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74100000008

第8章 攻心:每个字都要散发说服力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与他人之间出现分歧,我们就需要想方设法地通过话语上交流去说服他人。我们觉得能让他人赞同我们的意见,自己会非常有成就感。但是,事情又并不是总如我们所愿。当他人不愿意接受我们的观点的时候怎么办呢?这时,我们就需要学会进攻对方的心理,让我们言语中的每个字都散发着说服力。

寻找最佳突破点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会受到外界的刺激和影响。这时,他们的心理就会不断发生变化,甚至会引起强烈的波动。此刻,人们往往情绪反应强烈,特别是年轻人情感更为动荡、极易冲动,情感有余,而理智不足,情感的潮水会漫过理智的堤坝,人们已经完全被过度的情感钳制了自己的思考,他们的气场原有的色彩早已被一股强大的负面能量所覆盖。他们在激情的驱使下可能会采取事后追悔莫及的过火行为。

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情绪已经产生强烈波动,即将导致不正常行为的时刻对躁动的人们予以说服,陈明利害得失,对方就会受到震动,恢复理智,主动散去弥漫在自己气场周围的负面能量,幡然醒悟。而过早地进行说服,会被对方认为神经过敏或无中生有;事过境迁,再去说服教育,易被对方看成“事后诸葛”,或秋后算账,都不能收到好的效果。所谓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寻找最佳的突破点就是我们增强自己说服力的当务之急。

要抓住最佳时机,就要善于在人的思想、情绪容易发生变化或可能出现问题的关口及时进行说服教育。一般来说,工作调动、毕业分配、入党入团、家庭事件、婚恋受挫、提职加薪、意外事故、住房分配、子女就业等,人们在面临这些情况时,极容易产生思想波动,这也正是进行说服的好时机,在这种时刻要及时劝导提醒,防患未然。

如果我们想要判断进行个别说服的时机是否恰当,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情绪表现进行判断。如果对方心平气和,或者表现出情绪超乎平静的迹象,可能此时对方释放出消极能量的可能性会比较小,这往往说明时机较为合适。如果发现对方表现出反感和对立情绪,我们除应检查谈话方式、方法或自己的观点、态度是否正确外,还应考虑谈话的时机是否成熟,及时中止谈话,以免引发对方气场的负面效应,造成不利的后果。这时,我们应积极观察,耐心等待;或者采取恰当措施,创造有利的时机,使说服一举奏效。

实际上,“最佳时机法”所强调的最佳时机,并没有一定之规,也并不限于上面事例中

所展示的模式,一切都要随机应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部都要靠我们在具体情况下从说服目的出发,针对对方的思想状态和心理特点,自己揣摩和把握。

只要我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预测和果断、灵活的思维能力,我们的说服工作就会像杜甫诗句中“知时节”的“好雨”那样,“当春乃发生”,用自身积极正面的话语能量流恰到好处地滋润人们的心田。

例证是最好的说服手段

现实生活中,总有些虚无缥缈的事情,很难说得明白。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用一些生动、众所周知的实例来进行说明,就会变得容易得多。这样,我们不仅可以收获从例证中生发出来的一番能为人所领会和接受的道理,还能增加自己话语的说服力。而话语说服力的增强就表明我们话语气场开始对他人起作用了。

当我们从口中将这个例子脱口而出的时候,我们就在向人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不要怕,这个难懂的东西我会帮你搞定。这个信息就成为了我们与对方进行话语气场沟通的基础。随着对于事例的讲解,那个需要说明的问题逐渐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信息和能量,而这些信息和能量恰好就是双方话语气场的契合点。道理越讲越明白,双方的话语气场交流也会越来越和谐。下面故事中的哥伦布就是通过例证来成功说服周围的人的。

哥伦布经过了18年的准备后,成功越过大西洋,发现新大陆。伟大的创举引起举国欢腾,哥伦布因为这划时代的发现,被视为英雄而受到崇敬。但也有那么一些无视事实、否认真理的小人想使哥伦布难堪。在一次为哥伦布庆功的宴会上,有人跳出来发难:“听说你在大西洋的彼岸发现了新大陆,但那有什么了不起?任何人通过航行,都可以像你那样到达大西洋彼岸,并发现新大陆。这是世界上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为什么要小题大作呢?”

面对此人的挑衅,哥伦布没有立刻回击,他从容地站起来,从桌上拿起一个鸡蛋,对在场的客人们说:“先生们,这是一个普通的鸡蛋,准能把它立起来呢?”在座的宾客们一个接一个,试图把鸡蛋立起来,但鸡蛋传了一圈,没有人能成功。这时大家都说,这是不可能的。

于是哥伦布接过鸡蛋,轻轻地在蛋壳上敲出一个小洞,毫不费力地把鸡蛋立了起来,顿时全场哗然。哥伦布转身对大家说:“这不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吗?然而你们却说这是不可能办到的。是的,当人们知道了某件事情该怎么做之后,也许谁都能做到了。”

对于那些想要诋毁哥伦布的人来说,发现新大陆并没有什么意义。而且他们还试图以这件事为借口来攻击哥伦布。但是,这个话题是哥伦布与他们共同拥有的话题,双方就此展开争论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的话语气场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因此,哥伦布举了一个很显而易见又通俗易懂的鸡蛋的例子来做类比。

哥伦布用敲出小洞的鸡蛋可以站立的事实间接证明了发现新大陆的价值。这就使新大陆的发现一下子增加了很强的说服力,哥伦布的话语气场的气势也因此空前高涨。

与他人交往时,对待不同的人就要用不同的方法、态度去应对。这样才能不断增加自己话语气场的说服力,不断地吸引对方。即使遇到有争论、挑衅的情况,也要针对事物的本质,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但是,如果像哥伦布所遇到的这类只会越辩越僵的争端,用个简单而有说服力的例子进行说明就比什么都管用。因为如果采用其他方式,只会不断搅乱自己的话语气场,使事情变得更加糟糕。所以,我们在与他人交流遇到僵局时,不妨大胆地使用例证的方式吧。

说得多不如说得巧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必须要说服他人的情况。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总是为如何说服对方而发愁。如果采用苦口婆心的方式,听者很快就会从心中生出反感的负面能量,从而导致双方话语气场交流的失败。所以,这时我们就要通过巧妙的方法进行点拔。只要方法得当,对方很快就能从我们的话语中得到积极的能量,我们的话语气场也会深深地吸引对方。说服的目的也很容易达到。我国古代有名的大臣晏子就是一个善用巧说的人。

据《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爱打猎,非常喜欢养老鹰捉兔子。一次,烛邹不慎让一只鹰逃走了,景公下令把烛邹推出斩了。晏子为了营救烛邹,立即上前拜见景公说:“烛邹有三大罪状,哪能这么轻易杀了呢?请让我一条条数出来后再杀他,可以吗?”

齐景公说:“可以。”

晏子指着烛邹的鼻子说:“烛邹,你为大王养鸟,却让鸟逃走,这是第一条罪状;你使得大王为了鸟的原因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把你杀了,天下诸侯都会责怪大王重鸟轻士,这是第三条罪状。”

齐景公听了对晏子说:“别杀了,我明白你的意思。”

在这个故事中,晏子并没有苦求主公放了烛邹,而是顺着景公的话列出了烛邹的三大罪状,并且这些话都是从齐景公的角度来说的。这样,齐景公就不会认为自己丢了面子,从而就留下了与晏子进行话语气场互动的余地。同时,这些话由晏子的口中讲出,又把齐景公置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这样,当晏子与景公进行话语气场交流时,景公就能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要处死烛邹这件事,从而保证了景公不受可能产生的情绪的负面能量的影响。最终,晏子用巧言救下了无辜的烛邹。

不过,巧言并不只是晏子所用的反话正说这一种方式,我们还可以采用正话反说的方式。明武宗时,秦藩请求加封陕边地,而此地战略上十分重要,与国家社稷的关系更是紧密相连,但是皇上受人撺掇,已经同意了,叫大学士们起草一个加封的诏书。梁文康承命起草了这份诏书,他巧妙的采用正话反说的方法表达了劝阻皇帝,改变封地的意见。

他写道:“过去皇太祖曾诏令说:‘这块土地不能封给藩王,不是吝啬,而是考虑到它的地广物丰,藩王得到后一定会多养士兵马匹,也一定会因富庶而变得娇纵。如果此时有奸人挑拨引诱,就会行为不轨,有害于国家。’现在藩王既然恳请得到这块土地,那么就加封给你吧!但得此地之后,不要在此收聚奸人,不要在此多养士兵马匹,不要听信坏人挑唆,图谋不轨,扰乱边境,危害国家。否则,那时想保全自己的妻子儿女都不可能了。请藩王在此事上慎之又慎,不要疏忽。”

皇上看到很忧虑,决定不把此地封给藩王为好。

在这里,梁文康正话反说的方式使他的劝谏获得了成功。由于当时梁文康劝谏的时候,皇帝已经同意藩王所请,所以梁文康如果用直接的方式劝说,皇帝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斩断与他之间的话语气场交流。而梁文康奏折的说法却别出心裁,他用夸张的方式使皇帝从字里行间读到了藩王壮大对于中央朝廷的危害。正是这个危害成为了双方话语气场进行交流的同频信息。梁文康的劝说也因此获得了成功。

当我们与他人交往时,难免会碰到双方看法不一致的情况。这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一点:多说无益。盲目地多说不仅不会带来预想中的话语气场的强大气势,反而有可能被对方斩断双方话语气场之间的互动。只有说得巧才能成功地发挥我们话语气场的作用,说服他人。

运用“煽情”的技巧

人们常说通情达理。如果我们想要使人思想有所触动,就必须首先要掀动人的情感。对于讲话者来说,他(她)要怀着强烈的、带爆发性的情感,实在有话要说,非说不可,不吐不快,才能讲好。这样,我们才可以引爆他人心中的充满活力的积极能量,我们的气场才能对他人充满吸引力。激情上来了,往往思想和语言便“浩荡其沛然矣”。

那么,怎样才能让听众为讲话者的情感所动呢?

首先,讲话者要学会用语意传情。

谈话者要抒发的情感,首先饱含在谈话的内容之中。从话语的命题到它所涉及的观点,从话语的叙述到话语的议论,以至谈话中直抒胸臆之处,都浸透着讲话者的感。不同的只是表达感情的手段有的直接,有的间接罢了。

说话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你只有在机械的语言中加入了真情,你的话语气场才会展现出强大的个人魅力。这时,听众就会不断地从你的话语气场中吸取积极的信息和能量,并被你的话语气场所吸引。如果讲话者不带丝毫感情地去讲一件事,听众就无法感受到信息流中的特质,因而讲话者个人话语气场的魅力就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听众总是希望自己能被感动,所以,就让我们动情地来说吧。

下面是列兰·史多的一篇充满真情的演讲词。正是它打动了无数听众,并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支持联合国儿童救援行动的活动中去。

“我但愿自己再也不会目睹此情此景——一个孩子和死亡之间只差一颗花生。还有什么比这更凄惨的呢?我希望各位永远不会看到这一幕,也不必在事后永远活在这种悲惨的记忆里。如果一月里的某一天,在雅典被炸弹炸得一片废墟的工人区里,你曾听到他们的声音,见到他们的眼睛……可是,我所能留下的一切,只是半磅重的一罐花生而已。当我费力地打开它时,成群衣不裹体的孩子把我团团围住,疯狂地伸出他们的小手。更有许多的母亲,怀抱着婴儿你争我抢……她们都把婴儿伸向我,皮包骨头的小手抽搐地伸向我。我尽力使每个花生都发挥最大用处。”

“在他们疯狂的拥挤之下,我几乎被他们撞倒。眼睛前只见几百只手:渴望的手、挥动的手、无望的手,全是瘦小的可怜的手。这里分一颗花生,那里分一颗花生。再在这里一颗,再在那里一颗。数百只的手伸着,乞求着;数百只眼睛闪着希望的光芒。我无助地站在那里,手中只剩个蓝色的空罐子……哎呀,我希望这种悲惨永远不会发生在你们身上”。

是什么抓住了听众们的心呢?是列兰·史多充满深情地讲述那个花生决定生死的细节。在他的讲述下,详细的细节与饱含的深情,使他们在头脑中迅速画出了当时的情景,并被一股巨大的悲愤之情包围着。这种悲愤会引发人们心中一种叫做同情与悲悯的能量,这些能量会使人们会将自己的气场调节到与救援队员们同频的角度。这样,听众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被史多的个人话语气场所吸引,他们的内心就会与史多的内心产生极大的共鸣。人们也就会更加踊跃地融入到救援活动中去了。

其次,讲话者要学会用语音传情。

要在谈话中传情达意,首先,以意义要素为内容,没有内容,就没有演讲的思想和感情。但是,谈话的语言又是以声音材料为载体的,没有声音,无所谓演讲;虽有声音,但没有感情变化,像和尚念经一样,同样称不上谈话,因为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因此不能感动人。

话语是要感染人的,其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通过语调流露真情。坚定的、犹豫的、高兴的、哀痛的、期待的、失望的、昂扬的、颓废的等复杂的感情,都可以通过语音语调的高低快慢、抑扬顿挫表现出来。这样,讲述者和听众才能很快找到双方之间的同频信息,讲述者的话语气场才能迅速地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虽然谈话中的情感抒发固然十分重要,但感情是受理智支配的,这个理智,就是要表达谈话的主题。谈话时要时刻牢记谈话的主题,时刻把握感情的阀门,注意控制感情的流量。真情流露并不等于放肆,坦诚也必须有度。

如果不加节制,感情表现为“过分状态”,别人可能就会心生误会,那么双方之间积极的气场互动就会变质,走向反面。讲述者的个人气场就会丧失它的魅力,不能达到吸引他人的效果。而我们的感情流露也会被别人拿来与虚伪轻浮联系起来。心理学家卡洛·塔维斯说:“不仅应该认识坦白的必要,而且要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坦白,坦白到什么程度。”真情流露并不等于不加节制。

所以,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煽情”的技巧。只有听众的情与我们的情产生共鸣之后,我们的话语气场才能有效地展示出强大的吸引力和迷人的魅力,我们才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百战百胜。

利用同步心理能更好说服他人

我们每个人都是群体中的一员。群体让我们感受到无穷的安全感,如果总是和大家保持一致,我们就不会担心自己会犯什么错误。这就是人们的从众心理,也叫做同步心理。我们经常挂在口边的“大家都这样”就是这种从众心理最真实的体现。

下面是一段妻子与丈夫的对话。丈夫起初并不同意妻子的观点,但是当妻子提到大家都这样时,丈夫马上就同意了。

妻子:“听说小张买了房子,而且还是座小型花园别墅,总共有120平方米。真好啊!我们的一些朋友都已经陆续有了自己的家。唉,真是让人羡慕,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和他们一样呢?”

丈夫:“啊,小张?真是年轻有为啊!我们也得加快脚步才行,总不能在这里待上一辈子吧。可是贷款购房利息又沉重得惊人。”

妻子:“小张还比你小5岁呢。为什么人家可以,你就不行呢?目前贷款购房的人比比皆是,况且我们家也还负担得起。试试看嘛!不如这个星期我们去看看吧。现在正是促销那种花园别墅的时机呢。买不买是另一回事,看看也不错!”

于是星期天一到,夫妇俩就带着孩子去参观正在出售的房子。

妻子:“这地方真好啊!环境好又安静,孩子上学也近,而且房价也是我们负担得起的。一切都那么令人满意,不如我们干脆登记一户吧!”

丈夫:“嗯,是啊!的确不错。我们应该负担得起。就这么决定吧!”

这句话正中妻子的下怀。她早看准了丈夫的决心一直在动摇,而用旁敲侧击的方法让他作出决定,这是妻子的成功所在。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平时我们更多地会追求自己的个性。但是当周围的人们都去做一件事而自己不去做时,我们就会感到无限的压迫感。这种压迫感时时地折磨着我们,而且还会不时地散发出一些消极的能量。这时,我们的情绪会变得异常地差,我们的气场也会逐渐走向委靡。我们的气质中就会透露出一种哀怨。如果我们决定去迎合大家的做法,我们的心情一下子就会放松下来。消极能量会一扫而光,气场也会重新变得积极向上。

对话中妻子的成功就是激发了丈夫的同步心理。她先是举出了邻居张先生的例子,激起了丈夫的自尊心,继而运用“大家都买了房子”、“大家都不惜贷款购屋”等一连串话语来激发丈夫的同步心理。这时,丈夫为了赶走听到这些消息之后生发出的负面能量,恢复自己气场的正常状态,就会尽快答应自己妻子的请求。

同步心理对解决双方意见上的分歧很有帮助,可以成为我们说服他人的良方。不过,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注意:同步心理还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说服他人的时候注意不要引发它的负面效应。如果同步心理的负面效应被引发,与我们交往的人的气场就会完全失去鲜明的个性色彩,他们也会完全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的话,不仅会危及他人自身的发展,也会危及我们的发展。

所以,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要对同步心理的积极作用善加利用,这是解除对方气场防御的一种有效手段。只有实现双方气场的有效互动,我们与他人的交往才会走向一个良性发展的道路,我们话语的说服力才真实有效。

有效沟通,胜过野蛮的命令

沟通是人与人交往中的润滑剂。不相识的人们通过沟通交流了对事物的看法,有异议的人们通过沟通弥合了相互之间的分歧,想合作的人们通过沟通分享了彼此之间独特的见解。沟通让原本繁杂的局面变得简单,让许多难题迎刃而解。有效的沟通使双方以协商的方式完成了能量的传递,以平和的方式巧妙地避免了双方气场碰撞时可能产生的尴尬。相反,野蛮的命令则会造成双方气场的激烈碰撞,强势的硬碰硬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使事态进一步恶化。

有效的沟通帮助人们应对了无数复杂的情况。许多名人都是此中高手。所有见过罗斯福总统的人都会为他同他人沟通的技巧所折服。罗斯福总统的知识非常渊博。无论是乡间的牧童,还是自由豪放的野骑者;无论是狡黠的纽约政客,还是资深的外交家,罗斯福总统都能准确地找到和他们交谈的话题。难道罗斯福总统拥有传说中的上帝之手?当然不是。他只是一个善于沟通的“谈话高手”。那么他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一位叫做布莱特福的作者为我们揭开了罗斯福秘诀的神秘面纱。原来,每当罗斯福第二天要接待某个人时,他都会在前一天的晚上睡迟一点,抽出时间来了解客人特别感兴趣的话题。这样一来,总统就可以很容易地与客人打成一片。罗斯福的这种做法为他赢得许多支持者。

所以说尊重他人的兴趣,了解他人气场的兴奋点是有效沟通的第一要义。罗斯福总统正是这样做的,因为他深深地知道,人们总是更喜欢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面前,人们会倾注更多的热情,产生更多被他人肯定的期待。而这个渴望肯定的期待就是气场兴奋点的所在。所以,我们要想在沟通中更好地影响他人,就必须养成尊重他人兴趣、谈论他人感兴趣的话题的习惯。

其次,要想在沟通中获得成功,就必须积极寻找双方观点和见解上的契合点。这也是罗斯福总统受欢迎的一个潜在因素。罗斯福总统曾专门抽出一定量的时间去研究来访者感兴趣的事情,实际上正是在不断寻求自己与来访者的契合点。这个契合点是双方气场融合的关键。同时,它对于团体的沟通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一个团体中,和谐、有序、高效的氛围是成员和整个团队成长的摇篮。而有效的沟通是维护这个摇篮的保障。只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从根本上扫除可能导致整个团队丧失活力的内耗。加之他们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所以说,一个优秀的团队一定是一个沟通良好、协调一致的团队。

此外,要想获得有效的沟通,就必须尽量让对方说话。

这一点非常有意思。事实上很多人都害怕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尽量让对方讲话,自己的观点就会被淹没,整个人都会臣服在他人强大的气场下。虽然这种担心看起来似乎无可厚非,但是担心者犯了一个严重的常识性错误。我们尽量让对方说话的前提是进行有效的沟通。所谓沟通,必须至少在二者之间进行。如果他人不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那么沟通这个行为本身就不存在了,又何谈沟通呢?

其实,让他人充分发挥自己的看法恰恰是为了更好地让我们自己来引领这个有效的沟通。只有我们了解对方的见解是什么了,我们才能清楚双方的共识在哪里,分歧在哪里,怎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正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要时刻牢记:有效的沟通,要胜过一切野蛮的命令。

同类推荐
  • 名人演讲在清华

    名人演讲在清华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中国公认的一流学府,是中国近代新思想、新科学的重要发源地,有史以来,无数著名学者、商界巨子、以及国际政要都先后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做过演讲,能够在北大和清华做演讲已经成了一种荣幸。在这些演讲中,有针砭时弊的政论,气宇轩昂;有严谨求实的学术论述,循循善诱;又有推陈出新的另类思维,语惊四座,也不乏促膝谈心般的思想感受,娓娓道来。这些精彩的演讲者的学识和水平。
  • 事半功倍读书法

    事半功倍读书法

    本书整理了古今中外名人的读书法。如朱予读书法、鲁迅的“跳读法”、华罗庚的“厚薄法”,以及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如模型读书法、先读序文法、“SQ3R”读书法、五步读书法等。作者用亲身体会向读者介绍了如何提高阅读能力的技巧,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 32岁的西点军校校长送给男孩最好的礼物

    32岁的西点军校校长送给男孩最好的礼物

    本书以西点军校32岁的年轻校长为线索;以西点校训、军规为背景,介绍了这位年轻校长的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再结合诸多案例,送给男孩一份大礼,西点的这些特殊教育方式主要针对的是男孩子,帮助他们成为一只领头羊,成为别人眼中的小英雄,绅士和男子汉,成为社会的未来之星。
  •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瞬息万变,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往。要想从这波诡云谲的人生之海中,绕过波涛汹涌的暗流,驶过错综复杂的险滩,寻找一个人生航向的指南针,就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具有了解他人心理变化与动向的本领,具有认清环境和辨别他人的能力,从而摆脱无所适从的困惑,使你在风云突变之际,能从容地让心灵栖息在生命的港湾。
  • 管理沟通与军队政治工作方法论

    管理沟通与军队政治工作方法论

    管理沟通作为政治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在本书中得到具体阐述。主要内容有:管理沟通及其意义、管理沟通的基本原理、管理沟通与政治工作方法论。
热门推荐
  • 我的世界之池范

    我的世界之池范

    我叫池范,因为玩“Minecraft”而阴阳差错地穿越到了一个方块世界,在那里遇到了一些同样遭遇的小伙伴,跟他们一起探索这个世界:勇闯地狱、攻打凋灵、智斗青龙帮、降服末影龙……————————————————纵然书友群群号码:171535713。
  • 开创新界

    开创新界

    为应对Al冷温智慧的觉醒。由神界牵头挑选诸界优质少年展开【面壁人计划】。少年们是否能够应对层出不穷的压力拯救这个即将崩溃的世界?
  • 斗罗大陆之天外飞仙

    斗罗大陆之天外飞仙

    出世,觉醒,命运注定不凡的她与身边的人会有哪些深深浅浅的羁绊?紫龙血凤,二者结合,又会产生怎样的故事?一切,尽在《斗罗大陆之天外飞仙》。
  • 末世之基地纵横

    末世之基地纵横

    一个意外,末世降临,人们变成了嗜血的丧尸,看张扬如何凭借着红警三中的基地纵横末世……一切从升阳帝国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和鬼魂有个约会

    我和鬼魂有个约会

    俗话说人不风流枉少年!然而你知道吗?白天瞟多了美女,晚上会有女鬼上门哦!一个本是很普通的大学生林易因为一次莫名其妙的病症开了所谓的‘天眼’,自此以后他便能看透阴阳,和鬼神打交道。从此他的人生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懒散的小人物游走在阴阳两界,书写着属于他自己的华章。
  • 猎网无限

    猎网无限

    随着科技发展与游戏体验方式的进步一款备受瞩目的大型虚拟魔幻类网游横空出世,正直青春期迷茫的他隐约间看到了自己的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踏上那条巅峰之路,成为永恒的王者。
  • 梦

    梦是一种生理现象,梦是一种意象语言。所有人类都会作梦,并且在每次睡眠中都会有相同的频率。不是每个人都记得曾经做过的梦。在这一个世界,梦的可以买卖的,普通人卖梦给梦境研究所即可获取丰厚的报酬,可有人说:“这是一个阴谋!”。
  • 爱情公寓5之恋爱实习男友

    爱情公寓5之恋爱实习男友

    对诸葛大力一见钟情的琉璃发誓一定要追到她,那么先从恋爱实习男友开始吧!
  • 星槎胜览

    星槎胜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