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70200000012

第12章 争霸风云(11)

尽管赵武灵王当时并没有称王,但他却有一番成就王业的雄心壮志藏在心里。他知道,称王首先要有实力作后盾,否则没有任何意义。从兵要地理来讲,赵国的形势并不是很好。它北临中山、楼烦、林胡等政权,西接强秦,南滨韩、魏,又是易攻难守的四战之地。要在这险恶的环境中杀出重围,绝非易事。首先要自身强大,其次还要洞悉“国际”风云,明辨敌友,借力打力。韩、魏与赵同出于晋,有较多的共同利益。而地处关中易守难攻的秦则是三晋的死敌。秦要出关发展,必然会侵蚀三晋的地盘。“三晋合而秦弱,三晋离而秦强,此天下之所明也。”在这一战略大局的把握上,赵武灵王头脑很清醒,他捐弃前嫌,与韩、魏结成联盟。赵武灵王九年(前317),三晋并力伐秦,却遭遇大败,再加上齐国的趁火打劫,赵国损失惨重。但这次惨痛的教训也使赵武灵王更加清醒,他开始重新调整自己的战略布局。要西与强秦争胜,首先要有稳固的后方,改变赵国四面受敌、兵力分散的不利局面。而中山、楼烦、林胡等始终是赵国需要时刻防范的敌人。尤其是楼烦、林胡,他们擅长以骑兵搞突袭战,倏忽而来,一番洗劫,又倏忽而去,对中原地区以车战为主的军队,他们占据绝对的主动。为稳固后方,吞并中山、楼烦、林胡,拓展战略纵深,在他继位的第十九年,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作出了一个举世震惊的决定:建立骑兵部队,以快制快!

历史发展到战国时期,我国的主要军种依然是车兵,以乘为单位。一乘通常包括四匹驾车的马和甲士三人。中间两匹驾车的马称“两服”,两边的两匹称“两骖”。在三个甲士中,一人居中驾车,左右两边的分别称“车左”、“车右”。车左为小组长,手持弓箭,以射为主;车右手持戈,以击为主要攻击手段。作战的主要方式是让军队在地势开阔的平原地带排成阵势,以阵地战为主。这种兵种不仅行动不便,速度奇慢,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作为后勤保障。《孙子兵法》对此有清醒的认识:“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财,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随着时代的发展,车兵的弊端越来越显露出来,之后虽然出现了步兵、水兵,但总体看来,在战国中期,车兵仍然是主要兵种。

赵武灵王为了改变军队在装备上的劣势,建立强大的军队,拓展赵国的战略纵深,实现自己的宏大抱负,决定“师夷长技以制夷”,向狄、胡学习,建立骑兵部队。这种大胆的改革,在“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的中原国家,几乎毫无疑问地会遭到抵制,一大帮怀着鄙陋目的的小人会以无比高尚的理由无比坚决地抵制,以显示自己的政治正确。而这帮小人,几乎都是身居要津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形成一个巩固的联盟,手握“政治正确”的武器,所以阻击起来,似乎真的理直气壮。中国大多数进步的改革,就是这样被扼杀的。

但就是在这艰难的环境中,赵武灵王成功了。这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轻巧地冲破重重阻力的改革。说到改革的诀窍,其实不过三点:一、以身作则,让国人看到改革的诚意和决心;二、不拈轻怕重,不回避矛盾,拿最大牌的阻击者开刀;三、对待改革的反对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恩威并用,不一棍子打死,激化矛盾。

改革的命令颁布后,第一个穿胡服的就是赵武灵王本人。接着,他又将胡服公开赐给支持改革的元老重臣肥义,由他们两人带头穿起。历史上的改革之所以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改革者只改别人,不改自己,老百姓看不到改革者的诚意。赵武灵王与大臣肥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脱去宽大舒适的诸夏衣冠,换上紧身窄袖的胡服,在国人中产生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让国人看到了他进行改革的真心,而不是打着改革的幌子,对老百姓进行掠夺和折腾。但正如中国历史上其他的改革一样,既得利益集团是必然会阻挠的,这次跳出来的,乃是赵武灵王的叔叔,老贵族公子成。他听到赵武灵王下达穿胡服的诏令后,心里老大的不快,便告病归家休息,表达了不合作的态度,让赵武灵王碰了个软钉子。

如果改革的主导者回避矛盾,不敢碰大牌“钉子户”,只是吃柿子挑软的捏,那么改革永远不可能为老百姓信服。赵武灵王知道,如何处理公子成这个改革的“钉子户”的问题,关系到推行胡服骑射的成败。如果纵容了公子成的挑衅行为,无疑会助长那些脑袋里有些贵恙的反对派的气焰。但拔掉这个“钉子户”,也不一定一味使蛮劲,动用暴力手段。暴力是统治者的最后一招,采用暴力手段实际上是向世人表明自己已经黔驴技穷。比将反对派做掉更高明的,是将反对派改造成改革的领军人物。当然,这需要两个前提条件:首先,反对派不是冥顽不化的朽木;其次,改革者须有权威、有手腕,有权威说话才够分量,有手腕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赵武灵王无疑是二者兼具的高手。他听说公子成称病不朝来躲避胡服骑射,便派遣王孙緤(xiè)去拜访这位尊长,捎去自己的口谕,并做做工作。两人见面之后,王孙緤开宗明义,向公子成表示,希望他带头支持改革,并亮明赵武灵王的态度:家事,应该尊重老一辈的意见,听您的;国事,应该服从国君的旨意,您得听从我的,这是“古今之公行”,大家都应该遵守的大原则。说到原则,“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只要对老百姓有利的,就是天然合理的,务必保证政令的畅通。这一番表态,有理有据,绵里藏针,对公子成施加了足够的压力,同时也显示了自己决不走回头路的决心。之后,话头一转,也承认了改革有一些弊端,比如穿胡服确实不像传统的诸夏衣冠那样舒适,只是如果从建功立业的角度去考虑这件事,就会豁然开朗了,因为它适合骑马射箭,有利于国防军事建设。对国家有利的事情,我们就应该坚定地去做,而这事要是能得到像您老这般德高望重的国家贵戚的支持,阻力就会减少许多,也就更容易成功。所以,还是希望您老带头穿胡服,支持改革。

公子成也是明白人,他听出了赵武灵王这番软硬兼施的口谕的分量,首先向王孙緤表示,自己是真的病了,并不是故意反对改革。接着,他又提出了反对改革的那一大套理论:中原国家有特殊的国情,人民聪明,物产丰饶,更重要的是,乃“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是远方的那些夷狄所学习的榜样。现在君主要“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人道”,全盘夷狄化,人民不答应,希望君主慎重考虑。

王孙緤回去,向赵武灵王作了如实的汇报,赵武灵王遂决定亲自出马,啃掉公子成这块硬骨头。赵武灵王亲自来到公子成家里,向他解释改革的正当性。他首先从理论上批驳了公子成企图保存故俗、反对改革的错误,指出服装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方便日用,礼的精神在于便于行事,所以,圣人在充分考虑人情的基础上,“因事而制礼”,目的在于利国利民,并不在于保留某种形式。不同的地方,情况不同,礼俗、服装也各异。因此,在圣人看来,只要利于国、便于事,不会强行推行什么统一的器服、礼仪。现在叔父您所说的,乃是顺从这旧风俗;我所说的,乃是要改变这旧风俗。接着,赵武灵王从赵国所处的形势出发,向公子成分析了必须改革的原因:赵国东面有黄河、漳水,乃是与齐国、中山共有的边境,却无水师。自常山到代郡、上党郡,东与燕、东胡接壤,西与楼烦、秦、韩为邻,又无骑兵守边。目前所进行的改革,就是从国防需要出发,建立骑兵部队。为增强说服力,赵武灵王引赵国的祖先赵简子、赵襄子的例子来说明改革的合理性。赵简子并不仅仅保守晋阳、上党,而赵襄子更是积极进取,兼并了戎与代,攘除夷狄。谁都明白,他们都是志在中山国,只是时机不到,夙愿未酬,空留遗憾!最后,赵武灵王祭起了他最有威力的法宝——惨痛的历史教训。过去中山这个弹丸小国,依仗后台老板齐国强大军队的支持,竟敢屡次侵掠我国的土地人民,甚至引水围灌我鄗城(今邢台柏乡),还差点得手,先王深以为耻。现在我推行胡服骑射的政策,从近处说,就是要扼守上党这一战略要地,改变边境无骑射之备的隐患;从远处说,乃是继承先祖赵简子、赵襄子的遗志,伐灭中山,洗雪列祖列宗之耻!而叔父大人却********固有传统,忘了鄗城之耻,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如此这般一番论讲,赵武灵王不仅从理论、现实、历史的角度把改革的必要性讲得清楚透彻,还成功地占据了政治的制高点。谁要是反对改革,那他就不仅仅是反对我赵武灵王,而是反对加强国防,反对为列祖列宗报仇雪耻,谁基本上就是赵奸了。

老于世故的公子成见势不妙,立即掉转口风,承认自己一时糊涂。如今君王既有此宏图,完成先祖赵简子、赵襄子的遗愿,我哪敢不尽绵薄之力?于是,这个最大的“钉子户”带头穿起了胡服。

同类推荐
  • 奉旨暗杀

    奉旨暗杀

    公元6年,王莽毒杀刘衎,废汉立新。刘衎真的死了吗?传国玉玺在哪里?皇后王嬿又在哪里?不要问历史,问米剑白就可以了。2019年,网游玩家米剑白为了解救网友穿越到了西汉,仗剑天涯,奉旨暗杀。由此开启了改写历史的程序,江山我要!美人我也要!!不服来战!!!
  • 春秋争霸

    春秋争霸

    光荣的人民教师冯亮,在全国十几亿人里,经过层层选拔,有幸被选中,跟随航天飞机周游太空。为了这一天,他以坚强的毅力承受着常人难以接受的残酷训练,终于跟随航天飞机上了天。可是,一道白光闪过,再次醒来,竟然变成了吴王夫差,在未来的二十年里,他将采取怎样的对策,才能保证自刎姑苏台的历史悲剧不再重演,在保住自己性命的同时,他又会作出什么更加令人刮目相看的事情呢?敬请关注《春秋争霸》!新手新书,请多关照。
  • 宋未蚁贼

    宋未蚁贼

    穿入宋未,面对蒙元的血淋淋屠刀怎么办?是屈下膝盖当奴隶,还是拿起刀来拼命?陈远本想找出第三条路出来,却无奈发现无路可走。好不客易重活一世,当汉奸也太可耻了!种田吧,种田才是王道!
  • 大明女摄政

    大明女摄政

    “知识就是力量。”一个有着超凡之力的大明,一个拥有后世智脑的穿越者。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苍茫大地,天命竟是谁属?变身百合,不喜勿入。请各位书友多推荐,多宣传。你们的支持是作者更新的动力。书友群:135968400
  • 山西人勇闯上海滩

    山西人勇闯上海滩

    山西运城,关公故里,壮志少年,父母被害,无依无靠,奋发向上,勇闯上海,路遇不平,挺身而出,惹祸上身,身陷囹圄,高手劫狱,遇到少年,出手相救,诚心邀请,少年不肯,高手遂志,处处受辱,高手教育,大彻大悟,投身高手。适逢“1.28”淞沪抗战,投身战场,救回勇士。与高手一起收拾日本商人,直至1937年淞沪会战,上海沦陷之后,回到了山西老家。
热门推荐
  • 李四光:信仰的力量

    李四光:信仰的力量

    李四光的一生,全为为国争口气而拼搏,他在地质学所取得的成就,全为实现救国强国之梦。他曾是清末的工科进士,立志努力向学,造船救国,随后登进士、入实业,却因为辛亥革命失败毅然再次深造。原本造船救国的理想,他并未抛开,只是究其根源,还需要从矿产着手,而矿产则需要从地质着手,也正是这个缘由,他最终选择了地质学,从而走上科学救国之路。建国之后,他引领中国,彻底摆脱了缠绕中华民族几十年的贫油之帽。他是中国名副其实的地质元帅,更是在祖国河山屡屡印下足迹的地质大家,他的一生,一直在为国争光的道路上疾走。
  • 我等你的爱

    我等你的爱

    本文不是单纯的校园爱情,有一大部分是虚幻的…不喜勿喷~
  • 南薰礁上空的不死鸟

    南薰礁上空的不死鸟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南海曾经发生一起暗杀事件,由于事件发生于有国家之间争议的岛礁,所以消息一直被封杀。随着中国大刀阔斧开发建设南海,以及美国、日本伙同菲律宾、越南等南海周边国家搅局南海,一系列的历史纠葛开始浮出水面。中国南海守礁牺牲士兵,化作阴兵开始复仇。。。
  • 傅太太的梨涡很高甜

    傅太太的梨涡很高甜

    “感谢你出现,让我喜欢了一辈子。”傅尘秋,干净阳光的男孩子,内心也一定有着一个想要守护的人。“抱歉,我的三观不正,全都偏向沈杳杳。”当年他的那一番话,也让沈杳杳记得了一辈子。沈杳杳,身处黑暗却依旧向往光明,可是有些光早已出现。“傅尘秋,你是我的救赎是我的光,是我的深爱。”苍苍山阁晚,杳杳隙尘秋。我们的名字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早已注定。沈杳杳和傅尘秋早已不可分开。曾有人问,为什么一定是沈杳杳(傅尘秋)。两人回答默契准确。“因为我爱她(他)。只要她(他)无须他人。”“傅尘秋,我们生活在黑暗里,那我们就一起救赎彼此吧,一辈子的那种。”“阿杳,陪着你走下去是我注定要做的事情。感谢你爱我,爱我从青春走向白头。我也终将爱你,如你爱我一般炽热!”“那我便赌,拿一辈子赌,赌你傅尘秋会爱我沈杳杳一辈子!”她的自信和底气源于他的偏爱。他们也的确做到了一辈子。后来,有人问傅尘秋到底有多喜欢沈杳杳?答案是这样的!“傅尘秋我劝你给我好好的跪着,叫你出去玩游戏!说,错了没!”深沉的爱,源于那个熟悉的搓衣板......某九处女座,男女主双洁,互相救赎超甜类型。
  • 史上第一凶悍中锋

    史上第一凶悍中锋

    我是凶兽,凡是挡我者死。且看史上第一的凶悍中锋暴龙,如何在NBA赛场上弑神灭佛。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 杀手丑妃太倾城

    杀手丑妃太倾城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先是大尹王朝丞相府的又丑又傻的四小姐,失足落水之后,居然变得沉稳聪慧起来。然后又有至今一直膝下无子的皇上去瑞王爷的府上抱养了一个孩子,是的,当皇帝这匹种马播不出来种子,或者播出的种子没有用的时候,只能去抱养一个孩子当皇子。可是更怪的是,这个孩子是个十二岁的病怏怏的少年,走十步歇三步,动不动就咳嗽,咳得肺都要出来了,是个俊俏瘦弱的男黛玉。最后是一个进京赶考的书生将随身的银两悉数散给了乞丐,自己吃饭没付钱,被店小二扣押了外袍和行李,最后流浪街头生生错过今年的科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电视连续剧故事结构解析

    电视连续剧故事结构解析

    电视连续剧的开场戏与电视连续剧的艺术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首先要把电视连续剧的艺术形态作为本书的前提加以研究。电视连续剧的开场戏与电影、话剧相比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就三者的共性而言,作为艺术品,它们的艺术形态必须是完整的;就其特殊性而言,电视连续剧的形态与电影、话剧的形态有着质的区别。什么是电视剧的形态?“形态”一词,《辞海》解释为:“形状神态。也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事物的形状或表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为:“事物的表现形式”。
  • 祖安诗仙

    祖安诗仙

    穿越的何澜无意引用了屈原的《天问》《离骚》,一夜成名,天下震动。这里是以诗文古篆论实力的修行世界。制霸诗词大会,诗文平息天灾……他被赞为国宝级的诗才,史上最强的篆文修行者,以及……最强的喷子。写诗时,他温文尔雅。战斗时,他重拳出击。记者问他究竟有多强,为什么和他战斗过的强者,大都一蹶不振,陷入自闭。何澜笑了。
  • 大仁历险记

    大仁历险记

    世界不止一个;偶尔也会交集;当他一脚踏入;人生变得不可思议。作者语录:能猜出结局的小说都不是好小说。剧情太玄没法剧透可以加群吹吹牛13本书QQ群:372047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