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39100000020

第20章 读笑话,谈宏观经济(1)

· 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总的经济水平,而不是实物总量。

· 所处的位置不一样,国内生产总值统计的结果就会不一样。

· 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 一国经济必须有抵御外来干扰,独立发展的能力。

· 中央银行发出的一次微调,会引起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连锁反应。

· 好的出发点不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有可能恰好相反。正如节约是好的,但节约未必一定带来好结果。

◎ 经济学家的安慰——笑谈“GDP”(一)

两辆汽车相撞,一辆需要大修,一辆全毁,需要重买,保险公司也只好理赔。正当三方都很沮丧的时候,一个经济学家对他们说,感谢你们又为汽车修理业、汽车制造业、汽车销售业创造了几十万元的GDP。

趣评: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总的经济水平,而不是实物总量。

笑话中的经济学: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国力与财富。

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而计算出的该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这种方法又称最终产品法、产品流动法。

如果用Q1,Q2,…,Q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产量,P1,P2,…,P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价格,则使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是:

Q1P1+Q2P2+…+QnPn=GDP

在现实生活中,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主要是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和诺德豪斯在他们的著名教科书《经济学》中指出:国内生产总值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能够帮助总统、国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判断经济是在萎缩还是在膨胀,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是处于严重衰退还是处于通货膨胀威胁之中。

上面的笑话之所以被当成是笑话,实则是因为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误解。有的人抱着“多出来的才是有效的”的心态来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所以在他们的脑海里只有生产部门,制造部门生产的才应该记入国民生产总值。因此认为消耗掉的,毁坏掉的是损失,不能算作是“生产”列入国内生产总值,并因此而认为国内生产总值根本不可能衡量一个国家的真正产出。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不是静态的“产出”了多少,而是衡量总的经济水平,是处于蓬勃发展中?还是萎缩中?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三个主要指标。汽车报废或者维修,必然带来新的汽车销售和维修人员的收入,这就是经济活动。正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不断生产出来,又不断被消耗掉,在这样的循环中经济体才能正常运行。如果当这些看似消耗性的服务业、销售业萧条的时候,说明整个经济也进入了萧条期。所以,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和发展态势的有效指标。

◎ 还是步行好——笑谈“GDP”(二)

有一个人买了10头驴子,当他骑在一头驴上数时,发现只有9头驴子,当他下来数时,就有10头驴子。于是他说:“我步行就赚一头驴子,骑驴就损失一头驴子,还是步行好!”

趣评:所处的位置不一样,国内生产总值统计的结果就会不一样。

笑话中的经济学: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都是反映宏观经济的总量的指标,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所谓“常住单位”,其内涵与“常住居民”相同。一个国家的“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一年以内)外国的本国公民;长期(一年及一年以上)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居民。也就是说,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其居民无论国籍如何,只要符合本国常住居民定义,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价值都可算作本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价值形态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增加值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总产出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成果和提供的劳务价值。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国外净要素收入是指从国外得到的生产要素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可见,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国外的净要素收入。生产要素的提供者不一定都是本国居民,有时也有外国居民,本国居民也有向外国的经济活动提供要素的。国内经济活动所创造的收入,作为要素收入,既分配给本国居民,也分配给外国居民,相反,国外的经济活动所创造的收入也分配给本国居民,这两项的差额就是国外净要素收入。

由此可见,国内生产总值是“领土”概念,国民生产总值是“生产要素”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是“生产”概念,国民生产总值是“收入”概念。在经济封闭的国家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在经济开放的国家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是两个不同但又有联系的指标。

◎ 伦敦街头的带路人——笑谈“绝对优势”

一天早晨,伦敦街头浓雾弥漫,一英尺外就什么也看不清了。马路两旁,停满了公共汽车、私人轿车和出租汽车。路上行人无法辨清方向,只得在雾中摸索着前进。有位叫史密斯的行人正要去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尽管他加倍小心,还是迷了路。忽然“砰”的一声,他跟一个陌生人撞了个满怀。陌生人问史密斯要不要他带路,并答应把史密斯先生带到目的地。史密斯谢过他后,便跟着他出发了。雾幕越来越厚,有增无减。

陌生人毫无困难地领着路。他们穿街过巷,横越广场,大约半小时后,便到达了会议地点。史密斯先生不明白陌生人是怎样辨认方向的,他说:“真不简单,在这么浓厚的雾气中,你是怎样认路的呢?”那人回答说:“这对我来说,一点也不难,因为我是个瞎子。”

趣评:不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要善于挖掘和发挥自己的绝对优势。

笑话中的经济学:绝对优势论是指由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提出的贸易理论,在他看来,适用于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他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从而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利益论”。例如,巴西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咖啡和香蕉,美国则能以较低成本生产飞机和紧密机床。因而,巴西在咖啡和香蕉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而美国在飞机和紧密机床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于是,各国通过国际贸易交换它们很难生产的产品。例如,加拿大需要进口大量咖啡,日本需要进口石油,科威特需要进口飞机。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土优势,创造独特品牌,开拓市场。例如,在日化行业中,面对外资企业强大的研发实力、营销创新、广告投放,国内企业始终顶不住宝洁等巨头的本土化反攻。然而,在国内日化企业集体受挫的情况下,霸王以黑马姿态一路领先,强大的终端战略,惊动宝洁。高价位的洗发水,打破了本土产品只能靠低价生存的僵局,“国货当自强”的呼吁,让本土企业热血沸腾。上海家化的佰草集,这么多年来不仅能够和外资高端品牌齐肩并坐,最近更是通过丝芙兰登陆法国,反客为主。而相宜本草,在短短时间内,凭借本草概念,吸引了今日集团的8000万风险投资,可以看出中草药领域的市场潜力。

中草药是我国一种独有的优势资源,具有取材天然、作用平稳、毒副作用小等独特优点,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美和健康的追求同等重要,因此,发展中草药产品具有广大的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

◎ 长寿的原因——笑谈“里昂惕夫之谜”

记者:“老大爷,您长寿的原因是什么?”

老人:“我从不喝酒,不吸烟,早睡早起!”

这时隔壁传来摔砸东西和叫骂的声音。

记者:“这是怎么回事?”

老人:“我父亲,他是个烟鬼,天天酗酒,一没有酒就骂人!”

趣评:看似正确的理论极有可能与现实的验证完全相反。

笑话中的经济学:中国有句古话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意思是说,一个地区应根据自己的资源特点来安排生产,比如大兴安岭地区的木材加工业比较发达,而胶东沿海地区的水产养殖业在全国领先,等等。依据这个简单的道理,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国际贸易理论,即要素禀赋学说。该理论完成者是瑞典的伯蒂尔·俄林,一提出就得到了西方经济学界的普遍接受。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知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统计资料,对美国贸易结构进行考察,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这个矛盾,一时震惊整个西方经济学界,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起先对俄林的要素禀赋说是深信不疑的,20世纪50年代初,他利用1947年美国对外贸易的统计资料,分别计算了每100万元出口品和进口品中包含的资本和劳动,本意是想对这个理论加以验证,然而计算的结果让他大吃一惊:美国出口的资本含量比进口少30%。这意味着,美国出口的竟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个研究结果公布后,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指责里昂惕夫使用1947年的贸易数据不够典型,因为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不久,贸易格局极可能歪曲。于是,里昂惕夫又使用1951年的贸易数据计算了一次,结论仍然相同。后来另一位经济学家鲍德温再用1958年和1962年的数据检验,结论还是相同。不仅如此,其他经济学家又纷纷检验别国的贸易结构,结果有的符合要素禀赋说,有的则存在里昂惕夫之谜。这样,里昂惕夫之谜时隐时现,西方经济学界为此大伤脑筋,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探讨和辩论,试图解开这个“谜”。

里昂惕夫之谜的实质是理论和现实的矛盾。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前,生产中投入的要素主要是土地、劳动力和机器设备,其他因素的作用并不明显,要素禀赋说能够对当时的国际贸易做出较好的解释。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熟练劳动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加强,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而这些并没有包含在原有的理论之中,里昂惕夫之谜就反映了这种理论和现实的差距。

◎ 人尽其才——笑谈“比较优势”

年老的布朗先生的听力愈来愈差了,他走到经理面前踌躇地说:“经理先生,我感到不久我就会被解雇,因为我知道我将再也听不清楚顾客对我说些什么了。”

“胡说!我正要调你到意见台去。”经理说。

趣评:如果跟对手相比一无是处的时候,就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吧。

笑话中的经济学:李嘉图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成本上没有绝对优势,但只要比较其他国家在生产成本上具有相对优势,就可以通过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去交换别国生产的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并因此获得比较利益,这就是比较优势理论。例如,如果生产服装和生产大豆的成本都比别的国家成本要高,生产不如进口;但是生产服装的成本要低于生产大豆的成本,那就生产服装,用出口服装的利润来购买大豆。

比较优势原理现在广泛用在各种竞争合作的比较当中,而不仅仅是企业间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如大学教授一般都要聘请助教,专门负责对学生的日常辅导,负责批阅学生的作业,同时还要帮助教授做好讲授课程的有关准备工作。但我们知道,一位学术造诣高深的教授,完全可以在承担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的同时,兼顾这些工作。又如经验丰富的外科大夫除了能够给病人动手术以外,完全能够亲自为一个外科手术作各方面的准备,但外科大夫往往都要专门聘请护士小姐。再如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除了可以全面打理公司业务外,还能非常熟练地处理公司的日常业务档案,至于文件的打印,资料的分类、整理、归档等,公司经理们更应是行家里手,但他们同样还是要专门聘请秘书和打字员。

凡此种种,均因为社会在劳动分工中存在着绝对优势或绝对劣势中的比较优势。教授、外科大夫、公司经理同助教、护士小姐、总经理秘书相比,前者尽管在各方面都享有绝对优势,但他们更大的优势或者比较优势分别在教学和科研、主刀动手术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后者虽然处在全面劣势地位,但他们在辅导学生的学业和批阅学生作业、对病员进行常规护理和处理公司的一般文件打印归档的日常事务上的劣势相对较小,或者说他们在这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可见“两优择其甚,两劣权其轻”不仅仅是指导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在社会生活的其他诸多方面,都应该成为进行合理社会分工以取得最大社会福利与劳动效率的原则。

◎ 意大利10日游——笑谈“外贸依存度”

在书店里,一位顾客问售货员:“我打算去意大利度两周假,请问你这里有没有旅游指南之类的书?”

“先生,您来得巧极了,这是昨天才到的新书,书名叫《意大利10日游》。”

“好极了,可是剩下的那4天我将怎么办呢?”

趣评:顾客的自由时间是14天,而旅游指南提供的旅游方案是10天。如果把14天比做厂家的生产能力,10天比做内贸销售能力,那么厂家能否把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就只能依赖于外贸来解决。就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表述这一情形的经济学术语是“外贸依存度”。外贸依存度是柄双刃剑,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不安全度。

笑话中的经济学:所谓外贸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出口额或进口额与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是开放度的评估与衡量指标。

外贸依存度是反映一个地区的对外贸易活动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依赖程度的经济分析指标。从最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角度看,该指标还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外向程度。

一般而言,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小国的贸易依存度大于大国,其主要原因是小国本身的资源和市场都有限,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进出口。

同类推荐
  • 债务海啸

    债务海啸

    中国债务总水平,已达无法承受的极限,而且还是在社保投入严重亏空情况下。债务危机再也不是其他国家的事,这和我们息息相关。政府的债务就是每个人的债务!对中国人来说,债务危机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只有透彻理解中国债务本质,我们才能把握财富未来。
  • 美元霸权

    美元霸权

    本书通过对美元霸从兴起、确立到达至鼎盛以及遭遇挑战而逐渐衰落的原因做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完整而客观地展示了美元——这只货币战争中的猛虎曲折发展的历程。同时指出,美元的兴衰历程对人民币的走向具有参考价值。
  • 最受欢迎的哈佛经济课

    最受欢迎的哈佛经济课

    本书汇集了哈佛教授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常识的生动解读,把深奥难懂的经济学知识以案例、故事的形式还原为浅显易懂的事理常规,细致讲解了我们每个人的收入、消费、缴税、投资理财、职业规划乃至婚姻选择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规律,使读者可以更加理性地规划自己的经济生活、找到投资理财的诀窍。
  • 内源主导型:浙江的开放模式

    内源主导型:浙江的开放模式

    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这是说文化的传统,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人说文化是人类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载体、方式和方法,这是将文化作为人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我们说,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与环境,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会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 旅游生态与环境管理

    旅游生态与环境管理

    《旅游生态与环境管理》编写参考了国内外大量的相关文献,同时列举了国内外案例,使读者在理解相关内容时能更加切合实际。全书简要阐述了旅游生态与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意义与方法,介绍了旅游地环境承载力的内容及其主要理论和评价方法、旅游环境影响评价、旅游景观开发和保护模式、生态旅游及其开发模式与管理,并对历史古城镇保护利用的原则、旅游循环经济、环境审计和旅游企业环境责任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觅仙缘

    重生之觅仙缘

    这是一个孤魂附身在一名八岁女孩身上,在异世挣扎求生的故事。是缘份未断,还是一厢情愿?是希望之光,还是灭亡预兆?强者,何为强者?如何才能够成为强者,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踏上仙道,回首,只为一声挽留。
  • 剑道玄仙

    剑道玄仙

    我曾经踏足过高山之巅,也曾在深渊中仰望星空。我曾剑斩大夏皇朝数千年气运,也曾一剑斩落大道之花。无数先贤不断踏破了这一方世界的束缚飞升而去。无数修道者前仆后继的不断追求长生不老,最终皆是化为黄土,大夏人皇战死,东海妖龙族大军压境,最终掀起了一场乱世的纷争,本书的故事,便是由此开始……
  • 群星漫游人

    群星漫游人

    一段充斥着金钱与枪火的旅程。一部由众多渺小者们在冰冷空阔的宇宙中演绎的太空歌剧。..........熵增,熵尽。这是一段被命运推进的旅程,也是一段为宇宙带来救赎的冒险。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士志于道

    士志于道

    本书从一个经济学家的视角和情怀,关注当下的经济热点和社会问题,交织着理性主义的冷静思考和关注天下未来的人文情怀。本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精神探究的角度阐述了制度经济学家的定位。后面五个部分讨论了中国改革、地方事件、国际关系、学者情谊、思想市场和土地制度等问题。
  • 管人先做人,带人要带心

    管人先做人,带人要带心

    对管理艺术的探索始于对自己的探索,而这一旅程的**起点之一便是做人。带人要带心,真正的管理是管理人的心。回归以人为本的管理本质,从根本上解决团队各种问题。灵动的管理学百科全书,摒弃枯燥乏味的教条式说教,用生动的小故事为你传授切实可用可行的管理哲学。
  • 荒古皇帝

    荒古皇帝

    我辈修士,自以斩妖除魔为己任,光复人族为大业
  • 天外神游

    天外神游

    神界和魔界为了争夺所谓的永生柱,将战争波及到人界大陆。人类被牵涉进去的同时,也沦为神魔两界的走狗。人类不想充当神魔两界的牺牲品,当然只能选择抗争,不过以人类相对弱小的力量,要不自量力地对抗神魔,未免有点搞笑。但是尽管这样,妄想逆天的人还是出现了。这些想作死的家伙是谁呢?他们又能不能成功地屌丝逆袭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进击的机师

    进击的机师

    末世的机甲流,技术流至上。没有变态的肉体~~男儿的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