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63100000021

第21章 文官政府的恢复(5)

在传统制度内部产生的私人助手(幕僚)制度为此提供了部分答案。私人幕僚是一种兼有旧学、法律、军事或者财政能力的人。但是这类人尚无正式官职,他不应公开露面,然而却经常担任他为之效命的官吏的代表。由于他不是这位官吏的下属,因而期望他自由提出批评,而且缓和学者兼官吏同富有实际经验的职员之间的长期冲突。

私人幕僚制在中兴期间特别盛行,而且在不损害文官制度的情况下,提高了制度的灵活性。有相当大比例的幕僚是来自文化悠久的绍兴地区。然而,通常雇用当地人作为幕僚是因为他们熟悉当地的环境,而且他们能操当地的方言。例如:左宗棠是一位湖南人,他曾在张亮基和骆秉章的门下做幕僚,十分得力,据称骆氏的成就便是左氏的成就。

然而,对于为数众多的目的而言,很难觅寻到技术上比较得力的私人幕僚,因为幕僚也同官员一样,如果他要有效地发挥职能,就不得不成为儒家传统的一部分。中兴的政治家们在处理专门化问题上的努力表明,这个时代的官吏能够充分掌握他想要掌握的新技术。但是,他们能自由作出这种选择又保持儒教改革家身份的领域实在是太狭窄了。

缺乏专门人才的其他政府,诸如彼得大帝时期的俄国、奥斯曼帝国和16世纪后期的英国有时能雇用外国人。中国政府仅仅能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做到这一点,因为几乎没有外国人能够适应儒家价值观念体系。

由赫德设计并负责管理的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是中兴期间聘用外国专家的杰出范例,但是它对中国19世纪经济只产生了微小的影响。有些外国人受雇于厘金及盐政管理,但是在国家的主要行政部门中却无一位外国人受到聘用。外国雇员的态度常常加剧了这种困难,可是这种态度并未引发这种困难。不管外国人多么努力,他们都不能扮演好派给所有官员们的那些难以胜任的角色。

衙门胥吏

从中兴官吏的眼里看,对中国有效的儒家政府的最大威胁是握有实权的衙役。虽然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但是其严重性随着政府日益复杂化而日益加重。儒家的文官们发现他们自己随时随地都处于这些胥吏的包围之中。他们依赖于这些人对自己所管辖的区域以及技术性的行政问题的知识。由于几乎没有专职文官曾在一个固定的岗位上工作足够长的时间,以便对其职责与管辖区问题拥有与胥吏相等的知识,因此胥吏经常处于破坏官员的政策并向百姓敲诈勒索的地位之上。改良派汪康年后来宣称:中国真正握有实权的并非是皇上,更不是高级官吏或者普通百姓,而恰恰是衙门胥吏。[54]

衙门胥吏这种事实上的权力使儒家政府的全部理论所依据的前提丧失了效力。人们视为自然的是:任何对学问、政治感兴趣或者热衷于权威的、有才能的人都想走仕途之路,除了直接个人收益外,仕途还集中了所有刺激人的东西。相对而言,衙门胥吏则被认为是精明而又不讲道德的趋炎附势者,这些人的经历否定了所有儒家的价值观念。

据估计,中兴时期整个帝国共有119万名胥吏。根据冯桂芬的说法,每一个部至少有1000名胥吏[55],而且每个部里的胥吏都利用职权之便中饱私囊。例如:户部的胥吏从到部里领取薪俸的每位官吏那儿扣银索费。[56]其中一位胥吏变得相当富有,以至于人们把他称作“第七号部级大员”,而法定的排号是六位。

整个清代,特别是在三次大改革(即17世纪末叶、19世纪60年代及19世纪90年代)的时期里,胥吏一直受到谴责。尽管胥吏的危害清晰可见,一再被加以讨论,但是批评者很少发现随着书面工作的增加,书吏的作用也必然会加大。他们也没看到儒教国家能够控制书吏的惟一办法是在儒家统治集团内部给予他们一席之地,从而使他们服从于国家的训导和控制。

像往常一样,冯桂芬提出一种激进的解决办法。他建议为了适应新条件,要重新解释并扩大儒教行政管理原则。他主张委任地方推荐的年轻人充当胥吏,从学徒性质的服务做起,一直过渡到终生供职。[57]

假如冯氏的办法证实是可行的,那么就会使胥吏成为已经扩大了的等同的统治集团的一部分。针对冯桂芬的建议,所有政府职能部门都仿效军机处,使用“军机”的字眼,而不用胥吏二字。李棠阶回答说:既得利益是很强大的,需要整个帝国都行动起来。[58]中兴不是一个彻底行动的时代,对胥吏仅有的控制仍是保持胥吏那种低下社会地位的不明确状态。

结论

关于贤人治理国内政府的儒家理论在同治中兴期间受到了严格的检验。中兴时期是一个享有盛名的时代,它同其先前的时代及紧随其后的时代形成鲜明的对比。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有为数众多的“贤人取得非凡成功”的时期,但是这些时期总是短暂的。虽然清代的记录和其他朝代的记录相比十分有利,尽管中兴毫无疑问是那些短暂的偶然时期之一,但是结果却是短命的。这种制度甚至是在最佳年代里仍存有它的弊病。正如康有为所评论的那样,这种制度导致过分依赖于个别官员的特殊才能,如果巡抚是文人,那么通省便会文风大盛;如果他对财政有兴趣,那么通省便会着迷于货币改革。[59]

一部卷帙浩繁的普及性清代历史,反映出了由于人才极端匮乏而导致清朝灭亡的普遍性观点。[60]中兴说明传统国家政府已尽了最大努力。中兴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然而由于新问题接踵而来,中兴各项原则的不足便令人痛心地变得明朗起来。

注释

[1]秦翰才:《左文襄公在西北》(上海,1946年),第160页。

[2]例如:王信忠的《福州船厂之沿革》中的引文,见《清华学报》第8卷,1932年第1期,第5页;夏鼐的《太平天国前后长江各省之田赋问题》,见《清华学报》,1935年第2期,第473页。

[3]曾国藩反对御史陈廷经奏折中的建议,见《同治中兴京外奏议约编》第7卷,第11页。

[4]见金召棠在1862年为《张公襄理军务纪略》(1910年第1卷,第1页)一书作的序。

[5]密福特:《使馆馆员在北京——书信集》(1900年)第85页。

[6]同文馆的英文教习(无其他身份)写给《北华捷报》的信,见1870年1月25日的该报,这封信引自方根拔:《蒲安臣使节真相》(1872年),第656页。

[7]见1868年2月29日《北华捷报》。

[8]见1867年2月14日《北华捷报》中登载的驻天津通讯员发来的文章。

[9]《阿礼国致斯丹莱》(1868年1月1日),见《英国议会档案》,《中国卷》第5号(1871年),第114页。

[10]引自丁韪良的《花甲忆记》(1876年),第360—363页。

[11]《蒲安臣致西华德》(1862年10月25日),见《美国的对外关系》(1863年)第2部分,第831页。

[12]卫三畏:《中国总论》第2卷,第715页。

[13]裴丽珠:《赫德爵士传奇》(纽约,1909年),第221页。关于赫德与文祥之间的密切关系,见魏尔特的《赫德与中国海关》(1950年),第198—199页。

[14]丁韪良:《花甲忆记》(1876年),第360—363页。

[15]翁同龢著作的摘录,引自金梁的《近世人物志》,第50页。金梁:《四朝佚闻》,第17页。

[16]梁启超:《李鸿章》,无出版日期,未注明出版商,第5页。

[17]原文见李棠阶的著作——《李文清公遗著》第1卷,第1—8页。

[18]吴廷栋:《拙修集》第9卷(1871年),第19页。

[19]金兆梓:《近世中国史》(上海,1947年),第122—123页。

[20]濮兰德与巴克斯合著的《慈禧外纪》(1910年),第64—65页。

[21]哈克:《太平军叛乱中的事件》(伦敦,1891年),第463页。

[22]见1865年1月7日、8月5日、12月9日和1868年8月28日《北华捷报》。又见1868年9月19日《每日新闻》,1868年12月11日的《北华捷报》转载其文。

[23]见1868年10月31日《北华捷报》。

[24]引自秦翰才:《左文襄公在西北》(上海,1946年),第160—161页。

[25]根据曾氏的一位私人幕僚的日记看,曾说过:能“寻到”第二及第三流的人并进行储才,而第一流的“则可遇而不可求”〔陈乃乾:《曾文正公语录》,见《古今》(1944年第41号),第27—31页,这段语录引自赵烈文日记。〕

[26]引自王之平:《曾胡左兵学纲要》,第80页

[27]同上书,第81页。

[28]1868年10月3日的奏折见《丁文诚公奏稿》第6卷,第17—18页。

[29]郭嵩焘:《养知书屋全集》,《奏书》第10卷,第1—3页。

[30]1866年7月14日的奏议,见《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42卷,第45—48页。

[31]例如:王凯泰的奏折,见《同治中兴京外奏议约编》第1卷,第36—42页。

[32]见引自《汉口时报》的文章,该文被1867年11月4日《北华捷报》转载。

[33]《皇朝道咸同光奏议》第42卷,第6—7页。

[34]《皇朝续文献通考》,第8453页;《大清历朝实录》(同治朝)第22卷,第25—26页。

[35]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第27页。

[36]《皇朝道咸同光奏议》第42卷,第3—4页。

[37]1868年5月13日的上谕,见《清实录》(同治朝)第230卷,第1—4页。

[38]见1867年5月23日《北华捷报》。

[39]见1866年4月14日《北华捷报》。

[40]张之洞:《劝学篇》,《变法》。

[41]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变捐例议》。

[42]同上书。

[43]大概对于户部书吏的损失比户部本身的损失更严重。

[44]《皇朝续文献通考》,第8531页。

[45]《皇朝续文献通考》,第8531页。

[46]王氏建议:通过考试从已在各类衙门等候任命官职的捐纳者中淘汰70%到80%的人(《同治中兴京外奏议约编》第1章,第36—42页。)有关王氏奏折及皇上批谕的概述,见《清史稿》,《选举制》第5部分,第14页,时间是同治十二年,即1873年。

[47]见1868年8月14日《北华捷报》。

[48]《清实录》(同治朝)第22卷,第9—10页。

[49]整饬官僚制度比这一小段论述所提示的要复杂得多。它不仅仅限于简单的罢免和降级。被降级的官员可以指望立功赎罪。被“罢免”的官员可以无衔留任,因此,他有各种动力,通过出色的表现来恢复自己的头衔。

[50]《同治中兴京外奏议约编》第2卷,第27—30页。

[51]1866年5月29日奏议,见《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41卷,第43—50页。

[52]1866年7月30日奏折,见《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42卷,第60页。

[53]冯桂芬:《免迴避议》,见《校邠庐抗议》第1卷,第6—7页。

[54]《皇朝经世文新编》(上海,1901年)第18卷,上,第12页。

[55]冯桂芬:《易吏胥议》,见《校邠庐抗议》第1卷,第12—14页。

[56]《清实录》(同治朝)第1卷,第12—14页。

[57]冯桂芬:《易吏胥议》,见《校邠庐抗议》。

[58]李棠阶:《李文清公遗书》第2卷,第29—30页。

[59]康有为:《康南海文钞》(上海,1916年)第4册,第28—43页。

[60]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上海,1921年)第8册,第56页。

同类推荐
  • 明末道士

    明末道士

    土著信道者,遇到穿越者冒充道士,一起拯救南明的故事。
  • 重生元末大神棍

    重生元末大神棍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天下英雄割据,注定又是一段不平凡的历史时期,张太极重生到了这个时代!元朝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王朝?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又怎样被推翻的?主角会以他眼睛去看,耳朵去听!可能还会按照自己想法去做点什么...携带逆天功法!觉醒奇异的能力!戒指里的白胡子老头!抱歉这些真没有。他只有超前的见识,这些见识你也有,它们来自历史课本、网络小说、电影电视剧……真的只有这些了,至于这些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拭目以待吧!
  • 醉残阳2

    醉残阳2

    她是现实底层的一名普通老年妇女。她是中国农村的一名普通空巢老人。从小讨饭被卖到凤凰塬的她,在夕阳之际,却相继失去儿子,失去男人,眼见着这个家庭的顶梁柱倒了一根,又倒一根,面对生活,她何去何从?……这是一部农村独守老人的历史写实,它渗透出浓浓的乡愁,它更烛照现实,映衬历史,直达读者内心。
  • 狼山记

    狼山记

    一座神秘的山,狼人族的灭亡,几位少年的到来,将掀起一阵风浪。
  • 大宋第一伏地魔

    大宋第一伏地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我是大宋官场伏地魔,当你看到我的时候,你的政治生命已经结束了。
热门推荐
  • 机枪科技知识(下)

    机枪科技知识(下)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
  • 大佬的绝世神作

    大佬的绝世神作

    主角:傅博昂温舒芸配角:赵素菲温晨宇徐子柔程远新等文案:傅家二公子傅博昂从小就有一个小青梅。只可惜,这个小青梅对什么都是冷冰冰的。整个小区的人每天见的最多的不是自家孩子,而是傅二公子整天追在小青梅的屁股后面喊:芸芸、芸芸。不是说青梅竹马最后都是会相爱的吗?为什么最后只有傅二公子陷入其中?这是一篇男追女的甜宠文,中间虽然有点波折,但不虐。女主虽然对谁都不热情,但很护短的,当然最后也是坠入了爱河。(特别强调的是,护妹狂魔温晨宇,妈呀,世界欠我一个哥哥的类型。)
  • 你是我最美的等待

    你是我最美的等待

    即使青春有点儿疼痛,我也想要努力地追上你的脚步。
  • 首席大小姐

    首席大小姐

    她养母去世当天,在灵堂遭养父和弟弟的凌辱,重生!逆天而行!黑养父,虐渣弟,泡男神,带球跑!命运大翻转
  • 这家粉丝不好惹

    这家粉丝不好惹

    出道十年,低调神秘,从未露面的网文大神末晨,因资料泄露被曝光真身不是学霸男神,不是高究学者确是个不可貌相的软妹子全程护主的万能粉丝团高颜值,高流量的潜在铁粉一路护她走花路全文没有逻辑可言,就是图个爽快初次执笔,不足之处望大家海涵!
  • 鬼吹灯外传6盗墓边城

    鬼吹灯外传6盗墓边城

    熊姥姥以重泉守宫为药引,终于解了风冷情身上的五蛊断魂钉之妻。在客栈之中,跋山涉水前来寻找风冷情的水灵却因一时误会,伤心远走。风冷情等人一路追随水灵来到了塞北苦寒之地,无意间陷入了一座地下古城,发现了一个淹没于岁月尘埃之中的惊天之秘。
  • 北宋小先生

    北宋小先生

    赵福林一梦醒来,已是北宋仁宗年间了,他竟是一个落第的小秀才,子承父业,做了小书院的一名教师先生。且看赵福林是怎么教书育人,扭转北宋危亡的局面,用现代的数理化知识,改变北宋亡国的命运。
  • 疯少闯花都

    疯少闯花都

    摆地摊、收垃圾,他啥没干过呀?据说他还当过奴隶还有雇佣兵呢!“这算好的了!我三岁被抓去当苦力才屌!”某疯一脸牛逼哄哄的说。。。。“你这傻逼的苦逼人生有啥好牛气的呀?”旁人一脸无奈。。。。。某疯歪脖:“那你说我这黑道杀手疯少之名咋来的?”“癫出来的!!”“操!不是这样的!”PS:完全是新手,不是大神是新手!!!
  • 黄门

    黄门

    江湖市井,一些流传下来的规矩和手艺几近失传。一个偶然的木牌,让尘封了十六年的往事重新提起。赵枫,易家黄门的后人,在追溯往事的真相中却发现自己卷进了存在了上千年的市井恩怨。到底他的命运会将如何?且看正文……(书友群:495566535)
  • 将军不吃糖

    将军不吃糖

    “这世上我本无什么牵挂!”“遇见你是我唯一的幸事!”“我定要让你死心塌地的爱我!”“这世上我牵挂的只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