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4400000018

第18章 中庸:在理论与实践之间(1)

有的人说,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千斤粟;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有的人说,实践出真知,书读太多了会成书呆子。这是两个极端,把这两个极端统一起来也是中庸,这个中庸就是要学以致用。

无学何以致用

无论你承认不承认,你一辈子都在学习中度过。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候则完全是无意识的。有意识地学,是先有目标,然后才行动。因为方向明确了,所以可以少去许多弯路。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意识地去学习呢?难说。

孔子言: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只要你愿意学,机会多的是。为人处世中,愿意学习和不愿意学习,其结果大不一样。有的人先天条件好,因而自得自满,这些人往往是一事无成。所以说,劝人学是件善事,听人劝是一件好事。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中的“七十二贤”之一,以勇武刚直、擅长治政而著名。但他在刚刚见到孔子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孔子见子路来见他,以为他是为求学而来的,所以迎头便问:“你看好什么?”子路没弄清楚孔子的意思,贸然回答:“我爱好长剑。”孔子摇了摇头,说:“我问的不是这个。我是说,你是个有能力的人,假如再加上勤学好问,成就将不可限量。”

子路理直气壮地说:“南山上的竹子,本来就直挺挺的,用不着矫正。砍来当箭用,可以射穿犀革。由此看来,本质好就行了,做学问有什么用呢?”

孔子进一步解答道:“不错,砍了竹子,是可发当箭用的。但如果在它的一端束上羽毛,在另一端装上金属的箭头,并且磨得十分锋利。难道不会射得更加深入吗?”

子路听了,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说:“我十分愿意接受你的教育!”

学而知之,是自古以来治学立身的良训,也是为人处世中能够有所成就的根本之策。像子路刚开始那样,根本就不懂得学习重要性的当然很少,但我们大多数人则只是满足于一知半解或是浅尝辄止,这是一种很可怕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为人处世中,是否肯于学习是大不一样的。有些人自恃先天条件好而不肯学习或很少学习,随着斗转星移的时间变换,那点先天的优越性很快就会消失。结果只能是越来越不如别人。

金溪县有个人叫方仲永,当他五岁时,就能写诗,人们指着什么事物叫他作诗,都当即写成,文采道理都有可取之处,被认为是神童,渐渐就有人请他父亲带方仲永去作客,并即席作诗,有的人还赠些银两。他父亲认为这有利可图,就天天拉着他去拜见县里的人,不叫他学习。在他13岁的时候,让他写诗已不能和以前的名声相称了。又过了七年,他已经默默无闻,和一般人一样了。

神童历代各国均有,但“神童”最终成才却并不多。在某种意义上说不怕笨,而怕所谓的“灵”。认为自己笨的人,只要肯于勤学苦读,而以为自己“灵”的人往往想凭“灵”生活一辈子,到头来只能是一场黄梁美梦。

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人的先天条件差异是比较小的,因此在学习中主要在于一个“勤”字,只有肯于坚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才能真正成为有用的人才。

中国有句名言:宁为有瑕玉,不作无瑕石。

玉虽有瑕但终归是玉,石虽无瑕但终归是石,玉、石不可同日而语。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尽管他会有一些缺点、毛病,但瑕不掩玉,终归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一个平庸的人,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无可挑剔,但终归是个平庸之辈。人生一世,具有真才实学才是根本。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由于某个有真才实学的人有缺点、毛病而不用,而对那些虽无缺点毛病,但无真才实学的人颇有好感而信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剧。

但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滥竿充数的人不能长信。

战国时,齐宣王很喜欢听吹竽,特别钟爱的是听众竽合奏,他每次都要300个乐师一同吹奏,听起来才过瘾。

有一位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却也混在三百人中,每回都参加演奏。他双手捧着竽,嘴唇微微地动,一样享受很高待遇,这样,他也混了好多年。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继承王位。这位新任的国君,也爱听吹竽,但是他却爱听独奏,他叫三百个乐师一个一个地吹奏,这时,南郭先生知道没法继续混下去了,只得扔下他的竽,悄悄溜走了。

时光的不可逆转性是任何人也无法改变的,我们对时间就只能珍惜。在生活学习中不应为流逝的时光而白白的叹息,重要的是努力抓紧余下的时光。人生易老,青春难再,对于时间和年华要格外珍惜。

师旷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他虽然是个双目失明的人,却依旧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很深。

有一天,晋平公问师旷:“我70岁了,很想学习,恐怕已经太晚了吧?”师旷反问道:“既然晚了,为什么不点起蜡烛呢?”晋平公听后,认为他答非所问,很气愤。  师旷解释说:“我这个瞎了眼的臣子哪里敢跟君王开玩笑呢?我听人说过:‘少年时代热爱学习,好像旭日东升,光芒万丈;壮年时代热爱学习,好像烈日当空,光焰夺目;到了老年,才下决心学习,那就好像晚上点起蜡烛’。”晋平公听了,点头称赞道:“你说得真好!”

古人尚且活到老学到老,今人更应“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纸上谈兵,自掘坟墓

纸上谈兵的儒生赵括可以说是理论脱离实际的“最佳人选”。自以为天下能与自已匹敌的只有名将白起,孰不知过其者甚多,自己乱箭穿身不说,还为40万赵军掘了坟墓。

赵括到底是什么性格?理论脱离实际,书生之能,还是纸上谈兵之辈。总之,他正是刚愎自用那两种人的前一种,没有多少经验,凭自己的一点浅薄知识夸夸其谈,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在与秦军交战中,理论脱离实际,刚愎自用。招致长平惨败,使赵国彻底走向衰落。

赵括是赵国的名将赵奢的儿子。

赵奢是一个老成持重、具有丰富经验和真才实学的将军,但他的儿子赵括却是一位空谈家。赵括自幼聪明肯学,又热情好辩,跟父亲读了不少兵书,父子俩也经常辩论行军作战事宜。辩论时赵括口才颇佳,又常常引经据典,赵奢往往不是他的对手,这就是所谓的“纸上谈兵”。赵括虽无实际经验,却也学了些理论知识,就十分狂妄自大,经常自我吹嘘,简直认为自己就是举世无敌的将军,但赵括的父亲和母亲都十分清楚,赵括只会夸夸其谈而已,并无真实本领。

此时赵括的父亲赵奢已死,赵括的母亲一听赵王任命赵括为主帅,惊慌万分,立刻去见赵王。她哭着对赵王说:“赵奢临死的时候曾嘱咐我,千万不可让大王重用赵括,因为行军打仗是十分凶险的事,需要万分谨慎,可赵括每当谈起军事却显得十分轻率随意,如果让他带兵打仗,非遭失败不可。再说,赵括也不会得到士兵的拥戴,他的父亲每当受了大王的恩赐,从不拿回家去,总是全部转分给将士,一旦接受命令,就全心全意地为国工作,从不过问家事,而赵括正相反,他做了将军,就盛气凌人,对大王的赏赐,他全都拿回家置办了房屋田产,对部下毫不关心,难道这样的人能做大将带兵打仗吗?还是请大王收回成命吧!”丞相蔺相如等人也极力反对,但赵王一意孤行,不肯收回成命。赵括的母亲见不可挽回,就对赵王说:“如果您一定要让赵括做主帅,将来他出了差错,请您不要怪罪我们全家,希望您能给我一张文书做证据,以免我们全家被杀。”赵王答应了她的要求,给她立了字据,保证赵括成功与否,均不会连累家人。赵括的母亲回到家里,知道赵括必败无疑,就分散了家财,遣散了众人。

同类推荐
  • 女人赢在年轻时(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

    女人赢在年轻时(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

    女人一生几十载,最精彩也最重要的阶段是在20岁和30岁上。如果能做到在二十几岁时学会交朋友,在三十几岁时学会做事情,那么女人的一生都将幸福而精彩。本书以女性的视角,女性的思维,女性的感情,女性的笔触诠释一个女人当有的恋爱、婚姻、事业、成功、金钱……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以“20岁跟对人”为主题,阐述20岁女人当有的交友智慧、婚姻观念、为人之道。下篇以“30岁做对事”为主题,阐述30岁女人当有的做事技巧、处世经验、生活态度。是一部开启青春女性智慧的幸福励志书。
  • 给孩子一颗健康的心

    给孩子一颗健康的心

    本书通过大量富含哲理的故事和精练的点评,使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培养关爱他人之心,正确认识自我,摆正人生态度,树立积极进取精神,学会宽容豁达,提高品德修养,为拥有快乐、幸福、成功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 男性品位书

    男性品位书

    物以类聚,人以“品”分,你的品味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的社会地位与形象。品味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和语言,决定了我们穿衣、吃饭和谈话的方式,决定了我们该拥有什么。男人咀嚼生活,感悟人生,在尝遍艰难困苦,历尽沧桑之后,才有这样一种品味。在面对得失时能付之一笑,在惨遭打击时也能坚强挺立。
  • 博弈论不是教你诈

    博弈论不是教你诈

    本书讲解了博弈论的理论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商业领域的应用,分为18章,内容包括:生活无处不博弈、良性竞争的博弈策略、脱颖而出的博弈策略等。
  • 孔子做人做事的中庸之道

    孔子做人做事的中庸之道

    中庸是做人走正道,做事留空间。它是讲原则的,不是折衷主义,更不是骑墙。世人误读中庸一词很久了。本书发扬孔子中庸之道,全据《论语》、《孔子家语》、《孟子》、《史记》、《左传》、《公羊传》及钱穆先生《孔子传》,分四十八篇专讲孔子之道与孔子之学,必有益于人心。
热门推荐
  • 玉观音

    玉观音

    这是一部以表现中国女性善良宽容之美的抒情之作,奇巧与朴拙并存,阴柔与阳刚兼蓄,品质细致而又不伤大气。海岩在书中讲述了一个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女警察安心由于一次偶然的“外遇”,生活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在亲与仇,情与法之间痛苦地纠缠,她经历了死亡的残酷,也重新体味了爱情的甜蜜,最终成长为一个坚强完满的女性,投入到极其艰苦、危险的缉毒工作中。
  • 王爷逗比妃

    王爷逗比妃

    “和离,和离,我要和离!不和离那就要休书”和离和休书差不多成了东方踏星对宇文尘玄说话的口头禅。……什么时候他对东方踏星的感觉变了呢?……宇文尘玄:“踏星,不要离开我,以前是我活该,没有好好珍惜你,可我不愿余生的日子没有你”简介渣……求支持求收藏●▽●
  • 弥赛亚归来

    弥赛亚归来

    一个怀有爱心的大学生,暑假期间在旅行社打工。只是为了帮助别人做一件事情,无意中进入了另一个时空。命运的安排,使他不得不与天界、冥界、人间、梦境中的各种各样的怪兽、魔王、阴谋家斗智斗勇。他必须担当起拯救宇宙的重任……原来他是传说中的弥赛亚……
  • 柏林狂想曲

    柏林狂想曲

    戚衔草过去以为,她的全部人生就是在乐团当一名普通的钢琴师,更高一点就是留在音乐学院当老师。牟然成为改变她一生的那个人,把她捧上神坛。记者采访这位享誉世界的指挥家:“你怎么看这位年轻的演奏者呢?”牟然:“......我更愿意称她为天才钢琴家。”严肃霸道又纯情的指挥家男神X桀骜不驯情商为零的女神经钢琴家
  • 萤火照明烛

    萤火照明烛

    苏莹一直都觉得,如果不是欧阳铭,自己这一生都不知道该如何度过,可是她不知道的是,在欧阳铭心里,苏莹也一直像那只渺小的萤火虫一样,努力的用自己微弱的光照亮了欧阳铭的人生
  • 浮陌梦

    浮陌梦

    “浮陌,你可知罪?”“知”“如果他活不了,你也便死无葬身之地”“是!我一定让他活”世间有个传说,浮陌收有故事人的血,等价交换的是给你一个答案。“答应孤,别离开孤好吗”身为帝王,他低下了头,英笙心里一痛“臣妾不会离开王,生是王的夫人,死是王的鬼”.........“你信神吗?笙儿,孤信”“信神?”“曾经有个女子跟孤讲,孤会遇见一个姑娘,从此舍不弃,孤想问问那个女子孤做得对吗,你替孤问!可好?”“可是王,我想让您陪我去”她哭了,哭的撕心裂肺,那个一心一意只想着她的帝王没了,她的心也没了。
  • 浮生花事

    浮生花事

    浮生过半,将生命中遇见的过往女人,以跌跖起伏的人生为线索,把一朵朵曾经美丽绽放的花儿记录下,让这些芬芳和温暖过的女人,永远盛开在我的心田里。
  • 灵能者纪事

    灵能者纪事

    洪荒大陆,人烟稀少,花木稀疏。狂风卷着暴雨在空中纵横,地上,兵刃声却不绝于耳。龙翔九天,湍急的水流从巨龙口中奔涌而出,在大陆上恣意蔓延,冲击着黄帝的军队。
  • 现代城隍

    现代城隍

    我只是一名小协警,长得不帅,走到哪都被人欺负!可是我也是一名城隍!阴间城隍!掌管一市的生杀大权!主宰一市的阴阳之事!天庭崩毁,天理混乱,孤魂野鬼纵横!人间怕是要乱了……且看一名城隍爷如何在都市逍遥快活!跟人,鬼,神,斗智斗勇!
  • 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上)(海明威文集)

    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上)(海明威文集)

    在他所有作品中,令海明威最早成名并且经久不衰的,当属他开创一代文风的短篇小说。这些小说以陈述句为主,描写精准,对白简短,给读者以最直接生动的印象,影响了世界上许多现当代作家。本书收录了海明威的全部短篇小说。上册收录了1938年出版的作家的第一部完整的短篇小说集,即“首辑49篇”,包括《乞力马扎罗的雪》等传世名篇;另有6篇未收入“首辑49篇”,而显然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一并放在“附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