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43400000020

第20章 菁英篇(20)

李伟男,教授、博导。1961年4月生。1982年四川大学金属材料系本科毕业,1989年获“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3获“材料学专业”博士学位。在四川大学期间,主要从事金属材料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部(省)及企业委托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其中SCI检索九篇(七篇是第一作者)、EI检索30篇、ISTP检索三篇。2004年初调入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传感器重点实验室,从事光电薄膜及器件、敏感材料及传感器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是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

刘永智男,教授、博导。1942年生。1965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真空器件系,同年留系任助教。1994年被聘为教授,1996年担任博士生导师。1985年获法国微波与光通信工程博士学位。1981年至今,主要从事光纤与光通信技术、集成光学、光电传感与信息处理的教学科研。先后讲授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课程十余门。参加与主持编著《集成光学》、《光电子技术》、《液晶显示技术》、《高科技要览》等著作,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文章八十余篇。主持完成国家和部门委托科研项目四十余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电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获专利四项。是四川省学术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40余名。先后参与“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电子信息技术科技发展规划制订。

罗正祥男,教授、博导。1946年生,现任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1983年获得电子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1986年到1987年赴英国里兹大学作访问学者,回国后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长期主讲《微波技术》、《微波电路CAD》等课程,培养研究生近二十名。1997年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2001年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其中一项同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获四川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科研方向为高温超导微波电子学,从事高温超导微波通讯和高温超导薄膜微波表面电阻测试标准的研究。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部分被SCI、EI检索。曾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现为IEC/TC90(国际电工委员会/超导技术委员会)中国联络组成员。1997年被原电子工业部评为“电子工业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1998年获成都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饶海波男,教授、博导。1968年生。2000年获物理电子学博士学位,现为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曾参与并完成了多项国家“八五”、“九五”重点科研项目,其中作为分课题负责人研制成功的高亮度、高分辨率YAG投影显示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996年获电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五。曾承担了多个二极管泵浦被动调Q微激光器相关方面的省、部级及“863”创新基金项目,外延生长的Cr4+:YAG饱和吸收体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成功研制出单片式被动调Q微激光器样品。

2003年作为国家“十五”“211工程”子项目“新型信息显示技术”负责人,研制成功30?38mm、分辨率128?160线、全彩色PMOLED屏,相关指标参数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2003年9月到2004年3月,在美国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GIT),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MSE)访问进修,在Phosphor Technology Center of Excellence(PTCOE)从事纳米半导体颗粒及相关荧光粉的研究。已在国内外一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有影响力的科研论文。

吴健男,教授、博导。1981年取得电子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至今,1987年任副教授;1993年任教授。1994年至2001年,任电子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是中国光学学会理事,四川省光学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电子学会理事,光电子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

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科技基金,国防科工委预研等研究项目,取得多项鉴定成果,在国内外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1987年,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O2激光束沙漠地区传播特性的测试与研究”,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主持国防科工委预研项目“相干式CO2激光雷达关键技术”,获电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3月发明的“光电无源测距装置及其测量方法”作为第三发明人获国防发明专利一项。目前在研的项目包括国防预研基金项目、国防预研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吴志明男,教授、博导。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固体电子学系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电敏感材料及器件、电子聚合物材料及器件、敏感材料与传感器等,负责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部、省重点科研项目十余项,已通过部、省级鉴定(获验收)八项。2002年入选第四批四川省学术和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被评为成都市优秀专家。曾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成都市科技进步奖两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被SCI、EI、ISTP等检索三十余篇次。

叶玉堂男,教授、博导。1946年5月生。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78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物理进修班,1979年考上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后留校执教,1986年由国家教育委员会选派到美国留学,在世界著名的光电子和集成光学专家R?G?Hunsperger的实验室专攻激光半导体微细加工技术,1988年回国后一直在电子科技大学任教。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其中SCI收录八篇,美国一级学报五篇(全为第一作者),EI收录近四十篇。负责完成科研课题十余项,省部级鉴定八项,获电子部、四川省及成都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共五项。出版专著和教材各一部,获四川省“优秀图书奖”一项;持有专利三项,其中发明专利一项;在研课题五项。目前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热图像信号处理、单片光电集成、瞬态光学及光电测量等。指导在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共30名。

朱大勇男,教授、博导。1938年6月出生于重庆市。1960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真空器件专业。是美国SPIE会员,《红外与激光工程》编委。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电子工业部预研先进个人。

主持和参加了十多项国家和部委重点科研攻关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电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国防光华基金二等奖。讲授了激光光谱学、激光原理等六门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完成了《激光物理导论》等三部著译作。培养博士研究生五名和硕士研究生二十多名,国内外发表重要学术论文七十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十多篇。在研究飞机光电导航,光电对抗,激光器稳频技术,红外斯塔克效应,同位素CO2激光器件和光学双稳性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周晓军女,教授、博导。1955年出生,198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1983年和1999年在电子科技大学分别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1年在日本大阪电气通信大学作访问学者,1999年至2000年在香港城市大学进行博士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光纤传感器、光纤技术与光纤通信、光电对抗、计算电磁学、气体电子学等。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申请专利三项,已授权一项。先后承担和参加了多项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阴极发光仪电子枪,获地质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光纤大电流瞬态电流传感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波导与计算电磁理论,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在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资助下,开展“光纤通信”双语教学,2002年完成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光纤波分复用实验室”建设项目。目前已招收、培养了二十多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其中12名已走上工作岗位。

张晓霞女,教授、博导。1961年9月出生。1987年7月,四川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研究生毕业,2001年4月在西南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2001年5月到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任教。曾于2004年3月赴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作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集成光学理论及器件、光通信技术与器件等。先后主持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五项,获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成果证书一项。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被SCI、EI、ISTP等检索收录二十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合作出版著作一本。曾主讲半导体光电子学、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等课程。

杜平安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5月生于重庆开县。1984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机械系,后分配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部工作。1986年到1989年在重庆大学机械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89年获硕士学位。1989年到1992年在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获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8年在电子科技大学CAE研究中心工作,1998年调入机械电子工程学院,2003年在美国Georgia Tech进修访问。现为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四川省“智能机电系统与工业信息化”重点实验室主任,“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带头人,省学科评议组成员,IEEE会员,省机械工程协会机械设计、机械传动分委会副理事长。

学术研究方向有:CAD/CAE/CAPP/CAM、基于有限元法的数字仿真、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虚拟样机技术等。完成国家重大技术攻关,“863”、省部级及横向合作项目二十余项,获专利两项,独立出版学术专著两部,主编教材三部。发表论文80余篇,引用200多次,被EI、ISTP等收录30余次。讲授研究生、本科生课程五门,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五十余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校“211跨世纪人才工程”接力计划人选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黄洪钟男,教授、博导。1963年5月生于重庆。现为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武汉大学等高等学校兼职教授,ASME 可靠性与失效预防技术委员会委员,IFToMM可靠性技术委员会委员,美国Honeywell公司高级顾问,广西柳洲工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客座专家,全国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可靠性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高等学校机电类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国际学术期刊Advances in Fuzzy Sets and Systems等编委。ICME,ICFDM,IEEE CIS,AIWRM,ICQR等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分会主席或委员,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攻关、中美国际合作、中加国际合作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6项。培养六名博士后,获五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两项国家专利,出版五部学术著作,主编四部学术会议论文集,论文被SCI和EI收录100余篇次。

黄大贵男,教授、博导。1952年10月生于贵州。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学会副主任,IEEE会员、IEEE-ICMA会议总主席。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电子机械学会副主任,四川省科技顾问团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机械电子工程”博士点部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智能机械及系统工程部级重点实验室主任。我校机械电子工程学院首任院长、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机电系统及智能制造、网络数控系统等。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项目以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二十余项;有省部级鉴定成果八项,获省部级奖五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八十余篇(被IEEE、EI、ISTP检索三十篇次),著作三部;已申请及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六项。领衔获准机械电子工程博士授权点,已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80余名;创办了IEEE机电一体化及自动化(ICMA)国际学术会议。

同类推荐
  • 上海女人

    上海女人

    巴黎女郎,西贡小姐,香港苏丝黄……还有,上海女人。上海女人,是女人中一个界限最为模糊,行为最为扑朔的一族。她们有的是少奶奶、名媛,有的是上海卡门、弹性女孩。她们优雅地穿行于旧租界的古老建筑之间,散发着亦正亦邪的女人香。她们既嗲又娇,媚中带傲,在吴侬软语中,在烟视浅笑间,书写着各自不同的人生传奇。被称之为“触及老上海灵魂”的作家程乃珊,在这本《上海女人》中,以丰富详实的资料,娓娓动人的笔触,讲述了百年来各种上海女子的故事:如王家卫御用的“上海百搭”潘迪华,《花样年华》《阿飞正传》里有她妖娆的身影和糯软的沪语。她曾活跃于上海的歌台舞榭,而后迁居香港,成为香港第一个华人爵士音乐家……
  • 生命中的美丽

    生命中的美丽

    每一个困境都是祝福,每一个恶人都是天使。我们经验着我们的选择,我们经验着自己的心灵。人与人需要和谐,人与自然需要和谐,人与动物需要和谐,整个社会需要和谐,而这一切和谐都离不开爱,离不开自我的和谐。爱可以让人充满智慧,自我和谐是一切和谐的基础。多年来,我努力提升自己的心灵力量,以微薄之力改善自我所处的环境,同时,从改善自我的精神处境出发,以图在任何困难、挫折、磨难、意外等情况面前变得通达、圆润和自在,并对他人构成影响。而这种改善需要一个人不断地去学习,去奋斗,去体验,去思索,去反省,去修炼,去与物对接,与人对流,与生活讨经,与书中探秘,历经千辛万苦,一点点地觉悟,一步步地力行。
  • 落红

    落红

    本书收入短篇小说、纪实文学、随笔等文学作品十余篇:《不如归去》、《失衡的记忆》、《产科病房》、《暮雨》等。
  • 病玫瑰

    病玫瑰

    《病玫瑰》中,诗人的灵魂翼羽随处翩跹,意象婉如思涛中自由飘荡的飞舟。然而,现代文明对精神家园的攻击,也深深地触动着诗人文爱艺,诗人凝重的视境,通过那些悲天悯人的诗句,传递给读者。
  • 地下长河:引大入秦工程胜利竣工

    地下长河:引大入秦工程胜利竣工

    《地下长河:引大入秦工程胜利竣工》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地下长河》讲述引大入秦工程胜利竣工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热门推荐
  • 青春遗落的伤痕之青春的约定

    青春遗落的伤痕之青春的约定

    第一章一见钟情这里隔绝了尘世的喧嚣,唯留下缠绵的音乐,单纯的‘爱情’,走着走着忽觉清风袭袭。天空好蓝,想撒了金粉,白云悠悠飘过。‘加油,加油’一阵呼声拉开了序幕。比赛结果出来了,各个班都在为班里的健儿们喝彩加油,他过来了,他也拿了个名次,但我却不认识他是谁,只知道他与我同年级,我在6班,他在9班,好想和他作为朋友。
  • 二次元之十二宗罪

    二次元之十二宗罪

    十二宗罪的传奇,由我送上二次元的赞歌,要的就是你。
  • 古老法则

    古老法则

    看花开花谢,经百味人生,一代神王被背叛后封印修为,从人间界开始修行,体验亲情友情,直至终回顶峰,谱写一曲至情至性与血雨腥风。
  •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的内容提要如下: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的孩子们大多送走了自己去远方打工的父母,独自或者是在爷爷奶奶叔伯亲戚的扶持下照顾家中的田地,牲畜。2009年秋天,贵州大旱,饮水都成问题,孩子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他们坦然接受,偶尔抱怨,但是依然热爱自己的生活。26个留守的孩子,平均年龄9岁,220篇日记,21幅象征梦想的画,21个发自心底的愿望,12封写给爸爸妈妈的信。这些站在穷山之顶,恶水之上的孩子们,用稚嫩甚至娇弱的身躯撑起了那一片土地,还有他们的孤独生长。又爱又累,他们依然微笑。又爱又痛,我们只能流泪?
  • 密恋私宠:首席的设计宝贝

    密恋私宠:首席的设计宝贝

    某天,某女好友对着流星许愿,“快点赐沈安筠一个绝世好男人吧!”没想到三个月后,她先是差点被车撞,结果在两天之内,无数次遇见那个男人!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猿粪吗?“宝贝老婆,来,张嘴,我喂你,啊……”某人丢了一记白眼,“我手没废。”“我知道,可是不能让宝贝老婆累到。”“唐!睿!泓!”“宝贝老婆别生气,别动了胎气。”某男立刻举手投降……【读者群:235567290】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皓帝凌空

    皓帝凌空

    天地异变,世界离奇崩碎。一代天骄,布下天地大局。一块蓝色的心脏碎片,蕴含天地为之惊变的力量!拥有它,究竟是一场际遇?还是一场大劫?神秘主宰,引天地之力,转万世之轮,欲掌天地为己欲。一段曲折狂傲的人生,造就一代帝王!
  • 三元门

    三元门

    看到神秘镜子中诡异画面之后,奇幻之旅正式开始。神秘典籍内的人体解剖图,神经元蕴藏的特殊能量“元”,“念”能力的运用,黑桃扑克,黑衣女子,暗影,还有白天鹅……故事慢慢变得诡异迷离,为了接近真相而发生的一系列连锁事件……书友群:552902123
  • 我真是难主角

    我真是难主角

    扑街写手钱小天,写了八本小说,无一例外,全部太监。《三界搅屎棍》是他写的第九本小说,签约被拒后,深受打击,正当他准备太监,心灰意冷退出网文圈时,穿越成为书中男主角。钱小天:“玩呗、浪呗,我是主角我怕谁。”然而,各路神仙、妖魔鬼怪,英雄豪杰,就连那些小妖精都不准备放过他。这……剧本不是这样写的。。。
  • 一生一世之再世为狐

    一生一世之再世为狐

    初时,她是罪臣之女,父母均亡,无依无靠,只有与他的一纸婚书。她笑:“若你敢娶,我便敢嫁。”他挑眉:“那本王便娶。”成为王妃后,他发现她其实并不简单,但他说:“无论你是人是鬼,是妖是魔,娶了你,你便永远都是本王的王妃!”再活一世,没想到身在异世,穿成狐妖。这一世,本无欲无求,却终被那傻瓜拨乱了心弦。(其实是个清冷女主和傲娇男主谈个甜甜恋爱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