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34500000060

第60章 矮人进高门,低处逢高明(2)

一团小火焰在温热的炉灰里隐隐地闪出几丝红光。它不想在瓦灰色的炉灰中无声无息地熄灭,就尽量往炉灰的深处钻,以减少身上能量的释放。

到了吃饭的时间,人们又把一些干树枝和劈柴塞进了渐渐冷却的炉子里。

火柴一划,盛着热汤的生铁锅底下的干柴堆冒出了火焰,快要熄灭的小火焰又复活了。

炉子里一下子又填进这么多干柴,火焰这下可高兴了。它越烧越旺,把不流动的空气渐渐地从炉子里赶出去。顽皮的火焰不停地逗着木柴玩耍,它淘气地跳上跳下,燃烧得更加起劲了。

火舌顽强地穿透劈柴,喷射出许多焰火似的小星星。厨房里的暗影快活地跳起舞来,不停地在地上转来转去。调皮的火焰兴高采烈地发出呼呼声,它努力想穿过炉盖跑出来。炉子很快就呜呜地响了起来,忽而活泼地吹几声口哨,忽而豪迈地发出一阵呼啸,歌儿唱得和谐而动听,使原来幽暗寒冷的厨房一下子变得既明亮又暖和了。

火焰看到劈柴已乖乖地听从自己的指挥和调度,就得意忘形起来,狂妄自大的念头充满了它的脑子,它不愿再待在炉子里,只觉得这地方太小、太挤了,再也容不下它这个了不起的人物了。

于是,骄傲自大的火焰发出了吱吱的威胁声,它把刺眼的小火星狠狠地射向炉膛四壁,企图冲出那讨厌的炉膛,到外面去展现一下自己的本事和才能。火焰东冲西撞,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缝隙,它兴奋异常,趾高气扬地向外冲去。

结果可想而知,狂妄自大的火焰化作一缕青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可怜的火焰至死也不明白,离开了劈柴的帮助,它将一事无成。

有时,人们就像这火焰一样,取得些许成就便狂妄自大起来,不自量力地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殊不知,你能有这样的成就集结了多少人的力量与智慧,离开了他们的帮扶与协助,任你有三头六臂也断然无法成功。遗憾的是,有的人往往在遭受了失败之后仍无法明白这个道理。

《老子》曰:“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地宇宙对于谦下者总是采取保护措施的,而不是“丰有余损不足”。所谓“争则不足,让则有余”就是谦让的好处。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守柔不争”,在条件、名额、好处有限的情况下,事情就好办得多。即使那好处、名利真的理应属于你,因某种情况你没有得到,又能怎样呢?洒脱些,心胸开阔些,甚至甘愿承认自己是弱者,都没有关系,而且还容易排解不快情绪,有益安定团结,有利于养生。所以,要做到“守柔不争”,当个“谦谦君子”,就要把功名利禄看淡些。

运用心志不分散

在《庄子·达生》篇中,有一篇很有趣的寓言故事,故事这样说:

孔子到楚国去的时候,一天,他和弟子们走出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容易。

孔子说:“先生的手艺真是巧啊!有什么门道吗?”

驼背老人说:“我当然有我的办法。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叠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叠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叠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临近地面的断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却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不能成功呢!”

孔子转过身来对他的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庄子讲述这篇寓言的原意是说,一个人要想体悟大道,达到达生的境界,必须要像这个老人一样,凝神于心,日就功成。

梁启超先生在他的一篇小文章《敬业与乐业》中引用了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用以说明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拥有佝偻丈人承蜩的那种专注,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一心垂钓,怎能没有大鱼

大司马家锻制带钩的人,年纪虽然已经八十了,却一点也不会出现差错。

大司马说:“你是特别灵巧呢,还是有什么门道呀?”

锻制带钩的老人说:“我遵循着道。我二十岁时就喜好锻制带钩,对于其他外在的事物我什么也看不见,不是带钩就不会引起我的专注。锻制带钩这是得用心专一的事,借助这一工作便不再分散自己的用心,而且锻制出的带钩得以长期使用,更何况对于那些无可用心之事啊!能够这样,外物有什么不会予以资助呢?”

这就是专注的力量。一个人只要能够真正地、切实地做到专注,他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正如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所说: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专注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画家专注于画板,音乐家专注于琴键,农夫专注于季节与大地。不管身处何种领域,当人们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时,想要有一些使人侧目的成绩,专注就成了决定性的因素。

用志不纷,乃凝于神

梓庆能削刻木头做鐻,鐻做成以后,看见的人无不惊叹好像是鬼神的工夫。

鲁侯问他成功的原因,说:“你用什么办法做成的呢?”

梓庆回答道:“我是个做工的人,哪会有什么特别高明的技术!虽说如此,我还是有一种本事。我准备做鐻时,从不敢随便耗费精神,必定斋戒来静养心思。斋戒三天,不再怀有庆贺、赏赐、获取爵位和俸禄的思想;斋戒五天,不再心存非议、夸誉、技巧或笨拙的杂念;斋戒七天,已不为外物所动,仿佛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和形体。正当这个时候,我的眼里已不存在公室和朝廷,智巧专一而外界的扰乱全都消失。然后我便进入山林,观察各种木料的质地;选择好外形与体态最与鐻相合的,这时业已形成的鐻的形象便呈现于我的眼前,然后动手加工制作。不是这样我就停止不做。这就是用我木工的纯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制成的器物被疑为神鬼工夫的原因。”

梓庆之所以会那么成功,就因为他将心思完全集中在削刻鐻。一个人只有真正达到“用志不纷,乃凝于神”的境地,才能获得成功。

一位名人说过:“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就在于专注,那是一种精力的高度集中,把易于弥散的意志贯注于一件事情的本领。”一个人如果能做到除了追求完整意志之外把一切都忘掉,把自己完全沉浸于工作之中,那他就是一个天才,他也就比谁都更接近成功。

有些成功,不需要太强的实力,需要的往往是专注;有些失败,并非缺乏良好的时机,缺乏的往往是坚持。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努力克服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一个人如果总是左顾右盼,那么永远不可能取得成功。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有一位纪先生替齐王养鸡,这些鸡不是普通的老母鸡,而是要训练好去参加比赛的斗鸡。纪先生才养了10天,齐王就不耐烦地问:“养好了没有?”纪先生答道:“还没好,现在这些鸡还很骄傲,自大得不得了。”过了10天,齐王又来问,纪先生回答说:“还不行,它们一听到声音,一看到人影晃动,就惊动起来。”又过了10天,齐王又来了,当然还是关心他的斗鸡,纪先生说:“不成,还是目光犀利,盛气凌人。”10天后,齐王已经不抱希望了,没料到纪先生这回却说:“差不多可以了,鸡虽然有时候会啼叫,可是不会惊慌了,看上去好像木头做的鸡,精神上完全准备好了。其他鸡都不敢来挑战,只有落荒而逃。”

斗鸡身上的“呆”正是专注和凝神的最高层次。“呆”有“呆”的好处,生活里没有繁杂的生活琐事,没有纷乱的人情世故,只有学术与信仰,如此单纯而精深的人生有什么不好?

蒲松龄说过:“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时如果身上时常显露出呆气,它就离成功不太远了。

只看一点

有一条河流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流过了很多个村庄与森林,最后它来到了一个沙漠。它想:“我已经越过了重重的障碍,这次应该也可以越过这个沙漠吧!”当它决定越过这个沙漠的时候,它发现它的河水渐渐消失在泥沙之中,它试了一次又一次,总是徒劳无功。于是,它灰心了:“也许这就是我的命运了,我永远也到不了传说中那个浩瀚的大海。”它颓废地自言自语。

这时候,四周响起了一阵低沉的声音:“如果微风可以跨越沙漠,那么河流也可以。”原来这是沙漠发出的声音。小河流很不服气地回答说:“那是因为微风可以飞过沙漠,可是我却不可以。”“因为你坚持你原来的样子,所以你永远无法跨越这个沙漠。你必须让微风带着你飞过这个沙漠,到达你的目的地。你只要愿意放弃你现在的样子,让自己蒸发到微风中。”沙漠用它低沉的声音这样说。

小河流从来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放弃我现在的样子,然后消失在微风中?不!不!”小河流无法接受这样的事情,毕竟它从未有这样的经验,叫它放弃自己现在的样子,那么不等于是自我毁灭了吗?“我怎么知道这是真的?”小河流这么问。“微风可以把水汽包含在它之中,然后飘过沙漠,等到了适当的地点,它就把这些水汽释放出来,于是就变成了雨水。然后,这些雨水又会形成河流,继续向前进。”沙漠很有耐心地回答。

“那我还是原来的河流吗?”小河流问。“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沙漠回答,“不管你是一条河流或是看不见的水蒸气,你内在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你之所以会坚持你是一条河流,是因为你从来不知道自己内在的本质。”此时小河流的心中,隐隐约约地想起了自己在变成河流之前,似乎也是由微风带着自己,飞到内陆某座高山的半山腰,然后变成雨水落下,才变成今日的河流。于是,小河流终于鼓起勇气,投入微风张开的双臂,消失在微风之中,让微风带着它,奔向它生命中某个阶段的归宿。

《庄子·大宗师》里说:“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意思是,一个人对生命之中的一切,都想把握得很牢,但生命永远都不会被你完全把握的。想要将人生牢牢把握的人,就是庄子所说的“藏舟于壑,藏山于泽”,把船藏在山谷里面,把山藏在海洋里面。如此隐藏,在普通人看来,的确十分牢固。但是,人们往往不知道,可能有个大力士,半夜三更不知不觉地把山和海都背走了。

人生不可能完全被掌控,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生命中总有些难以预料的事情,有时无须太过执著。正如感情,感情是一捧细沙,握得越紧,越容易流失。自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中,一切藏得严严实实,其实却十分不牢靠。

无论穷汉富翁,无论高官百姓,无论名流常人,都不可能完全掌握自己的人生。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一个人需要的不是把握全部,而是只看一点,坚持下去,也就足够了。

同类推荐
  • 生命的觉醒

    生命的觉醒

    这是一本生命修行指南: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很多不顺心、不如意。我们总是要付出很多辛苦和努力,极力想从外面的世界寻求,却往往会无功而返。不妨试着用佛教看待生命的方式观照内心世界:如果你的内心混乱,体会到的也是混乱迷茫;如果你的内心清净不染,体悟到的却将是清净祥和……藏传活佛嘎玛仁波切引导大家切实修行,化解烦恼!
  • 佛家智慧一点通

    佛家智慧一点通

    在古代,不管是君王还是庶民,只要遇到难以解开的疑惑和难题,他们往往会去深山古庙去寻找高僧大德,虔诚向他们求教,以求得问题的圆满解决。因为人们相信,只有生活在清静之中的人,才会有通天彻地的大智慧。如今,生活在现代的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房子问题、婚姻问题、工作问题、人生问题等等接踵而来,但是我们又去哪里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呢?事实上,高僧虽然远去了,但是他们却把智慧留给了后人。本书立足于佛教圆满无上的智慧,从人生、工作、社会、婚姻等不同的角度着手,依靠古人的智慧,去解决现代的问题,以处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以此给忙忙碌碌的人们一个智慧参考。
  • 微笑千年(禅·心灵·灵性)

    微笑千年(禅·心灵·灵性)

    本性禅师认为:至善,是一种天然的生命力,是一种天然的意志力,是一种天然的向心力、凝聚力、向上力,是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强大力量,是世界的本源以及真理自身。这至善,是世俗伦理与道德向上抵近的方向,因之,世俗的真纯美也就有了判断的基本标准。人类,毕竟是世俗的。趋向善,抵近善,需要过程、形式、方法。佛家给我们的路很多,但不外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闻思修,戒定慧;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此中,慈悲为先。而儒家,给出的道,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进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此间,以仁孝为先。而基督教给的径,则为——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么待你,你们也要怎么待人。此际,以博爱为先。本书以此种方式,探讨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事业,爱恋与婚姻。回归这一切的本源,衡量这一切的标准在于我们是否趋向善。我们从书中看到一位禅师在生活中的思考和修行。
  • 当代宗教冲突与对话研究

    当代宗教冲突与对话研究

    本书分当代宗教冲突研究、当代宗教对话研究、中国宗教的和谐传统与现代价值3编。具体包括:阿以冲突与宗教因素、海湾教派冲突和黎巴嫩内战等内容。
  • 宁心——禅宗公案的沉思顿悟

    宁心——禅宗公案的沉思顿悟

    如今有些禅和子看公案、论公案,都在弄玄虚,琢磨着什么话用什么话来对,有的当成打哑谜,有的当成文人对诗句,有的当成时下流行的脑筋急转弯,还有的干脆当成威虎山的黑话了,以为是些全无道理的乱侃一通,岂不知人家看似没有理路的话背后都有清晰的理路,只是迷人看不清罢了。一切经典,一切公案,都是为了表法,学人一定要透过这些语言场景去体悟祖师想要表达的那个法,而不是在语言相、文字相和各种名相上去费脑筋、抠字眼,去考证什么真伪、早晚。
热门推荐
  • 婚内燃情:总裁老公你在上

    婚内燃情:总裁老公你在上

    因为替好姐妹相亲而遇上了一辈子的克星沈慕宸,奶奶病情加重,沈慕宸的一张金卡,买断了她的一生。好闺蜜背叛,有心人的陷害,她一路摸爬打滚,一步步成长,因为他的宠爱,自此沦陷深爱,却一朝背叛,从天堂落入地狱,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好闺蜜的精心策划。成为沈慕宸的女人遭人嫉妒,百般陷害,他屡次相救,护在其中,最终还是难逃被毁容的厄运。沈慕宸不离不弃,为她医治,然而再遭仇家狙杀,生死不明。她原地等候,三个月后再见,他却成为了别人的未婚夫,而那时候,她已经怀孕三个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幻雾岛

    幻雾岛

    如梦似幻、云雾缭绕的一座岛屿,本应如仙境似神居,岛上之人不食人间烟火,淡忘事俗。四个懵懂的少年,却发现了一件惊世之秘,他们为了将其揭开,努力提升修为,不惧一切生死之危,只为求一个真像。--------------新书刚刚开始,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您的点击与收藏对本书无比重要。小峰我拜谢了。
  • 拽丫头驾到

    拽丫头驾到

    她是一个痞痞的,酷酷的、外强内弱的痞子公主。她痞:是因为她不仅拽,还拽的吓死人;她酷:是因为她总“惩奸抓恶”、“风度翩翩”。可是当一个痞子公主遇到冰山王子……冰山遇到火,是她将他融化还是他让她淹没?
  • 车库咖啡——“中国硅谷”的创业梦

    车库咖啡——“中国硅谷”的创业梦

    本书通过“车库咖啡”创始人苏菂的口述,讲述了车库咖啡内年轻人的创业故事,讲述天使投资人如何寻找项目,讲述中关村新的创业生态圈以及逐渐形成的崭新的创新创业系统。
  • 不当霸主好多年

    不当霸主好多年

    世界的霸主,我从不稀罕。能让我稀罕的只有你一个
  • 我的魔法时代

    我的魔法时代

    当我醒来的时候看见自己居然躺在颠簸的雷霆独角犀的背上,看到延绵几公里长的商队在缓慢前进,那一头头如同三层小洋楼高的雷霆犀喘着粗气,身上驮着小山一样的货物前行,我的心中犹如一万匹草泥马狂奔而过。
  • 一鹿上有你

    一鹿上有你

    那年遇见你就是我最好的幸运,谢谢你带给我的爱,我们的秘密花园下的承诺还记得吗?。。。
  • 听暖又吟常无忧

    听暖又吟常无忧

    推荐语.早在听暖的季节,常吟无忧又安夏;在黯然失色星辰,最终被夺走了光;我梦想着有一天,天上星星会流泪;会枯萎的双生花,会不会重新盛开;不疯不真不娱么,怎么能叫青春呢;藏你欢喜却无义,怪我深情别梦回;青春笑我别不离,我笑青春太伤感;也或许青春如梦,也或许江山如梦;听暖又吟常无忧,既是暖城怎么凉。类型.随笔的散文故事,周日发布五个小故事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人们把世界最美的状态称为诗境,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称为诗意,把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称为诗句,把最动人的画面和最能激发人的想象的言外之意称为诗情。人生最激情澎湃的一刻,是诗;人心最美丽的邂逅,是诗。
  • 一世倾梦只浮沉如梦

    一世倾梦只浮沉如梦

    《一世倾梦之浮沉如梦》是梅子的第二本玄幻书籍,梅子相信会比第一本写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