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25600000038

第38章 记事(13)

1995年,革命老人童小鹏对重庆的同志说过:“抗战时期,我和我的老伴紫菲一起,喝了八年嘉陵江水。我们在红岩共同战斗,后来恋爱、结婚,在这里生了两个娃娃,他们现在都已经50多岁了。所以,红岩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以前就商量过,将来去世以后不保留骨灰。把骨灰一半撒在嘉陵江里,一半深埋在红岩的泥土中,不搞墓,也不写名字。去年紫菲去世了,我把她的骨灰送了回来,并宣布了我们生前的约定。现在我要再次重申,我将来去世,骨灰不放在漳州,还是请我的儿子、媳妇把我的骨灰送回红岩,一半撒在嘉陵江,一半埋在红岩,和紫菲在一起。我们曾经生活在红岩,战斗在红岩。我们生是化龙桥红岩嘴的人,死了还要回到红岩,做红岩村的鬼。当然,鬼是没有的,魂兮归来,魂归红岩。这也是‘红岩精神’的体现!”

2009年5月8日,老人的骨灰到达重庆的当晚,就安置在他当年曾经工作战斗过的房间里过夜。9日早上,我们从红岩村接了老人的一半骨灰,乘船沿嘉陵江逆流而上,在到达红岩嘴下方的江面时,开始了骨灰撒放的仪式。我们向老人的遗像默哀致敬后,亲属先撒放骨灰,随后大家把鲜花的花瓣撒向江面,愿老人的忠魂融入奔流不息的嘉陵江水,日夜歌唱不朽的“红岩精神”。然后,我们又返回红岩村,把老人的另一半骨灰深埋在“红岩公墓”附近的山坡上,与他的老伴在一起,和无数为革命牺牲的先烈们在一起。

面对生死与身后事,童老是那么的真实、坦然,那么的从容、淡定,这惟有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才能做到。如今,那株植于深坑之上,作为日后祭扫标志的松柏,早已长得挺拔葱郁,并与四周植被交融在一起,成为了“红岩”的一部分。魂兮已归,精神永存!

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记什么叫英勇、坚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血与火的历史。十年的“红岩”工作让我心存感激,十年的“红岩”工作让我不断理解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不断提炼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红岩人”。

陈茜

一个江西女孩在“红岩”

2009年7月,刚从学校毕业,我只身来到重庆这座陌生的城市,没想到的是,我还幸运地进入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工作。刚到重庆时,我不知道我在这座城市的生活目标是什么,我感觉很茫然。但从入馆那刻起,我的感觉全都变了,不只是因为我感受到了亲人的温暖——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这个外乡人很快适应了本地的生活,更是因为“红岩”让我精神焕然一新。

“今天,该忘记的我们早已忘记,然而不该忘记的,我们却永远记得!”现在,每当听讲解员这样述说红岩历史时,我的心灵都会为之一颤。然而,在我刚入馆时,却对红岩历史、红岩精神陌生万分。那时我在红岩魂陈列大厅实习,仅仅是出于好奇,我在巡视展场时会到处看看展板的内容,但一直都是似懂非懂的。有一天,例行巡视时,碰到某位讲解员正向观众介绍某些陈列物,我刚好也在关注这些陈列物,于是顺便听了讲解。啊,没想到这些“貌不惊人”的陈列物,它们的背后还有这么多动人心弦的故事!从那时候起,我便深深地迷上了听讲解员的解说,更迷上了红岩故事,每天都要听,一发不可收拾。我甚至说不清楚为什么喜欢红岩故事,这种喜欢的心情,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或许是因为那些故事,每次听到都能让我穿越时空去“经历”那个“红岩年代”,让我心灵颤抖不已。记得有位讲解员讲小萝卜头的故事,讲得真好,每次都充满深情,我一遍一遍地听她讲,每次都会听得鼻子发酸,眼泪便情不自禁地从脸颊滑落。

现在虽然不在大厅工作了,但是,我总是找机会到各景点去听听讲解员们的讲解。因为我喜欢“红岩”,我深爱着“红岩”,“红岩”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转眼间,入馆已有两年了,我庆幸能来到这个神圣的地方工作。作为“红岩人”,我必须更加努力,努力学习红岩文化知识,深入了解红岩历史。这样才能更好地宣传红岩精神。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红岩”,走进“红岩”,感受“红岩”。

陈艳

《厉华说红岩》回顾散记

龙水湖会议:项目!项目!

2008年10月14日,重庆红岩联线的职工齐聚大足龙水湖。为了慰劳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中劳顿不堪的职工,红岩联线党委决定在这里让大家稍稍调整一下身心,随后以更好的状态投入本年第四季度的工作中。而联线党委一班人,在“工作狂”厉华书记的带领下,休息、工作两不误,乘此时于15日在龙水湖召开了联线党委扩大会议。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制订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实施方案。

这次党委扩大会议的背景,是国家实行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之下,结合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的改革,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来促进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红岩联线奉行“抓效益求生存,搞创新求发展”,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即统一于观众效益中。而观众效益最根本的体现,就是通过我们的工作,观众能获得历史的启迪,能受到革命精神的感召,能得到革命先辈人格风范的熏陶,从而履行我们肩负的发展先进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的历史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多元文化对社会大众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的影响,以及由此形成的动态的文化市场,使我们的工作随时面对强烈的挑战。我们的运作对策就是,主动走进市场,把自己的工作视为文化产品的生产环节,通过研究,挖掘蕴含于文物、史料中的思想内涵,形成研究成果,通过成果转化,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形成文化产品,走进市场,走进大众。一个产品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项目的运作过程。多年来,红岩联线就是通过一个个项目的运作,在百花齐放的文化市场中取得了应有的市场份额,建立起并不断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形成并不断扩大自己独特的市场号召力和社会影响力。如1988年开始持续20年的《红岩魂》全国巡展和《红岩魂·中国魂·民族魂》报告会,1989年的《这座山属于历史》四集专题电视片,1992年的《红岩魂》半景画馆,1997年的“夜游白公馆、渣滓洞”,1999年的《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2001年的《千秋红岩》展览,2002年的《时代先锋——共产党员实践三个代表》纪实报告剧,2004年的《生命作证——风雨歌乐山》纪实电视片,2005年的《血铸红岩——红岩历史人物报告剧》以及主题图书、主题活动、主题旅游线路等等。

眼下,落实红岩联线党委的要求,结合红色旅游,发展文化产业保障和促进公益文化事业,除了项目,还是项目。这是历史已证明的成功之路,毋庸置疑。我们唯一需要解决的,是决定上马哪个项目及如何运作。

南京机场的碰撞

2008年10月26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候机厅。三天前,10月23日,厉华带领几个职工到南京参加梅园新村纪念馆建馆30周年纪念活动,活动结束,离宁返渝。

三天里,全国各地同行相聚,沟通情况,交流思想,都不离一个主题:革命博物馆的发展。同行之间,既是合作的伙伴,又是切磋的对手,这种在竞争中共同提高、发展的伙伴关系,也是市场的一个重要构成。如何在共同发展中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做出特色,并以这特色为革命博物馆整体事业的发展贡献多多,成为大家共同的思考。南京之行,厉华一行人的收获,一是策划出“红岩讲坛”项目,搭建一个同行交流的平台,以此平台“借脑”,对红岩联线的干部职工进行智力、思想的“刺激”,提升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二个收获,就是利用在机场候机的时间,一行人“碰撞”,决定上马《厉华说红岩》项目。这个项目,溯源于厉华自2007年参加重庆电视台《重庆掌故》节目讲述,反馈的信息表明,厉华所讲的红岩历史内容,每期都有不错的收视率。由此可以判断:一、市场欢迎红岩历史内容;二、市场接受通过电视讲述传播红岩历史文化这个形式;三、厉华的“说”已成为一个有效的传播手段,并且具有独特的风格;四、充分利用前述几点优势运作项目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势在必然。

现在要做的是:给这个产品冠名;构思运作思路。其实,早在一个多月前,厉华已提出了“话说红岩”想法,并做了一些基础安排。现在,要把这个项目彻底明确下来,并努力做好做大做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碰撞”起来。

对于冠名,厉华最初不接受“厉华说红岩”这个名称,认为会使个人的名声太张扬,并且把个人的名字与一个整体的事业挂在一起也不合适。讨论认为:

“厉华”这个名字,经过20年来市场的沉淀,已抽象为一个事业群体的符号,而非仅为个人的名号,不存在宣扬个人损害整体之嫌;

“厉华”作为符号与红岩文化的关系,已为市场认可,具有相当的“明星效应”,我们的产品既然面向市场,就要充分运用一切有利于市场运作的元素,这是整体事业的需要,即使个人因此或受未知的不利影响,也须服从整体事业的需求;

以“厉华”冠名,对厉华本人是一种鞭策和激励,体现的是责任和义务,付出的将是更多的心神和精力,所谓“荣誉”只不过是一个“副产品”。

综合考虑之后,厉华最终接受了这个项目名称。

项目的运作,有两条出路。一是“借平台”,利用电视台资源,但势必影响项目运作的自主性,成本控制也难以把握;二是“搭平台”,即面向音像出版发行渠道,自编、自导、自拍、自制,成品也可送电视台选播,运作过程中,还可以努力培养自己的影视编创业务队伍。无疑,对红岩联线来说,“搭平台”是不二之选。

从10月27日起,有关部门和人员紧急行动起来,一系列的研讨会,一系列的布置会,紧张而有序:文稿的编撰、编审,拍摄脚本的整理、筹划,影视设备的采购,影视制作人员的培训,演播室设计、装修,造型、服装的设计、落实,等等。

12月1日晚6时,红岩村陈列馆四楼新辟的演播室,厉华在摄影灯下走上演讲台,开始了《厉华说红岩》第一次讲述:

走进红岩,感受红岩,厉华说红岩……

闻获奖而沉思

根据重庆市文学艺术奖评选办法,经专家评审和媒体公示,并经市政府第67次常务会议通过,2010年4月,《厉华说红岩》荣获第五届重庆市文学艺术(曲艺类)奖;2010年12月31日下午,第五届重庆文学艺术奖颁奖仪式在重庆市委宣传部举行。

闻此喜讯,笔者不禁感慨多多。笔者以文稿编研身份自始参与此项目,一直在为此项目的丰富和完善而努力,虽从未对项目的运作进行过总结性思考,而且也自觉不具总结思考的理论水平和思维能力,脑中浮现的,只有一些关于项目的零散记忆,故而勉力写下以上文字,或可为今后的系统总结留下一点材料,或可供有兴趣的读者从中了解一些情况。

回想这个项目的运作过程,它其实不是一个“单数”结果,而是“复数”的成功:

它是一个团体的努力成果,厉华以领军人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它是红岩联线20多年来发展中无数努力的一个小小着力点,承接着过去的求索,又联系着今后的探寻,就在这个项目运作过程中,我们又编创了大型文献故事展演《我们共同走过的路》,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60周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并获得成功;

《厉华说红岩》第一批产品面市后,正值我市“唱读讲传”活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重庆电视台选播了一部分,市场反响符合预期值,为“唱读讲传”活动稍增一点亮色,这是“好运”的巧合呢,还是努力的必然呢?

回想这个项目的运作过程,是我们团队边学习、边探索、边实践、边提高的“四边”过程,但我们的理念却一以贯之,那就是:坚持“使命第一”,履行博物馆文化的社会职能;坚持“创新第一”,探索发展博物馆文化的新路子;坚持“观众第一”,把握发展博物馆文化的正确方向;坚持“市场第一”,实践博物馆文化的经营性。

在红岩联线的词典里,有几个最核心的关键词:面向市场,创新发展,积极作为,励精图治。

诚然,《厉华说红岩》还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仅能作为以文化产业经营促公益文化发展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今后的路还长,也会很曲折。

但是,路在脚下,走便是伟大的行动!

陈建新

我的一次讲解经历

1997年烈士陵园派出20支红岩魂巡展队,辗转在中国70多个城市之间。我幸运地成为这场轰轰烈烈的“红岩魂”巡展活动的亲历者。

1997年2月,我参加了在湖北沙市举行的“红岩魂”巡展。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巡展,心情特别激动。虽然当时我是以管理员的身份参加巡展,但这次巡展却锻炼了我的讲解工作能力。我们这支巡展队原本安排了两名讲解员,但其中一名讲解员的亲人突然病故,她不得不回家奔丧。一名讲解员,完全不能满足沙市观众们的讲解需求。由于我的普通话比较标准,队长临时决定让我兼任讲解工作。我很珍惜这次锻炼机会,认真查阅史料,熟悉展板内容,对自己进行强化训练。

开展的第一天,前来参观的各单位团体及中小学生们络绎不绝,展厅现场十分拥挤,根本无法按照以往的讲解路线跟着展板走。我们不得不将观众们分批安排在展厅大门外的小广场上,概括介绍“红岩魂”展览内容,然后再放观众们依次进入展厅自由参观。轮到我上场时,我十分紧张,因为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讲解。看到所有观众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我突然觉得脑袋一片空白,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的讲解词,一下子全忘了。我觉得十分窘迫,脸红到了耳根。我记起队长给我传授的经验:别紧张,深呼吸。经过短暂的沉默,我终于平静下来,展板的内容开始浮现在脑海,我按照自己之前的准备完成了第一场讲解,最终赢得了观众们的掌声。我要感谢观众对我的理解和支持,我由于过度紧张,突然忘记讲解词时,观众们并没有哄笑和骚动,而是安静地等待我重新开始。

陈静

同类推荐
  • 澄明集

    澄明集

    本书系曾扬华先生二十四篇论文结集,对中国古代文学、哲学、史学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毕数十年研究功力于一书,古今贯通,视野宏大、观点新颖、材料丰赡,内容翔实,不啻是思想性、学术性并重,有深度、有广度的精湛论著。
  • 穿越绝地:罗布泊腹地神秘探险之旅

    穿越绝地:罗布泊腹地神秘探险之旅

    罗布泊腹地是一个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地方,它曾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而闻名于世,同时又以它作为一块尚未被人类摸清的地方而令众多的探险家为它而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本书的作者以其亲身的经历用纪实的手法向读者详细地介绍罗布泊探险的全过程,书中还附有大量的采风照片,再现了罗布泊那神秘撩人的面貌。
  • 我的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是王小波的一部杂文集。话题大多涉及他对生活方式、电影等媒体的看法以及国外见闻的思考。他从身边小事入手,以犀利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电光石火般让人幡然惊醒。我们在他的精神家园中穿行着,感受着他对思想,对自己,对写作的真诚,领悟着他思考的姿态、深切的人文关怀、平实豁达而宽容的理性精神。徜徉其中,我们分明听见了他从天堂里发出的笑声和他充满机智妙趣的耳语。
  • 再见亦是人生

    再见亦是人生

    尽管我们都不愿意说再见,可人生中却充满了再见,这些都令我们感到不安。总在担心眼前的这些明天再也不会出现,难过地流着泪,迟疑地挥挥手,不情愿地在心中默默说声再见。你可曾记得,初降人世的日子里,面对陌生的世界心中充满的好奇;可曾记得,青春年少的日子里,面对成长眼中充满的迷离;可曾记得,走过的这些年里变化无常的每一季云天;可曾记得,每一个美好思念里温馨动人的瞬间……走过的路,我用笔细心记录,其中的所有,都是日后的感动。年华流过,我用文字将它永远留住,在纸上,在心中,在那曾经走过的每一条街道旁。
  • 阳光照在民心河上

    阳光照在民心河上

    本书首次以长篇纪实文学的艺术形式,全景式、大跨度、多侧面地描绘了2002年以来,河北省以“为发展排阻清障、为群众排忧解难”为主题,在各行各业广泛深入开展的民主评议活动。河北省的民主评议工作起步早,范围广,方法新,措施实,效果好,是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有益探索,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这项被热情地称颂为“民心工程”、“阳光工程”的崭新举措,赢得了燕赵大地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著名青年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春雷和作家李乾清,历时一年多时间,深入到河北省11个市和数十个厅局采访,认真构思,精心创作,实事求是地记录了民主评议过程中,河北各行各业发生的深刻变化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激情展现了阳光照耀下的燕赵大地上,一幅幅鲜活感人的时代画卷。“民主评议”就像温暖灿烂的阳光,在“民心河”上荡漾……
热门推荐
  • 你好,神明大人

    你好,神明大人

    公子仍旧温润如生,佳人何故心戚戚兮?又是三月,柳飞草长,一座坟前一个人正倒酒独酌。你匆匆步入她的心扉。然后匆匆离去。我不愿你心哀,只要你仍旧笑颜如花,就好。人类的男孩对于神明来说太脆弱了...
  • 青梅竹马在一起

    青梅竹马在一起

    樱花中学,所有女生都想上的中学。因为里面的男生都十分的帅气。而,偏偏有这么一个女生,对里面的男生就是没感觉。许多人问她说:“诶诶,苏晓酱,你对里面的男生有什么看法吗?帅吗?酷吗?”“哦我亲爱的朋友,这么难的问题你让我怎么回答呢!”这不夸张,这就是苏晓酱。从来不喜欢男性的奇葩女生。
  • ML

    ML

    幸村:对不起,我丢失了你的信任。原谅我吧越前:哥哥,不要睡了,陪我玩不二:我不想做你的朋友!迹部:我才是你的爱人!
  • 桃赴

    桃赴

    男主人公对现实生活的打击和压力让他对生活没有美好的憧憬,一夜之间穿越一个时代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
  • 坤文恋

    坤文恋

    原创网络小说,超美超虐超现实主义。当爱情,遇上一种无法控制的因素,你将打开一扇新的大门。每周更新,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又见月明星稀

    又见月明星稀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夜幕下的未晞市暗涛涌动,人都在守着自己内心的那些个秘密 手段狠辣却待我百般温柔的队长第一次见面就擦出火花的骨科医生 待人温和却心藏惊天秘密的哥哥
  • 为你颠覆这个世界

    为你颠覆这个世界

    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靓女:“那个如果你获得了力量会去干啥?”辰海:“做个混吃等死的超人。”靓女:“能不能有点追求?”辰海:“嗯……那你再重新问一次。”靓女:“如果你获得了力量会去干啥?”辰海:“惩恶扬善,见义勇为,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你们心目中最强的英雄。然后!”靓女:“然后怎么样?”辰海:“然后继续混吃等死。”靓女怒了:“那还不如直接混吃等死吧!”“但是,如果新的力量颠覆了我所爱的世界,那么就由我来颠覆这个世界!”辰海坚定地说道。
  • 高富帅白富美那些事

    高富帅白富美那些事

    青春时代的白富美高富帅们的高中生活,男主人公高富帅汪晨,女主人公白富美暮云之间的爱情故事
  • 星之伴

    星之伴

    在一个安静且幽逸的小镇上,生活着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她很喜欢星星星星,喜欢它在黑夜中绽放的微光,他还喜欢以为薄荷微光少年,那是一段埋藏在心灵深处的暗恋……
  • 重生之透视修罗

    重生之透视修罗

    前世,她瞎了眼,爱上林嘉智,导致自己含怨而死;今生,她不仅要报仇,还要弄清楚神魔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