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13800000006

第6章 在人事处长的眼里

不是所有的人事处长都如此。也不仅仅是人事处长如此。

这样的人,在现今社会里到处都有。

在他们的眼里,唯唯诺诺就是“为人老实”,敢提意见是“目无领导”;口头革命派就是“政治思想好”,不参加或不从头到尾参加那种实际上是东拉西扯聊大天的政治学习,就是“不关心政治”;出身贫寒就是“政治可靠”,出身复杂就“存在划清界限问题”;工作平庸就是“埋头苦干”,成绩突出就是“好出风头”;虽无真才但善吹拍,就是“干部苗子”,虽有实学但秉性清高,就是“骄傲自满”;顶头上司看中的,就是“提拔对象”,在群众中有威信者,就是“有个人野心”;老好人,就是有“群众基础”,不论何种原因而遭人忌恨,就是“群众关系不好”;衣着陈旧就是“作风朴素”,涂唇染发就是“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工作之余打牌下棋就是“安分守己”,业余时间着书立说,就是“名利思想严重”;在履历表中填上“没有受过任何处分”,就是“历史清白”,反正就是“历史有问题”;如果履历表上填着“曾为某事进过公安局”的字样,那就只有一句评价:“不是好人!”

我就接待过这么一位人事处长。他姓崔,刚从部队转来下来不久,是建工材料厂的。他进门就对我说:“李军进过公安局,不是好人!我们吴厂长说不要这种人!就是要了也得退回去!我听说他进公安局是因为要杀人,这不是杀人犯吗?我担心这回他如果调不成,也会闹出人命来。不是杀我,就是杀吴厂长。所以,提前报个案。万一我们有个三长两短,你们破案也有条线索。”

提前报杀人案?这事非同小可!

我让崔处长坐下来,递给他一杯水,让他慢慢讲。崔处长就从头讲起来。

原来,李军是北京知青,一九六九年到云南边疆插队。后来,几经折腾,调到他插队附近的一个县农机厂当了工人。不久,李军跟同厂的北京知青郭丽谈起了恋爱。又不久,郭丽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北京。这下子,人们都说:“这对鸳鸯算是散罗!”

可是,郭丽有良心。她没有忘记和李军共患难的岁月。她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毅然与李军结了婚。

婚后,小两口分居两地,一锅饭分做两锅吃,日子过得实在苦。为了减轻生活的负担,快四十的人了,他们还不要孩子。

要想把李军调回北京,真比登天还难。调动的事,对有权势的人来说,只要鼻孔哼一哼,秘书就给解决了。别说调动,就是出国定居,也易如反掌。可李军小两口有什么呢?

有的只是两只手和两条腿。

为了李军调回北京,受尽分居之苦的小两口不知跑了多少路,花了多少钱!那都是两只手挣来的辛苦钱,从身上、从嘴里省下的血汗钱啊!

总算老天有眼,一年多前,李军在建工材料厂联系上一名愿去云南的对换对象,李军调回北京总算有希望了。

为此,李军从北京到云南,不知跑了多少趟,欠下一屁股债,总算争取到建工材料厂同意发函商调李军的档案了。事情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不知为什么,李军的档案却总是寄不过来。

在人事处长的眼里,档案更是一个比天还大的法宝。管人,整人,提拔人,全靠它!

李军的档案不过来,事情当然就得拖一拖。就在这时,崔处长忽然听到,李军最近“因为杀人进了公安局”。这还得了?他立刻向吴厂长做了汇报。吴厂长一听,就瞪起了眼睛。

两个人的结论一样:“不是好人,不要!”建工材料厂又不同意接收李军了。李军回北京的事,成了泡影。我问崔处长:“李军现在还关在公安局吗?”崔处长摇摇头:“有人说关了,有人说没关,还有人说正在流窜呢!”

于是,崔处长就来“提前报案”了。显然,崔处长迈错了门坎。他提出的问题,根本不在我的受理范围之内。李军的调动与否,应由建工材料厂与农机厂协商解决。

但是,无数血的教训警告我,多少悲剧都是由于内部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呀!调与不调,在崔处长的眼里,是家常便饭。而在李军的眼里,却是比天还大!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酿成人祸。难道我的责任只是在人祸发生之后,去审问肇事者吗?

我破例对崔处长说:“好,我马上调查。有情况再找你联系。”

我找到了郭丽。

可郭丽却说:“我没听说李军被抓起来呀!他去云南催档案了。我刚刚接到他的电报,他后天就回到北京了!为了调动的事,他来来往往不知跑过多少次。农机厂总是说,档案发出来了,档案发出来了,可这边就是说没收到,没收到。一拖就拖了一年多。现在,建工材料厂忽然又提出不同意接收李军了。我们家一听,都急得要上房,非逼着我跟李军离婚不可……一个普通人的调动,为什么这么难啊!跟李军一块插队的知青,不但早回北京了,还有的出了国。难道就因为他们是高干子弟?老天爷为什么总跟我们过不去?难道真要把我们逼上绝路吗?”郭丽的话并不多。

但我深深地感到有多少难言的辛酸、痛苦和悲愤包含其中!

因为种种原因,分居两地的夫妻很多,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然而,越来越尖锐的矛盾,已经不允许李军对调回北京的事无限期拖下去了。

那么,他“因为杀人进了公安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立刻向李军所在地的公安局挂了电话。

原来,农机厂的档案的确早已寄出了。但负责管理档案的那个人事干部因为跟李军吵过架,怀恨在心,有意作梗。他在寄之前私自将李军的档案抽出毁掉,然后把空档案袋封好寄出,并故意把地址错写成“北京建工器材厂”。这个空档案袋儿经周折,被退回来。这个人事干部收到后又故意当着人事处长的面拆开。当然,里面什么也没有。人事处长就成了“李军档案在邮寄过程中丢失”的见证人。

就这样,事情一拖就是一年多。李军为此南来北往,花了不少冤枉钱。此次,他又返回云南,费尽心机,终于弄清了事情的真相。他气得火冒三丈,揣起一把菜刀,就去找那个人事干部算账。结果,在半路上碰见了巡逻的警察。警察见他躲躲闪闪,产生怀疑,就拦住他盘问。他心里一慌,菜刀掉在了地上。警察立刻把他扭送公安局。

在公安局里,李军流着泪讲述了事情的经过,承认自己持刀“找人算账”是犯法的,愿意接受制裁。公安局传唤了那个人事干部,经核对事实后,对其挟嫌报复的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同时,也对李军因个人问题未能得到妥善解决,企图报复行凶的何题,进行了帮助。结论是,将两个人同时送回农机厂,由厂里处理好遗留问题。

可这个人事干部一回到厂里,就私自打长途电话给北京建工材料厂人事处,说李军“因为杀人进了公安局。”当然这个情节李军是不知道的。在当地公安局的督办下,农机厂给李军开了证明,证明其档案因故遗失,让他回来跟建工材料厂商量,看下一步对调工作怎么进行。

李军乘上了开往北京的62次列车。

可是,他哪里知道,建工材料厂已经决定不再要他了。

我为李军感到惋惜。

但我更痛恨那个利用职权挟嫌报复的人事干部。当李军走下火车,知道一切努力都已化为泡影时,他会怎么样呢?他哭?他喊?

然而,动员建工材料厂根据实际情况接收李军,对我来说显然超出了范围,有些鞭长莫及。

尽管如此,我还是打电话找到了崔处长,向他说明了李军“因为杀人进公安局”的事实真相,请他从防止矛盾激化、消除不安定因素的大局出发,从为一个年轻人负责的原则出发,重新考虑按原定方案接收李军。

崔处长笑了:“这不是一件小事,得请示吴厂长,还要党委会讨论。”

我提醒崔处长,李军已经踏上了归途。我希望这些厂长、处长和他们的党委会能提高工作效率,在李军归来之前决定下来。我焦急地等待着。两天过去了。

就在从昆明开往北京的62次列车进站前的20分钟,我接到了崔处长的电话。

崔处长说:“我跟吴厂长请示过了,我们的意见是:不同意接收!像李军这样进过公安局的人,本身就是不安定因素。党委会也开过了,大家的意见都是一致的。如果我们接收了李军,就给厂里增添了隐患。况且他现在连档案都没有了,谁能证明他以前是好人还是坏人?我们不能只对他一个人负责,得坚持党性原则,对全厂职工负责啊!”

这就是答复!这时,墙上的钟响了。62次列车进站的时间到了。我仿佛听见了火车汽笛的尖叫:“呜!”

这声音,尖锐、刺耳,像刀一样在我的心上划过我没有放下话筒,似乎仍在等待答复。

同类推荐
  • 婚后的卡夫卡

    婚后的卡夫卡

    读林苑中的小说,你不只是在追寻故事的结局,更重要的是,感受故事发生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感官的享受,也是思想的启发。对于小说而言,语言、叙事、节奏以及小说所透出的氛围和意境,可能才是写作的根本。林苑中正试图让小说回归这一本质,从而为我们带来一种久违的从容、干净和纯粹!
  • 马修·斯卡德系列:繁花将尽

    马修·斯卡德系列:繁花将尽

    《繁花将尽》是讲述的马修·斯卡德职业生涯的谢幕。与所有故事一样,决定退休的马修还是同意接下了他的最后一宗案子。当事人露易丝遇到一个心仪的男人,但她总是疑心对方对自己有所隐瞒。在马修为其调查真相的时候,危险也在迫近……马修的妻子埃莱娜受到了威胁!这最后一案,马修可以顺利化险为夷吗?他可以与埃莱娜过上闲适的生活吗?……
  • 奋斗期的爱情

    奋斗期的爱情

    一个志存高远的文学青年李乐靠着对文学的不懈追求,一步步走向了文学的殿堂。虽然他不曾一刻拥有那真正的、刻骨铭心的爱情,但他在洋溢着青春冲动的爱情的朦胧牵引下,在品味了四个女孩各自不同的爱情表白之后,才发现他的爱情追求其实还只是一个美丽的过程,他的归宿还在那不懈的奋斗中。
  • 听说星星睡着了

    听说星星睡着了

    私生女谢晨曦的母亲在歌厅做红牌时有幸认识了一位商人,为了成功攀上高枝,不惜在她16岁那年,以一纸法律文书和20万元亲自与她断绝了母女关系。愤怒绝望之下,晨曦离家出走,却在半路的昏阙中遇到了救她一命的林北生。两人因此结缘,却也因性格和家世等问题而矛盾衍生,最终,背道而驰,分道扬镳。
  • 抉择

    抉择

    主人公李高成是反腐败的英雄,他依靠党和群众,最终战胜了集体腐败的中纺领导班子乃至作为更加隐蔽的腐败分子的省级领导干部后台。小说中,故事环环相扣,有复杂的人物,有曲折的情节,更有许多精彩而细腻的对比手法的运用。
热门推荐
  • 上清六甲祈祷秘法

    上清六甲祈祷秘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拜金间谍:作我阶下囚

    拜金间谍:作我阶下囚

    她,是最拙劣的间谍,被“恩人”卖了,还搭上清白;她,亦是最无情的拜金女,拿了钱,亲手葬送他俩的爱情后逃之夭夭。有仇不报?No,这绝非他作风!就算她逃到天涯海角,他也势必将她抓回来。背叛他的下场就是:被囚禁一辈子。女主挥泪控诉:曾经,我天真地以为,你和我一样爱了,你却在我最需要的你的时候将我弃之如履。我终于收拾心情,开始新生活,你却找上门,再次将我的尊严践踏在脚下。男主霸气告白:傻女人,为什么你永远都不明白,我才是你实现任何愿望的捷径。你居然把我卖了,还卖得那么廉价!好不容易找到你,我又怎么可能放手!将你护翼在怀,我才能安心,只有我,才有资格给你幸福!
  • 一报还一报

    一报还一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在那七年

    在那七年

    男女主在高中期间相遇,随后因为种种原因女主(赵乔一)喜欢上男主(周质);而周质也因为赵乔一的性格慢慢互相喜欢,周质和赵乔一表白,两人很甜蜜;赵乔一为了和周质在同一所学校奋发图强的学习;过了几年,周质提出分手,赵乔一也知道这段感情早就出现了裂痕,但是她一直不说;赵乔一一直在这段感情中逃不出来,她的好闺蜜们也一一有了男友但是她一直都是一个人。周质和赵乔一的缘分也就到此结束……
  • 落叶:蒋军大逃亡

    落叶:蒋军大逃亡

    20世纪中叶,国共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结果,毛泽东和他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独占鳌头,成为主宰中国历史命运的巨人,蒋介石和他统帅的国民革命军则名落孙山,从威风凛凛的顶峰跌进尴尬狼狈的深谷。本书以蒋介石集团的失败和主线,以蒋介石临终前沉痛思过为切口,用翔实的史料,优美的文笔,新颖的视角,全景式地记述了蒋介石和他的军队大崩溃、大失败、大逃亡的历史进程。由于作者长期从事军史研究,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幕:蒋介石“下野”后欲投海自尽,宋美龄隐蔽的婚外恋,国民党军千人裸体大逃亡,中将司令官、云南省主席李弥败走“金三角”误入原始部落……如此种种,皆以全新的表现和逼真的描写,揭开了蒋介石几百万军队在短暂的时间内溃不成军,作鸟兽散的疑云迷雾,读后令人深思、令人警醒、令人振聋发聩。
  • 许你一世情深浅

    许你一世情深浅

    文笔不好,闲暇随笔,看看就好,仅此而已。
  • 路人甲乙丙的自我修养

    路人甲乙丙的自我修养

    路星死了。作为一个还未体会到社会多黑暗科研水多深的双二年华单身女青年,路星死后有幸进入地府顶级机构六界前十强的快穿公司——地府路人公司工作。嗯,nice......个毛线!部长老狐狸毫无人性压榨劳动力,怎么办?同门师兄姐魔性妹控被迫成为团宠,怎么办?系统38辣鸡全靠她带飞,怎么办?优秀本秀无法掩盖其致死量的吸引力,怎么办?“小路啊,在这干嘛呢?”静静思索如何炸了这座大楼的路星:“公司门口这两石狮子看起来一点都不圆润,盘它!”【书友群:175647248】
  • 技校精英混社会

    技校精英混社会

    因为钱,他初恋跑了。因为钱,他选择了技校。因为钱,他被富家女欺负。够了!张铭轩仰天怒吼,运用异能开始玩转技校,在都市中强势崛起,正如猛龙过江无人可挡。“我永远记得那天,世界首富对我说:你有钱了不起啊!”
  •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翻天之路

    翻天之路

    当科技遇上修真,当机械遇上灵阵--夏天,一个现代技术宅,因为需要了解一些玄学中的事,而被送去了修真的世界,且看他如何搅动风云。“我不相信天,不相信命运,我只相信我的技术将会改变一切!”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