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46200000027

第27章 巩固国基(7)

光地以康熙三十三年督顺天学政,闻母丧,命在任守制,光地乞假九月,回里治丧,御史沈恺曾、杨敬儒交章论劾。上令遵初命,给事中彭鹏复疏论光地十不可留,目为贪位忘亲,排诋尤力。乃下九卿议,命光地解任,在京守制。此亦《清史稿》光地本传文。史馆旧传载鹏疏原文,足使光地置身无地。略言:以三年之通丧,请为九月之给假,于礼则悖,于情则乖,于词则不顺。又言:光地有不可留者十:一则上谕十六章,首敦孝弟。二则太皇太后之丧,圣躬哀瘠。皆斥光地不能体贴则效。三则闻光地哭母甚哀,勉强衡文,必多恍惚。四则闽变时以忠贞闻,今使人疑不孝未必能忠,并议其后而叹其先。五则谈理讲道于平日,为珪为璋,倏忽瓦裂。以上五端尚与他人言略同。其六谓九月大功服,人皆谈言微刺。其七谓生童匿丧,褫革严处,万一犯者诘侍郎衰绖何以在此,何辞[词]以对?其八谓学校之堂曰明伦,以不祥之身俨然而登,奈桥门环视何?其九谓本年正月,上谕诸臣,申礼义廉耻难进易退之意,光地今日,礼乎义乎?进退难易之谓何?悖圣训而失本心。其十谓光地必曰君命何敢辞。古人丧中辞起复,曰金革之变礼不可施于平世,纲目累书以予之。皇上教孝教忠,固辞必无不允,而光地不辞而请假九月。凡此十不可留,贪位忘亲,司文丧行,宜重其罚。疏入,传旨询问,鹏又疏言:“皇上令光地在任守制,或以此试光地耳。光地深文厚貌,道仁道义,言忠言孝,一试诸此,而生平心术品行,若犀燃镜照而无遁形。皇上所以留之之意,臣鹏愚戆不能知,使光地而亦不知,贪恋苟且而姑为此给假九月之请,外以欺人,则为丧心;使光地而早已自知,诡随狡诈而姑为此给假九月之请,内以欺己,则为挟术。夫为人子而甘于丧心,为人臣而敢于挟术,两者均罪,光地必居一焉。以此赴任不可,以此回籍尤不可,盖回籍则母死有知,恨其不诚,当必阴厄,而赴任则士生至性,愤其衔恤,谁甘面从?嗟乎!光地当闻命而绝不一辞,则忍于留矣,皇上即罚其忍,使之在京守制,以动其市朝若挞之羞。光地忘通丧而假易以暂,则安于久矣,皇上即罚其安,使之离任终丧,以为道学败露之耻。臣与光地,家居各郡,然皆闽产也,今若此,人人切齿,桑梓汗颜,伏乞皇上察光地患得患失之情,破光地若去若就之局,不许赴任,不许回籍,《春秋》诛心,如臣所请。万一光地依然督学,则光地得信其术,故哀其辞曰:‘九月且不获命,况三年乎?’而蚩蚩者亦曰:‘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下售其术,上受其名,臣鹏实拊膺疾首。前疏光地十不可留,如稍有涉私,是责光地以不孝,而先自蹈于不忠,所以跪听传旨,一一沥鸣,以头抢地,呜咽而不能自已也。”疏入,得前旨,此五月朔日事。至闰五月初四日试翰林官,乃以理学真伪论命题,不可谓非为光地发矣。其后恩遇终始独隆,自缘经传汇纂,深当帝指,非重其道学门面。彭鹏两疏全文,蒋氏《东华录》载之,故旧传亦载,而王《录》删之,未知其故?《史稿》亦不载,或只凭王《录》乎!

彭鹏第二疏谓上令光地在任守制或以此试光地,此实得圣祖之情。光地子钟伦于此时侍父在任,寄诸叔父书曰:“此月初一日,部覆彭无山参本,奉旨:‘李光地不准回籍,着解任在京守制。’彭前后共两疏。前疏着九卿会议,旨问彭鹏:‘尔与李光地同乡,意欲相为,适所以害之,我留他在任,自有深意,不然,朕岂不晓得三年之丧古今通礼。我所以留李光地之意,恐一说便难以保全。九卿如要我说,我便说;不要我说,我便包容。彭鹏,尔参某欲令其回籍,此正合着他意思,尔此言岂不是奉承他?’于是彭第二本乃有在京守制之语,中间穷极丑詈矣!九卿闻旨有‘要我说不要我说’之语,皆云:‘皇上包容臣子,臣子如何必要皇上洗发出来,还求皇上包容为是。’今旨已下,便只得在京行三月哭奠,朝夕鸣号,以暂泄哀情。杜门省罪,罅隙渐消,乃可相时乞归营葬。在今且当浮游随分,小抗之则大创在睫,所关非特平常也。阿爹此番撄此大故,惨折之余,加以震动,晦冥不测,气体大为衰羸,脾胃不能消纳,腹多痛。侄在此真百身难分,翘首南望,心肝如焚!”此书报当日实状,所谓包容,谓不说破试出假道学耳。不准回籍,解任在京守制,悉如鹏《疏》所请,岂非深恶此时之光地?后来光地孙重编《光地年谱》,并将此等家书载入,未知何以不讳亲恶竟至于此?全祖望以负友、夺情及外妇之子三事深讥光地,此不能多及,略之。

熊、李以道学逢君,事未足训,然清世士大夫之风,实自道学挽之,只可云圣祖能尊道学,而世必以光地终始眷遇,奉为清代道学之宗师,不但耳食者为此言,识《清儒学案》者亦盛推熊、李,则以其著书立说,尊程、朱,崇正学,辨道统,致力甚勤耳。儒者在野,效用不及在朝之大,明季讲学之风不替,然偶一登朝,则废死戮辱,身罹其祸。清初朝士,若二魏(蔚州魏象枢、柏乡魏裔介)亦道学中人,而以道事君,未成风气。《史稿·魏象枢传》:“康熙十一年,母丧终,用大学士冯溥荐,授贵州道御史。入对,退而喜曰:‘圣主在上,太平之业方始,不当以姑且补苴之言进。’乃分疏言:‘王道首教化,满、汉臣僚,宜敦家教。督抚任最重,有不容不尽之职分,有不容不去之因循,宜责成互纠。制禄所以养廉,今罚俸例太严密,宜以记过示罚,增秩示恩。治河方亟,宜蓄人才,备任使。戒淫侈宜正人心;励风俗宜修礼制。’圣祖多与褒纳。”盖帝之好善乐道,道学家有以察之。其后以达官而从祀文庙者,清世共三人,皆康熙朝名臣,则陆陇其、汤斌、张伯行是也。其讲道学而未入两庑,然治有奇绩守有异操者,亦皆在康熙朝,若于成龙、陈鹏年、赵申乔诸公,皆入《清儒学案》。于公最不可及,赵则以刻核太过为累。年家子戴名世与赵子熊诏同为四十八年己丑科鼎甲,熊诏状元,名世榜眼。五十年十月,赵忽举发名世为诸生时,恃才放荡,语多悖逆,今列巍科,犹不追悔前非,焚削书板;名世以此弃市。此世所谓《南山集》案者也。名世以时方修《明史》,对南明以为犹昭烈之于汉,应存纪、传等文,《南山集》中有《与余生书》一篇,论及此事。此何所谓大逆,在圣祖本为有道之君,然私天下之一念,深忌明后之尚系人心,实为不免,盖亦种族之顾忌所促成。时当朱三太子案甫结,而太子被废,诸王竞谋继统,国本岌岌可危,赵所举发,殆适中当时之忌,遂处以大辟。而赵之事不干己,逢君之恶,实可痛限。道学家往往有此类不情之事,则亦不可讳言也。

道学决不负人国家,读陆陇其、汤斌、张伯行诸人传状,其德量、操守、政事,皆足令人神往。其余纵不如是纯粹,而奇特或更过之,如于成龙诸人皆是。一时公卿,儒雅谨厚,布在朝列,不可数计,此皆所谓熏德而善良者。帝于道学之外,亦重文艺,公卿多以述作名世,其间若徐乾学、高士奇,则以招权纳贿闻,此即不讲学者之有才不免无行,帝亦明知之而不深究,使于文史得尽其长,但不令在朝久处禁近而已。康熙朝之达官,几有北宋士大夫之风,而道学之一脉,历雍、乾两朝,名臣迭出,以《学案小识》所载,考其渊源,皆自康熙朝理学诸臣所传播种子。盖圣祖种其因,而后代收其果。及至季世,母后当权,宦官宫妾,败坏纲纪,而后士大夫之风扫地以尽,至今以为服官即是奔竞以得之,驱淫以享之,一入利禄之途,便为罪恶之首。移风易俗,必有好善乐道之人,居最高之位以倡之,清圣祖所作养,后代享之而不尽,盖风气不易成,既成亦不易毁灭也。

理学专家,以程朱、陆王为门户,而以程朱为正统,若能诋陆王,便足卫道。清儒亦然。但清之理学,实以帝王好尚,为有力之提倡。帝王为求有益于政俗,但得躬行实践之儒,不问门户。且圣祖虽尊道学,而于道学家故习,厌武备,斥边功,皆不乐从,亦未尝有失败。三藩之变,魏象枢谓:“舞干羽而有苗格,不烦用兵,抚之自定。”则意在与三桂连和[联合]也。台湾之平,李光地谓“隔海难守”,指以与红毛为可,则何厚于异族而仇于本族之郑氏也?圣祖虽不从迂腐之说,而所有武功,又皆因势利导,非专涂人肝脑以自为功,屡奏大效,而终身不受尊号,不生侈心,勤勤讲道谈经,至老不辍,不改尊重道学面目,是圣祖之讲学,高出于诸臣上也。文庙从祀之典,汉儒以外,为道学所专享,尤以程朱之学为正宗。清代增祀,则自康熙五十四年,增宋范仲淹。雍正二年增县亶、牧皮、乐正子、公都子、万章、公孙丑,及汉诸葛亮,宋尹焞、魏了翁、黄干、陈淳、何基、王柏,元赵复、金履祥、许谦、陈灏,明罗钦顺、蔡清,本朝陆陇其。道光二年,增明刘宗周。三年,增本朝汤斌。五年,增明黄道周。六年,增唐陆贽、明吕坤。八年,增本朝孙奇逢;后又增宋文天祥、谢良佐。咸丰初,增公明仪及宋李纲、韩琦。七年,增公孙侨及宋陆秀夫、明曹端。同治二年增毛亨及明吕柟、方孝孺。七年,增宋袁燮及本朝张履祥。光绪初元,增本朝陆世仪;继又增汉许慎、河间献王刘德,宋辅广、游酢、吕大临,本朝张伯行。三十四年,增本朝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较其所增,不限于道学,事功、气节、学问、政事,其卓绝者每预焉,颇以用世为蕲向,清之食报于理学名臣者正特厚,非颛颛为道学持门面也。至程朱、陆王门户,识《学案》者谨守之,国家原不必局于此,陆九渊、王守仁、陈献章,明代早从祀,特《学案小识》所摈不齿数之孙奇逢则从祀,所尊为翼道之李二曲,则道光九年御史请祀,部已覆准,而特旨不从,此则好尚大异。夫唐氏之摈孙先生。谓其入清朝年已七十,不应讲学,此于门户之外,别加罪状,理极不通,道学家之横生意见往往如此。江藩《宋学渊源录》,又去其有位于朝国史应立传者不载,则似理学为隐逸者所专,而“天民”、“大人”之说荒矣,汉学家言宋学,固自隔阂。

第八节 兴文教

同类推荐
  • 赖彦杓

    赖彦杓

    阴阳两派,水火不容,如有斗争,阴阳灭世!树林之中,静静盘坐着一位清秀的少年,这位少年从面貌看起来大概是1314岁的样子。这位少年在树林里,看那样子,仿佛是在静坐,又似在在沉睡,又似在修炼...
  • 大明枭商

    大明枭商

    明朝嘉靖三十年,全球贸易开始萌芽,西方殖民者征服完马来半岛,开始把目光望向珠三角;因大名混战而流浪的武士,也对东海虎视眈眈;汪直、陈思盼等大明海贼正忙于内斗争霸……就在这暗流汹涌中,浮梁古县突然杀出了一群乡巴佬,他们烧得一手好瓷,也搅了一盘好棋,听说他们的老大叫王毅,只是个小小的前官府衙役……
  • 穿越从贞观开始

    穿越从贞观开始

    程处机穿越成为了程咬金的第三子程处弼。“三郎,赶紧想个办法,我们把高昌国给灭了!”程咬金抚着那根扇子似的胡子说道。“三郎,想个办法,朕要御驾亲征!”李世民看着远方的高句丽王朝说道。“夫君,您在想个办法,本殿下想当女皇。”高阳公主偷偷在程处弼耳边说道。“……”
  • 蜀汉大崩盘

    蜀汉大崩盘

    穿越成了刘备庶子刘理。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封刘理魏其侯。刘理抽空问了一下嫡母吴氏,老爸几岁了。“你父王今年二百九十七岁了。”大崩盘!
  • 雄起大漠

    雄起大漠

    暗潮涌动,杀气如麻,在天启大陆北部大草原上,看厮杀征伐间的男儿气魄,数英雄豪杰无限风流!
热门推荐
  • 七笔人生

    七笔人生

    生命的归处不仅只有离别的笙箫,还有希望的源泉。愿我们看尽繁华落尽,依旧心存感激,假如生命在某一天需要用分秒计算,无论你该如何抉择,都应学会珍惜与感恩
  • 我为神武

    我为神武

    刚刚写作希望大家能多给些意见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本书这是一个妖怪林立,弱肉强食的世界!看主角如何一步步走上巅峰
  • 我有无限选择权

    我有无限选择权

    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楚天离开了市一院,来到了县医院。楚天本以为自己会就这么沉寂下去,最终堕落成一名默默无闻的县城医生。直到有一天,他的眼前出现了三行字……【A:开启猪脚光环模式】【B:继续碌碌无为过完这一生】【请宿主开始选择】
  • 掌事姑姑

    掌事姑姑

    身为掌事姑姑,穆荑已经习惯了王府后院的杂事,习惯了看各种美人为了几日恩宠而斗争,这座王府像一座牢笼,吞噬了许多如花女子的命运,也吞噬她美好的青春,最终磨平她的性子。她无爱无恨,心如止水,以为可以逃离,然而一封册封诏书改变她的命运……
  • 火影同人1

    火影同人1

    忍者的世界……有好奇…有害怕…可能…有厌恶……无论如何都想看看……我…还是好奇啊……你对这个世界有多少了解?嘛~不管你对忍者有什么看法都不要从职业的角度分析,因为这个世界有忍者,有大名,有平民百姓……任何人都没有定义这个世界权力,但任何人都有权力对这个世界产生看法。我不会站在低处,因为我讨厌俯视我的人,我也不会站的那么高,会很孤单。
  • 人间迟暮

    人间迟暮

    时光在岁月长河里不停的轮回记忆在前世今生里不停的交汇漫漫星河醉转眼间春去秋来燕儿已南飞谁又能舍下和你这一生相随在梦里转了千百回看落花无言流离中年复一年细数着余年纵然是再不相见断了前缘无悔无怨潇潇红尘,思念如从前听晓月亦无眠留一瓣温柔的心看顾着余年纵然是跨过千山一路烽烟你始终与我并肩——《余年》
  • 冰火二重天

    冰火二重天

    人生除了眼前的泡面,还有远方的剑与玫瑰。
  • 被颠覆的游戏世界

    被颠覆的游戏世界

    游戏体验者赵辰逸没想到,当自己进入虚拟的游戏世界中,由于系统故障他竟然加载到了一个出场不久就会挂掉的npc身上?!其他的游戏体验着不是自带天赋就是高配兵器,而他赤手空拳上阵不说,还要躲过一场场危机?
  • 火影之副本系统

    火影之副本系统

    作为一个资深火影迷的赵二同学在网站上下载了一个据说是最新最受期待的火影手游,下载好之时一阵强光闪过,当他再次睁眼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木叶遗孤——江户川柯南,背负着这个不祥的名字的他如何才能在混乱的忍界生存下去呢。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说真的我没有发过一次广告,也没找任何人帮推,现在竟然能有这么好的成绩连我自己也没想到,非常感谢那些大力支持我的人们,只是写小说毕竟不是我的主业,做不到一天两更还请大家谅解,有推荐打赏自然是好的,没有多给我写写评论吧,看到满满的评论总是很有成就感的说
  • 随便起笔随便结束

    随便起笔随便结束

    随便写写,一章就是一个故事,想到什么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