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93500000047

第47章 文学泰斗(4)

欧阳修: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一生以文章冠天下。

欧阳修幼年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艰辛地抚育他读书。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他考中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景佑元年(1034年),他应召试学士院,被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景佑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康定元年(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庆历五年,范仲淹、韩琦、富弼三人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县)太守。至和元年(1054年)八月,他奉诏入京。 嘉佑二年(1057年)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他的主张对北宋文风的转变很有影响。

34欧阳修

嘉佑五年(1060年),欧阳修担任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 等职。英宗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他多次辞职,但是都未允准。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变法持反对意见,对青苗法曾表异议,且未执行。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他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去朝廷职务,隐居于颍州。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病逝于家,谥文忠。

欧阳修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他主张除积弊、行宽简、务农节用,与范促淹等共谋革新。晚年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思想渐趋保守,对王安石部分新法有所抵制和讥评;但比较实事求是,和司马光等人的态度是不尽相同的。

欧阳修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文论和创作实绩,对当时以及后代都有很大的影响。宋初,在暂时承平的社会环境里,贵族文人集团提倡的西昆体诗赋充斥文坛,浮华纂组,并无社会意义,却曾风靡一时。欧阳修大力提倡古文,他自幼爱读韩愈文集,出仕后亲自校订韩文,刊行天下。他在文学观点上师承韩愈,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提出要使“文”有光辉,“学者当师经”,师经才能用“道”来充实自己。但他又纠正了韩愈的某些偏颇,在对“道”的解释上,他把现实中的“事”,看作是“道”的具体内容,反对“弃百事不关于心”,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并非“有德者必有言”。他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这是欧阳修对创作的基本论点。他的主张得到了尹洙、梅尧臣、苏舜钦等人的热烈赞同。后来,知贡举(主管考试进士)时,又鼓励考生写作质朴晓畅的古文,凡内容空洞,华而不实,或以奇诡取胜之作,概在摒黜之列。与此同时,他又提拔、培养了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等一代新进作家。这样,他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论上,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各体兼备。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易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叙事既得委婉之妙,又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却富有内在的逻辑力量。章法结构既能曲折变化而又十分严密。《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

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以散文为最高。他的散文,不论是讽世刺政、悼亡忆旧、登临游览之作,无不充分体现出他那种从容宽厚、真率自然的艺术个性,于深入浅出的行文中叙事说理,精炼流畅,娓娓动听;抒情写景,引人入胜,寓奇于平,给当时的文坛吹送了一股清闲的空气。他的许多政论作品,宣扬一种“明道”、“致用”的主张,紧密联系当时政治斗争,指摘时弊,思想尖锐,语言明快,表现了一种匡时救世的抱负。他的悼亡忆旧的散文,悼念亡友,追怀往事,情深意挚,极为动人;他的游记散文,徐徐写来,委婉曲折,言辞优美,风格清新。他还写了不少抒情、叙事散文,也大都情景交融,摇曳多姿。苏轼评其文说:“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但欧阳修虽素慕韩文的深厚雄博,汪洋恣肆,并不是亦步亦趋简单地沿袭前人的文风。

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形式多样,各体兼备,内容充实,气势旺盛,章法结构既能曲折变化而又十分严密。《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欧阳修还开了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声,其《归田录》、《笔说》、《试笔》等都很有名。

在诗歌创作上,欧阳修也卓有成就。他的诗风格通俗流畅,情景相生,意味隽永。在内容上,他的诗有一部分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痛苦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例如,在《答杨子静祈雨长句》中,描写了“军国赋敛急星火”,“然而民室常虚空”的社会现实;在《食糟民》中,揭露了官吏“日饮官酒诚可乐”。而百姓“釜无糜粥度冬春”的不合理现象。另外一些诗,多是抒发诗人的生活感受,如《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

在诗论上,欧阳修时有新见,后人将他的诗论集录成书,称为《六一诗话》。郭绍虞说:“诗话之称,固始于欧阳修,即诗话之体,亦可谓创自欧阳氏矣。”欧阳修的诗论,改变了以前的论诗作品或重在品评、或重在格例、或重在作法、或重在本事的做法,而是兼收并蓄,细加抽绎。他在评论诗的时候,虽然不废雕琢,但主张归于自然。他特别称许梅尧臣“意新语工”之说,为宋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欧阳修在宋初的词坛上也占一席重要的位置。他的词格调较高,技巧娴熟,不乏艺术珍品,内容大都与“花间”相近,写的多是男女爱恋、离情别绪一类的题材。例如为人们所称道的《踏莎行》,末尾两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从思妇眼中写征人,情意深远,含蓄蕴藉,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感觉。又如《朝中措》开头两句:“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由于作者对事物体察入微,看似随意写出,却是无限传神,没有炉火纯青的工夫,是不能达到这种艺术境界的。欧阳修还打破了赋体的严格的格律形式,写了一些文赋,他的著名的《秋声赋》,是与苏轼的《赤壁赋》媲美并行的赋中精品,文学价值很高,是千载传诵的作品。

欧阳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绩斐然。除文学外,经学有独到见解,金石学有开辟之功,史学成就尤伟。他的独生子欧阳发等曾作了一个统计,所著将近20种,仅《四库全书》收录或存目就有13种。以现行《欧阳文忠公文集》和收入《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的《文忠集》150卷,附录五卷为较全。

欧阳修一生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韩愈,苏轼这样评价他:“天下翕然师尊之。”他荐拔和指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对他们的散文创作发生过很大的影响。其中,苏轼最出色地继承和发展了他所开创的一代文风。北宋以及南渡后很多文人学者都很称赞他的散文的平易风格。他的文风,还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

名人名言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余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

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忘身。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身,外正其容。

苏轼:豪放派词人的宗师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读书精神和文学素养对苏东坡影响很大,他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为他日后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嘉祐元年(1056年),21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其只得第二。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苏轼入朝为官之时,正是王安石开始变法之时。苏轼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上书反对,他的见解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期间又因作诗“讪谤朝政”,被人构陷入狱。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

35苏东坡(张大千画)

宋神宗神宗驾崩后,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新党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此后他几经起落,再贬惠州、琼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从此随缘自适,过着读书作画的晚年生活。元符三年(1101年)徽宗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享年66岁。

苏轼的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

苏诗现存约4000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苏轼的词现存3450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和南宋的辛弃疾行成词坛的“苏辛”豪放词派。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作家,他以丰富的文学实践,把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推向前进,使诗、文、词各方面的创作出现了高峰。其文学成就曾引起当代和世后学人的普遍重视。南宋的陆游、辛弃疾,金代的元好问,明代的袁宏道,清代的陈维崧、查慎行等都是明显受他影响的作家。

苏轼还给后世人留下不少书札、杂记、杂说、小赋。这些精致典雅、小巧玲珑之作,大都夹叙夹议,挥笔轻盈自如,抒发了作者坦诚的胸怀,也表达了对人生、对文艺的见解和喜爱之情,成就大大超过他的政治论文。形象地阐明对文艺问题见解的散文,实际上是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交融的文论佳篇,论述精辟,才气横溢,如《传神记》和《书吴道子画后》便是最能令人心折称道的例子。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这一见解,虽是就绘画而言,但其精神对其它艺术门类也可以相通。

名人名言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

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辛弃疾:冠绝两宋的爱国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的爱国主义词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苏轼并称“苏辛”。

辛弃疾的少年时期是在国土沦陷、外族欺压的痛苦中度过的。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王朝宣告覆灭,中原地区沦入金人手中,此后不久,山东地区也被金兵攻占。辛弃疾从记事起,就目睹金统治者对其占领区内的汉族人民实行残酷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强烈的民族仇恨和御敌报国的愿望在他小小的心里不断滋长。

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企图把南宋政权彻底消灭。这一年,22岁的辛弃疾也在家乡聚众举起了武装斗争的义旗,不久率部归耿京起义军,并力劝耿京归宋,以图大业,1162年,辛弃疾奉命南渡,联系起义军的归宋问题。不料叛徒张安国杀了耿京,率部投金。辛弃疾得知消息,率领50余名骑兵,奇袭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回营。此举“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从此辛弃疾投奔南宋,官为江阴签判。

1162年至1181年,是辛弃疾一生中的游宦时期。这一时期的辛弃疾,雄心勃勃,壮志凌云。他先后上了一系列奏疏,力陈抗金抚国方略。但他的意见并未被当权者采纳。在此期间,他由签判到知州,由提点刑狱到安抚使,虽然宦迹无常,但政绩卓著。他出任滁州知州仅半年,当地“荒陋之气”一洗而空。他在湖南帅任,创置“飞虎军”,“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同类推荐
  • 走近毛泽东(增订版)

    走近毛泽东(增订版)

    毛泽东领导的红军,此时也正处于一个艰难时期。两万五千里长途跋涉的征尘未洗,又面临着蒋介石驱使下的各路大军的封锁“围剿”。如何站稳脚跟粉碎国民党的重重包围,如何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抗战,是当时毛泽东千思百虑的问题。为此,他做了种种努力。毛泽东率领红军,接连粉碎了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几次“围剿”,力求保住仅存的一块红色根据地。毛泽东亲率东征军渡河赴山西,想闯开一条去华北抗日前线的通道,结果遇阻;毛泽东指挥西征军攻打宁夏、甘肃,想打通一条通往苏联的“国际线”,结果受挫。
  •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

    本书的内容是熊彼特在1910—1950年间为各个经济学杂志(除了关于马克思的那一篇外)写的十篇经典的评述性文章,对影响世界经济学的十大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从马克思、瓦尔拉、门格尔,到马歇尔、帕累托、庞巴维克、陶西格,再到费雪、米切尔、凯恩斯,对他们的经济学说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评价。
  • 中国古代三大女王就是这么霸气

    中国古代三大女王就是这么霸气

    王咏星编著的《中国古代三大女王就是这么霸气》讲述了:历来,至高无上的皇位都是男人的专用品。可是,吕雉、武则天、慈禧,这三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三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女人,却能把国家大事和男人们控制在股掌之间。她们究竟是怎样的女人?究竟是什么让这三个女人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屹立不倒?接下来,就让《中国古代三大女王就是这么霸气》带着大家一起揭开蒙在这三个神秘女人脸上的面纱!
  • 人生长恨水长东:我的历史偶像李煜

    人生长恨水长东:我的历史偶像李煜

    生于七夕夜,长于帝王家。本该风流才子游戏人间,却偏偏注定身穿龙袍头戴金冠。本该诗词歌赋美酒佳人,却偏偏沦为亡国之君王朝易变。若单单身为文人,倒也好。若只是作为帝王,也不错。偏偏二者并存,注定了一个人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不该带着文人性情,生于这最是残酷的帝王家,长于这烽烟乱世。江山犹是,可惜不再是自己的江山。昔人非,却偏偏只能自尝其果。
  • 原来慈禧

    原来慈禧

    她的一生充满传奇,从受宠贵人到独揽大权的皇太后,可谓至尊红颜。她的一生充满痛苦,少年丧父。青年丧夫,中年丧子,历经人生低谷。慈禧,一个没落王朝的主政者,她的形象被谎言,传说所遮盖,历史渐渐模糊。何为真?何为假?真实的慈禧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本书作者张研教授对慈禧的身世谜团、宫中遭遇,政治生涯以及个人生活起居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写,披露了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细节,并提出言之有据的独到观点;同治死于天花、梅毒并发症;戊戌变法中慈禧并非完全反对变法;修建颐和园动用的海军资金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多等等。作者还以一种文学化的细腻笔触勾勒了慈禧感性的一面。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多面化的慈禧。
热门推荐
  • 猫先生和猫小姐的恋爱故事

    猫先生和猫小姐的恋爱故事

    (这是我的试水文,不喜欢请勿喷哦)季小软是一只猫叶暮昭也是一只猫他们恋爱了,但怕对方发现自己是猫而不喜欢自己了,他们每天小心翼翼,生怕被对方发现,结婚后暴露了,一阵尴尬……
  • 仙镜离缘

    仙镜离缘

    “离漠,真的是你吗?”她坐在蓬莱之巅,俯瞰一望无际的渤海,当初若不是为了救她,他也不会葬身鱼腹,如今,是他回来了吗……“你休要胡说,我不是什么青龙王的女儿,我跟你们青龙族没有半点瓜葛,你也不必再费唇舌了,我是不会跟你回去的!”她看着眼前的这个人,满脸厌恶与愤怒,何必假惺惺呢。……离漠,凌蘡花盛开了,真的像你当初说的那样,是一串串红色的像铃铛一样的小花,花香四溢,我在小屋中都能闻到,可是,你为何,为何还没回来……
  • 女性保养最佳方案(幸福爱巢丛书)

    女性保养最佳方案(幸福爱巢丛书)

    生命的曲线掀动追求的颤音,《女性保养最佳方案》为广大女性展露塑造健康的风景线。做健康女人,美丽、年轻、快乐、自信会永远相伴,让女人的一生保持特有的魅力。人类已经跨入了21世纪,新世纪的健康理念将更加充满社会化、新颖化,这就要求有更多的此类实用书籍问世。一部《女性保养最佳方案》在手,千万健康女性快乐拥有。这是编写《女性保养最佳方案》的初衷,也是我们每一位热衷于人类健康事业,关心人类健康发展趋势者的衷心希望。
  • 我是神仙没人信

    我是神仙没人信

    我说我是神仙你信吗?什么?你不信,让我飞给你看~谁告诉你的神仙就一定会飞?在我的神仙世界里,神仙不但不会飞,而且人人都可以骑在神仙的头上拉屎,神仙是没有尊严的。
  • 重生奶娘之相公不要

    重生奶娘之相公不要

    因为缘分无法预知,所以满怀希冀。因为感情看不到结局,所以投入到忘了自己。不奢求从你身上得到什么,只希望自己爱有所托。
  • 寻剑奇情记

    寻剑奇情记

    南宋末年,嘉州知府偶的干将、莫邪两柄宝剑,欲献给南宋奸相贾世道,为了这两柄宝剑,黑白两道展开了激烈争夺。同时为了抵御蒙古人的入侵,峨眉派号召中原武林在峨眉山举行武林大会,公推武林盟主,号令天下武林。由此,展开了故事。
  • 针罚

    针罚

    荆轲,生于皇朝之中,两耳聪慧,天资卓越,习一生针法!
  • 异世界的魔法使

    异世界的魔法使

    暑假中不知名信封,带来了一场出乎意料的异世界之行。来到这魔法大陆上的夏佐,会与魔法的碰撞,擦出怎样的火花?莫名其妙的来到异世界,为了想要回到原来世界的目的而努力着,想要找到那个人而努力着,他认为,只有这努力,才是打开回到原来世界道路的钥匙。
  • 明月风尘

    明月风尘

    可笑,我身后有十五万人,你却想用六个人灭我?回家做梦去吧!
  • 摸金传人4:史前斧冢

    摸金传人4:史前斧冢

    陶城朱家是沿袭了三百年的摸金世家,却因父母早亡在朱笑东这里断了传承,直到朱笑东被骗进明陵疑冢,被推下白骨累累的万人坑。暗无天日的万人尸坑鬼影幢幢,大战人面蜘蛛九死一生,机关重重的百年皇陵,惊险刺激的古墓探险彻底激活了流淌在朱笑东骨子里摸金传人的血脉传承,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大漠探险,千年楼兰,香妃为何与小和卓同眠于此?百年活尸、摄魂珠、迷宫鬼火……楼兰古城到底还有多少谜团?大清祖穴,长白龙脉,神出鬼没的守护部族,冰封千里之地的世外桃源,清朝早已成为历史,他们还在守护什么?盗墓者、收藏家、雇佣兵、黑势力各藏机心,闯入生命禁地。巫王墓前,七宝现世,千古疑云是否能够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