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31600000018

第18章 崔子恩 《哎呀呀去哺乳》

崔子恩,在一个理论研究者之外的身份是多重的,且要著名得多。——他是小说家、编剧、导演、演员。从电影角度讲,他的主要作品有《男男女女》、《丑角登场》、《旧约》、《夜景》、《哎呀呀去哺乳》、《脸不变色心不跳》等等,这些统统都用DV拍成。

他1960年代生。但神色间总存几分天真之色。他是个激进的“反对派”,反对现有的美学概念与秩序,他甚至反对在“美”与“丑”之间的阶级划分与歧视。但是,他看上去还是个很懂得怎么样更“悦目”的人。看到他的时候,他总是穿着得略略醒目。虽然观念激进,但他为人温和,甚至从某个角度上说,是内倾的。在谈电影的理论问题,比如胶片与DV的区别时,他清晰明白,体现了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研究者的视角与深度,在谈到一些普泛的价值取向时,他有时会微微有点激动,从逻辑上说(这个逻辑当然也是现语境的强势逻辑),有时是缺省的,也就是说,理由不够充分。但是,“凡事都要找出道理来吗?”我们是不是在找道理时就掉进了这个世界的巨大陷阱?崔子恩的观念里头是掺杂着感受与直觉的。当他陈说时,他的暖昧难明中,有着坦荡勇敢。

那天下午,风日晴好。电影学院的校园里开着栀子花。我和崔子恩坐在星星岛咖啡馆的窗下聊天。——我照着习惯,先打出了这行字,为访谈设出背景。可是忽然觉得,崔子恩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会不会流露出一丝笑容:这样小情小调、这样拿腔拿调。是的,在面对他的时候,我会对平时习以为常的东西生出疏隔与自省。崔子恩是个奇怪的人:他的混杂与单纯,他的孤绝与温和糅在一起。我们的谈话并不顺畅。因为他常常不作回答,而对问题本身提出了置疑。

我喜欢崔子恩的不同常人。去听他的讲座,看他的电影,后来我们认识了,他让我给《夜景》与《哎呀呀去哺乳》整理台词本。这两个片子看得我头晕脑涨。有一天晚上,我们在现象工作室遇到,一起在电影学院附近的小月河边边走边说。我对他的电影不太理解,对他的观念和方式也存着疑问。他尽力解释,可我发现,我们的说话不在一个平面上。——我们就是两类人。有时候,两类人之间,是谈不上理解的。也不必一定需要理解。我们眼下在同一个地球上生活,如此而已。我们相安无事,就好。

那我为什么还要找他做这样一次郑重的谈话呢?

我想:理解与接受是另一个层面的事,而单纯的展示工作也有它自身的意义吧。我和崔子恩的观念与方式存在着分歧,但分歧未必就比一致可怕——彼此之间的宽和与启发,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拍电影的?是有了DV之后才开始的吗?答:从2001年开始,当时拍了个片子叫《公厕正方反方》。在有DV之前,影像创作受到的体制与金钱约束是不言自明的。而我认为,DV是与时代联系最密切的武器,它给我带来了自由。问:这里的“自由”指的是什么?答:我的“自由”不是针对所有的人,而是针对自己的创作。自由是一种DV态度。事实上,如果态度是自由的,胶片一样可以自由。比如,布努埃尔的胶片是自由的,而塔可夫斯基就不。问:你如何看待胶片电影与。DV之间的不同?答:DV是在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过渡的哲学背景中产生的。在解构主义将艺术等等范畴的神圣性解构之后,以往的精神宫殿成了废墟,人们需要更为直接而自由的媒介作为表达手段,:DV技术的发展成全了语境的需求,并且互相推动着往前走。——胶片电影时代与大师的时代结束了,DV的时代已经到来。胶片时代意味着工业化与资本机制的钳制,而DV在摆脱了资本的阴影之后,影像将得到真正的解放。并且,胶片的物理特性与资本基础所带来的美学判断标准,也将在时代的推进中遭到质疑与反抗。DV的日用性使一种生活真相的还原成为可能。——胶片电影过于良辰美景了,DV才可能是与生活,与内心平行的媒介。问:你原来用文字来写作,现在用’DV来写作,这二者有什么不同呢?答:我觉得媒介不构成表达的障碍。文字写作是一个人,DV写作多了几个人,如此而已。而文字写作在表面上看来更为个人化,但实际上也有许多精神上的阴影。在拍摄DV中,熟悉了其中的游戏规则,就像是几个人一起做游戏一样。问:你的《脸不变色心不跳》拍了几个版本,舞台版,实景版,是怎么考虑的呢?答:舞台版是一个荒诞喜剧,它沿袭了舞台剧的模式,但是不服从传统的表演和观赏框架。而实景版更是个彻底的游戏,是个狂欢喜剧,演员们都“玩疯了”。在不同版本里,一样的都是“游戏精神”,我们不问规条,而直往前走,以“不认同”来保持活力,停留在当下是有违自己本能的。问:那你为什么要拍这个片子呢?它有什么意义?答: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弱智的,它赋予了提问者以特权。我只是做过什么,在做什么,将要做什么,而不需要一个因果逻辑。因果必然性是可怕的,意义的设定也是可怕的。难道我们不能做一件“没意义”的事吗?这个DV的所有的东西都在现场了。问:在一次观影活动中,有观众对这个影片表示了不满,你怎么看待观众的认可或不认可呢?答:我不关心别人认可不认可。事实上,大部分的观众是在寻求一个权威给出答案的,而我做的只是个体化的感受与思考,我要以此超越权威。我不需要在一个主流的打分体系中得高分。如果有人认为我的作品不能“传世”,那我认为“传世”本身就是一个封建的说法,金字塔同时也是坟墓。我要生命超越艺术,而不是反之。我也是可以拍出所谓“被认可”的东西的,如果要玩那种游戏,我一样会玩得很好。但我不屑于玩,那与我内在的东西没有关系。问:在《夜景》中,纪实的成分与虚构的成分编织在一起,你怎么看这个作品的“真”与“假”?答:我就是要挑战剧情与纪录分野的观念。在真假莫辨中打破“真”与“假”的虚设。问:在《夜景》中出现了许多鱼与鱼缸的画面,这是一种象征吗?答:在工作中,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那个环境就是有许多鱼与鱼缸的,它刚好营造了空间与距离。种种对应我认为是无聊的,我的目光是现象主义的,而不是象征主义的。至于观众如何理解,那也都可以。我本身只进行我的本能表达。问:在《哎呀呀去哺乳》中,中产之家出身的男孩离家而为乞丐,为少年,是大多数人所不能理解接受的吧?答:这个片子,我想要表达的是叛逆的精神,不认同任何一种成规的精神,立场重于内容。我需要在攻击中带来的动力和活力,用新的东西去破坏旧的东西。在《哎呀呀去哺乳》中,男孩子有一种无产者的姿态,他们放弃了中产家园,去做一个无产者。从一般意义上,人们会说:这个孩子变坏了。但我的主张就是:要好孩子变坏,不要坏孩子变好。问:那你如何看待从地下浮出水面的被命名为第六代的导演们呢,比如张元?答:这些人在走向精英化、中产化。他们已经成功。但失败中有更好的东西。——DV的意义,就在于它允许失败。问:在不断的反叛中,你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危险吗?在主流之外,是不是意味着安全感的匮乏?答:我认为安全感是惰性带来的,要求稳定的物质与精神。我并不需要安全感,而要求和平感,它提供一个可以回撤与前进的空间。它是能动的。在创作上,我要不停地剥夺安全感,从自身开始进行剥夺。问:我想,你之所以能承受这样的剥夺,是因为你有信仰。但是当爱,当美这些概念都被你解构之后,你信仰什么呢?答:信仰生命。

同类推荐
  • 美的沉思

    美的沉思

    《美的沉思》是台湾美学大师蒋勋先生在美学领域的经典代表之作,被誉为“台湾版《美的历程》”,自1986年在台湾第一版发行以来,至今经过几度再版印刷。此次,应读者迫切需求,大陆引进全新修订彩色珍藏版,增录图片、年表、索引,为读者提供更赏心的视觉体验,更悦目的美的探索!玉石、陶器、青铜、竹简、帛画、石雕、敦煌壁画、山水画……蒋勋在这些被“美”层层包裹着的艺术作品中,开始逐渐思考起它们形式的意义。经过一次一次时间的回流,将历史的渣滓去尽,蒋勋看到了它们透露出的真正的时空价值和所承载的历史意义。
  • 像狗饮水

    像狗饮水

    周润发、张国荣、张学友、刘青云、黄秋生、张家辉、王菲、葛优……《阿凡达》、《盗梦空间》、《岁月神偷》、《无间道》、《打擂台》、《让子弹飞》……这是一本才气横溢的娱评随笔集,被文坛大佬们称为“野孩子”的评论家金成浸淫香港媒体圈数十年,对香港影视红星、庶民生活及流行文化了如指掌。他把消费、潮流看得透澈晶莹,有把明星当常人看的敏锐,有对社会不平事的仗义,也有对生活忐忑无常的倾诉。一手的私密材料,看得人惊心动魄。狡黠的文字,看似离经叛道,其实却直入人心,读来酣畅淋漓,“有一种野孩子打赢公子哥儿的快感”。
  •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是为播音员、主持人准备的一本手边常用的查询汉语字词读音释义的参考书,从文字、文学、文化、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多视角地对汉语字词加以剖析和诠释。本书共收录1900余个在播音主持实际工作中容易读错用错的字词,主要侧重于读音的正确使用和词义的基本解释。其中,读音的使用基本遵循历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的成果和标准,同时也吸纳参考了《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最新版的标音,个别词语的读音还照应到了群众约定俗成的口语习惯,即使目前尚无明确定论,但也基本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 西学东渐:民国电影美学研究

    西学东渐:民国电影美学研究

    中国的电影是随着晚清以来的西学东渐而诞生和发展的,本书以1905年到1949年间的中国早期电影的美学特点为研究对象,以欧美电影创作与电影研究为参照,在中国本土文化和民族审美传统的立场上,对中国早期具有标本意义的导演及其作品进行串联式的解读,以描述和阐释的方式进行理性梳理和总结,揭示出中国传统电影在欧美电影影响下仍保持了鲜明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美学特征。
  • 大美不言: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大美不言: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本书中,李长之先生利用西方美学理论观照中国传统绘画,从主观、对象和用具三个方面对中国画理论作出具有开创性和系统性的建构及评述,为人们重新审视中国绘画艺术提供了许多真知灼见,让读者更明晰地领悟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和独特美学价值。
热门推荐
  • 我叫你妈妈

    我叫你妈妈

    他叫萧云,男,22岁,优点很多,缺点就是一个纯粹的武侠迷?房间书架上到处摆放了各式各样的武侠和玄幻书籍。用他的话来说,这些都是他的精神食粮和工作的源动力。为此,他丢掉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
  • 电竞大佬恋爱了

    电竞大佬恋爱了

    各大职业战队争先恐后招手的国服最强打野居然是个女生??!kpl超强大神中单表面风风光光背地里居然喜欢玩妲己???如果这世界上有什么不可能的事。那大概就是...我的游戏CP成了KPL最强中单。我自己成了KPL第一打野“我想有一天,身披国旗,捧起奖杯,递到你手里。”(1V1)(甜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热土凝香

    热土凝香

    本书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兴隆香料饮料研究所成立五十五年艰苦创业历程的写真,其创建、发展与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几乎是同步的。
  • 逆天下浩劫

    逆天下浩劫

    这里万朝聚集,宗门遍地。但依旧被十大神宗把持,驻守大陆。——万古轮回,我为反派。终将成圣
  • 嫁为侯门妻

    嫁为侯门妻

    到后来,柳撷枝才明白,所谓歌尽桃花扇底风,不过是朱弦断,歌已绝。她说:“你明知我心里没有你,又何必如此执着?”他只说:“你只当我趁火打劫吧。”这算不算趁火打劫,她不知道。她只知道他们的婚姻不过是一个遮掩,而她的漫漫余生所能做的只有维持两人表面的安宁,并无真情可言。世人都说昌明侯洁身自好,却十里红妆迎娶一个青楼女子,实在鬼迷心窍。她只笑,这流言纷纷岂能伤她半毫。整顿家宅,她游刃有余;收拾奸佞,她处变不惊。十年宦海沉浮,她陪他走;无边刀山火海,她陪他下。她曾想过,月亮并不时时都完满,纵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可她亦懂得,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世事变幻,朝如白云,暮如苍狗。朱颜辞镜花辞树,又有什么是人间留不住的时光?
  • 纵饮狂歌

    纵饮狂歌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 大明英雄之风尘三尺剑

    大明英雄之风尘三尺剑

    明末崇祯年间,天下大乱!江湖血雨腥风,少年侠客岳摩天,三尺长剑在手!甘洒热血写春秋,一身豪气干云天!
  • 咫尺之间人尽敌国

    咫尺之间人尽敌国

    “我书读的少,你别骗我,咫尺之间人尽敌国的意思分明是说我站在这咫尺之间不动,可以一人之力毁灭一个敌对国家。”“可是,我记得,这句话的意思好像是形容两个人很近时,另一人即便背后有一个国家都没用。”“假的。”百里青锋一剑平举,雷霆真气运转形成的电磁场爆发出庞大的安培力,推动手中超导体赤神钢铸成的神剑,以二十倍音速撕裂大气,将三百公里外一艘航空母舰射爆,火药库殉爆的火焰升腾照亮天空。“你看,我就在咫尺之间。”……一个无修真、无异能、无魔法、有一点点真气的世界,一个武者有文化的世界。
  • 我在星际打联盟

    我在星际打联盟

    利益之争,信念之斗,生存之道,善恶之分。裂缝的后面到底是什么?战争,家园,枯骨,花朵,黑暗,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