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18300000024

第24章 六画(2)

好人不长寿,祸害一千年

原著

《金瓶梅》第73回:“常言道:好人不长寿,祸害一千年。自古:碹的不圆,砍的圆。”

释义

好人往往寿命不长,恶人反倒老而不死。惋惜好人早逝,愤恨恶人在世。祸害,指恶人。

出典

汉·王充《论衡·治期》卷17:“夫贤人有被病而早死,恶人有完强而老寿。人之病死,不在操行为恶也。”

例句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3折:“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明·杨尔曾《韩湘子全传》第23回:“俗语说得好:好人不在世,恶人磨世尊。这个老爷,魆急死了,我们穷百姓那得个出头的日子?”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3回:“好人不长寿,祸害几千年。再说还魂日,应知话更长。”清·无名氏《林兰香》第38回:“海氏道:‘正是:好人不长寿,祸害几千年。’”

好心不得好报

原著

《金瓶梅》第18回:“奴好心不得好报。那淫妇等不的,浪着嫁汉子去了。”《金瓶梅》第97回:“这春梅道:‘过往勾当,也罢了。还是我心好,不念旧仇。’敬济道:‘如今人好心不得好报哩!’”

释义

好心对待他人,却得不到好的回报。意指不被人理解,表达出怨愤之情。

出典

南唐·静筠二禅师《祖堂集》卷12:“学人便问:‘如何是和尚好心?’师云:‘好心无好报。’”

例句

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17:“曰:‘为什么却丧身?’师曰:‘好心无好报。’”宋·克勤《碧岩录》卷6:“和尚快与某甲道,若不道,打和尚去也。这汉识什么好恶,所谓好心不得好报。”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回:“只见罪人伏侍公人,那曾有公人伏侍罪人。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却不是好心不得好报!”清·无名氏《小儿语补》:“好心不得好报,劝你不用焦躁,忘恩负义由他,自有天公知道。”清·丁耀亢《续金瓶梅》第48回:“古今尽是一骷髅,抛露尸骸还不修。自是好心无好报,人生恩爱尽成仇。”清·无名氏《玉娇梨》第13回:“真是好心不得好报!且请问相公高姓?贵处那里?今将何往?”

好男不吃分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原著

《金瓶梅》第85回:“你思虑出病来,没人知你疼热。等奴出去,不与衣裳也罢。自古:好男不吃分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释义

有志气的好男儿不靠分给的家产过日子,有出息的好女子不靠陪嫁的财物生活。意指有能力的人,自己自立自强。

出典

宋·赜藏主《古尊宿语录》卷24:“尚云:‘男儿不用分时财,衲僧家合作么生?’”

例句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2折:“常言道:好男不吃婚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小姐放心,小生若出去呵,拼的觅些盘缠,便上朝求官应举去也。”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10:“男子不吃分时饭,女子不着嫁时衣。多少白手成家的,如今有屋住,有田种,不算没根基了,只要自去挣持。”清·张士登《三分梦全传》第3回:“过公登时变脸,向女儿说道:‘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48回:“有句闲话说:好男勿吃分家饭,好女勿着嫁时衣。赛过就是耐。”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1回:“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依孩儿的意思,总是自挣的功名好,靠着祖父,只算做不成器!”清·无名氏《幻中真》第3回:“自古道得好:男儿不吃分时饭,女子不穿嫁时衣。这几亩薄田,要他何用,不如还了他,我们回家去住,倒落得干净。”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原著

《金瓶梅》第4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舍都晓的了,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金瓶梅》第85回:“常言: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消几日,家中大小都知金莲养女婿,偷出私孩子来了。”

释义

做了好事只有家里人知道,做了恶事很快尽人皆知。劝诫人们行善止恶,弃恶从善,以免恶名远扬。

出典

晋·葛洪《抱朴子外篇·疾谬》卷25:“谈者含音,无足传之美。令闻不著,丑声宣流。没有余败,贻讥将来。”

例句

宋·普济《五灯会元》卷9:“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6:“契丹入夷门,号为曲子相公。谚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士君子得不戒之乎?”明·陆采《南西厢记》第28出:“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俺的女孩儿莺莺不秀气,近日神思恍惚,闺门不守,想是与张生做下来也。”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2:“石城县把这件事当做新闻,沿街传说。正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21:“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妹子被强人劫去,家门不幸,今日跟这红脸汉子回来。”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9:“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扬千里。只为陈小官自家不要媳妇,亲口回绝了丈人,这句话就传扬出去了。”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3回:“正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冯奇又知道了,劈面走到,钱岩就把老妪说的话,告诉一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舍都知道了,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3回:“正是: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象我如今皈正佛门,你就不晓得了!”清·吴璇《飞龙全传》第1回:“却说那些看的人民,纷纷议论,只说个不了,一传十,十传百。正是:好事不出门,奇事传千里。”清·张南庄《何典》第9回:“谁知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一霎时满关都晓得了。那些阴兵见主将逃走,便都弗怕军法从事,乱窜起来。”清·曹去晶《姑妄言》第3回:“古人说: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这是他衙门里事,不知怎么就传出来。”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5回:“正是: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又道:人嘴快如风,登时内外男女,都知道谭绍闻家闹出搜赌乱子来了。”清·李宝嘉《活地狱》第36回:“但是,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黄大老爷进省,也不晓得怎样含糊回报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回:“常言道:好事不出门,恶言传千里。王伯臣接着电报十几天不报丁忧,这话早已沸沸扬扬,传的同城都已知道,就有此耳报神到瞿耐庵面前送信讨好。”民国·蔡东藩《两晋演义》第22回:“俗语说得好: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这汉至聪的不法行为,才经数夕,已是喧传内外。”

好姻缘是恶姻缘

原著

《金瓶梅》第5回:“参透风流二字禅,好姻缘是恶姻缘。痴心做处人人爱,冷眼观时个个嫌。”

释义

意指原本为好事,却偏偏变成了坏事。

例句

元·万松老人《从容录》卷3:“故安贴农桑,未尝颦蹙,何也,无用处成真用处,好姻缘是恶姻缘。”元·乔吉《两世姻缘》第1折:“你休恋京师帝辇,别求夫人宅眷,把咱好姻缘翻做了恶姻缘。”元·高明《琵琶记》第22出:“蓝田日暖玉生烟,似望帝春心托杜鹃,好姻缘翻做恶姻缘。只怕眼底知音少,争得鸾胶续断弦?”元·柯丹邱《荆钗记》第8出:“绣襦金屏,绮席华筵,好姻缘翻做恶姻缘,富亲眷强似穷亲眷。”明·杨柔胜《玉环记》第8出:“他要分开鸳侣,拆散锦鸾,忍下得好姻缘番作恶姻缘。”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4:“好姻缘是恶姻缘,莫怨他人莫怨天。但愿向平婚嫁早,安然无事度余年。”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11:“尾生桥下水涓涓,吴国西施事可怜;贪恋花枝终有祸,好姻缘是恶姻缘。”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9:“命犯孤辰恶疾缠,好姻缘是恶姻缘。今朝撒手红丝去,莫误他人美少年。”明·瞿佑《剪灯新话》附录:“好姻缘是恶姻缘,只怨干戈不怨天。两世玉箫犹再合,何时金镜得重圆。”明·李祯《剪灯余话》卷2:“与君相见即相怜,有分终须到底圆。旧女婿为新女婿,恶姻缘化好姻缘。”明·无名氏《僧尼孽海·西冷寺僧》:“悒悒伤心只自言,好姻缘化恶姻缘。回头恨折章台柳,赧面羞看玉开莲。”清·丁耀亢《续金瓶梅》第25回:“参透偷情二字禅,好姻缘是恶姻缘。既伤天理还伤命,坏了声名又使钱。”

如鱼得水,似漆投胶

原著

《金瓶梅》第99回:“敬济上的楼来,两个如鱼得水,似漆投胶,无非说些深情密意的话儿。”

释义

就像鱼和水那样融洽投合,好似漆和胶那样粘连紧密。喻指男女关系亲密,缠缠绵绵,情深意厚,难舍难分。

出典

秦·李斯《用笔法》:“如游鱼得水,景山兴云,或卷或舒,乍轻乍重。”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例句

元·无名氏《张协状元》第38出:“去时春暮子规正啼,如今柳岸前枯,见嫩菊开数枝。料张状元,见它喜,如鱼投水,如胶投漆。”明·吴廷翰《步步娇·情词》曲:“难讨恩爱一宵,谁承望暮暮朝朝。如鱼得水,又似漆投胶。”明·沈仕《新水令·闺情》曲:“待相逢梦也难求,着甚来由,晓夜无休。又不是鱼水相欢,胶漆相投。”明·袁凫公《八声甘州·代周非月赋别阿蝉》曲:“冤家聚首,似漆胶相和,鱼水相投。”明·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我和他比蜜调油,如鱼得水,似漆投胶。”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3:“金奴与吴山在楼上,如鱼得水,似漆投胶,两个无非说些深情密意的话。”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38:“他两个自花烛之后,日则并肩而坐,夜则叠股而眠,如鱼籍水,似漆投胶。”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25:“昔有夫妻二人,各在芳年,新婚燕尔,如胶似漆,如鱼似水。”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20:“这里洞房中一对新人,真正佳人遇着才子,那一宵欢爱,端的是如胶似漆,似水如鱼。”明·无名氏《欢喜冤家》第3回:“夫妻二人十分欢喜,如鱼得水,似漆投胶。每日里调笑诙谐,每夜里鸾颠凤倒。”明·无名氏《欢喜冤家》第3回:“话不烦絮,过了两个月日,每夜盘桓,真个爱得如鱼得水,似漆投胶。”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84回:“次日起来,男看女,如鲜花着露;女看男,如玉树临风。真个如鱼得水,似漆投胶。”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这段书交代到这里,要按小说部中,正不知该有多少什么如胶似漆,似水如鱼的讨厌话讲出来。”

妇人家,没脚蟹

原著

《金瓶梅》第14回:“这时节,方对小厮说将来,教我寻人情救他。我一个妇人家,没脚蟹,那里寻那人情去?”《金瓶梅》第89回:“好姐夫,你丈母说,寡妇家没脚蟹,不知亲家灵柩来家,迟了一步,休怪!”

释义

又作“寡妇家没脚蟹”。古代社会寡妇不能出头露面,就像没有脚的螃蟹一样,无依无靠,遇事自己难以处理。没脚蟹,螃蟹无脚不能行动,意指孤独无依。

例句

明·周朝俊《红梅记》第14出:“他似混江龙作浪何难,我这没脚蟹要横行能勾?势难留,因此俺挈家逃走。”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35:“我是个孤孀妇人,儿女又小,就是没脚蟹一般,如何撑持的门户?”清·曹去晶《姑妄言》第15回:“他母亲是个没脚蟹,无门可告,真是苦恼。”清·丁耀亢《续金瓶梅》第18回:“为什么坐的墩着,这里一头那里一头的,像个没脚蟹一般,不如大家赶到临清河口上,找着玳安和他一路走,强似在家愁的慌。”清·四桥居士《隔帘花影》第17回:“我如今没了孩子,像个没脚蟹一般,不如大家赶到临清,找着泰定和他一路走,强似在家愁的慌。”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22回:“我两个妇人,没爪蟹,若有山高水低,怎样才好?”清·无名氏《风流悟》第7回:“我是无脚蟹,嫁鸡随鸡了。怎奈他只硬欺负我,动不动不是骂,就是打,见了他如铁面一般,睬也不睬我一睬。”

当面锣,对面鼓

原著

《金瓶梅》第51回:“他听见俺娘说不拘几时要对这话,他也就慌了?要着我,你两个当面锣、对面鼓的对不是!”

释义

面对面地敲锣打鼓。喻指有话当面讲清,不遮掩回避。

例句

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2回:“这说的是。你叫他本人当面锣、对面鼓的,大家彼此相相极好。”清·张春帆《九尾龟》第96回:“以前既然有过这样的一重过节,如今薛金莲要嫁别人,怎么竟会和陶观察当面锣、对面鼓的这般明讲。”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9回:“这时候忽然又给说起媳妇来!就说媳妇也罢,也有这样当面鼓、对面锣的说亲的吗?”

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似漏网之鱼

原著

《金瓶梅》第47回:“五更替他雇长行牲口,起身往扬州去了。正是: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似漏网之鱼。”《金瓶梅》第92回:“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随行打寻杨大郎,并无踪迹。”《金瓶梅》第94回:“这敬济听了,吓的忙忙似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复回清河县城中来。”《金瓶梅》第100回:“随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似漏网之鱼,弓鞋又小,万苦千辛。”

释义

又作“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忙忙似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似漏网之鱼”。就像丧失了主人的狗和漏网之鱼,惊恐万状,拼命奔逃。喻指匆忙奔逃、狼狈不堪的样子。

出典

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卷47:“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彦作品集(1)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彦作品集(1)

    她在丁老荐头行的门口,已经坐了十四天了。这十四天来,从早到晚,很少离开那里。起先五六天,她还走开几次,例如早上须到斜对面的小菜场买菜,中午和晚间到灶披间去煮饭。但五六天以后,她不再自己煮饭吃了。她起了恐慌。她借来的钱已经不多了,而工作还没有到手。她只得每餐买几个烧饼,就坐在那里咬着。因为除了省钱以外,她还不愿意离开那里。她要在那里等待她的工作。
  • 沙郡年记

    沙郡年记

    追逐融雪中动物的足迹、阅读橡木年轮的历史、倾听大雁迁徙的长鸣……在这部作品中,奥尔多·利奥波德描述了自己在远离现代生活的简陋乡舍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在美国大陆各地的游历经历。在此过程中,他也持续思索着人类与他们生存其上的大地之间的关系,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应保有的爱与尊重。
  • 反直觉思考

    反直觉思考

    为什么你制定计划的时候信心满满,最后却总是完不成?为什么我们明知概率极低,却依然喜欢买彩票?为什么每一个决定都符合逻辑,最终却没有得到好结果?为什么“天才少年”非常努力,大多数都没有成功?为什么“专家”总被看成“砖家”,却依然是权威?为什么最聪明的人会犯一些最低级的错误?我们的所有思考都基于大脑的“默认设置”,使用的是百万年进化形成的“自带软件”,这种思维模式就是直觉思维,是我们所迷信的因果、逻辑、秩序,但它已经不能适应这个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要想做决定、做选择的时候不犯错误,我们必须掌握反直觉的思考方法。
  • 谁解茶中味

    谁解茶中味

    这里有的是茶和人的故事,有些茶和有些人一样,居于九天之上,视之绰约神仙中人,只能仰望之、嗟叹之;有些茶和有些人一样,挣扎在泥土之中,简直不在是茶,而是菜、是饭、是药,是穷人续命的东西;还有很多茶,和我们一样,泯然众人,不能飞黄腾达,也不能羽化成仙,只能在俗世浮沉中给自己添一点味道和情趣。有的人讲故事,像陆羽;有的人听故事,像蒲松龄;有的人就是故事里的人,像你我。茶本性凉,皆因经受春雨之寒,虽然挨过烈火烹油之热,不改本性清凉。希望读到这本书的人,在炽烈红尘中,能感受到如饮茶的一股凉意。
  • 反攻柏林

    反攻柏林

    库尔斯克战场上演大逆转,全线大反攻另有内幕?南路,北路,中路!进攻进攻!柏林被围,盟军内部可能大分裂?是希特勒的美梦,还是事实真相?仆从国联照瓦解谁是最后的盟友?谁在上演反戈一击?大军压境,目标柏林!最后的西里西亚!希特勒开枪自杀,乘胜追击,直指布拉格!1945年4月16日凌晨5时,朱可夫下了攻击柏林的命令,苏军的炮弹呼啸着飞向德军阵地,整个大地都在可怕的颤抖之中。
热门推荐
  • 暑中有真意

    暑中有真意

    [花雨授权]她讨厌麻烦!这样都能看上他,简直是奇迹!罢罢罢,男耕女织也挺好。呀呀呀,这回又是怎么了?原来她不是她?他不是他?一团又一团的混乱接踵而来,最后连旧生活,都没法再寻回了吗?
  • 王爷宠上天,调皮王妃很倾城

    王爷宠上天,调皮王妃很倾城

    他对任何人都是了冷酷无情,凶残暴虐,可对她却是百般温柔顺从。可是.......“司徒冰,如果再出去给我惹桃花债,看我怎么收拾你!”某王爷愤怒道。“王爷啊!这不赖我,谁让你家王妃我这么漂亮呢!”某女得意地说道。“那本王就让你下不了床,看你还怎么去给我惹!”说着就把某女压在身下。
  • 泽少深爱着你

    泽少深爱着你

    五年前经历的事,成就了她五年后的辉煌,有自己的公司,成为著名设计师。五年后回去,决心要为自己的母亲复仇。被抽恒蒙蔽双眼的她,直到遇见冷到不能再冷的他,上官家族的继承人,上官泽,在商场上心恒手辣,两人相遇又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不那。。。
  • 魔武女帝

    魔武女帝

    一场化学实验的异常爆炸,莫雅穿到了“魔幻大陆”,连续考验的生死和侮辱让她一步步登上巅峰,率领精灵和无知界的生物与神殿展开殊死搏斗。屹立在大陆几百年的信仰,背后究竟暗藏怎样的阴暗,神殿坐镇的双翼天使,纯洁无暇?隐现狡诈......
  • 一生劫,三世情

    一生劫,三世情

    从古至今,八仙的传说有各种不同的版本,其中最使人刻骨铭心的经典莫过于吕白的传说。。。。。这一世,他依然是高高在上的八仙之首,她却沦为凡人,被妖孽附体,毁三界,灭众生。情与义,他该如何抉择,八仙的路又该何去何从?
  • 水手日记

    水手日记

    海员古老而又神秘,我想写一段关于水手的经历,致敬艰苦豪迈的中国海员。
  • 十方世界托掌心

    十方世界托掌心

    仿佛只是睡了一觉,秦烨的世界彻底变了样:恋人消失了,陌生人成了父母,而亲生父母对他毫无印象。是梦未醒,还是所有人都在骗他?他决定背井离乡,迎接他的是布满天空的虫子、会流血的城墙、被圈养的人类……而自始自终,一双眼眸在天空中注视着他!
  • 白门柳(全3册)

    白门柳(全3册)

    《白门柳》共三卷,第一卷《夕阳芳草》,第二卷《秋露危城》,第三卷《鸡鸣风雨》,为著名作家刘斯奋历时16年潜心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中的三大名妓柳如是、李十娘、董小婉以及名士钱谦益与时代、命运奋力抗争的故事,有评论称其为“旧时代传统知识分子从政乱象的史诗”。
  • 回到过去后我逆袭了

    回到过去后我逆袭了

    身为女人,请为自己而活,为自己的自由而奋斗。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可不可以不再软弱,不再对人处处忍让?可不可以学会拒绝?不逼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可不可以勇敢一点,向欺负自己的人奋起反抗,找回那份失掉的自信?可不可以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为自己真正地活一次?
  • 第一偶像

    第一偶像

    我来,我见,我征服。在这崭新的泱泱中华,王博的目标是成为全民第一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