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93500000021

第21章 治世名臣(4)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自小失去双亲,由当时任豫章太守的叔叔诸葛玄将他和弟弟带到任上代为抚养。不久,诸葛玄因受排挤而离任,带着全家先投奔了他的好友荆州的刘表。诸葛亮17岁那年,诸葛玄去世,从此,诸葛亮就在隆中开始了“躬耕陇亩”的生活。

17诸葛亮

青年时代的诸葛亮十分刻苦好学,研读了很多历史书籍,而且十分自信,常常以春秋战国时代的名臣管仲和乐毅自比。当时的许多俗人并不理解这位奇才,纷纷嘲笑他自不量力。但是有一些有识之士却从这个谈吐优雅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不同凡响之处。有一个叫庞德公的人,善于品评人物,与诸葛亮见了几次面,就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兴奋地称之为“卧龙”。当地的一些青年名士,如崔州平、徐庶等人,也都和诸葛亮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

随着诸葛亮结交的名士越来越多,“卧龙”的雅号也渐渐流传开来,有一个叫黄承彦的老名士,平时脾气古怪,很少把别人放在眼里,但对诸葛亮却十分赏识。他有一个正当妙龄的女儿,天资聪颖,极有文才,就是人长得难看,尽管如此,黄承彦仍将这个女儿视若掌上明珠,不肯轻易许人,自从认识诸葛亮后,他就一心想让诸葛亮做自己的女婿,但他却不知诸葛亮看不看得上自己这个丑女儿,于是有一天他试探诸葛亮道:“听说相公正打算娶妻。老夫有一爱女,长得不算好看,但是聪明能干,明白事理,论才倒正与相公匹配。”这时候的诸葛亮不但才名远扬,而且他身高八尺,相貌堂堂,黄承彦让女儿嫁给诸葛亮,虽说出于爱女心切,却实在有点不自量力,谁知诸葛亮对于婚姻大事的见解也不同于流俗,听完黄承彦对女儿的介绍后,他觉得这样的才女确实难得,于是一口应允了这门送上门来的亲事。就这样,皮肤黝黑、头发稀疏的黄氏之女成了诸葛亮的妻子。以后的事实证明,诸葛亮的这一选择是非常正确的,其貌不扬的黄夫人在生活中给了诸葛亮不少助益,成了诸葛亮不可缺少的贤内助。据说后来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也是从夫人那儿受到的启发。

刘备屯兵新野时,徐庶为幕僚,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三访其庐,诸葛亮才与其相见,并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即占据荆、益二州,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天下的建议。深得刘备的赞赏,自此成了刘备的主要辅佐之臣。后助刘备败曹操于赤壁,平定益州,使蜀与魏﹑吴成鼎足之势。

诸葛亮在川期间,主要依靠从荆州带来的旧属,同时注意笼络原来刘璋部下和益州豪强大族。对出身贫寒而有才干的士人,也大力拔擢,被称赞为能尽时人之器用。他法令严明,赏罚必信。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诸葛亮受任丞相、录尚书事。223年(章武三年),刘备病笃,临终托孤于诸葛亮。刘禅继位,他以丞相辅政,又领益州牧,封武乡侯。

诸葛亮执政后,首先要办的第一件大事是恢复与东吴的外交关系。刘备死后,东吴一方面继续向魏称臣,一方面尚未拿定主意怎样对蜀,仍陈大军于蜀的边境。诸葛亮派尚书邓芝出使东吴,说服孙权与蜀联合,与魏断绝关系。

当时,南中诸郡在刘备东伐之时,受东吴策动而叛乱,严重威胁蜀汉后庭。诸葛亮执政后,与东吴恢复邦交,切断了南中的外援。经过两年调养,诸葛亮上书后主,决心平定南中叛乱。建兴三年(225)春,诸葛亮率大军兵分三路征伐南中。在此次战争中,诸葛亮对叛军首领孟获采用攻心战术,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平叛战斗结束后,诸葛亮将南中四郡分为六郡,叛乱中心建宁郡被分得最细,起用大量土著大姓为官吏,达到不留军队、不运粮草,又能治理该地的目的;征调南中“青羌”万馀家入蜀,以其青壮组成骑兵五部,号称“飞军”,设立庲降都督,掌管南中军政。十二月,诸葛亮率军回到成都。

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上《出师表》于后主,率军至汉中,准备北伐。他先在汉中练兵约一年,然后北攻。魏南安(治甘肃陇西)、天水、安定(治甘肃济川)三郡当即降蜀。魏明帝亲赴长安督战,以曹真督关右诸军,采用以防守为主的战略。诸葛亮先扬言要由斜谷道攻取郿县,并使赵云、邓芝率一军据箕谷(今陕西褒城西北)为疑军,诸葛亮率主力西攻祁山。参军马谡领一军为先锋,驻街亭。马谡挥不当,大败于魏军,丟失街亭。蜀军失去前进的据点,只好退回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上书自贬三级,以右将军身分行丞相之职。

建兴六年(228)冬,魏军三路攻吴,关中空虛。诸葛亮再次率军北伐。蜀军此次出大散关,围攻陈仓二十余日不下,粮尽而退。建兴七年(229),诸葛亮第三次率军北伐。蜀军西向,取魏武都、阴平二郡而回。诸葛亮复任丞相。

建兴十二年(234)二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大军出斜谷,据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县南四十里)。此次出兵,事先与东吴约好同时攻魏。但东吴迟迟不发兵,迄至五月,孙权才派陆逊、诸葛瑾率兵屯江夏、沔口(今湖北汉囗),进攻襄阳,孙权自己则率大军围合肥新城。对此,魏明帝的策略是先挫败东吴。他亲率水军东征,让西守的司马懿坚守不战,让蜀军粮尽自退。但当孙权得知魏主的意图后,认为己方成了主战场,吃了亏,即令全线撤军。诸葛亮鉴于以往的教训,分兵屯田,打算久驻。

不久之后,积劳成疾的诸葛亮一病不起。后主刘禅派尚书仆射李福前去探望,并询问国家大事。诸葛亮在病榻上对李福说:“我明白你的意思,我死以后,蒋琬可以接替。”李福接着问:“蒋琬之后,谁可接替?”诸葛亮说:“费祎”。再问,诸葛亮不作回答。李福走后,才几天,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军中,终年54岁。

名人名言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志当存高远。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魏徵:堪为人镜的千古谏臣

魏徵(580—643年),字玄成,唐初政治家,在“玄武门之变”之前,被太子建成任命为洗马之职。太宗即位后,因为其杰出的才干,被太宗拜为谏议大夫。他以敢于直谏出名,被世人誉为“前代伊臣一人而已”。魏徵前后陈谏之事多达二百余件,曾有“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流传后世的政治谏言。

魏徵出身于书香世家,年轻时候的家庭生活十分清贫,但魏徵胸怀大志,总想干出一番事业来,于是,他就刻苦读书,勤奋学习,在学问和政治才干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时正值隋炀帝荒淫无道,天下英雄豪杰纷纷起兵反隋之时,魏徵先是参加了起义军,但又觉得看不清楚天下大势,心中茫然,不知所从,便出家当了道士,以避一时之乱。后来,另一支起义军的首领李密非常赏识他,就立即派人把他请去,让他掌管军中的文书。

在李密的军中,魏徵的地位很低,他没有任何发言权。当时,李密的瓦岗军声势浩大,占领了隋朝最主要的粮仓——河南的洛口仓、回洛仓和黎阳仓,开仓救济饥民,使起义军发展到了全盛阶段。然而,隋朝大将王世充据守洛阳,与起义军展开了生死搏斗。魏徵清醒地看到了起义军中的许多不足,曾经主动进谏说:“起义军虽有重大胜利,但伤亡也很大,军中费用紧张,储备有限,且赏罚不均,不宜于同隋军硬拼硬打,目前之计,在于深沟高垒,以待敌军粮尽,等敌军撤兵,再行追击,可获大胜。”李密决定速战,大军列营而不设垒,被王世充火攻加袭击,惨遭失败。经此一役,瓦岗军彻底覆灭,李密被迫率残部投降了李渊,李密开始尚受重用,后来渐被冷落。李密心有不甘,又到洛阳一带招抚旧部,重新起兵,反对李渊。不久,李密即兵败被杀。

魏徵认为李唐政权较有前途,就向李渊请求前去招抚李密的旧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后来,他在征得了李渊的同意之后,以国君之礼葬了李密,并为李密撰写了《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把他比做垓下失败的项羽,意即虽然失败,也还是一位大英雄。魏徵如此评价李密,竟不怕李渊的追究,对李密,他也不以屡次拒纳正确建议为忤,而是实事求是地描述他的一生。他的这种态度和精神,得到了时人和后人的赞扬,并没有人指责他背叛李密,投降李渊。

太子李建成听说魏徵既有才华又有才能,就把他找来,给了他一个管理图书经籍的小官,叫做洗马。在这一阶段,魏徵虽有文名,实际上并未发生多大的作用,只是给李建成提过一个建议,让他带兵去攻打不堪一击的刘黑闼,既可建立军功,又可暗结豪杰,太子听信了他的建议,结果取得了圆满成功。

李渊平定天下之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哥哥太子李建成、弟弟齐王李元吉,自己当了太子。李世民也知道魏徵既是李建成的心腹,又非等闲人物,就立刻诏见了他。责问他说:“你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间的关系呢?”魏徵没有巧言机辩,而是据理回答,他说:“各为其主,如果太子早听信了我的话,就不会有今天的下场,我忠于李建成,又有什么错呢?管仲不是还射中齐恒公的带钩吗?”

李世民听他说得既坦率又有理,尤其他举出了管仲射小白的历史故事,自己不能显得没有气度,就赦免了他,并封他为主簿。

李世民即位为皇帝不久,就提升魏徵为谏议大夫,谏议大夫的职责是专门向皇帝提意见,这是个很奇特的官,它既无足轻重,又重要无比;它既无尺寸之柄,但又权力很大,而这一切都收决于谏议大夫的意见,皇帝听还是不听。唐太宗任命魏徵为谏议大夫,表现了唐太宗对他的才能的认可和对他本人的信任和尊重,后来又把他提升为尚书丞,就更能使他随侍左右,时时处处提醒规劝皇帝了。

在治理国家的整体方略上,魏徵主张宜快不宜慢,宜急不宜缓。唐太宗即位之初,天下初定,百废待兴。一天,他问魏徵说:“贤明的君主治理好国家也该需百多年的功夫吧?”魏徵不同意他的想法,他认为:“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就像声音立刻有回音一样,一年之内就可见到效果,三年见效就太晚了,怎么要等百年才能治好呢?”尚书仆射封德彝认为:“自古以来,人心江河日下,日趋奸诈,秦用严刑,汉用霸道,都没把人心教化成功,魏徵想用这些满是书生气的话来治理国家,那必然败亡。”魏徵则针锋相对地说:“大乱之后治理国家,就像饿极了的人要吃东西一样,来得更快。如果人心是如流水一般向下堕落,今天的人也都成了鬼怪。还谈什么治理国家呢?行帝道则帝,行王道则王,事在人为,而不是人民是否可以教化。”唐太宗听从了魏徵的意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只过了三两年,唐朝就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

魏徵还主张取信于民,不要朝令夕改,这样会得罪于民,让人无所适从。唐太宗原定政策是18岁的男子才能参加征兵服役。有一次,为了多征兵戍边境,唐太宗要求16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应征,魏徵不同意。按照当时的规定,皇帝的命令要等与会的大臣全部签字以后才能生效,魏徵认为这个法令与唐朝以前的法令相冲突,而且过于了苛刻,屡次拒签。唐太宗很生气,当面责怪他阻挠皇帝的命令,魏徵回答说:“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是杀鸡取卵的做法。兵不在多而在精,何必为了充数,把不够年龄的人也弄来当兵呢?况且这也是失信于民。”

唐太宗问自己是否有失信于民的事,魏徵列举了一大堆的例子,证明他办了不少出尔反尔、失信天下的事,把唐太宗弄得张口结舌。最后,唐太宗不得不同意了魏徵的意见。唐太宗知道自己很容易受情绪的左右,他就提醒周围的大臣注意纠正他偏激的决定,并把批评朝政制度化。他建立了前朝所没有的新制度,即允许谏官、史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种制度不仅能够保证谏官、史官能够及时了解朝政的内幕使得有所劝谏,还起到了一定的监察作用,使宰相及其他官员不敢谎报政绩。这种制度还规定,在会议之上,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如不对之处,谏官可当面指出,予以辩论。再者,史官也了解皇帝大臣的许多情况,根据第一手材料写出起居注,对他们也是一种监督。可以说李世民确实是一个真正的明君。

在使用人才上,魏徵主张在不同的时期要对德才有听取舍。他对唐太宗说:“在天下未定之时,用人的标准是重视才能,不可过多地考虑他的品德操行;天下平定以后,则非德才兼备不可用。”在魏徵的影响下,唐太宗“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有一次,他还主动地对魏徵说:“选择任用官吏,是不能轻率马虎的。用一个君子,那么君子就会纷纷而来;用一个小人,那么小人也就会钻营投奔而来。”

当然,唐太宗是人不是神,对魏徵的劝谏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愉快地接受的,有时是既恨又怕,甚至还想干脆杀掉他!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了一只好的鹞鹰,自己非常喜欢,就把他驾在手臂上玩,远远地看到魏徵来了,十分紧张,赶紧把鹞鹰捂在怀里,怕魏徵看到或是听到。其实呢,魏徵早就看到了,他为了不让唐太宗贪恋声色犬马,就故意没完没了地禀奏公事,估摸着鹞鹰差不多憋死了,他才离开。等魏徵走了,唐太宗赶忙从怀中取出鹞鹰,拿起一看,早已闷死了,这使他觉得十分窝火又说不出来。

魏徵年老病重,太宗遣医送药,使者相望于道路,来往不绝,并和太子一起去他家探望,把衡山公主许配给他的儿子魏叔玉。魏徵去世后,太宗命朝中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去吊唁,悼文刻于石上。太宗对他思念不已,他跟左右的大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殁,逐亡一镜矣!”这恐怕是历代大臣中所享受的最大的殊荣了!

名人名言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不曲道以媚时,不诡行以缴名。

目不淫于炫耀之色,耳不乱于阿谀之辞。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丧乱之源,由于骄侈。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立身成败,在于所染。

狄仁杰:执法如山的武周宰相

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初唐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当政时期的宰相。

狄仁杰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绪,任贞观朝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任夔州长史。狄仁杰通过科考试及第,出任汴州判佐。当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狄仁杰被奸吏诬告,阎立本受理讯问,他不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而且发现狄仁杰是一个德才兼备的难得人物,谓之“河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推荐狄仁杰作了并州都督府法曹。

同类推荐
  • 电网情深

    电网情深

    本书记录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力系统先进工作者的事迹,包括国网宁夏电力公司营销部副主任王帮群、国网中卫供电公司安全监察质量部变电安全专责吉瑞、国网盐池县供电公司营业班班长刘爱生等,通过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凝聚建设和谐新宁夏的强大合力。
  •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1)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张居正十讲

    张居正十讲

    有些人是天生的政权热爱者,他们迷恋政权,甚至可以为之奉献自己的生命。张居正便是这样的人。他深知,要实现报国安民的宏愿,手中没有权力是不行的,甚至有权力而没有重权也是不行的!张居正上台的时候,他面临着怎样的政治局面?这个古老的国家又面临着哪些亟须医治的弊病?张居正一直以来使希望整治弊政,实现富国强兵的宏愿。现在他有了这个条件,又会怎样利用?他能够灰飞烟灭一个改革弊政的能臣吗?只要说起位高权重的官员,大家心里都会产生对他们是否清廉的怀疑,正如西方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权力意味着腐败,绝对的权力则意味着绝对的腐败。
  • 必知的中国数学家

    必知的中国数学家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知的中国数学家》是《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系列之一: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早日迈入数学的殿堂,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本套丛书根据具体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有数学趣闻、数学密码、数学之谜、数学智力,以及数学游戏、数学闯关等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用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中小学生培养数学爱好的配套系列读物。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热门推荐
  • 快穿系统之系统大人太妖娆

    快穿系统之系统大人太妖娆

    生日当天被爱了三年的渣男和闺蜜这个白莲花联手害死,是运气太好还是太差,遇到从系统王国溜出来的系统小王子——修大人!为了重生回到现实世界去报仇,白慕雅就跟着系统小王子开始了不可描述的快穿之旅!他说,跟着本大人带你吃香的喝辣的!跟着本大人带你到各个世界虐渣渣!她说,修大人,能不能每次传送的时候不要直接用踢的!他说,本大人可是系统王国最厉害的系统了!她说,你这个坑货,我做任务的时候你不帮忙就算了,竟然还点托管!!!你当我是斗地主呢!宫斗——总裁——末世——种田——兽世
  • 悲情英雄之血与沙

    悲情英雄之血与沙

    主人公从一个抵抗西域强权的好汉沦为角斗士,经历生死返回故土,演绎了腥风血雨的英雄故事,走过了爱恨情仇的情感历程.......
  • 别跟自己过不去大全集

    别跟自己过不去大全集

    以故事和理论相结合的形式,最后再配以画龙点睛的人生感悟,让您在百忙之中,静下心来细细审视自己,沉淀自己,关爱自己,犹如夏日午后的那杯绿茶,清淡而沁人心脾。希望它能够让您重新感悟人生,发现生活的美好,面带微笑地踏上新的征途!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难以预料的。我们不能控制际遇,却可以掌握自己;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把握现在;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有多长,但我们可以安排当下的生活;我们左右不了变化无常的天气,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情。只要活着,就别跟自己过不去。
  • 神落心秋

    神落心秋

    当年少的秋心落在吹吹风大草原上一不小心看到一朵蓝白之花的时候,他还不知道猫族美少女猫小艾在许多年后会成为他的老婆.....当然,他也不可能知道他的老婆不止一个.....明明身为剑圣却无法轻易用剑的猫族美少女;一旦让她说起话来就说个不停的灵械美少女;一身蛮力看似粗糙却心细入微的龙族美少女;一往情深却暗藏不漏的冰山冷面三无美少女;这些应该貌似尽在《神落心秋》吧....................
  • 每天都在追你

    每天都在追你

    众人以为从被拐走的顾明珠过的苦不堪言,实际上,她住着豪宅,享有亿万资产。听说顾家刚找回来的女儿丑的不能见人,实际上顾家女儿肤白貌美大长腿!所以,传言不可信哦。“你有女朋友吗?”“没有?那现在你有了?”女主腹黑小仙女,擅长恃宠而骄。男主禁欲豪门大佬,擅长吃醋发骚。甜文,原谅我不会写简介。
  • 十年深恩度—痛症

    十年深恩度—痛症

    贯穿他一生的那个满身棱角的少年,看不惯世俗的虚伪融不进虚伪的世俗,张扬跋扈却光芒万丈,他陪他奔赴那一场鲜衣怒马的青春盛宴,却成就了他穷极一生也无法治愈的痛症。。
  • 仙逆之青狐转

    仙逆之青狐转

    落日山中狐族之首,叶冰瑜在遇强敌帝天打伤后,无意之中遇到了战神元澈。他们一路向巅峰走去,女主叶冰瑜和元澈故事情节曲折,命运坎坷,强敌的追杀,狐族的灭亡让他们一路为复仇而战……
  • 数风流人物

    数风流人物

    中国近现代历史因一些人物而风起云涌,如新文化运动旗手陈独秀,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北大之父蔡元培,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市场经济第一人顾准等。本书讲述了他们在困难中跋涉、在孤独中前行的探索历程,其深刻思想与坚定信念透过历史的烟尘,依旧光芒四射。
  • 月吟君心泪

    月吟君心泪

    “父亲告诉我,情劫很少有人能安然无恙的度过。”“有我在。”“你不怕我和君无心旧情复燃吗,你不怕我死吗?”“有我在”红尘三千,有你这句话,就够了!第一次见面,他揽她入怀,邪魅的在她耳边低语,在她脸上落下冰凉的吻。第二次,人界冥界战场上,他远远的站在那里,睥睨一切,气势逼人,实则偷偷观察着她第三次,寻仇之时........仅仅三次,他对她从此无法忘怀,“上天入地,你想要的我都会给你...”
  • 伯府庶女要翻天

    伯府庶女要翻天

    别人穿越带个仓库,婉仪穿越带个空间。别人的空间灵泉,灵丹一大堆。婉仪的空间却是一望无垠的黄沙,连个水滴的影子都没有!难道要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古代卖沙子?看着那个总想取代自己,成为伯府嫡女的重生庶姐,婉仪更加头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