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6900000030

第30章 国虫(3)

习俗往往是人类文化生活的向导。随着斗蟋热的久盛不衰,更多的文化人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研究蟋蟀的行列。以诗文灼闪才华的明人袁宏道,于万历年间着有《促织志》。此文分“论畜、论似、论体性、论色、论形、论病、名色、养法、治法、总论”等章节,对蟋事抽丝剥茧,言必有中,读来文采郁郁,辞藻华赡。写有《帝京景物略》等着作的崇祯七年进士刘侗,也撰有《促织志》。文中分“产、捕、辨、材、斗、名、留、俗、别”等段落,也将蟋事写得如画如真,妙趣横生。自明至民国,有关蟋蟀的鉴谱、秘要之专着多达十余部。其中民国时期李石孙所纂集的十二卷《蟋蟀谱》,是自宋以降,文人学者与玩家歌咏、研究蟋事的集大成之作。

爱因斯坦有言:“科学所追求的是概念的最大的敏锐性和清晰性。”

当我漫游于自宋以来国人对蟋事研究的书林里,不得不惊叹:即使最博学的昆虫学家和最精到的解剖学家,也难以对小小蟋蟀做出那般纤毫无误的钩稽与考究。

在一般人看来,蟋蟀这个小精灵,虽然五颜六色,但不外青、紫、黄、黑、红、白等,而经历代玩家及爱好者的辨析,仅青色蟋蟀,古谱上就离析为紫青、黑青、淡青、蟹青、油青、稻叶青、竹叶青、芦花青、生虾青、熟虾青、蚰蜒青、青麻真青、青麻铁青等凡30余种,而且每种青色均有歌诀描绘。即使对色彩尤为敏感的油画家,见青之色竟有这多种,也会击碎唾壶。

古谱中对紫、黄、黑、白、红诸色,也复如斯。

在寻常人看来,除雌蟋三尾外,雄蟋皆两须、两牙、两尾、六爪,在形体上差异并不大。而历代虫家凭着那机敏锐利的目光和对大自然多种昆虫的感知,却将斗蟋的形状进行了细化加形象化,古谱记有“蝴蜂形、蝼蝈形、蜘蛛形、螳螂形、蚱蜢形、玉蜂形、枣核形、龟鹤形、土狗形、虾脊形……”等近20形,且每种形态,亦有歌诀论之。如《论蚱蜢形》歌曰:“头大肩尖腿脚长,秀钉模样最难当(难以抵挡之意)。侧生身分高而厚,斗到秋深赢满场。”

选虫如选将。经历代玩家之实践,古谱上对蟋蟀的须、头、额、眼、牙、项、背、翼、爪、腹、尾等每一个部位,都有精到的辨析及破说,就连人们用肉眼极难观察到的比米粒还小的蟋蟀之铃门(即肛门)及其排便情况,古谱上亦有准确的考释:虫粪细小且坚实,说明虫之强壮;粪粗且酥软,证明虫之孱弱;如果铃门红若涂朱,是为难得的骁勇之将;倘若铃门色成姜黄,则虫已近垂暮之期;而铃门发黑,则是罹病之兆……

历代虫家薪尽火传,对小小蟋蟀的食、饮、住、行乃至生活隐私,也记述得细致入微。明本《重刊订秋虫谱》中,载有“促织三拗”,说的是蟋蟀有悖常规的三种行为:一是斗蟋在交斗时,胜者鸣叫而败者无声;二是雄、雌蟋交配时,雌蟋压在雄蟋背上;三是交配后的雄蟋,斗时情绪亢奋,变得更加勇猛……

辨别蟋之鸣声,是选将拔帅的要诀之一。令人嗟讶称叹的是,历代“九段捕手”及高超的玩家,其耳朵灵敏得如同当今的声谱仪,在一片蟋鸣中,他们竟能分得出:哪是独处的蟋蟀怡然自得的“鸣叫声”;哪是受扰蟋蟀向其同伴发出的急促的“警戒声”;哪是相斗的蟋蟀吟出的高亢的“竞斗声”;哪是寻欢的斗蟋向雌蟋唱出的缠绵的“求爱声”,乃至哪是雄蟋在交配时哼出的亢奋的“做爱声”……

国人对小小蟋蟀的研究可谓卓矣,越矣,显矣,着矣,精矣,绝矣。倘若自明以来的袁宏道、刘侗、李石孙辈再世,他们足可挟其着述,款款走进当今的高等学府,去客串讲授--“动物界之节肢动物门之昆虫纲之直翅目之蟋蟀科”的知识,即使将他们聘为昆虫学博导,也能名至实归。

在蟋蟀文化中,还有一道奇异的风景线:历年斗蟋,每岁产生的虫王,皆堂而皇之地登上由文人雅士编写的《功虫录》。录中,对每秋“殿试”中跃过龙门的“虫状元”、“虫将军”皆“诰封”赐名,并对虫的形貌、体长、身重、颜色及所斗场次及战场表现,皆一一形象化地备述。述后,还附有或五言或七律的颂诗。

清《功虫录》载,宁阳有一小虫独占鳌头后,即被“诰封”为“骁勇大虫王青金翅”。对该虫,录中有无名氏颂诗四首,其三云:

项阔头圆体像奇,

青金翅背美容仪。

诸雄胆破仓皇北,

清口威名竹帛垂。

这是独具中国特色的蟋蟀文化中的一畸形现象,这是旧中国有闲阶级和帮闲文人对小虫“嗜痂成癖”的折光。

天地间,每一种生命都有其独具的自然法则。小小蟋蟀从羽化成虫到死,仅有三几个月的时光,故被称为“百日虫”。它们钻土为穴,以五谷杂粮为主食,间啜其它昆虫。蟋蟀是宽厚仁慈的大地之母怀中的小乖乖,上苍给了它们最大的自由。然而,当它们被人们玩于股掌之上后,尤其从唐代开始被“召进”皇宫后,它们在失去自由的同时,也虫分五等,身有九级。这小乖乖们被人为地拉开了“阶级的差距”,生活的差别。

皇族鼎贵,为炫示富有和满足人性中的虚荣心,对小虫儿的吃住,进行了极为奢华的安排。金编银铸的小笼,玛瑙雕成的虫楼,碧玉镂镌的虫室,无不小巧玲珑,精美绝伦。这足令身栖草棚茅舍的农夫发出“人不如虫,虫比人贵”的喟叹。

至宋代,玩家们渐次发现,小虫儿有喜阴避光的习性,这才将它们从金玉之舍中解脱出来,让其改为盆居。在英语中,陶瓷是中国的同义语。而小虫盆居,更能让皇室巨富去显示花样繁多的奢靡。从宋平章盆、元至德盆,到明宣德盆、清慈禧御用虫盆,其盆体、盆盖上,莫不描金绘彩,有的甚至镶有珍珠和宝石。盆体、盆盖上的塑雕及图案,或仿青铜,或摩汉魏,或肖脸谱,或雕云鹤,或镂狮球,或刻龙描凤……在不大的虫盆上,魏紫姚黄,争奇斗艳,竟把中国古老的陶瓷文化推向了极致。

皇室里的虫盆中,蟋蟀的小食板多为玉制,饮水用的水盂,居住婚配用的铃房,交斗提蟀时用的过笼,皆由官窑烧制,其图案之精美,颜色之绚丽,足也令人眼花缭乱。

雄蟀只有在人的撩拨下才会交斗。农家小儿折根黄草当芡草,既能顺应虫性也能玩个尽兴;而皇家和权贵用的芡草,则常是鼠须或貂鬣所精制,而芡筒则是象牙镂空而成……

如果将这些宫廷及王公们使用的集“诗、书、画、镂、塑、雕、铸、锻、烧”于一体的虫盆、虫具汇聚一起,足可组成一道充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长廊。

难怪当今最负盛名的大鉴赏家、大收藏家、学者王世襄老先生,在饱览民国时富家养虫的精舍美器后,在《秋虫篇》一文中,不乏风趣地写道:“……我有时也想变成蛐蛐,在罐子里走一遭,爬上水槽呷一口清泉,来到竹林啜一口豆泥,跳上过笼,长啸几声,悠哉!悠哉!”

我常想,自宋至清,皇族显贵为蟋事,曾消耗了国人多少聪明才智,曾挥霍了国家多少金银资财!倘若明清时当权者把玩蟋的浓兴移出半分去倡导科学与民生,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心,也不至于在清末被列强那一条条、一款款辱国条约的利刃,戳成碎片……

《论语》中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又云:“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儒家文化那庞大而影响深远的思想体系,早已无孔不入地渗透在国人的观念、行为、习俗、信仰、思维方式、感情状态之中,当然也不会不氤氲于“蟋蟀文化”里。以松竹喻人格,以牛马比君子,常被历代有良知的文化人,来阐释做人的道理。清人王浣溪曾提出促织有“三德”,同是清人的冯霅云则云蟋蟀有五德:“鸣不失时,是其信也;遇敌必斗,是其勇也;寒则归宇,识时务也;伤重致死,是其忠也;败则不鸣,知耻辱也。”但这种声音,在沸反盈天的清代斗蟋大潮中,毕竟显得力弱音微。

中国的蟋蟀文化,不谓不博大精深;但它又是一颗多味的果子,今人咀嚼起来,很难分辨它是涩,是甜,是酸,是辣……

近代人恩溥臣所撰的《斗蟋随笔》,实际上是一本近代“功虫录”。书中记有从清光绪二十一年到民国二十九年的46年间,全国斗蟋决出的“功虫”,计有26只。因《斗蟋随笔》的手抄本发现时已残缺,人们能读到的功虫只有21只,其中山东虫占17只,宁阳独占8只。作为一县之地,宁阳在全国当是无出其右。

从明清以来,山东便被玩虫者誉为“蟋蟀王国”,而宁阳、宁津名虫产地所产之虫,又是这“蟋蟀王国”中的“御林军”。

古谱言:“蟋蟀所生必在地脉灵秀之地,燥湿得宜之壤。”

凡于秋日来宁阳的玩虫人,看罢这里的锦山绣水后,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虫王应该产生在这里。

宁阳北倚泰岱,南襟曲阜,孔子喟叹的“逝者如斯夫”的大汶河,横亘东西,穿越县境,境内有数十条汶河支流,经纬交织。西部有重峦叠嶂的神童山,东部是沃野平畴。

神童山中,虬干曲枝的古松、古柏,华盖如伞;扶疏叠翠的老橡树,巍峨峥嵘;古庙、古刹隐现其间,表明这里曾是道家、佛门的洞天福地。神童山下连绵的丘岭上,有20万亩百年大枣林。远远望去,郁郁苍苍,茂茂密密,如同凝固在山脚下的漫汗的青黛色云烟。枣林里棵棵老枣树枝干交叠,遮天蔽日,串串玛瑙般圆润的大枣,压弯了干,压颤了枝,嫩红、浅红、绯红、绛红、浓红、紫红、玫瑰红、杜鹃红的枣儿,斑驳陆离,溢光泛彩。枣林四周,间有座座梨园,嘟嘟噜噜黄橙橙的鸭梨缀满枝头,人们在饱享丰收喜悦的同时,也会为梨枝的负重而担心……

走进盛产名虫的泗店、乡饮、磁窑、伏山等几个乡镇的沃野里,映进人们眼帘的是一片五谷丰登景象:那大片的玉米比壮汉还要高过一头,每棵秸秆上甩有一对尺把长的棒棰;齐腰深的豆田里,串串饱鼓鼓的豆荚,似要在金风里随时炸裂;块块棉田里,株株都是金铃吊挂,绽出雪一样洁白的花絮……

斯山斯水,斯情斯景,岂能不令人发出这样的咏叹:宁阳虫的鸣唱所以格外清脆嘹亮,宁阳斗蟋所以数度打遍天下无敌手,是神童山的钟秀赋予它们超迈的神韵,是大汶河的清波洗濯了它们油亮的翅羽,是枣林梨园的花香熏柔了它们婉转的歌喉,是沃野中的夏霖秋露补足了它们滂沛的元气,是田畴里的豆谷糜粟强健了它们刚劲的筋骨……

历史是一出永远没有结局的连台本戏,常是“龙笙”乍歇,“凤弦”又起,而每一次的闭幕,又是这出戏的新情节的开始。

开国后,赌博、狎妓与嗜食烟土等旧中国遗留下的沉痼恶习,被理所当然地明令禁除,斗蟋之戏也被视为玩物丧志而销声匿迹。

“文革”时,国人的精神原野被全线冰结。旷世的劫难,扭曲了国人的生命神经;貌似激情的颂歌里,颤动着理智的失控。人的本性里含纳着动物性的本能,人的情泄性、娱乐性即是动物本能的一种折射。当“红海洋”的潮水退去之后,留给国人的是一片无边的精神迷惘……

改革开放后,国人的物质生活开始由温饱向小康过度。衣食有着的人们,自会通过各种传统的和引进的娱乐方式,去宣泄过剩的精力。斗蟋之戏,作为一项有着千载历史且极富诱惑力的民俗活动,当然不会被国人遗忘,蟋事潜滋暗长,当在情理之中。

“奇”是诱发“好”的先决条件。1981年,上海电视台率先播放了蟋蟀格斗的录像。小精灵那交口如闪电乃至得胜之虫发出的鸣唱,既极大地满足了城市中孩童的好奇心,也令昔年的老虫迷心中麻痒,旧梦重温。

1985年,天津由民间发起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蟋蟀协会,继而上海、杭州、苏州、济南、广州、西安、沈阳、哈尔滨等二十几个城市,也先后成立了“蟋协”。至此,在建国后中断了近四十载的蟋事之链环,终被虫迷们焊铆起来。

有着文化积淀的人类,不仅能不断创造出新的娱乐方式,而且也能对传统的娱乐方式,进行着花样翻新。

1989年深秋,全国“维力多·济公杯”蟋蟀大赛在上海举办。翌年秋,亚运会在北京隆重启幕,为使亚洲及世界来京的友人一睹中国古老文化的丰厚多彩,亚运会组委会特成立了龙潭庙会指挥部,展示各种民间游乐活动。庙会指挥部还委托北京长寿协会蟋蟀研究中心,举办长城杯蟋蟀大赛,特邀京、津、沪、鲁四地的玩虫、斗虫高手参加角逐。这就使得斗蟋之戏,由纯民间活动堂堂正正地走向了社会前台。

在济公杯和长城杯举办之前,香港在斗蟋大赛中,山东宁津所产之虫,高歌奏凯,两度夺魁,宁津遂引起全国虫迷的高度关注。在济公杯和长城杯的大赛中,宁阳虫又折冲樽俎,独占鳌头。此后的1992年秋,上海队与天津队两军对垒,上海尽遣宁阳虫搦战,结果宁阳虫以泰山压顶之势,使天津队大败亏输,比分是10∶0。此一战使宁阳愈发名声大噪,使全国虫迷对宁阳虫口中啧啧,厚爱有加。

跋涉于大沙漠中极度干渴的旅人,会把昂贵的金银珠宝视为砂砾,而把一壶清水当作救命的甘露。这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生存状态下,出现的商品价值的移位。在悠长的岁月里,宁阳父老从来没把遍野欢蹦乱跳的蛐蛐儿视为“金玉有价虫无价”的商品。在农业学大寨的年代,人们甚至把蟋蟀视作吞食五谷的害虫,必欲除之而后快。

昔年,宁阳百姓常听瞽人演唱《济公传》。当说书人演唱到济公这位急公好义的传奇和尚,曾用三只蟋蟀戏耍临安罗相府的罗公子、一只蟋蟀能值千两银子时,宁阳乡亲们无不哑然失笑:这是唱书人逗咱乐的,若蛐蛐那么珍贵,咱宁阳岂不满坡遍地都是金银了……

地处孔孟之乡的宁阳,民风淳朴,向把土地、稼穑视为安身立命之本。建国之前,宁阳以捕蟋谋生者仅有一王姓之家,住县城北关王家店。王家地无一垄,仅开有一小茶铺,王家祖孙三代以捕虫、卖虫补少米之炊。王家三代捕虫人,自珍自爱,他们于谷地豆垄中捕虫时,从不损伤一棵庄稼。于瓜田李下捉蟋归去时,还每每插一“茶铺王氏来此”的标识,为的是让园主查看果瓜是否有失。见王家捕虫如此仁义,街坊邻里也“网开三面”。每当听到家院内有好虫鸣叫时,便夜不闭户,好让王家人来院中捕捉。看护场院的人,每当秋虫于夜间盛鸣时,也悄悄离去,是为了让王家祖孙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静辨虫鸣而获好虫……但宁阳百姓对当地少见的有地不种而玩蟋斗蟀的农人,一概视为不务正业的“二流子”,除了白眼还是白眼。

在我们居住的这颗星球上,上苍为人类创造了数不尽的奇物异宝,但它们只有纳入人的享用范围之内,才能显示出价值。

蟋蟀这小精灵被当成商品,自南宋以来,便有记载。南宋词人姜白石在《咏蟋蟀》一词的序中云:“……好事者或以二三十万钱致一枚。”据明清时的有关资料记载,当时一只蟋中上品,能值几十两银子。清代的膏粱子弟,在冬日为听虫鸣,买一只人工孵化的蛐蛐或蝈蝈,也得花费几两银子……

当小蛐蛐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中再度成为商品时,宁阳百姓方知昔年瞽人说书时,那“只蟋千银”的说唱并非虚妄之词。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宁阳人首先懂得蛐蛐竟还能成为商品者,当属泗店镇南王村的王爵民。

同类推荐
  • 浪漫地活着

    浪漫地活着

    痛苦打击如转动的水车、我要去流浪、我的梦想,朝圣圆梦之旅、世界杯球王悲、邂逅浪漫、拉萨——浪漫之都、雪顿节与晒佛像、拉萨河之梦、大昭寺还愿、布达拉感悟、玛吉阿米,浪漫之吧、拉萨河之源、大峡谷抒情、抚摸千年冰川、后藏印象、感悟西藏精神、塔尔寺印象、丹霞地貌与清澈的黄河、日月山怀古等。
  • 序言集

    序言集

    本书为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魏礼群先生三十多年来为著作撰写的序言合集,共74篇。著作内容涉及广泛,既有论述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也有论述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既有专著论发展,也有专著论改革;既有探索学术理论的著作,也有建言献策的智库之声。因此序言是对这些著作来说,既是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阐释,也能起到导读的作用。结集出版这些序言,对作者而言是回首往事和重新学习的过程;对广大读者而言是迅速了解研究著作内容的权威解读,因此,该书的出版能够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也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
  • 后来我们说

    后来我们说

    青春是什么,也许青春是我们不禁意间丢失的那块橡皮,也许是被风胡乱吹起的头发。也许是阳光从树缝里撒下,也许是河面颤抖的莲花。青春是美丽的故事,是我们说不完的诗……
  • 把阳光加入想象

    把阳光加入想象

    这里的文字就像水,那么静静地流淌着,把前尘往事都叫到跟前,与你促膝谈心。她给你备好了月亮,备好了星光,甚至备好了手帕,让你疲惫的时候得到依靠,让你困惑的时候得到指引,让你哭泣的时候得到慰藉。本书集纳国内一线杂志超人气作家的优秀作品,选材新颖,内涵丰厚;以鲜活的人物和事实作为典型例证,多层面阐述了看似寻常实则富有深邃内涵的人生哲理。也许一群蚂蚁,就诠释了生命和团结的伟大;也许一个微笑,就包含着自信和善良的力量;也许一抹云彩,就彰显着生活与自由的美好……《读者》《中国青年报》《意林》《青年文摘》……超人气作家联袂奉献,来自心灵最深处的感动和激流。十年典藏,精彩巨献!
  • 镜子里的时光

    镜子里的时光

    本书中作者以优雅灵动的语言,细腻的出人意料的视角,以及女性散文作家中罕见的幽默感,讲述了一个人乃至一个群体成长中的幸福和疼痛,翘望和忧伤,从一只鸟、一棵树的身上,窥视到这人间深藏不露的真相。手持铁铲,臂挎柳条篮,挖野菜的时光多么让人沉醉。又是一个不劳而获的春天。多少年过去,大头菜还是一味试图把自己伪装成一棵草,因为太专心了,反而露出了马脚。这个小蹄子!一群一群的小蹄子嗒嗒嗒跑在土层下边,深深浅浅的,让我一路追着它们,把朋友和春天都丢在后面。
热门推荐
  • 忘忧懿

    忘忧懿

    天族女子无衣与金翼族魏恒因一次偶然相见,他们一起经历了许多事。可因为一些误会分开了,在十三年后再次相见,无衣已经不记得魏恒了。
  • 小麦苗桥梁书·慢妖精送礼物

    小麦苗桥梁书·慢妖精送礼物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精灵,当然也有做事很慢的慢妖精。咕噜镇的慢先生和慢太太就是一对慢妖精,邻居骨朵小姐要结婚,他们为了一份礼物煞费苦心。可是慢先生和慢太太的“慢动作”总是赶不上送礼物的好时机。他们能挑到合适的礼物并成功地送出去吗?……在这本书里,你会因为坏狐狸阿布的善良会心一笑,会被书籍中蕴藏着的巨大能量震撼,会为那个叫布谷的男孩心甘情愿去吃他最讨厌的苹果而感动。当城市被水泥钢筋所覆盖时一株麦苗的出现会多令人惊喜。奔跑的小辣椒当得到一个温暖的拥抱时,之前的奔跑似乎更有意义了。冬天,让一群小伙伴看到了朋友熊先生冬眠前给他们留下的温暖礼物,也让小妖木木知道了友谊的意义,更让小蜗牛的梦想在努力和坚持下有了“终有春天会来临”的希望……这是一个短篇童话故事合集,故事精短、有趣,轻松幽默,又温暖感人,每个故事细细品味都有哲思味在里面,在给孩子文学滋养的同时,有些思考与问题孩子会在成长过程中慢慢体会,适合从绘本阅读向纯文字阅读、亲子共读向自主阅读过渡初期的孩童阅读。
  • 重生之绝世女仙

    重生之绝世女仙

    一场意外的车祸,凌清幽却直接魂穿到了异界。可在这波谲云诡的异界,她一介手无寸铁的弱小女子该如何生存.是依靠那些实力强横却视女人为玩物的绝世豪强,还是小鸟依人的斜倚在那些纨绔子弟的怀中,靠着温玉满怀来寻得庇佑。亦或是挺直腰板,咬牙苦撑,凭借柔弱的肩膀,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如果是你,你又该何去何从,又该如何抉择……
  • 缠梦霜迟花

    缠梦霜迟花

    下界妖君的自投罗网,上界小小酒仙的缠梦还未酿好妖君就来了一次自投罗网
  • 提尔瑞斯大陆

    提尔瑞斯大陆

    由正义天使、陨落天使还有恶魔组成的提尔瑞斯大陆诞生了一个透明人。这个透明人在16岁以前和普通人一样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直到自己变的透明,被人遗忘…
  • 关于我成为训练家这档子事

    关于我成为训练家这档子事

    与家人吵架,点了一份快餐居然意外穿越到了精灵世界?既来之,则安之。我会在这个世界变强的,成为天灾级别的训练家(已恢复更新,但作者是下班抽空写书,偶尔会断更)
  • 九剑寻仙记

    九剑寻仙记

    未知待续……总是一个借口,总需要一个这样的理由,才能说再见!
  • 幕雪染冰霜

    幕雪染冰霜

    她因劫,负伤跌入落梅山庄,遇到正在等“王妃”的空泠染,他们爱恨纠葛,伤痛决绝,最后相濡以沫。空泠染吩咐苏三道:“去,给本王把坐骑麒冰牵来,本王要上朝。”听罢,躲在梅花树下吃雪梅酥的麒冰立刻变成了鸡蛋般大小。
  • 穿越之路路笙歌

    穿越之路路笙歌

    穿越到穷苦农家没有钱怎么办,不用怕,咱是穿来的自带生存技能,亲爹失踪大伯不仁怎么办,不用怕,只要咱努力,亲戚神马的都会有的,喜欢的人忘了自己怎么办,不用怕,只要有钱美男神马的都会有的,有儿子了没爹怎么办,不用怕,世界那么大总有一个会当爹,孩他爹找来了怎么办,不用怕,上刀山下油锅认不认你说了算,遇到白莲花怎么办,不用怕,这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看慕笙歌如何在异世创造出属于她的盛世田嫁,看她如何从一个小农女路路笙歌,活出自己的精彩。
  • 符咒猎人之五芒之灵

    符咒猎人之五芒之灵

    幼小的他本是撒坦罗斯大陆神界新一任天帝的继承人。却在异族首领的诱导下闯入禁地,解除了五芒之灵的封印。五灵中巫魔灵邪念渗出,大闹神界。首领制服了巫魔灵,笼络的人心,独揽大权,以惩戒为由将他弃在玄轮镜的异世界入口中。他年幼的身体在异界隧道中受了重创,丢失了记忆,不知去向何处。而神界的仙书预言:五芒重聚,羽诺之堕,玄明之兴。他能否找回昔日的自己,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羽诺又为甚,玄明又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