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93300000012

第12章 戏曲篇(6)

明末清初在戏曲创作和理论上存在着要么蹈袭窠臼、要么“一味趋新”的两种偏向。陈多先生在1980年湖南人民出版社注释本《李笠翁曲话》中解释《脱窠臼》时,引述了明末清初倪倬《二奇缘小引》、茅瑛《题牡丹亭记》、张岱《答袁箨庵(袁于令)书》、周裕度《天马媒题辞》、朴斋主人《风筝误·总评》中的有关材料,介绍了他们对这两种倾向、特别是“一味趋新”的倾向的看法。有些人的意见与李渔相近。例如,张岱批评说,某些传奇“怪幻极矣,生甫登场,即思易姓;旦方出色,便要改装。兼以非想非因,无头无绪。只求热闹,不论根由;但要出奇,不顾文理”;他认为“布帛菽粟之中,自有许多滋味,咀嚼不尽,传之久远。愈久愈新,愈淡愈远”。周裕度说:“尝谬论天下,有愈奇则愈传者。有愈实则愈奇者。奇而传者,不出之事是也。实而奇者,传事之情是也。”朴斋主人指出,“近来牛鬼蛇神之剧,充塞宇内,使庆贺宴集之家,终日见鬼遇怪,谓非此不足以悚夫观听”;“讵知家中常事,尽有绝好戏文未经做到”。他认为,传奇之“所谓奇者,皆理之极平;新者,皆事之常有”。可以参考。

“把我掰碎了成你”

由“尖新”我想到了艺术的继承和创新。想到了现代戏曲艺术家袁世海和他的老师郝寿臣。

袁世海当年拜郝寿臣为师,郝寿臣问:你准备怎么跟我学?是把你掰碎了成我,还是把我掰碎了成你?袁世海说:把我掰碎了成你。郝寿臣说:那不行,那样你就不是袁世海了,而成了袁寿臣了;我也有缺点,不能连缺点什么都拿去,而是把我好的东西拿去。所以,不是要把你掰碎了成我,而是要把我掰碎了成你。

后来,袁世海收杨赤为徒,也把当年郝寿臣对他说的那番话对杨赤说了,要杨赤把自己掰碎了成为杨赤(据2002年12月24日中央电视台1套《东方时空》袁世海专集)。

郝寿臣、袁世海这些中国艺术大师的话,使我想起英国十八世纪着名诗人爱德华·扬格《试论独创性作品》中反复阐述的一个思想:“学习大师是为了成为你自己”,“对着名的古人,我们越不模仿他们,就越像他们”。扬格说:“让他们(古典大师)滋养而不是消灭我们自己的思想。我们读书时,让他们的优点点燃我们的想象;我们写作时,让我们的理智把他们关在思想的门外。连对待荷马本人,也要像那位玩世不恭者对待崇拜荷马的君主一样:叫他站开点,不要挡住我们的作品,使它受不到我们自己天才的光芒的照耀;因为在别的太阳光下,没有什么独创性的东西能够生长,没有什么不朽的东西能够成熟的。”当然,听扬格的话,你会觉得太不“中国”了--没有中国传统艺人那种亲如父子的师生情谊,那种舍身为人的高尚情怀。然而,理儿还是相通的。

而且,这个理儿管得很宽,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一切事业和所有个人都要归顺在这个理儿之下。

“能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词采第二》“贵显浅”中说:

曲文之词采,与诗文之词采非但不同,且要判然相反。何也?诗文之词采,贵典雅而贱粗俗,宜蕴藉而忌分明。词曲不然,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

“贵显浅”是李渔对戏曲语言最先提出的要求。此款与后面的“戒浮泛”、“忌填塞”又是一体两面,可以参照阅读。李渔的“显浅”包含着好几重意思。其一,“显浅”是让普通观众(读书的与不读书的男女老幼)一听就懂的通俗性。“凡读传奇而有令人费解,或初阅不见其佳,深思而后得其意之所在者,便非绝妙好词”。汤显祖《牡丹亭》作为案头文字可谓“绝妙好词”;可惜许多段落太深奥、欠明爽,“止可作文字观,不得作传奇观”。其二,“显浅”不是“粗俗”、满口脏话(如今天某些小说出口即在肚脐眼儿之下),也不是“借浅以文其不深”,而是“以其深而出之以浅”,也就是“意深”而“词浅”。“能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其三,“显浅”就是“绝无一毫书本气”、“忌填塞”。无书本气不是要戏曲作家不读书,相反,无论经传子史、诗赋古文、道家佛氏、九流百工、《千字文》、《百家姓》……都当读;但是,读书不是叫你掉书袋,不是“借典核以明博雅,假脂粉以见风姿,取现成以免思索”;而是必须胸中有书而笔下不见书,“至于形之笔端,落于纸上,则宜洗濯殆尽”,即使用典,亦应做到“信手拈来,无心巧合,竟似古人寻我,并非我觅古人”,令人绝无“填塞”之感。

李渔论“词采”,尤其在谈“贵显浅”时,处处以“今曲”(李渔当时之戏曲)与“元曲”对比,认为元曲词采之成就极高,而“今曲”则去之甚远,连汤显祖离元曲也有相当大的距离。此乃明清曲家公论。臧懋循在《〈元曲选〉序二》中就指出元曲“事肖其本色,境无旁溢,语无外假”,“本色”几乎成了元曲语言以至一切优秀剧作的标志。徐渭《南词叙录》中赞扬南戏时,就说“句句是本色语”,认为“曲本取于感发人心,歌之使奴童妇女皆喻,乃为得体”。王骥德《曲律》中也说“曲之始,止本色一家”。“本色”的主要含义是要求质朴无华而又准确真切、活泼生动地描绘人物场景的本来面目。李渔继承了前人关于“本色”的思想,而又加以发展,使之具体化。“贵显浅”就是“本色”的一个方面。

要“显浅”,就要流畅,就不能“填塞”。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词采第二》“忌填塞”有云:

填塞之病有三:多引古事,迭用人名,直书成句。其所以致病之由亦有三:借典核以明博雅,假脂粉以见风姿,取现成以免思索。而总此三病与致病之由之故,则在一语。一语维何?曰:从未经人道破;一经道破,则俗语云“说破不值半文钱”,再犯此病者鲜矣。古来填词之家,未尝不引古事,未尝不用人名,未尝不书现成之句,而所引所用与所书者,则有别焉: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隐僻,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总而言之,传奇不比文章。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使文章之设,亦为与读书人、不读书人及妇人小儿同看,则古来圣贤所作之经传,亦只浅而不深,如今世之为小说矣。人曰:文人之作传奇与着书无别,假此以见其才也,浅则才于何见?予曰:能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施耐庵之《水浒》,王实甫之《西厢》,世人尽作戏文小说看,金圣叹特标其名曰“五才子书”、“六才子书”者,其意何居?盖愤天下之小视其道,不知为古今来绝大文章,故作此等惊人语以标其目。噫,知言哉!(陆梯霞眉批:“惊人语”三字,剖出圣叹心肝。立言之意,端的如此。)

“忌填塞”主旨同“贵浅显”一样,亦是提倡戏剧语言的通俗化、群众化。但“贵浅显”重在正面地倡导,而“忌填塞”则从反面告诫,所以“忌填塞”款一上来即直点其三个病状及病根。

李渔要求戏曲“词采”通俗易懂、通畅顺达、而不可“艰深隐晦”,显然是发扬了明人关于曲的语言要“本色”的有关主张。然而,细细考察,李渔的“贵显浅”与明人的提倡“本色”,虽相近而又不完全相同。明人主张“本色”,当然含有要求戏剧语言通俗明白的意思在内,例如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赞扬南戏的许多作品语言“句句是本色语,无今人时文气”,批评邵文明《香囊记》传奇“以时文为南曲”,生用典故和古书语句,“终非本色”。但是,所谓“本色”还有另外的意思,即语言的质朴和描摹的恰当。王骥德在《曲律·论家数第十四》中是把“本色”与“文词”、“藻缋”相对而言的,说“自《香囊记》以儒门手脚为之,遂滥觞而有文词家一体”。他还指出:“夫曲以模写物情,体贴人理,所取委曲宛转,以代说词,一涉藻缋,便蔽本来。”臧懋循在《(元曲选)序二》中,也要求“填词者必须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色”。总之,“本色”的主要含义就是要求质朴无华而又准确真切地描绘事物的本来面目。这个思想当然是好的,戏剧也应符合这个要求。相比之下,李渔适应舞台表演的需要,更重视、更强调戏曲语言的通俗、易懂、晓畅、顺达。他认为曲文之词采要“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隐僻,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为什么非如此不可呢?因为“传奇不比文章,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传奇要“借优人说法与大众齐听”,包括与那些“认字知书少”的“愚夫愚妇”们“齐听”。因此。戏剧艺术的这种广泛的群众性,不能不要求它的语言的通俗化、群众化。那些深知戏剧特点的艺术家、美学家,大都是如此主张的。西班牙的维迦就强调戏剧语言要“明白了当,舒展自如”,要“采取人们的习惯说法,而不是高级社会那种雕琢华丽抑扬顿挫的词句。不要引经据典,搜求怪僻,故作艰深”。

如何做到意深词浅、晓畅如话?根本在于思想流畅,在此基础上才能达到语言文字流畅。我非常欣赏古今中外那些伟大作家艺术家如日月经天、江河泻地、行云流水、自然天成的文章,它们行其当行,止其所止,仿佛天造地设,神斧化工。这就需要写作者通过社会实践、审美实践和思想修养所锻炼出来的发现问题、捕捉形象、凝聚情思、冶炼文字的能力和水平,高度的审美敏感性和艺术技巧。

戏曲作家当然也应如此。

第一,戏曲作家必须从现实生活的群众口语和俗语中汲取营养,提炼戏剧语言。李渔之极力称赞元曲语言,就是因为元曲中的优秀作品,如《西厢记》等等,是将街谈巷议的群众口语、俗语进行提炼、加工,从而创造出自己通俗优美、词浅意深、脍炙人口的戏剧语言,充分体现了现实生活语言本身的鲜亮、活泼、生动并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第二,李渔认为戏曲作家也应该多读书,然而多读书绝非要戏剧作家掉书袋,生吞活剥地到处引用,弄得满纸“书本气”;而是要求戏剧作家“寝食其中”,“为其所化”,变为自己语言血肉之一部分。他坚决反对“多引古事,迭用人名,直书成句”,致使传奇语言“满纸皆书”,造成填塞堆垛之病。李渔主张在读书之后,当“形之笔端,落于纸上,则宜洗濯殆尽”;即使偶用成语、旧事,“妙在信手拈来,无心巧合,竟似古人寻我,并非我觅古人”。也即如王骥德所说:“用在句中,令人不觉,如禅家所谓撮盐水中,饮水乃知咸味,方是妙手。”

李渔上述观点,直到今天也是有价值的,对提高我们的戏剧语言水平很有益处。

“机趣”智慧的笑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词采第二》中有很重要的一款,叫做“重机趣”,认为“‘机’者,传奇之精神;‘趣’者,传奇之风致”。

古代学者和近代学者中也有许多人谈“机趣”、“趣”、“趣味”。袁宏道《袁中郎全集·狂言·癖嗜录叙》曰:“夫趣,生于无所倚,则圣人一生,亦不外乎趣。趣者,其天地间至妙至妙者与!”其《袁中郎全集·叙陈正甫会心集》又云:“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

近代学者梁启超后期美学思想的一个核心范畴就是“趣味”,文学研究所博士后金雅教授专门对此作了研究,指出梁启超在《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学问之趣味》、《为学与做人》、《敬业与乐业》、《人生观与科学》、《知命与努力》等多篇文章中,突出了“趣味”的命题,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趣味的本质、特征、实践途径及其在人生中的意蕴,构筑了一个趣味主义的人生理想与美学理想。在本质上,梁启超的“趣味”是一种广义的生命意趣。梁启超将趣味视为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意义,趣味也是梁启超对美的本体体认。在梁启超,趣味就是一种特定的生命精神和据以实现的具体生命状态(境界)。梁启超强调了趣味的三个内在要素--情感的激发、生命的活力、创造的自由,也谈到趣味实现的一个基本前提--内发情感和外受环境的交媾。趣味是由情感、生命、创造所熔铸的独特而富有魅力的主客会通的特定生命状态。在趣味之境中,感性个体的自由创化与众生、宇宙之整体运化融为一体。主体因为与客体的完美契合而使个体生命(情感与创造)获得了最佳状态的释放,从而进入充满意趣的精神自由之境,体味酣畅淋漓之生命“春意”。

这些,对我们理解“机趣”是有益的。

“机趣”乃与“板腐”相对,“机趣”就是不“板腐”。什么是“板腐”?可以老年间的穷酸秀才喻之:他满脸严肃,一身死灰,不露半点笑容,犹如“泥人土马”;他书读得不少,生活懂得不多,如鲁迅小说中的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多乎哉,不多也”,但对外在世界既不了解,也不适应;他口中一本正经说出来的话,陈腐古板。就叫“板腐”。

“机趣”亦可与“八股”相对,“机趣”就是不“八股”。无论是古代八股(封建时代科举所用的八股)还是现代八股,无论土八股还是洋八股、乃至党八股,都是死板的公式、俗套,无机、无趣,如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列举党八股罪状时所说,“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板腐”和“八股”常常与李渔在《窥词管见》第八则中所批评的“道学气”、“书本气”、“禅和子气”结下不解之缘。

但是,道学家有的时候却又恰恰不板腐,如李渔所举王阳明之说“良知”。一愚人问:“请问‘良知’这件东西,还是白的?还是黑的?”王阳明答:“也不白,也不黑,只是一点带赤的,便是良知了。”假如真的像这样来写戏,就绝不会板腐,而是一字一句都充满机趣。

李渔解“机趣”为“‘机’者,传奇之精神;‘趣’者,传奇之风致”,说的是“机趣”对于传奇的重要意义,而未对“机趣”本身作更多解释。如果要我来解说,我宁愿把“机”看作是机智、智慧,把趣看作是风趣、趣味、笑。如果用一句话来说,“机趣”就是:智慧的笑。

“机趣”不讨厌“滑稽”,但更亲近“幽默”。如果说它和“滑稽”只是一般的朋友,那么它和“幽默”则可以成为亲密的情人;因为“机趣”和“幽默”都是高度智慧(思想智慧、生活智慧)的结晶,而“滑稽”只具有中等智力水平。“滑稽”、“机趣”、“幽默”中都有笑;但如果说“滑稽”的笑是“三家村”中村人的笑,那么“机趣”和“幽默”的笑则是“理想国”里哲人的笑。因此,“机趣”和“幽默”的笑是比“滑稽”更高的笑,是更理性的笑、更智慧的笑、更有意味的笑、更深刻的笑。

“机趣”是天生的吗?李渔说:“予又谓填词种子,要在性中带来;性中无此,做杀不佳。”依此言,似乎艺术天赋,包括“机趣”在内,乃“性中带来”。此言不可不信,但切不可全信。不可不信者,艺术天赋似乎在某些人身上确实存在;不可全信者,世上又从未有过天生的艺术家。艺术才情不是父母生成的,而是社会造就的。

我宁可认为:“机趣”大半是后天磨练出来的。

同类推荐
  • 岁月留痕

    岁月留痕

    本书收录了《爱情的底片》、《比力气更重要的》、《今天我做了什么》、《青春无悔》、《初恋有悔》、《两个人的车站》等五十篇散文。
  •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诗集》共二百首诗词,包括国内篇和异域篇两个部分,真实而又浪漫地描绘出在中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风雨人生,自然与世态的种种感悟和漂旅行程。国内篇涵盖国内的峥嵘岁月、坎坷生涯、世间百态、社会缩影、美好河山……
  •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长歌和短歌

    长歌和短歌

    《长歌和短歌》一书是著名作家白桦的最新诗歌集。诗人用不老之心,讴歌自然、英雄、人间深情,过往的岁月、涌动的疑惑,都是抒发激情的灵感。该诗集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评价。其中的长诗《从秋瑾到林昭》,是诗人用10年时光打磨而成的“血泪之作”,曾获得“2008年《诗歌月刊》年度诗歌奖”。
  • 优美的爱情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爱情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热门推荐
  • 七星社

    七星社

    天地创造我,吸阅了日月精华,四世里难耐我,山河破碎我也继续上路,困苦中,困苦却不能使用,七星社联盟都决定克服他横山寺老夫,拷问着我的顽心,冲破神都魔界,太不寻常要念阿弥陀佛,无影针,刺痛了我的真心,可水火,木金土,紫黑心,天罡地煞与天齐寿那二童,同情着我的才华,暗中辅佐我,谁人敢压我尝尝无端魔咒,这旅行,毕竟我环过祖国,一路除邪恶,助百姓,回到了连城,换回长久敬仰
  • 无限星陨

    无限星陨

    旧秩序土崩瓦解,新文明废土诞生。暗地里,有人在刻意阻止旧时代的复苏,在诡恶异兽的压迫下,苟延残喘的人们终有一天会发现——这世界不过是个骗局!
  • 引琅入室:腹黑总裁请放行

    引琅入室:腹黑总裁请放行

    为了查清楚母亲的死因真相,她一纸契约变成了他的新娘。“总裁大人,为了让你睡得安心,咱们来学梁祝吧。”某女一脸讨好的把棉被放到大床中间。“既然爱妻喜欢制服诱惑,那就去找身男装来吧,我不介意跟爱妻搞基。”某男一脸愉悦的看着摆弄被子的小女人,说出来的话却是气死人不偿命。“总裁大人,我还是个孩子,麻烦你说话的时候不要这么带色好不好?”她不爽了,非常不爽,她哪里是在跟他说制服诱惑?你是应该长大。”他将视线放在她胸前。看见他不纯良的视线,以及他的话语,她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你才要长大呢。”“不用,我已经够大了,不信的话,你可以试试。”他面无表情。说完某女被狠狠压在身下。
  • 恶魔活动日志

    恶魔活动日志

    你认为什么是恶魔呢?万恶之源?恐惧之根?天天闲着没事净想着法儿毁灭世界?别逗了!就像光明神一样,恶魔只不过是神明的一个分支罢了。我们的所将要讲述的就是一群为了改变自己形象的魔神拯救世界的故事。最后一句你就当真听吧!
  • 弑道葬天

    弑道葬天

    古道有三族,以天道而葬之,咒其灵,封其身,灭其魂,是为逆族,三族共愤之,以血伐道,虽崩其意,但轮回常在,万古不灭,三族被灭,而怨气长存,以其三族凝一滴圣血,誓碎天道。
  • TFBOYS之离别亦是为了相见

    TFBOYS之离别亦是为了相见

    大家好,第一次写书,如果不好请多多关照——如果那些年我没有遇见他们,人生可能因此发生改变,可是我庆幸得是我遇见了他们,人生才会变得如此充实,我是如此幸运。”。有人说:“一生只谈三次恋爱最好,一次懵懂,一次刻骨,一次一生。且看那一年的他们,是如何演绎属于他们自己人生中的爱情。
  • 宇宙通缉令之风云再起

    宇宙通缉令之风云再起

    王也只有不断的突破自己,让自己变强才能一步步打破多元宇宙的壁垒,完成另一个位面“自己的遗愿”融合一个个自己,才能活下去,只为活下去
  • 王妃不太平

    王妃不太平

    他是当朝太后当年为彰显仁慈所留下的一颗棋子,是现在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肉中刺,又动他不得的宁安王。她是当朝太后即将安排在他身边的眼线,同时也是他的第九位王妃,只不过是一缕来自现代只想寻找前世恋人的幽魂。他对他极近的折磨与羞辱,只为发泄心中的不愤和对太后的仇恨,最后却发现,不知何时她慢慢在自己心里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她对他极近的同情与怜悯,只因她觉得他可怜,可是也无不想着逃离他的身边,只因她看到了她前世的恋人,却又触之不得。当他荣登高位之后,他却发现,他只想和她分享,可是她却已经离开了他的视线。当她得知真相,才知道,那个一直折磨与羞辱她的人才是她的前世恋人,她又该如何自处?
  • 寻仙魔途

    寻仙魔途

    机缘巧合入仙门,千纯百炼脱凡尘,惊涛骇浪风云至,脚踏魔途终不悔!流落到青云寨的少年韩飞,在生死边缘竟然无意间激活了体内的一道万灵符,保全性命之后却因一块火云令进入了仙门,熟悉了弱肉强食的修仙世界之后,韩飞决定要努力修炼。不管是为了报家乡被屠戮的血海深仇,还是探寻自己迷离的身世,都需要强大的实力作为根本。然而在修仙界之中,低阶修士甚至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何言其他?一次秘境试炼之中,韩飞得罪了超级十大宗门的阴罗宗,历经数次追杀之后,修为几乎被废,无奈只能转修魔道。魔途迢迢,唯我皓皓。
  • 高校美男录:掉入狼口的少女

    高校美男录:掉入狼口的少女

    被自己的双胞胎哥哥坑到高校受苦,却不知道自己是掉入了狼窝!S班美男多,冰山面瘫男,幽默美厨男,体贴小竹马,阳光大帅哥,温和帅班长,四面美男!招架不住啊!还有,妹子……我什么时候惹上你了!!!凌晨表示自己完全招架不住!神啊!救救我吧!ps:以后有空可能会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