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01500000052

第52章 学会尊重生命(1)

怎样认识儿童

我们前面讲了那么多,无非就是围绕着一个重要话题展开论述:儿童的内心世界微妙之极,我们成年人至今还没有注意到这个方面,以至于不经意间就会破坏他们的发展。很显然,成人的环境并不适合儿童,是儿童发展的真正障碍。这些阻碍是出于对儿童的防御而设立的,它使儿童的性格变得古怪,容易被成人的暗示所摆布。

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并没有针对儿童的特性来进行研究,而是一直从成人的角度进行研究。因此,从根本上重新审视它们的结论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常常看到,儿童每一个不寻常的反应,都可以作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来研究,每一次儿童的愤怒都是内心思想冲突的外部表现,简单地说成是对不相容的环境的一种防御机制是解释不通的,我们应该得出他们寻求展示更高的品质的结论。

发脾气就像是大暴雨之前的电闪雷鸣,他往往预示着儿童内心的愤怒,而这种愤怒的根源是由于自己的发展受到了阻碍。现在,我们把儿童内心的秘密全部曝光了,儿童真实的心灵已经被隐藏了太久。儿童不能展示他的真正个性,自我实现的努力被发脾气、反抗等反常表现掩盖了。他的个性是由许多特性构成的。个性藏在这些互相矛盾的外部表现背后,它应该是从一个精确心理发展模式发展起来的个体精神胚胎。一个尚未被认识的儿童,一个充满活力的、被隐藏在这些表面现象背后的人,毫无疑问,他必须获得自由。教育所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去深入了解儿童,从所有的障碍中解放儿童。自由意味着能去发现未知的东西,自由意味着一个人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就大胆地去做。

有人会说,现在难道还没有有关儿童心理分析的研究和分析吗?但是我要说,那有着本质的区别。成人的秘密是自我约束的藏在潜意识中的某种东西,而儿童的秘密几乎暴露在他的环境中。帮助一个成人就像帮助他解开在漫长的时期中形成的一团心理乱麻,帮助一个儿童就必须给他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

我们应该完全为了儿童的发展打开心窗,给他足够的自我创造空间。他们正处于从不存在到存在、从潜在性到实际性的过程中。儿童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是复杂的。儿童的能力日益增强,就用不着艰难地层现自我。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儿童的心灵在自然发展的情况下会把秘密自动地揭开。脱离这条原则,所有的教育都会更深地陷入一种无穷的混乱之中。

新式教育的主要任务便是发现儿童,彻底解放他们,其次是根据特定需要适当改变环境和生活方式,再次是给日趋成熟的儿童提供必不可少的帮助。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给予儿童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成长环境,尽可能地将所有的障碍物拿开,为他们的自由发展提供帮助。成人既然也包含着环境之中,就必须要遵循这个环境中的原则,努力适应有儿童的环境。成人不要越俎代庖,要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要“好心”去帮他,其实那是害了他。

替换性人格

成人往往喜欢以权威来代替孩子的活动,甚至代替他们思考。这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的行为,实在是荒谬。比如一位父亲年轻时候没有考上某名牌大学,他就要求儿子或女儿一定要报考这所大学,从来不管孩子是否像你一样喜欢那所学校。总之,孩子们完全处于弱势,没有什么决定权。

夏洛特有一所著名的精神病医院,他进行的实验研究引起了轰动,即通过催眠可以实现替换癔病患者人格。他的实验改变了之前认为人是自己行为的主人的观念。夏洛特的实验证明,某些暗示可能使被试验者接受催眠者的人格,失去自己的人格。这些数量很少仅在诊所里进行的实验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即从这种现象发现了双重人格。

儿童在童年期处于一种创造性特别容易受到暗示的状态,因为他开始意识到自我时正处于一个个性形成的阶段。成人的人格能够在这个时期悄悄地潜入儿童之中,用自己的意志激发儿童的意志,并使其产生变化。

成人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在对待孩子方面,体现为不干涉孩子的举动,同时在生活方式上,减少乃至取消强制性措施,避免粗暴的命令、呵斥,甚至暴力威胁,而是要以和蔼的态度加以引导。显而易见,这样的态度是许多家长知道的,但他们并不见得就理解了其深刻的内涵。实际上,这跟儿童的发育和心理密切相关。

不难发现的一个情况是,当儿童长大到能够独立行动的时候,他与成人之间的矛盾也就开始了。当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控制儿童的视听,进而征服他的世界。但是当儿童开始独立行动、走路、触摸各种东西时,情况就另当别论了。即使一个成人确实爱他的孩子,但他的内心仍然会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正在成长的儿童与成年人各自不同的心态的确差别很大,如果双方不作些调整,他们就无法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我们不难看到,这些调整是对儿童不利的,儿童弱小无力,只好任人摆布。儿童的行为如果与成人的需要不一致,就会不可避免地遭到限制。尤其是当成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自我保护心态时,他们反而会相信自己确实给了孩子深厚的爱和奉献。

但是,成人的这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并不是以它的真实面目表现出来的。成人具有一种贪婪的心态,这使他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拥有的任何东西。然而这种贪婪却被“有责任正确地教育儿童”的信条掩饰起来了。成人害怕儿童打扰他的安宁,就找来一个借口:“为了保证儿童的健康,应该让他多睡些。”

成人会心安理得地说:“儿童不应该到处乱走。他不应该碰不属于他的东西。他不应该大声说话或叫嚷。他应该多躺一会儿……”这个发号施令的人似乎不是家庭一员,对孩子也没有特殊的爱。那些懒惰的父母会选择最省力的方法,他们干脆打发自己的孩子去睡觉。

谁会在让孩子睡觉这一点上犹豫不决呢?但是,如果一个儿童是那么机灵和那么快地服从了,从本质上来看,他应该不是一个“睡眠者”。当然,他需要也应该得到正常的睡眠时间,但必须区分什么是适宜的睡眠,什么是人为强制的睡眠。一个强者可以通过暗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弱者。一个成人如果强迫儿童超时睡眠,他就是在通过暗示的力量,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儿童。

成年人,不论他们是有学问的或没有学问的父母,还是照顾婴儿的保姆,都联合起来促使这个充满生气的、活跃的婴儿去睡觉。在富有的家庭里,甚至2岁、3岁或4岁的儿童都要被责令过量睡眠。然而贫困家庭的孩子却不是这样,他们整天在街上跑,没人让他们去睡觉,因为他们并不是母亲厌烦的根源。通常情况下,这些贫穷家庭的孩子,比富家子弟要更平和一些。

能够给予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最大帮助,就是给他一张满足他需要的床,以及不让他的睡眠超过必要的时间。只有当他困了、累了的时候,才让他去睡觉。当他睡够了就醒来,想起床时就爬起来。

像所有有助于儿童心理生活的新东西一样,一张矮床是非常经济的。儿童需要的是简单的东西,复杂的东西往往更容易阻碍儿童的发展。在许多家庭里,常把小床垫铺在地板上,上面再盖一条大毯子,由此改变了儿童的睡眠习惯。这样,一到晚上儿童就可以自己高兴地去睡觉,早晨起床也不会打扰任何人。

这些例子表明,成人是怎样错误地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儿童,并在照顾儿童上费力不讨好。实际上,由于他们自我保护的本能,使他们违背了儿童的需要。其实,这种本能是可以轻易克服的。因此,成人应该努力去理解儿童的需要,这样就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使他们得到满足。成人不应该把儿童当作没有生命力的物体,不应该在他小的时候随便支配他,在他长大以后又让他唯命是从。成人必须确信在儿童的发展方面,他们只能起一个次要的作用。他们必须努力地了解儿童,这样才能适当地帮助他们。由于儿童要比成人弱小得多,如果儿童要发展自己的个性,那么成人就必须控制自己,倾听孩子的心声。

自发建立纪律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偏见和无知,有时让人哭笑不得。比如说,明明有些缺陷十分明显,成年人却认为那是好的表现,是优点。在他们看来,不爱说话、不爱走动、消极而缺少活力的孩子才是乖孩子;那些吵闹不停、胡思乱想的孩子则被认为天分过人,大有前途。社会陈旧的观念往往简单地将孩子分为这几类:

1.那些不正常的儿童需要进行教育,使其改正;

2.那些守规矩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他们是其他孩子学习的榜样;

3.那些性格异常的孩子与众不同,比一般孩子要强。

后面两种观念非常普遍,这两种类型的儿童总能得到父母们的夸奖。虽然除此之外,再没有人喜欢他们,尤其是最后一种类型的儿童。

关于这一点,我已经多次指出,这是误导了人们几千年的一种偏见。可是,在我所办的第一所学校以及其后的学校里,当孩子们被某项工作吸引的时候,他们原有的这些性格特征都消失了。也就是说,这些儿童身上所有与众不同的东西都消失了,不论这些东西被认为是坏的还是好的,至少是可以改变的。

这又一次说明了,我们在对待儿童性格发展上有着太多的偏见,这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上面的问题也许根深蒂固,一时无法根除。鉴于这种情况,我不由得想起一句宗教格言:“真理只掌握在上帝的手中,我们看到的都是虚幻。”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儿童很想自己动手。人们以前完全忽视了这一点,他们没有注意到儿童会和自己一样,会有选择地去做一些事情,认为儿童只会玩耍。其实,儿童在心理的支配下,总在忙于做事,因为他们能够从中获得快乐。

成人可能没有发现,这些每天都忙碌的小家伙儿们已然形成了纪律性。怎样培养孩子的纪律性而又不伤害他们的创造力呢?这里首先要理解纪律的概念,它与普遍接受的观念不同。只有当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它不同于旧式教育里那种绝对的、不容辩驳的高压政策下的“不许动”的原则,换句话说,纪律不是让一个人默不作声或一动不动,如果是这样,就只会让孩子失去自我。

想让孩子终身受益,并不断完善他们的自制能力,我们就要有一些引导孩子遵循这些纪律的特殊技能。一旦孩子们学会了走动而不是坐着一动不动,那他就不是为学校而学习,而是为自己谋生活了。他将通过自己的习惯和实践变得很能干,在社会或社团活动中谈吐自如、举止得体。

当然,孩子的自由应限制在集体利益之内,这一集体可以是班级,也可以是家庭。从行为方式上看,孩子要达到的是有好的教养。因此,我们必须观察孩子是否有冲撞或激怒他人的行为,是否有粗鲁或不礼貌的行为。至于其他的行为,不管是怎样的行为,表现为怎样的行为方式,我们一方面要允许,另一方面还必须进行观察。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去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并且应作为一个被动的观察者,而不是一个主动并施加影响力的观察者。这种被动性表现为:一种带着渴望的好奇心,绝对尊重观察到的一切。

这一原则肯定适用于学校里那些首次展示出自己心理的孩子。人类在幼年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就如初升的太阳。我们必须虔诚地尊重孩子个性的初次展现。无论任何教育行为,如果它要行之有效的话,它就只能是帮助生命充分发展。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就非常有必要避免那些抑制自发行为和任意强加的行为。那些已习惯了普通学校那种旧式教育方法的人,尤其有必要接受这样的训练。

但把这种观察训练付诸实践并不容易。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我们在心理学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实践经验越广泛,我们就能越快地适应这个工作。渐渐地,我们就可以辨清哪些行为应该制止,哪些行为应该进行观察。

在干涉孩子之前,我们首先要注意观察和识别孩子行为的性质。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小女孩把她的伙伴们召集到身旁,她站在他们中间开始一边讲话,一边打手势。教员立即跑向她,抓住她的手臂,告诉她不动,但这个小女孩,其实是在扮演教师或母亲的角色,教他们做早祷,向圣人祈祷和画十字架。她已经把自己当作一名教员了。

另一个孩子,他经常做一些无组织和捣蛋的行为。有一天,他非常小心地开始搬动桌子。不久,他就被教员要求站在那里不要动,因为他弄出了太大的噪音。然而,这是孩子第一次想好好表现,这本应该是值得尊重的行为。

在“儿童之家”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当女教员把教具放回到盒子里,一个孩子就会走近,拿起这个教具,模仿教师。但教师的第一想法就是让孩子回到座位上,便对孩子说:“别动,回到你的座位上”。然而,孩子只是想通过这个来表达他们想成为有益的人的欲望,对于教师来说,这本是教会孩子东西要摆放有序的一个好时机。

在“儿童之家”,最初的日子是教员们最困难的。为了能够积极遵守纪律,孩子们学会的第一个思想就是能辨别好与坏。而教员的职责就是观察孩子们有没有混淆好与不好、坏与不坏这些概念。我们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积极的纪律、工作的纪律和有益的纪律而不是一个不动的、被动的和顺从的纪律。

同类推荐
  • 为人父母

    为人父母

    本书是刘冰先生在全国各地巡讲期间,有关如何做父母的精彩内容结集。作者通过对国学深入浅出的阐述,启迪为人父母当用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化子女,目的是让家庭充满祥和安乐!
  • 父母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父母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每一个微笑、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将会成为孩子精神上的阳光;相反,每一句粗暴的呵斥,都足以将他们脆弱的尊严击得粉碎、无地自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是最好的教育。谁能在施教中有效地利用鼓励的力量,谁就是成功的教育者。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有容纳百川的胸怀,寻找出孩子值得肯定的亮点,去鼓励他、教育他,这样,孩子不但会愿意纠正错误,而且会更加积极、努力地去思考、去创新、去实践。”
  • 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子经典

    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子经典

    本书从策划到编撰,可以说汇聚了众多教育学家的心血,是他们对家庭教育研究多年的智慧结晶,同时,所融入的世界顶级教育家如卡尔·威特、玛利亚·蒙台梭利、井深大、M·S.斯特娜等教育大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更是得到了世界各国家长和学者的认可,也经受了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培养了众多的的人才。所以,此书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与权威的教育学著作,更是每一位处于家庭教育迷途的家长的首选。
  • 正思维决定正能量:好父母要给孩子的52种正思维

    正思维决定正能量:好父母要给孩子的52种正思维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家庭未来的希望。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能有美好的未来,因此,他们不遗余力的给孩子增加筹码逼迫孩子学这学那,美其名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努力积累物质财富,认为自己帮孩子完成原始积累,孩子以后就能生活幸福。
  • 人生是长跑

    人生是长跑

    本书通过大量案例总结了中国父母的包办型、控制型抚养方式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分析未来国际化竞争社会对孩子的要求,说明国际视野化的教育才能让中国孩子参与国际竞争。从春蚕型父母到春雨型父母,父母的变革迫在眉睫。
热门推荐
  • 树叶裙

    树叶裙

    《树叶裙》是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克·怀特的一部以女性为视角所展开的讲述女性独立与冒险的长篇小说。一艘从澳大利亚开往英格兰的帆船不幸触礁。乘客艾伦和她的丈夫幸免于难,漂流至与文明世界隔绝的孤岛。丈夫奥斯汀在与本地土著的纷争中丧生,艾伦则沦为土著部落的奴隶。她历经攀树捕鼠、与狗争食,甚至生啖人肉,被迫适应野蛮的生活。最终在与白人逃犯展开了一场“亚当与夏娃”式的逃亡后,艾伦迎来了回归文明世界的曙光,然而身处野蛮与文明岔路口的她不知自己是否做好了准备……
  • 末世的临界点

    末世的临界点

    颤:“对不起长官。”吕森:“我不想再听到这句话!我开始怀疑我的名字就叫‘对不起长官’了,你能不能再仔细点,犯罪现场这么多疑点,难道都没发现什么踪迹吗!”颤:“请问长官发现了什么。”吕森:“犯罪现场死了人不是吗。”颤:“……厉害了我的哥。”
  • 不再见之我们曾在一起

    不再见之我们曾在一起

    曾经他绝情地离开,换来现在她冷漠的态度,谁又过问过他的苦衷?他做的这一切,为的是什么?
  • 假如没有过往

    假如没有过往

    从开始来到这个世界在到十九岁我终于遇见了你这是一段随着自己长大伴随的故事
  • 九转

    九转

    “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我是谁?”曹津浩反复的重复着这句话,在这片荒无人烟的沙漠中“你是魔王...”一道声音传来,曹津浩看向远方“魔王吗?...”“你回去把,这里不属于你,你是魔王,是宇宙的霸主,去夺回属于你的一切吧。”声音消失了,曹津浩望着天空“我已经忘记了一切,那么,我就是魔王罢了。”...
  • 云上的月光

    云上的月光

    一个是纨绔子弟,一个是千年冰山,都是学霸,为何要相爱相杀?其实并不想喜欢你,只是这点点滴滴,我已身不由己,你的名字已经写满了我整个青春!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力的极限

    力的极限

    时之天使、亡灵天灾、扑克牌,这么多的元素,将会书写怎样的故事呢?请各位敬请期待。
  • 斗破之舔狗降临

    斗破之舔狗降临

    新书《万界之我是演员》已发布,求推荐,求收藏。我吴浪就算是跳崖自尽,也不会去当舔狗的!这其实是一个披着斗破的皮,穿梭万界的故事,目前经历的世界有:射雕英雄传、天行九歌、一人之下……
  • 红衣白马少年时

    红衣白马少年时

    姜瑜是少年将军,十七岁那年率领一队骑兵灭了羌族一个营的英勇事迹是百姓口中津津乐道的奇闻,也是阿福对他最初的印象。李云福是村里人口中嫁不出去的胖姑娘,这辈子最渴望的不过是一段平凡的感情,从未幻想过飞上枝头,但她怎么也没想到,本应与她毫无关系的世家风云,竟改变了她的一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