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66300000010

第10章 毛泽东品评《三国演义》(9)

1956年,藏区发生叛乱。在一次人代会后,中央把民族地区的同志留下来,为此专门研究讨论。一天,毛泽东请天宝和瓦扎木基到他家里做客,探讨一些政策问题。毛泽东对待民族工作中的问题是十分慎重的,而且一向注意听取少数民族同志的意见。毛泽东让天宝、瓦扎木基等分别坐在他的两旁,然后把一张全国地图铺在桌上。他一边询问叛乱情况,一边对照地图,核实发生叛乱的地方。他总是以商量的语气谈话,虚心征求天宝等人的意见。天宝说:“我们对平叛的决定是拥护的,没有异议。”当谈到藏区喇嘛的问题时,毛泽东问:“天宝同志,你看喇嘛庙怎么处理?”天宝回答:“我认为喇嘛庙事关重大,应该慎重,搞不好会使群众反感。”毛泽东马上肯定说:“好!喇嘛庙就暂时不动。”当谈到一些叛乱分子被捉,放回后又叛乱的问题时,毛泽东告诫说:“诸葛亮就是七擒七纵,我们共产党为什么不可以百擒百纵呢?”(殷理由主编:《毛泽东交往百人丛书(军事人物篇)》,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页。)

毛泽东读史时,对一些能处理好民族关系的政治家,是十分推崇的。他说:“诸葛亮会处理民族关系,他的民族政策比较好,获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护。”在《诸葛亮传》中,毛泽东在裴松之引《汉晋春秋》的一段注文旁边,加了很多圈。这条注文,记载了诸葛亮七擒七纵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和平定云南后用当地官吏管理南中的事迹。毛泽东说:这是诸葛亮的高明处。(芦荻:《毛泽东谈二十四史》,《光明日报》1993年12月20日。)

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引习凿齿《汉晋春秋》:“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苦祗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帅而用之。或以谏亮,亮曰:‘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故耳。’”

“诸葛亮七擒七纵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和平定云南后用当地官吏管理南中的事迹”,其故事见《三国演义》第九十回《驱巨兽六破蛮兵,烧藤甲七擒孟获》。

1957年前后,毛泽东在读清姚鼐所编《古文辞类纂》时,就其中的若干文篇评点。在宋朝苏洵《权书·项籍》的一段:“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且彼未尝见大险也,彼以为剑门者,可以不亡也。吾尝观蜀之险,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继,兢兢而自安,犹且不给,而何足以制中原哉?若夫秦汉之故都,沃土千里,洪河大山,真可以控天下,又乌事夫不可以措足如剑门者而后日险哉!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达之都,使其财帛出于天下,然后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椟而藏诸家,拒户而守之,呜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盗至,劫而取之,又焉知其果不失也?”毛泽东批语:“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06页。)

“隆中对”,见《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是指汉建安十三年(208)春,诸葛亮在隆中,和刘备就当时天下形势和走向的一次谈话。他提出今后军事战略是:“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刘备)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建安二十年(215),刘备在占领益州后,以诸葛亮留守,自引军北攻汉中,尔后,又命关羽由江陵北上进攻襄樊。

1957年7月9日,毛泽东在上海干部会议上讲话,指出:“刘备得了孔明,说是‘如鱼得水’,确有其事,不仅小说上那么写,历史上也那么写,也像鱼跟水的关系一样。群众就是孔明,领导者就是刘备。一个领导,一个被领导。”(《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82页。)

“如鱼得水”,像鱼得到了水一样,比喻得到十分适合的人物或环境。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1957年11月18日,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发言中,在谈及党内团结要讲辩证方法时,毛泽东说:“任何一个人都要人支持。一个好汉也要三个帮,一个篱笆也要三个桩。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这是中国的成语。中国还有一句成语: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单独的一个诸葛亮总是不完全的,总是有缺陷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527页。)

1958年,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提纲中,提到了“甘罗、贾谊、刘[邦]项[羽]、韩信、释迦、颜子、红娘、荀灌娘、白袍小将、岳飞、王勃、李贺、李世民、罗士信、杜伏威、马克思、列宁、周瑜、孔明、孙策、王弼、安眠药[发]发明者、青霉素[发]明者、达尔文、杨振宁、李政道、郝建秀、聂耳、哪吒、兰陵王”。他在讲话中列举了这些人的事例,说:举这么多例子,目的就是说明青年人是要战胜老年人,学问少的人可以打倒学问多的人,不要为大学问家所吓倒。要敢想,敢说,敢做;不要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94、208页。)

甘罗,战国后期秦国官员,楚下蔡(今安徽凤台)人。年12岁便出使赵国。

贾谊(前200一前168),西汉政论家,雒阳(今河南洛阳)人。18岁以文才闻名全国,20岁任博士。

刘项,刘,刘邦;项,项羽。他们都是秦末的农民领袖。

韩信(?一前196),西汉初军事家,淮阴(今江苏清江西)人。秦末佐刘邦击败项羽。

释迦,即释迦牟尼,古代尼泊尔王子,佛教创始者。

颜子,即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学生。

红娘,元杂剧《西厢记》人物,小姐崔莺莺丫鬟,助其小姐与书生张君瑞成全婚姻。

荀灌娘,东晋官员荀菘之女,13岁冲出重围,讨得救兵为城解围。

白袍小将,即薛仁贵(614—683),唐朝名将,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随唐太宗出征高丽,身着白袍驰入敌阵,所向披靡。

岳飞(1103—1142),南宋名将,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宜和四年(1122)从军,由小兵升至大将。

王勃(650--676),唐诗人,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14岁应举入第。20来岁写有名篇《滕王阁序》。

李贺(790--816),唐诗人,河南福昌(今河南洛宁)人。有《李长吉歌诗》。

李世民(599—649),即唐太宗。18岁随父起事。

罗士信,唐初将领。14岁就领兵打仗,所向披靡。

杜伏威(?一624),隋末农民领袖,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隋大业九年(613)率义起事。

哪吒,明人神魔小说《封神榜》中的人物,闹海小英雄。

兰陵王,即高长恭。

薄一波回忆:20世纪50年代末,在北戴河召开的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要我把小组会上的发言加以充实,在回北京继续召开的大会上再讲一次。当我讲到旧戏中王佐断臂“为国家尽忠心,昼夜奔忙时”,几位同志纷纷插话,毛泽东接着叶剑英同志的插话说:“我送你一句话:‘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吕端是北宋人,当过太宗朝的宰相,时人称之“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宋太宗所作的《钓鱼诗》‘欲饵金钩殊未达,皤溪须问钓鱼人”,就是意以属吕端的。”(薄一波:《经得艰难考验时一一忆叶剑英同志》,见(领袖·元帅·战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第2版,第168页。)

吕端(935—1000),北宋大臣。在他任宰相时,太宗(赵光义)病死,内侍王继恩欲另立皇帝。他及时发觉,即拥戴太子(赵恒)即位,并把王继恩赶出汴京(今河南开封)。

1960年6月7日,毛泽东在郑州接见正在我国参观访问的来自非洲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活动家、和平人士,以及工会、青年、学生代表团的代表。据熊向晖回忆:在审阅新华社的新闻稿后,“主席又让我把这条新闻稿从头到尾念一遍。念完后,主席说,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你们还有什么意见?杨尚昆说,很好了,没有意见了,早点发出去,再迟,新华社就难办了”。(熊向晖:《毛泽东主席与“小国弱国人民会议”》,见《缅怀毛泽东》,第310页。)

1962年2月5日,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接见南京炮兵工程学院院长孔从周。毛泽东以提问的方式,详细了解了该学院的情况。他说:炮兵工程学院办校宗旨应当是什么呢?我看应当是培养具有现代化知识的炮兵科技人才。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科学技术天天在进步。我们祖先使用的十八般兵器中,刀矛之类属于进攻性武器,弓箭是戈矛的延伸和发展。由于射箭误差大,于是又有了弩机,经诸葛亮改进,一次可连发十支箭,准确性提高了。他征孟获时使用了这个先进武器。可是孟获也有办法,他的3000藤甲军就使诸葛武侯的弩机失去了作用。诸葛亮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藤甲是用油浸过的,于是一把火把藤甲军给烧了。后来又有人制成了抛石机,依靠机械的力量,可以把十几斤重的石头抛出50步以外,成为古代攻打城池和野战的重要武器。这些都是冷兵器,只有在火药发明以后,才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田玄:《中将交往录》(上),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页。)

“火烧藤甲军”,故事见《三国演义》第九十回《驱巨兽六破蛮兵,烧藤甲七擒孟获》。但此故事并不见于史传。

“诸葛亮弩机”,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亮的连弩法,其法矢长八寸,一弩可发十矢。1964年,四川郫县曾出土的蜀汉景耀四年(161)制作的铜弩机,即系此种武器。

1967年7月,毛泽东在上海听取杨成武汇报后,对他的几位老战友进行了评价。在说到叶剑英时,毛泽东说:“剑英在关键时刻是立了大功的。如果没有他(说到这里,毛泽东幽默地摸摸脑袋),就没有这个了。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萧心力:《巡视大江南北的毛泽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5月版,第383页。)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党中央决定由叶剑英主持军委工作时,毛泽东再一次引用“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句话,来高度称赞叶剑英的历史功迹。(宋时轮:《最艰难处显奇才》,见《萦思录》,第62页。)

1974年10月,毛泽东在长沙听取王洪文的诬告后,批评他说:“有意见当面谈,这么搞不好。你要注意涵养,不要跟她(即江青)搞在一起。你回去后找总理、剑英同志谈谈。总理的工作能力强哟,你王洪文比起总理来差得远哩。还有剑英,功劳很大呢,他腹有良谋。‘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你根本不是对手。你们四个人不要搞成‘四人帮’。别人不敢批评你们,大概只有我了。记住,回去多和总理、剑英商量。”(师东兵:《决定中国命运的28天一一粉碎“四人帮”集团纪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384页。)

3、非常喜欢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孙权、周瑜、黄盖、陆逊、吕蒙等人

1927年11月,毛泽东来到井冈山茅坪,张子清率领的三营走散了(后来在桂东县和朱德部会合)。毛泽东要寻找他们的下落,团长陈浩以为“即令没有被消灭,也会投降敌人的”。毛泽东说:“不会的!三国时代的关云长,曾是与刘备失去联系。曹操为了收用关云长这员大将,又是封官赐爵,又是赠送金银、美女,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费了多少心机!可是,一旦得到刘备的消息,关云长便毅然离开了拥有雄兵百万的曹操,骑上吕布的赤兔马,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迢迢,终于回到兵微将寡的刘备身边,成为千古美谈。张子清是我们党的干部,就比不上古人关云长?”(李前:《不落的星》,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吕布(?一198),字奉先,汉末五原九原(今山西定襄附近)人。好勇力,善于搏斗。初从丁原,后归董卓,又与王允杀董。汉建安三年(198),在下邳(今江苏邳县南)为曹操所围,降后被杀。所骑马名赤兔,实为罕见良骏。当时有谚语: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其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开始于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曹公,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张子清(1901—1930),湖南益阳人。1927年任国民政府警卫团三营副营长,随警卫团参加秋收起义。后任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1930年5月在江西永新病故。

据赖传珠回忆:1930年,在古田会议决议后,毛泽东在江西寻邬专门召开了一次大队以上的干部会,详细地讲解了如何对部队进行管理教育。在讲到“宣传鼓动重于指派命令,反对命令主义”时,毛泽东给大家讲了三国时黄忠老将大败夏侯渊的故事。他说,黄忠本来年迈、体衰,很难取胜夏侯渊。可是诸葛亮使用了“激将法”,把黄忠的勇气鼓起来了。于是黄忠立了军令状:如不斩夏侯渊于马下,提头来见。结果,黄忠果然杀了夏侯渊。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战士是有高度阶级觉悟的,我们用不着“激将法”,但我们却要学习诸葛亮善于做宣传鼓动工作,用宣传鼓动提高战士的觉悟,启发大家的革命英雄主义。(赖传珠:《古田会议前后》,《伟大的历程——回忆战争年代的毛主席》,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84—85页。)

“黄忠斩夏侯渊故事”,见《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占对山黄忠逸待劳,据汉水赵云寡胜众》。

黄忠(?一220),字汉升,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初为刘表部中郎将,守长沙。赤壁战后,归刘备。汉建安十六年(211),随刘备取蜀,立有大功。后参加争夺汉中,连败曹军,并于定军山诛杀夏侯渊,不久病死。

夏侯渊(?一219),字妙才,谯(今安徽亳州)人。跟随曹操起兵,任将军。汉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取汉中后,任征西将军,留守汉中。后为黄忠所杀。

1934年前后,毛泽东曾对王震说起过《三国志》中对于关羽和张飞描写的两句话:“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惜小人。”并举此勉励王震:“取两人之长,去两人之短。”王震以此作为警语,在革命实践中这样去做了。(《肝胆篇》,《武汉文史资料》1986年第4辑,第187页。)

1944年10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原题为《新四军的胜利出击》,毛泽东把它改为《新四军的胜利出击与中国的救国事业》。社论说:“华中的伪军,呼新四军为‘四老爷’,他们常常对着自己的枪说‘枪啊,我是替四老爷保存的’。”毛泽东在“呼新四军为‘四老爷’”之后,加上了“比之为赵子龙”几个字。(《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332页。)

赵子龙(?一229),三国蜀汉名将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刘备在河北时,即追从,以勇敢善战、端严谨慎著名。旧剧常以赵云为刘备四弟;由此以排辈行,呼赵云为四将军。其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开始于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

同类推荐
  • 好时光

    好时光

    自2006年出版第一本个人诗集,已过去六年。光阴荏苒,恍然如梦。这六年是青春岁月最真实的见证。生命中珍贵的善缘被一一遇见,疼痛和锤炼一一经历。也许得到和失去了些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成长过程中心灵和智慧开启——瞬间的灵感,犹如冥冥之中不可言说神灵的指引和护佑、仁慈智慧的光芒顷刻注满,将我从黯淡、琐碎、奔波的尘世生活中提升、擦亮,看见那些“看不见的金黄”,听见“下午的麦田”的心跳……于是有了这本诗集,你所触摸到的呼吸……
  • 寒庐秉穗:郭宇一散文随笔自选集

    寒庐秉穗:郭宇一散文随笔自选集

    本丛书是太原市老作家协会组织多位老作家编撰的合集或个人选集。该书稿作者均为太原市文艺创作园地的优秀作家,此合集选自他们近年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太原市文艺创作繁荣的新局面。本书作者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并发表过多部作品,本书有气势,旗帜鲜明,充满激情,有揭示生活真理的“机智”。语言有文采,却不做作。
  • 我的新加坡教育访学之旅

    我的新加坡教育访学之旅

    作者利用赴新加坡访学之机,以普通学生般求知若渴的心态,以中学校长独有的教育目光,以访问学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对新加坡的教育以及社会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学习、观察与分析。
  • 读书、读人、读文化

    读书、读人、读文化

    标题的这句话出自我们的温总理于2009年2月28日在线与网友交流答问中:“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提倡读书,大概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共同愿望。道理很简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持续进步,离不开知识的涵养,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提高国民的文化技术素养,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 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

    文化人类学认为,一切重大文化的核心机密是集体人格。余秋雨进而认为,中华文化的人格理想是君子之道,中国文化的钥匙也在其中。了解君子之道,是在追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人格世界的底蕴。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君子之道的轮廓,缕析儒、道两家在君子之道上的九项要点和四大难题,同时探讨君子如何处理与世间、名誉、伪君子、自由的关系;第二部分阐述了作者面对人生问题从佛学中得到的修行感悟,得益于三“无”,精进于三个“少”,以自如、自在、自由之心化解难题;第三部分为当代中国愿意做君子的年轻人,提供更充分的国际视角,在故事中介绍国外思想家和艺术家的人生价值和终极关怀,互为观照,互相滋养……
热门推荐
  • 投辖录

    投辖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听荒

    听荒

    如风遭难,众神陨落,神界凋敝,六界崛起,神荒纪年随之开启。孤独的新生神灵走上回归之路,却不明白为何如此困难。这个世界千疮百孔,连真相都肮脏……既如此,不若换个活法!红莲业火,杀孽加身。黑暗之后,是晨曦!
  • 异世阎霜

    异世阎霜

    冷心冷血如她,一个在黑暗中生活了二十年的女子——锦霜。一次意外穿越,她成为将军府不受宠的庶女,面对异世未知的凶险,面对表面一桩桩看不透真相的事件,她又该如何自处?阴谋,陷阱,谎言,背叛,尔虞我诈!人生如棋,谁人为卒?且看二十一世纪锦霜,如何走出迷局,如何徜徉异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拾忆半夏

    拾忆半夏

    那年夏天的错过,三年之后再次相遇,我是否还记得你,你是否还会爱我。两个不同的人,一个为我默默付出,一个对我野蛮霸道。这个半夏里,将会精彩不断,上演我们的青春年华。
  • 铁血英雄

    铁血英雄

    他曾是中国最优秀的特战兵,一次任务的失败,使他从此踏入不归路!结弟兄,血恩仇,征战黑道,混迹商圈!他带领兄弟们在江湖中快意恩仇,从中享受着成为黑道之王,地下皇帝征程的无上快感。
  • 开局种下硬币

    开局种下硬币

    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春节期间被裁员,觉得在大城市打拼无望的李长丰决定用仅有的积蓄在家中弄上几亩茶园。意外得到种植系统,闲来无事在地里种下了一枚硬币.......然后开花、结果、收硬币!..........春天李长丰种下了一辆奥迪双钻。“一颗不大的树该如何才能吊住一辆跑车?”
  • 深渊剑魔系统

    深渊剑魔系统

    魔焰大魔君第六子焰殇,幼年被驱离大魔堡,放逐海外。却意外觉醒剑魔系统,熔炼血脉成魔剑。魔剑横行,深渊从此动荡难安。
  • 年月中的你我

    年月中的你我

    多个小故事组成,男女主不止一对。有喜有悲。若有不好请请喷
  • 血言十字

    血言十字

    风言陌她的本名,风星月她的假名,堂堂一个血族亲王活了数千年,除走狗的过程中被包围了。嘿,小样,想灭了她,除非被雷劈。想了,也真的实现了,万恶的雷啊!穿越了,但是发现是个梦,醒来后,又穿了!作为一只吸血鬼,她还真是窝囊死了——实力弱的掉渣......讨厌的生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