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0400000060

第60章 中国电影史上一桩罕见的“撞车公案”

崔斌箴崔明波

八一、北影两家制片厂在同一时间同题拍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是建国后电影界一桩罕见的“撞车公案”。尽管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许多老影迷依然对那段往事抱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撞车公案”背后沉淀了太多的故事和秘闻。

官司打到文化部电影局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许多作家开始反思那段岁月,并向现实主义文学回归。1979年,当过农民、民办教师、生产队长的四川作家周克芹发表了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小说描写四川偏僻山村葫芦坝农民许茂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命运遭遇,故事感人,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不久,小说被相继改编成电视剧、舞台戏曲。小说的精彩和人气的积累为电影拍摄奠定了基础,因此,各大电影制片厂纷纷摩拳擦掌,准备把小说搬上银幕。

1980年9月,八一电影制片厂编辑室的王影对小说产生了兴趣,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拍摄的故事。于是,王影找到刚刚拍完《归心似箭》的著名导演李俊,“李导,我发现了一部好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那是个好本子。咱们能不能把它搬上银幕?”李俊说:“好啊,拿来让我先看看吧。”第二天,王影便把刊登了小说的《红岩》杂志给李俊送来。李俊导演一口气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读完,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对于农村题材,李俊导演的确不陌生。早在抗日战争期间,李俊就和农民有过生死之交。当时,李俊是敌后武工队成员,经常战斗在农村。有一次,李俊他们正在老乡家休整,所有队员都已经进入了梦乡。突然,鬼子闯进村子,挨家搜索,形势相当危急。这时,有个老乡冒死向他们报信。李俊他们惊出一身冷汗,赶紧经后门转移了。此后,李俊对农民总是抱有一种别样的情感。因此,在银幕上塑造农民是李俊久埋心中的情结。

有了极大的创作冲动,李俊决心接拍《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厂领导也高度重视影片的拍摄工作,并把小说作者周克芹从四川请来,与萧穆一同创作电影文学剧本。

八一厂正在全力筹拍影片的时候,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汪洋也瞄上了这部小说。汪洋掂着小说,心里琢磨着该由谁来执导筒。他想到了刚刚拍完《从奴隶到将军》的王炎导演,由于影片获得文化部大奖,王炎当时人气正旺。而且,王炎正在筹备一个叫《拉车的人》的剧本,故事恰恰也是反映“文革”后期农村基层实干者的故事。于是,汪洋找到王炎,说:“这部小说写得真实感人,是农村题材不多见的好作品。你不是想拍一部反映‘文化大革命’的戏吗?你看看《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行不行?”王炎的态度起初有些消极,说:“我手头的剧本已经写过几稿了,现在反映‘文化大革命’的东西千篇一律,能有什么新东西?”汪洋赶忙劝道:“这是大家的举荐,希望你不要推辞。”王炎漫不经心地把小说从汪洋手里接过来,并随手翻阅起来。小说打动了王炎,让他回忆起在河南农村写剧本时的一件事情。当时,王炎在调研中发现,一些村干部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虽然被批来斗去,他们依然踏实地种地干活。王炎有些不解地问:“为什么还干?”他们回答说:“咱不干,粮食从哪里来?咱们撂挑子,生产谁管?”王炎听后很感动,他要塑造的就是这些在“文化大革命”中没有绝望并执著追求美好生活的普通人。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主旨与王炎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决定接下这个本子并亲自操刀写电影剧本。

两家都在筹拍《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八一、北影两家制片厂“撞车”了。同一时间同题拍摄同一部小说,在中国电影史上还极为罕见。

因为有小说作者周克芹参与改编剧本,八一厂决定讨个公道。北影也不示弱,声明电影剧本已经编好,岂能轻言放弃。两家制片厂互不相让,官司打到文化部。年底,文化部电影局局长陈播召集两家电影厂,举行拍片协调会。会上火药味十足,双方各有理由,争得耳红面赤。最后,两家制片厂没有达成实质性意见,协调会不欢而散。

不久,北影首先在四川简阳开机。八一厂非常恼火,李俊导演提出:“北影不讲信用,我不干了,让他们去拍吧!”厂领导劝说:“咱们为什么不拍,你不拍摄,倒显得咱们理亏了。”后来,电影局也拿不出什么高招。实际上,电影局是默认了北影、八一厂的“撞车”局面。

八一厂超级组合PK北影著名“三花”

阵势已经拉开,两家制片厂都派出最强摄制阵容。李俊和王炎都是第三代著名导演,艺术功力深厚,前者拍摄过《回民支队》、《农奴》、《闪闪的红星》、《归心似箭》;后者则有《南征北战》、《战火中的青春》、《独立大队》、《从奴隶到将军》。两人年龄也相当,李俊导演当时59岁,王炎导演58岁。

电影改编于同一部小说,导演分镜头剧本却截然相反。北影版《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基本保留原小说的风貌,以四姑娘秀云为中心,按照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为线索。八一版《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则另起炉灶,削弱了四姑娘的戏分,改为以许茂为中心,增强了历史厚重感,把故事讲得有头有尾。

在演员阵容上,双方则打出自己最好的牌。八一厂推出以外请军团为主、配之本厂最强演员的超级组合队,一号角色许茂由东北军区的贾六饰演,他曾在李俊导演的《回民支队》里演过郭政委。贾六体形消瘦,试妆后神似四川老俵。四姑娘则请江苏省话剧团年轻演员王馥荔出演,她刚刚演完《天云山传奇》,人气正旺。

工作组组长颜少春在原小说中不是重点人物,在八一厂导演台本中却增加了很多戏分,成为影片着力刻画的角色,因此,颜少春的塑造事关重大。李俊导演亲自点将,请著名演员田华出演颜少春。当时,田华已经53岁,扮演中年角色有些压力。李俊征求她的意见:“有没有信心啊?”田华说:“我有信心。我很愿意演颜少春,这个角色太感人了。”

号称“火辣椒”的三姑娘由斯琴高娃扮演。当时,她因饰演《归心似箭》中的玉贞一炮走红。其他演员八一厂也不敢大意,忍辱负重的金东水由实力派演员冯恩鹤担纲,活泼大方的九姑娘则由赵娜出演,她曾在《天山行》、《花枝俏》等影片中担任角色,演戏灵活聪明。

北影演员队伍也毫不逊色,20世纪80年代“北影三花”全部上阵。中心人物四姑娘秀云由李秀明饰演,此前她主演过《年轻的一代》、《春苗》等,名气极大。风火泼辣的三姑娘由张金玲担纲,她曾先后主演过《大河奔流》、《从奴隶到将军》等影片,以质朴善良、要强泼辣见长,是活跃在当时的一朵银幕之花。六姑娘则由刘晓庆出演,当年正是她大红大紫的时候。

北影除了打出“三花”牌外,其他演员人选也是费尽心思。关于由谁来演许茂,北影曾反复论证。王炎导演提出启用因演《小城之春》出名的李纬,厂长汪洋不同意,理由是:“这几年李纬演的坏人太多,已经定型,不好改变观众印象。”最后还是王炎力保:“李纬特讲义气,一定能演好。”艺术还是导演说了算,许茂由李纬拿下。戏分较重的金东水由杨在葆担纲,他因主演《从奴隶到将军》刚刚获得1980年文化部青年优秀创作奖,人气十足。工作组组长颜少春和活泼大方的九姑娘则分别由卢桂兰、李凤绪饰演,前者因主演《冰上姐妹》出名,后者则极具表演潜力,后来因主演《青春祭》、《给咖啡加点糖》红透影坛。

王馥荔被狗咬,张金玲发高烧

1981年春,两个剧组都开赴四川外景地,八一厂在内江扎寨,北影在简阳拍摄,两地相隔不远,但彼此互不来往。有一次,两个剧组的工作人员在四川机场巧遇,大家只是在候机大厅里远远地对望着,却互不打招呼。两个导演似乎要超脱一些,在一次招待会上,王炎和李俊见面了。李俊导演笑着说:“让他们闹去吧,他们闹他们的,咱们拍咱们的。”王炎会意地点点头:“对,咱们各拍各的。”

关于两个制片厂“撞车”拍影片的事情,当时的媒体也炒得异常火热。许多记者还亲赴四川现场采访,探班挖掘第一手资料。报刊的炒作给双方摄制组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大家如临大敌,丝毫不敢大意。

八一厂摄影杨光远为了寻找清晨雾竹镜头,经常天蒙蒙亮就起床。演许茂的贾六为了体验生活,经常穿上当地人衣服,拿一杆烟袋,到大街上溜达。时间久了,当地人也分不清他是演员还是本地老俵。在一次拍摄赶集戏时,李俊采用了偷拍方式。让贾六混在人群中,当地百姓毫不觉察,镜头极其真实。

万木复苏,油菜飘香,四川人已经穿上单衣。八一厂却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拍摄一场冬天戏,副导演让王馥荔换棉袄棉裤。王馥荔拿着衣服在院子里打转:“到哪里去换啊?”一个农村小姑娘热心地说:“到我家来吧。”王馥荔非常感激,跟她进屋。小姑娘说:“你自己换衣服吧,我出去看拍电影去了,过会儿就回来。”说完小姑娘转身离去,并把门随手关上。王馥荔刚把单裤脱下来,突然床底下跑出一条大狗,扑咬住王馥荔的大腿。王馥荔不敢吱声,因为裤子还没穿上。她赶紧拽衣服,结果大狗又是一口,鲜血喷涌而出。王馥荔也顾不得许多,开始大喊:“来人啊,来人啊。”摄影师杨光远听到喊声,问道:“怎么像馥荔在喊啊。”旁边有个同事说:“馥荔戏里有个台词就是‘来人啊,来人啊’。”那个小姑娘此时才恍然大悟:“哎呀,是我把王阿姨反锁在屋里了。不好,是咱家狗咬到阿姨了吧?!”大家赶紧打开门,发现王馥荔已经脸色发白,鲜血流了一地。老乡把狗摁住,其他人手忙脚乱地把王馥荔送进医院。

八一厂玩了命一般拍影片,北影也是百般推敲。李秀明过去在银幕上总是一副“苦相”,为了符合剧情需要,王炎导演要求在角度和用光上寻找李秀明柔美的因素,并把这些好的角度和肖像光用在她性格中最有光彩的地方,力求把她最美、最动人的东西体现出来。

王炎导演为了真实,要求演员一律不化妆,甚至不准演员在开机前用舌头舔嘴唇。在服装上,剧组也很下工夫。大家看到老乡的衣服符合剧情需要,就会拿一件新的交换下来。工夫不负有心人,北影的《许茂》,从演员细节到剧情环境都透射着一种自然和真实。

张金玲演戏尤其投入,在拍摄三姑娘和郑百香打架那场戏时,她自己还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细节动作。张金玲知道王炎导演有个创作习惯,他自己设计的情节不喜欢别人给他改动。张金玲还是鼓足勇气对导演说:“王导,我们不会改变你的总体导演构思,但是我有一个成熟的想法。”王炎导演一愣:“你有什么想法?!”她说:“在开会的时候,我想加入一个打麻绳的动作,来表现三姑娘复杂的心情,这既是农村妇女常见的动作,又可以为以后和郑百香吵架奠定基础。”王炎导演稍微沉思了一下,同意加入这个动作。结果张金玲一边骂阵,一边搓麻绳,搓、甩、捋、转,语言和动作巧妙配合,表演得活灵活现。由于过度劳累,张金玲发起高烧。爱将心切,王炎导演亲自来探视,在床头放了一袋梨并安慰张金玲:“都烧到40多度了,好好休息。”

化解二十多年前的“恩怨”

北影的《许茂》先上映,占了先机。不久,八一厂的《许茂》也在全国上映。当时,西安有家电影院还特意同时放映两部影片,引得观众莫大好奇。当年,周克芹的小说也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一年内,《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以三种不同形式闯入人们的视野,被炒得沸沸扬扬。1981年,俨然成了“许茂”年。

1982年,两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都参加了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评比。最终,北影的李秀明获得最佳女演员奖、邹积勋获得最佳摄影奖,八一厂的甄明哲仅获得最佳录音奖提名。似乎北影版大获全胜。有记者采访李俊导演时问他有何感想,李俊没做过多评价,只是说:“把一切留给时间吧,时间和观众是最好的试金石。《农奴》就是开始被忽视了,后来又被专家发现了新的价值。”

时过两年,李俊导演的预言被验证了。1984年4月,第8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幕。由邵逸夫、许鞍华担任顾问的评选委员会把八一厂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遴选进电影节。与俄罗斯著名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的《怀乡》(《乡愁》)、法国著名导演布列松的《钱》、日本导演深作欣二的《蒲田进行曲》和原田芳光的《家族游戏》等影片并列一起参加了国际电影节影展。电影节评委对影片给予了较高评价:“本片的重心人物是许茂而不是王馥荔演的四姑娘,所以能够见到许茂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心理。”“本片除了情节和人物较完整之外,摄制方法亦相当认真,所有内景戏都是现场收音,那已是现代中国电影少有的了。”

看来,八一厂、北影的《许茂》各有千秋,不分上下,打了个平手。至于那次的金鸡奖评比,从现在的角度看,北影版的《许茂》比较讨巧。他们注重几位女儿性格命运的刻画,胜在李秀明、刘晓庆这些风华正茂的女明星上。而八一版则把更多的笔墨投入到许茂老汉身上,这可能是它不怎么讨观众喜欢的一个原因。要知道,当年的女明星在电影观众中可是具有绝对的号召力。举个简单的例子可以佐证,一直用大美女作封面的《大众电影》,有一期因为用了主演《月亮湾的笑声》的老演员张雁作封面,结果那期杂志销量狂跌。

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两部“撞车”的影片仍牵动着许多老影迷的心。2005年春天,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还特意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邀请两个剧组的主创人员,相会荧屏,试图在感动与怀旧的氛围下化解这桩公案。83岁的李俊导演在当年的美工李健的搀扶下出席节目,表现出一种大度和平静。王炎导演则因身体虚弱不能出席,节目组到医院对他进行了外景拍摄,老人也能坦然对待那次“撞车”。北影版的“许茂”李纬已经半身不遂,无法到场。八一版的“许茂”贾六则拖着病体特意从东北赶来。节目最感人的一幕是:当年“四姑娘”王馥荔与贾六“父女”相见的时候,王馥荔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只喊了一声“爹,我们终于又见面了”,就已经哭成了泪人。哭过以后大家开怀大笑,过去的恩恩怨怨顿时化为烟云。已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的张金玲还现场作画,以纪念这次二十多年后的相聚。几个主要人物李秀明、刘晓庆、斯琴高娃因种种原因缺席,给这次相会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同类推荐
  •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历史是古人活动的舞台,文化则是其中积淀而成的传统。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与文化是精神与思想的遗传基因,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影响。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出其本源,揭示中国传统世界的内核,便是别裁。《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作者用现代的理性思维去理解历史上一些典型的事例。对于人们耳熟却并不能详的一些历史故事,书中细致地加以拆分,一步一步进行分析,对于故事的出路或结果,提出多种可能性,然后通过排除法,得出历史自身呈现出来的结论,并分析出为什么只能是这个结果的道理。书中讲的道理,事关价值体系,都是大道理。但不是空洞地讲道理,而是建立在大量的细节描述基础上。
  • 召唤猛将在隋唐

    召唤猛将在隋唐

    新书支持一下!搜索怒斩佩奇或超神武道梦道,此书不会太监。
  • 抗战第一武神

    抗战第一武神

    罗安本来生活在2125年,在玩一款叫做《天下第一武》的网游。那晚服务器突然停机,罗安错过了离开时间,却意外地一觉睡去进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与过去那个战争年代极为相似,却又大不相同。虽说在这个硝烟弥漫的时代,炮火时时刻刻悬在头顶,武林争锋显然没有任何意义,罗安还是觉得,有必要改变一下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了。第一卷各位且随便看看好了,不太给力。所以才果断开了第二卷,第二卷开始才算有点点水平。毕竟新人一枚刚写历史,前面手生,后面好多了,功力大进。
  • 云深落知处

    云深落知处

    十多年的时光能把一个人消磨成什么样?平民到太子,这样的身份落差你是否曾敢想。纷争,权谋,背叛,暗杀,高处不胜寒!也许有的时候,一介平民,又有何不妥。但生在帝王家,你又该做些什么,哪里才是自己的归宿,云深,知处!
  • 穿越之废材将军

    穿越之废材将军

    天呐,她只是去酒店抓奸,居然穿越了,穿越就穿越吧,别人穿越都是穿越成后宫妃子,她倒好,居然变成了男人,原本她只是个柔弱的女人啊,却要上战场打打杀杀,能不能再狗血一点?
热门推荐
  • 恶之美学之大成

    恶之美学之大成

    自带伪娘属性的主角,混乱中立的小恶魔。“反正大家都死了嘛,找些乐子也无可厚非。”
  • 网游之帝王归来

    网游之帝王归来

    爆法,隐贼,两个早已经淡出人们视野的名词,却在新的游戏——异界刚刚开启的时候,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曾经的网游神话,却在异界开启的时候,再次进入了异界这款游戏之中。
  • 那年那人那时光

    那年那人那时光

    庞瑞是一名刚经历了中考的准高中生。本书主要讲述了他在经历了中考失利后和一系列的变故后,发奋图强,最后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在成长的过程中他遇到了种种挫折:有来自学校和老师的压力,有父母离异带来的困扰,有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不和谐,有年少无知情窦初开的懵懂。他也见识了在学校这个社会的缩影中各种各样的人:趋炎附势的校领导,亦师亦友的老师,道貌岸然的班干部,两肋插刀的兄弟,情投意合的红颜知己。让他看到了世间的险恶和真诚。谨以此书,怀念我正在经历的青春。
  • 傲娇溺宠:眷念你的温柔

    傲娇溺宠:眷念你的温柔

    她说:“当初你是怎么喜欢我的呀?”他说:“因为你很二!”她说:“我哪里二啦?”他说:“你说你姓井,横竖都是二的井,不是二嘛?!”校园里肆意的青春,是她与他的青春。当她依旧在校园时,他已步入社会。校园里的她在挂念着他,挂念着的他在为她营造一个家。她是豪门里的千金,他是从小被抛弃的孤儿。她与他能跨越过着无形的鸿沟嘛?是匆匆那年?还是一起为“家”而筑梦...(PS:清水宠文,喜虐勿看!)
  • 龙吉的现代生活

    龙吉的现代生活

    似花的年纪,被父皇当做封神棋子。强嫁他人又,双双身死封神。伤心欲绝,不愿被天道摆布,自封于红鸾星。沉睡千年,醒来后不知什么变动,封神榜都已不见。众神不见,就剩我一个人。 看龙吉女王游戏人间,布道苍生。
  • 这个宿主不听话

    这个宿主不听话

    系统:宿主不听话怎么办?答:给她找个对象?系统:可以试试。过了些日子,系统:换宿主!宿主和她对象整天撒狗粮,我要换宿主!笙歌:不好意思,反对无效。 不撒狗粮,那是不可能的。 今日系统必问话题:#宿主一言不合就要撒狗粮,我该怎么办# 男主:受着,我老婆说不接受你的反驳。 ☆1v1是甜文啊,欢迎大伙手动收藏,这世界这么大,遇见就是缘分,我们之前只差一个收藏呀~
  • 捡个傲娇男神带回家

    捡个傲娇男神带回家

    某女再出去度假时捡到了一个男人,注意!是男人!捡就捡呗,还是个失忆的!算了,带回家等哪天想起来了再把他送走吧。可是!某男根本没失忆!还一直赖在他家不走!终于,某女发火了,一把拽住某男的衣服,说:'你在我家白吃白住没有一年也有半载了!吃住费你准备什么时候交啊!"某男慢慢把某女的手放下,手却忽然捧着某女的脸,亲了一下她的嘴,说:“要钱没有,要人一个,会搓背会捶腿,还会暖床!怎么样,要不要?”某彪悍女忽然脸红着逃掉了。
  • 书前书后-来新夏书话续编(《花园丛书》)

    书前书后-来新夏书话续编(《花园丛书》)

    《书前书后:来新夏书话续编》分为藏书与读书、为自己的书写序、书评三部分,收录有《漫画古籍的保护与研究》、《议论文化游记》、《红楼何止半亩地》等文章。
  • 虚魔人仙

    虚魔人仙

    一共11重天有3种人魔仙人还有一种特殊人是妖魔和仙势不两立人族是最倒霉的因为魔和仙5年就一场大战人间就像战场人间就讨厌这样人间为了自己能活下去想尽办法魔仙终于在500年后停止了开战和平相处了但是这样也化解不了之间的恩怨......
  • 崩坏和我火影有什么关系

    崩坏和我火影有什么关系

    崩坏和我火影有什么关系!(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