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46100000004

第4章 交友

霍光再什么也没说。

昌邑太后领着沐阳郡主直向后宫走去。昌邑太后告诉沐阳郡主,一会见到了钩易夫人一定要不礼貌,她问啥就答啥,二人匆匆在宦官的带领下走向深宫。昌邑太后今天心里被刘贺折腾的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入地的,现在可算是安稳了。不过看得出来,武帝对刘贺还算喜欢。但她自己也知道,武帝持性格本身就有让人琢磨不透的地方,有时候刚才还阳光普照,但转眼就乌云密布了。因此,她一直在皇室家族里小心谨慎,才没有出现什么险情。但今天真是太担心刘贺给她捅出什么娄子来了。今天一个她能看出来,皇上对燕王与广陵王的不满,这个她早就知道,当年戾太子被冤杀了,老二早死了,自己的丈夫昌邑王这几年也没了,武帝剩下的年长的就是燕王刘旦和广陵王刘胥,再有就是刘贺的那个小叔叔刘弗陵还没成年。但这两个人整天做梦都想让武帝把自己立为太子好以后接班,但武帝一直拖着,就说明了皇上对这两个人没有一个满意的。二就是刘病已的事情,自己当年救下刘病已等事情都是暗中操作的,今天她就怕武帝问起刘贺怎么见到刘病已的,如果问到了,她还真是不好回答,刘病已是戾太子的孙子,戾太子是当年的皇后卫子夫所生,而自己的丈夫昌邑王刘博却是李夫人所生,按照情理,昌邑王家本来与刘病已是不该有什么瓜葛的。今天幸好皇帝没起疑心,要不然的话,肯定会给自己惹麻烦。好在一切都暂时过去了,今天武帝的心情看来还不错,至少对刘贺没有什么坏印象。这就够了。

现在后宫里没有皇后,唯一的女主人就算是刘弗陵的母亲钩易夫人。她的经历很奇特,是武帝晚年时在巡察的时候,在路上遇到的民间女子,于是带回宫里当了夫人,生下了刘弗陵。她来了之后,昌邑王夫妇不久就回家了昌邑就国,也有几年没见了。

见到钩易夫人的时候,昌邑太后很是客气,虽然名义上她比自己还小几岁,但她现在毕竟是后宫的女主人,虽说没有被立为皇后,但也是现在皇上身边唯一的女人。而昌邑夫人一直对昌邑太后有种亲近感。她起于民间,本来对宫里的这种生活就不熟悉。而且有时还有些反感,周围的人虽多,但能说得上话的其实没有几个。尤其是经历了前几年的惨烈的事件之后,更是活得胆战心惊。先是戾太子被诬用巫术诅咒父皇,结果满门被诛,皇后卫子夫也自缢身死,后来,丞相刘屈毛又与昌邑王的舅舅李广利合谋要立昌邑王为了太子,事败被诛杀,李广利也因投降了匈奴而被族诛。几年间血雨腥风,一直到几位藩王离开长安,去了封国,才清静了几年。她其实很看不上其它的几位藩王。对他们的比自己年纪还大的那些王妃也都没什么好感。原来她只觉得昌邑王妃还算是正派人。所以今天她听说昌邑太后母子进宫了,特意等着她。

两个人已经有几年未见面了,钩易夫人发现,昌邑王明显地老了。但眼角里的风霜却也使她更显得成熟老练了。显然,她已经成功地从昌邑王妃转变成为了昌邑王太后。但个中的艰辛谁能知道呢,钩易夫人一想起来自己也可能很快面临同样的问题,心里似乎升起来了一种惆怅。

“昌邑王妃,这几年你是怎么熬过来的啊,昌邑王爷走得那么早,孩子又这么小,什么事情都得你担着呢,”

“回夫人,也还好了,本来昌邑王家里的事情管得也不多,王府的事情就是我管得多一些,好在现在下面有几个得力的人手,慢慢也就习惯了。”

“真是难为你了,一个女人要管那么多的事儿,我从民间来,知道其中过个家不容易。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不得操心,家越大,越是难管。”

“惯了吧,是啊,我现在很羡慕夫人,父皇春秋正盛,后宫里的事情也不用您操心,您就带好皇子就行了。”

“可是啊,你们都出京就藩之后啊,我这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了,那时候,你还能常进来陪陪我,现在我就只能天天哄着刘弗陵玩耍。”

“是啊,我在昌邑更是没人说个话,一直怀念着在京城里一家人能在一起的时光。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我们皇家注定了就这样,藩国在哪儿的都有,一旦离了京,总是离多聚少了。好时光也就那么几年。”昌邑夫人也幽幽地叹息道。

“刚才听说昌邑小王爷聪明伶俐,很讨皇上喜欢,多好的孩子啊,你能把孩子培养好,也是你最大的福分,”

“唉,这个小王爷啊,今天这是赶上父皇高兴,他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我就怕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惹得大祸临头,而自己还不知道呢,刚才看刘弗陵弟弟中规中矩,这才是你培养得好呢,”

“也不瞒你说,弗陵这孩子可能是从小关在宫里,也没个孩子和他一起玩,总显得太内向了。有什么话都憋在心里不和人说,不过今天看刘贺来了,他还真是高兴呢。”

两位母亲正说着,两个孩子跑了进来,显然刘贺是主导,刘弗陵对他显得异常佩服。两个人跑得一头汗水。

刘贺摇晃着手里的弹弓,“小皇叔,怎么样,我说能打鸟吧,”

刘弗陵,“能打,能打,一会儿再给我玩一会儿好吗?”

刘贺:“没问题!你为什么不让皇爷爷给你弄一个?”

刘弗陵摇了摇头,“不知道,没想过,也没人领我玩过啊!”

这时,金日殚领着刘病已和金赏走了进来。刘贺看到了十分高兴,指着刘病已说,“对了,这就是我说过的刘病已,他得管你叫爷爷!”弄得刘弗陵很不好意思。

但刘病已却没有任何的不快,倒头便拜,“刘病已给皇叔祖父请安!祝皇叔祖父祖父万寿无疆!”

刘弗陵还不知怎么办,刘贺却在后面洋洋得意,装模做样地去扶起了刘病已,“起来吧,病已,不用太客气,我们一家人嘛,一会儿玩的时候互相不准相让啊!”

四个孩子很快就跑到后面的花园里疯玩起来。昌邑太后陪着钩易夫人也赶去看着孩子们玩耍。

钩易夫人:“昌邑太后,这几年你在下面,觉得昌邑的百姓过得怎么样?”

昌邑太后:“还好吧,这几年不打仗了,大家也安定许多。老百姓只要有口饭吃,也就老老实实过日子呗。”

钩易夫人:“我本来自民间,对下面的日子还知道一些,听说这几年虽说不打仗了,但听说日子还是过得紧,”

昌邑太后:“听说现在好多了,税赋都减了不少,大家都称赞朝廷为民着想。”

钩易夫人:“可是听说更多的家里其实负担增加了,现在盐铁专卖了,盐涨价了好几倍,盐又不能不吃,一些家里连盐都买不起了。这种地又不能不用铁器,铁器一涨,种田都不划算了。”

昌邑太后:“我也听说了一些,昌邑的百姓离海边不算远,盐还便宜一些,但有些地方的盐确是太贵了。”

钩易夫人:“我倒是有时劝劝陛下,百姓苦啊,能给百姓点儿利,就不要和他们争,”

昌邑太后:“幸亏这宫里还有夫人这样为老百姓着想的人,”

钩易夫人:“可咱们毕竟是女人家,也不好多说朝廷里面的事情。对了,燕王殿下和广陵王殿下你们都见着了?”

昌邑太后:“是啊,昨天我们刚到,他们就来过府探望。”

钩易夫人:“他们倒是快啊,”

昌邑太后:“以往在京城的时候,可也没见他们这么热情。”

钩易夫人:“也不瞒你说,这次他们一回来,就在京城里大张旗鼓地四处拜访,老爷子听说后烦透了。”

昌邑太后:“可能是离京太久了,也多年未见京城的繁华了罢。”

钩易夫人:“这男人的事儿啊,有时候真是看不懂。”

昌邑太后:“是啊,我们养好孩子就不容易啦。”

钩易夫人:“对了,你家沐阳是不是也该到找人家的时候了?”

昌邑太后:“是啊,我这次来京,也是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家,昌邑那里不可能,”

钩易夫人:“是啊,京师里王公大臣家里有看中的吗?”

昌邑太后:“我这一走几年了,现在谁家有合适的孩子都不知道了,如果夫人觉得有合适的,也帮着物色一下。”

钩易夫人:“好,我会留意的,沐阳人长得漂亮,门第又高,得找个好人家。到时候我和皇上说一下,有合适的,他直接给赐婚就行了。”

昌邑太后:“难也就难在这儿,这公侯人家就这么多,遇到合适的也不容易,我们现在身在昌邑,这几年的事情也不太了解了。”

几个孩子满头大汗地跑过来,

刘贺:“刚才我们说要玩骑马,可是这里太小了,你们能给我们找个大点儿的地方玩吗?”

昌邑太后:“小孩子,骑什么马,摔坏了怎么办?”

刘贺一指金赏:“金赏说他就骑过马,很好玩的,”

金日殚:“小王爷,我们匈奴人是从小骑马的,可是您是王爷,还是小心为上。”

刘弗陵过来央求赵婕妤,“母亲,我也想骑马!”

钩易夫人对金日殚,“金将军,这样吧,我去问下皇上,皇上要是同意,就拜托您带孩子们去玩吧。”

四、

上林苑里,四个孩子在金日殚的指导下都骑上了马,四个人非常高兴。朝霞里,四个人迎着太阳奔跑,夕阳下,四个孩子骑着马静静地并行。

刘贺:“这样的日子可真好啊,可惜,不知道哪天我就得回昌邑国了。”

刘弗陵:“是啊,你们走了,我就得回宫了,又没有人玩了。”

刘贺:“他们三个还可以陪你玩啊,”

刘病已:“你要是不在,我是不可以随便进宫的。”

刘贺:“这样吧,只要我有机会回长安来看你们,我们就求皇上,再到这里一起玩,我们永远做好朋友!”

刘弗陵:“好啊,”

刘贺:“那我们拉勾!”

刘弗陵:“什么叫拉勾啊?”

“唉,你这都不知道,来,伸出手来”刘贺把几个人的手指搭到了一起,“来,跟我说,拉勾上吊,一百年不准变,”

四个孩子一起喊着:“拉勾上吊,一百年都不变!”

金日殚在远处冷冷地看着四个孩子。若有所思。

同类推荐
  • 新编历史小丛书:明帝国衰亡史

    新编历史小丛书:明帝国衰亡史

    作者详细梳理了相关史料,将笔墨集中于明朝后期的种种政治、经济、制度、对外关系等方面,着重分析、描写了朝廷之中各方势力的关系,通过对史实的分析详细论述了曾经强盛的明朝,怎样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重重矛盾中逐渐走向衰落、直至因农民起义灭亡。作者论述绵密严谨,文笔凝练,行文晓畅,既有学术性、知识性又十分适合阅读。
  • 异位面三国

    异位面三国

    一场车祸意外,进入虫洞,去到另一个位面的三国,面对黄巾起义,群雄割据,异族入侵,英雄辈出!四大神兽降世,百姓惶恐,魑魅魍魉肆虐人间,天下大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有外星飞船引发异变!且看云开如何带领雄兵百万,收天下英雄,纵横捭阖,解开这位面之谜!
  • 明朝第一权臣

    明朝第一权臣

    (新书《大宋第一闲人》发布,欢迎前往一阅)魂穿明朝正统年间一个惹了一身“风流债”的“官二代”,其时奸宦当道,北虏窥伺,“土木堡之变”旋即爆发……前世默默无闻,今生又怎肯碌碌无为?何以立足?一腔热血,一口不平气,和那颗二世为人不甘平庸的心。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也!
  • 大宋帝国三百年4:文功武治宋太宗(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4:文功武治宋太宗(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共计8卷17册,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全书既忠实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
  • TFBOYS之古代之旅

    TFBOYS之古代之旅

    我对历史很感兴趣,所以写一下这个历史故事,如果写的不好的话,请大家不要介意哈!
热门推荐
  • 云松巢集

    云松巢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吻天荒:你好,魔尊大人

    一吻天荒:你好,魔尊大人

    她因王位之争,被兄长陷害,又被爱人背叛利用,走投无路跳下山崖,重生之后的她,更是很不凑巧的变成了傻子。岂料傻人有傻福,她居然扑倒了一个美男少爷。那时他还当她是傻子,却夺走她的初吻!数吻天荒,误打误撞之下,她打败少爷的青梅竹马,成功逆袭为少爷身边的新宠,此后他将她视若珍宝,不遗余力的守护着她。直到身世之谜被解开,她恢复公主身份,手撕曾经害过她的昏君,回击一次又一次利用她的上仙,再次逆袭为永生不死的大地之母。而少爷的真实身份居然是魔主宰!仙魔相恋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兰州历史文化丛书·书画碑刻

    兰州历史文化丛书·书画碑刻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觅云间

    觅云间

    古往今来四方上下在这传奇的宇宙中人类是否唯一?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为何还有诸多神魔鬼怪?是信仰?还是来自远古血脉的记忆?
  • 农女当家:拐个王爷奔小康

    农女当家:拐个王爷奔小康

    身为一名年薪百万的保镖,穿越成弃妇,肚里还带个球。好在娘家虽贫苦,却不嫌弃她是个累赘,为了给孩子赚奶粉钱,宋珍娘充分发挥自己身为穿越大军的优势,带着一家人奔小康,顺便虐虐渣渣。可这位大叔,你拿络腮胡子当面具,非要入赘做俺儿子的爹,这样真的好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夫人到哪我到哪

    夫人到哪我到哪

    本故事纯属虚构陆安安五岁时父母车祸双亡后寄养在孤儿院,十岁时再一次集体出游时走丢后被她师父捡回家,十八岁时她被师父放生两年后成为有名的摄影家Lorena(洛莉娜),后遇到林郁并与他相爱,但好景不长林郁发生意外她也就消失了三年,后遇苏希,合资创办了sweet酒吧。傅言廷前期因为想要实现少年时的男儿梦所以就瞒着身份做了一位消防员,后来因为林郁的死陆安安的消失再加上母亲下的最后通碟让他赶紧回家继承家业;他本以为再难找到陆安安,没想到老天爷都让他们相见,所以他就默默的守护在陆安安身边,等着她发现自己的感情。“为什么每次都会遇见你?”傅言廷微微一笑:“因为你在哪我就会在哪。”
  • 穿越而来嫁给谁

    穿越而来嫁给谁

    温柔是个乖乖女,乖乖读书,乖乖结婚,乖乖生孩,不料带娃时竟过劳死!再次睁开眼时却发现来到了陌生的时代,离开现代文明她是否能够适应?她是在异世寻找往昔熟悉的亲人恋人,还是继续当个乖乖女,接受家族安排的婚姻,还是会发展新的恋情,留在异世幸福一生?
  • 一念裁决

    一念裁决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没有比念力更重要的科学发现。在念力的帮助之下,人类逐渐开始掌握属于神的力量。传说之中,当一个人的念力达到一百点,即大脑潜能百分百被开发出来之时,这个人就能够化身为神,永恒不朽!然而当凌晨成为众人眼中的神之时,他才蓦然发现,路才刚刚开始……
  • 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

    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

    招商局的历史,就是中国近现代民族金融业的历史。140年前,诞生于“洋务运动”中的轮船招商局在内外阻力中翻开了中国金融业新的一页。今天,沿承百年血脉的招商局集团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企业之一。在近一个半世纪里,招商局一直扮演着中国金融业引路者的角色。从唐廷枢自设保险招商局,盛宣怀创办中国近代第一家银行,到袁庚打响“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再到平安保险拉开中国保险业海外引资的序幕……招商局不断用“第一次”引领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通过记录招商局自清末至今的发展历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金融业发展的独特视角。《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由王玉德、郑清、付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