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72100000039

第39章 抗战归来(2)

王明是以****驻共产国际代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团委员的身份回国的。王明在回国之前又受到了斯大林和季米特洛夫的接见,王明的报告也就自然代表了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的意见。在****作为共产国际一个支部的领导体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王明的报告必然要影响很多与会者的意见。

另外,党内的一批军事干部自洛川会议以后,就对洛川会议确定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原则等问题与******发生了意见分歧。王明在十二月政治局会议上的报告恰好与党内这些同志的愿望相吻合,致使不少人倾向于王明的主张。

洛川会议以后,******在9月12日致彭德怀电、9月16日致****电、9月21日致彭德怀电、9月25日致朱德、彭德怀、任弼时、******电、同一天致******、刘少奇、******电等一系列指示中,反复强调了我军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不能采取运动战的方针,认为以我党目前领导的军事力量决不可与日军打阵地战、运动战,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放手发动群众,通过山地游击战,深入敌后,建立根据地,独立自主地发展和壮大革命势力等工作上面。

1945年6月10日,******在****七大上作关于选举候补中央委员问题的讲话中曾经回忆起十二月会议的情形:“遵义会议以后,中央的领导路线是正确的,但中间也遭过波折。抗战初期,十二月会议就是一次波折。十二月会议的情形,如果继续下去,那将怎么样呢?有人说他奉共产国际命令回国,国内搞得不好,需要有一个新的方针。所谓新的方针,主要是在两个问题上,就是统一战线问题和战争问题。在统一战线问题上,是要独立自主还是不要或减弱独立自主?在战争问题上,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还是运动战?”

******与王明的分歧也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彭德怀后来回忆说:

“我认真听了毛主席和王明的讲话,相同点是抗日,不同点是如何抗法。王明讲话是以国际口吻出现的,其基本精神是抗日高于一切,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会议时间很长,似快天明才散会的。会议上的精神是不一致的,感觉回去不好传达”。“回去传达就只好是,毛主席是怎么讲,王明又怎么讲,让它在实践中去证明吧。”

王明在十二月政治局会议上还大讲要抓紧反对托派,反对党中央联合陈独秀等一起抗战。

陈独秀1929年11月25日被开除出党后,参加了托派活动。他于1932年10月15日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才于1937年8月23日在南京被释放出狱。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和全民族抗战的兴起,陈独秀出狱后没有按照******的愿望重新“组织一个新共党”,而是在文章、讲演中宣传抗日,还托罗汉向中国共产党在南京的代表表示自己“愿意回到党的领导下工作”。后来,他本人也和叶剑英、博古、董必武等中国共产党人见面,表示赞成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对于陈独秀等人的转变,中国共产党表示欢迎。******、叶剑英等曾经表示,陈独秀等人是“赞成抗日的”,以后对他们“可以将‘匪徒’二字停止使用”。

1937年9月10日,张闻天、******致电林伯渠,提出了党对托派分子的几条原则:1.我们不拒绝与过去犯过错误而现在真心悔悟、愿意抗日的人联合,而且竭诚欢迎他们的转变;2.陈独秀等托派分子能够实现下列三条件时,我们亦愿意与之联合抗日:(1)公开放弃并坚决反对托派全部理论与行动,并公开声明同托派组织脱离关系,承认自己过去加入托派的错误;(2)公开表示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3)在实际行动中表示这种拥护的诚意。至于其他关系,则在上述三条件实现之后再考虑。

正在党中央积极团结陈独秀等犯过错误的人共同抗日之际,王明回到了国内。据王明自己后来在《****五十年》中说:“1937年底,在我回到延安之后,便得知******已和陈独秀的代表罗汉达成协议”。“由于我已回到延安,‘恢复党籍’的计划才未实现”。

陈独秀未能回到党内,主要与陈独秀后来没有接受****中央的三项条件有关,但王明当时对陈独秀的认识和对待不仅是错误的,而且直接影响到问题的处理与解决。王明在十二月政治局会议上的报告中,一直指责中央“过去忽视托派危险”,“对托派实质认识不够”,认为“托派是军事侦探的组织,主要是两面派的办法,运私货的办法,不采取两面派的办法会使人认识,我们要特别注意”。

康生这位王明的得力助手,积极配合王明,公开发表了《铲除日寇侦探民族公敌的托洛茨基匪徒》一文,诬陷陈独秀等与上海的日本侦探机关“进行了共同合作的谈判”,日本特务机关给陈独秀的“托匪中央”每月300元的津贴,并由托派中央的组织部长罗汉领取了。由此,把陈独秀打成了领取日本津贴的“汉奸”,从而最后关上了使陈独秀回到党内来的大门,在当时产生了很坏的影响。

十二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增补刚刚回国的王明、康生、****为**********书记。并决定,由王明、******、博古、叶剑英组成****中央代表团,负责与国民党进行谈判;由******、博古、项英、董必武组成****中央长江局,领导南部中国共产党的工作;还决定由项英、曾山、陈毅、方方、涂振农组成东南分局,项英为书记,领导新四军工作。

这次会议对王明在党内的特殊地位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认可。会议决定成立****七大筹备委员会,准备在适当时机召开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决定******为筹备委员会主席,王明为筹备委员会书记。

十二月政治局会议没有形成决议,但王明未经党中央同意。却于12月25日擅自发布了《****中央对时局的宣言》,宣言则基本上反映了王明在报告中提出的主张。

宣言提出,自卢沟桥事变以来,“开始形成了我统一的国家政权和统一的国家军队”,而且要进一步建立“有统一指挥、统一纪律、统一武装、统一待遇、统一作战计划的足够数量的有新式武装的和政治坚定的国防军队”

十二月政治局会议以后,由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政治局会议情况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也反映了这次会议的结果:“此次政治局一致地接受了国际的指示,检查了过去统一战线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教训,纠正了实际工作中的某些偏向,使统一战线政策有了新的发展。”

十二月政治局会议标志着王明****错误在党的领导层中发生重要影响。不过,由于王明会后立刻去武汉,只担负****长江局的领导工作,****中央的工作仍在******的领导下。因此,王明的****错误并没有在全党工作中全面贯彻,还主要在局部地区发生直接影响,而且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也逐渐被广大的党员干部接受。

然而,十二月政治局会议上的“胜利”却使王明的头脑开始发热。由于会上多数人同意王明的意见,王明对自己的影响和******、张闻天等人的领导能力作了不切实际的判断。目前没有材料证明王明回国的目的就是夺取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权力。但自十二月政治局会议以后,王明确实很快走到目空一切、独断专行、自以为是的地步。他对于中央的工作横加批评,屡屡不经******、张闻天的同意即擅自以****中央的名义发表谈话和声明,甚至随意起草或修改******等人的文章,在长江局与中央闹独立性,开始凌驾于******和**********之上。

三、出任****长江局书记

武汉这个号称“九省通行”的华中重镇,在1937年12月南京失陷后,又成了国民党政府的临时陪都。当时国民党的党、政、军各重要机构和重要人物,在野的各党各派各界领袖以及文化界知名人士,原驻南京的各外国使馆人员,纷纷云集武汉。《全民周刊》、《抗战》、《抗战文艺》、《战地》、《自由中国》等进步刊物也陆续在武汉出版。

中国共产党在1937年9月就派****中央代表董必武由延安来到武汉。10月,成立了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12月初,叶剑英和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部分人员也从南京撤至武汉。中国共产党主办的《群众》周刊和《新华日报》也于1937年12月1日和次年1月11日在汉口公开出版。

十二月政治局会议后,12月18日,王明、******、博古、邓颖超、孟庆树等从延安来到武汉。从新疆跟随王明等人去延安的警卫人员张怀礼、巴方廷、鲜克德、陈永禄等也同往武汉。他们住在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今汉口长春街57号)。

王明这次来武汉,是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应******电邀,来武汉与国民党谈判的。12月20日,王明、******、博古就与国民党代表陈立夫进行了会谈。21日晚,王明、******、博古等就国共两党关系、扩大国民参政会等问题,又同******进行了会谈。

老谋深算的******在王明回国不久就邀请王明来武汉相谈,是他既看到了王明复杂的国际背景和在****的影响,也了解王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中的那些有利于国民党政策的主张。在会谈中,王明向******介绍了目前抗战形势、两党关系与合作任务、共产国际活动情况以及苏联的一些建议;博古对陕甘宁边区设联络参谋、办事处、参观等问题做了回答;******对成立两党关系委员会、制定共同纲领、出版新华日报、成立国防军事工业、机关军事工业部、征兵委员会,补充、扩大和改造部队,协助政府组织扩大国防参议会为民意机关等问题作了具体说明。

******对此表示完全同意,说;“所谈极好,照此做去,前途定见好转,彼所想的亦不过如此。”并且表示:“外敌不足虑,他欲前进困难愈多,(我国)军事虽失利并不足虑,只要内部团结,胜利定有把握。”******还要求陈立夫和****代表共同商量解决两党关系问题。最后,******表示希望王明“在汉相助”。

会谈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即刻向****中央汇报了与******会谈的情况,王明也经中央同意,留在武汉工作。

12月23日。****中央代表团和****长江局召开了联席会议,会议在讨论组织问题时作出如下决定:

1.因为代表团与长江局成分大致相同,为了工作便利起见,决定合为一个组织,对外叫****中央代表团,对内叫长江局。

2.长江局的委员是项英、博古、恩来、剑英、王明、必武、林伯渠。

3.暂以王明为书记,恩来为副书记。

4.代表团(长江局)下设五个部分:(1)参谋处,叶剑英任参谋长;(2)秘书处,李克农为秘书长;(3)民运部,董必武兼部长,孟庆树任该部下属的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4)组织部,博古兼部长。(5)党报委员会,王明任主席。

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央长江局的正式成立,王明也由此当了不到一年的****中央长江局书记。

从1937年12月23日至1938年3月19日,****中央长江局和****代表团共召开了十五次联席会议和三次联席临时会议。这些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有:长江局的经常工作;新华日报;两广工作;游击地区部队工作;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纲领;湘鄂赣工作问题;河南工作问题;湖北工作问题;上海工作问题;军事问题;陕北抗大、鲁艺、陕公招生问题和募捐问题;训练班问题;新四军问题;党的工作问题等。

王明在这期间除作为长江局书记负责长江局的全面工作以外,还与国民党上层人物、武汉各界以及国外人士进行了广泛接触,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为恢复和发展长江流域党的组织,与国民党协商统一战线中的一些问题,向国内外扩大宣传我党的主张,做了一些有益工作。

但是,王明在一系列言论和活动中,****错误进一步发展,甚至有时违背党的纪律,擅自以****中央和******的名义发表宣言和谈话,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

1937年12月,王明在汉口会见了美国合众社记者白得恩。王明在回答白得恩的提问中,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主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并不是放弃共产主义,“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们毫不掩饰,我们奋斗的最终目的是共产主义。不过,我们清楚地知道,共产主义并不是转手而成,或随少数人主观愿望可以实现的事,必须经过一些过渡历史阶段才能顺利达到。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要求,为对日抗战,保障民主生存。只有在人民了解社会主义,并为社会主义而奋斗时,才能有社会主义的革命”。

王明在与白得恩的谈话中,关于党的政策的阐述基本是符合中央精神的。但他对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则只字不提,而且表示,“中国共产党对政府积极抗战的政策,表示满意,中国共产党极力赞助和拥护领导抗战的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先生精明坚决,雄才大略,才能胜利领导全国抗战”。

当时是国共合作共同抗战,强调国共合作的重要性,推动******抗战到底,是必要的。关键在于采取什么方针来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如果在这之前,1937年10月25日,******与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阐述的观点,就会进一步看清,王明在如何坚持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存在着****错误。

同类推荐
  • 十三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

    降边嘉措与吴伟合著的本书,以著名的1904年江孜保卫战为重点,艺术地再现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该书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来、曲妮桑姆、仁赛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为“雪域一神”的政教领袖,更有作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农牧民群众和僧俗百姓。
  •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为了实现中国植物学本土化,他的脚印几乎印在了中国的每一片土地,他对中国植物学的研究,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植物学界。着作等身,成果累累,这样的评价对吴征镒来说,是毫不过分的。他用科学的语言抒写着一首植物之诗,科学之诗,也用诗的语言写下他对祖国,对人民,对真理,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我愿意默默地深深地崇拜。
  • 品康熙

    品康熙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全面、翔实地品评康熙帝的文治武功与雄才大略。康熙帝在文化上,他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创建了南书房制度,并亲临曲阜拜谒孔庙,他还组织编辑与出版了《康熙字典》等图书、历法和地图;在治理国家中,他建立会盟制度和避暑山庄外藩朝觐制,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他废止了残酷的圈地令,实施更名田,整修黄淮河运等水利工程,取消新增人口的人头税,施行“摊丁入亩”制度清王朝在康熙的治理下,由大乱走向大治,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幅员辽阔、政治统一、文化昌盛、经济繁荣的世界强国。可以说,也正是他的文治武功,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坚实基础。
  • 中国最狂的总裁

    中国最狂的总裁

    马云且狂且怪,但他狂的有谱,怪的有理。不管是策划了600名雅虎中国员工从北京乘火车专列到阿里巴巴总部的杭州之行,还是在公司内部晚会的舞台上一脸无奈的扮演白雪公主的搞笑角色;不管是妙语连珠的点评《赢在中国》,还是潇洒不羁的举办“西湖论剑”,马云像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不屈的创业信念,独特的做事风格播撒在商界,让人们仰视,也让人们深思:“既然80%的普通人,都能成功,但为什么成功的偏偏是那个长相普通,智慧普通的家伙呢?”
  •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竟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
热门推荐
  • 斗罗之血煞白虎

    斗罗之血煞白虎

    都市少年白浩宇重生在了斗罗大陆,成为了一只刚刚出生的幼虎,还好体内有传承功法血煞圣决,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了一只十万年魂兽。之后,更是凭借着传承功法的逆天性成为了神。名曰:血煞神帝!成神后的他,觉醒了上一世的记忆,最终,他在次杀回了诸天万界中,这里的大能们,再次感受到了绝望!(本书又名:星域之血煞白虎)
  • 璀璨结晶

    璀璨结晶

    文学版:不死鸟从未不死,因为生命与死亡正如硬币的两面,当你在追求生命的荣光时,死亡的阴影也会伴随着你的左右。平凡的蝴蝶亦会破茧,不死的鸟儿亦会凋谢。破茧亦或是凋谢,这是个问题。通俗版:坏人甲:小子,不作死不会死。主角君:果断作死。总之,是一个平凡的小子和一群值得信任的伙伴,在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果断作死的故事。(这是一本披着西幻皮的轻小说┑( ̄▽ ̄)┍)
  • 诡谲之夜

    诡谲之夜

    刘一鸣是个普通学生,他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一直生活的地方会变成一个修罗场……
  • 我不想当女帝了

    我不想当女帝了

    凤青盐穿越成大玥国的女帝。本以为可以坐拥后宫佳丽三千美男子,没想到美男子们都是派来杀她的细作。本以为可以在朝堂之上大干一番事业,却发现自己只是一个被人扶持的傀儡。本以为可以逃之夭夭去江湖自在逍遥,却在半道上被人拦截。那人谪仙般的容颜上气急败坏,抓着她道:“陛下,让臣好找。”
  • 顶着雷劫可劲浪

    顶着雷劫可劲浪

    老子曾经可以有系统的人,唉不说了都是泪曾经。。。那都是曾经。小的真是对不起系统一族的前辈们啊,装最强的逼挨最毒的打,有灭绝人性的修为,却是个战五渣,出手就被劈,老天,我日你先人。。。。。
  • 我在和平精英捡福娃

    我在和平精英捡福娃

    萧南只不过跟美女堂妹玩了一局和平精英,就发现了自己能在和平精英游戏捡到不同的福娃。每个福娃蕴含不同的惊喜,会是软妹币,也可能是精力药剂,还可能是热门药剂,来自平行时空的音乐等等.......萧南觉得自己要崛起了!“哇,哥,以前跟你打游戏没发现你这么厉害啊,天神下凡1V4!!!”“啊啊啊,你居然又灭队了,好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铠甲世界

    铠甲世界

    末日袭来的二百年后,一位身着逆天铠甲手持破木头斧子的少年,闯出属于人类的星辰大海。
  • 我真的是人生赢家

    我真的是人生赢家

    百世善人祝云谣世世横死之后终于得了个天生大气运的命格。然而……大哥是退婚流龙傲天,二姐是末世穿越女,三姐重生附带空间,同胞四姐天生附带天道宠儿金手指。更可怕的是,这几个爽文男/女主角还都是妹控!祝·就我没有金手指·云谣:呵呵,这就是传说中的大气运?!祝云舒/祝云诗/祝云谨/祝云词:我小妹天下第一好!人家修仙靠金手指,祝云谣表示,她靠躺赢就够了!轻松逗比修真文,女主功德无量,全员单箭头女主,无CP,有亲情线和友情线读者群:547310107
  • 情由你生

    情由你生

    处女座学霸女主与霸道主义男主的姐弟虐恋~纯洁善良的女主从未谈过恋爱,好不容易辍学后重返校园的她誓以毕业前不恋主义!可当遇到霸道专情的男主死缠烂打各种深情告白又该如何招架?俩人是否会擦出火花恋情?后续将为亲们呈上一碗怎样美味的狗粮呢?嘎嘎,七歌子擦擦自己的口水快忍不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