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55100000004

第4章 亚洲的奇山异景(4)

由于降水少而多风,故风沙地貌发育。主要地貌类型有流动沙丘(坨子)、缓慢起伏沙地(漫沼)、丘间低地(甸子)及河流冲积形成的沙质平原。坨、沼、甸、湖并存是科尔沁沙地西部地区的重要特征。沙地地表由松散的第四纪沉积物组成,下部多为冲积、洪积相间的沙砾层,丰富的沙质沉积物为风沙地貌的发育提供了物质来源。坨、沼等地貌类型为河流沉积物就地风蚀风积而成,其分布与河流故道和常年盛行风向密切相关。在地表细砂物质吹走的地方常常形成风蚀洼地,当风蚀作用达到潜水层时则形成风蚀湖泊或湿草甸。由于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次生盐渍化发育,在洼地及湖泊周围出现了盐斑或碱斑,甚至形成咸水湖、碱甸子。

科尔沁沙地水分条件较中国北方的其他沙地好,有利于植物生长,植被覆盖率一般在20%~40%。大部分沙丘为固定或半固定,流动沙丘仅占10%。固定沙坨地植被以蒿类草原和禾草草原居多,成为良好的牧场。流动沙坨地植被主要为黄柳灌丛、荆棘灌丛、沙蒿等。在河流沿岸高地及湖泊周围高地透水条件良好的地方形成典型的榆柳稀疏草原景观,生态条件良好,利于农牧,各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场所多选择在类似的地区。

风积砂母质上发育风砂土,广泛分布于科尔沁沙地。河谷阶地、河漫滩及地势低洼处发育草甸土、沼泽土,部分地区有盐碱土发育。≥10℃积温为3 000℃~3 100℃,旱作农业以春小麦、玉米、高粱、谷子为主,沿河谷阶地、河漫滩有少量水稻种植。近年由于农牧业过度使用土地,土地沙化面积逐渐扩大,属于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

三十一、黄土台地、黄土丘陵的沙地景观

位于沙地景观区的西、南、北三面,与中高山地景观区相邻,地势平坦低缓。其南部以七老图山、努鲁儿虎山与冀辽山地分界,北面一直延伸到大兴安岭山前地区。本景观类型属中温带和温带半干旱气候,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的分界线大体在努鲁儿虎山--七老图山一线。暖温带褐土带的北缘大致由宁城县南必斯营子至敖汉旗汤梁,再向东延至宝国吐一带。

地貌类型以黄土丘陵、黄土台地为主,山地主要分布于翁牛特、赤峰、喀喇沁、宁城的西部及敖汉东南部。海拔高度由西南向东北降低,赤峰地区南部为600~800米,到通辽地区南部降至300~500米。相对高度多在30~100米。由南向北,自西向东表现为黄土丘陵、黄土台地的变化特点。黄土丘陵坡度较大,坡面5°~10°;黄土台地比较平缓,台面3°~5°。黄土丘陵和黄土台地是现在主要的旱作农业地区,老哈河沿岸谷地是水稻的主要种植区。≥10℃积温为2 600℃~3 200℃,能满足玉米、高粱、谷子等喜温作物的需要。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减少,至大兴安岭山前地区,降水量又增加。新惠镇以东为400~460毫米,敖汉旗中部、赤峰及翁牛特旗西半部,仅有320~380毫米。风力作用比较明显,年大风(≥8级)日数,多数地区为50~60天/年,北部的河谷地区已出现沙化现象。

黄土丘陵及黄土台地的植被为典型草原,建群植物为旱生禾草及小半灌木,有本氏针茅、冰草、隐子草、达乌里胡枝子、百里香等。石质坡地上混生较多的是铁杆蒿。山地植被由次生林、灌丛和草甸草原群落构成,次生林主要为白桦、山杨和蒙古栎等。

土壤以栗褐土为主,成土母质为第四纪黄土状沉积物。栗褐土是赤一宁盆地的主要农耕土壤,成土条件介于南部褐土和北部栗钙土之间,体现出森林土壤向草原土壤过渡的特点。山地则发育棕壤和灰褐土。

老哈河是流经本区的重要河流,发源于宁城县西南黑里河上游川谷,自西南向东北纵贯赤一宁盆地,至大兴马地堡以东与西拉木伦河汇合。主要支流有黑里河、英金河、蹦河、羊肠子河等。

三十二、中高山地的地形特点

本类景观位于黄土台地、黄土丘陵的西部外围地区,主要由南部的冀辽山地景观和北部的大兴安岭山地景观两个景观单元组成。

(1)冀辽山地

位于研究地区的南部,由冀北山地、辽西丘陵两个部分组成。冀北山地西起大马群山,东到七老图山,西北与内蒙古高原相接,南部以燕山山脉为界;辽西丘陵则指努鲁儿虎山以南,燕山以北,医巫闾山以西的地区。

冀辽山地景观类型的东部地势较低,主要为低山丘陵,西部地势较高,海拔2 000米以上的中山较多。由于处于东西向阴山构造带与新华夏系构造带的交界处,东西向构造、北北东向构造、北东向构造和北西向构造都有表现。

辽西丘陵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受北东向构造控制,形成三列北东-南西向的平行岭谷,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位于最东面的一列为医巫闾山,是由震旦纪的岩层和花岗岩组成的低山丘陵;第二列是黑山岭,又称松岭,是辽西山地的主要山脉,南起山海关,北达北票以北,长约100千米,宽约80千米,海拔大部分在1 000米以下;第三列山岭是努鲁儿虎山,为大凌河与老哈河的分水岭,也是赤一宁盆地与辽西丘陵的分界线。

冀北山地则由中山、低山和丘陵组成,一般海拔在1 000米以上,河谷则在500米左右,形成河谷盆地,如承德、平泉、滦平等河谷盆地。受北西向构造控制,河流水系亦呈北西-南东向或北南向分布,如滦河、潮河、兴州河、伊玛图河、伊逊河等。在河流切穿南部燕山山脉的地方往往形成峡谷,成为燕山南北地区的交通孔道,如著名的古北口、喜峰口二口,就是潮河、滦河切穿燕山山脉而形成的。

辽西丘陵、冀北山地南部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的北界,年平均降水量600~700毫米,≥10℃积温约3 000℃,冬小麦基本不能生长,农作物以春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莜麦、马铃薯等旱生作物为主,河谷低处有少量水稻。受积温影响,玉米、高粱等喜暖作物集中于南部地区,向北则以谷子、莜麦、燕麦、马铃薯等作物为主,为一年一熟制地区。地带性植被为松栎林构成的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以栎、桦、杨为主,针叶林则主要由油松、云杉、华北落叶松组成。地带性土壤为褐土,在辽西地区,山麓地带分布淋溶褐土,低山广泛分布棕壤。冀北山地的褐土分布上限一般为1 000米左右。

(2)大兴安岭南段山地

主要由大兴安岭南段山地和翁牛特西部山地构成,南与冀北山地相邻,东南则与黄土台地、黄土丘陵景观相接。

大兴安岭为典型阶梯状上升的山地,由于东西两侧断块掀斜不对称隆起,两侧地貌特征亦很不相同。山岭东侧呈明显的阶梯状,从中山、低山、丘陵、台地过渡到山麓平原。河谷深切,水流湍急,多高山峡谷地形。山岭西侧则地形起伏平缓,与内蒙古高原相接。高大的大兴安岭山体构成一条重要的地貌与气候界线,受地形影响,西北麓降水量较东南麓少,年平均397毫米,温度亦较低,年均温1.6℃,≥10℃积温只有1 505℃,土地利用方式以游牧业为主,农业较少。

大兴安岭东南麓山前一带,由于山地阻挡作用,降水量较多,年平均350~400毫米,年均温较高,为2.4℃。≥10℃积温为2 000℃~2 400℃,可以种植玉米、高粱、谷子等旱作植物,土地利用方式以农业为主,有少量游牧业。植被以多年生禾草干草原为主,发育栗钙土,为本区主要的地带性土壤类型,广泛分布于大兴安岭山地东南麓山前低山丘陵、河谷平原地区,为当地农牧业主要利用的土壤类型。

位于南部的翁牛特西部山地,海拔1 400~2 000米,以中山为主,年均温0.5℃,≥10℃积温为1 279℃,年平均降水量538.5毫米,为华北落叶松与桦杨林组成的针阔混交林,发育黑钙土、棕壤和山地黑土。

由于风蚀作用强烈,大兴安岭东南侧的风沙地貌发育,以流动沙丘为主,沙丘沿富沙源物质的河谷地区分布,形成所谓廊道式沙带。西拉木伦河、查干木伦河、乌尔吉木伦河的迎风坡一侧为流沙披覆地区,沙丘分布与河流走向基本保持一致。

三十三、赵宝沟文化遗址的景观

存在于燕北地区的兴隆洼文化稳定地发展了大约1 000年,被一种新的考古文化所代替,这就是赵宝沟文化。赵宝沟文化目前的数据在6 200~6 000年之间,晚于兴隆洼文化而早于红山文化,与兴隆洼文化在时间上有一段缺环。

赵宝沟文化的遗址首先在敖汉旗高家窝铺乡赵宝沟村发现,遗址所处的地貌部位与兴隆洼遗址相似,属于大凌河支流忙牛河上游的黄土台地地区。小山遗址所在的黄土低丘与东北面的兴隆洼遗址遥遥相望,直线距离仅有500米。这座小黄土丘西北高,东南低,遗址位于东南坡上的浅洼地。山坡上可辨认出七八片"灰土圈",经发掘证实是半地穴房址。由于遗址破坏严重,完整的居住遗址并未发现,仅发掘了两座半地穴圆角长方形房址。

赵宝沟文化比较完整的居住遗址是在随后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赵宝沟遗址位于赤峰市敖汉旗高家窝铺乡赵宝沟村西北2千米的山前黄土台地上,地形平缓,遗址面积约90 000平方米,地表可见房址或灰坑140余个。遗址上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多数房址保存不佳。1986年的发掘工作中发现了17座房址,房址皆为近方形半地穴式建筑,穴式建筑保存深度在0.3~1米左右,面积一般约20平方米,最大的近100平方米,居住面呈二级阶梯状,像兴隆洼遗址一样,也没有发现门道的遗迹。

在敖汉旗敖吉乡的南台地村也发现了同类型遗址。遗址位于教来河左岸的黄土台地上,高出河床约20米,遗址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在地表可见约40余个成排的灰土圈,即半地穴式的房址。地表调查的结果,表明这是一处面积很大的赵宝沟文化居住遗址。

同类型的赵宝沟聚落遗址在翁牛特旗广德公乡小善德沟村南也有发现,遗址位于西拉木伦河支流少郎河的北岸,低缓的黄土丘陵北坡。遗址上可见四排房址作西北-东南向排列,共发掘六座保存较好的房址,均为半地穴,长方形,也未发现门道。

目前所发现的赵宝沟文化聚落遗址,一般都保存较差。保存情况比较好的只有赵宝沟遗址,虽然限于发掘工作,对聚落的整体规模和布局情况仍不十分清楚,但还是可以看出赵宝沟文化的聚落规模要超过兴隆洼文化,房址四壁和居住面抹草拌泥,也反映了建筑技术的进步。

赵宝沟文化的陶器群仍以夹砂陶罐为主,纹饰以"之字纹"及由"之字纹"演绎成的几何纹为主,在陶器制作技术上表现出与兴隆洼文化的承继关系。除了继续保存旧的文化因素外,又出现了新的文化因素。首先是陶器器形增加了:大口筒形器仍然占多数,增加了椭圆底罐、尊形器、器盖、圈足钵、"红顶钵"等新器形。饰有动物纹的尊形器是赵宝沟陶器群中最富特色的,这种夹砂磨光陶的尊形器腹部表面,满饰以猪、鹿、鸟和蛇形纹组成的图案,刻画精美,既反映了赵宝沟文化制陶工艺的高度发达,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界原始崇拜的萌芽。图案中的猪首蛇纹形象与红山文化中精致的玉猪龙关系非常密切,为探索中国龙的起源提供了宝贵的线索。新出现的泥质"红顶钵",也是后来红山文化中大量流行的器物,同样反映了两种文化间的渊源关系。其次,纹饰种类也比兴隆洼文化有所增加:陶器纹饰中仍大量流行"之字纹",分竖压横排、横压竖排或两类上下组合等几种方式,"之字纹"的表现方式较之兴隆洼文化富于变化。新出现的几何纹与动物纹也极富特色。赵宝沟文化的制陶技术与兴隆洼文化相比,表现出更高的技术水平与艺术水平,炊器与食器初步区分开来。赵宝沟文化中石器工具的制造同样显示出进步性,打制石器已经退居次要地位,代之以大量精致的磨制石器。磨制石器的典型器是一种扁长的石斧和石耜:石斧顶窄刃宽,两面略鼓,弧刃正锋,磨痕与斧身长轴平行;石耜多通体磨光,扁平,圆凸刃,正锋,器顶中部打出一浅凹可以装柄,与兴隆洼文化中的打制有肩石锄相比,翻土工具有了很大的进步。琢制的石磨盘、石磨棒仍大量流行,也仍保留细石器传统,多为小型刮削器和大量的石片,骨器工具呈衰落的趋势,不见兴隆洼文化中很富地方特色的骨梗石刃鱼镖等器物。

赵宝沟文化的发达时期在6 000年前后,环境与兴隆洼文化时期相差不多,仍保持着暖湿气候。小山遗址中和小善德沟遗址中出土的胡桃楸果实、中旱生乔灌木李属种子和桦木树皮表明,6 000年前后的赵宝沟文化时期,仍存在着由胡桃楸和桦树组成的落叶阔叶林,在林下或空旷地带生长着由李属组成的灌木及小乔木。

目前发现的较为重要的赵宝沟遗址或遗存有:敖汉旗小山、赵宝沟、南台地、吴家营子、三成美遗址,奈曼旗乌根包冷遗址,翁牛特小善德沟、头分地遗址,林西县白音长汗遗址。根据对已发现的赵宝沟文化遗址的统计,赤峰地区发现的赵宝沟文化遗址大约有90处,我们采用了处理兴隆洼文化遗址的相同办法,绘制出赵宝沟文化的地理空间分布图。从赵宝沟文化的空间分布图中可以看出,赵宝沟文化也是主要分布在黄土丘陵地区,与兴隆洼文化有着相似的空间分布特点。

从赵宝沟文化的空间分布范围来看,在北部地区要略小于兴隆洼文化,主要表现在西拉木伦河以北的遗址数量较少。造成两种考古文化在空间分布上差异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考古发掘工作的限制或对考古文化类型划分的差异,而不是自然环境或其他原因的影响。赵宝沟文化时期,暖温带气候的分布范围基本上与兴隆洼文化时期一致,西拉木伦河并不能成为自然环境的界线,其北部的大兴安岭东南麓一带的黄土丘陵同样有适合赵宝沟文化发展的自然环境条件,如果以西拉木伦河作为赵宝沟文化的北界,显然证据不够充分。北部地区赵宝沟文化遗址数量不多的现象,很有可能是因为将与赵宝沟同时代的一类文化遗存归人了富河文化而造成的,富河文化遗址(共有32处)主要集中分布在巴林右旗境内的乌尔吉木伦河流域,如果将富河文化与赵宝沟文化视为同一个考古文化中的两个区域类型,那么,赵宝沟文化的遗址数量(两者合计共122处)和空间分布范围,与兴隆洼文化就没有什么差别了。当然,这种对文化类型归类的推测,还有待于今后的考古工作来证实。

同类推荐
  • 地图学

    地图学

    本书系统、完整和全面地介绍了地图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地图和地图学的基本特性及定义、基本内容、分类、功能、学科体系,地图的分幅与编号,地球椭球体基本要素和公式,地图投影基本理论,常见的几种投影理论与应用,地图语言、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制图综合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地图成图的方法,地形图应用等。作为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组成部分,本书强调原理与方法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经典与现代相结合,内容具有可读性、客观性和便于自学等特点,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视觉思维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
  • 绕着地球去旅行

    绕着地球去旅行

    本书为知名行者、地球公民徐铁人环球旅行记录。徐铁人,做过模特、三轮车夫、餐厅服务员、中学老师、导游,写过专栏,现为演员、资深驴友,及咖啡馆老板。
  • 印度,去十次都不够

    印度,去十次都不够

    用眼睛看《印度,去十次都不够》的人,会看到印度各地的异域风情,待人接物的淳朴风气和细微之处的奇趣风物;用头脑看《印度,去十次都不够》的人,会看到各国的角色陆续登场,分享传奇经历,不吝给予我友情、亲情和爱,交织生命轨迹;用心看《印度,去十次都不够》的人,只有你们可以读懂书中的密语,发现自己内心里的那一点点蠢动的萌芽,它已经在生长,沉睡中的你睫毛颤动。时机到了,你会真正地醒过来……
  • 带着孩子去旅行

    带着孩子去旅行

    《带着孩子去旅行》收集了作者近几年带着孩子们在世界各地旅行后写的游记,并配有大量在旅途中拍摄的精美图片,见证了作者一家曾路过的那些美丽风景。每一次的旅行,拓宽了孩子们的眼界,增长了他们的见识。热爱自然、享受旅行的人定能从这本书中找到共鸣。
  • 世界最美的地方

    世界最美的地方

    缤纷幻化的人间胜境,炫彩纷呈的异域世界,身临其境的精彩体验,旅行就从这里开始。
热门推荐
  • 篮球之路之我要飞

    篮球之路之我要飞

    “你的天赋在整个中华篮球史无人能出其右,你很会打球”杨阳养:“会”。“你还会说唱”杨阳养:“会”。“会迷路”杨阳养:“会”。
  • 魔帝的傲天绝色狂妃

    魔帝的傲天绝色狂妃

    【男女双强,腹黑对腹黑】一场盛世的背叛让她遍地磷伤,一朝陨落,我木兮以血立誓来世定不要再信任何人。。再次睁眼,她是将军府的嫡小姐,却过的连下人都不如,被渣男弃,被同族欺。看她如何傲世逆天。他和她早已注定,几世轮回,千万羁绊。
  • 凑嫑脸追菇日记

    凑嫑脸追菇日记

    从前,有一只土豆丝,爱上了一只金针菇,就这样,围绕着他们他们展开了一系列植物系蔬菜和真菌系蔬菜的爱情故事~(非菇人士禁止观看,再看把你眼珠子扣掉!!!)
  • 曾照彩云归

    曾照彩云归

    廿年岁月,在他心中,她从可利用的仇人之女到最聪颖的弟子,再到得力下属,最后成为了心口那颗抹不去的朱砂痣。只是,当他明白她的不可或缺,她已不肯再放他于心中了。
  • 我的青春我狂野

    我的青春我狂野

    每一个女孩都有属于她的青春,她的青春或许茫然,或许坚定,或许精彩,或许......但是在我眼中无论怎样我们都要正确面对人生。面对青春。
  • 锦绣宠妃

    锦绣宠妃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可她偏不,不仅嫁了个残废毁容,还要与他生死相随。
  • 至尊神位

    至尊神位

    圣龙大陆的绝世天才云不凡年仅二十二岁,已经成为众人仰望的存在。破碎虚空后,机缘巧合之下,被神界四大至尊之一的焚世授以灭世剑诀外,另外又习得三大神诀。此,云不凡踩着天才开始走上强者之路。修真界、仙界、神界,四大神诀融合,战斗中不断成长,成就霸王之道!
  • 王妃养崽日常

    王妃养崽日常

    柳念一朝穿越成便宜娘亲,且看她如何带崽生活
  • hello甜妻:乖一点

    hello甜妻:乖一点

    他是潼京至高无上的商业王者,看似不含世间任何情绪,无欲无念。却唯独爱她入骨,护她如狂。
  • 金手指点子库

    金手指点子库

    当我们研究成功人士的事业时,常常发现:他们的成功一直可以追溯到他们拿起书籍的那一天。在我们接触过的事业成功人士之中,大多数都酷爱读书——自小学开始,经由中学、大学,以至于成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