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6900000033

第33章 国虫(6)

民国时期,津门的寓公遗老在参加蟋局时,常乘坐四人抬的雕花镶玉的太师椅,由家丁前呼后拥,招摇过市;他们装蟋罐蟀盆用的红木大圆盒也满身珠光宝气。主人进得斗局,在斗厅两侧的华室内,朝烟榻上一躺,就云里雾里,并不把斗厅里的胜负放在心上,赢了算是意外小钱,输千把两银子也不在乎,要的是这种派头……至于斯时京都中的巨卿军棍、财阀寡头在坐庄斗蟋以及拜祭虫王时的摆阔程度,更胜津门一筹。

当今的文学作品,比起万花筒般的社会现实,总显得黯然失色。诚如歌德所言:“现实比我的天才更富有天才。”

一位真正的虫迷,向我讲述了一则当代大款斗蟋摆阔的轶闻,惊得我口舌打结,半晌无语。

上海一资产逾亿的民营老板,与外地一资产相当的豪富,相约在一黄道吉日,于杭州某大宾馆举行两虫相斗,并言定只重友谊,不下赌注,一局分胜负。

这沪上老板从宁阳买得一只“红头金翅”虫王,已试斗六场,连战皆捷。从沪上出发那天,民营老板偕其女秘、操芡手及扈从等一行十数人,分乘六辆顶级豪华轿车,护送“红头金翅”赴杭。这老板知雄蟋喜“一夫多妾”,早已让手下人在雌蟋中,精择了5位“美媛丽姝”,让红头金翅在决斗前随时“采阴补阳”。老板焉能亲自上阵,他的操芡手,乃月薪3万元雇得,并许诺赢后再付重金。此操芡者乃“蟋林”高手,操芡时“诱、提、掺、抹、挽、挑、换、带、上锋牵、下锋牵”等十八般芡法,莫不心手相应,神乎其技……

为一只小虫,如此兴师动众,大摆派头,这与当年“蟋蟀皇帝”宣德为得胜之虫“披花游宫”可堪伯仲,异曲同工,也可足令民国时期京都津门的阔佬权贵斗蟋摆阔的场面相形见绌。当今绿茵场上最负盛名的罗纳尔多,拳击场上头号拳王泰森,出场比赛时,也决没有这种阔气,这种派头……

如今体育比赛项目中的举重、拳击,均按运动员的体重,分为轻、重量级多个级别。斗蟋比赛,自明清以来,也是按雄蟋的体重来进行竞争的。因小精灵体重太轻,只得用“毫戥秤”来称其重量。斗蟋是以“厘”作为最大计重单位的(100厘等于按16两计斤的老秤的一钱),八厘蟋即称得上重量级选手了。

赌博的精义,就是人瘠我肥。有的赌徒为在那瞬息悲欢,倏忽成败的博局上追逐运气,常在小精灵的体重上用尽残忍。为减轻小虫体重所采取的种种手段,行话统称为“笼形”。在开斗前一天,有的虫主仅让斗虫食半饱并绝水,可使虫重下降一厘。斗蟋在饥不择食时有时会吞食同类,赌徒这样做的目的,既可减轻小虫重量,又使小虫在交斗时如饿虎扑食。有的虫主,还把斗虫从老盆换入干燥的新盆中,投进干燥剂,并用纸张裹严投入木箱,一囚禁便是半天,使喜欢潮湿的小虫体重锐减。还有些赌徒,在赌斗前,把虫罐放进80度高温的热容器中,进行热处理,使虫体脱水而减重。这时虫罐内的温度,比当今的桑那浴室还要高出许多,人在这种温度里会身热如焚,怕冷怕热的小天使哪堪受得了这种折磨,它们辄是从“热囚”里放出搏斗一场,即魂归西天……

任何伪装都抵不过真实。赌徒们往日那种百般豢养、千般呵护、万般珍爱小虫的面纱,此时已被金钱的欲火烧得一丝不挂!

还有的赌徒在两虫交斗时施尽了阴险。有的在芡草上抹上蝇血,以血腥味儿刺激小虫的斗性;更有甚者,有人竟将当今体育比赛中厉禁的兴奋剂也使用到小虫身上;最不可忍者,是将毒药抹在小虫牙上,让小虫在毒咬敌手制胜后,自身也很快消亡……

古谱中有“小不斗大,嫩不斗老,长不斗阔,薄不斗厚,有病不斗寻常”等十二不斗的戒律,古人还从斗蟋身上发现了“鸣不失时是其信,败则不鸣知耻辱”等虫之“五德”,可当今某些看似道貌岸然的赌徒,竟变得那般凶残如狼,狡黠似狐。这不能不使人发出泰戈尔在《飞鸟集》中那样的哀叹:“当人是兽时,他比兽更坏。”

斗场上发生的种种丑恶现象,引起全国各地“蟋协”的高度重视。在组织蟋蟀会斗时,“蟋协”将各代表队的斗蟋集中起来,统一喂养五至七日再进行比赛。发现有问题者,除禁赛外,并当即除消其会员资格。

中国是个向以“食文化”着称于世界的国度。但近些年的“食文化”里,却被某些人掺杂了暴殄天物的血腥味儿。在泛及全国的吃喝风中,有人以吃过豹肉、金雕、山龟、穿山甲、蓝、绿孔雀等,作为向他人炫耀的一种资本。在南方某些号称“野味”的餐馆旁,有的甚至还辟有专让食客吃的“动物园”。那顽皮可爱的猴子,被人塞进有圆洞的餐桌,露出当场被剃光的猴头,铁锤一敲,猴头洞开,食客用匙勺舀着热乎乎、白花花的猴脑放进酒杯悠悠品尝;那花纹斑斓的鹿麂,被人用抽血管刺进动脉,红殷殷一时不会凝固的鹿血倒进杯盏,供酒徒滋阴壮阳;更令人惨不忍睹的是,那憨态可掬的小熊,被人用利斧砍掉一前掌时,便吱哇乱叫着把另一前掌紧紧藏匿于背后……所谓“人之初,性本善”的人的天性,此时已被人的原罪大大玷污了。

遍野鸣叫满坡腾跃的小蟋蟀,不属稀有保护动物。但当人们得知蟋蟀是治疗癌症、肝硬化等病的良药时,南方某些宾馆里又以炸炒蟋蟀,作为一种“食尚”。再加上玩虫之风席卷全国,致使京、沪许多老字号的中药房里,那曾货源充足的“中华蟋蟀”,已陷入断档……

2001年仲秋,在宁阳举办的全国第四届“中华蟋蟀友谊大赛”开幕前夕,我第三次踏上了这片乐土福地。

捕虫、养虫、卖虫、买虫,是斗虫的“序幕”。近些年,这序幕一拉开,全国各地的十万弄虫大军便涌进宁阳,整个宁阳早已是轮毂相接,肩臂相摩,丝竹管弦,风雷鼓板,热闹得“舞袖飘金谷”,“游鱼亦翻荡”。如今的三秋,也早已成了宁阳人比春节还要红火还要长久的“秋节”。而这全国性的斗蟋大赛一启幕,便将这秋节推向了高潮。

大赛开幕这天,装扮一新的古城宁阳,街街花团锦簇,巷巷披红挂彩。

多年来,宁阳一直注重自然环境保护。县境西部的神童山,早就被定为省级森林公园;山下那20万亩百年大枣林盛产的大枣,也被国家卫生部定为“保健食品”;宁阳农作物制种业十分发达,仅其黄瓜种的销售量已占全国的大半壁江山。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几十家媒体,聪明的宁阳人自然不会错过在全国蟋蟀大赛中,宣传其经济优势的机会。于是,“宁阳种子种天下,宁阳大枣誉四方,宁阳蟋蟀霸五洲”的巨幅标语,横街垂楼,举目皆是。

盛大的斗蟋开幕式,在县城中心的人民剧院前的广场上举行。四面直径长达四米的擂鼓,各有6名鼓手敲击,三十八面鼙鼓,同时擂动,丝桐唢呐,间或吹弹,共奏一曲由县文化局组织创作的《蟋都雄风》。伴随着撼天酥地的鼓声,旱船、腰鼓、狮子队,有光有声有色,耍舞得酣畅淋漓。

最令人动情的是孩童们表演的《蛐蛐舞》了。广场上,百名身着长袖彩衣的少男少女,组成了金谷起伏,玉茭叠浪的秋野。百对男女稚童扮作蛐蛐,他们头顶上那金灿灿的蟋须,摇动着幼童的烂熳,脊背上那亮晶晶的蟀翅,驮载着稚童的天真。在这黄绿错综、红蓝相间的“秋野”里,百对“蛐蛐”,时而腾跃,时而追逐,时而戏耍,时而搏斗……

随着百对孩童这惟妙惟肖的仿蟋表演,会场不时歆动,观者心中似有一条欢乐的小河在流淌……

来自全国的32支蟋队,经3天90局的激烈角逐,在冠亚军争夺时,已成为宁阳虫对宁阳虫的表演。

宁阳虫的战绩再次证明,它们不仅是山东“蟋蟀王国”里的“御林军”,更是中国浩浩蟋族中的“常胜将军”。

大赛结束后,我造访了昔年宁阳惟一的捕虫世家“王氏”第三代传人王学谦。

在近十年宁阳兴起的捕虫、卖虫热中,身有辨虫捕虫绝技的王学谦,竟金盆洗手,没捕卖过一只蛐蛐。这位年近花甲,已退休的电气焊工,仍体健步捷,在家专事养兔。其祖传辨蟋秘诀,既不传儿孙,亦不示外人。我问他目下蟋情逐年见长、为何不重操旧业时,他憨厚地一笑道,其爷爷临终前留下遗言,说蛐蛐与人一样,也是有灵性的。只要温饱有着,就不要再去捕捉……

这位老捕蟋者还说,玩蛐蛐只观其斗而不赌不失其雅,听蛐蛐鸣唱,才是玩蟋人的至高境界。

王学谦的这番话语,引起我绵绵的思绪。

由于农药已成了各种鸣虫的“催命符”,“除草剂”也成了蛐蛐的“断肠砂”,再加上人们对蟋蟀的狂捕乱捉,已使“欢乐小天使”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生存空间愈来愈小。古谱上记载的德州名虫墨牙黄、保定名虫竹节须等,皆已绝迹多年。北京的老玩虫人无不知晓,昔年北京西北郊的苏家坨、东北郊的回龙观,所出的蛐蛐又大又好,所产蝈蝈的鸣声既响且脆。然而眼下,苏家坨的田野里,已无蟋跳蝈唱,而商楼林立的回龙观一带,水泥木板组成的楼房里,只能生传播疾病的蟑螂而不生小精灵蛐蛐了。

蟋蟀在西方某些国家的神话中是一种吉祥物。《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蟋蟀”词条中这样写道:“有蟋蟀存在就等于好运和智慧,伤害蟋蟀便带来不幸。”宁阳的父老兄弟们,蟋蟀既是你们的“小财神”,也是你们芬芳土地的“保护神”,千万要百倍地珍爱它们--

因为每一种生命都有它的春天和秋天,都有它独特的生存价值。上苍即使创造一朵小花,也得需要千万载之功……

作者附记

吾孤陋寡闻,只知世界上有市花、国花,而未尝得悉哪市哪国有市虫、国虫。拙作篇名“国虫”,乃笔者一人之谵语耳。

我所以将蟋蟀称作“国虫”,一是蟋蟀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二乃自然界之昆虫凡几百万种,却未见何种虫豸似蛐蛐,与国人情缘竟那般深广,将其称作“神州第一虫”,想不为过。

冠以市花、国花之花卉,须经市民、国民郑重公推。而不若时下遴选名模,经泳装、日装、晚装等诸项表演后,仅有十数评委打分计票,便可产生。

世人常将所在单位之漂亮女子,谓之校花、厂花,此并非其所在单位票选,只是人们窃语而定。我将蟋蟀称作“国虫”,连“窃语程序”也未走,更显荒唐也。

孩提时,我曾捕蝉于响杨亮柳,烧豆于旷野山坞,偶作斗蛩之戏,梦回常蟋唱聒耳。然投身军旅后,再未做此等游戏。今我五十又五,每忆儿时,辄嗟童梦难追。我将蟋蟀称作“国虫”,无非觉得它之鸣唱,委实怡人动听。

写此文时,我小住故宫后某部招待所,笔耕疲惫,常沿街彳亍。一日午饭后,刚至北海东门,耳畔有虫鸣之声不息,乃喜难自禁。趋前观之,虫鸣之声,却是从货摊之玩具内传出。玩具状若花生果,长三寸许,壳乃树脂做成。壳中或装蛐蛐,或盛蝈蝈,鸣虫皆为铜片所制,虫鸣之声采用感光技术、由蜂鸣器发出,壳盖开之虫则鸣,闭之声则哑。我购得几只,放诸床头,然此人工技巧之物,鸣声板滞单调,绝无秋野月夜虫鸣的天籁之音。

大自然的鸟鸣虫唱,能将人类生命中的一些痛苦的音符清除。明代袁宏道笔下之京都“家家皆养促织”的鸣声早已不再,岂不悲哉!

我想,即使从保护蟋蟀这“天才歌手”的角度而言,称其“国虫”,尚不会引起读者诸君之非议。

古人云“王顾左右而言他”,又曰“横看成岭侧成峰”。相信有读者看罢拙作,或许还能为我列出几条称蟋蟀为“国虫”的缘由来。

2001年11月26日于北京

注:“平章”乃南宋奸相贾似道的官号。

同类推荐
  • 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

    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

    本书是孙绍振教授文艺学理论研究部分成果的结集。孙先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既沐浴了五四文化重镇诸多学术大师的思想余泽,又得到当时云集北大的朱光潜、蔡仪、金岳霖等各具代表性的哲学、美学、语言、文学大家的学术熏陶与逻辑训练,而十几年僵化的庸俗社会学的教条则孕育了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
  • 张爱玲学

    张爱玲学

    《张爱玲学》是一本非常不一样的“张论”。作者从批评、考证、钩沉的角度,重新探看张爱玲本人及她的小说。本书是高全之参加张爱玲的海葬葬礼之后,有感坊间满箩盛筐的张理论疏漏与错读竞相夺目,于是花了十年时间完成的一部作品。他以不同于学院内文学评论者的独特视角,以版本学家一般周密的考证研究功夫、科学论证式的逻辑架构,以及温敦典重的质实文字,就张爱玲小说的诸多层面做了深刻的研究与开掘;并对坊间张理论的疏漏、错读,以及两岸文坛有关张爱玲政治笔墨的“各自表述”,做了有力的澄清与驳诘,是一种开创新河的尝试。
  • 天堂从不曾撤守

    天堂从不曾撤守

    本书以书信形式为主,是一本感性、励志的佳作。本书共分四个部分,分别是“来自天堂的信”、“代间的省思”、“开创心灵财富”、“天堂的约定”,具体包括陈长文写给身心障碍儿子文文的信,写给毕业生的信,写给四川地震灾区小女孩的信,以及写给母亲的信等。作者将自己对人生、对人事的观察与体悟,自己的人文关怀向收信人娓娓到来,动人心弦。
  • 西游散记

    西游散记

    这是我一九七八年冬游历西方几个国家回来后写的散记,故名之日《西游散记》。
  • 胡麻的天空

    胡麻的天空

    一个历经苦难、内心温暖的“好学婆婆”,65岁重新识字画画,一笔一画都带着生命的体温,暖暖内含光,一部化万物为萌物,融沧桑为柔软的“自然笔记”,60年乡土与社会的变迁跃然纸上,60年人生与家庭的记忆静静流淌.我们很少真正去体会母亲的独立人格和存在价值,很难真正去深入了解母亲的内心世界。秀英奶奶用自然笔记、农事笔记和社会生活笔记讲述天地万物,也讲述自己、讲述世事人生。在本书中,一位农村老人六十年的自然情怀与社会记忆静静流淌,中国农村六十年的自然生态变迁与社会变迁静静流淌,那些被忽视的人群、被闭合的天空与情感世界在静静呈现。这是一曲别样的凡人之歌,是一片湛蓝的胡麻的天空。
热门推荐
  • 仙剑客栈之白狐

    仙剑客栈之白狐

    这本来就是无聊写的一篇文,内容不多,写的不好,多多包涵。。。
  • 我之道

    我之道

    人之一字,一撇一捺;道之一字,一得一失。大千世界尽是道,方寸之间亦有道。天道是道,人道亦是道。无可为道,无亦不可为道。然则何为大道?何又为吾之道耶?且看穿越而至、聚九九之造化、拥四魂八魄之诡体的前世高富帅如何在异世一步步踏上世界的颠峰,主宰天地,抒定逆天的传奇。“吾之道,便为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遗愿名单

    我的遗愿名单

    “在你死之前,有什么遗愿吗?我替你完成。”艾斯“我不想老爹为了救我而死……”佐为“让我与围棋之神对弈……”郭靖“我要大宋正道永昌……”燕归人“苦境兵燹休止……”雨果“如果不能登上撒冷,我的人生将毫无意义……”波罗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为了挽回遗憾,江华走上了帮人完成遗愿的道路……
  • 言言知我意

    言言知我意

    温言:“我们离婚吧!”林天逸委屈巴巴地说:“媳妇我身份证丢了,离不了,最少也要等三个月才能离。”温言磨牙,“那先把离婚协议签了!”“等我去找律师。”林天逸这样说,结果林家大少爷华丽丽地溜了。小奶娃酷酷地说道:“妈咪,如果你敢和爹地离婚,我就带着妹妹流浪街头。”不得不说林家大少爷这助攻,打的真不是一般的好,防止自己的儿子女儿变成流浪娃,温小姐这离婚的想法只能作罢,于是……(纯爱+初恋+甜宠)(不怎么狗血,有点小虐,附带两个小奶娃。)
  • 盗墓笔记之他不懂

    盗墓笔记之他不懂

    吴邪把张起灵接出青铜门后发生的事情,主瓶邪,微黑花,结局he
  • exo我在等你

    exo我在等你

    十二个美少年组合,exo,两个美少女组合,R.G,他们一起玩,工作,慢慢的,爱情的小芽,在慢慢的发芽
  • 先生路过不可错过

    先生路过不可错过

    推荐新书《书穿反派女配成团宠》,宁笙笙以为那种长得好看,又是总裁的人就该是小说里的霸道总裁除了有钱和霸道以外,还能撒得了娇,打得了架,谈得一手好恋爱让人随时想揍他,但却又喜爱不可自拔可是......她家这个总裁是怎么回事?好看倒是好看,霸道也是真霸道,但为什么是一个看不出喜怒哀乐的‘面瘫’?别家总裁追妻是十八般武艺齐上阵,一招接着一招他家总裁就会一招——加班!别家总裁为博红颜一笑,大手一挥,豪掷千金他家总裁却是想着法的克扣她的工资,还不给她加班费!别家总裁可能是宠妻无度他家总裁对她是训练有素.......一着不慎,宁笙笙无语凝噎望青天想不通同是总裁的女人,命运为何如此不同!ps:温馨甜宠,1对1,保证没有解释不完的误会
  • 决不饶恕

    决不饶恕

    周正衣可以说是最爱周蕙苠的男人,只是因为爱,他的精神出现了甚至于变态的倾向。“她推开门的时候,正好看见周正衣拿着长长的裁缝针,用力地往自己的大腿上扎。他的腿上全是一条一条的鲜血。那一针扎下去,周正衣的两只眼睛全翻成白色的了。他大概是很痛了,上下的牙齿紧紧地咬在一起,那个像两只老鼠撕咬的声音就是从他嘴里发出来的……”
  • 这个奶奶有点甜

    这个奶奶有点甜

    21世纪姑娘周晓甜一朝穿越,竟然变成一个皱纹苍苍满面老人斑的古怪老太太,这老太太还重男轻女的厉害,那不行,既来之则安之,她要改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