在新约内同时解决,余暂忍之。待我签字以后,另用书面对彼说明,交还九龙租借地问题仍作保留,以待将来继续谈判,为日后交涉之根据。”

美、中、英三国首脑开罗会议上

1943年夏秋季节,反法西斯阵线在欧洲、太平洋与中国战场节节胜利,9月8日,意大利无条件投降,盟军开始向德国首都柏林进击,败绩接踵的日军则退守“绝对国防圈”。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曙光显现,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下,11月22日起,美、中、英三国首脑聚集开罗会议,商讨战后重建世界秩序事。蒋介石视此次会议,是再一次争取英国归还香港的良机,于是行动在先,一到开罗,赶紧与夫人宋美龄会晤美国总统罗斯福,请求美国的支持。罗斯福作了令人鼓舞的表态:英国是不应再在香港享有帝国主义的特权了,战后可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香港为全世界的自由港。蒋介石作进一步的要求,希望罗斯福出面斡旋,劝说英国首相丘吉尔同意战后归还香港。罗斯福也答应了。

罗斯福言行一致,真的向丘吉尔提出了香港问题,转达了蒋介石的要求,他说:“香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居民是中国人,又十分靠近中国的广州,应该还给中国。”

但丘吉尔拒绝与罗斯福讨论香港问题:“只要我还在首相任上,就不想使大英帝国解体。”

开罗会议讨论对日作战计划时,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的蒋介石,向参谋长、美籍将军史迪威提出,由中美联军收复广州、香港等中国沿海地区。丘吉尔极力反对,主张应有英军参与,并振振有词说:“香港是大英帝国的领土,英国军队必须参加广州湾登陆作战,从日本人手中夺回香港。”

蒋介石反驳道:“香港原本是中国领土,被英国强加不平等条约所割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国人被日军从香港赶走,而今,中国正在为独立自由而战,正在以鲜血和生命为收复香港而战,所以香港必须归还中国。”

应蒋介石夫妇一再请求,罗斯福再次劝说丘吉尔:“香港远离英国,而与中国很近,理应交还中国治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可考虑变香港为国际上的自由港。”

丘吉尔口气强硬地拒绝:“英国不想获得新的领土,但只想保持自己已有的领土,除非通过战争,否则别想从英国夺取任何东西。英国曾与清政0府签有《江宁条约》,香港是英国领土的一部分。”

见丘吉尔如此的蛮横无理,蒋介石气愤之至:“《江宁条约》本就是英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香港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是被你们强占去的,理应归还。”

丘吉尔恼羞成怒:“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否则休想把香港从大英帝国分离出去!”

谈判不欢而散,蒋介石在开罗会议上收回香港的努力,又是以丘吉尔的霸道而失败。

抗战胜利香港日军投降时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盟军统帅部公布了各盟国接受日军投降的地区,香港被规定在中国受降区内。这样,理所当然由中国接受香港的日军投降了,蒋介石决定乘此机会,恢复在香港行使主权。

但英国一心重占香港。8月16日,英国政府公告:“香港不应被包括在中国境内,英国在香港拥有主权。”同时,命令其太平洋舰队司令哈克尔少将,率所部从驻地菲律宾赶驶香港。其用意是捷足先登接收并占领之,造成既成事实。也在这一天,英国驻华大使薛穆,向国民政府提交了一项照会,告知英国政府正在安排派遣必要的军队,去重新占领香港,恢复香港行政。国民政府外交部处长吴国桢,遵照蒋介石的旨意复照薛穆:英国的要求与盟军统帅部关于受降的命令不符,英国政府及任何国家不得在中国战区擅自接收。

18日,蒋介石任命张发奎为第二方面军受降主官,接受广州、香港、雷州半岛及海南岛地区的日军投降。张发奎命令第13军集结于宝安,待命进入香港执行受降接收任务。

19日,薛穆又向国民政府外交部递交了一份备忘录,自说其道:盟军统帅部规定蒋委员长将接受中国境内之日军投降,此不能解释为包括香港。英国当初被迫弃守香港,而今由英军接受日军投降,事关英国的荣誉。围绕由谁接收香港的问题,中英两国针锋相对,且都已指派了接收部队。蒋介石又寄希望于美国,挽请处于霸主地位的美国出面斡旋,阻止英国重占香港。

又是一厢情愿,“山姆大叔”已变卦了。

其时,支持中国收回香港的原美国总统罗斯福已病逝,由杜鲁门接任总统。杜鲁门违背了美国政府的原有立场,接受了英国新任首相艾德礼的请求,让英国接受香港日军投降,并重新管理之。原因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东西方矛盾上升,在未来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中,他确信英国这个盟友较之中国重要且有用得多。

对于美国政府的出尔反尔,蒋介石失望、不满又无奈,在致杜鲁门的电报中改变了收回香港的初衷,仅要求由中国受降:“如果美国确已同意英军在香港受降,中国政府可稍为调整既定之方针,即先让日军向中国投降,然后再由中国政府授权英国重新管理香港。”

蒋介石的让步是够大的了,连收回香港也不再坚持了。但杜鲁门认为没有达到英国的要求,他支持英国、牺牲中国的主意已定,复电蒋介石,坚持香港日军只能向英国投降:英国在香港的主权并无疑问,驻港日军向英军投降亦属合理。

蒋介石虽然气恼怨恨,但不敢不听其“忠告”,他有他的难处。那是因为,中央军的主力还都在大后方,一时来不及赶去东北、华北、东南沦陷区“摘桃子”,须借助美国的飞机、兵舰抢运部队;以后还须依靠美援,达最终消灭中共而一统天下。权衡利害,“剿灭”共产党事大,香港主权事小,于是不无惋惜地彻底放弃了在香港受降、恢复香港主权的原定方针。

可是完全按英国的要求操作,不只颜面丧尽,更恐激起各界声讨。为了挽回面子,减轻舆论压力,蒋介石提出了“授权受降”法:即由他以中国战区统帅的名义,授予英国军官接受香港日军投降之权。

又是大失所望,英国首相艾德礼并不领情,通过驻华大使薛穆转告蒋介石:“英国政府不能接受‘授权受降’,接受香港日军投降之权只在英国。”英国人连这点面子都不给,令蒋介石难堪之余,大为光火,他强硬地说:“余委托英国军官接收香港之主张必须贯彻,特委任英国哈克尔将军代表余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接受香港日军之投降。请大使先生转达英国政府,如其不接受委托而擅自受降,则破坏联合协定之责任在英国,余决不能放弃应有之职权,且必反抗强权之行为。”

他还致电美国总统杜鲁门,通报了这一决定:不管英国方面接受与否,余均以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身份,任命哈克尔为余之受降代表。

这时,第13军已奉蒋介石之命,浩浩荡荡开进了九龙。蒋介石如此强硬,为英、美所始料不及。

美国总统杜鲁门眼看中、英双方的军队都已接近香港,极有可能发生冲突,如果打起来,会让苏联集团坐收渔利,于是急电艾德礼晓以得失,要求他适可而止。

艾德礼不得不三思而后行了,经反复推敲,提出了一个有所退步的折中方案——“双重身份受降”。就是同意蒋介石的委托方式受降,但哈克尔少将不但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而且代表英国政府。

蒋介石认为终于迫使英国接受了自己的“授权受降”方案,总算有了一点面子。于是复电艾德礼,对英国“双重授权受降”表示准允。他在日记中颇为得意地自我安慰云:英国对余委派军官接受香港日军投降之指令,最后仍承认接受,是公义必获胜利之又一证明。

不日,蒋介石指派的一个军事代表团到达香港,与哈克尔商量接受日军投降典礼事宜。

9月16日,香港日军投降仪式举行,日本守备司令冈田梅吉及华南舰队司令藤田平太郎在降书上签字,哈克尔以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及英国政府代表的双重身份,接受了日军投降。国民政府代表罗卓英出席了受降典礼。

“米”字旗重又在香港升起,英国再度霸占了香港。

蒋介石战后收回香港又未能如愿。历史的重任,落在了四年后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肩上。1997年,香港终于实现回归。

同类推荐
  • 历史的狼性征服:大唐开国的政治真相

    历史的狼性征服:大唐开国的政治真相

    “如果在太平盛世,李世民也和当时许多高干子弟一样,沿着主辈当官的规律一直走下去:考举人,顺利通过进士考试,如果不行,通过父亲的人脉得到一官半职,讨几房媳妇平平淡淡过完一生……”本书展现了一位90后在校大学生对历史、社会政治和人性的认识。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真正看透古代政治家的真实嘴脸。有表面温柔,实则暗藏玄机不顾人民死活进行战争的;有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号,实际为了自己地位稳定而打仗的,还有兄弟之间手足相残的。中国人的历史误读太深,看完本书,中国人会发现许多真相。
  • 南海王爷

    南海王爷

    穿越这种事不止是科学家,教授,技术人员才能遇到,当一个连明朝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大盲流穿越到了这激荡的大航海时代,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 皇室奇案传

    皇室奇案传

    本书搜罗了中国古代有名的皇室离奇谜案,其语言是运用当代最流行的口语加仿文言文,亦庄亦偕,脍炙人口。
  • 帝师之乡话螺洲

    帝师之乡话螺洲

    《帝师之乡话螺洲》既述介了螺州古镇的历史沧桑、名胜古迹、祠堂文化、姓氏源流,又重点展示了螺江陈氏族群繁衍发展的脉络,以及后裔许许多多的爱国勤政、艰苦创业的辉煌业绩。全书分为钟灵古镇的历史沧桑、丰富多彩的名胜古迹、宏伟壮观的古名祠、创造人文奇迹的螺江陈氏家庭、古镇旅游开发的美好展望等六章。
  • 大明天启年

    大明天启年

    周华生了一场大病,转眼间却回到了明朝,成为了木匠皇帝——朱由校
热门推荐
  • 君笙南吟

    君笙南吟

    新人一枚,若写得不好。勿喷,谢谢????“你走啊,你快走,别管我了。咳咳”浓浓的大火里,君吟紧紧的搂住叶南笙,尽管火在侵蚀着他的皮肉,他也依旧不怕,只因怀里的抱着的是他珍视了一辈子的女人,他来这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她吗?“不可能,这一辈子我都不会抛下你。你难道不知道我来这的目的吗?”被君吟一吼叶南笙安静了。原本早已陷入黑暗的她似乎找到了方向“若有下一世我绝对绝对不会再负你了,君吟,我爱你。”之后她紧紧地搂住了这个男人。可是大火却依然无情地烧着……你说他们能有下一世并拥有一个好的结局吗?
  • 第五人格恋爱的养成手册

    第五人格恋爱的养成手册

    眼睛看到的不过只是虚假的表面,耳朵听到的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声音。这就是人类拥有缺陷……
  • 我家天师多有病

    我家天师多有病

    她是医毒世家传人能银针掌生,亦能丹药控死,一朝穿越沦落成不能修炼的傻子废物。且看她强势逆袭,凰逆九天。他是大陆最尊贵的存在,翻手云,覆手雨,腹黑冷漠,藐视天下,一怒惊天的天师!当冷漠无情的他,遇见腹黑狡猾的她,只是一眼,宠她,护她,助她……传言,郡主契约了神兽朱雀,还是天师亲自见证。传言,郡主炼制了顶级丹药,还是天师亲自取出。传言,郡主要为国师疗伤,还是天师……天师抢先一步。
  • 幽雪学校

    幽雪学校

    我的灵感来自于网络,网络上的朋友,一起校斗,说笑话。虽然不同地方,但他们很关心朋友。后来见了面。
  • 嫡女重生之素素

    嫡女重生之素素

    她因为爱上了一个表里不一的禽兽,导致家族破灭爹娘惨死,重生一世她韩素向天发誓一定保住家族,虐翻渣男渣女。
  • 婚约(黑塞文集)

    婚约(黑塞文集)

    “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新版10卷本文集,名家名译,收入长篇小说、中短篇作品、诗歌、散文、童话与画作,全面展示黑塞创作生涯。黑塞创作生涯长达70年,作品涵盖面甚广,除了《在轮下》、《荒原狼》、《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玻璃球游戏》等长篇小说外,也从未中断过中短篇小说的创作。黑塞擅长以象征的艺术手法,从精神、心理方面,折射外界对人的心灵所造成的深刻刺痛,从而使作品的内在意义得以凝聚和升华。《婚约》一书采撷的26则中短篇小说均是黑塞此类作品中的精品,它们体现了作者早中晚不同创作时期的特点和风格,对我们全面了解黑塞以及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 象厂喜剧

    象厂喜剧

    值得反复阅读的村上精华小短篇,村上小说主角双胞胎姐妹、羊男等彩蛋般出场。生活点滴的小情怀,由村上寥寥几笔谱就,让你不由自主被代入进神秘的“镜中的火烧云”。作家村上春树和西安水丸的首次合作,水丸的想象力和村上的幽默感,“让人感觉原本已经静止的东西再次蠢蠢欲动”。卷尾附有两位大师的俏皮对谈,回忆村上创作中不为人知的有趣故事——原来村上也会求人、催稿,甚至放猫监视安西……。在捕捉心灵的闲言碎语中,窥探村上关于生活关于写作的私密一角——他用依照人的脊椎骨制成的梦一般的水笔写作,他咖啡的喝法以及读厄普代克的最佳场所。本书是由13个故事组成,内容均为作者的奇思妙想,文笔幽默有趣。书末还有两位作家和画家的对谈,讲述了他们合作过程中的趣闻。这本书是作家村上春树和画家西安水丸的第一次合作。
  • 冷色宫颜

    冷色宫颜

    世上最痛苦的事不是爱与恨,而是彼此擦肩而过并相忘于江湖。没有什么是永恒的,爱与恨,想与念,又岂非是朝朝暮暮。当皇权受阻,城池危急,年轻的君主面临手足残杀的无情皇兄,孤弱的千金对抗皇权至上的冷酷王爷。两个年轻的男子,虽有血脉相连,但彼此却反目成仇。一个是佛前修行千年的青莲;一个是广寒宫里不朽的月桂,在爱与恨,情与欲的纠葛下,上天似乎都早已做了安排,颜家有此女,名潇字如玉。这一世的恩怨情仇到底该怎么化解呢?
  • 狼少的私宠甜妻

    狼少的私宠甜妻

    水君御没想到有一天竟然会对一个夜场女人感兴趣,不仅一次次救了她,还对她牵肠挂肚,这女人哪哪都一般,怎么就让他越看越顺眼呢?占了便宜后留的居然是自己未婚妻的电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