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24400000010

第10章 世界各地的演讲(7)

美国安全的保证在于它是否能对世界和平提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法。政府不应该使青年人误认为安全能够通过政治上的孤立取得。相反的,倒是应该促使青年人认真关心和平问题。特别应该使青年人明白,在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政客们不支持威尔逊总统的“无偏见计划”,给国际联盟带来了多大的麻烦。

应该指出,如果强国不愿意放弃用军事办法来获得更为有利的世界地位,那么单纯的裁军是毫无用处的。而且,还应该向青年人解释,法国所提出的建立国际机构来保卫各个国家的建议是合理的。国际安全需要有共同防御侵略者的国际条约,这些条约是必要的,但是单靠条约本身是不够的,还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防御性的军事应该国际化,每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都应得到国际的认可。

国际团结的精神拒绝大国沙文主义。学校里的历史课应该用来作为讲述人类文明进步的工具,而不应该用来灌输军国主义思想,威尔斯的《世界史纲》对这个观点有详细的阐述,学校应该把这本书介绍给学生。最后,和历史课一样,在地理课中,老师应该启发学生对不同的民族的特性,特别是那些落后的民族,抱一种同情的理解,这一点是异常重要的。

爱萨克·牛顿

比起人类的愚蠢和激情,理性当然是微弱的。不论在大小事情上,这种愚蠢和激情都几乎完全控制着我们的命运,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然而,理解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继续发出光和热,所以,力的产品要比喧嚷纷扰的世代经久。在这不平静的日子里,为了使这种思想得到安慰,就让我们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吧。三百年前,牛顿来到了世界上。

想起牛顿,就会想起他的工作,他的一生都在为寻求永恒的真理而努力。牛顿以前,一些有胆识的思想家,从简单的物理假说出发,通过纯逻辑的演绎对感官所能知觉的现象作出了一些正确的解释。但是牛顿,是第一位成功地表述这些物理学的基础,并找到了这个基础的公式。他能用严谨的思维,定量地、逻辑地演绎出地球出现的且能同经验相符合的现象。他创立了力学的根本基础,并希望有一天这个基础能为研究科学提供巨大的帮助。他是这样想的,他的学生们比他还有信心,他们也是这样想的,一直到18世纪末,他的继承者们也还是这样想的。请读者原谅我提出一个不合逻辑的问题,他的头脑中怎么会有这个奇迹的想法呢?要依靠理性,理智活动的目的就是要把还没实现的目标转变为可以实现的东西。如果牛顿的这一想法真的实现了,对牛顿的才智,我们就只能更加钦佩。

对一些最简单的经验事实,伽利略进行了天才的解释,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如果一个物体不受外力作用,那它将永远保持着它原来的速度和运动的方向;反过来,它的速度和运动的方向改变了,那么这一改变必定是受到了外力作用。

如果要在数量上利用这一知识,速度和速度变率--在任何被设想为无大小的物体(质点)的运动情况下,那就是加速度--这两个概念首先必须以数学的准确性来表述。因为这项任务,牛顿还发明了微积分的基础。

这一成就具有一流的创造性。但是,对于牛顿来说,作为一个物理学家,他只是为了建立普遍运动定律的需要,才发明了这种新的概念语言。现在,他对于一个既定的物体,必须提出这样的假说:在物体的大小和方向上,他对加速度进行了精确的表述,这个物体的受力状况是和加速度成比例的,这就是表征物体加速能力的比例系数。物体的力学性质由它完整地描述出来,这样,质量这个基本概念也就此发现了。

我以极其谨慎的方式讲了上面的一切,伽利略对这一切的本质进行了叙述,我只是对他的认识进行了精密的讲解,但只有这些,是不能解决主要问题的。也就是说,在任何时候,只有当物体受力的方向和大小都是已知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才能从运动定律中得出。那么,怎样找出物体的作用力呢。一个胆量不及牛顿的人,在考虑到宇宙间物体相互所产生的影响无限复杂的时候,一定会觉得解决这个问题难如登天。再说了,我们所感觉到的运动可以看做是质点的运动,绝不是无大小的点。

这种混乱的状况,牛顿是怎样对待的呢?

我们在地平面上推着一辆车子,假设它是在无摩擦地运动着,那么,我们就是直接给定了作用在它上面的力。在这里,我们所处理的不是一个无大小的点,但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运动定律就是由这种理想的假设导出来的。

我们再来谈一下空中落体的情况。假如把自由落体运动看做一个整体,那么,空中落体就很简单了。差不多同无大小的质点一样,是向下加速的。伽利略认为,物体的本性和速度不受加速度影响。那加速度的存在受什么影响呢?答案是地球。有一个力,因为地球的存在,而作用在这个物体上。但地球有很多部分,是那一部分或几部分在影响呢?我们不禁会这样想。普遍的认为是,每一部分都在影响落体,最后,这些部分结合在一起影响加速度。因此,只要有一个物体存在于地球上,就会自动受到这种力的作用。这些力只和各种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它们在数量方面的特性有关,似乎与速度无关。以力学的角度来看,质量似乎表示物体的特征,所以,质量决定着物体数量方面的特性。这种超距作用于物体的力叫做引力。

现在,只要搞清楚两个具有一定质量、相隔一定距离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多大,很容易就能得到这种作用的精确知识,而它们的方向大概就是连接它们的直线。最后,要弄清的只剩这个问题:这个力与两物体之间距离的依存关系。这里只能依靠经验,开始没人知道。

但可供牛顿利用的经验,当时竟然是有的。从月球的轨道可以知道它的加速度,地球表面上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可以和月球上的加以对比;再加上开普勒很准确地观察了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并把绕行规律概括成几条简单的经验定律;这些就是解决问题的条件。那么,距离和地球产生的引力作用,以及由太阳产生的引力作用,有什么样的依存关系呢?牛顿利用上述条件,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用一种同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力。这个答案的出现标志着天体力学这门科学的诞生,牛顿自己,以及他以后的人,无数次地证实了这门科学。但引力和运动定律不能解释每样事情,物理学的其余部分怎么办呢?是什么决定固体各个部分的平衡呢?怎样去解释光、电……

这些问题,牛顿力学无法回答,也没人再相信,我们在这个基础上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是,在很大程度上,牛顿的基本概念还是左右着今天的物理学家们的思想。不过,牛顿关于宇宙的统一概念,至今还没人发现一个无所不包的统一概念来代替。牛顿明晰的体系,为我们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物理学。

通过对星星的观察,创造出为现代技术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理智工具。在我们这个时代,存在着大量的技术误用,但牛顿是不用负什么责任的。凝视天空的这些星星,他们的思想展翅高飞。我以上的话是为了说明,为知识而尊重知识的精神,在我们这个时代,远不如文艺复兴时期的那几个世纪。

保卫言论自由

我们今天来到这里,是为了保卫言论自由和教学自由,同时也希望知识分子注意到现在自由面临的威胁。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为什么现在面临的危险威胁会比过去更大呢?因为生产的集中让资本集中到了这个国家的少数人手里,这一小部分人以巨大的力量控制着我们的教育机构,也控制着这个国家的大型报纸。同时,它还掌控着政府。这个事实就足以构成对知识分子自由的严重威胁。还有另一个事实,这种经济的集中还产生了新的问题:一部分劳力永远失业。联邦政府力图通过对供求这两种基本经济力量加以控制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形势不容乐观。统治经济的少数人,至今还我行我素,不对任何人负责,他们反对限制他们的自由行动,而这种限制是必须的。这一小部分人使用各种手段对抗这种限制。他们利用自己控制的学校和报纸阻挠青年人搞清楚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关系到这个国家与和平发展的生死。

就是这个缘故,我们近来看到称职的大学教师被无理解聘的事经常发生。报纸对这种做法的报道是不恰当的。教师的被解聘,意味着教学自由的削弱。不用多说,教学自由和言论自由是任何民族健康和自然发展的基础。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为维护和加强这些自由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且让人们意识到自由面临的危险,是我们应负的责任。

只有通过民主方式解决了当前的经济危机,这些困难才能得到解决;但是这种解决办法的基础是自由。

因此,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用我们不屈不挠的斗争坚守自己的岗位,免得这个国家以后的优秀知识分子会说:他们懦弱无能,丢弃了祖先传给他们的遗产,他们也不配享有这份遗产。

论教育

在纪念日,我们首先要追溯往事,尤其要怀念那些为发展文化作出贡献的人们。这种亲切的纪念仪式是不可少的,因为过去最美好的事物能鼓励今天善良的人们去战斗。但这种怀念应当由生于此长于此的人来做,而不应当由一个像吉卜赛人那样到处流浪的人来做。

既然这样,我就只能讲一些同空间和时间无关的教育事业的问题。我粗略地谈一谈,因为各个时代的杰出人士都已讨论过这个问题,并且在这些问题上都有了各自的见解。在教育学领域中,我是个门外汉,去除个人经验和个人信念以外,我的见解就一文不值。

对于人类来说,只追求真理的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不断地经常更新它们。真理像一座矗立在沙漠上的建筑,随时都有被流沙掩埋的危险。为了使这座建筑永远矗立,我们必须辛勤地为它工作。我也要尽一份力。

学校是传播知识的桥梁,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学校更是这样。由于社会的发展,传统家庭教育的作用已经削弱。因此,和之前相比,学校在延续人类社会健康发展上的作用更加明显。

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做是传授知识的一种工具。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学校是活的。学校应当发展青年人为社会服务的品质和才能。同时要保护学生的个性,不能将个人变成像一只蜜蜂或蚂蚁那样的一种工具。因为一个由没有个性和个人意愿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不可能发展的不幸的社会。相反的,学校应当培养能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要让他们将为社会服务看做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理想。就我所知道的来说,英国学校制度是最接近于这种理想的。

人们如何来实现这种理想呢?是用道德说教来实现这个目标吗?完全不是。言辞永远是空洞的,而且通向毁灭的道路总是伴随着理想的空谈。但是人格绝不是靠虚空的言语形成的,而是靠劳动和行动形成的。

因此,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学生去实践。对于儿童初学写字是如此,对于大学里写博士学位论文的博士生也是如此,就是简单地背诵一首诗,写一篇作文,解释和翻译一段课文,做一个实验,或者进行体育运动锻炼,也都不例外。

但是每项工作后面都有着一种动力,它是成绩的基础,反过来,成绩加强会滋养这种动力。这里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同学校的教育有关。同样的工作出发点可能不一样--可以是专制的,也可以是由于好胜心,也可以是强烈的兴趣和追求真理的愿望,当然也可以是弥足珍贵的好奇心。同样一件工作的完成对于学生产生的教育影响也是很不相同的,这主要看推动这项工作进行的动机。人们都知道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态度对塑造学生的心理基础有很大影响。

我以为学校做的最糟糕的事莫过于用暴力的办法来进行工作。这种做法摧残学生的感情、诚实和自信;它制造出来的是机械的人。这样的学校在德国比比皆是,那是他们的传统。在美国的学校中不存在这种最坏的做法;在瑞士以及所有民主的国家里也都不存在这样的情况。要使学校免除这样的侵袭是比较简单的,首先教师要尽可能减少使用强制手段,用他们的德和才进行教育。

其次是好胜心,好奇心深深地存在于人的本性中。要是没有好奇心,人类就完全不可能合作;一个人希望得到同类赞许的愿望,肯定是社会对他最大的约束力。但在这种复杂的感情中,建设性的力量同破坏性的力量此消彼长。想要得到赞许和表扬的愿望是一种健康的动机,但这种愿望如果表现得太刻意、太偏激,就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唯我独尊的态度,这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有害的。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防范这种个人野心的出现。最简单的办法是引导学生辛勤地工作。

达尔文“适者生存”的理论被很多人当做座右铭。但有些人认为这种个人竞争破坏经济,这是错误的,因为人的生存竞争全因他是一个社会动物。

因此,人们应当防止向青年人鼓吹那种世俗的成功。因为看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

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动机是劳动中的乐趣,是劳动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这个结果对社会的价值。让青年人认识到这些应该是学校最重要的任务。只有这样的人生观才能产生一种愉快的愿望,才能去追求知识和艺术技能。培养这种创造性的心理能力不是易事,关键在于发展孩子对游戏的天真热爱和获得表扬的天真愿望,并且把孩子引向对社会重要的领域;这种教育是建立在创造社会价值的愿望之上的。如果学校从这样的观点出发,那么它的工作就很成功,就会受到高度尊敬。这样,学校布置的作业就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领受,儿童对上学的喜爱胜过对假期的喜爱。

这样学校里的教师实际就是艺术家。怎样建立学校中的这种精神?没有唯一的答案,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做一些事情。首先,教师本身应当在这样的学校里成长起来。其次,教师有自由选择教材的权力。因为强制和外界的压力会扼杀教师在安排工作时的乐趣。

如果你们认真听的话,你们也许会觉得奇怪,我所讲的只是应当以怎样的精神来教导青少年。但是我既没有讲到课程设置,也没有讲到教学方法。那么,究竟应当以文科教育为主,还是应当以理科专业教育为主呢?

同类推荐
  • 史海回眸李鸿章

    史海回眸李鸿章

    本书从李鸿章早年落拓,写到他参与镇压太平军、甲午中日战争,创办洋务,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去世……
  • 一个农民的手记

    一个农民的手记

    以往的个人自传多以幼年、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为时间线索叙事,难免有叙事拖沓之嫌,经过苦心思索,接受朋友指点,别开生面,以无论是贵族富豪,还是寻常百姓皆不可或缺的衣食住行病......来架构和记述故事,经纬分明,脉络清晰。窃以为,是本传记的一大特色。
  • 韩非子权术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韩非子权术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巴金郭沫若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巴金郭沫若

    影响人类文明史的中外名人成功以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鲜为人知。本书对巴金和郭沫若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进行详细的描述,他对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身为晚清重臣,他顺应时代需求,创办湘军,开创了书生治军的先河;他在清朝官场风风雨雨几十年,始终屹立不倒;他专修朱子理学,成为清朝最后一个理学大师;他提倡立志高远;做人唯诚信二字而不立;他始终认为,凡事要亲身入局;言行要谨慎;在日常的处世中,更要藏匿自己的锋芒,避免过于暴露自己。他的这些观点、做法,让他在宦海沉浮的世界里游刃有余,终得善终。本书虽然是一本传记,却也突出了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和治军思想,从这两大方面辅助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揭开曾国藩成为晚清名臣乃至中国封建史上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政治家的根本原因。
热门推荐
  • 荒原录

    荒原录

    大圣归来的真相!颠覆所有人的童年印象!我们心目中儿时的记忆是否真实,看完你就懂了,现实可能不是我们曾幻想的那般!
  • 帝国争霸乱世纵横

    帝国争霸乱世纵横

    开局一个乞丐部落,且看失足少年如何在这洪荒大地上,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大帝国。
  • 超级进化眼

    超级进化眼

    李天得到了一只神奇的,可以进化的,无敌的眼睛。储物,透视,放慢速度——只是附加的基本功能。穿梭视线内空间,记录空间地图,也只是初级功能。看穿过去未来,穿越无限时空,掌控无限宇宙,成就不朽传说才是它存在的意义.......
  •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嚣张缠爱:圈禁腹黑相公

    嚣张缠爱:圈禁腹黑相公

    “破秀才,你放开我!”某女扭着身子恼怒的呵斥道。某人不但不放反而紧了紧手臂,低头在女子耳边低声说道“叫一声相公便放了你!”……突然,女子挣扎的身子一僵,不敢再动,脸上猛然爆红,唇瓣抖了几抖怒吼道:“张信之,你下流!”
  • 原始之章

    原始之章

    一名少年,因为一颗赤色玉石,来到了一个名为“大荒”的世界······
  • 无人能奈静待花开

    无人能奈静待花开

    没有人能奈我何,我就是我,跟别人从不一样
  • 朽帝

    朽帝

    帝者,贯天通地,道合虚空。古今岁月,每每帝者背后都有一段段故事。佛帝释迦曰:禅化佛舍转酡颜。道帝李耳有言:独立不改,周行不殆,而观志不平。战帝郳又道:生可望,亡无渊,观山尽头却无边。少年始异域,崛起自荒芜。。。
  • 都市三年之痛

    都市三年之痛

    我的老婆是一个超级大美女,温柔贤惠,我们结婚三年生活温馨而幸福,直到一天晚上,一个奇怪的人加我微信,向我传了一张视频截图……
  • 帝皇大陆之最强巅峰

    帝皇大陆之最强巅峰

    本故事,剧情,纯作者自拟,如有雷同,我也没办法。这个是半穿越半都市。本故事讲了主角穿越到帝皇大陆,V豪知道穿越小说已经习以为常了,但V豪要打造出一款最新的穿越小说,昊豪在帝皇大陆中认识朋友,兄弟,结交好友,在大陆中创出了自己的天地,这个主角光环嘛,我看着办,还有在小说中有些东西是自拟的,对了,每章V豪坚持写两千字!保证一个字都不差,还有新人求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