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68600000048

第48章 天子罪臣(2)

这里我们说了三个年份,一个是洪武十五年,一个是洪武二十年,一个是洪武二十六年。这三个年份很重要。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在位的三十一年间,制造了好几次大案。第一个大案是胡惟庸案,这个大案发生在洪武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80年,这时候朱元璋还没有设立锦衣卫,两年以后才有,所以朱元璋设立锦衣卫狱不是为了处理胡惟庸案。那是不是之后他为了追查胡惟庸余党,才设立的锦衣卫呢?应该说也不是。洪武二十年,他下令废锦衣卫狱,也还是在追治胡惟庸“奸党”的时候,而且三年后的洪武二十三年,又揪出一个李善长。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重申大小狱案都由法司处理,不再经过锦衣卫的时候,也正好是蓝玉案发生的时候。如果要利用锦衣卫追治胡、蓝“奸党”,又怎么会不许锦衣卫过问法司之事呢?

看起来,这时候朱元璋真的是下定决心,不再让司法机构之外再有一个执法机构了。这时候他写的那部《大诰》已经推行到全国,官民百姓都把《大诰》作为法律依据,“法外之法”也就成为了法内之法,他也就不需要再有一个司法机构之外的锦衣卫了。所以我们说,明太祖朱元璋虽然是锦衣卫的始作俑者,可是明朝锦衣卫的那些事儿,并不能全都栽到他的头上。因为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把锦衣卫诏狱废除掉了。

可是我们都知道,直到明朝灭亡,锦衣卫还一直都是有权抓人审讯的机构,而且也一直有锦衣卫的监狱,也就是诏狱。诏狱不是被朱元璋废掉了吗?怎么还有呀?朱元璋到底有没有废了锦衣卫狱呢?史书中说:

按太祖之制,内官不得识字、预政,备扫除之役而已。末年焚锦衣刑具,盖示永不复用。而成祖违之,卒贻子孙之患,君子惜焉。

(《明史·刑法志三》)

史书中写得清清楚楚,朱元璋确实把锦衣卫狱废掉了,刑具也毁掉了。虽然他下令废锦衣卫狱、烧毁刑具以后的几年时间里,锦衣卫还干预司法审讯的事,可是到了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重申不许锦衣卫干预司法,就真的不再有锦衣卫监狱了。从此,锦衣卫又恢复成为皇帝的警卫仪仗部队了。

对于这些情况,史书中的记述是很清楚的,朱元璋虽然是锦衣卫狱的始作俑者,可是他生前已经感觉到这里面的问题,把锦衣卫狱废掉了。但是后来人们一说到明朝的特务政治,就认为朱元璋最厉害,这就不公平了。

从史料中我们不但知道明朝的锦衣卫是抓人审讯的机构,还经常听到的是明朝的厂卫,什么叫厂卫呢?所谓“厂卫”,就是明朝的东厂和锦衣卫的合称。

怎么锦衣卫又出现了呢?而且又冒出来一个东厂,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宫门铁牌

锦衣卫监狱是朱元璋建立的,可是朱元璋确实又把锦衣卫的监狱废掉了,是他的儿子朱棣夺位登极以后又把它恢复的。

东厂是明朝宦官管理的一个特殊机构,也是朱棣建立的。

《明史》说得很清楚:“东厂之设,始于成祖。”

(《刑法志三》)

也就是说,东厂是那个夺位登极的永乐皇帝朱棣发明的,跟朱元璋没关系。所以《明史》又说:“锦衣卫之狱,太祖尝用之,后已禁止,其复用亦自永乐时。厂与卫相倚,故言者并称厂卫。”

(《刑法志三》)

这下大家就明白了,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棣恢复了被废掉的锦衣卫狱,而且还建立了一个侦伺军民百官的东厂。这个由宦官管理的东厂跟明太祖朱元璋更是不可能有一丁点儿关系了,因为朱元璋一向是反对重用宦官的。

明朝宦官也有官署衙门,称作“二十四衙门”。这些衙门分为十二监、四司、八局,各司其职,管理着宫廷里面的生活起居、吃喝拉撒睡。宦官各衙门的长官叫太监,低一些的叫少监,再下面还有奉御、长随等名目,后来老百姓都把宦官尊称为太监。

这些大大小小的宦官,本来就是为皇宫服务的仆人,可事实上,明朝内府的衙门,不仅管理皇宫内部的事情,有时候也要管理外面的事情,而且权力极大。比如宦官衙门中最有权势的一个衙门叫司礼监,司礼监的大太监一个叫掌印太监,还有一个叫秉笔太监。掌印太监当然地位很重要,可是秉笔太监是干什么的呢?大家一听“秉笔太监”这个词就知道了,他拿着笔,拿笔干什么?当然是写字。所以这个太监他会写字。写什么字呢?他这个写字可不得了,他是要在内阁大臣们拟写的圣旨上面用红笔修改,这就叫“批红”。没有他批红的圣旨,就不能下发。你说他厉害不厉害!

这些司礼监大太监还有一个外差,那就是提督东厂。东厂跟锦衣卫一样,也是一个抓人的机构,不过它比锦衣卫还厉害,锦衣卫也在它的监视之下。东厂里面有很多叫“番子”的人,就是到处打探军民秘密的探子。所以严格地说,这个机构才应该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特务机构。

有一个故事说,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的时候,有几个人在一个房子里面聊天,其中一个人骂魏忠贤,另一个不敢出声。这时候突然就有东厂的人闯进来,把那个骂魏忠贤的人抓走杀了,给那个没骂的人赏钱。结果那个得赏钱的人也被吓疯了。这个故事是说东厂的特务无处不在。

到了朱棣子孙们当皇帝的时候,宦官的权势越来越大,他们觉得搞一个东厂不过瘾,又建了个西厂,地位比东厂还高,管着东厂。再后来觉得搞东西厂还不过瘾,又建了一个内行厂,不过,西厂、内行厂存在的时间都不长,只有东厂,几乎与明朝共存亡。

从史料中可知,朱元璋那时候并没有东厂,只有锦衣卫,所以明朝的特务政治始于朱元璋这个说法不准确,也不公平。

朱元璋吸取历朝宦官当政祸国的教训,不重用宦官,他说:“朕观《周礼》,奄寺不及百人。后世至逾数千,因用阶乱。此曹止可供洒扫,给使令,非别有委任,毋令过多。”朱元璋这段话意思是说,用宦官,一不能太多,二不能别有委任,只能让他们干点宫中杂事。这些人好的也不是没有,千百之中,不过一二,而恶者常百千。“若用为耳目,即耳目蔽;用为心腹,即心腹病。”

(《明史·职官志三》)

可是怎么样才能限制这些宦官只干杂事呢?

朱元璋说,首先要使他们畏法,不可使之有功。“畏法则检束,有功则骄恣。”

(《明史·职官志三》)

具体采取的主要办法有两条:一是不许宦官过问政事,另一则是不许宦官识字。朱元璋认为,宦官不识字,他就没办法过问政事,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做皇帝身边的奴仆、管理皇帝家事的用人。其实这也不一定,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明朝天启年间的宦官魏忠贤,人称九千岁,差一点就万岁了。他专权的时候,一些大臣跟在他周围,组成了一个阉党,迫害另一些人组成的东林党。这个魏忠贤就是个目不识丁的文盲。所以关键不在识不识字,关键还在于制度上能不能保证宦官不干政。

有一天,一个在朱元璋身边多年、很受朱元璋信任的老太监,不知道受了什么人的指使,看朱元璋心情不错,就谈起国家政事来。朱元璋听后大怒,立即把这个老太监赶出宫去,不让他在身边干事了。

有内侍事帝最久,微言及政事,立斥之,终其身不召。

(《明史·职官志三》)

这件事给了朱元璋一个教训:宦官整天跟在皇帝身边,皇帝做些什么事,有什么好恶,日子长了,他全都知道,虽然他不识字,不能直接处理政务,可是他能在一旁说些话,影响皇帝。

像朱元璋这么强势的皇帝,老太监在身边久了,还敢受人指使来说一些干政的话,如果朱元璋自己不在了,他的子孙后代能保证不受这些身边宦官的影响吗?所以不能光是不让宦官识字,也不能光说不让他们干政,得有一个办法,让子孙后世永远不能重用宦官。

什么好办法呢?朱元璋想来想去,最终想出了一个办法:立下祖训,让后代子孙遵守。

洪武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384年,朱元璋让人铸了一块铁牌,上面刻着这样几个字: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明史·职官志三》)

当时这块铁牌就立在宫门前,只要人们走过宫门,就能看见。朱元璋想得挺美,以为这样一来,人人知警,谁也不敢违背他朱元璋的祖训,就可以保证宦官不能干政了。

可是事情不会像朱元璋想的这么简单。大家都知道,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宦官权力最大的朝代之一,先后出了不少著名的掌握大权的宦官,其中好的比如郑和,坏的比如魏忠贤,其他的比如王振、刘瑾、冯保,都曾经显赫一时,做了不少别人不能做,或者做不成的好事和坏事。

现在我们知道了,让宦官专权,这并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初衷。朱元璋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认定不让宦官干政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让他们识字,你连字都不认识,还能干政?

朱元璋小的时候上过几天私塾,是认识几个字的。后来打天下,跟许多文人在一起,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他深知文化对于管理国家的重要,所以别看朱元璋不让宦官识字的这个想法很简单,其实还应该是有一定效果的。只可惜朱元璋的那些不肖子孙,没有朱元璋的这种治国精神和眼光,他们把宦官当成自己身边的亲信,让他们代表自己去办事。宦官代表皇帝去办事,那还不是干政吗?结果明朝后来的皇帝,不但让宦官们识字,而且在皇宫里面开办了内书堂——皇宫里面的学堂,专门为小宦官找了学问好的文官当老师,这样一来,朱元璋限制宦官识字的计划也就付诸东流了。

不让宦官们识字,听上去好像有点儿愚民政策的意思。所以历史上的朱元璋还有一个不好的名声:搞愚民政策。愚民政策就是不让老百姓知道什么事情,只让他们处在一种愚笨的状态,只能听命办事,这样一来统治者的地位就稳固了。而让人愚笨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让人识字有文化,就像朱元璋对宦官们这样。没有文化了,头脑就简单了,就好管了。这就叫愚民政策。

朱元璋不让宦官识字,应该算是最极端的愚民政策吧?不过他这个愚民政策的对象不是老百姓,而是宦官,这或者可以叫愚宦政策吧。那么他对待老百姓又怎么样呢?是不是也实行了这种极端的愚民政策呢?

洪武八年,也就是公元1375年,朱元璋下了一道谕旨,说的就是读书识字的事情,他这一回又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下一讲再说。

朱元璋建立的府、州、县儒学校,其实就好比我们今天的市立中学、州立中学、县立中学,不过每个府、州、县都只有一所,学校等级是一样的,只是教官级别有所不同。府一级的学校教官叫“教授”,州一级叫“学正”,县一级叫“教谕”,他们的下面还有一些教员,叫“训导”。

同类推荐
  •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与三代君王打交道颇费心机,有时奴颜媚骨,有时抗旨犯上,有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因为对方是一言九鼎的皇上。封建社会,皇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一旦落入昏君或无能之帝的手中,很多人就要遭殃。曾国藩所侍奉的三代君王虽不是昏君,却是无能之帝,事实上皇上可以无能,但是他却不愿意别人说自己无能。曾国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三代君王打交道的!本书叙述了曾国藩的50年官场生涯。
  • 老一辈革命家风采(套装8册)

    老一辈革命家风采(套装8册)

    一本书了解老一辈革命家光辉灿烂的一生。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组织一些同志编写了“老一辈革命家风采”丛书,旨在通过讲述一个个故事,鲜活地反映老一辈革命家们的革命经历、政治智慧、品格风范、人格魅力,以及家风家教和生活情趣,以推动对老一辈革命家优良传统作风的学习和宣传,推动对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学习和宣传,教育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人,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在新的长征路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 世界名人大传(全集)

    世界名人大传(全集)

    本书所撷选的名人均为人类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并在此基础上不拘一格地节选,无论宗教、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艺术等诸领域,都广有涉及。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可能:从不同的人生角度去体会名人,从不同的价值角度去看待名人。本书对名人的表述更为人性化。名人往往被神化,这便隔绝了名人与平凡人之间的共性。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罗斯福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罗斯福

    罗斯福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学者评为是美国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同华盛顿和林肯齐名。
  • 拉斐尔

    拉斐尔

    拉斐尔(1483~1520)Raphael意大利画家。1483年4月6日生于乌尔比诺,1520年4月6日卒于罗马。原名拉法埃洛·圣乔奥。自幼随父(乌尔比诺公爵的宫廷画师)学画,后又转入佩鲁吉诺门下,1500年出师。拉斐尔早期作品就显露出非凡的天才。21岁时画的《圣母的婚礼》不仅表明他充分吸收了佩鲁吉诺的艺术精华,而且后来居上,无论构图与形象塑造都有所创新。尤其是画面的平衡,背景的描绘,圣母玛利亚及其夫约瑟形象的端庄、文雅,均为前辈画家作品中所罕见。1504~1508年他居留佛罗伦萨,那里一度恢复的共和政治、民主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了他。
热门推荐
  • 猎杀法则

    猎杀法则

    在这个世界,人类岌岌可危,有着一种名为魔人的存在威胁人类,在数百年的战斗中,诞生了猎魔人,以猎魔为己责。
  • 第八次元

    第八次元

    世界无法负荷过多的人类,于是用20年时间开发了一款现实游戏,将会有80%的人类进入。一款无法退出的游戏,第8次元,慢慢展开....
  • 红警联盟系统

    红警联盟系统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游戏红色警戒2这部游戏讲的是一个领导者领着一支军队统领国家解救人民群众,国家解放,人民和平相处的辉煌。回到未来时,慢慢发展,成为一个科技红警帝国,
  • 匿隐之迹

    匿隐之迹

    一场变故,使绝迹千年的龙族开始苏醒。在世人还没觉察到大时代降临的时候,世界的些角落,已经出现了一批奇人,他们寻龙、猎龙、训龙、与龙定下契约,最终成为拥有龙族力量的幻龙师!灾祸或契机?毁灭或新生?一道道匿隐之迹降临,新世界的大门即将打开。
  • 邪王爱妻之天才归来

    邪王爱妻之天才归来

    现代古氏豪门千金因一场机缘穿越成异界古府天才同名三小姐古若菲,接替了原主,原主因被背叛落得万人之下众人唾弃的一只高飞鸟儿摔惨了的局面。使得穿越而来的她帮原主来接手了这一堆烂摊子。明明身为嫡系贵小姐,她看着周边破烂不堪入目的家当,来自兄弟姐妹甚至父亲明显不公的待遇,世人的笑柄。面对这真实的一切,古若菲冷笑了一声“既然如此,从今儿起就让我来帮你逆转局面吧。”“是不是忘了我了?”“世人皆知的王爷冷血高冷的形象呢!”慕瑾晨低身把苏若菲拥进怀里,帅气的脸庞宠溺地笑道:“我只对你如此,傻丫头。”苍天大乱,四国纠纷。且看女主如何用堕落的废材之躯,临于此大陆万人之上无人不知晓的顶尖之才,并与帝国大陆天才邪魅王爷慕瑾晨展开的恋爱冒险之旅。
  • 万象法师

    万象法师

    子期突然眉头紧锁着转过身去,盯着来时的方向,道:“什么声音?”秦风也目不转睛的盯着树林的深处,仔细听了起来。林英则一脸迷惑,她根本没有听到任何声音。但既然身边的子期说有什么声音,那就一定有声音。一直以来子期从没有错过。“是什么声音?”林英越是听不到就越是好奇。“是……”秦风眉头紧锁仔细辨认着。子期忽然一指树林深处:“它来了!”林英望着树林深处,不自觉的吞了吞口水:“子期,到底是什么?”“乌鸦!”秦大哥忽然大喊了起来,“是他。大司命来了。”秦风的话音未落,噗哒哒树林深处便遮天蔽日的涌出许多乌鸦。嘎嘎~黑色的乌鸦大叫着向三人扑去。“快逃!!”秦风的嘶吼响彻云霄——
  • 极致之烬

    极致之烬

    “文明的始末终将只是零星。”幽暗的深渊藏着幽暗的眼眸,这双眼眸蕴藏万物,通晓一切,它将我们吸入,揭开这文明的一页.......
  • 无责任生涯

    无责任生涯

    1.《创业篇》:主角聚集财富,结交朋友,进行时代商业运作的过程。搞笑风格,已经写完。2.《诡计篇》:描写闪族叛乱以及解决叛乱的过程,以及通过商业行为和平解决的过程。以商业、政治、经济为主,正在连载中,字数超过十万。“如果国家能够战胜,但是国家财富降低,那么这个胜利是惨胜!如果国家能够胜利,国家每个人民都得到利益,那么这个胜利是会被人记住,进而持续这种胜利的!”为什么描写民族的叛乱?其实到了大航海篇的时候,就可以发现此篇的目的之三了,宣扬各民族都是“大陆人”,都应该团结起来,取得各民族的利益同时也支持各民族的融合与共同发展。等到写到五国峰会的时候,也就是民族开始合作,共同创造未来的时候了!3.《对日落战争篇》:我们不希望看到死人的战争,所以本篇也是主要描述对日落的经济侵略。计划中打算把一些不利于人类健康的商品倾销去日落国,然后廉价买进资源。在进入大航海时代后,还会有更大的倾销市场,映射罗马帝国以及美国的历史。4.《大航海时代》:天地大陆开始进入大航海时代,谋略和经济战争,回顾大英帝国的近代发展史,以及海盗战争等。开始开展五国峰会,发展各国间贸易,主题为共同发展,共同进步!5.《黄金时代》:经济繁荣发展,开始回归地球。
  • 魔法的悲鸣之抉择

    魔法的悲鸣之抉择

    诅咒之主终于被消灭了,但故事却依旧没有结束,等待魔法师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 简婚

    简婚

    穆遥想,等她老了,躺在摇椅里,跟围在身边的小辈们讲故事。她情窦初开的时候遇到顾林珏,把他带到缆车上表白,他看一眼外面,回她说:现在缆车不高,要不我还是下去吧。她满心欢喜地嫁给他,却从不知她做医生的丈夫也能作为集团董事在镁光灯下侃侃而谈。她一再追问,步步被牵扯回那些谜一般的过往,隐藏着他不愿坦露的真相。他说:遥遥,我不敢让你看到我从多么黑暗的地方走出,只希望你看见的顾林珏,已经站在阳光下,抖落尘灰,一身磊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