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74200000032

第32章 在素质教育的动力结构中把握审美教育的独特本质(12)

审美主体与外界客体的主动与受动和人以自身为对象的主动与受动,是人的主动性和受动性的两个不同的层次。审美主体与外界客体关系的主动性和受动性,要通过以自身为对象的主动性和受动性这个中介来实现。也就是说,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反映,要以对主体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的反映为中介来完成。审美意识作为以情感为网结点的感知、想像、理解、意志各种心理因素的自由和谐的统一,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它表现为感知性情感、认知性情感、意志性情感、想像性情感等各情感状态的综合平衡,因不同的情感状态与审美对象发生作用,就形成各种不同的审美类型,产生不同的美感享受。马克思说:“我对我的环境的关系是我的意识。”可见,不能以审美主体自身为对象,没有各种不同情感状态的互相作用,就没有丰富多彩的审美活动。

(三)受动性和主动性在审美、认识和价值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形态人的一切对象性关系都是受动性和主动性的统一,但在不同的对象性关系中却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从而构成了人的对象性关系主动性和受动性相统一的不同形态。人与对象的认识关系,主动性与受动性的结合偏重于受动,是受动性的主动性;人与对象的价值关系,主动性与受动性的结合偏重于主动,是主动性的受动性;人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则不同于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它不是受动性的主动性和主动性的受动性,而是达到了二者否定性的统一。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对象的本质和主体的本质力量相互对应结成的关系。主体活动的客体是同主体活动功能相联系而被具体指向的对象。马克思说:“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因此人与对象的认识关系不同于价值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又不同于审美关系,不同的对象性的主客体有各自不同的规定性,于是构成了人对世界的不同的把握方式。

认识关系是客观世界的真与人所独有的本质力量———理智所构成的对象性关系,是要求主观要符合客观,主体要受动于客体,但认识的客观制约性并不否认主体在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认识也不是单向反映,它具有双重反映的性质。认识的双重反映,具体表现为:其一,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规律是事物自身所具有,它不因与主体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为转移,但客体事物却须与主体发生一定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它的属性和规律才能露给主体,被主体所认识。其二,主体如何才能正确地反映客体,这要通过一定的中介环节,即必须通过对主体自身的自我意识的反映来实现。认识的目的是反映事物固有的规律和属性,但客体开始呈现给主体的却往往不是它的规律和属性,而是客体通过主客体关系的折射呈现给主体的现象(包括假象),现象掩盖本质,没有主体的能动反映就不能把握它的本质。例如,对颜色和声音的认识,本来自然界的事物只是放射出不同波长、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物体震动引起空气波,颜色和声音都不是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而是人的眼睛和耳朵所形成的关系属性。但当人们还不理解声音和光是什么,不理解自己的眼睛和耳朵的构造原理时,便把光和声音误认为是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而只有当人们对光和声音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特别是具有了关于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及人的心理结构的知识,也就是人自身认识了自己的时候,才可以说人真正理解和认识了颜色和声音的本质,主体正确地反映了客体。但这种反映已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而是经过了对主体自我意识反映的中介,所以它具有极大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必须强调指出,主体无论怎样发挥自己的能动性,都必须使自己的主观符合于客观,人们的科学认识总是来源于客体本身,主体的能动性总是建立在受动性的基础上,是受动性的主动性。

认识和价值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认识以客体或客体之间的关系作为反映的对象,而价值反映的则不是客体实体性属性、客体本身的本质和规律,而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和它的社会意义,即客体的价值属性。因此价值关系是人对外部世界(自然、社会或某种客体形式的意识形态)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所建立起来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关系,即利害功利关系。人与外部世界的价值关系也是主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反映在人的头脑中的需要和利益,首先存在于客观现实中,因此价值主体也要受制于客观外界事物,具有受动性。但这种受动性却不同于认识的受动,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要以对主体自身的自我意识的反映为中介,但认识主体是为了更正确地反映客体,在认识过程中,主体应力求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但价值反映离不开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它所反映的是客体属性对人的意义,它的内容本身就包含着主体,包含着人的利益和需要。因此价值反映不但不排除主观的因素,而且总要把主体自身的需要作为评价尺度。因此价值反映不要求主观符合客观,而是要求客观适应主观(评价),故价值关系作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它偏重于能动性,是能动性的受动性。

我们强调审美关系与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的区别,主张不要把审美关系归结为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否认审美关系与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有联系。因为美虽然不就是真,但却以真为基础,与真相对立的假的事物是不能构成美的内在本质因素的;同时从审美的角度说,否认审美中的认识态度,必然导致对审美意识的唯心主义解释,否定审美意识中的现实内容;从美和价值的关系来说,美是有一定价值的,审美关系的客体本身就具有价值性。前苏联美学家图加林诺夫说,没有对社会或阶级以及人的需要和利益的关系,价值是不可思议的,而美是离不开对象与人的价值关系的。因而他说:“漂亮、美绝不是自然现象的天然属性,也就是说,在脱离人的自然中没有美。”没有价值的态度,要把握美是不可能的。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本质都具有某种价值评价的性质,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就是价值评价的主观标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审美对象作为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客观对象上的统一,实质上就是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的否定性统一。认识关系作为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关系,价值关系作为实践关系,共同构成了审美关系本质的客观规定性。价值作为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社会实践关系。主体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满足其需要,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价值以满足人的需要,所以价值关系表现为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它虽然受动于客体,但突出地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改造,人的主观能动性或者说能动性的受动性。所以有人从社会物质实践活动中规定美的本质,有它正确的一面。但美绝不仅仅具有价值性、社会必要性,而且具有必然性、客观真实性、形象性,表现出受动性的主动性。所以美的客观性既包含有现实形象的、不取决于人而存在的自然性质,也包含不取决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社会属性。美的客观性具体说明了审美关系是主动性的受动性和受动性的主动性的统一。

我们从审美对象作为主客体关系在客观对象上的统一的角度揭示了审美关系所具有的认识性和价值性,以及它具有的主动性和受动性。从审美的角度看,它同样具有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的性质。审美是对审美关系的反映,作为第一层关系,审美所反映的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所结成的客观关系,也就是对主客体关系的主观反映,它构成审美意识。审美意识作为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形式,它类似认识关系,主观要受制于客观,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受动性的主动性。第二层关系,审美所反映的是主体审美意识自身,也就是审美意识以自身为对象进行反映,即主体对自己的审美的精神活动加以反映,并以这种反映为中介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体验、评价。这种感知、体验和评价具有一般价值评价的性质,但比一般价值评价更复杂,它以各种意识形式出现,常有极大的综合性。如认知(对对象真假的判断)、情感(对对象的体验)、意志(对对象价值的自觉的保证),正因为审美以多种意识形式呈现出来,它就是确定又不确定的,自觉又是非自觉的,清晰而又模糊的,可表达又不可表达的。审美作为认知判断,它是认识关系在头脑中的反映,它可以用确定的语言方式表达出来。但审美更重要的是以情感体验的方式表现出来,它是一种感性的心理形式,它以内在的爱、憎、亲、疏,外露的喜、怒、哀、乐,作为对审美对象价值的肯定和否定,所以它又是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审美中的意志形式作为对对象价值的自觉保证,它表现为主体为了实现价值所进行的自觉努力,对审美价值的肯定,即审美的功利目的性。正是审美的这种多功能的意识活动,表现出审美具有的本质特性。它不单纯是主体反映客体的活动,表现为受动性的主动性,同时体现为人的创造的本性,表现为主动性的受动性。

四、审美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介环节

我们已经说明了精神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理性的人、自由的人;是通过形成以审美意识为中介的科学意识与伦理意识和谐统一的人的完整的主观世界,来建立和完善人对现实的对象性关系。这就具体规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整体性,规定了它缺一不可的理智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这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那么,审美教育与理智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有着怎样的关系?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呢?

同类推荐
  • 货币银行学作业集

    货币银行学作业集

    《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研究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专业理论课,其涵盖面宽,凡与金融相关的范畴几乎都包含在内。为了在网络教育中帮助同学们能及时、快速、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便于复习考试,我们以教学大纲规定的考核知识点及能力层次为线索,将每一单元可能出现的所有考核知识点按考试题型编写成同步跟踪强化训练题。这对于同学们全面把握教材内容,掌握重点与难点,正确解答各种题型,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 写作教学心理学

    写作教学心理学

    本书包括:“写作教学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写作教学心理学的实验与探索”两编共十二章内容。
  • 数字眩晕

    数字眩晕

    本书作者对互联网弊端进行了反思,并以发生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网络群体事件为线索,思索大暴露、大展览时代,现代人应该如何美好地生活。在本书中,作者并不反对科技进步,而是指出误用科技将会对人类的价值观、经济与创造力造成严重伤害,互联网如何异化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企业如何贩卖我们的隐私用以赚钱,而我们却忘记了自己到底是谁,也丧失了自我保持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在文化事业繁荣、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主持人已不仅仅是受众与节目的纽带和桥梁,而是成为一种文化的标志。他们需要具有采、编、播、控等多种业务能力。其中,主持人对节目的驾驭能力是一切成功的关键。这种节目驾驭,是主持人节目主持艺术的集中体现。
  • 名师解惑丛书-逻辑分析真的很重要

    名师解惑丛书-逻辑分析真的很重要

    本书主要通过各种案例训练青少年朋友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青少年朋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热门推荐
  • 进化NPC

    进化NPC

    穿越到自己参与制作的大陆全民网游开服的游戏世界里,墨凌却穿越到了这款为人族荒古时代游戏的世界,带着双系统成为这方天地的大能。
  • 萌祸境界线

    萌祸境界线

    八嘎!八嘎!八嘎!去你的笨蛋!我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是笨蛋呢!吵死了!吵死了!吵死了!一点品味都没有的家伙,你们的口味全部都被海灵顿大叔吃掉了吗!腐女退散!基佬自残!我想要的只有那处于二次元之中的萌妹子们啊!
  • 和大神谈个恋爱吧

    和大神谈个恋爱吧

    我与你隔了两个学校的距离————“婚前做财产公证?”——“你都是我的,做什么做!”
  • 只有我知道的游戏王

    只有我知道的游戏王

    白天,是人海中不起眼的平凡人。深夜,是游走在异世界默默记录着英雄们史诗的幽灵。这个平行世界失落了《游戏王》而我的使命,就是保证它们不会就这么消失在这个世界。相信我……我也相信自己……
  • TFBOYS之岁月如烟

    TFBOYS之岁月如烟

    那些年我们的承诺不知你们可还记得,是否与我们一样一直在努力实现?岁月正在悄然流逝,你们可有好好把握,不懈努力?
  • 颜色的世界

    颜色的世界

    你认为的颜色是什么样的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认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想和你有个结局

    想和你有个结局

    每个人对爱情都有自己的幻想,谁都想和一个人从一开始到最后有个完美结局,南木对爱情的执念,于君乐对爱情的选择,在这个世界里虚伪与真实并存,爱情的学问太深,南木说这一生都研读不透爱情。于君乐说,仅是爱情罢了,没有谁离开谁会活不下去。天涯明月新,朝暮最相思,各怀心事的两人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 修者自成,不作不会死

    修者自成,不作不会死

    系统是一种让人恨得咬牙切齿却又没有办法的神奇生物,李乐乐常常这样想,奈何系统永远都是那么鬼畜,这日子没法过了,为了养活自己只能按照系统的要求一再的作死不仅如此还要去各个界面修真,是个逗比的智障米虫颜值极低,但是因为系统怕眼瞎所以决定提高她的颜值,可是就算是有女神的容颜也掩饰不了李乐乐心中的抠脚大汉,智障就是智障想变成正常人再修炼100年吧!曾经有人在她在其中有个位面修炼的时候说过这句话,没想到她居然信了,真在那个位面呆了,100年,智障儿童伤不起啊!看女主如何在作死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的……
  • 佛说应法经

    佛说应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