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7800000077

第77章 《师说》解

廖沫沙。

年过五十的老先生,大概总读过韩愈的《师说》。这篇文章里很有几句值得今天当老师和学生的想一想。例如他说: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的原意,是因为自己接受了门徒,为了抵制当时舆论的非议,所以写这篇文章自解。他的意思是说,自己虽是做了先生,并不一定样样贤于弟子,从他学习的人不一定不如他,人们不必因此而大惊小怪。本来,只要是一个闻道在先,不管他是什么人,都可以拜为老师。要学习的是知识,用不着问他“生乎吾前”或“生乎吾后”;也用不着要求老师精通百般武艺,只要他有一门是比自己好的,就应该认他为师,向他学习。这是讲给求学的人听的。但也可以反过来讲给“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们听。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是一个真理,并不是瞎说。老师和学生并没有什么绝对不可逾越的界限。在这门知识上老师高于学生,在另一门知识上,学生也可能高于老师,今天老师高于学生,明天学生可能高过老师。这也是辩证法,对立面的统一。老师和学生可以互相转换:学生要向老师学习,老师也有需要向学生学习之处。

《礼记》的《学记》有一段著名的话,意思也和这相近:“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说命’曰‘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的话着重在自反自强,不如韩愈说得更彻底。但是它所说的“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所引的,“学半”(就是教学各居其半,相反而相成),就是在今天看来,也还是颠扑不破的。

做先生的必然同时做学生,或者首先做学生,像马克思所说的“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这个道理说来很浅显,但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却很不容易承认。特别是当老师当久了的人,或者像韩愈所说的“术业有专攻”的人,就很不容易接受这点辩证法。

老师们不容易接受这个道理,倒也是出有因。“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虽是封建思想的代表者韩愈所提出来的一个观点,但是在封建时代却并不通行。正好相反,“天地君亲师”,在封建时代,老师是同“天地君亲”在一起,居高而临下,弟子哪里能同老师上下平等而又矛盾统一呢?老师毕竟是老师,师道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弟子毕竟是弟子,怎可以超过老师?这个观点相沿成习,直到不久以前,还有许多人没有料到千古以来的老师和弟子,会有一个伦常大变的时候。

新的师生关系,倒真像韩愈所说的,是“不耻相师”。就是互为老师,互为学生,彼此平等,不分尊卑,真正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谁有学问,谁就是老师。

当然,学术思想批判和教学改革,是应当有方针、有目标的,方针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目标是提高学术和提高教学,不是为批判而批判,为改革而改革。从学生方面来说,应该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尊重真理的精神,从老师方面来说,也应该像孔夫子那样,有一点“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雅量。

韩愈援引孔子的先例,做出判断说,“圣人无常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真正聪明有学问的人,没有一定的老师;见人有学问,不管是谁,就认他为师。我想还得给他添一句:“师亦无常道”,就是当老师的并不经常等于真理。一个当老师的人,既要勇于坚持自己的真理,也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非真理。只要能做到这样一点,他就是“常师”和“真师”了。要保持师位的,不妨试一试这条方案,同学生们一道来为科学真理奋斗。

在另一方面,当学生的也应当了解:既然师和弟子的关系并不以师必贤于弟子、弟子必不如师为条件,那么,今天的学生在看到老师的某一方面的短处以后,也就不应该马上得到结论说,老师再不能做老师了。某一方面的短处并不等于一切方面的短处;反之,某一方面的长处也并不等于一切方面的长处。即令把学生和老师换个位置,对于比自己多一些知识的人也仍然应该“不耻相师”。何况位置还并不能互换;何况今天的学生担负着重大的使命,更应该深切地认识自己知道的还很有限,还必须虚心地向一切有所知、有所长的人学习,特别是向“术业有专攻”的老师们学习呢!

这就是我的《师说》解。

同类推荐
  • 风景独好

    风景独好

    随着老树年轮的急速增加,尤其是时代脚步的快节奏、目不暇接,白去年始,晨昏里,将尚未成形、业已成形,以及见诸报刊却尘积散乱的诗稿,粗略地整理成八卷,即:奇山秀水、群星灿烂、乡间掠影、桃源杏林、红色印记、古迹斑斓、思绪缤纷、花香鸟语,以《风景独好》命名,作为封笔之册,一揽子出版。至10月份,初稿打印出来,闲传于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笔友同行间。有“好事者”直言不讳日:“诗堆词垛,面面俱到,拖沓冗长,有谁个看?倒不如取其一侧,抽个单项,简短玲珑些好!”我顿然懵了,不知所措……
  • 红楼梦的人生智慧

    红楼梦的人生智慧

    本书具体分析《红楼梦》中的细小的智慧,其中不少智慧具有反而的意义,也即是狡猾之徒和有些人物的阴谋诡计,这亲做的目的不是宣扬、或者教唆心肠坏的人善搞阴谋诡计。社会经验告诉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知彼知己,百战百胜。”只有了解和研究别人的阴谋,我们才能具有预防防暗的智慧,并帮助善良的读者培养和提高识破、预防和反对、击败此类阴谋诡计的智慧。
  • 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上)

    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上)

    为了让广大读者,参够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最优美的文学名著篇章,我们精心选编了这本《中外文学名著故事总集》,它将世界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名著,一一改编成故事形式,文字尽量通俗易懂,内容尽量保留精华,畅快阅读中外文学名著的精华。书中汇集了十个方面选题的20册专辑,其中:有极具想象、浓墨重彩的神话传说;有光怪陆离、匪夷所思的科学幻想;有恢宏浩大、金戈铁马的战争史诗;有谋略过人、才智出众的智谋叙事;有身处险境、绝处逢生的探险见闻;有悲喜交加、震憾惊人的电影文学;有反响强烈、激起共鸣的戏剧名篇,几乎囊括现存于世的中外文学作品全部。一卷在手,纵览名篇。
  • 密室喧哗

    密室喧哗

    《密室喧哗》精选诗人罗亮二十余年诗歌200余首,分“纯白”,“玩具房”,“野花”,“此在”共四卷。《密室喧哗》全面展示诗人诗歌创作极具魅力的语言风格和独特的审视世界的方式,及诗人跨世纪的语言和思想风格流变过程。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
热门推荐
  • 集诡录

    集诡录

    邪是真邪,鬼未必真鬼!世事无常,但是报应不爽!
  • 都市修真魔少

    都市修真魔少

    凌轩被弟弟陷害,逐出家族。被女神收留,巧遇修真者,一年之后,王者归来……
  • 寒少的冷妻

    寒少的冷妻

    “你怎么可以这样?”某女红着脸娇滴滴的问吃她豆腐的某男。某男舔了舔嘴巴“味道不错。”
  • 盛世妖娆:许你一段旷世奇缘

    盛世妖娆:许你一段旷世奇缘

    抛开不堪的过去,她重生成为一代女帝。没有宅斗。没有宫斗,一路老爹扶持,大哥扶持,师傅扶持。顺顺利利当上小皇帝!要说圆满的人生有什么遗憾……某条泥沼中的小鱼道:“人生太顺利,一点挑战也没有!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要靠自己……唔……”某老爹:“来小鱼儿,喝口茶,讲话很费劲的,别累着。”某大哥狗腿上前敲背,某师傅剥花生。身后一干侍婢小厮,随时待命。所以,这是一个毫无虐点,全场Max甜的故事哟~看我纯洁的眼神,真的真的一点斗不虐哦!
  • 都市最强武修

    都市最强武修

    一个天资卓越武修的农村少年,在走出农村的第一晚,竟然失身了!
  • 驭神世界

    驭神世界

    “最美妙的声音是心跳,因为你还活着;最美丽的颜色是血红,因为你还活着;最美好的结局是离别,因为痛会让你感觉你还活着。”一个从追杀中存活的少年,发誓要报复所有人,带着他好兄弟爱人的力量,背负失去的痛苦走到现在,只想对那些人说:“I'mback!”
  • 废柴之路

    废柴之路

    没落的贵族子弟,自甘堕落的胖子,聚集了一群狐朋狗友,一同打造真正属于废柴该有的生活方式。
  • 我的神兽会吃钱

    我的神兽会吃钱

    什么?你说看到我在地上捡钱?不会吧不会吧。(偷偷藏起刚捡的铜板,喂给怀里的某兽。)我是谁?我是陆不兑。我是大陆首富的儿子,我富可敌国好吗!我家的小金库里堆满了宝贝,每一个都价值连城!开玩笑,区区噬金兽而已,我怎么可能养不起。对了,兄弟。先借我点金周转下,我钱袋刚让人偷了,真的真的。信我兄弟,真的。
  • 凤凰令之血凤凰

    凤凰令之血凤凰

    一朝凤凰令,天下群雄相争。相传,得令者,得天下。然,却偏偏有人不信。那人孤傲地说:“天下是打下来的!”血凤再现,是喜是忧?拨开层层迷雾,又是谁,隐身黑暗妄想只手遮天!
  • 雪雨剑歌

    雪雨剑歌

    剑者,进主杀伐,退主守护。壮志凌云梦,青莲剑歌行。二货少年穿越异界,手握三尺青锋,剑心只为守护。奸人所害,挚爱意外身死。他不顾生死,毅然堕入地狱。触犯天规,面对天劫,依旧傲立。如果不能守护吾之所爱,何必苟活。剑指苍天,天若拦我,我便斩了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