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0400000035

第35章 毛泽东原始“学籍档案”发现始末

唐召军

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件毛泽东青年时期在省城长沙求学读书的原始“学籍档案”:《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职员学生一览表》。该档案形成于民国四年八月(1915年8月),至今已有90多年。《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职员学生一览表》为右侧线装、从右至左表格式竖排,长26厘米,宽15.5厘米;对折式双面印刷,每页22行,连封面封底在内共28页;纸张已发黄,四边稍有磨损;封面上部左沿有锯齿状破损,下部中间位置有长约10厘米的不规则通底裂缝,右侧靠装订线处中下方有“胡临川”三个毛笔书写的大字;所有文字均为繁体,字迹清晰,保存完好,确是一册十分罕见的原始学籍档案。这份珍贵的档案目前保存在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档案馆内。事实上,它已在县档案馆“沉睡”了56年之久却从未被发现,直到2006年年底才重见天日。那么它是如何被发掘出来的呢?

一次意外的重大发现按照省市档案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该县档案馆2007年要申报省一级档案馆,晋升省一级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编写、出版《档案馆指南》,要想编写好《档案馆指南》,就必须要将馆藏档案资料的主要内容、主要特色及馆藏珍品反映出来,告知广大利用者。笔者有幸承担了这项光荣任务。当笔者在校改到《档案馆指南》的馆藏资料篇时,感觉到初稿未能全面展示本馆数千卷(件)民国档案资料的内容与特色,决意再进库房详查一次。当笔者阅到民国资料教育类第83卷时,卷壳封面上的内容摘要第5项写着:“省师范职员学生一览表施行细则”,“省师范”几个字引起了笔者的注意。随即笔者看里面的卷内目录,在第7号文件标题栏里赫然写着:“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职员学生一览表”,文件形成日期为“1915年8月”,笔者的心为之一动,猛然间想起了开国领袖毛主席青年时期曾在湖南一师读过书,徐特立曾任毛主席的老师。笔者抱着一丝紧张,也怀着一种期盼,有点迫不及待地翻阅着,当翻到封面上印有《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职员学生一览表·民国四年八月》这本小册子,又在教职员工花名册中找到了“徐特立”、“方维夏”的名字时,笔者已有了五分惊喜,企盼、兴奋的心情不言而喻。继续耐心、细致地在学生名册中一页页、一行行、一字字地查看着,一直查到第九页“二级三班”时,终于在第十一行的学生名单中看到了“毛泽东、润之、二一、湘潭、清宁镇韶山、百九十里、湘潭银田市长庆和号”等一溜大字。笔者前前后后,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地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职员学生一览表》一连看了三遍方才确认无疑:这就是毛主席本人在长沙求学读书时的原始“学籍档案”。

毛主席在湖南一师二年级三班读书时的名字就叫毛泽东,二十一岁,家住湘潭县清宁镇韶山冲,与一师的距离有190里,通信地址是湘潭县银田市(“市”应为集市之意)长庆和号。而封面上留下的“胡临川”三个毛笔字,笔者分析应为该册学籍档案的原始拥有者留下的姓名。随后在学生一览表第十二页的二年级五班第九行得到了印证:胡临川,别甫“登瀛”,年龄二十二岁,籍贯住址为芷江县西乡便水智字团温乐,距离学校1400里,通信联系处为芷江县城北街胡氏祠堂。很显然,档案应该是芷江籍学生胡临川从湖南一师毕业后带回芷江的。但胡临川回到芷江后,却没有人知道他的具体情况,遍查芷江相关史料,均无结果。那么该件“一览表”又是如何进入到芷江县档案馆保管至今才被发现呢?笔者经过调查走访后认为:胡临川本人或其后人曾在国民党政府基层组织或教育界任过职,也可能是地方上有钱、有权、有势力的地主士绅,他们家族或家庭的所有财产包括书刊、报纸在内,都在芷江解放时被没收归公了。县档案馆成立后,这些能够拿得动的书刊报纸也就被当成国民党资料成堆成捆地移交到了档案馆,土地、房屋、财产就分给了贫苦农民。而当时负责接收整理这批档案资料的县档案馆工作人员,都是文化水平不高、以前从未接触过档案、但政治上绝渡靠的共产党员,经过简单的速成培训后就上了岗,对什么是“档案”,什么是“资料”分得不是很清楚,更不知道什么是珍贵档案。只能看封面标题或落款单位,将接收进馆的档案资料按机构名称来分类,没有人去细看其内容,研究其价值。因而将该件“一览表”当成民国教育资料混装成卷后编个号,放入库房,这种状况也就不足为奇了。后来的档案管理人员虽然文化程度高了些,专业知识多了些,但又有几个人会对国民党遗留的档案资料感兴趣呢?!如果不是为了编撰《芷江侗族自治县档案馆指南》,恐怕这册珍贵的毛泽东“学籍档案”,还要继续“沉睡”在那浩瀚的档海里。

档案中的主要内容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职员学生一览表》中的第一页第一行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职员一览表”,第二行为“职员一”。在“职员一”的花名册设定表格中,第一行为“职掌(即职务)、姓名、别甫(即旧时文人的字、号)、籍贯、住址(即家庭住址)、通问处(即通信、问询地址)”;第二行开始依次为“校长、学监、庶务、管仪器、管印刷品图书、校医、书记”等十三名行政管理人员的个人信息表。第十五行为“职员二”,实际上是教学第一线的任课教员花名册,至第三页止,共有46名教师榜上有名,他们分别担任“修身、国文兼讲经、教育兼实习、心理、论理、国文、习字、英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农业博物、物理、经济、图画手工、图画、几何画、乐歌、体操、拳术”等21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毛主席最敬重的老师徐特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1913年始任一师教员,20年代中期创办“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并任校长;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1930年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1934年参加长征,历任八路军高级参议、驻湘代表,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第七届中央委员等职)当年在一师担任的是“教育兼实习”课程教员。在一师教员中还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革命活动家方维夏(在日本农业大学读书时参加同盟会,1912年回国后曾任湖南省教育会长,民国十年三月创办《湖南教育杂志》并致“发刊词”;后连续在该刊上发表《社会主义思想之渊源及其发达》等文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北伐军第二军第五师党代表,参加南昌起义,1931年后历任闽西红军军事学校政治部主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总务厅长,湘赣省苏维埃政府部长,1936年光荣牺牲),时任一师“农业博物”课程教员。

紧接教员花名册后另起一页的第一行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一览表”,第二行为当年该校学生最高年级“四级一班”,第三行为“姓名、别甫、籍贯、住址、距校(即距离学校的路程)。”“通问处”的设定表格内容,与教职员花名册的设定表格内容相比,学生花名册少了“职掌”一栏,多了“年龄”和“距校”两栏;第四行开始为该班学生花名册;然后依次为“四级二班、二级一班、二级二班、二级三班、二级四班、二级五班、一级一班、一级二班、预科一班、预科二班”的学生花名册,共有4个年级11班474名学生,加上13名学校行管人员和46名教师,全校当时实有师生533人。不知何故,在“学生一览表”中没有三年级的设置与学生名册。这是该件原始档案的一个不解之谜,有待继续考证与研究。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经历

湖南一师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初名“城南师范馆”,随后改为“湖南省师范学堂”,1904年更名为“官立中路师范学堂”,1912年始改现名“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以“湖南亚高学府”而驰名全国。1914年,19岁的毛泽东一只皮箱、一把雨伞,只身来到这里求学受教,探寻救国救民的真谛。四年寒窗苦读毕业后,毛泽东留校担任了一师附属小学的主事(相当于校长)。在此期间,毛泽东接触并接受了早期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理论,并开始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毛泽东在徐特立、方维夏等开明教师支持下,以一师为基地,先后在长沙进行组建社团、创办刊物、成立工人夜校、酝酿建党、领导罢工等早期革命活动长达10年之久,直至1923年4月调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局秘书后才正式离开长沙。在长沙期间,风华正茂的毛泽东常常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有改天换地的博大胸怀,亟需寻觅志同道合的有志青年,以抒发豪情,共谋大事。1915年秋,已是湖南一师二年级三班学生的毛泽东突发奇想,在校刊上以“二十八生”(繁体的毛泽东三字共二十八笔)的笔名公开征友,迅即得到了同班同学周世钊、罗学瓒、二年级一班同学张昆弟、一年级一班学生陈书农、预科一班学生张国基等人的热烈响应。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围绕毛泽东提出的“如何使个人及全人类的生活向上”等问题进行讨论。经过两年多的上百次讨论酝酿,最后形成一个共识,即:要改造社会,就必须“集合同志,创造环境”,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要担此重任,就必须要有一个组织以团结、约束、统一大家的言行。为此,他们决定成立一个公开的、学术研讨性质的学会活动组织:即“新民学会”,并于1918年4月14日在长沙岳麓山刘家台子正式成立,时有会员20余人。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与上述一师同学共13人到会,会上选举肖子升为总干事,毛泽东、陈书农为干事,不久即由毛泽东全面负责学会工作。至1920年年底,会员已发展到70多人。在毛泽东的主持下,新民学会开展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活动:一是在1918年夏开始组织、动员会员和进步青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二是在1919年5~7月组织湖南青年和社会各界声援北京“五四”爱国运动,创办《湘江评论》周报和《新湖南》杂志,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三是1919年11月~1920年6月,组织和领导了驱逐驻湘军阀张敬尧运动;四是在1920年8月~10月与彭璜等人创办文化书社,成立俄罗斯研究会,发起并组织湖南各界人士开展以“公民制宪”为前提的“湖南自治运动”。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职员学生一览表·民国四年八月》的发现,不仅对湖南师范教育的历史和整个民国教育史的研究有着重大价值,而且对毛泽东本人求学受教与身体情况、所学课程及学识水平情况、青年时期思想意识的形成情况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特别是毛泽东在一师读书时的同班同学、教师、校友以及新民学会的骨干成员中有一部分还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初期的卓越领导人或新中国成立后的高级干部,对于湖南党组织的创立乃至整个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鉴于毛泽东原始学籍档案中包含着已知和未知的重大历史研究价值,日前,芷江侗族自治县档案局党组已经决定将其确定为“镇馆之宝”,对原件实行安全严密的保护措施,对外只提供复印件,以利珍贵的毛泽东学籍档案永久保存,为研究毛泽东思想、中共党史和民国教育史作出贡献。

同类推荐
  • 鬼城丰都行

    鬼城丰都行

    本书以旅游参观的路线为线索,将鬼城丰都的67个人文景观贯穿起来,介绍了当地的历史沿革、演进和变化。
  • 直播之我的大唐不正经

    直播之我的大唐不正经

    李川:“我绝对是有史以来最悲催的穿越者。”系统:“不是哦,穿到大秦的那个,一落地就被抓去修长城了,现在过得乞丐都不如,穿到大明的那个,被净身后进宫当太监了,还有……”李川:“……我谢谢你哦!”
  • 天下末年

    天下末年

    板盾蛮霍乱益州繁华;黄巾军荡起八州波澜;西羌复起惊扰凉州;董卓入洛威慑朝堂;诸侯起兵掀开乱世篇章...高诚仗着手中剑,为帝王孤臣,为天下诸侯,为一世帝王。这乱世太多、太久,终须有人去终结它!
  • 西汉中期二三事

    西汉中期二三事

    这个时期之前,有汉武雄风,南攻北讨,东巡西征;这个时期之后尚有“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情壮志!那这个时期呢?这个时期有着一个传奇的天子,一个崇尚霸王道杂之的皇帝,一个感人至深的深情人!
  • 秦汉史考订文集

    秦汉史考订文集

    本书共收录论文17篇。包括《颛顼历表新编》、《两汉时期数学发展概略》、《两汉市卖风俗琐议》、《后汉洛阳东观考》等。
热门推荐
  • 我和王一笑的塑料生活

    我和王一笑的塑料生活

    两个小朋友的生活,傻中快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 废材修仙之路

    废材修仙之路

    一个豪门少年竟沦落到这个地步?别担心,迟早会变强的。
  • 星际豪门

    星际豪门

    科幻色彩浓重,一部探险小说。“这次通过测试的都是我们一起关系最好的四个人,而刘铭从现在开始正是加入我们的团队。从今天开始我们的团队就叫做‘星际豪门,脱离杀手组织自立门派。”……
  • TFBOYS之原来我只玺欢你

    TFBOYS之原来我只玺欢你

    【易烊千玺篇】‘大家好我叫夏梓晴,我希望以后和大家成为好朋友。’这短短的自我介绍,让夏梓晴闯进了易烊千玺的心里。敬请期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慕景逢

    慕景逢

    若江山与美人只二择其一,你会要什么?传闻西褚寒王宠妻无度,本是天下皆认的储君,却欲舍江山而博爱妻一笑,世人皆责荒唐之。说起来新婚之时,两人都不大情愿,可似乎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一个是旁人闻之色变的东楼少楼主,一个是被天下人寄予厚望的皇九子寒王,掀起盖头的那一瞬,便注定揭开一段长过三生的情爱纠葛……
  • 三国之变身关银屏

    三国之变身关银屏

    汉建兴十一年诸葛亮正在准备第六次北伐。孙权封公孙渊为燕王。著名史书《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出生了。也是在这一年,一个2000多年后男子,来到了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他正准备在这个时代大展身手,却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女人,好吧,虽然变成了女人,但是自己好歹也穿越成了官二代,可以不愁吃,不愁喝,大富大贵的过一辈子,可是没成想天不遂人愿,自己竟然连官二代都当不成了。
  • 天道异能

    天道异能

    一个幻想的世界
  • 有一种智慧叫以退为进

    有一种智慧叫以退为进

    本书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一种做人处世的生活态度,以退为进。用举例说明的方式阐述了当人们遇到工作生活的困难时,与其盲目冲动,不如退而思策,等待时机。
  • 皇室公主的神秘爱恋

    皇室公主的神秘爱恋

    一个人人疼爱的小公主以平民的身份进入菲凌贵族学院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