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68600000006

第6章 明教教主(2)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朱元璋不过是一个小和尚,还俗投军,也不过是那时芸芸众生之中的一个罢了,又有谁能够知道,这样一件发生在当时无人知晓的小人物身上的事情,却成为日后改变中国历史的起点。我们现在一些年轻朋友,对于自己前途发展缺少信心,总觉得什么都那么难: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进城打工,生存艰难。总希望一夜之间自己就能够成功。朱元璋还俗投军这一段历史,我想对于我们都应该有所启迪。你起点再低,还能比朱元璋那时候低吗?你再困难,能有朱元璋那时候困难吗?可是他选择还俗投军,改写了一部中国历史。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不会改写中国历史,但是你今天的选择却完全可以改写日后个人的生活道路。

朱元璋决心去投军了,可是该去哪里投军呢?

离朱元璋出家的孤庄村皇觉寺最近的一支义军就在濠州,也就是今天的凤阳。朱元璋小时候的伙伴汤和参加的就是那支义军。朱元璋于是决心去投奔濠州义军。

濠州义军的首领名叫郭子兴。郭子兴原本是山东曹州人,就是今天山东曹县人。他的父亲是个卖卦算命先生,一路给人算命,辗转来到定远。定远当地有一个大户人家,家里有个双目失明的女儿,虽然是大户人家,可是也嫁不出去。郭子兴的父亲是个外来户,想在当地站稳脚跟,还得依靠当地有势力的大户,于是他就把这个大户人家的瞎女儿娶了,也因此得以继承了大户人家的财产。婚后生下三个儿子,郭子兴是老二。

郭家虽然有钱,可是一个汉人地主,在元朝还是没有什么地位,成天净受地方官府的气,被那些贪官污吏们敲诈盘剥,郭子兴一气之下,就加入了明教,结交好汉,谋成大事。元末明教起义发生后,郭子兴索性带了几千人,进入濠州,杀了元朝的地方官,占据了濠州,响应明教号令,跟几个明教的头目一起,当上了濠州义军节制元帅。朱元璋去濠州,便是去投奔郭子兴的这支义军。

这一年是元顺帝至正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352年,朱元璋二十五岁。春闰三月初一那天,二十五岁的朱元璋来到了濠州城下。

这时候濠州城被义军占领,城里面是义军,城外面还有元军,双方对峙,虽然没有打仗,但是对往来之人戒备森严盘查仔细,不敢有所疏忽。

朱元璋来到濠州城,守门的义军一见,就起了疑心。为什么呢?大家想想,朱元璋他原本是个和尚,和尚穿的是袈裟,一个身材高大的和尚,穿着一身破旧袈裟,突然来到城下要进城,不引人注意那是不可能的,守门的兵士当然要认真盘查。

可是这一来朱元璋心里就不痛快了,他想,我是来投奔义军的,怎么把我当成奸细来盘查呀?说来说去话不投机,朱元璋就跟守城的兵士们争吵了起来。守城的兵士们也急了,几个人一拥而上,把朱元璋绑了起来,派人去请示元帅,要把朱元璋当作奸细杀掉。郭子兴听了报告,心想,说不定真的是前来投奔的好汉,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如果错杀了人,就不会再有好汉来投靠了。于是他亲自来到城门前,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和尚,长相奇特,确实与众不同,上前一问,原来是皇觉寺的和尚,是其伙伴汤和写信叫他来投义军的,而且跟军中一些弟兄们都有关系。

这下可弄清楚了,哪里是什么奸细呀?郭子兴赶紧让人给朱元璋松了绑,把他留在了军中。就这样,朱元璋成了义军中的一名士卒。后来人们记述这件事情时说:

壬辰……闰三月,一日晨旦,抵濠城。守者不察,缚而欲斩之。有人觉,报于首雄,良久得免,收入部伍。

(《皇明本纪》)

也多亏郭子兴有眼光,不然的话,这一幕就成了小和尚血染濠州城,哪里还会有以后的大明朝呢。

三、崭露头角

朱元璋虽说经历了一点波折,总算加入了义军。他纵然有天大的本事,过人的能力,可是刚刚加入义军,也是从普通士兵做起的。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后来朱元璋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曾经说:“被收为步卒。入伍几两月,除为亲兵,终岁如之。”

(《高皇帝御制文集·纪梦》)

也就是说,朱元璋参加义军后,起初只是当了一名步卒,就是最下层的士兵,我们今天就叫列兵。但是这样的一个最下层的列兵岗位,却成为朱元璋成功之路的起点。他入伍两个月以后,就得到了提拔,从普通步卒被提拔成了亲兵。

有的史书中说他几天后被提拔为“九夫长”,“几日,拔长九夫”。

(《皇明本纪》)

他到底是几天后提拔的还是将近两个月才提拔的?当然还应该是朱元璋自己说的更可信。其实入伍两个月,还没有打过什么大仗,就被提拔,成为义军元帅的亲兵,已经算是提拔得够快的了。几天就提拔,也不大现实。至于究竟是提拔为亲兵还是九夫长,虽然说法不一,其实还都是兵,都算不上是官,九夫长也就是管几个人,也就是个下层班长,要说好听,其实还不如亲兵。

也有的史书说,朱元璋到军中两个月后,被郭子兴看中,选去当了一名“亲兵九夫长”。这回又有“亲兵”,又有“九夫长”,合到一块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经过学者考证,才知道,当时义军学着元朝军队的制度设立了一种“牌头”制。元朝军队以十人为一牌,一个牌头,管着九个士兵。也就相当于我们今天军队中的班长,还算不上是军官。朱元璋对此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自己不说当上了“九夫长”,只说“除为亲兵”,至于亲兵带管几个人,是什么地位,就不去提了嘛。

朱元璋为什么能够这么快就在义军中崭露头角呢?这其实也没什么可奇怪的。朱元璋比义军中那些同是农民出身的士卒强太多了。

首先,他有见识,有主张。朱元璋从小就是个孩子头,有指挥能力。而且在他当和尚的时候,曾经外出游方几年,是见过世面的人,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社会经历比较丰富。这些在他当兵的时候,就都派上用场了。据说每次奉命外出行动,他都能起到决定作用,总能有所收获。连队长也不得不佩服他,有事情就跟他商量,不知不觉他就成了这队士兵的主心骨。

其次,朱元璋小时候读过私塾,认识几个字,有些文化。别看他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在当时义军中已经是很难得的“文化人”了。上面的命令文告,他能看;军士们的书信,他能代写,俨然是军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文书。这都使得他不同于一般士卒。

此外,我们知道,朱元璋当孩子头的时候,能够得到孩子们的拥护,原因之一是他做事有担当,有了好处又能跟大家分享。这就是我们说的一般人不容易具备的领导素质。

就这样,短短两个月,朱元璋在军中就有了一点影响,成了一个让上下都佩服的人物。这一天,郭子兴来到朱元璋所在队伍巡查,全队士卒们在一声号令后,站成了一排。朱元璋个子最高,就站到了第一的位置上。

郭子兴一眼就看到了他,也就想起那天城门守卒错把他当奸细抓起来的事情,于是问队长,这个新来的大个子和尚怎么样呀?队长平时许多事情靠朱元璋,当然对他赞不绝口,说他的确是难得的人才。郭子兴一听,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一高兴,当时就提拔朱元璋作了亲兵,把他调到元帅府去了。

朱元璋当了亲兵以后,进入了郭子兴的帅府,也就成为郭子兴的心腹。史书中说他“既长九夫,王常召与论”(《皇明本纪》)。这里说的“王”,就是郭子兴。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郭子兴被他追封为滁阳王,所以明朝人写的史书中就称郭子兴为王。

随着地位的变化,朱元璋更有了表现才能的机会,很快他就成为郭子兴身边不可缺少的人物。

凡是历史上的成功者,都少不了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个是自身的才能和努力,另一个是历史机遇。你光有才能和努力,没有机会,就是人们常说的“怀才不遇”,没有施展的平台怎么可能成功呀;你光遇到机会,可是没有才能,关键时刻表现不出来,也没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良机尽失”。朱元璋很幸运,具备了这两个条件。他既有能力,又有所准备,还遇到了好机会。这样一来,他的能力,在元朝末年的乱世,也就得到了最好的发挥机会,所谓英雄乘势,一飞冲天。著名的明史学界前辈吴晗教授曾经用生动的笔墨描绘了朱元璋这一段时间的情况:

元璋作事小心勤谨,又敢作敢为。得了命令,执行很快,办理得好。打仗时身先士卒,得到战利品,不管是金、银,是衣服,是牲口粮食,扫数献给元帅。得了赏赐,又推说功劳是大伙儿的,公公平平分给同出去的战友。平时说话不多,却句句有斤两。又认得一些字,队伍上一有文墨的事情,元帅的命令,杜遵道、刘福通的文告,以至战友们的家信,伙伴们都找他解说。几个月后,不但在军中有了好名声:勇敢,能干,大方,有见识,讲义气,人缘好,甚至郭元帅也当他作心腹体己,不时和他商量事情,言听计从了。

(吴晗《朱元璋传》第二章)

大家看看,朱元璋的这些优点:做事既小心谨慎,又敢作敢为,把领导的命令执行落实好,取得功劳后把功劳归于大家。虽然都只是人所共见的优点,但是要真的身体力行做到,也不那么容易,更何况这么多优点都集于一身呢!朱元璋就是这样表现出与众不同来,于是也就比别人更快获得了成功。

朱元璋在皇觉寺的时候是什么法号,我们已无从得知了,只知道大约在这时候,他才有了朱元璋这个名字,而且有了字——国瑞。也就是到了这一年的六七月间,朱元璋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郭子兴义军中的重要人物。

朱元璋既然如此出众,如此重要,郭子兴就想了,这个人才可不能失去呀,得想办法留住。想个什么办法把朱元璋留住呢?郭子兴想来想去,还真就想出一个办法来。

同类推荐
  • 风情百样苏东坡

    风情百样苏东坡

    苏东坡是一位备受历代文人推崇、深受广大百姓喜爱的文人。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长袖善舞,在多个领域都达到了无可超越的高度。本书以轻松的文笔讲述千古奇才苏东坡一段段妙趣横生的故事。让人体味那种清夜闻钟、游园惊梦的恍然顿悟,那种洗尽铅华之后的平实。对于读者来讲,阅读本书了解那个仿佛邻家那个老头苏东坡的百样人生,从他身上汲取无比丰富的精神食粮。成就了一个可爱的苏东坡、伟大的苏东坡,成就了一个千百年来在百姓心目中永恒不朽的“百科全书”式的苏东坡。今天是从历史中走来的,读史就是要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以史鉴今,“可知兴替,可明得失”;读史就是要穿越历史,通明世道,感悟人生。
  • 人生的每一段路,都是一种领悟:陆小曼传

    人生的每一段路,都是一种领悟:陆小曼传

    她是一个民国史上无论如何都无法忽视的名字,胡适说她是“北平城不得不看的一道风景”的女子,郁达夫说她是“震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的女子……她和唐瑛并称“南唐北陆”、她被徐志摩深爱了一辈子却被身边好友恨了一辈子……她为徐志摩守寡一世却与人同居多年,她到底爱徐志摩吗?她到底堕落且自私吗?她到底才华横溢还是不名一文呢?来看看冯远臣用五年时间研究撰写的真实陆小曼吧。
  • 马云和他的朋友们:朋友就是要来往

    马云和他的朋友们:朋友就是要来往

    在这里,读者将阅读到任志强谈完房价后半夜时分的高歌,自称美女爱好者的史玉柱在显摆有美女陪伴的幸福生活,李连杰从公益现场发回语音加视频的实时报道,赵薇晒晒女儿"小四月"的萌音,和家人一起喝喝红酒品品美食;还有汪涵、文章马伊俐夫妇、王利芬、俞敏洪等对生活和工作的感悟。大家会发现,这些高大上的明星们,其实和普通人一样,在自己的扎堆小圈子里相当"话唠"。
  • 花木兰精神

    花木兰精神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也会有一千个花木兰。花木兰精神在不同的时代里,在不同的语境中,在不同人的心目中,都会得到不同的解读。但是,高贵的品质总会有恒定的价值,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并不会阻止优秀的女性在花木兰身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那种精神。花木兰,也许就是她们心中的另一个自己。《花木兰精神》的作者是曹荣。
  • 李书福:中国汽车人的梦想

    李书福:中国汽车人的梦想

    “做汽车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四个轮子,两个沙发,再加一个铁壳子”。这个口出狂言的人,正是被称为“汽车疯子”的李书福。从小就不走寻常路的李书福,19岁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学校,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但随后一系列创业的失败让他的淘金梦轰然破碎。痛定思痛的李书福,之得隐藏自己的汽车梦,进入跳板行业——摩托车领域。就在他的摩托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时,他开始了进军汽车业,他能顺利在汽车业崭露头角,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吗?本书将向您展示李书福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他的汽车梦的经历。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狐仙在现

    狐仙在现

    古武家族的少主,魂穿异世大陆,还变成了一只狐狸。有了一个逗比大哥,还有一个不爱说话的二哥。俢炼成九尾狐仙,去拯救世界。可是却不知怎么办?算了,就这样吧。这是一个中二少女拯救世界的故事。
  • 与卿

    与卿

    其实,越陵在最后想对任宸说的是她从来都没有后悔嫁给他。但是啊,她也从未放下过灭门之恨。所以她想,自己也是喜欢上他了吧。可是,任宸,你相信了我那么多次,为什么就不愿相信我最后一次呢。倘若有来世,任宸,一定别让我遇见你。
  • 晚月不堪折

    晚月不堪折

    她本是将门嫡女,爹疼哥爱,虽早年丧娘,却依旧活得逍遥自在。她纨绔不化,却行侠仗义。直到有朝一日——将府遭陷,将门被灭,爹被刑斩,她幡然醒悟。毅然踏上了寻找真相之路,最终却发现,原来一切都要回溯到原点之前……
  • 冷妃邪王:杀手五小姐

    冷妃邪王:杀手五小姐

    她,是华夏顶级杀手,暗夜女王他,是夜霓的‘邪王’寒王爷她,是幽魅国紫家的一个草包嫡女他,俊美的脸庞,受万千少女的爱慕一朝穿越,冷酷的性子让人吓得哆嗦。惩恶爹,罚主母,虐庶姐,斗小三。(本书纯属虚构,表太当真)本书群群号488302770,敲门砖:书中女主名字欢迎大家给婷评论,希望大家可以进群讨论婷常用q:1494627892
  • 西风孤剑满城秋

    西风孤剑满城秋

    南宋末年烽烟四起,哀鸿遍野。江南旧宅,一个破碎的屏风,牵出一桩陈年旧案;一封写在梅花绣帕上的血书;3个离奇消失的贵胄家族;是什么让几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不约而同地要去寻找可能并不存在的幽夜山庄!!!
  • 兰芳一秋

    兰芳一秋

    生在民国这样一个时代,有人激昂,有人隐忍,有人怯懦,有人无畏,无论哪种选择,都是可以理解的这是一个让人迷恋的、清透又复杂的时代无论我们怎么评判,她就在那里,落定在历史卷轴中,透出别样的美丽。告读者:书中所有历史相关的战争、经济、生活、社会等各方面都经过笔者严格历史考据,除一众主角之外,许多角色都有历史人物影子,有的可能是数人合并。须知,我的考据并非正统史书,而是其他更加原始真实的资料,比如只占据2节部分片段的淞沪会战,我考据的多半是当时参战者的笔记手稿回忆录和当时的影像资料、后人的追述记载等,其他方面,均是此法,以使得尽可能的还原。文中诸多不足,唯此一道,我问心无愧矣。诸位,可放心一阅。
  • 家园

    家园

    已经入了秋,天气却依然像盛夏般炎热。掌柜的张宝生搬了个马扎儿,坐在自家的小饭馆儿门前一边看夕阳一边伸着舌头吹凉风。这狗娘养的天气,就像狗娘养的日子一样难过。暑热一直穿到骨子里不说,连喘息的气儿都粘湿湿的,仿佛灶台边上的污渍般油腻。
  • 狂追弃妃:这个皇妃很难缠

    狂追弃妃:这个皇妃很难缠

    千年穿越她本以为他是良人,却不料为他的言儿,步步相逼,心灰意冷之下,逃离出府,却为何,这男人又追了来?一切都是误会?去他的误会!她爱他时,他冷情,她走时,他不理,她放弃了,他来跟她说是误会?靠在爱她的人怀中,笑,我,不吃回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