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33700000038

第38章 无望的冲动:语词的乌托邦(9)

多多的诗中经常出现两个意象:犁和马。它们连接了多多1989年之前与之后的关于土地崇拜的神话。在1989年之前,犁和马是多多关于乡土中国突变性的精神的书写,它们浸含着关于政治的隐喻意义。“沉闷的年代苏醒了……农民从田野上归来抬着血淋淋的犁”(《年代》,1975);“犁尖也曾破出土壤,摇动记忆之子咳着血醒来……”(《当春天的灵车穿过开采硫磺的流放地》,1983)。马主要是关于诗人的自我写照。1989年以后,犁和马的意象更多唤起关于家园的记忆,因此,牛的意象经常替代马出现在诗里。多多的诗使用意象呈现出的那种内在张力,经常得力于由犁和马造成的一种不同的力量感。犁有一种向下的尖锐的穿透力;而马则向上奔腾,具有向着天空或大地自由奔驰的力量。犁和马有一系列派生的意象群,多多未必是基于严整的象征意义去使用它们,而是凭一种情绪张力下意识地运用。由于篇幅关系,在这里我们无法展开讨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多多的诗在意象运用方面把一种情绪张力与象征意味结合得天然浑成。这可能与他练习过西洋美声唱法有关,那些关键意象,正如音乐中带有情绪倾向的调性音一样,在多多的诗中也是将它们的声音节奏和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加以综合运用,使情绪与意义、声音与力量结合起来。多多也是较早使用单音节的中国诗人之一,汉语言本身具有的象形功能,单字词以单音节和独立的视象起到表意功能。这种对声音、情绪和图像的综合处理,得力于多多对犁和马的总体意象的下意识把握。

1998年,多多发表《早年的情人》等四首诗,其中有三首提到“马”,而《早年的情人》看上去就是关于“马”的诗,因为几乎每一行都在说马。在这里,马的形象与疯人的形象互相置换,它们表现着诗人自我认同的不同侧面。“教我怎样只被她的上唇吻到时疯人正用马长在两侧的眼睛观察夜空”,“只是没有运马的船了,多远的地方都没有了还有疯人的泪,只是不愿再含于马的眼眶之内”,“为疯人点烟的年龄,马已戴着银冠寻找麦田间的思绪:带我走,但让词语留下……”这首诗写得凄楚动人,多多写这首诗时,已是两鬓如霜,岁月流逝的伤感,显得深切而诚挚。这种诗句现在是很难读到的:“蜂怎样只蛰一次,光就不是最快的了你脸上还有一阵迷失于荨麻地里的迷茫”。虽然有些浪漫主义的怀旧意味,但那种纯净与隽永,那种对人类生活境遇的把握,给人以难以磨灭的印象。

4.在九条叉路行走:马建

自从发表《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人民文学》,1987年),马建在中国大陆文坛的消失就像他的出现一样神秘突然。马建是奇特的,他在当代文化中的呈现方式就是旁门左道,这个人具有无可争议的多才多艺,其选择像是生活自身随心所欲的一种表现形式。有谁像他那样不顾一切地热衷于摄影,变卖所有的家产到祖国各地流窜,结果是以一本影集《马建之路》武断地结束?就是职业画家也没有像他那样一度把绘画当做生命的顶峰来体验,他是大陆最早的“无名画展”的参与者,他的画如果在专业技能方面不能算是第一流的话,那么,至少在先锋性和个性表达方面是无与伦比的。可以推断,这是一个完全凭个人的感觉偏执地生活并进行反常规的人生抉择的人,因而也不难推断,他的文学写作必将与众不同。多年来,马建一直在抱怨中国大陆的正统文学史缺乏公正,甚至于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他认为中国大陆有价值的文学只能是不被主流承认的地下文学,而主流文学不过是歌功颂德的蹩脚货,它们是靠了权力才构成文学主流的。马建与在美国的《倾向》杂志主编贝岭和孟浪一唱一和,他们组成一个反主流文学的先遣小组,狂热地到处兜售中国大陆的地下文学。他们在推介一些被遮蔽的文学作品方面功不可没,除此之外,他们的观点和立场像是在意气用事。毫无疑问,以政治标准来确认文学的价值是不公正的,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研究者长期忽视中国的地下文学,这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作为研究者对此视而不见,无疑是一大缺失。而马建等人以此全盘否定大陆业已存在的文学史,显然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他们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时,也陷入了以政治标准来解释文学的怪圈。1997年,马建从香港来到欧洲,一袭黑衣,依然保持着高度的神秘感。长年不洗的黑色罩衫下面,掩盖着一系列精彩的故事,但这并不构成马建写作的灵感和动力。

马建的小说写作一直在两个极端摇摆:这个人有着偏执的语言狂想症,他不可遏止地在语言的不及物地带神游,他把那些语词弄得疲惫不堪,当然也毫不留情地把任何职业的和非职业的读者弄得精疲力竭;另一方面,他又始终不渝地自虐性地强化政治情结,用经验与直觉去冲击政治之墙是他所热衷的事业。这两方面从来没有得到理性的结合,它们以任性的自虐性方式呈两极发展。也许这根源于马建的天性,在马建的精神深处,这两者都是写作的本质。

《九条叉路》应当是马建离开中国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完成于1992年,迟至1995年才由台湾远流出版社出版。“九条叉路”像是马建所有写作的象征,他这么多年的写作,就像是在九条叉路上行走,也只有这个人才有这样的耐性和超常规的才能。这部小说的情节扑朔迷离,每一个具体片断都很清晰,但整体却漫无头绪。小说叙事把云南边陲少数民族基诺人的故事与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故事混为一体,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时空错位感。基诺人聚居在云南边陲西双版纳的基诺山周围,1979年被正式宣布为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本世纪50年代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在雅奴寨还保留着同姓共居一长房的习俗。1968年全国各地的知青来到由村民和解放军组建的生产建设兵团安家落户,他们是汉族。小说所叙述和描述的事情差不多都在基诺山一带,差不多在同一时空发生的故事,却像是相距几千年。因为这两个故事在精神上不是同一个时代,前者像是蒙昧未开化的新石器时期,后者则是发生在现代文明的时间序列内。马建是有意制造“时间和空间擦肩而过”的效果。马建说:“小说是个死神,它把生命变成命运,把记忆变成存在,把时间的延续变成一个被指向的具有意义的空间。它召集生灵又把它们变成幽灵。”这两个同一时空而又具有完全不同的历史心灵的故事被强制性地置放地一起,马建到底要在二者之间表现什么样的特殊连接关系?这一点在小说的叙事中并不明确,就在马建的叙事动机中也不甚了了。对于马建来说,这二者是否实际构成恰当的隐喻关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相互映射,给叙事提供了一种复杂多变的形式的可能性,提示了多元化的时空感觉,同时制造了关于生与死的不可知的神秘主义底蕴。

关于基诺族的故事围绕一个叫做腰子的男人展开,故事的核心是关于原始氏族社会中的人的生与死以及性的观念。腰子作为一个叙述原点,他与阿东少妞半途而废的恋情构成叙述展开的基本动机,对早逝的阿东少妞孜孜不倦的追忆,使腰子看上去像个烦恼的少年维特,只是关于灵魂转世的远古迷信,才透示着一些原始部族的气息。这一部分的叙事,与其说是探究原始部族人的生死观念,不如说是马建对生死与性爱的形而上思考,这种思考看上去漫无边际,实则与中国现实严重匮乏的关于人的生存价值的反省息息相通。也正因为此,马建同时在叙述当代知青的故事。在一个绝对的精神之父的阴影底下,任何个人都失去了自足性和完整性,每个人似乎都无名无姓,都被肢解为一些肉体部位。人体解剖学的名称成为对一代知青的重新命名:直肠、三角饥迷走神经、心尖、输尿管、假声带、肋骨、喉结、掌心、三角肌,等等。男知青变成一些劣等的农村多余劳动力,女青年则同样处精神和肉体严重异化的状况,有些人甚至成为生产建设兵团头目们的泄欲工具。小说中出现的那些用生理学名词命名的人物,都是一些失去自主性的个人,他们被剥夺了精神性的存在之后,生理也不可避免地处在异化状况。马建的写作一直就与生理学结下不解之缘,他也许是当代中国少有的唯生理主义的作家,没有人像他那样贴近人的知觉系统展开叙述,那么细致地解剖人的生理本能,从这里出发去揭示人的心理和欲望。对于马建来说,人首先是一个生理的人,当人作为生理的人被扭曲之后,他随后的所有心理和精神都必然发生错位。马建毫不掩饰地揭露了极“左”路线统治下,中国人的生理(肉体)存在权力被剥夺乃至于被扭曲的严重状况。

同类推荐
  • 舒勒的怪兽:一位父亲与他失语症女儿的漫长治疗旅程

    舒勒的怪兽:一位父亲与他失语症女儿的漫长治疗旅程

    《舒勒的怪兽》真实地讲述了一个有趣、感人的故事。它有关一个家庭,更确切地说,有关一个女孩。面对夺走她声音的怪兽,他们没有言弃,没有灰心。
  • 二弟的碉堡

    二弟的碉堡

    杨遥写底层写可怜写卑微,写小人物的“小”,常常避开艰辛或苦难,喜欢在他的“小制作”中变换不同的角度。他的叙述比较放松,并不制造复杂的情节,也不介入人物的纠葛,把自己当成一个故事现场外面的旁观者。无论什么题材,无论笔下人物多么普通,杨遥总是努力使他们鲜活起来。他更感兴趣的,似乎是在寻常群体中挖掘不同寻常的异类,让他们进行非同寻常的表演,并把表演的“现场”推至虚幻的情境当中,在这方面,他的想象力和才华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
  • 韶年华韵

    韶年华韵

    本书分为人物·雄浑、追忆·洗练、感悟·超诣、寄语·流动四部分,收录有《走进光华的思考者》、《我看见了天使》、《四年的渐变》、《离别的季节》等文章。
  • 财富如水

    财富如水

    《财富如水》是警世大言,给一个时代提供了一种道德方向,伦理精神,带有启示性。书里面充满一种庄严感和良知感。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一本书,充满了智慧,充满了问题,提供了很多很可靠的答案。财富对每个人都极其重要,然而如何获取财富和如何对待财富将是一个与人的生命同等深奥和深刻的问题。《财富如水》为我们透析了这样一个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因而读它有无限益处。这部书看起来不厚,但每一篇东西都充满经典。
  • 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

    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华语电影日益成为国际电影研究领域的一门显学。华语电影跨越地域局限、注重文化语言共同性的研究视角,呼应了两岸三地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心理层面的多元互动。《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本书立足当代华语文化政治与工业的“活实践”,以跨地产业合作、美学流变、独立影像与都市电影为研究切入点,以期推动华语电影的学术范式更新,促进学科专业知识积累,为读者奉上国内外优秀学者在相关领域的最新创见。
热门推荐
  • 穿越时空线

    穿越时空线

    新人作者在看到我的书的时候,如果感到不适可以先看最后的番外!
  • 金银岛

    金银岛

    这是一个资本家、码头老大和地主并存的世界。马天,一个被师父胡风夺舍的徒弟,拥有强大的识货能力帮助他获得一件件宝物,拥有最好的讲故事能力,帮助他一次次化险为夷。这是一个青黄不接的时代,各路阶级轮番登场,马天到底会站在哪边呢?他又会面临什么样的选择呢?=====我是个不会写简介的人,但是我知道当你看了这本书的时候,你的得到感会得到异常充足的满足,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成哑女

    穿越成哑女

    穿越前本人最大的本事就是吃喝懒散耍赖,晃晃二十几岁,还没有男人追,够衰的,够喷血的!上帝都没有耐心了,天堂去不了,地狱里还不容我罪恶还不达标的人,只好在人间某个地方该改造!穿越——上帝闪了眼,我竟是美人一个,周围帅哥云集,腰包满满,手一挥,月亮都能摘了,可是……我却文艺了,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却专情了,死心塌地的专一。然而又不合时宜,一场轩轩嚷嚷的人生开始了……
  • 逆袭超能战修仙

    逆袭超能战修仙

    你有高深境界修为很牛是吧!那有本事让哥摸一下可敢。你有先天功法与逆天神器是吗?那有本事让哥摸一下必死。你有万千种的机遇与主角光环获得上位是卟。那有本事让哥再摸下,绝对让你的人生处处坑不起。
  • 沐华轩

    沐华轩

    十年前,她是百仴候府的掌上明珠,锦衣玉食,却不想,一夜之间,家破人亡,父亲惨死于叔父手下,母亲为爱殉情,她被叔父赶出侯府,从此颠沛流离,衣不蔽体;十年后,她是天下第一名伶,多少人一掷千金,只为她,她本以为就此了断一生,不想叔父找上门来,要她替姐出嫁。世间如此之大,哪里才是她的容身之所?她又该何去何从?
  • 神魔第七战

    神魔第七战

    万年前的紫金大陆,掀起一场神与魔的争霸。一场持续千年的大战导致紫金大陆生灵涂炭,大陆一片萧条。远古九大魔族不得不与神界三大天王联合,共同对抗大战的源头,神魔混沌族。罪魁祸首的神魔混沌族几乎消失殆尽,仅存的神魔混沌族被放逐于无极世界。圣族的圣祖是否依旧存在于世?神魔混沌族究竟为何种族?无极世界中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且看【神魔第七战】!
  • 蛋糕的爱

    蛋糕的爱

    幸福在来的时候总是虚浮飘渺,却能够泛起你心底的涟漪。让我们彼此感受属于内心深处起伏跌宕,让心情品尝甜美的蛋糕,过一段甜美的生活……
  • 异界齐天纪

    异界齐天纪

    主要讲述齐天的不平凡穿越一生!他从小就遭受着父母双方的争吵不休,让他童年阴影颇深。直到他16周岁生日那天,他莫名的睡觉了成了植物人,他的潜意识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 网游之大神别追我

    网游之大神别追我

    “你的时代,你的网游,欢迎来到Lv世界。”她,犯二少女,总是在不该犯二的时候犯二。打得过敌人,斗得过白莲花,却败在了大神膝下。【私聊】晓夜微白:我们成亲吧。【私聊】倾城倾梦:大神,你确定你没有表错人。她欢欢喜喜的和大神成亲。...【私聊】倾城倾梦:我们离了吧。[系统]:倾城倾梦提出强制离婚,本系统宣布倾城倾梦和晓夜微白之间的感情破灭,离婚成功。...“你还要闹多久。”“我要闹你这一辈子。”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也有一种爱叫做此生陪你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