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68600000001

第1章 治隆唐宋(1)

他出身于一个贫苦家庭,自幼父母双亡,他从社会最底层的放牛娃、四处要饭的小和尚,全靠自己奋斗成为一个统一朝代的开国皇帝。这实在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了不起的事情!另外,他当上皇帝以后,也没有止步不前,他在位三十一年,成功地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统一的明帝国,并因此得到后世的敬佩。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历史人物,我一直认为他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一位人士。谁呢?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讲的这个历史人物系列,就叫作《明太祖朱元璋》。对于这位明朝的开国皇帝,大家不会感到陌生。他当过小和尚;从乞丐做上了皇帝;建立了明朝将近三百年的基业。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更是流行极广,几乎无人不知。就算不去谈那些传说,历史上的朱元璋其人,也是一位众说纷纭的人物。他杀功臣,但是他也惩办贪官;他实行文化专制打击读书人,可是他也关心民间疾苦,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他主张选用人才要看实际工作能力,可是他也确立了明朝科举考试的一套制度;他养兵百万造成财政负担,可是他同时创立了一套屯田法减轻老百姓的负担;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严酷皇帝,可是他又往往更像一位乡间老人,默默品尝着人间的喜怒哀乐。

总而言之,明太祖朱元璋这个人,实在是一个难以用简单几句话定论的复杂人物。可是有一点,我想大家都会同意:朱元璋是一位最成功的历史人物。你想啊,他出身于一个贫苦家庭,自幼父母双亡,他从社会最底层的放牛娃、四处要饭的小和尚,全靠自己奋斗成为一个统一朝代的开国皇帝。这实在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了不起的事情!另外,他当上皇帝以后,也没有止步不前,他在位三十一年,成功地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统一的明帝国,并因此得到后世的敬佩。

那么朱元璋到底是怎样获得成功的?他经历了哪些磨难?他又是如何把握住历史的机会的?他在历史上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地位?我们在今后的一系列讲座中,就来给大家解读这些疑问。

一、钟山题字

清康熙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699年初夏,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来到南京。农历四月十一日(庚戌)这天,他对跟随同行的官员们提出要去城外钟山的明孝陵祭祀。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的陵墓。

康熙皇帝说:“明代洪武乃创业之君,朕两次南巡俱举祀典,亲往奠醊。今朕临幸,当再亲祭。”

随行的官员们很不理解:不就是前朝的皇帝吗?明朝已经被咱们大清朝取代了,咱们的皇帝要去祭拜明朝皇帝,凭什么呀?于是他们纷纷劝谏康熙皇帝不要亲自去祭祀:“皇上两次南巡,业蒙亲往奠醊,今应遣大臣致祭。”

康熙皇帝知道这些官员的心思,他在心里说:尔等如何懂得这里面的玄机!虽说如今满洲人入主中原了,可是如果得不到中原和江南百姓的认可,这个天下是坐不下去的!不过这些话不能当众说出来,康熙皇帝于是对他们说:“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著兵部尚书席尔达致祭行礼,朕亲往奠。”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两天以后,康熙皇帝真的来到了南京城外的钟山明孝陵前。他视察了陵寝,吩咐官员们保护修缮好孝陵。这一天南京城里的士绅百姓听闻皇帝亲自来祭祀孝陵的消息,蜂拥而至,有似信非信的,有看热闹的,围观的人有两千多。

康熙皇帝多聪明呀,一看来了这么多南京人,知道正是收买人心的大好机会,于是让人准备好了笔墨纸砚,当着众人的面,挥毫写下了四个大字:“治隆唐宋”。

围观的南京士绅百姓们,见此情形,许多人都感动得落下泪来。康熙皇帝收买人心的目的达到了。不过,虽说康熙皇帝祭祀明太祖是在作秀,但是他用“治隆唐宋”这四个字来评价朱元璋,可绝不是作秀。为什么这么说呢?祭陵,搞搞形式,的确是作秀,是做给活人看的。可是写出“治隆唐宋”这四个字,而且作为放到孝陵的匾额,这里面可就有一个对前朝开国皇帝的评价问题,是不能随便说的。这四个字,确实代表了康熙皇帝对明太祖朱元璋的看法,是他发自内心的敬佩之辞,是他对朱元璋生平功业的评价。

又过了两天,也就是四月十五日,正式开始了对明孝陵的维修,而且正式将康熙皇帝题写的那四个大字“治隆唐宋”刻成匾额,悬挂到了明孝陵的大门前。

《清实录·圣祖实录》中有记载:

甲寅,命修明太祖陵,并悬挂御书“治隆唐宋”匾额。

(卷一九三,康熙三十八年四月)

“治隆唐宋”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说,朱元璋所建立的大明朝的太平治世,比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朝代唐朝和宋朝还要兴盛,也就是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兴盛的朝代。

平心而论,康熙皇帝对明太祖朱元璋的敬佩是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所以他才会对大臣们说:“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这绝不是一句恭维话。

那么,朱元璋生平的功业是不是符合康熙皇帝这四个字的评价呢?我觉得完全符合。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他建立的大明朝是一个统一的朝代。这个朝代从洪武元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延续到了崇祯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前后一共276年。跟明朝相比,宋朝就没有能够完成全国的统一。北宋还好些,但也不过从公元960年延续到公元1127年,前后不到170年时间;南宋就更不要提了,偏安于江南,从公元1127年,延续到公元1279年,也不过150余年时间。唐朝虽然从公元618年到公元907年,前后达到289年,可是大家不要忘了,这中间从公元690年到公元704年的15年,武则天当了皇帝,曾经改国号为大周。其实就算是康熙皇帝自己奠定的清朝,最终也不如明朝延续的时间长,从公元1645年,延续到公元1911年,只有266年,比明朝少了10年。

其次,我们再看明朝统一的情况。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东北到辽东,南到南海,西到乌斯藏,也就是今天的西藏,基本包括了今天中国版图的地区。到了明成祖朱棣时代,明朝东北到奴儿干,也就是今天俄罗斯境内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南到南沙群岛,西到西藏,西北到哈密。包括台湾等岛屿都是明朝领土。这样的统一局面,不仅宋朝无法相比,就是唐朝也有所不及。康熙皇帝也正是继承了明朝的局面,才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清帝国。而他的子孙不孝,丧权辱国,多把祖宗的基业割让给了外国,又如何能与朱元璋比?

第三,朱元璋作为一代开国皇帝,他建立起了一套完整而且行之有效的制度,所以清朝官修的《明史》是这样评论明太祖朱元璋的:

惩元政废弛,治尚严峻。而能礼致耆儒,考礼定乐,昭揭经义,尊崇正学,加恩胜国,澄清吏治,修人纪,崇风教,正后宫名义,内治肃清,禁宦竖不得干政,五府六部官职相维,置卫屯田,兵食俱足。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太祖实身兼之。

(《明史·太祖本纪》)

这里面从礼制说到风纪教化,再从官制说到兵制。说来说去,总而言之就是那一句话:“武定祸乱,文治太平。”清朝官修的史书认为朱元璋是将文武之道集于一身了。

清朝人不仅推崇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这套行之有效的治国制度,而且将其继承下来,所以我们常说“清承明制”,就是这个意思。不过,清朝不仅继承了明朝的制度,而且更重要的是继承了明朝的江山,所以康熙皇帝对明太祖朱元璋是打心眼儿敬佩的,所谓“英雄相惜”,因此才会对朱元璋作出“治隆唐宋”这样高的评价。

二、大明江山

那么,朱元璋开创的大明江山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

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是推翻了元朝统治才建立起明朝的。元朝是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起来的一个统一朝代。但是元朝在统治制度上,并不十分完备,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一些特点。所以它统一了中国,占领了中原和江南以后,对于怎样统治广大农业生产地区并不十分了解,而且还把全国人分为四个等级——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这就加深了民族之间的矛盾。这四种人中的蒙古人大家都知道,“色目人”就是当时中亚一带的各民族的人,蒙古人和色目人享有许多特权,是上等人。“汉人”是中国北方人,其中也包括了被蒙古消灭的金朝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人”则是江南人。汉人和南人都是下等人,没有特权,要去当官,也只能当副职和下层官吏。

那时候有些南方人通过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想去谋个一官半职,就要到元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城——去打通关系,就是要送礼。当时南方人到北方送礼,除送钱之外,还要送一些南方土产,其中南方人做的腊肉、腊鸡蒙古人最爱吃。但是蒙古人收下礼物,还看不起南方人,就把这些送礼的人叫作“腊鸡”。

大家想想,就连这些能够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并且有力量通过关系谋求一官半职的人,都要受到这样的污辱,一般平民百姓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生活情况就更不用提了。

同类推荐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马歇尔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马歇尔

    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GeorgeCatlettMarshall,1880.12.31~1959.10.16),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他于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俊杰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俊杰

    值得一提的是,出版这套丛书的主旨,在于研究、探索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轨迹,研究、探索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历史观、革命现、世界观,透过青年毛泽东、中年毛泽东、老年毛泽东对中国乃至世界若干著名风云人物的评价,力图抒发领袖胸怀,展现巨人风采,并从中窥视毛泽东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历程,以供广大读者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江文艺出版社确定这个重大选题,出版这套丛书是有魄力和远见的,显而易见,这套书颇具可读性,也是极富收藏和研究价值的。
  • 王维:且向山水觅深情

    王维:且向山水觅深情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有“诗佛”之称。他的书画特臻奇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禅喻之。他不刻意作诗,而被称为诗佛;他不刻意作画,而画绝古今;他精通音律,擢进士第,解褐为太乐丞。本书用清越明快的语言、诗意的笔法和翔实的资料,将王维的一生与他的诗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既有对诗歌独到的鉴赏,又含有传奇性、艺术性的描述,为我们讲述一个真实而爽朗的诗佛——王维。
  • 狂人

    狂人

    龚自珍狂来说剑怨去吹箫;辜鸿铭菊残犹有傲霜枝,章太炎百年来最狂放的国学大师;黄侃八部书外皆狗屁,刘文典敢当面骂蒋介石为“新军阀”,梁漱溟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 客家妇女:纪念朱德母亲钟太夫人逝世60周年文集

    客家妇女:纪念朱德母亲钟太夫人逝世60周年文集

    本书共收编“回忆我的母亲”、“朱母钟太夫人撰略”、“客家妇女勤劳勇敢美德溯源”等文章26篇,“弘扬客家精神振兴帅乡经济”等会议文献8篇。
热门推荐
  • 胖妞很忙

    胖妞很忙

    意识流写作,小胖妞重生不爽文,练笔之作练笔之作
  • 独宠宝宝他妈

    独宠宝宝他妈

    她只是心血来潮去了一趟酒吧,醒来后却发现自己守了二十七年的清白没了,而且还成为了吸血鬼,反正这吸血鬼也跟传说中不太一样,只是为什么会怀孕,吸血鬼也能生小孩,天,谁来告诉她这到底怎么了!
  • 辰星满天不及万分之你

    辰星满天不及万分之你

    缘起之时,我在人群之中遇见你;缘灭之时,我遇见你在人群之中……可是于赵子墨而言,遇见白晓汐就是他今生的最大的缘,他说什么也不会让白晓汐再次离开他,哪怕是用最幼稚的方式。以至于在后来,白晓汐十分不解的问赵子墨:“这样的我,值得你这样做吗?”然而赵子墨挑了挑俊眉道:“于我而言,辰星满天都不及万分之你。你说呢?”白晓汐笑了笑,原来这就是爱情啊……
  • 美男三千宠恶魔千金重生逆天归来

    美男三千宠恶魔千金重生逆天归来

    前世,她有着倾国倾城的相貌,有着让人羡慕的背景,有着让人嫉妒的优秀,但她却坠入爱情的陷阱,落入亲情的圈套.....这一世,她卷土重来,发誓不再让前世的悲剧重演,她要让伤害她的人尝到她的痛苦......片段:“你为什么总缠着我?”某女怒了。“你为什么总躲着我?”某男嬉皮笑脸地说“你是我哥。”“又不是亲的。我爱你就行了呗,难道,难道你外面有别的男人啦?”看着某男委屈的脸,好吧,她沦陷了。
  • 追忆若梦浮生

    追忆若梦浮生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一个‘情’字,撂倒多少英雄好汉,岁月不老,又有多少红颜肝肠寸断。掌管人间姻缘的那个老头,他将情分为四种,其一‘情花’,其二‘情色’,其三‘情债’,其四‘情劫’。欲知详情,敬请点击,切不可手软,顺便收藏一下哦!
  • 第三十八年夏至之夜阳

    第三十八年夏至之夜阳

    尹离南的意外死亡,家人皆不知内情,原来,其中的真想最终才浮出水面。
  • 情陷俏盗贼(盗情记之一)

    情陷俏盗贼(盗情记之一)

    她明明有超群武艺,有惊人容貌,却偏偏是个职业的盗贼!而他家财万贯、潇洒倜傥,却宁愿放下一切换一场海上的冒险。他们看进彼此的双眼,诚挚地立下誓言——我愿意用全天下的宝藏,来换一片仙境与你共度余生,只为每天看见你的笑颜。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我能够看到你在我面前,直到白发苍苍,也能步履蹒跚看夕阳。
  • 超级神棍

    超级神棍

    神棍也就是骗子。太行山上住了个老神棍,守着惊天龙脉不下山,老神棍给儿子从小订了个娃娃亲,于是小神棍就得下山去媳妇。神棍下山哟,为人解惑哟,做个半仙哟,人人羡慕哟。钱是毒,权是刀,刘午阳致力于不碰这两样东西,全凭一身风水秘术,救世医术,旷世武功来拯救自己的亲家们。刘午阳常说:这世间哪有那么多的打打杀杀,和气生财多好。我是一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好兔子,因为我爱吃肉。如果你欺负我是一个乡下来的读书少的人,那么请允许我做一个坏人。如果你觉得我不够坏,那么恭喜你,回家看看你家的祖坟,已经冒黑烟了。
  • 逝去的恶意

    逝去的恶意

    清木的丈夫加藤由于意外的事故死亡,清木意外发现了丈夫的秘密,随之揭开了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
  • 幸福等在下一站

    幸福等在下一站

    王小蓓90后离异少妇,带三岁男孩,住进了音乐学院后街的公寓房,与之同住的还有谭曦、乙臣、老陈三位音乐才子。几个人从最初不相识到后来一起组建乐队,一切顺风顺水,直到王小蓓无意发现,儿子的离婚证以后来住处进行孙子抢夺战,乙臣出来劝架,却无意识被争抢中的油锅烫伤,之后他们的共同好友陈子穆卖掉了自己的咖啡馆,为乙臣治病。王小蓓处于内疚,将他们几个人的追梦故事写了一本《再不奋斗,我们就老了》的小说,结果在校园内卖的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