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93300000028

第28章 服饰篇(1)

“与貌相宜”

《闲情偶寄》中关于“治服”,即属于今天我们所谓服饰美学范畴里的许多问题,李渔也有自己的理论建树,提出了不少相当精彩的观点,我认为其中第一个须要特别注意的就是“与貌相宜”,这是李渔服饰美学的核心思想。

何谓“与貌相宜”?

李渔在《闲情偶寄·声容部·治服第三》“衣衫”款开头便说:“妇人之衣,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这几句话中,我认为“贵与貌相宜”是李渔服装美学的总体指导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李渔看来,服装(包括鞋帽)必须与穿着它的人相适宜、相协和、相一致,融为一体而相得益彰,也就是一些美学家所倡导的和谐美。李渔认为这是服装美的基本标志,也是服装美的理想状态。如果服装与穿着人的面色、体态、地位、身份、气质等等不相称、不相宜、不协和、不一致,那就根本谈不上美。李渔说:“贵人之妇,宜披文采,寒俭之家,当衣缟素,所谓与人相称也。然人有生成之面,面有相配之衣,衣有相配之色,皆一定而不可移者。今试取鲜衣一袭,令少妇数人先后服之,定有一二中看,一二不中看者,以其面色与衣色有相称、不相称之别,非衣有公私向背于其间也。使贵人之妇之面色,不宜文采而宜缟素,必欲去缟素而就文采,不几与面为仇乎?故曰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面相宜。”此外,李渔还提出服装“贵洁”、“贵雅”的问题:“绮罗文绣之服,被垢蒙尘,反不若布服之鲜美,所谓贵洁不贵精也。红紫深艳之色,违时失尚,反不若浅淡之合宜,所谓贵雅不贵丽也。”就是说,一套服装如果弄得脏兮兮的,再好、再精也说不上美;一套服装如果只是华丽甚至花里胡哨却不雅致,那也很难说得上美。其实“贵洁”、“贵雅”也涉及到并且最后归结到“合宜”与否(是否“与貌相宜”)的问题,也即李渔所谓“绮罗文绣之服”“红紫深艳之色”倘若“违时失尚,反不若浅淡之合宜”。

细细分析起来,我认为“与貌相宜”可以有几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与人的面色相宜。这是李渔关注得最多的地方。他强调“人有生成之面,面有相配之衣,衣有相配之色”。为什么同一套衣服让好几个人来穿,有的人穿上好看,而有的人穿上则不好看呢?关键在于“面色与衣色”之相称不相称。不同的人,面色黑白不同,皮肤粗细各异,所以就不能穿同样颜色、同样质料的衣服。衣服若与其人面色不协和、不相宜,则不美反丑(“与面为仇”)。所以各人必须找到与自己的“面色”相宜的衣服。这一点李渔有比较自觉的意识。

一是与人的体型相宜。李渔对此虽然也隐跃意识到了,但关注不够,故论述也不多。今天的服装设计师特别注意人的体型特点,譬如个子的高矮,身材的胖瘦,肩膀的宽窄,脖子的长短,臀部的大小,上下身的比例协调度(有的人上下合度,有的却是上身长下身短或是下身长上身短),腰肢之粗细,胸部是否丰满,等等,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设计、裁剪和缝制与其相宜的衣服。

一是与人的性别、年龄、身份、社会角色以及穿着场合等等相宜。李渔对此也有所涉及,他注意到服装与“少长男妇”即性别、年龄的关系,如谓“女子之少者,尚银红桃红,稍长者尚月白”;他还举头巾为例,认为不同头巾可以“分别老少”“方巾与有带飘巾同为儒者之服,飘巾儒雅风流,方巾老成持重,以之分别老少,可谓得宜。”他注意到服装与文化素养有关,认为“粗豪公子”宜戴“纱帽巾之有飘带者”,而风流小生则宜戴潇洒漂亮的“软翅纱帽”。他提到不同场合宜穿不同衣服,如“八幅裙”与“十幅裙”就有家里家外之别:“予谓八幅之裙,宜于家常;人前美观,尚须十幅。”他还经常说到“富贵之家”与“贫寒之家”服饰的不同,等等。

一是与人的内在气质相宜。李渔强调了服装与内在气质和文化素养的关系,如解释“衣以章身”时说:“章者,着也,非文采彰明之谓也。身非形体之身,乃智愚贤不肖之实备于躬,犹‘富润屋,德润身’之身也。同一衣也,富者服之章其富,贫者服之益章其贫;贵者服之章其贵,贱者服之益章其贱。有德有行之贤者,与无品无才之不肖者,其为章身也亦然。设有一大富长者于此,衣百结之衣,履踵决之履,一种丰腴气象,自能跃出衣履之外,不问而知为长者。是敝服垢衣,亦能章人之富,况罗绮而文绣者乎?丐夫菜佣窃得美服而被焉,往往因之得祸,以服能章贫,不必定为短褐,有时亦在长裾耳。‘富润屋,德润身’之解,亦复如是。富人所处之屋,不必尽为画栋雕梁,即居茅舍数椽,而过其门、入其室者,常见荜门圭窦之间,自有一种旺气,所谓‘润’也。”这段话中,李渔的许多观念在今天看来显然是需要加以批判地分析的,不能完全肯定;但是他关于服饰与内在气质相宜的思想,还是可以“抽象”地继承和吸收的。

一是与时尚和社会文化环境相宜,即前面我谈到的,李渔认为服饰不能“违时失尚”。但是由于历史时代的限制,李渔对此不可能论述得很深。一般地说,服饰应该同一定社会的时代风尚和文化氛围中人的精神特点相宜。例如魏晋时部分文人蔑视礼法,他们的衣服常常是宽衫大袖、褒衣博带;唐朝社会相对开放,女子的“半臂”袖长齐肘,身长及腰,领口宽大,袒露上胸,表现了对精神羁绊的冲击和对美的大胆追求;宋代建国,控制较严,颁布服制,“衣服递有等级,不敢略有陵躐”,人们衣着相对严谨;等等。

说到这里,我想再顺便提一下,“与貌相宜”中,李渔着重谈的主要是衣服与面色等几个方面的关系,而没有具体论及衣服与体型的关系。这是个遗憾。之所以如此,还是我在别的地方曾说过的那个原因:中国的民族传统不重视人体美,很少从解剖学的角度研究人体,也很少注意到人体的线条美。李渔只是在“衣衫”款后面谈到“鸾绦”即束腰之带时,才提起“妇人之腰,宜细不宜粗,一束以带,则粗者细,而细者倍觉其细矣”,间接地涉及人的体型、线条问题;然而,所谈也不是裁剪和缝制衣服时要考虑形体美和线条美,而只是说用束衣带的方法显出身段的形体美和线条美。

但是,无论如何,李渔的服装理论中还是提出了衣服要“与貌相宜”这个极为精彩的观点,这是难能可贵的。

“相体裁衣”

李渔在论述了“与貌相宜”的思想后,紧接着就谈用什么样的措施和方法来实现服装美的这种理想目标。李渔说,那些绝色美人,制作“与貌相宜”的衣服容易一些,借用苏轼诗句来说李渔的意思即“淡妆浓抹总相宜”;而“稍近中材者,即当相体裁衣,不得混施色相矣。相体裁衣之法,变化多端,不应胶柱而论,然不得已而强言其略,则在务从其近而已。面颜近白者,衣色可深可浅;其近黑者,则不宜浅而独宜深,浅则愈彰其黑矣。肌肤近腻者,衣服可精可粗;其近糙者,则不宜精而独宜粗,精则愈形其糙矣”。而世间绝色美人能有几个?绝大多数皆为芸芸众生矣。因此,李渔所提“相体裁衣”也就成为服饰美学实际操作中的一项普遍法则了。

就是说,做到“与貌相宜”的关键在于“相体裁衣”,或者说“相体裁衣”是实现服装“与貌相宜”之理想目标的基本措施和主要方法。

“相体裁衣”或称“量体裁衣”、“称体裁衣”,这个思想大概最早见于《南齐书·张融传》:“(太祖)手诏赐融衣曰:‘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着,已令裁剪称卿之体’。”太祖皇帝把自己穿过的一通故衣赐予大臣张融,并事先按照张融的身材重新裁剪,以与其身体相称。

李渔认为,“相体裁衣之法,变化多端,不应胶柱而论”,大体说,主要有以下有两个方面。

一是“相”面色之“白”与“黑”而决定衣料颜色之“深”与“浅”。面色白的,衣色可深可浅;面色黑的,宜深不宜浅,浅则愈形其黑矣。

二是相皮肤之“细”与“糙”而决定衣料质地之“精”与“粗”。皮肤细的,衣服可精可粗,皮肤糙的,则宜粗不亦精,精则愈形其糙矣。

这两点都表现了李渔懂得色彩学的某些原理,这在三百多年前是很不容易的。

今天的人们对于色彩学的一些基本常识大都比较熟悉,对于色彩在人的心理上引起的一些反应和效果也都略知一二。譬如,不同波长的光会使人感觉到不同色彩,而这些不同色彩又会引起人的不同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因此色彩的美感与生理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快感有关。色彩心理与年龄、与职业、与环境、与文化氛围、与社会角色等等都有关系。色彩会使人产生冷暖感、轻重感、软硬感、强弱感、明快感与忧郁感、兴奋感与沉静感、华丽感与朴素感、收缩感与膨胀感,等等。李渔当然不会有今天人们的这些知识。但是,从他所谓面色之“白”与“黑”与衣料颜色之“深”与“浅”,皮肤之“细”与“糙”与衣料质地之“精”与“粗”的关系来看,这个聪明的老头儿已经悟出了对比色和协和色的巧妙处理,能够影响人的美感。他知道:为了掩饰人的面色之黑,要避免对比色,而用协和色。因为一对比,黑者愈显得黑;若用协和色,则使人在感觉上模糊了脸面之色与衣料之色的界限,黑者反而不觉得黑了。皮肤之“细”与“糙”与衣料质地之“精”与“粗”的处理是同样道理。这样处理的结果,从科学上讲,人的面色黑白与皮肤细糙没有任何改变;但从主体生理和心理感受的改变所造成的美感变化来说,却产生了不同审美效果。

关于服装色彩问题我还要多说几句。从《闲情偶寄》所涉及的有关服饰美的文字,我们看到李渔特别注意衣服的色彩美。在谈“青色之妙”时,他提出要运用色彩的组合原理和心理效应来创造服装美。请看下面这一段不可多得的妙文:“然青之为色,其妙多端,不能悉数。但就妇人所宜者而论,面白者衣之,其面愈白,面黑者衣之,其面亦不觉其黑,此其宜于貌者也。年少者衣之,其年愈少,年老者衣之,其年亦不觉甚老,此其宜于岁者也。贫贱者衣之,是为贫贱之本等,富贵者衣之,又觉脱去繁华之习,但存雅素之风,亦未尝失其富贵之本来,此其宜于分者也。他色之衣,极不耐污,略沾茶酒之色,稍侵油腻之痕,非染不能复着,染之即成旧衣。此色不然,惟其极浓也,凡淡乎此者,皆受其侵而不觉;惟其极深也,凡浅乎此者,皆纳其污而不辞,此又其宜于体而适于用者也。贫家止此一衣,无他美服相衬,亦未尝尽现底里,以覆其外者色原不艳,即使中衣敝垢,未甚相形也;如用他色于外,则一缕欠精,即彰其丑矣。富贵之家,凡有锦衣绣裳,皆可服之于内,风飘袂起,五色灿然,使一衣胜似一衣,非止不掩中藏,且莫能穷其底蕴。诗云‘衣锦尚絅’,恶其文之着也。此独不然,止因外色最深,使里衣之文越着,有复古之美名,无泥古之实害。二八佳人,如欲华美其制,则青上洒线,青上堆花,较之他色更显。反复求之,衣色之妙,未有过于此者。”在这里,李渔谈到可以通过色彩的对比来创造美的效果:面色白的,穿青色衣服,愈显得白;年少的穿它,愈显年少。李渔谈到可以通过色彩的融合或调和来掩饰丑或削弱丑的强度:面色黑的人穿青色衣服则不觉其黑,年纪老的穿青色衣服也不觉其老。李渔谈到可以通过色彩的心理学原理来创造衣服的审美效果:青色是最富大众性和平民化的颜色,正是青色给人的这种心理感受,可以转换成服装美学上青色衣服的如下审美效应--贫贱者衣之,是为贫贱之本等,富贵者衣之,又觉脱去繁华之习但存雅素之风,亦未尝失其富贵之本来。

在三百年多前的李渔那个时代,日常生活常常就是这样被审美化的,李渔参与其中,并给予理论总结。李渔的这些思想,曾得到林语堂先生的称赞,他在《生活的艺术》中引述李渔关于衣衫的一大段文字,说:“吾们又在他的谈论妇女‘衣衫’一节中,获睹他的慧心的观察。”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李渔在论相体裁衣时,如前所述,其缺点仍然在于主要谈面色不谈体型。其实,相体裁衣根本是要相人的体型裁衣;此外,还要相人的年龄、身份、社会角色、文化素养、内在气质等等裁衣。离开这些谈相体裁衣,总使人觉得没有完全搔到痒处。

同类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共收录百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散文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散文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出版过,现经整理后再版。《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由毛信德和李孝华担任编著。
  • 悠远的回响(俄罗斯作家与中国文化)

    悠远的回响(俄罗斯作家与中国文化)

    孕育生长于黄河——长江、伏尔加河流域的两大文明,各以其独特民族风貌与鲜明的地域特色而彰显于世,彼此之间又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内在关联。岁月悠悠,斗转星移,中俄文化交往史上的无数动人景观已成过去,然而,华夏文明却无声地渗入一代又一代俄罗斯作家的精神创造中,俄罗斯文学和文化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激起阵阵回响。让我们以此书为向导,拂去历史的风尘,走进中俄文化双向交流互动的五彩缤纷的世界……
  • 留美日记

    留美日记

    这是留美医生、博士陈海龙先生在美国留学期间的日记集锦,以优美的文笔介绍了美国的风土人情以及留学生活的点点滴滴。
  • 郁达夫自选集

    郁达夫自选集

    本书收录了《采石矶》、《离散之前》、《烟影》、《迟桂花》、《过去》、《在寒风里》、《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微雪的早晨》、《海上通信》、《一个人在途上》、《病闲日记》、《钓台的春昼》等文学作品。
  • 落日余晖(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落日余晖(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双面皇后痴情夫

    双面皇后痴情夫

    她从出生就被人称作妖女,她命运忐忑却有着一个爱她胜过一切的男子。凌家的大小姐充满笑意地看着屏幕上出现的人影,满意地点了点头。要问她为什么千方百计要穿越回古代,因为她想要一个好老公!她如愿地成为了她,成为了铁血帝王的爱后。他爱她,为了她甘愿放弃一切,但她知道,他爱的是自己身子的主人而不是自己。待一切繁华落幕,她站在殿堂之上许下来生——来生我誓要成为你的妻,今生我愿意换回你的妻。她将他爱的人换了回来,却不知这一举措伤了四个人的心。她怎能如此狠心,在自己真的爱上她后才拂袖离去?不!她是他的妻,既然她许定来生,那他便如她所愿。今生缘尽,那我就去来生寻你,定要你履行当初诺言!左擎轩
  • 多米诺骨牌疑云

    多米诺骨牌疑云

    一个普通的星期五下午,乔莱格在院子里看着《每日一报》,上面刊登的活动告示有很多,但他最终选择参加了绿湖多米诺骨牌俱乐部的新成员招募活动。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一块多米诺骨牌,它们搭起来的不仅是一条试炼长龙,更是一条一推即倒的死亡之线……星期日的绿湖多米诺骨牌俱乐部,人总共来了十个。星期日的绿湖多米诺骨牌俱乐部,人最终回了三个。星期日的绿湖多米诺骨牌俱乐部,凶手究竟是谁?
  • 我的霸道拽男友

    我的霸道拽男友

    他是不可一世的黑道霸主,她如魅惑罂粟般妖冶致命,他们注定是黑之巅峰的霸主。他们注定要接受重重考验,看这场恶作剧VS大赛中谁是命运的主宰者……
  • 星语魔法学院

    星语魔法学院

    苏莫是星语学院的一名高级学生,和校草兄弟是死对头,祖上是第一魔女“莉莉丝”,红水灭世,救世主出事,被封印在黄金棺,神龙暴走......世界一片混乱。还是迟了一步......我亲眼看见所有人被冥河带走,学院最后的希望和瑰宝——月族双子也不知所踪。好纠结,好难过,我到底该怎么办,成为下一任救世主?
  • 北斗推理剧场

    北斗推理剧场

    “我们写推理小说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营造血腥与恐怖,而是为了向头脑与智慧的极限挑战,更是为了人性中那最永恒的纯真以及最为宝贵的生命之尊严!”《细丫岛杀人事件》…………………………原案:天丛——————已完结《人面蛾传说杀人事件》……………………原案:华梦阳—————已完结《黑色星期五杀人事件》……………………原案:华梦阳—————已完结《蜡王山庄杀人事件》………………………原案:天丛——————已完结《梦游者怪谈杀人事件》……………………原案:华梦阳—————已完结《爱缘公寓杀人事件》………………………原案:天丛——————已完结《雾隐谷杀人事件》…………………………原案:天丛——————已完结《新人面蛾传说杀人事件》…………………原案:华梦阳—————写作中《达摩克利斯杀人事件》……………………原案:天丛——————已完结《爱缘公寓杀人事件二:七夕的杀意》……原案:华梦阳—————已完结《西游侦缉档案》……………………………原案:华&天—————企划中
  • 寸心海棠

    寸心海棠

    乾隆十三年,细雨绵绵,一代贤后孝贤纯皇后病逝,年仅三十七岁。风华依存,只是岁月在他原本美丽的脸上画上了几道浅浅的痕迹。她安祥的躺在那儿,面带微笑,面色雪白,手握海棠,似乎什么他都放下了,都不想了。爱一个人其实是痛苦的,特别是若是他不爱你,或是不能回应你相同的爱,那你将把剩下生命都陷在等待里,但人生至高的幸福,便是感到自己有人爱,有人为你是你而爱你,更进一步说,有人不问你是什么样子,依然爱你。那么,生命里的情话则不再是偶然兑现的承诺,而是永恒。
  • 重生之贞观年间

    重生之贞观年间

    一个后世之人因灾转世重生,却是吴王恪,贞观年间的君臣和谐,皇子间的阴谋诡谲,权力间的亲情何去何从,尽于此书!
  • 名侦探柯南之重生成喵

    名侦探柯南之重生成喵

    “别人重生是主角,我重生是变猫,小说神马都是骗人的。”柯南世界的某只喵在内心吼道。本书是绝对不一般的柯南同人,不信就自己看看吧!欢迎各位入群:557181984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级炎帝

    超级炎帝

    2035年,末日降临,全球百分之九十的人类沦为丧尸,生物基因进化,人类直接食物链顶端坠入谷底。王道无意间开启火神系统,至此,炎帝降临,末世的丧尸,异兽都为之颤抖,神秘莫测的外星人见到他都只能夹着尾巴逃,高高在上的宇宙生物难逃被焚寂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