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43400000061

第61章 成就篇(12)

这一时期,基建后勤工作机构撤并频繁,职责范围也在不断变化。1956年7月,撤销总务科,成立总务部,下设膳食科、财务科、事务科、卫生保健科、校产科、印刷所;1957年1月,撤销基建处,在总务部下设基建科;1964年11月,学院设立院务部,下设总务处、房基处、财务处、卫生处、物资处、院务处;1972年3月,学院下属单位按连队形式组建,后勤部下设3个连:10连为总务部门,11连为房基部门,12连为卫生、财务、物资等部门。1972年7月,后勤部改为院务部;1977年11月,房基处分为房管处与基建处。

2.恢复与巩固(1978-1998年)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招生,这对学校来讲既是一个里程碑,又是一个转折点,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学校伴随着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渐恢复了勃勃生机。

但此时,建校20余年沉淀积累下来的问题日益显现,学校基建后勤工作面临极大困难。主要表现在:1)建校初,由于时间紧迫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各建筑设计多套用前苏联有关图纸,土地利用率低、功能不合理、采光通风差;2)当初偏重追求工期快、造价低,大量使用红砖粉代替水泥,房屋质量存在严重问题;3)道路、绿化、给排水系统等公共设施未能配套;4)学校长期未新建教工宿舍,住房极为紧张,职工意见很大;5)基建投资和后勤维修经费短缺,导致基建后勤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上述矛盾叠加在一起,令基建后勤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学校恢复工作千头万绪,校党政领导高屋建瓴,极为重视学校基本建设和后勤保障工作,紧抓规划这个龙头。一方面积极主动向上级汇报情况、争取投资;另一方面组织专门力量负责征地建设,尽快打开局面。先后修建了部分职工宿舍、图书馆、教学楼、幼儿园、部分学生宿舍、科研楼等建筑,建筑面积达9万平方米。1986年2月,电子工业部下达(86)电基字0080号“关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改扩建初步设计的批复”。这是学校基本建设方面一个时期内的纲领性文件,学校基本建设又迎来了一个小高潮,从恢复阶段迈入巩固阶段。这段时期,先后修建了计算中心、材料中心、培训中心(宾馆)、学生一、二食堂、成人教学楼、通讯大楼、成人教育学生宿舍、图书馆阅览楼、研究生宿舍、东院职工宿舍等一大批建筑,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基本缓解用房紧张局面。至1998年,学校占地700亩,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

基建后勤工作的恢复与巩固同时表现在机构的调整和工作职责的变化,1979年4月,撤销院务部,成立房基处和学校综合修造队(1986年12月改为综合修造厂)。1983年10月,撤销卫生处,成立卫生保健科,后改为校医院,归总务处领导。1985年5月,房基处分为房产处与基建办(1989年改为基建处)。1987年9月,总务处与房产处合并,成立总务处。1988年10月,总务处分为总务处与生活服务中心。总务处代表学校作为甲方,对生活服务中心(乙方)进行监控。1992年8月,撤销基建处,成立房产基建处;总务处与生活服务中心合并,成立总务处。总务处实行任务、经费目标责任管理。1995年初,由于学校进行机构改革,原房产基建处和总务处合并成立了后勤管理处。1997年底,因工作需要,基建处作为行政独立部门从后勤管理处剥离出来,原后勤管理处变更为总务处。

3.改革与发展(1999-2006年)

1998年开始高校扩招,教育部提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等重大变革,给学校基建后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校基建后勤工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面对扩招带来的巨大压力,学校在短短几年内,采用多种模式、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破旧立新,合理规划,新建了“211”大楼,第一、二教学楼、九里堤校区实验培训楼、体育馆、新村及九里堤学生宿舍、老年活动中心、逸夫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建八里小区教职工住宅,极大地改善了教职工的居住条件,共新增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

此外,在政府有关部门的主导下,多次与开发商谈判,最终引资1.2亿元参与我校学生公寓建设,新建总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切实解决了扩招带来的学生住宿问题。同时,对学校生活设施、公共配套设施进行了完善;对主楼、图书馆、档案馆、运动场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至此,全校占地921亩(含九里堤校区60亩),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思想主导下,按照教育部相关精神及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总体方案,2001年9月组建了后勤集团,形成了以后勤管理处为甲方、后勤集团为乙方的后勤工作模式。后勤集团成立5年来形成了以改革求发展,以服务求生存的理念,形成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企业化管理模式。2004年成都市华西中学挂牌成为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05年学校决定把幼儿园从南院迁建到东院;2005年末校医院从后勤管理处代管的科级单位升格为独立的副处级单位;2006年初,后勤管理处代管的子弟校由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和学校共建并与府青路小学合并成“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已基本上建立了符合学校实际的后勤保障体系和领导机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建后勤工作由基建处、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共同承担,分工更加清晰,职责更加明确,服务更加到位,学校后勤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基本完善。

尽管学校基建和后勤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和学校今后的发展要求以及将承担的职责相比,差距还相当大,任务还相当繁重。

学校确立了“把学校建成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的基地,把学校的发展融入到国防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中去,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办学思路,树立了将电子科技大学建成“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据预测,到2012年全校在校学生将达到70500人规模。现有的校园根本不可能适应这种发展要求,狭小的物理空间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建设新的校区成为学校下一步实现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基建工作重心的转移与后勤保障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势在必行,因此学校在基建处的基础上成立了“清水河校区建设办公室”,清水河校区后勤保障体系的建立也已提上了议事日程。

二、基建后勤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1.基建后勤保障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保障能力日益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我校就开始了类似于甲、乙方管理模式的尝试,直至2001年按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要求组建后勤集团后,才形成甲、乙方的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后勤服务宗旨,以保障有力为工作方针,突破了传统的“小而全、小而散、小而乱”的管理格局,理清思路,转变观念,按行业分工,形成规模和合力;以市场为导向,2006年3月整体启动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提高后勤保障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实现科学化管理的步伐;以为教学、科研和学生服务为中心,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创新工作,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食堂和学生公寓,园林式校园和节约型高校建设,努力实现资源节约和安全和谐的基建后勤工作目标。基本上形成了基本建设、后勤管理、保障服务、卫生医疗既职责分工明确,又在一个校长领导下相互支持、协调配合的基建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2.基建后勤工作自始至终坚持服从、服务于学校的发展要求,努力改变学校办学条件

长期以来,电子科技大学基本建设规模一直徘徊不前。每年投入的基建资金总额仅856万元,基建规模约在1万平方米左右。从“九五”开始,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不断重视,我校抓住“211工程”建设和“985工程”建设的契机,基建规模迅速扩大。据统计,从2001年以来,基建和维修改造等项目36个,投入资金76000万元人民币,这些资金除每年教育部的常规拨款外,主要依靠部省共建资金以及学校自筹资金。“九五”期间,我校在教学科研基建上完成了通信大楼、211大楼、第一、二教学楼、逸夫楼等基建项目,同时先后建成了东院多层宿舍、青年专家楼、院士楼、八里小区等教师宿舍共计1864套,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教师的住房条件。此外,还根据学校扩建的需要,建设了大学生活动中心以及数栋学生宿舍楼。目前,为与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相适应,我校正规划建设清水河校区。据统计,1999年,我校基建投资额达3570万元,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到2004年,基建投资额迅速增长到24000万元,总建筑面积达20余万平方米,分别比1999年增长6.7倍和5倍。

3.转变观念,加大基础设施改造、维修、管理力度,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以及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到全面综合力竞争阶段,除了教学、科研等传统竞争点外,校园环境及其综合管理水平以及校园文化建设日益成为高校不可或缺的竞争条件。在这个竞争过程中,各个高校都意识到基建后勤的重要性,以扩招为契机,纷纷加大基建投资规模,提高后勤保障力度,打造安全文明、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

为适应教学、科研对基础设施日益增长的需要,近年来我校先后投资了5000余万元,先后对整个校区进行了重新布局规划,老校舍进行翻新改造,校园道路重新铺设,对沙河校区的给水、排水管网、电力等能源保障设施设备重新进行了规范改造,使教学、科研条件及水电配套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在原来校园绿化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园林艺术理念,对整个校园的绿化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和调整,布局更加合理,层次更加分明,各类高大乔木2500余株,校园绿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占校区总面积的30%。此外,通过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校区周边环境得以全面整治和美化,使历经半个世纪的电讯园焕然一新。

4.坚持“服务第一,保障有力”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建设了一支能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的后勤队伍

50年来,后勤人坚持“服务第一,保障有力”的管理理念,遵循“服务教学,廉洁高效”的工作方针,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改革管理手段,学校面貌和后勤保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快速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保证。针对膳食保障、学生公寓管理、接待供应、医疗卫生、车辆保障、维修维护等后勤工作的特点,先后制定和出台规章制度,有效地规范和推动了后勤服务管理工作。尤其是近几年来,强化“以人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引入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充分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后勤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为了改善人才和队伍结构,先后从大学毕业生、军转干部中选调了大批懂管理、有专业技能的同志进入后勤工作队伍,尤其近几年选派和引进了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人才充实到基建后勤队伍,不仅优化了基建后勤工作人才队伍机构,而且改善了基建后勤工作科学化、知识化、专业化的人才工作环境,有力地推动和提升了基建后勤队伍的工作水平。

三、50年来基建后勤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1.学校领导对基建后勤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是基建后勤事业发展的关键

基建后勤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基建后勤的到位与否直接影响到我校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基建后勤工作必须有一个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行之有效的工作管理体系,学校领导给予的政策支持、经费保障以及各方面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是基建后勤工作发展的关键所在。

2.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基建后勤工作队伍是事业发展的组织保证

基建后勤工作,必须要有一支懂专业、会管理,有事业心、责任心和充满爱心的干部职工队伍。组织建设和队伍培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学校选拔优秀的干部到基建后勤工作正是对基建后勤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基本建设管理、后勤当家理财不但要勤奋务实,还必须要精明能干。基建后勤系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组织干部职工的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后勤保障及安全管理的成败。建设一支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并能够将学校利益、国家利益和个人前途及利益有机结合的干部职工队伍是基建后勤工作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多年的努力,基建后勤系统学习型组织建设已初见成效。

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建设是基建后勤事业发展的措施保障

同类推荐
  • 文爱艺全集(3)

    文爱艺全集(3)

    文爱艺的诗被人称之为“青春流行诗”。它以忧郁、迷婉、清新、赢得了读者的青睐。语言对文爱艺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他的诗的语言,清新流畅、简洁凝练,配以喁喁絮语般的语调和参差的长短句,造成一种迷婉、绵延的语境,俘虏了读者的心。
  • 朱红色的沉思

    朱红色的沉思

    “你想成为诗人吗?到你的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中去寻找吧”。读着这集子“乡土梦魂”最初的篇章,我便想起俄罗斯诗人叶赛宁曾经说的这句话。因为我感到,作者冯艺在他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中也获得了他的灵感。他仍然依恋那片他早已离开的曾留下他童年脚印的树林,他所《依恋的小树林》的绿波,至今依然抚摸着他的心;他依然不能忘怀很早很早以前的《大山梦》,永远是那般澄澈纯净的儿童时代的梦;他在《村头,那条清清的小河》的怀抱中,孕育了他最初的诗行。也许,叶赛宁这句话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我所知道的不少诗人的歌吟,总或多或少与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有所牵连。
  • 吾家小史

    吾家小史

    本书为余秋雨自传《借我一生》的最新修订版,新增了有关母亲的大篇幅文字。在本书中,余秋雨以平静的语调叙述了家族的历史,从曾祖父、曾外祖父由浙江慈溪出发,闯荡上海滩写起,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亲、母亲、姨妈、叔叔、“我”以及妻子马兰,众多家族人物的一生,在近一个世纪历史光影中沉浮。这是一部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一部深入灵魂的“中国读本”。
  • 在云端:橡树的爱情

    在云端:橡树的爱情

    本书中充满泥土气息的文字,弥漫着乡愁的韵味,这是文人们记忆中的故土、记忆中的乡村,乡村里的那些人和发生过的故事,都是远在海角天边的游子们无法割舍掉的情愫。人生百味,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自己尝过才知道。
  • 梁启超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梁启超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民国时期风云变幻,学人辈出,学术名作纷纷涌现,此次结集百册经典出版,欲为复兴中华文化,助力全民阅读贡献力量。
热门推荐
  • 软饭小子要逆天

    软饭小子要逆天

    一个普通的特种兵,在一次莫名其妙的任务中,认识了一个动不动就我要我要我还要的小萝莉,还相爱了,怎知这小萝莉来历不凡,是什么修炼界的圣体。晕了,不但不能相守,还被逐出家门,各种追杀接踵而来,且看咱这好色小子是如何在刀光剑影中泡妞,又是如何再将那可爱的小萝莉拥入怀中。什么狗屁异能者,你能把爷怎么着?
  • 在魔法世界做大佬

    在魔法世界做大佬

    这位21世纪的大叔到魔法世界,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他的到来又有什么因果。既然上天又给我一次机会,那我就要干破这苍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傅总在线种田养妻

    傅总在线种田养妻

    如果说结婚一年叫做纸婚,关系一捅就破。那霸总傅司言和他的小娇妻白若水关系可不是说破就破的,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什么关系,确实婚后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忽然有一天,霸道总裁和他的小娇妻忽然沦落荒岛,开始强制同居生活。没水没电没wifi,房子还是漏风的。吃菜要自己种,吃肉要自己抓,本以为要过上原始的男耕女织的生活,奈何小娇妻除了卖萌,什么都不会做。生活不易,总裁下地。除了下地干农活,还要围着灶台每天给小娇妻投食,完了还要洗碗。
  • 上仙家养小妖狐

    上仙家养小妖狐

    数万年前魔界动荡之后,天帝便斩除所有妖魔不留活口,只是遗漏了一只尚在母胎的九尾妖狐。小妖狐未经人事,尚未化成人形,误闯人间,与天界掌管风雷雨电的清玹上神相遇。清玹只是下凡带去风调雨顺,不想却遇见这只火红的小狐狸。从一开始清玹就明白这是一只妖狐,他也不知是鬼迷心窍,竟在人间豢养起了小妖狐,教她向善。清玹告诉千狐遇:“可能是我这老人家鬼迷了心窍,看你漂亮鲜艳就想要把你留在身边。想想也可能是上古以来的孤寂实在难熬,有了你,日子也就没那么无趣。”
  • 火爆甜妻

    火爆甜妻

    她是东特联邦的头号特警,他是叱咤风云的无冕之王。一次任务,一次刺杀,特警和陛下就这样相遇!一次碰撞,一次交锋,特警犯事逃逸,陛下沦陷被辱。从此以后,为了保命和复仇,特警化身小“男”人和陛下就展开了围剿和反围剿的斗智斗勇。到底是你死我亡的贴身肉搏,还是你追我赶的满满激情?最后,陛下悲剧地发现,自己他妈的可能爱上了这个卑鄙无耻的小“男”人……但在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承认自己弯了以后,那个小“男”人竟然丢下他跑路了!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陛下一声怒喝:追!
  • 冷情魔女骨惑师心

    冷情魔女骨惑师心

    在那不为人知的迷雾山中,有着这样一群种族,被人称着为“识骨族”的魔族。而律神殿,则是传闻中的天下乐之始源地。乐圣遗体的神秘失踪,而后横空出现的乐器,一把由骨骼铸造而成的魔笛,然而却被圣洁的灵气所包裹着,这不可能是识骨族可以铸造得出来的。
  • 给力闯江湖

    给力闯江湖

    明代嘉靖年间,奸臣当道,倭寇入侵,边境吃紧,新的思潮和文化在社会上流行,形形色色的人物粉墨登场,江湖上也是风云突变,群雄并起。本书的主人公就出生在这样的年代,虽然木讷傻气,但是因缘巧合卷入了江湖之中,从此经历了离奇但是丰富的人生。
  • 回眸莞尔风袅袅

    回眸莞尔风袅袅

    他是错爱结成的果,落入人间砸乱了多人的命运……莞尔对星沉说:“你看到了是吗?我不是正常人。”星沉面色不变,却不赞同她的话。“你是正常人!”“我的心不是我的!”对于星沉的淡漠,莞尔有些恼火。“它使我活着,也使我痛苦,它无时无刻都在试图逃离我的身体……”星沉侧目,望着莞尔歇斯底里后闪烁的眸子,举手捏住他头顶的发簪,轻轻拔出,一头乌发倾泻而下……在莞尔惊恐的目光中,星沉说道:“心病还需心药医,莞尔姑娘,我们做个交易如何?”
  • 贺乱年

    贺乱年

    读者群787951153标签(朝堂诡谲)(宗门修武)(江湖纷争)(谈情说爱)(转折错杂)王朝纷争,大权尽落谁手?天下英雄,争纷无止无休。四权纷争,一个小小的山野人物——吴宁平,在这个江湖里开始慢慢变强,恩师常遇,雨夜谈话,剑入青云,得人生大道;欣得机遇入朝堂,世俗权利会让人变得麻木腐朽,且看我来行不苟且之事。顺心意、顺心难!元歌:如果苦逼的日子重来一次,那我宁愿去死。穿越而来的他,遇到了个白衣人,然后就是一路舔狗……奔袭,殿会,得到权利,最后走向极端……我为什么要甘居人下?为什么这么苦恼呢?崔如梦表示自己是个傻狍子,即使身上被泼脏水,那也可以忍一忍。作者自创小诗:九年义务教育在脑中,管他东南西北阴飓风?我思故我在,君王踹一踹!我就不自爱,小妾搂入怀。莫笑生活刁难你,一波未平一波起。身强体壮行的直,君主专制奈我何?就算蹲街喝米粥,也是最美一枝花。精神小伙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主角光环加己身!就算撞死也不怕。谁惧?一蓑社会任平生,而今从走舔狗路。舔得几人是几人,然后才能被人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