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13100000038

第38章 传记片影评范文点评

跑出国格跑出尊严——评《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你奔跑的身影是永远闪烁的标志,你奔跑时迸发出的激情让全世界领略到中华民族的力量。

——题记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通过新颖独特的叙事结构、丰满传神的人物形象、充实厚重的故事内容、婉转悠扬的背景音乐、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将中国短跑名将刘长春首次代表中国只身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的来龙去脉,艺术化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不难看出,导演侯咏在这部影片的制作上可谓殚精竭虑。他想要赞美和弘扬的不仅仅是一种勇于拼搏、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更多的是温馨暖人的挚爱真情、慷慨深切的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执著坚定的个人意志。

刘长春是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奋不顾身的典型代表。跑步是他毕生热爱的事业,他必须马不停蹄地奔跑,为了自己,也为了祖国,但唯独将家庭放置一旁。这对他来说不无遗憾,但他绝不后悔。孙海英扮演的父亲包容宽仁,明事理,顾大局。刘长春为躲避日军的追捕乔装打扮,辗转回到鞋铺与父亲告别。为替儿子掩人耳目,父亲一边若无其事地继续干手里的活,一边却又不自觉地以父亲的口吻叮咛嘱咐。父亲理解刘长春,他知道这个小小的鞋铺无法承载起儿子远大的理想。所以,为了爱,他放开手让儿子飞。亲情是刘长春成长的养料,成为他勇往直前的动力之一。

若是从家庭伦理的角度看,刘长春也有愧于妻子给予他的那份忠贞纯美的爱情。然而,正是这种远在故土的牵绊与守候,为本片增添了一抹柔情,也更加强调、突出了刘长春这一人物形象。他耐住孤独寂寞,含泪上路,真的如关云长一样单刀赴会。

本片对亲情、爱情的解读只是轻描淡写,真正泼以浓墨、施之重彩的情感展现还是要回归到激荡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上来。这个故事显得如此真实,不只是因为它讲述的是中国奥林匹克第一人刘长春的故事,更因为它力图反映20世纪30年代中国所面临的民生凋敝、列强侵略、东北沦陷、义勇军作战等一系列政局不稳、社会动荡的困境,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在这一典型时间和典型环境中,人物的刻画更有力度,这自然而然地成就了刘长春刚毅、顽强,还有几分固执的典型性格。他逃脱了日本人的挟持,千里迢迢跑到北平,无论如何都要代表自己的国家参与奥运会。他必须抓住这个实现梦想、为国争光的机会。

虽然刘长春参加奥林匹克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但这丝毫掩饰不了他对祖国的忠诚:和美国人摩门打赌是为了能够前往洛杉矶,更是为了证明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在战争刚刚打响的那一晚,他毫无惧色地面对敌人的军刀,发出无声的反抗;他情辞恳切地向宋教授表明立场,立誓为了祖国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就算死也甘愿,不能因为开始的失败而轻易放弃这宝贵的第一次。

徐特说过:“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种光荣。”无论成败与否,刘长春都理应得到掌声,理应得到众人的欢呼。他竭尽全力地奔跑,眼中是祖国母亲疲惫的面容,胸腔中是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在跳动。他对“责任感”这个词,有着前所未有的清醒认知。爱国,是他的光荣;他,也是中国的光荣。

与此同时,该片通过刘长春这个人物折射出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国难当头,危亡之时,中华儿女毅然奋起。姚可秀对刘长春说:“我们都是战士,只是所在的战场不同而已。”是啊,刘长春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打响了属于中国的第一枪。他对跑步的坚持和国内反抗斗争的坚持,证明了中华民族是坚强勇敢、富有凝聚力和正义感的民族。中国永远不会被打倒!

本片的另一立意是强调个人意志的巨大力量。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刘长春虽败犹荣。他一路跋山涉水,困难重重,远渡重洋,风尘仆仆。到底是什么支撑他抵达终点?是不肯屈居人后的骨气、拥有实力的底气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气。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它呈现给受众的绝对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画面中的刘长春还在奔跑,泪水与汗水奏响了他命运的交响曲。伟大的理想使他不平凡,特殊的现实意义把他推到中国体坛的最高点。他跑出了尊严,跑出了国格,并让中国跑向世界。

这篇影评对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进行了细致分析,着眼点在于刘长春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和慷慨深切的爱国情怀。从这个切入点出发,作者从理想和信念的执著、亲情对他的鼓励、爱国精神几个侧面,揭示刘长春性格的复杂性和感人的精神。这类具有“宏大叙事”性质的电影,常常是一些综合院校和二本院校、三本院校影评考试的重点考察对象,诸如《建国大业》、《集结号》、《我的左手》、《冲出亚马逊》、《凤凰琴》等电影。这类电影本身的思想深度和影像难度并不是很大,主题通常围绕一些常见的重大主题,诸如爱国主义、励志、革命理想主义等。但是,这类电影的影评想要写好,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这些电影的影评写作,常常容易流于千人一面,缺乏个人化的具体感受。其次,这些电影的影评写作,常常会显得比较空泛,特别是缺乏对于影像风格的分析。针对这些问题,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还是要注意多维度、多侧面地把握电影,注意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电影。例如,这部《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如果从主题、导演风格、形式技巧等角度介入,难以很好地对之进行分析,如果从电影的意识形态、类型化、民族性等角度分析,就会有一些新颖的观点和结论。特别是从电影的类型化出发,指出该电影从体育励志的电影工业美学的惯常类型出发,又超越了传统的体育类型片,是该片的新颖和独特之处。在我国,体育电影形成了官方意志、爱国精神和体育意志的结合,与西方著名的体育电影,诸如《洛奇》系列、《百万美元宝贝》等相比,其个人奋斗的孤独英雄色彩要淡化得多。所以,作者认为该片是对个人意志的赞扬,这种观点有欠妥当。

心若在梦就在——评《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的主题表达

影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讲述了1932年,中国运动员刘长春经历千难万险在美国洛杉矶万人体育场参加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事迹。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历史背景下,刘长春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姿态战斗在战场上。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采取了双线交叉的叙述手法,重墨描写了刘长春艰辛的征战历程,其间利用回忆,叙述他从东北大学力克日本名将,到遭关东军追杀、涉险赴京请命、少帅以“关公单刀赴会图”为其壮行,直到代表四亿中国人站在奥运会的赛场,最终壮志未酬。他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个百折不挠、奋勇争先的铮铮铁汉的形象,虽败犹荣,催人奋进。在影片最后,镜头定格于刘长春在洛杉矶奥运会200米的预赛跑道上冲出的那一瞬间,瞬间的静默代替了欢呼,震撼着观众的心灵。

对国家来说,奥林匹克精神是“为国争光”,对运动员来说,则是信念、追求,永不放弃。刘长春有着一颗永不服输的心,渴望“像马一样奔跑”,视运动为生命。在雨中宣泄激情,为继续比赛执著争取。在观众的心目中,刘长春就是这样一个胸怀大志、百折不挠的民族英雄。

刘长春代表中国第一次参加了奥运会,抱着一颗坚定的爱国之心,远涉重洋和教练一起到美国参加他“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盛会,这是何等的决心和勇气。在他的生命中有着三段华彩的乐章,经历了三段不同的赛跑。第一段是刘长春在东北大学学习时,参加华北运动会,在最后关头战胜了日本选手,为国争光;第二段是在船上的赛跑,最终赢得了时间,在奥运会开幕式之前赶到了;第三段便是在奥运会赛场上的比赛。这三段赛跑也都体现着刘长春不放弃、不屈服、奋勇拼搏的爱国精神。

国难当头,刘长春不畏险阻地继续他一个人的战斗。《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讲述着一个悲壮的故事,但却没有沉浸在悲里面,而是一直强调这是一次壮举,这是整个中华民族对奥运会的向往。影片把这“第一次”的奥运会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鼓舞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士气,让观众最大限度地回到了当时的时间和空间,用心体会着一个民族、一个中国人身陷危难之中的遭遇和命运。

作为一部典型的励志片、一部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影片,它映射出的是一个民族的崛起、一个大国的崛起!它昭示出的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结束屈辱历史的开始!虽然这只是刘长春“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但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在代表整个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姿态,作为一名战士,战斗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为祖国争取荣誉。

作为一部在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前放映的影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显示了中华民族期待辉煌的热情与信心,从这个角度讲,它的意义已经完全超越了电影本身。“心若在,梦就在”,影片通过讲述刘长春的故事抒发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值得观众为之喝彩!

这篇影评的特点在于,结尾的升华十分有力。我们通常讲到文章的结尾,都有“豹尾”的说法,意思是收起要有力。有的同学在写影评的时候,开头和中间部分都比较好,但到了结尾,却草草结束。当然,我们说结尾的升华,绝不是人为地拔高,而是建立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并立足于电影本身的特点。例如,这部影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其主题着力点在于拼搏奋斗的精神和为国争光的精神。在文章中,作者注意了电影本身的文化语境,即奥运会即将开幕,以及其他有关电影的资料。因此,这部描写中国人第一次出现在奥运会的电影,这部描写中国人在奥运会上虽败犹荣的电影,就有了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对比意义。因此,在结尾处,作者紧扣这个特点,将电影的文化意义做了更为深入的延展:“它映射出的是一个民族的崛起、一个大国的崛起!它昭示出的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结束屈辱历史的开始!虽然这只是刘长春‘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但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在代表整个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姿态,作为一名战士,战斗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为祖国争取荣誉。作为一部在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前放映的影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显示了中华民族期待辉煌的热情与信心,从这个角度讲,它的意义已经完全超越了电影本身。‘心若在,梦就在’,影片通过讲述刘长春的故事抒发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值得观众为之喝彩!”

同类推荐
  • 影视导演基础

    影视导演基础

    本书介绍了电影的历史轨迹、电视的崛起、导演与剧作、导演与演员、空间设计、场面调度等内容。
  • 课外雅致生活-凡高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凡高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一样悲欢都是离合——论中国电影的叙事结构模式

    一样悲欢都是离合——论中国电影的叙事结构模式

    人类自觉或不自觉地创造艺术,当有数万年的历史了。数万年来,艺术与人类同在,成为人类生命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酿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式。数千年来,中外有关艺术的研究着作汗牛充栋。这些着作均为一代代学人感受艺术、品评艺术、思考艺术规律的结晶。时代发展到今天,艺术的创造、接受、传播以及艺术史的梳理、艺术理论的探索仍然需要学人孜孜以求。
  •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家庭魔术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家庭魔术

    本书内容包括家庭惊奇魔术、家庭故事魔术、家庭亲情魔术、家庭节日魔术、家庭技巧魔术等。
  • 评剧

    评剧

    《评剧》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长命孤百岁独

    长命孤百岁独

    所有的悲伤,总会留下一丝欢乐的线索;所有的遗憾,总会留下一处完美的角落;我在冰封的海底,寻找希望的缺口,却又在惊醒时,瞥见绝美的阳光……
  • 妈妈这样定规矩,孩子最有自控力

    妈妈这样定规矩,孩子最有自控力

    “孩子爱玩网游,常常抱着电脑一坐就是一天,跟他说话都不理人……”“作业每天不逼着、看着,从来不主动做……”“管不住,说什么都不听,跟你对着干!”“不能正常沟通,一说话就吵起来了……”…………这些妈妈们的烦恼,你是否也有呢?或者你比她们的更多更棘手?其实,孩子是一面镜子,他的大多数毛病,都来自于成长环境和家长、老师的“急功近利”病,如果家长能够首先反省自己,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孩子的问题便能迎刃而解。本书针对6-14岁孩子在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中频发的68个“叛逆”行为,如不听话、不守规矩不守纪律、贪玩贪吃零食、陷入网游不可自拔等等,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教家长巧妙给孩子定规矩,在无形中打消孩子的抵触情绪;并对孩子和家长双方的坏习惯同时下“刀”,铲除坏习惯、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源,使家长能够端正自身行为习惯,为孩子创造出好的成长环境,也使孩子能够更自觉自律地学习、成长,拥有超强的自控能力。
  • 兽宠之界

    兽宠之界

    这个世界,人类的生活与兽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顾心城意外的来到了这个五彩缤纷的奇异世界,在这个斑斓的世界开启一段美妙的探险之旅。(宠物流小说)
  • 刷出来的天仙

    刷出来的天仙

    清末除了争夺山河的铁血之外,更能与天地争灵气的修仙
  • 月下繁花醉

    月下繁花醉

    月千尘很生气,那些人个个都在觊觎他的媳妇,偏偏他媳妇一见到他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能躲多远躲多远,这让他即心塞又心痛!红繁明明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可是一到她师傅面前,秒变乖乖女,一句废话都不多说,要多乖有多乖,要多矜持有多矜持,以至于她总想有一天可以逃离她师傅的魔爪!
  • 安的国度

    安的国度

    中短篇意境魔幻文!!希望大家多提建议!!
  • 开局拒绝系统任务

    开局拒绝系统任务

    “叮……,恭喜主人,绑定神豪签到系统!”“发布任务:体验滴滴司机或者快递小哥一天!”听着脑海中冰冷的机械声,王勋淡淡的吐了一个字:“滚”
  • 家有猫女:凶残冥主别这样

    家有猫女:凶残冥主别这样

    都说动物通人性,原本我是不相信的。可没想到,在那天意外被一只猫救了之后,我竟然也成了属于他的猫!恶魔主人太凶厉,竟然还命令我帮他……
  • 网游之光环圣牧师

    网游之光环圣牧师

    超异能种子的觉醒,在“生命之母”的自爆下开启了逆天的时光倒流——于是,洛零重生回了神谕之示开启的那天。带着恐怖的游戏经验,带着无数的副本攻略,带着令人疯狂的任务秘籍,洛零发觉自己的目标很简单:坚持保护好她家的狸猫,坚持保护好她家的宠物,然后打造出一支超级小队把龙的财宝给偷了,把王者的陵墓给盗了,把上古的神殿给砸了,把海底的宝藏给抢了。这就是生活啊,一边调戏着怀里的美男,一边向牛A与牛C中间奋进!……嗯,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美男养成故事。………………还原你一个不一样的女主网游,还原你一个更为精彩的世界,通俗点讲,这是一个牧师一路走向巅峰的故事。
  • 国际传播策划

    国际传播策划

    新世纪以来,国际传播政策、责令及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提高国际传播效果、优化国际传播策略重要途径的国际传播策划日益受到关注。由张艳秋和刘素云主编的《国际传播策划》由学界和业界专家联手打造,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国际传播策划的综合性研究著作,采用了理论梳理及案例分析相呼应的编写方式,以求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国际传播策划》既可以作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媒体从业及研究人员开展国际传播策划与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