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34200000016

第16章 宁夏回族民俗风情(2)

回族妇女喜欢戴耳环,除了装饰以外,据说还能使人心明眼亮。回族人中有句顺口溜说:“姑娘眼睛亮,耳环子挂两旁。”这话确有道理。眼部穴位在耳垂中央,戴耳环可以刺激耳部眼睛的穴位。回族女性还喜欢用凤仙花染指甲。这个习俗也是由中亚传来的,因为中国在汉朝以前没有凤仙花。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中国与中亚以及阿拉伯地区间有了交通。从此以后,互相往来,凤仙花也从西域传到中国。周密的《癸辛杂识》对此有详细的记载:“凤仙花,红者,用叶捣碎,入明矾少许在内,先洗净指甲,然后以此付甲上,用片帛缠定过夜。初染,色淡,连染三五次,其色若胭脂,洗涤不去,可经旬,直至退甲,方渐去之。或云此亦守宫之法,非也。今回族妇女多喜此。”

三、回族乐器

宁夏回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文化活动中,传承了宁夏古代乐器和西北边塞乐器及其音乐,并将之逐步发展为独具特色的回族民间乐器。上个世纪,我国文史学家考证出宁夏哇呜、咪咪、口弦分别是汉唐以来在宁夏流传的古乐器埙、羌笛、芦管、簧的流变和遗存。唐太宗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中“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及“不知何人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的诗句,均是当时亲临古代宁夏灵州后对当地流行器乐的真实记述。由于历史的变迁,这些乐器在我国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中已十分少见,但是直至20世纪却还在宁夏回族群众中流行。

(一)吹咪咪儿

每至春暖花开,杨柳返青,河滩、地边、集市、庙会上,响起一种音色悠扬、近似琐呐的吹奏乐演奏声,这就是回族青少年所喜爱并擅长的民间乐器“咪咪儿”。这种乐器用无名指粗细的竹管自制而成,开有6个音孔,酷似笛子,但要竖吹;吹口处置有用嫩树皮制成的发音器(以“猫儿刺”枝干制做的为最佳),利用薄膜震动发音的原理吹出声音,靠6个音孔的音阶加一个自身音阶共7个音阶奏出曲子旋律。咪咪儿分单管和双管两种,用来吹奏“少年”曲调最为适宜。

(二)口弦

回族民乐乐器有一种是口弦。口弦是回族姑娘特别喜爱的一种民间小乐器,俗称“口琴子”或“口衔子”。在闲暇时节,每当夜幕降临,妇女们便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吹奏起动人的口弦,借以散心消遣,或寄托妻子对出门在外丈夫的思念,抒发她们深埋心底的复杂感情。口弦多以黄钢、红铜或白银制成,形似当今妇女们常用的钢发卡。中间安有一根极其细薄的铜片,是发声器。口弦大小不一,有约寸半长短的,也有比其小的。吹奏时将口弦横衔口中,以舌尖或手指轻轻拨动发音簧片,同时以口形的变化、呼吸气量的大小来调解掌握音程及音量。口弦有两种,一种是铁制的,一种是竹制的。铁口弦在其他民族当中也有,竹口弦在回族姑娘中较多。竹口弦,顾名思义是用竹子削的,看起来简单,但做时颇讲究工艺。一般好的口弦,都是把竹子选来,切成长五寸左右的若干根,放到油锅里炸一下,然后拿出来用刀精心去削。这样做出的口弦,锃亮光滑,结实耐用,不易破裂;从效果上看,音量适中,清脆柔和。回族姑娘制作的竹口弦,弦身一般都是三寸长,一头小,奏时左手捏住弦尖,将舌簧的一端轻轻含入双唇间,右手中指和拇指挽住另一端丝穗子,均匀地扯动,使口弦簧产生一种“咕咕咚、咕咕咚”的具有特殊魅力的声音。口弦,没有什么明显的音调,主要是姑娘通过口形、气力、节奏等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回族姑娘一般都随身带着心爱的口弦,宁夏南部山区的回族姑娘还喜欢把口弦当做装饰品,拴在胸前第二个纽扣子上,一有机会就弹起来。有的独自坐在家里解闷、消愁;有的两人坐在一起抒发感情,互相逗趣;有的三五成群坐在一起相互比赛,弹奏一些回族男女都熟悉的合调。如珍珠倒卷帘、骆驼铃、五哥放羊、脚户歌等等。关于口弦,在回族民间有许多传说,宁夏六盘山地区有一个故事讲到,早先,有一个财主看上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有对象的回族姑娘,要强迫结婚,姑娘不从,财主就挖掉了她的眼睛,并使她变成了哑巴。这个姑娘就用竹子做了个口弦,向众青年和乡亲们控诉财主的罪恶。后来姑娘们为了纪念她,人人都做了个口弦。过去,回族妇女由于受到宗教教规的约束,不许出门,不许唱歌、跳舞,更不能自己出去谈情说爱。她们经常被关在家里,心情压抑、烦闷,所以就用口弦来解忧消愁。现在,回族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回族姑娘高兴了就用口弦弹奏逗趣。有的以弹口弦为号子,找男朋友约会。

(三)牛头埙

回族群众还有一种喜爱的乐器叫牛头埙,回族群众俗称“哇呜”或“泥箫”,是用黏合力强、结实耐用的黄胶泥制作的一种民间小乐器,古代称它为“埙”。据史书记载:“埙,古代一种用陶土烧制的吹奏乐器。大如鹅蛋,形如秤锤,上尖下平中空,顶上一孔为吹口,前面四孔,后面三孔”。封建时代早期宫廷乐队中曾使用过此种乐器,以后逐渐消失,且在民间演奏中很少见到。回族人民在与其他民族的长期杂居相处和文化交流中,受其他民族吹奏乐器的启发,根据古代“埙”的基本原理,结合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实践中创制出了回族所特有的民间乐器“牛头埙”,使之代代流传下来。牛头埙制作简单,取材方便,普及性强。回族聚居区七八岁至十一二岁的儿童,都喜欢用泥玩做“牛头埙”。他们只要有时间,就在河边、渠土拜挖一块胶泥土,用水搅拌揉成泥球,然后做成圆形、鸡蛋形、蝴蝶形、鱼形、牛头形等各种各样的形状,待晾硬后用一根粗铁丝或粗芨芨秆,钻几个小孔。有一个吹口,有手按的四个小口。有些好胜心强的小孩子,还用油把这种“泥哇呜”的外形擦得光滑发亮,有的还放到砖窑里去烧,烧出来后结实、耐用、好看。“牛头埙”,音域在五度以内,音阶排列为12345,能吹奏一些简单、缓慢的曲调,如《北风吹》、《小白菜》和回族民间小调等。还能用它发出鸟儿的叫声。在农村有的回族青年约会时,男的在女方家附近先吹“牛头埙”,女的弹“口弦”向他表示,两个人就出去相会。1984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民间艺人献艺会上,回族老艺人丁成才用牛头埙吹奏了一段带有回族念《古兰经》风味的乐曲,别具一格,使人耳目一新。但由于牛头埙音域窄,不能表现快曲调,很难伴奏,合奏。为了将牛头埙搬上舞台,宁夏音乐工作者冯会耘同志在回族民间牛头埙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一种上圆下尖,上宽下窄,吹口为圆锥形的牛头埙,这种牛头埙由原来的五个音孔增加到十二个音孔。这样用口就可吹出五度音,加上音孔的十一度音,可演奏和独奏古今中外的一般乐曲。现在已经被搬上了舞台,深受回族人民喜。

近几十年来,由于受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宁夏回族器乐生存的社会土壤正在迅速消失,器乐传承遇到了危机。老一辈艺人纷纷改行,许多年轻人已不知口弦、咪咪、哇呜为何物。为了对宁夏回族民间器乐进行有效保护,应尽快建立保护机制和相应体系,加强宣传,争取全社会更广泛的关注。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回族民间器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回族饮食习惯

回族是一个十分讲究卫生的民族,除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外,饮食卫生尤其讲究,处处突出“洁净”二字。回族禁食猪肉,马、驴、骡、狗等不反刍的动物肉、性情凶残的禽兽(如鹰、虎等)肉、自死禽兽的肉和一切动物的血,都在禁食之列。穆斯林们不禁食的动物,都请阿訇念经代宰后才能吃。《古兰经》规定,穆斯林不准吸烟、喝酒。但喜饮茶,盖碗茶,是宁夏回族茶文化的一大特色,盖碗茶是宁夏回族一种独特的饮茶方式,相传始于唐代,相传至今,颇受回族人民喜爱。盖碗茶由托盘、茶碗和茶盖三部分组成,故称“三炮台”。每到炎热的夏季,盖碗茶便成为回族最佳的消渴饮料;到了严寒的冬天,农闲的回族人早晨起来,围坐在火炉旁,或烤上几片馍馍,或吃点馓子,总忘不了刮几盅盖碗茶。

同类推荐
  • 图说天下·地理三全球最神秘的100探险地

    图说天下·地理三全球最神秘的100探险地

    本书收录了300余幅美轮美奂的摄影图片,介绍了全球最神秘的100处探险地,内容包括:享受探险的24个世外桃源、另类地球的12处秘境、追踪失落文明的10处朝圣地、寻访地球的16个绝版作品等。
  • 遇见·新疆

    遇见·新疆

    这是一次意料之外的旅程,短短12天,驱车狂奔4000公里。从喀什出发,途经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麦盖提、和田、于田、且末、若羌、库尔勒、天山公路、胜利达坂最后到达乌鲁木齐。路线经过精心策划却又漫不经心地与古丝绸南路暗暗相合。这一路,雪山、高原、草地、湖泊、戈壁、沙漠,还有无数散落期间的大城小镇,作者用优美的文笔和数百幅极具震撼力的摄影作品展现了西域的万种风情,大漠的壮丽苍茫。
  • 驴友入门宝典

    驴友入门宝典

    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本基础知识类的驴友入门书籍,是写给全国几千万初、中级驴友看的书。这是一本作者参加户外活动7年多、带队出行200余次的经验总结,主要针对的是短程、低海拔、低难度的户外活动,向大家介绍关于驴友的基础知识、户外装备、安全知识、户外小经验、特种户外、省钱攻略、带队常识等等。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涉及的都是初、中级驴友最关心的、实用的内容,可以帮助初、中级驴友快速成长,更安全、更开心、更省钱的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 离开北京去大理

    离开北京去大理

    作者和爱人从北京移居大理这样一个安静却有故事的城市,拥有不大不小的房子,可以种菜、栽花的后院,养一条金毛,远离喧嚣,告别PM,有一个相爱的人,平静生活。本书是其在大理生活的点滴和感悟,包括每一季的蔬菜水果、景色、美食、节日、生活等。
  • 名胜与名城(和谐教育丛书)

    名胜与名城(和谐教育丛书)

    以构建和谐教育为宗旨,以实现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追求,以促进学生按发展为目标的系列教育丛书。
热门推荐
  • 流浪的野狗

    流浪的野狗

    一个普通的初中生,在没有亲人的情况下慢慢长大........
  • 综漫之紫色单翼天使

    综漫之紫色单翼天使

    【更文不定】在背叛中,她学会了装作毫不在意;在绝望中,她冷若冰霜,不在相信;在失望中,她懂得了伪装………这一次,她要破茧而生,不再做不愿争取的小丑,而是纵横天下的蝴蝶!就算早已遍体鳞伤,也要争取一次!【慕雨:大家如果不喜欢这篇文文,请大家不要在下面骂慕雨哦~而且慕雨会很努力的去写,慕雨还是小学生啊”】
  • 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苏轼散文

    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苏轼散文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从斗罗开始抢着当主角

    从斗罗开始抢着当主角

    戴俊豪穿越了,成为了斗罗大陆星罗帝国的三皇子。刚出生的他本以为可以无忧无虑的度过一生,得知自己的身份之后,只能愤慨世界对自己的不公。前世是演员的他,一直都是配角,这一世他发誓一定要当主角。觉醒武魂,顺利觉醒万界主角系统。本以为自己金手指到来的时候,还没来得及高兴,系统却告诉他,只有五年寿命可活。唯有穿越万界当主角,坑杀主角,抢着当主角,才能活下去。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
  • 太康长歌

    太康长歌

    阴谋,阳谋,朝堂之上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天地浩大,一曲太康长歌,江山嘶鸣战马,看一夜流星划过,原来时光不过一刹
  • 蜂蝶带香将军府

    蜂蝶带香将军府

    她,一场车祸魂穿到秦朝,苦苦经商三年,即刻接替大当家位置。却突然……被卖到宫里做舞姬!顽强出逃牵涉官案,引来了致命的追杀!他,秦朝将军,冷若如冰的俊脸下隐藏着一股热血情怀。尽管他百般抵抗这女子,却愿当作磐石,替她遮风挡雨······
  • 狂妈奇情

    狂妈奇情

    傅欣然在儿子离奇失踪后三天未眠,靠着安眠药勉强入睡。醒来后发现自己灵魂穿越到古朝的沉鱼郡主身上,而他的亲爹向王爷却顶着一张和她现代老公一模一样的脸。机缘巧合,太子来到沉鱼居养病,见到太子的一瞬间傅欣然彻底抓狂了,那个太子不就是她失踪的熊孩子吗?太子对沉鱼郡主一见倾心,求得了皇上的赐婚。无奈的傅欣然用尽各种手段逃婚,却无意中发现了另外一个穿越而来的人,从此开始了一场阴谋与反阴谋的战争。
  • 符文之地录

    符文之地录

    瓦罗兰大陆,作为符文之地最大的一块魔法大陆,它居于符文之地心脏中心,是符文之地面积最大的大陆。所有谋求符文之地霸权的势力,都将焦点放在了瓦罗兰。瓦洛大陆自文明初始以来,“符文战争”这个让人听起来就胆颤而又厌恶的名词,为这个世界书写了一段又一段的凄惨荒凉的历史。乱世出英雄,在这个魔法横行的时代里,无数的魔法师站了出来,希望可以用自己的能力为这个几乎快要崩塌得世界赢得短暂喘息的机会。至此,一段为了正义而又热血的传奇之战从符文之地开始蔓延开来。
  • 胎教方案

    胎教方案

    本丛书主要介绍了胎教、产期生活常识以及产后变化、产后保健、新生儿的生理特征、新生儿的营养和照料、1至3岁婴幼儿的卫生保健、智能训练、疾病防治等知识。该丛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使用性,非常易学、易懂和易用,是广大孕妇用以指导饮食营养、日常生活、保健预防和用药医疗的良好读物。
  • 通冥鬼妃

    通冥鬼妃

    顾萧漓一夜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女扮男装的亡国公侯。在阴暗的水牢中,她第一次看见了陆恒卿——西岐国的恒王。在差点被他发现自己的女儿身的时候,顾萧漓发现自己竟然能御鬼,并成功的逃过一劫。再见他时,他们非敌非友,却都身不由己被卷入巨大的宝藏阴谋中,患难见真情的两个人,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