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62900000059

第59章 1945~1949年:分流(3)

武大进步师生还在1948年5月自发创办了“六一图书馆”,馆藏各类进步图书近万册,均为师生自动捐助。学生推选历史学家梁园东教授兼任“六一图书馆”馆长。1951年11月,“六一图书馆”的藏书归并到武汉大学图书馆。

6、1945~1948年:处处开花E

[长春大学农学院(1945年),长春大学前身之一。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5年),上海戏剧学院前身之一。东北大学(1946年),东北师范大学前身。行知师范学校(1946年),哈尔滨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国立兽医学院(1946年),甘肃农业大学前身。关东医学院(1947年),大连医科大学前身。东北农学院(1948年),东北农业大学前身之一。]

1、创建于1945年的长春大学农学院,1949年后历经长春工业会计统计专门学校、长春工业计划经济学校、东北工业会计统计专科学校、长春冶金专科学校、吉林矿冶学院、吉林省工业学校、吉林省机械工业学校、吉林机电专科学校等阶段,1987年由吉林机电专科学校与吉林科技大学、长春外国语专科学校、长春职业大学4所高校合并组建为新的长春大学。

2、1945年创建的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9年改名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1952年合并山东大学艺术系戏剧科、上海行知艺术学校戏剧组,成为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1956年正式定名为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演员的摇篮。

3、1946年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东北大学(这是另一个东北大学),今为东北师范大学。

4、1946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命名的行知师范学校,先后经历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1951年)、哈尔滨师范学院(1956年)时期,1980年扩建为哈尔滨师范大学;2000年呼兰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农垦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省物资职工大学实质性并入。

5、1946年创建的国立兽医学院,1951年改名西北畜牧兽医学院,1958年与筹建中的甘肃农学院合并成立甘肃农业大学。

6、创建于1947年的关东医学院,是中共和人民政府建国前在解放区亲手创办的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高等医科院校;1949年成为大连大学医学院,1950年成立大连医学院;1969年奉命南迁贵州遵义成立遵义医学院;1978年大连医学院在原址复办,1994年更名为大连医科大学。

7、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1994年,东北农学院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

7、1949年:两岸分流

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后,主要有22所大陆大学在台复校。如:

台湾大学,实际上就是原北京大学的师资。

(新竹)清华大学,留在大陆的仍叫清华大学。

(新竹)交通大学,留在大陆的即今之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校。

中央大学,留在大陆的则叫南京大学。

中山大学,留在大陆的也叫中山大学。

辅仁大学,留在大陆的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东吴大学,留在大陆的即今之苏州大学。

政治大学,其前身为1927年中国国民党在南京成立的中央党务学校。

黄埔军校,即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

国民党退到台湾,主要带走了清华、交大、中大、北大4所大学的大部分教师,组成后来的台湾清华大学(原清华校长梅贻琦)、交通大学(原交大校长凌宏勋)、台湾大学(原北大代理校长傅斯年,他还继续兼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央大学(1962年才在台复校)。许多年来,台大、清华、交大的实力一直都非常强。

1955年,梅贻琦由美飞台,开始用清华基金会利息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这就是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前身。

傅斯年任台湾大学校长不久,台湾发生了学生运动,国民党当局大肆逮捕学生,史称“四六事件”。傅斯年对当局不经任何手续到台大逮捕师生十分不满,亲自找国民党最高当局进行交涉,要求没有确凿证据不能随便到台大捕人;即使有确凿证据逮捕台大师生,也必须经校长批准,并相约成为一项制度。

傅斯年在抗战胜利后曾代理北京大学校长,虽然前后只有1年,但是从他的教育思想看,不论主政北大,还是执长台大,其言论和实践的自由主义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傅在论及大学的良好学风时,归结了四句话:“宽博的胸怀,爱人的气度,坚贞的风节,乐善疾恶的习惯,都是造成良好的学风所必需要的。”他又强调:“这个好的学风,包括自由的思想,规律的行动,求学的志愿,求真的信心,师生相爱的诚意,爱校爱国爱人民的心愿。”在这里,他认为:“没有自由的思想,便没有学术的进步。”要求得科学进步和学术发展,必须思想自由。在此,自由乃科学进步和学术发展之前提条件。

傅斯年任台大校长期间正是台湾的非常时期,其侄傅乐成回忆说:“他经常每日在校办公6小时以上,一进办公室,便无一分钟的休息,有时还须参加校外的集会……他那希望台大赶快办好的意念,竟使他坐卧不安。”最后竟殉职在台大任上。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就开始筹划接收国民党统治下的和外国人开办的各级学校,使教育“尽快适应新中国的建设与革命需要”,并陆续接受了一些民主人士的建议。

首先是1950年10月,“闹情绪”的私立辅仁大学被取消,并入北师大等校。

(辅仁大学,始自1925年由天主教会设立的辅仁社,创始人之一为复旦大学的马相伯先生,1927 年升格为私立辅仁大学,校长陈垣。民国时期与北大、清华、燕京号称“北平四名校”。抗战期间,因为有教会支持,辅大成为北方沦陷区唯一不挂日本国旗、文理科仍使用原有教材的学校,也是唯一为国民党政府所承认的高等学府。该校是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前身学校之一;建国后取消,1952年被并入上述5所大学。)

1950年12月,政务院第65次政务会议通过决定:《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

1951年1月11日,教育部又根据政务院的决定作了具体部署,并召开了一些会议,强调新中国不允许外国人在我们国家内办学校的方针。首批确定的改为公办的有11所,其中有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等;中国人自办,仍维持私立,政府给予补贴的,则有沪江大学、东吴大学等。

此年,在批判电影《武训传》的运动中,流传久远的中国私学传统遭到无情的抨击和残酷的对待,已经逝世的陶行知被点名批判,陶的“生活教育社”随即停止活动,民间办学至此彻底中断。到1956年,私人所举办的一切事业,学校、企业、医院、报纸、商店都被扫除尽净。

中共开始接受并改造旧国立大学。在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看来,1952年是个“多事之秋”: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等许多学科被取消;学分制改为学年制;采用苏联教学大纲……还有,招生和就业的两个口子被“扎”起来了,“自由知识分子”已无立锥之地。

此年全国院校进行调整,学习苏联单科大学模式,除北京大学外,民国几所名校都被拆得七零八散,其中8所全国综合性大学是重点。

在南京,以中大和金陵大学为主,被肢解、组合成几个大学,面目全非,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为主要继承人。

交大的理科、管理被拆到复旦等校,成为纯工科大学;唐山、北方两交大也相继独立。

浙大按理、工、农拆成几部分,理科主要并入复旦。

清华也调整为纯工科大学。

清华、交大等校还支援东北,建立起了专门学习苏联的闻名学府——哈工大和哈军工。

南开和天大也进行了文、理、工的组合。南开不但由私立改为国立,并且大力扩充。

可以说,在1952年的院校调整中,北大、复旦和南开是最大受益者。北大所有院系不但得到了保留,而且还接受了当时颇负盛名的燕京大学。特别是与革命运动颇有渊源的复旦,接收了圣约翰、震旦、沪江、浙大、交大、南大、安徽大学、金陵大学等文、理科的有关系科,变得空前强大起来,一举成为全国顶尖大学,独步江南。

清华、中大、浙大和交大则是最大的受害者。清华虽然文、理被调到北大,元气大伤,但因地处首都,工科仍保留完整,还有所加强。只是梅贻琦在清华建立起来的“教授治校”的民主制度已荡然无存。

其实,院系调整前,北京还有一所来自“革命圣地”延安的“红色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最初叫陕北公学,后来组成延安大学,后来又分出,再组成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也是非常庞大而强大的。但是昙花一现,不几年后就被分割得不成样子了。

院校调整后,全国最好的学校为北大、清华、复旦、人大、南开、交大、南大、哈工大和浙大。

1956年,交大为支援西北,决定西迁。最后由于受到强烈反对,又分成西安、上海两部分,只好分别独立为上海、西安两交大,就再也无法与北大、清华、复旦抗争了。

院校调整后,原有的55所全国性综合类大学被调整为14所;私立大学全部被改为公立,或者被取缔,并入其他院校。教会大学更是彻底被取缔,其资源(校舍、设备、师资等)则被重新调配。

转眼半个世纪过去,教育界深深感到:苏联模式固然有其历史作用,但它培养的人才太“专”,缺乏适应能力和创造力,人文精神无从谈起。人们开始思考那场院系调整的得失。但除了官方文件以外,资料十分稀缺。

1992年,高校再次调整;并出现合并热潮,即“炮制”所谓的“航空母舰”,纯粹追求规模化,最大的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南昌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等。与1952年不同的是,变“条块分割”为“条块结合”,变“专业化”为“综合化”。学分制等被丢弃的做法,又被重新拾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私立大学又逐渐出现;特别是近几年,各个地方、各种性质、水平不一的私立大学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多如牛毛,但也良莠不齐。可是,它们基本上是企业运作,哪里能看到一点过去那些私立大学的影子?

今天的大学,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是重点还是普通,是京沪还是地方,是综合类还是特征类,实际上已经成为“人才(其实是技术员)加工厂”、“技能培训班”,尤其是在教育产业化之后更加突出。

大学应该是引导年轻心灵追求智性、激情和创造力的土壤。而今这片土壤已变得干涩了,她越来越缺乏人文情怀与思维的乐趣,不重视内心与灵魂,不关心想像力与创造力,只灌输大量事实,成为教育的毒瘤。许多教师主要关心效益,只告诉学生商业、信息社会需要什么。

尤其是在学分制下,大多数教授的知识都是以学分形式标明“现金价值”,这种价值在教授的各门课程之间很少区分或全无区分。学生只需在一定学习时间内,便可以机械地取得学位。赚取学分成了学生修习相关课程的唯一动机。他们从来不问,为什么把这些东西灌给他们。

半个世纪过去,当年的莘莘学子已成垂垂老者。

记忆中的影像日渐模糊。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妙评帝王将相鉴赏

    毛泽东妙评帝王将相鉴赏

    本书主要以毛泽东读史评点为线索,透过历史的沧桑风雨,去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了解中国的昨天,从而把握中国的今天,并展望中国的明天,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美好。
  • 龙吟凤鸣文集

    龙吟凤鸣文集

    这一切都是诗文赋予我的。如果说,硬要给我的生活做个总结,那么它就是:生活=奋斗(行动)+诗歌(情怀)+远方(梦想)。生活,除了奋斗,还有诗和远方。诗歌的内容没有深浅之分,诗歌的格式没有正误之分——它可以是情怀,它可以是心境,它可以是宣泄,它甚至可以是想说而又不能说的话语,它真实,它纯洁,它无需任何修饰,因为它就是生活,值得我们去热爱、去敬畏的生活。
  • 安妮·勃朗特经典小说合集(套装共9册)

    安妮·勃朗特经典小说合集(套装共9册)

    本套书包括《艾格妮丝·格雷3册》和《威尔德菲尔庄园的房客6册》共9册。《艾格妮丝·格雷》Agnes Grey is the debut novel of English author Anne Bront & euml; (writing under the pen name of Acton Bell), first published in December 1847, and republished in a second edition in 1850. The novel follows Agnes Grey, a governess, as she works within families of the English gentry. Scholarship and comments by Anne's sister Charlotte Bront & euml; suggest the novel is largely based on Anne Bront & euml's own experiences as a governess for five years. Agnes, her sister Mary, and their mother all try to keep expenses low and bring in extra money, but Agnes is frustrated that everyone treats her like a child. To prove herself and to earn money, she is determined to get a position as a governess. Eventually, she obtains a recommendation from a well-placed acquaintance, is offered a position, and secures her parents'permission. With some misgivings, she travels to Wellwood house to work for the Bloomfield famil
  • 心里难过

    心里难过

    《刘心武文粹》第25卷《心里难过》收录了与刘心武本人生命成长相关的散文,第一辑《心里难过》从时间上、第二辑《空间感》则从空间入手,详细记述了作者家人、朋友以及重要成长事件相关的记忆,其中饱含作者对于家庭中浓烈的亲情、友人间真切的友情的珍惜之心,以及对自己特殊时期的政治立场、为人做事、创作原则的反思和思考,展现了作家刘心武思想和人格的成长历程,内容真实感人,丰富生动。
  • 鲁迅演讲全集(现代文学经典文库)

    鲁迅演讲全集(现代文学经典文库)

    鲁迅的演讲是鲁迅向社会发出的更直接的呐喊,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关于社会、关于历史、关于人的更为急切的诉求。今结集出版,不仅让读者获得教益,亦可从字里行间追怀伟人在讲台上的音容笑貌,甚而生平风采。这是迄今第一部鲁迅演讲专集,收录了能发现的鲁迅先生的所有演讲。
热门推荐
  • 擎天仙途

    擎天仙途

    一个少年,持着一支枯木。他下山而来,去经历红尘种种,去阅览天下风光。他的肩上,扛着整个人间……
  • 我的邻居是主角

    我的邻居是主角

    深受网络文学熏陶的三好青年陈奕如愿以偿的穿越,只不过手中的剧本似乎有点不太对劲……被我姐退婚、被我妈羞辱、被我差点打成瘫痪的人居然是这个时代的主角?!我该怎么办?在线等,急!(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意见都可以评论告诉我哦!新书,求支持!)
  • 仙侣奇侠录

    仙侣奇侠录

    灵石,天生地养,无数年以来吸收天地日月之精华,历经沧海桑田,逐渐蜕变,孕育出新生,由此招来邪魔垂涎侵体。机缘巧合,投胎凡间,转世为人……
  • 容许不再忆往昔

    容许不再忆往昔

    她经历十一年,还是没有忘记他,却在一家公司遇见了他,到底是巧合还是谋和.他不无法回忆,却因为与她相遇,记忆一段一段浮现眼前,到底是命中注定,还是老天胡弄.
  • 还珠之晴予希斋

    还珠之晴予希斋

    晴儿的身份并不是真正的谕亲王之女,而是雍正和其元后乌拉那拉澄兮的女儿,文中大部分与历史并不符合,所以偏向架空文,虽然历史上雍正元后和乾隆继后没什么关系,但是为了情节着想我还是将乌拉那拉景娴给改到雍正元后一支了,所以此文乃皇后党。男主角考虑到晴儿自小在雍正旁边长大,一般权臣弄臣,有心计的,圆滑的估计都不会喜欢,自认为找一个有可能像雍正那种虽然不善言谈但是能力高的更适合,想来想去觉得和琳不错,历史上的和琳有原则,清廉而且是个武将,相貌比照和珅应该很不错,综上,觉得雍正还是能接受这个女婿的,至于他的结局我一定会改的。主要是虐脑残,最近看新还珠,有点郁闷了,感觉那里的人太不可理喻,so本文出来了。
  • 一生中,伤不起的痛

    一生中,伤不起的痛

    那年夏天初相识,此生魂梦为你牵······只是一次不经意的邂逅,只想装着什么都不知道,却不曾想,爱情一旦在心底发了芽,便只能为一个人而疯长·····无谓春去冬来,无畏风吹花落·····
  • 顽石茶楼

    顽石茶楼

    这是一个有秘密的江湖,也是一个有茶楼的江湖
  • 三千争流

    三千争流

    三千大道,崩落凡尘;幸而生骄,丛林求胜;万界争锋,谁主苍穹。
  • 六字课斋卑议

    六字课斋卑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