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85900000023

第23章 肖像画(3)

瓦萨里(他要求自己去画这幅画的副本)用了很多雄辩有激情的词语来赞美拉斐尔创造出这种可信人物形象的能力,在他的《人生》中指出有人能描绘这幅画:“从所有的角度看,这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个雕像。天鹅绒闪闪发光,教皇的锦缎长袍呈涟漪状,上面挂着的羽毛柔软平滑,金子和丝绸制作精良。羊皮纸的质地是无与伦比的,宛如精细的银铃那样美。椅子上的金色圆球,就像镜子那样清晰地把从窗户摄入的光线反射到墙上,还有教皇自己的影子。”瓦萨里观察到椅子上的金色圆球映射出所有的装饰,连同屋中的人物和窗户上的光线,让人想起佛兰德画派亲切的视觉效果,这使皮耶罗?德拉?弗朗西斯卡羡慕并尝试着去模仿。瓦萨里也以巧妙的方式强调了窗帘的质地和其他被捕捉到的物体。整幅画中主色调是红色,次色调是白色,它们完美地与各种物体及画的本质相融合—— 更多地用了教皇衣帽上那种阴郁的色调,还有天鹅绒窗帘、椅子上的绒球、两个红衣主教的盛装,以及教皇前没有阴影的桌布的橘黄色调。

尽管那些成分与众不同,但画的构成范围和所创造的幻象,使这幅画变得非同寻常。左手边前景角落底部的桌子或书桌的线条,向上从左到右贯穿这幅画的宽度,将教皇和他椅子后面的两个红衣主教包括在内。两个红衣主教分别站在教皇的两侧,使教皇的形象成为一种安慰,使他成为整幅画的精神和肉体的焦点。

同时,被这两幅画作为基础的显著对角线,在背景中柱子和屋檐的线条中得到了平衡,柱子和屋檐是用来与桌子上的线条集合的。使用这种观察的结果之一,就是把我们的目光直接引向红衣主教的凝视,他正在直盯着我们。我们的目光相遇了,跟德?罗西的目光纠缠在一起,就好像我们直接被画入了画中,一个值得争辩的效果就是构成物中那最突出的特征。

三人的目光没有相遇;各自向不同的方向看去。教皇的目光固定在正前方,直接看向一些不确定的地方。而红衣主教美第奇转向教皇,事实上并没有直接看向教皇。整个叙述被推迟了,并且没有情节。只有红衣主教德?罗西和观者间的静静交流,给整幅画添加了一种多少让人不安的成分。

拉斐尔的《红衣主教托马索?英吉拉米的肖像》(Portrait of Cardianl TommasoInghirami )和他给尤利乌斯二世所作的画像,始于同一个时期。画中的红衣主教正坐在他的与梵蒂冈图书馆一样完美的书桌旁边。画中的他是特写的。他看起来离我们很近,事实上,可以想象自己正坐在他的前面。这种效果和普拉多博物馆的《红衣主教的肖像》所产生的效果迥然不同,后者中的人物看起来很是遥远,几乎没有特色可言。

拉斐尔在描绘这幅红衣主教英吉拉米的画像时,从圣奥古斯丁的画像中常用的图形里得到了灵感。尽管这种图形也被卢卡·西纽雷利用来为奥维多大教堂的圣布里奥小教堂创作壁画,从而来识别圣母或帕特莫斯岛(Patmos)的圣约翰。

红衣主教好像陷入了深思,看起来对民众的表现没有怎么在意。他的钢笔平躺在一张白纸上,紧挨着一本打开的书;他的头稍微歪向一边,眼睛向上看,仿佛在寻找灵感。这幅画强调了红衣主教的人性主义和科学较为丰满的人高贵的人格,小心地减少了他右眼中的阴影。

红衣主教英吉拉米的智囊团,也包括一些拉斐尔的人文主义朋友和诗人朋友,尤其是巴尔达萨·卡斯蒂廖内、皮耶罗·本博、安德里亚·奈韦格罗、奥古斯蒂诺·巴扎诺、安东尼奥·特巴多,还有西里欧·卡尔卡尼尼,拉斐尔用肖像形式为他们中的很多人画过画。最恰当的例子就是特巴多一幅画于1516年的画像。它以照片形式保存到现在,推测起来它很可能是副本。就对被描绘物体的忠诚而言,皮耶罗·本博非常欣赏这种特殊的画像,他相信这甚至比拉斐尔为卡斯蒂廖内?卡斯蒂格隆所作的画像还要好。他宣称这幅画:“如此地接近生活,倒好像是卡巴多与画像相似。就个人而言,我已经看到了可以与此相比的画像。”那年的春天,拉斐尔计划与卡斯蒂廖内、奈韦格罗、巴扎诺,还有本博(他后来在3月3日给红衣主教比恩纳的一封信中确认了这些)一起去蒂沃利(Tivoli)旅行。这次远足很可能是为了给奈韦格罗送别,他准备回到威尼斯,他得到允许在那里做档案管理者。可能是在这个时候,很短的时间里,拉斐尔创造了他的双人画像《安德鲁·纳瓦吉诺与奥古斯迪诺?巴扎诺》,这幅画为皮耶罗·本博所有,于1530年保存到帕多瓦。这幅双人画像中的两位作家并排坐着看向观者,或者看向皮耶罗·本博,这幅画作者的朋友。

这种展现了观者和主题人物之间身体和心灵上亲密关系的框架,在《巴尔达萨?卡斯蒂廖内》中也能发现。后面一幅画像中的显著特征就是主题人物的双手在图像的下边缘只显现了一部分,看起来好像是画像从那里被切割掉了一样。

远景是由坐着的主题人物的视线决定的,所以观者在谈话时的短暂寂静中会有和卡斯蒂格隆坐得很近的感觉。这个构成传递出画家和诗人之间的那种真实精神吸引力和亲密关系。整幅画中的和谐来自贵族的姿势,冬季长袍的优雅和很好地凸显“冬季色彩”的细微颜色的加强,整个色调从黑到灰黑再到棕灰色。

作为教堂法庭的大使,由于利奥十世和乌尔比诺公爵之间关系的紧张,卡斯蒂廖内于1516年被迫离开罗马,回到曼图亚。他把这幅画和其他获奖作品一块带在自己身边。卡斯蒂廖内被迫遣回罗马三年后又作为费德里克?冈萨加(FedericoGonzaga)的公使出行。同时他于1517年和爱普丽塔?图来罗结婚,后者为他生了儿子卡米洛。与妻子幼儿(他们仍留在曼图亚)分别后,卡斯蒂廖内做了一首拉丁挽歌,好像是通过妻子寄给自己。在挽歌中,他含蓄地提到了拉斐尔的画像。

挽歌的表达很平凡,说的是这幅画代表了作者和丈夫分离时仅有的安慰,她小心地照料它,和它说话,甚至和它开玩笑。她继续说道,有时这幅画好像通过符号或文字在回应着她。他们的儿子也记得画像中父亲的样子,用孩童的语言和他说话。这幅画对整个世界来说好像是一个真实的存在。

宾多?阿尔特维提是一个年轻的佛罗伦萨银行家,他很早前曾让拉斐尔为他画过《盖布的圣母》。拉斐尔的《宾多?阿尔特维提》中的艳丽色彩可以和卡斯蒂廖内画像中的色彩相比。比卡斯蒂廖内的画像更加接近观者的是拉斐尔的《披纱巾的少女》,瓦萨里在佛罗伦萨商人马泰奥?博迪的屋里看到了它,并且认出了它是“拉斐尔到死都爱着”的女人画像。

无法确定《披纱巾的少女》和《弗娜瑞娜》(几年后拉斐尔的作品)中画的是否是同一个人。两幅画中右手的姿势完全一样,画中两个女人头上戴的珠宝非常相似。弗利伯格指出,《披纱巾的少女》或许不是一幅真实的画像,它可能是为了某个奉献人物形象而做的准备习作,或许是和文西斯劳斯?胡勒(WenceslausHoller)雕刻品中的某个形象相似的圣凯瑟琳的画像之一。然而,拉斐尔在其他作品中也赋予这个女性的特征,尤其是在佩斯圣母堂的壁画《佛里吉亚的西比尔》(Sybil of Phrygia ),以及著名的《西斯廷圣母》中。

可以说拉斐尔画像中的那些正在被讨论的女性姿势都是很自然的,而且画的质量非常高,尤其是在无声的明暗对照、透明无色的肉体色调、面纱的柔软透明、描绘前景宽敞的丝绸袖子的光影旋涡中,画的自然性和质量就更加突出。浅淡的色调使整幅画显出了轻微的运动,活力很明显地在与《弗娜瑞娜》的光滑相比时荡然无存,这一切都融入到整幅画中。

拉斐尔自己,出现在可能是他的最后一幅作品——《和朋友一起的自画像》,现在挂在卢浮宫内—— 之中。拉斐尔把自己画到了背景中;他的眼睛望向帆布,看着观者,他的左手放在前面一个人的肩膀上,那个人正回过头看着拉斐尔,同时用他的右手指向图像外,暗示其他人或事物的地方。

双人画像之中的第二个人物形象从来没有被确认过。可能是拉斐尔的学徒之一—— 吉安·弗朗西斯科·朋尼或者波利多罗·达·卡拉瓦吉欧(Polidoro daCaravaggio),也可能是朱利奥·罗曼诺,也有可能是其他画家佩鲁奇或彭托莫,甚至有可能是皮耶罗·阿雷蒂诺、焦万·巴蒂斯塔·布兰科尼欧·德拉亚奎拉(拉斐尔为了他在罗马的博尔戈广场建造了一个宫殿)。上面每一种可能性,对解释为什么要画这幅画,以及为什么要用这些构成物都是没有帮助的。还有人认为经过传统的鉴别方法认为,第二个人物就是拉斐尔的剑术老师,这是很牵强附会的。这样的言论基于前面的人物拿了一把剑—— 这在那时很少有—— 而且他的手也许是一种“演讲”姿势。

即便不考虑第二个人的身份,这幅画在某些方面依然很神秘,是谁委托他去画的?它包含的是怎样的环境?通过与《安德鲁·纳瓦吉诺与奥古斯蒂诺·巴扎诺》相比较,它诱使人们想象画的“外面”有第三个人的存在—— 拉斐尔目光的方向的和第二个人指向的观者。也就是说,人物的姿势和两人的关系—— 尤其是背景里的人物形象,看起来好像是位于自己和朋友指向方向的中间—— 似乎在暗示着,与其他的自我画像相同,这幅画多少有点像镜子中的人物。换言之,这个人好像是在镜子面前被画的一样,画家的朋友转向拉斐尔,好像是把画中艺术家的特征和他们的真实生活相比较—— 仿佛是拉斐尔在估量画中的拉斐尔。

这种处理画像和观者视角的方法,与拉斐尔对“暗示”持续关注是一致的,这就像画像本身那样直接。在这幅画中,画的意图比以前的作品大胆明确,这使得画中人物的姿势特别直接自然。

同类推荐
  • 声色现场:和苏七七看电影

    声色现场:和苏七七看电影

    电影是一门关于光的艺术。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光是先在的,就如同大师们是天才。DV时代据说要取代胶片时代了,但大师们的作品不会消失。它们化蝶――化为影碟,飞到我们普通的人眼前。他们和它们都已成为“传奇”。“流言”,说的大多是在商业院线看不到的中国电影。也就是说,听说的多,看到的少。我常常周六去现象工作室――或在别的时间、别的地点为,看个国内导演拍的片子,每回老老实实为中国当代电影做个速记员,渐渐积了许多笔记,也认识了许多年轻的、做着电影梦的人。我传播流言,是想让大家都知道,有些人在多么热情、勤奋、艰苦地做事情。他们的剧情片和纪录片,已成为影像中国的一角,锐角。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欣赏篇·近代变迁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欣赏篇·近代变迁

    写字教育不仅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个性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 大学生艺术素养

    大学生艺术素养

    本书为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类教材,涵盖了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及其他艺术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本书从艺术学科的整体性出发,理论与作品结合,图文并茂,以直观的图例诠释艺术形象;立足于崇美扬善、怡情悦性和笃学尚行的人文素养的养成。
  • 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艺术小殿堂

    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艺术小殿堂

    本书系统介绍了生活中的各种艺术,以及艺术的社会价值、科学价值、艺术对人的情感和修养的影响。
  •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文物之美与工艺学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文物之美与工艺学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热门推荐
  • 末世最靓的仔

    末世最靓的仔

    末世求生,一切从零开始,没有先知没有作弊器,一切都要靠我们兄弟亲自打拼摸索,未来的路还很长,可不能丢下兄弟一个人先走了···
  • 雪有晴时日有暮

    雪有晴时日有暮

    女主作为当前畅销书《风云录》的粉丝,意外进入书中和男主相遇,并和男主谈起了天天的恋爱……
  • 不灭死神

    不灭死神

    新游戏的开启,让消失一年的死神重新回归,这一次看他怎么一步一步建立属于自己的帝国,这一次兄弟女人一个都不能少......
  • 太阴极阳

    太阴极阳

    从小生于天族,200岁便在训练场训练,500岁成文曲星君,天族太子蹊跷之死,他被贬下凡间,后在阴间称王,他下一步会怎么做?是否会就此对命运屈服?
  • 傲娇冷妃之废柴六小姐

    傲娇冷妃之废柴六小姐

    凭什么,凭什么,你们有父母我却没有?既然这天下人对我无情,就别怪我对你们无义!我冷轩柔定要你们付出代价,哪怕要命丧黄泉!我也在所不惜,我一定要你们付出血的代价!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少女跪坐在地上,一直癫狂的笑。她现在只有一个想法:我要她们死!慢慢地,少女的神情由愤怒癫狂转化成后悔眷恋,她想:若要是有来生,我希望能好好守护我爱之人,好好的守护……还没想完,突然觉得眼皮沉重,她也不想睁开,因为她已在这个世界毫无留恋,有的只是厌恶感!可她却不知道,迎接她的却是另一段崭新的人生……(女主前世)
  • 君心难测且行不裁

    君心难测且行不裁

    画面一:“银子,拿来!”莫萧唤一步步的后退,北上花炎一步步的前进。莫萧唤死死的抓着布袋:“不行!我赚了这么多的钱全被你抢了,现在你还想要!绝对不行!”北上花炎用力一扯布袋,连同人起带进他的怀里:“不给?嗯?那就用你来抵债吧!”莫萧唤连忙的松手,用力的推开他:“那个,银子!还是用银子来还你吧!”画面二:莫萧唤泪眼盈盈的看着北上花炎:“曦儿曦儿!你眼里就只有曦儿!既然是这样,你当初救我干什么?!”北上花炎痛苦闭上眼道:“你不明白!”“是啊!我不明白!我不明白我为什么会爱上一个这么绝情的人!”莫萧唤抬手给了他一巴掌。“萧唤!”北上花炎睁眼,不敢置信的看着她。“既然如此,我走!”
  • 咸鱼的正确消费观

    咸鱼的正确消费观

    当一个清心寡欲的佛系胖男遇到了宇宙扶贫系统......
  • 秦时明月原点

    秦时明月原点

    秦时明月中无异于最萌聂蓉这对了,是为了他们,也是为了我作为一个聂蓉党的爱,用尽心力费时一年才写成这部中篇现代同人小说。端木恋只是个平凡到极点的孤儿,在一个雨天遇见了端木蓉,也遇见了命运,遇见了一切……端木蓉和盖聂那纠缠不清却又若即若离的爱,端木恋和盗跖打闹斗嘴的开心,还有那被权财蒙蔽了的神秘人,他们的命运,从秦朝转换,在现代展开……
  • 不败圣尊

    不败圣尊

    一个少年被父母仇人所追,少年的父母之友林洪带少年逃跑,不想由于他人大战三百回合,身受重伤,少年伤了根基,逃之夭夭。林洪将少年之父的毕生秘法传与其子林飞,林飞从此逆天改命,踏上强者之路。
  • 网恋男神我来啦

    网恋男神我来啦

    咦???说好一辈子做个没有感情的杀手的苏星辰,怎么自己一夜之间就网恋了?对方还是一个顶级学霸?超暖,超苏的那种?声音好听到耳朵怀孕?苏星辰表示,身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毫无特点的女生,真的完全抵挡不住哇!“三年以后,我回来看你的。”咦?这个奔现的约定,真的又紧张,又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