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06600000024

第24章 追求真知 求真

辩的目的,是要分清是非的区别,审察治乱的规律,辨明同异的所在,考察名实的道理,决断利害,解决疑惑。于是,要探讨万事万物本来的样子,分析、比较各种不同的言论。用概念来反映事物,用判断来表达思想,用推论来揭示原因。

——《墨子·小取》语译

求白马,牵来了小白驹,却说没有求得,这里“求”没有错,但“说”是错误的。至于缘木求鱼,当然得不到鱼,这个“求”才真正是错误的。

——《墨子·大取》语译

1.从勤学中求真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与人相处,别人总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的勤学是有名的,他“入太庙,每事问”,倡导求学要“不耻下问”。但他的为学大都在人伦道德一类,很少过问自然之理,且有些清高的架子。

墨子在孔子之后,年轻时潜心研习过孔子的学问。墨子出道时,孔子已经是一个大名人了。因而,墨子算得上是孔子的学生一辈。

墨子在勤学方面是听了孔子的话的。一次墨子出游卫国,车厢里堆满了书,他的学生弦唐子看见了,觉得很奇怪。问道:

“先生带了这么多的书,为的是什么?”

墨子说:

“从前周公旦做宰相,早晨读书一百篇,晚上会见七十士,……现在我既不当官,又不种田,岂敢废书不观!”

大凡成事业者也常是勤学者,勤学者方式相同,用心各异。

一种是图谋个人的飞黄腾达。有一则古训告诫后人要努力学习,面授机宜似地说:“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赤裸裸地暴露出读书学习极端自私的目的。

现代社会中为考试而勤学的现象比比皆是,或为了晋升某一档次的职称,或为了换取某一级别的“乌纱”,或为了“跳槽”谋一份清闲的差事。这种“勤学”,不仅与知识无涉,与社会无益,且养成了人投机取巧、偷奸耍滑、弄虚作假的恶习,成为现代社会蔑视道德修养和科学精神的一大公害。

另一种是探寻自然的道理和做人的法则,真正从勤学中求实、求知、求真。

现代人是有幸的。前人为我们积累了许许多多的知识,让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掌握许多自然之理,懂得许多处世的方略。我们也许丝毫不懂动力原理,却可以舒舒服服地乘飞机坐火车;我们从来就没去过南极,却知道那个地方冰天雪地,冷得够呛;我们见了人就知道握手问候,说声“你好”。这些都受惠于我们的前人。

现代人又是不幸的。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在人类已有的知识积累中,过时的无用的东西愈来愈多,人类面临着“知识垃圾”的包围,被这些垃圾引入歧途,而离世界的本真愈来愈远。

因而,单纯的机械的书本学习,即使是头悬梁、锥刺股,也不能算勤学,而只是偷懒。从前人的书本里找捷径,图方便,所获得的人生感受和真知灼见,毕竟是很有限的。

一个聪明的现代勤学者,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学习的时机,都可以增长新知。大街上竖起了广告牌,知道又出现了新产品;买回一辆自行车,自己也成了一名修理工;遇到一个迷路的小孩,想方设法把他送回家……当他以整个社会为课堂勤学不辍时,他就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这种人与那些急功近利、捞取个人好处的人完全不同。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炊壶里的开水掀翻了壶盖,母鸡如何孵出小鸡,太阳为何总是从东边出来。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他们探寻真理的途径和方法。

2.从推理中求真

推理,是人进入社会、学会思考关键的一步。

《晏子春秋》中有一则故事,深得推理之妙。

一次,晏子代表齐国出使楚国,楚王设宴招待。酒过三巡,只见两个小官捆着一名犯人走进大厅。楚王故作惊讶地站起来问道:

“你们绑的是何人?”

小官禀报:

“是齐国人,是个小偷。”

楚王转过头看着晏子说:

“哦,是你们齐国人,齐国人都是惯于偷东西的吗?”

晏子站起身,打了一个流传甚广的比方:

“我听说,桔子生在江南,就结出桔子;移到淮北,就长成枳实,叶子虽很相似,果实的味道却大不相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水土的差异。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从来不会偷东西,到了楚国却会偷,请问,这是不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善偷呢?”

楚王玩了一点文字游戏,想占晏子一点便宜,没想到晏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推理出一个令楚王无言以对的结论。

推理能给人带来真知,带来机敏和智慧,也可能带来荒谬和错误。

小孩玩火烫了手,旁的小朋友便都不敢玩火了。尽管他们并没有被烫的直感,但伙伴的失手给了他们一个提醒:那东西拿不得。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推理。

当对岸冒出青烟,岸这边的人马上会说:对岸有火。这是经验让人形成的推理。因为烟是火所生,火因烟而显。

我们说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中间经历了古人、新人等几个阶段,然后才有人类历史,怎么知道的?通过一些考古文献推论而来的。

个人局限于亲知,永远只能是井底之蛙;人类局限于亲知,永远只能在原地踏步。

推理就是联系,就是想象,就是运动。

推理显出人的逻辑性,没有逻辑,便是杂乱无章,就像一堆杂草一样,谁也弄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譬如,所谓爱人,必须是普遍地爱所有的人才可以算是爱人。所谓不爱人,却不一定要所有的人都不爱才算是不爱人。

这话怎么讲?

第一句前提是肯定的,结论也是肯定的;第二句前提是肯定的,结论却是否定的。人世间相亲相爱,应不分贫富贵贱,但对于凶敌败类,却不必放在爱的行列中,不爱凶敌败类,不能算是不爱人。

又譬如,不是没有安身之处,而是我不能有苟且偷安之心;不是没有富足的财物,而是我不能滋生满足的念头。

这话怎么讲?

这两句都是并列选择句,用“而是”来表示对后者的推崇和选择。安身之处是有的,但心不能偷安;财物是有的,但不能满足,由此生发出一种不断进取,永不苟且的奋斗精神。

从一般人类生活常识,到高精尖的现代科学技术,到人世间各种深邃的人生哲理,体系庞杂的哲学与宗教,都需要阐发和解说,而这,就是从推理中求真的全部奥秘。

3.从比照中求真

宇宙洪荒,世间万物,人类都能够认识和把握,靠的是对照和比较。

地球自转一周24小时,公转一周365天,是与月亮、太阳的比较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没有月亮、太阳,人类可能就是另一种样子了。

我们说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快,说黄牛拉车、蜗牛爬树慢,也是比较出来的,航天飞机与黄牛可以比,一切运动物体都可以比。

因而,古往今来,人们对比照有许多独到的认识。譬如: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向先进看齐。比学赶帮超。等等。

世界处于一种二级对应的模式之中,大与小、多与少、长与短、粗与细、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正与反、阴与阳……无不以比为前提,又以比为结果。

大千世界的客观运动规律及人世间玄妙的处世哲理无不蕴藏在比照之中,或从比照中生发出来。

落一叶而知秋。是说见到一片枯黄的树叶落下来,便知道秋天就要来临了。这是从与过去的经验比照中得出的结论。

唐太宗有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得失。常言道,历史是一面镜子。就是说以过去的事件为参照物,可以使今天的事情做得更好一点,人更聪明一点,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在祖先的英灵面前,我们会油然而生一种情怀:华夏后裔,炎黄子孙,我们难道不应该比我们的先人干得更出色一些吗?

然而,比照却因人而异。体育比赛、文艺比赛、技能比赛等各样形式的比,与现代社会须臾不可分离。比赛酗酒、比赛骂人乃至比赛烧钱,则活显出某些人的荒唐和可悲。可见,比字里面大有学问。

左邻右舍,单位同事,低头不见抬头见,是最直接的比较对象。他提了副处,而我才是正科;他家买了空调器,我家没有;他比我少读两年书,却比我有钱得多。这样一比,心里就失去了平衡,感到世道不公,生出许多闷气。

同在一个班级念书,他考了满分,而我却只得了80分;同是办公司,这家公司赢利颇丰,那家公司却连连亏损;同是一种政策,有的地方经济发达,有的地方贫穷落后。这是为什么?如此一比,就比出一些干劲。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即为比能激起人的上进心。

比照的要诀在于:社会在对比观照中得以互相认识,个人在比较思考中确立正确的位置。在比照中求真才是比的目的,盲目地攀比和仿效则是比较的误区。

自己干了坏事,犯了纪律,追究起来,则说:别人干得,我怎么干不得?这种心态,貌似寻求公平,实则自我开脱,是理屈心虚的表现。

有人搞文学成了名人,有人从商赚了大钱。于是便招来许多犯红眼病的人,跟在后面跃跃欲试,以为一走红就是名人了,下海淘金就可以挖到金矿。这是一种极端浮躁、失衡的心态。因为,这种人好像在作比较,很会赶浪潮,但却把该比照的地方都忽略了。你有搞文学的禀赋、气质和才华吗?你懂得商务活动的一般常识吗?你有在商海中沉浮的思想准备吗?你具备那些成功者的意志力和聪明气吗?那么,当经过这一番冷静的比较和思考后,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切莫志不专一,这山望着那山高。

有为的人,从比照中认知自然和社会,获得真知。这种人是真正的聪明人。

无聊的人,在比照中空掷荒芜的岁月,以排遣灵魂的空虚。这种人是十足的傻瓜。

4.从怀疑中求真

人人都想获得智慧,但智慧从哪里来则不是人人都明了的。

智慧来源于不迷信、不盲从,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怀疑便是求取智慧获得真知的一种方式。

怀疑不是疑心重重,优柔寡断。怀疑作为一种智慧是指人的思辨能力。有思辨就会有怀疑,有怀疑就会产生出智慧,有智慧思辨能力就会更上一层台阶。

哲人墨子的一生就是从怀疑中求真的一生。他早年学的是儒家的那一套,但他没有像孟夫子那样对孔丘老儿顶礼膜拜,而是对这位老先生的许多学说(如厚葬久丧、重君轻民等)产生了怀疑和反感,因而智慧倍增,独创出彪炳千秋的墨家之学。墨子比孟子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更富有怀疑精神。

从怀疑中求真有四种情境。

一、亲身所见时存疑。耳熟能详、耳闻目睹的周边事物最容易使人忽略,但这却是怀疑的开始。太阳落月亮升,太阳西下水往东流;人渴了想喝,饿了想吃;人生下来时不会说话,老了却白头发、松牙齿、瞎眼睛。这些现象尽人皆知,常常因习以为常而不为人关注,其实大自然和人体生命的奥秘就隐含其间,多一份怀疑就多一份对生命和自然规律的认识和了解。

二、因事思考时存疑。生活中许多事情都需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便能获得许多真知。这些真知并非坐在屋里冥思苦想,随时随地,都可以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惑、有所得。举起来轻松,放下去沉重,因为举起来的是羽毛而放下去的是石头;往左走行不通,朝右走畅通无阻,因为左边是高山而右边是平川;跑起来不快,坐着不动的反而快,因为跑步靠的是人力,坐着的却是车子。

三、偶遇触发时存疑。两人正在一起饮酒,却突然打起来了,这是为什么?要么是饮酒过量,乱了方寸;要么是意见不合,由对骂而至殴打;要么是突然发现对方的秘密,相互争夺。遇到突发的情况,多考虑一下各种可能的原因,就会变得聪明起来,知道如何去应对紧急情况。

四、过往之事存疑。过分迷信自己的经验是人常犯的错误,经验是对过去时间的一种认识,经验中掺杂着各种假象和伪饰,对经验的怀疑就是反思。经验貌似智慧,其实是伪装的智慧。反思才是真正的智慧。每个人都能保证自己所作所为一贯正确吗?去年冬天未下雪今年冬天也就一定不会有雪吗?一个人过去品行不端今后也就一定会道德败坏吗?可见,经验不能取代新的思考,过去的方法未必能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智慧人生,就在于从怀疑、反思中求得新知、真知。

同类推荐
  • 布老虎散文:铁箫人语

    布老虎散文:铁箫人语

    《铁箫人语》是我社“布老虎散文”书系的一种。布老虎散文书系是为了做大做强我社的布老虎品牌重点打造的布老虎子品牌之一,以当代最重要作家的散文代表作或原创散文集为收录对象。《铁箫人语》是作家宗璞散文的代表作品,全书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回忆父亲冯友兰的散文,包括《心的嘱托》等8篇;第二部分是回忆亲友的往散文,包括《霞落燕园》等8篇;第三部分是写景状物散文,包括《湖光塔影》《紫藤萝瀑布》《丁香结》等16篇;第四部分是议论性散文,包括《恨书》等9篇;第五部分是国内游记性散文,包括《西湖漫笔》等8篇;第六部分是国外游记散文,包括《澳大利亚的红心》等12篇;第七部分是书评,包括《行走的人》等4篇;第八部分是序言,包括《未解的结》等2篇。
  • 黑女诗稿

    黑女诗稿

    70后诗人在改变当代诗歌的面貌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关于当代诗歌的新的问题。他们的写作会让我们重新反思当代诗歌的起点问题,也会促使我们考量不同的诗歌路径的问题。此外,对当代诗歌的代际关系,他们的写作提供了新的不同以往的挑战。这套诗系,或许能让人们从更多的侧面了解70后诗人是如何出牌的。
  • 看山是山

    看山是山

    本书是一系列问答合集,是灵修者在追寻内心平静的道路上或早或晚都要经历的一系列疑惑与深入思考。作者传递的是活在当下的理念,对每一时刻的感知,对事物本质的洞悉,对情绪、情感的理解。到底是什么在定义“自我”?
  • 苏雪林散文精选

    苏雪林散文精选

    苏雪林原名苏梅,字雪林,笔名绿漪。一生跨越两个世纪,杏坛执教50载,创作生涯70年,出版著作40部。她一生从事教育,先后在沪江大学、安徽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后到台湾师范大学、成功大学任教。她笔耕不辍,被喻为文坛的常青树。她的作品涵盖小说、散文、戏剧、文艺批评,在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成绩卓著。《名家散文经典:苏雪林散文精选》收录了其创作的散文随笔作品。
  • 帕拉新语

    帕拉新语

    帕拉庄园是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贵族庄园,位于江孜县班觉伦布村。曲宗是班觉伦布村走出的几十位大学生之一,正在青海民族大学读大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综漫之大佬求别撩

    综漫之大佬求别撩

    她,是一个大佬,穿梭在动漫的世界里,在第一和第二的位面里,遇到了同一个他,便永生永世宠着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沟通决定你的一生

    沟通决定你的一生

    《沟通决定你的一生》一书,薛巍老师以多方面的角度来思考,把影响沟通成败的客体、主体、口才、心理、心态、语言、形象、环境等各要素一一加以论述,以让我们争取达到沟通的最优效果。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莱蒙托夫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莱蒙托夫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杀剑戮仙

    杀剑戮仙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耐我何?若天压我,劈开这天;若地拘我,踏碎这地;我等生来自由,谁敢高高在上。一个被世界所抛弃的人,为寻找宿命的真相走上一条跌宕起伏的逆天之路。在不断被命运戏弄后,从天堂跌落到地狱,再从地狱中爬起,创造出连神灵都为之惊叹的“奇迹”
  • 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在领导者的能力中,大多可以通过培养获得。从小锻炼孩子的领导才能,让他们能够在群体中脱颖而出,使他们能够带领一班人完成更大的事业,这对社会、对个人都非常有帮助。任何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佼佼者,那何不行动起来呢?
  • 杀生日记

    杀生日记

    从某时某刻开始,也许你就会明白是什么让你爱一个人或者恨一个人。
  • 我们都是需要奖品的孩子

    我们都是需要奖品的孩子

    《我们都是需要奖品的孩子》内容为:我们可以选择一切,唯独无法选择父母;我们可以改变一切,唯独无法改变成长的经历。那些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影响着你我成年后的生活。但是,好在我们还有机会认识到它们,并且修正它们带来的不良影响,让自己重新走上成长之路。每年都有无数人因为求学求职失败陷入心理疾病的沼泽。为什么学业与事业会带给我们如此大的冲击?因为我们需要认同,需要赞赏,需要成就感,因为我们都是需要奖品的孩子。
  • 何为杀戮

    何为杀戮

    我欲穷千里。不知这样的日子要过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