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46200000062

第62章 咸同之转危为安(2)

此为湘勇出援邻省之始。泽南所至,无坚不摧,节制之师无能敌也。时国藩从郭嵩焘、江忠源议,以东南阻水,敌得掠民船,瞬息百里,官军无可邀截,军行反有阻梗,非有舟师不能得志。乃驻衡州造船、练水勇,计成师而后出。下游则金陵为敌都,扬州亦为敌据。钦差大臣向荣督和春、张国梁等营金陵城外,攻守相持,是为江南大营。钦差大臣琦善率直隶、陕西、黑龙江马步诸军攻复扬州,是为江北大营。太平军以金陵大营压都城而驻,多顾忌而不能却,则分军四出以挠之。遣丞相吉文元等由浦口至亳州,与陷凤阳之林凤祥合,遂入河南。朝廷又以直督讷尔经额为钦差大臣,会山东、西大吏合力防河。太平军又遣豫王胡以晃等出安徽,再陷安庆,更遣丞相赖汉英、石祥贞攻九江、湖口,进围南昌。江忠源时已官湖北按察使,奉命赴金陵大营,道闻南昌急,疾驰救。太平军见楚军旗帜,惊曰:“江妖来何速!”忠源入城助守,时出战挫敌,飞书湘中乞援,时方五月。至七月,而罗泽南军至,解围。其在河南之太平军,又渡河趋怀庆,攻城未克,走山西。以八月陷平阳,学士胜保统帅收复之。朝廷以胜保代讷尔经额为钦差大臣。太平军由洪洞东趋,直入畿辅,踞临洺关至深州。逮讷尔经额,命惠亲王绵愉为奉命大将军,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为参赞,总统四将军,督旗营察哈尔精兵,会胜保进剿;京师并设巡防所。是为太平军直逼燕京之师。而太平所都之金陵,则亦为向荣所统之江南大营紧逼不舍,且亦间分其兵收复旁郡失陷之地。而太平军则以清中叶之废弛养痈,伏莽遍地,地方官又积惯承平粉饰之习,所到即破,以故力不能摧向军,唯有分军旁突,使向军自陷于孤立而撤退。既围南昌未克,退趋九江,陷之,遂入湖北境。连陷黄州、汉阳。其踞安庆者,则由桐城、舒城向庐州。舒城有督办团练之在籍侍郎吕贤基殉之。庐州则自安庆陷后,大吏侨寓以为安徽省治。江忠源既出南昌围中,即由臬司超授安徽巡抚。闻庐州急,疾趋入庐城,所部兵仅数百,胡以晃以十万众围之,拒守月余,敌势盛,外有赴援者亦格不能达,以十二月十七日城陷殉节。时林凤祥等北上之军,为僧格林沁等所扼,秀全乃命皖北之军渡河入山东,以为河北之军应援。凤祥已进至天津,据静海县,以独流镇为坚垒地。四年正月,僧格林沁军攻破独流镇,凤祥南退河间之阜城。入山东之太平军由金乡破临清,冀声势与相接。时在四年三月。旋为胜保克复临清,退走冠县、郓城,至曹县坚守。胜保追至,四月破之,逼入黄河,并缘道所追杀,此一军自丞相曾立昌、许宗扬以下皆没。而僧格林沁亦攻克阜城,凤祥退连镇,复分兵入山东,冀应合曹县之军;盖未知胜保已肃清曹县也。五月陷高唐州。是时太平军之北上者,日退日蹙,而曾国藩之所治水陆军已成。会湖北官军由总督吴文锫率以出剿,败死于黄州,太平军连陷德安诸郡县,金陵复益师会之。溯江,复入湘,陷岳州,至湘阴。舟集靖港,国藩与战不利。太平已间道袭湘潭,益掠民船,将溯湘江通两粤。国藩于靖港之败,投水将殉,为人救起,乃派水师杨载福、彭玉麟等,陆师塔齐布等,急援湘潭。水师连战,焚毁太平军船六七百只,毙者千余,并退入湘潭城。四月初五日,陆军克湘潭。太平军水陆死者万数,解散之众称是。以团勇克此大敌,湘军之气始扬,自信必可任征讨之任矣。

太平军之由汉入湘,越武昌而过,期得志于岳州以上。曾军既克湘潭,太平军尚走陷常德,兵锋至辰州。既知曾军将规取岳州,湘中太平军皆退。先至岳,期扼守以阻曾军。在汉阳者,亦渡江陷武昌。武、汉、岳州扼长江冲要,而肆掠于荆、襄间。曾军于六月之杪以水师攻岳,七月初一日克之。陆路塔齐布军亦阵斩太平骁将丞相曾天养。闰七月,复大捷于高桥,遂迭复通城、崇阳各邑。八月二十一、二两日,水陆攻武、汉,同时并下其城。九月,克兴国、大冶。十月,克蕲州。十一月,克广济、黄梅。十二月,方攻九江、湖口,而太平军乘湘军已至下游,突再入鄂。湖广总督杨霈败于广济,武、汉岌岌。五年正月,汉口复失,太平军入襄河,迭陷各邑。湘军回救,而水师之已入鄱阳湖者遂为九江太平军所梗,不得出。别为内湖水师,调罗泽南移师,与水师相依倚,洗清江西腹地。而湖北荆、襄军大败。三月,武昌复陷,巡抚陶恩培死之。于是胡林翼署鄂抚,图规复,湘人始有任地方兼兵柄者。前江忠源甫任皖抚而殉节,曾国藩有督师之名,至今尚困于江西,饷事握于各省长官之手,军权由其自奋而有立,政权则未之属也。林翼以湘中第一流,当武、汉兵事之冲,任全鄂地方之责。武、汉经三陷,百孔千疮,至林翼之收武、汉,乃为第三次克复,遂能用为东征根本。察吏安民,以政事足财用,以一身系湘军全局。问兵事,曰“惟我在”;问饷事,曰“于我取”。朝廷所置荆、襄等处钦差大臣兼湖广总督满洲官文,人尚长厚,而为清廷所倚,务交欢之,使不掣肘,有功则推与之。官文亦唯命是听,结为兄弟,登堂拜母,相得无间。遂以其间出境督师,收复滨江九江、安庆各要地。敌于其时,猛扑鄂境,以挠后路,武、汉时有危机。林翼遣将赴援,卒不撤九江、安庆之围,以终其事。向时积乱稔祸之湖北,林翼用之而为平乱弭祸之渊泉。以此与太平军相角,乃非浮寄之军。一切接济,听命于朝廷所置贤愚不等之大吏矣。其时直取畿辅之太平军,亦于五年正月为僧格林沁攻破连镇坚垒,擒林凤祥送京师磔之。二月,复高唐州,余众退踞冯官屯,四月破之,擒李开芳等。北军尽覆,无复孑遗。凯旋,撤大将军、参赞大臣,京师解严,是为成败大略可睹之一段落。

当秀全始下金陵,议图河北,即诏丞相林凤祥、李开芳等间道疾趋燕都,先东下破镇江、扬州,为北上之路。罗大纲以悬军深入为不然,且谓秀全不应安居金陵,委诸军犯难而不顾。则林、李之全军皆覆,即秀全辈之无志于中原,事载《清史稿》为详。

《史稿·洪秀全传》:“既都金陵,欲图河北。罗大纲曰:‘欲图北,必先定河南。大驾驻河南,军乃渡河。否则先定南九省,无内顾忧,然后三路出师:一出湘、楚,以至皖、豫;一出汉中,疾趋咸阳;一出徐、扬,席卷山左。咸阳既定,再出山右,会猎燕都。若悬军深入,犯险无后援,必败之道也。且既都金陵,宜多备战舰,精练水师,然后可战可守。若待粤之拖罟咸集长江,则运道梗矣。今宜先备木筏,堵截江面,以待战舰之成,犹可及也。’乃遣丞相林凤祥、李开芳、罗大纲、曾立昌率军东下。秀全诏之曰:‘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无贪攻城夺地糜时日。’大纲诏人曰:‘天下未定,乃欲安居此都,其能久乎?吾属无类矣。’”

此段据李秀成供。其北上之军尽没,果如大纲言。至东南必用水师,其识与郭嵩焘、江忠源同,而国藩能用之。大纲谓广东拖罟船来,犹以拖罟船为可惧。其实拖罟之来,亦无甚效。湘军乃取法战船而自造自练,以湖南固水陆皆备,材木亦丰富之土地。定都可在金陵,但未宜高拱不出。后来之败,俱如大纲言。故湘军既成师,北伐又已绝迹,金陵城下终未能摆脱留攻之清军大营。湘之人才,利用清廷二百年之威令,胜负之数颇可料矣。

第二节 太平军(中)

太平军时代逸闻,近日所得自外国者,率鄙诞无识,颇易为人所卑视。据《纪略》所载,及曾军托武穴行营所据蕲州、田家镇俘获文籍编行之《贼情汇纂》,比而观之,尚不及《清史稿》所叙,于太平尚有一时纪律可言,且删汰当时官书丑诋之语,专明其治军、治民之法,较为修洁,录如下。

金陵建都,拥精兵六十余万,群上颂称明代后嗣,首谒明太祖陵,举行祀典。其祝词曰:“不肖子孙洪秀全,得光复我大明先帝南部疆土,登极南京,一遵洪武元年祖制。”军士夹道呼汉天子者三。颁登极制诰,大封将卒。王分四等,侯为五等。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丞相为六等,殿前三十六检点为七等,殿前七十二指挥为八等,炎、水、木、金、土正副一百将军为九等,炎、水、木、金、土九十五总制为十等,炎、水、木、金、土正副一百监军为十一等,前、后、左、右、中九十五军帅为十一等,前、后、左、右、中(九十五军)师帅为十二等,前、后、左、右、中二千三百七十五旅帅为十四等,前、后、左、右、中一万一千八百七十五卒长为十五等,前、后、左、右、中四万七千五百两司马为十六等,又自检点以下至两司马,皆有职同名目。其制大抵分朝内、军中、守土三途:朝内官如掌朝门左、右史之类,名目繁多,日新月异。军中官为总制、监军、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凡攻城略地,尝以国宗或丞相领军,而练士卒,分队伍,屯营结垒,接阵进师,皆责成军帅,由监军总制,上达于领兵大帅,以取决焉。其大小相制,臂使指应,统系分明,甚得驭众之道。守土官为郡总制、州县监军、乡军师、乡师帅、乡旅帅、乡卒长、乡两司马。凡地方狱讼钱粮,由军帅、监军区画,而取成于总制。民事之重,皆得决之。自都金陵,分兵攻克府厅州县,遂即其地分军。立军帅以下各官,而统于监军,镇以总制。监军、总制受命于朝。自军帅至两司马为乡官。乡官者,以其乡人为之也。军帅兼理军民之政,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以次相承,皆如军制。此外又有女官:曰女军师、女丞相、女检点、女指挥、女将军、女总制、女监军、女军帅、女卒长、女营长(即两司马也)。共女官六千五百八十四人,女军四十,女兵十万。而职同官名目亦同。总计男女官三十余万,而临时增设及恩赏各职,尚不在此数也。

此为太平天国官制,当是初制。其后于侯爵之下更设豫、燕、福、安、义五名,每名之上冠天字,天字上再冠一分别字,如承天豫、顶天燕之类。此尚无有,故云初制。自丞相以上,皆为爵而非官。官则各有司存,如殿前检点,必云殿前掌某检点。检点、指挥、将军,皆朝内官。其军中官及守土官,职有治军、治民之分,而各级名目无别。就其创制之意而言,不可谓非大有思想。朝官不用元以前之三省总摄,亦不用明以来之七卿分治,有检点、指挥、将军之等级。额定之外,复有职同之名,以济额限之穷。其职掌,则据《纪略》言,朝内官有掌朝、掌率、尚书、仆射、承宣、侍卫、左史、右史、疏附等名。盖名多法古,但各职不相统属,乃汉列卿治事之意。

职同二字,文内已两见。又据《纪略》言,更有职同、恩赏等职……封赏不时,改革不一。曾见有撰伪官表者,大率以节令星辰肆意编造。一职有至三十余者,烂羊都尉,灶下中郎,犹不足状其恶态也。据此,则职同与恩赏并称,犹古之所谓仪同耳。草创之朝,官职冗滥,不免因事因人,亦不足怪。

国宗当包括丞相以上凡有爵者而言。《贼情汇纂》中,全录太平礼制称呼原本。中一条云:“朕仁发兄、仁达兄称国兄,嫂称国嫂,庆善伯、续奎伯、元玠伯辈称国伯,庆轩、绍衍叔辈一体同称国叔,仁正兄仁宾称国宗兄。元清、辅清四福、韦宾辈,一体同称国宗兄。贵妹夫及后宫父母伯叔兄弟辈,一体同称国亲。细分之:后宫父称国丈,后宫母称外母,后宫伯、叔称国外伯、国外叔,后宫兄弟称国舅。”详其文义,仁宾当是凡洪族仁字辈者,自仁正以下皆是,盖非若仁发、仁达等近支。据《纪略》,仁发、仁达,秀全异母兄。恤王洪仁政与干王洪仁玕,俱秀全同祖兄弟。然则同祖以下之仁字辈,皆称仁宾,即皆称国宗兄矣。兄为太平全国通称,惟[唯]耶火华称天父。耶稣即称大兄,而秀全自为二兄。《贼情汇纂》言:“壬子十二月,贼陷武昌。初十日,于腊马场设高台,贼日登其上,曰讲道理,鸣锣于市,命阖城人往听。内有汉阳生员马姓者,挤出人丛,挨至台下,云有要言关白,贼目令其前,问有何说?马生云:‘尔才说之言,一派伤天害理,犬吠之声,何道理之有!试问自有人印有五伦,尔贼头于群丑皆称兄弟,是无君臣;父子亦称兄弟,媳亦称姊妹,是无父子;男女分馆,不准见面,是无夫妇;朋友、兄弟离散,是无朋友、兄弟。可谓五伦俱绝。即依尔所述,亦只有兄弟一伦。况合亲兄弟不认,而别呼他人为兄弟乎?如此悖谬,是真无用之狂贼也。’”据此,则讲道理之时,即讲明人类皆为兄弟之义。马生所斥,主观不同,不足深论。要之,太平国中尽人皆称兄弟,在广泛称谓中,父子亦兄弟之,固是事实,犹今言四万万同胞也。

四福之义,据礼制称呼中,东王、西王之第二子以下皆称万福,南王、北王下不见此文,或是略之。则四福者,东、南、西、北四王之第二子以下。其长子则称某嗣君千岁。又后增之侯以下五等爵,其第三等为福,或亦于此有关,今未能定。元清当是杨秀清,辅清为秀清之弟。韦宾辈则包括五王之兄弟子侄。一体同称国宗兄,此国宗之义也。

同类推荐
  • 晋朝那些事儿贰:八王之乱卷

    晋朝那些事儿贰:八王之乱卷

    本书为第二卷,共六章,司马炎死后,贾皇后颤权,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朝野震恐。司马伦发动政变,废掉贾后。八王之乱大戏,就此上演。司马氏各路人马,争相出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小人奸臣,作用其中,使得兄弟父子,自相残杀。大晋天下,民不聊生,饥民成群,李特、张昌,相继起事,割据一方。刘渊乘势而起,再建汉国。之后,蠢材皇帝被毒而死,司马炽即位,但回天无力,乱象如火如荼。正逢石勒崛起,归顺刘渊,中原烽火连天。面对群雄割踞,司马氏空有平乱之心,却无平乱之策。司马炽唯有把希望寄托在大名士王衍的身上。王衍误国,为石勒所擒之后,投降求生,终被活埋,大晋王朝,大厦将倾。
  • 抗日英雄赵一曼

    抗日英雄赵一曼

    《抗日英雄赵一曼》作者:罗鸣贺丹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是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诞辰110周年。赵一曼,在宜宾可谓家喻户晓,在东北可谓人人敬仰,在中国,乃至世界都知道这位东方女性,中国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该书穿越了110年时空,讲述她31年的青春岁月、人生传奇、抗日杀敌、铁血疆场,特别是她面对日本鬼子的酷刑逼供、博弈还击、心身如钢、宁死不屈,英勇献身的感天动地的故事……
  • 酒楼小事

    酒楼小事

    齐国有城,虞城有座楼,楼里有群奇葩。一个在醉仙楼里发生的江湖故事。
  • 步步高欢

    步步高欢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高欢本是边陲一小兵,因贵族女娄昭君看上从此开启他的步步高欢 六镇起义 尔朱氏崛起覆灭 白袍神将陈庆之 有他在 宇文泰也只有被欺负的份……
  • 吾乃韩馥之从三国开始

    吾乃韩馥之从三国开始

    穿越成为三国世界的韩馥,刚开始拥有一级的召唤系统,但却没用来争霸天下,反而用来增长寿命。好不容易将系统升级到二级,没想到系统竟然变成一个财力加点系统,可用来提升自身实力。注:可以从第二卷开始看……
热门推荐
  • 霸道总裁的小女人

    霸道总裁的小女人

    她是一个爱流浪的人,在大学的校园里见到了霸道的他,他们在他的强势主导下交往,订婚。一件意外让他们的爱情亮起了红灯,亲眼见到好姐妹跟他躺在同一张床上………他从没有见过像她一样纯真率直的女孩,霸道的将她锁在身边,本以为他们这辈子会就这样幸福的一起,却没有想到一个居心叵测的女人让心爱的她消失了十二年。再见时,却……
  • 温柔几许缘何散

    温柔几许缘何散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姑逢山经过千百年的岁月轮回,黄金白玉灼灼其华,且亦芳草繁花遍山,毕笙虽也极喜自己成长的地方,却厌倦了父皇母后圈着他,不允出姑逢山半步!逃出姑逢山的少年郎,邂逅了一些人,他的生活才变得多彩多姿。
  • 天骄纵横

    天骄纵横

    凛冬已去,万物复苏。沉睡在东方的巨龙逐渐梦醒,露出他与生俱来的威武霸气。雄踞在西方的白鹰正在丛林中大肆捕食围猎,睥睨着天下苍生。北方的猛熊倒在了冬雪中,留下一群嗷嗷待哺的幼崽在原始丛林挣扎求生。南方,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现在也只剩下了九牛一毛。正当世纪之交时,一个生而知之的少年自孤儿院中走出,他除了遍览天下群芳的爱好,还有着荡尽世间不平事的胸怀。
  • 娇娇女被九叔宠野了

    娇娇女被九叔宠野了

    中药世家英年早逝的顾明珠穿成了史上最悲催的重生女,一穿过来就被退婚。英明神武五个哥哥异口同声:那些兔崽子有多远滚多远,结什么劳什子亲,明珠留在顾家娇宠。嚣张跋扈弟弟捋起拳头:那些退婚的野男人,小爷见一次打一次。祖母爱怜的抚着她的脑袋:咱们明珠值得更好的,该配个谦谦君子如玉。众人:……别人家退亲的女儿是草,他们家的是宝。这还不止,还有一个更过分的。顾家那位凶名赫赫的“九叔”:我家珠珠娴静温柔,小意柔情,娇气得很,什么武术箭术医术都不会,谁欺负她,给爷废了。众人欲哭无泪,你们确定你们家那个一针在手,随时能牛叉哄哄闪瞎众人眼的大魔女软萌可欺?(1V1,双洁)新书《贵妃她又轰动后宫了》已发,求支持!
  • 再见了白裙子

    再见了白裙子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穿白裙子,周围的人也常常夸我漂亮。那时候,我常常开心地想,我要穿一辈子的白裙子。可是等我长大后,人们却开始嘲笑我的白裙子,说它幼稚懦弱,不堪一击。而我白裙子也一次又一次地被人恶意地抹黑,为此我曾躲在无人的角落里哭了一下午,在想我哪里错了,或是我的白裙子哪里错了。渐渐地,我也开始讨厌我的白裙子。后来,我有了一个女儿,当她穿着我给她买的白裙子,在地上开心地转圈圈时,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 我就是至高道则

    我就是至高道则

    洛水天畔依人顾,乐府正殿舞红绫。初日音讯何处觅,未来可言和与兴。这是一个爽破天际的故事,始于异世都市,结束于诸天万界。即使从开始修炼,至高之道下,皆是蝼蚁。
  • 斥迁

    斥迁

    当你意识到,历史不再是历史;当你意识到,世界不再是世界;当你意识到,神话也并非神话;当你意识到,所以的对错,都不过是假象;当你看到镜子里面的自己,才是真实的自己;当你梦到梦境的一切,才是真正存在的一切。你会作何选择?接受?还是被迫接受?成长?亦或变得枯萎?
  • 瑾年遇你

    瑾年遇你

    “林瑾,我希望这不是最后一次跟你走在这座城市的这条街。”
  • 鬼吹灯同人之大漠迷墓

    鬼吹灯同人之大漠迷墓

    东方端华,一个传说中的倒斗宗师东方朔的后人。他和伙伴一起踏入盗墓者们所必须面对的深渊。在一环紧扣一环的凶险境况下,他们忙于应付却终难摆脱遭受蛊惑的厄运,继而形神俱散,看到了本不应看到的可怕幻象……在好奇心驱使下,他们一步一步走向危险,接近死亡。被梦魇困扰的东方朔,也卷入了这混乱的历史时空之中。
  •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

    玛雅人预言,世界末日会出现,人类也会消失,2012年是不会的了,那么是不是就再也不会出现了呢?未必不会,而且当世界末日来临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萧兮便是本文中的猪脚,且看他如何在真正的世界末日到来的时候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