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70700000025

第25章 初三初四看月亮(2)

初一的早晨,儿子醒来,香梅对他说,武儿,问你爸爸好呀。儿子说,还没过年就问呀?香梅说都初一了你还过啥年?儿子不知道初一是什么概念,说初一了咋啦?还没到午夜起来问好哩。香梅笑,说午夜已经过了,你就等吧!儿子瞪着眼说,过了?过了怎么不叫醒我?说着,咧嘴就哭了。儿子等待这个午夜等了一年,小孩子的那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却不应该哭,乡下的说法,大年初一是不能哭的,家里死了人都不哭,图得是一年吉利。香梅就喝斥儿子,说你闭嘴,再哭我拿刀剁了你!你当是在老家呀?半夜起来问好,你在这儿半夜起来干啥?到处黑灯瞎火的,连鞭炮都不放。儿子仍哭,说,那么我不在这儿过年。朱文急忙给儿子许愿,说明年带儿子回老家过年。虽然儿子不哭了,但想到还有一年的等待,心里仍不痛快。香梅又说,问你爸爸好呀?儿子就拖着哭腔说,爸爸好,妈妈好。

朱文和香梅都应了个“好”字,儿子就从朱文的手里接过了二十块压岁钱。

朱文比同年入伍的兵进步慢,所以家属晚随军了一年,其他的老乡家属已经在这儿过了一个春节了。老乡们觉得朱文的家属刚随军,就约定初一都到朱文家聚会。老乡们一来,都说家乡话,香梅听了就觉得亲切,觉得有些过年的味道了。屋子小,床上床下都坐满了人,实在没地方坐的,就蹲在厨房里,都像在自己家一样随便。中午饭,香梅把家里值得品尝的食品都端出来,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炒了。

老乡们走后,屋子突然寂静下来。香梅开始收拾纷乱的屋子,心里平静如水。对于她来说,这个年已经过完了。

驻京部队的随军家属找工作难,别看北京这么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但是适合随军家属工作的地方实在不多。现在许多单位的工作人员都在下岗,处于出多进少的现状。随军家属大多数都没有技术特长,即使有一定专业的,也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比方你在老家的银行工作,到了北京进银行工作就难了。当然,最难的还是像香梅这样的农村家属,别说专业技术,高中毕业的就算有文化了,年龄大了不说,长得也五大三粗,放在哪儿都扎眼。朱文是训练参谋,没有职权,在社会上认识的朋友不多,没有门路给香梅找工作,只能依靠部队组织。过去部队为了解决干部随军家属就业问题,曾经开办了一些小型企业,有服装加工厂、包装材料厂、鞋厂、蛋糕加工厂,等等,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小厂子纷纷倒闭,后来上级又有规定,部队不允许搞企业,于是彻底下马,解决随军家属就业就只有依靠地方政府。部队每年都要与当地的民政、人事、劳动以及街道办事处联合举办两次干部家属就业洽谈会,一次在春节后,一次在“八一”前。

香梅在春节后的洽谈会上没有被洽谈出去,长相不要介绍了,明摆在这儿,想掩藏都掩藏不住,用人单位看了就都一脸愁苦表情。问她有啥特长,她说,我是党员。用人单位不能说党员不是特长,都说党员好党员好,可以发挥带头作用,但只是党员不行,还要会干什么事情。香梅又说,会搞计划生育工作。用人单位摇摇头,说城市的计划生育工作根本不用搞,你给钱都没有人愿意多生育。终于没有单位接受香梅,她要再等“八一”的洽谈会了。当然,很多像香梅这样的家属没有洽谈出去,部队的首长很焦急,宴请地方用人单位的领导时,部队首长频频与他们碰杯,一再说,请多帮助我们解决几个就业指标,这是关系到我们部队建设的大计。后来部队首长都喝醉了,那些没有被洽谈出去的家属很感动,说你看部队首长为了我们的工作,喝酒喝得胃出血了,我们也就别牢骚了,等下一次吧。

香梅的事情没忙出结果来,朱文又慌着去忙儿子朱武入学的事情。部队驻地的小学是北京市的重点小学,附近驻华大使馆的孩子都在这所学校读书,一般人的子女很难进去。按照规定,部队干部的子女在部队驻地的学校接受教育,但是规定是规定,具体操作起来就有许多环节疙疙瘩瘩不顺畅。朱文就去疏通那些疙瘩的地方,等到把儿子送到了学校后,回头仔细一想,发现那些疙瘩的环节,其实都是鼓起的一张张嘴,塞进去人民币后,这些嘴便都闭上了。

儿子入学了,朱文却不能松口气,事情还没完。儿子从农村来,一口家乡话,谁都听不明白,影响了他跟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学习成绩一直不好。香梅文化不高,所以只能让朱文晚上给他辅导。部队晚上的事情特别多,值班、查哨、开会、学习等等,朱文必须参加,而儿子的功课又必须辅导,他就两边穿插着跑,每天弄得紧紧张张的。人的事情杂乱了,心绪也跟着乱,心绪不好脾气就不好,这是连锁反应。有一段时间,部队搞作风纪律整顿,白天晚上都组织学习。那天晚上,朱文回家急着吃饭,香梅却没有做好,他就把屋里的东西弄得叮当响,说,你在家里都忙了些啥?什么活都不干,你连饭都不想做了?

本来香梅没有工作,心里就别扭,听朱文这么一说,她便急了,说我想啥也不干在家闲着的?你有本事给我找工作,我才不愿白吃白喝你的!香梅嘴上牢骚着,其实心里后悔忘了看表做饭,手下的动作就特别快,先做了比较简单的面条,想让朱文先吃了走。但是不等她把面条从锅里捞出来,朱文已经气呼呼地走了。朱文一走,她的心就空落落的,恨不得打自己两个嘴巴。儿子吃了饭写作业去了,她却一口饭没吃,呆呆地坐着,不停地看表。快九点了,朱文才散会回来,她急忙弄饭,满脸的惶恐和愧疚。朱文的脸色却没有好转,因为儿子眼看就要睡觉了,他还没有给儿子辅导作业,于是并不急着吃饭,而是忙着检查儿子的作业,香梅叫他吃饭,叫了两声他没吭气,也就不敢再叫了。

儿子朱武睡觉后,朱文草草吃了几口饭,也闷头躺下。香梅把屋子收拾利索,又把朱文明天早晨出操用的武装带、帽子和胶鞋摆放整齐,才轻轻地躺下。这时候,她发现朱文还没有睡着,就温柔地说,咋还不睡?朱文不答,翻了个身子。她担心男人还生着自己的气,睡不实,于是就把自己的身子脱得一丝不挂,喂到男人被窝里。当朱文把她喂过去的身子揽进怀里时,她的心才一阵宽慰,如释重负地喘息一声。

在香梅心里,朱文的工作是最最重要的,是他们这个家庭的支柱,没有了男人的工作,就没有了家庭的一切,现在的随军,将来的房子,还有她的工作安排等等,哪一点不得靠男人去挣来?男人的工作干不好,在部队还会有地位吗?人嘛,要想被别人看得起,就要干好自己的事情。香梅想,自己每年被乡镇评为优秀妇女干部,不就是干出来的?

但是儿子朱武不懂得香梅的心事,常常惹得朱文烦躁。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还经常和同学打架,脸上被同学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其实打架也不为别的事情,就是因为朱武说山东话,习惯把“不知道”说成“知不道”,同学们觉得好笑,见了他就喊“知不道,知不道--”,然后哄笑。这种嘲笑,并没有多少恶意,如果是成年人,也就一笑了之,但对于孩子来说,就觉得是奇耻大辱了。朱武听到同学们这么叫他,就去追赶,和同学扭打作一团,那边是一群人,他却是单枪匹马,所以脸上总是要被撕出血痕。

有一天晚上,朱文又发现儿子脸上多了几条血痕,就生气地训斥朱武,说,他们叫你“知不道”,就让他们叫吧,有啥丢脸的?你就是爱打架,再打架我把你的手剁了!朱文本来是想吓唬儿子,让儿子别再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打架,好好用心学习,没想到这么一说,儿子委屈地哭闹起来,坚决不去上学了,要求立即回老家。朱武抱着香梅的腿,哭着说,妈妈,咱们回老家吧回老家吧,我想和黑蛋在一起上学。黑蛋是老家邻居的孩子,和朱武一起长大的,又在一个班级上学,朱武在北京受了同学的欺负,自然想到了家乡的小伙伴。

朱武哭得很伤心,竟勾起了香梅的思乡之情,她把儿子搂进怀里哄着说,你别哭,明天我给你去买“大力士”。“大力士”是一套玩具,儿子一直缠着她要买。她左哄右哄,儿子总算不哭了,她就拍打着儿子睡觉,像哄婴儿似的哼着曲子,身子一摇一晃的。她嘴里哼的是:初一生,初二长,初三初四看月亮……

儿子渐渐地在她怀里睡熟了,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向窗外眺望。外面黑黑的,没有月亮,自从来到北京后,她一次月亮也没有看到。北京天空的大气层被污染了,总是灰蒙蒙的不明朗,即使有一丝月亮的清辉洒下来,也被城市的万家灯火覆盖了。因此她在哼着月亮歌谣的时候,眼前出现的是她离家之前的那个晚上看到的那弯镰刀样的月牙儿。她哼着,竟有两行泪水静静地流在脸上。

隔壁的彭股长,有一个女孩子,和朱武在一个学校上学,却不在一个班级。学校里的学生有几百名,不在一个班级,在学校见面的机会并不多。但是放学回家,两个孩子就凑在了一起,你追我赶的,满院子的笑声像小鸽子乱飞,扑扑楞楞的。大人们见了,也会被他们的笑声感染了,跟着笑,骂一句,这些小崽子。

挺好的氛围却愣是被彭股长的家属破坏了。那天两个孩子正欢笑着,韩涵过去抓住她的女孩子,对着屁股打了一巴掌,说,我跟你说几次了,你怎么不听?女孩怯怯地流着泪远离了朱武。香梅听了心里挺别扭,听韩涵训孩子的口气,一定是在家里多次叮嘱不允许跟朱武玩耍。孩子们还小,大人们即使有点矛盾,也不能把孩子牵扯进来,孩子们懂个啥?

但是孩子们没有记性,玩着玩着就凑在一起了,大多是朱武先去找女孩。韩涵发现了,免不了训斥女孩,为此女孩没少哭,香梅看了就心疼。其实,两家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的,不就是因为一点小事发生摩擦了吗?香梅觉得为了孩子,大人们也应该和睦相处。于是,她与韩涵碰了照面,就忙对着韩涵笑一笑,尽管韩涵的脸色仍旧阴着,她也不生气。

朱文见香梅那个样子,很不高兴,说你低三下四的干啥?又不吃他们穿他们的,用不着巴结他们。香梅瞪朱文一眼,说你个大男人,咋整天小肚鸡肠的?跟她说句话打个招呼就低她一头啦?香梅说,你在单位见了彭股长,也别吊着个脸,你看咱乡村哪天没有个吵吵闹闹的事情?到了过年的时候都要给对方个笑脸。确实,在香梅村里,平日里闹了别扭的两家人,到了大年三十晚上拜年的时候,晚辈便打发自己的孩子作为外交使节,去对方家里拜年。乡下最讲辈份,如果两家的父母是同辈份的人,双方都会把孩子早早派出去。对方即使心里再有多大的怨气,见人家的孩子来拜年了,立即满脸灿烂的笑,那种热情比没有发生矛盾前还高昂。这就是乡下人的淳朴,这就是乡下人的处事方式啊。

朱文虽然嘴上对香梅说,我才不巴结他呢,当个股长就狗添鸡巴自美了,嘁!但是,平日里因为工作和彭股长打交道,也还心平气和的,表面上没有让其他干部看出矛盾的痕迹。

彭股长却不注意,仍是一副牛乎乎的样子。有一天早操,朱文点名的时候,发现彭股长没有出操,就按照惯例把彭股长的名字写到小黑板上,挂在机关办公大楼门前。彭股长心里恼火,觉得这是朱文故意给他抹眼药,就对其他机关干部说,他朱文不就负责点名吗?自己觉得了不得了!又说,你们不知道吧?他老婆平时说话像个大喇叭,晚上弄那事的时候动静也特别大,像杀猪似地嚎,搅得我们睡不踏实。机关干部就哄堂大笑,见了朱文还追着朱文寻根问底,核实是真是假。后来朱文站在队列前点名的时候,队伍里经常突然发出一阵笑,朱文知道他们为什么笑,他便很尴尬地胀红了脸。

一天晚上,朱文回家就在香梅面前骂彭股长,说,你以后不要搭理他们,他们不是人!香梅听朱文一说缘由,也羞恼地骂,说,他彭股长一个大男人,咋这么下流,明天我找你们领导去!

朱文以为香梅只是气愤地说说而已,没想到第二天上午她真的去找政委了,而且啥也不避讳,把彭股长说的那些下流话都说出来了。农村女人就是这样泼辣,你别惹急了她,惹急了她能在你的脸上咬下块肉来,让你永远留下块耻辱的疤痕。当时政委的脸就红一块白一块的,给香梅道歉说,彭股长的思想这么这么的那个,都是我的错我的错,我一定好好教育他。政委把香梅送出屋子,立即把彭股长和后勤处长叫到办公室,一顿狠批,一直把彭股长批哭了,把后勤处长批得直跺脚,政委这才对后勤处长说,你们后勤处先回去开会讨论,给我拿出个处理意见,然后上党委会研究处理意见,这么个样子还当股长,真给我们机关干部丢脸!

明摆着,政委说话的意思,彭股长不仅股长当不成了,在机关也别呆了。处长回去后就召集后勤处的干部开会讨论,把彭股长吓懵了,会上一句话没敢说。到了晚上,他就提了礼品去处长家里,竟在处长面前哭了,请求处长能宽大处理。彭股长想,股长的职务丢了就全完了,这是个肥位置,怎么也得保住呀,越这么想,哭得就越伤心,最后处长被感动了,说不是我要撤了你,是政委的意思你不知道?你找政委说说去吧。彭股长没有胆量找政委,就缠住处长不放,说,处长你帮我这个忙,去找政委求个情。处长终于答应了,说先去找政委商量商量吧。其实处长也不想把彭股长撤了,一是彭股长是他的小老乡,一些事情用起来方便;二是处理后勤处的干部,也算是打了自己的脸。

后来处长去找政委的时候,首先做了自我批评,请求政委处理他,说,彭股长应该受处理,但是最应该受处理的是我这个处长。政委一听就明白了,问处长,说你看怎么处理彭股长?处长说,让他写出检查,在机关干部大会上读,再去给朱参谋的家属当面道歉。政委想了想,就同意了处长的意见。处长毕竟是一个部门的领导,总要给他个面子。

不过对于彭股长来说,这种处理已经很重了。他在机关干部大会上做了检查,又在处长的监督下红着脸去朱参谋家里,给香梅道歉,应该说那张脸已经弄得不像样子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在机关抬不起头,像打了蔫的庄稼。

机关的干部都说朱文很有绝招,竟指使老婆告状。朱文听了也不解释,知道解释也没用,该怎么干还怎么干,一个训练参谋已经是最没出息了,还能把我怎么着?训练的事情抓好,其它的啥也不奢望得到。

只是,他和彭股长的关系却成了化解不开的死结。

彭股长在社会上的关系比较多,很快给家属韩涵在一家房地产公司找到了工作,每月工资近两千元。韩涵的打扮就更现代了,模样越来越摩登,走起路来身子一摇三摆。她上下班都要经过部队的训练场,有时兵们正训练着,她就旁若无人地从一列列兵们面前晃过,晃得兵们眼睛生疼,兵们都说她是“洪湖水,浪打浪”。每次见她走来,只要有人说“浪打浪”来啦,大家就明白了,目光齐唰唰地投到她身上。

同类推荐
  • 谦卑的人有福

    谦卑的人有福

    人生在世,为人处世是一生的必修课。做人是一种学问,处世是一门艺术。做何种人,如何做人?本书精选了季羡林、王蒙、蒋子龙、铁凝等名家的经典作品,带您重新认识谦虚、善良、减实、克制、礼貌等道德品质,让您学会打造良知这张行走世间的通行证。
  • 改变:留学年代的脸谱

    改变:留学年代的脸谱

    留学,要不要去?去了又会怎样?各星座各型号80后们留学档案全分享,最真实的留学体验,最精彩的国外生活。他们的人生因为留学而有了五光十色的相遇,也有了刻骨铭心的磨难,他们的人生从此改变!
  • 蒙田随笔全集上卷(英文版)

    蒙田随笔全集上卷(英文版)

    《蒙田随笔全集》共107章,100余万字,于1580—1588年分三卷先后在法国出版。此后,该书再没有绝版过。《蒙田随笔全集》卷帙浩繁,旁征博引,文采斐然,娓娓动人,与培根的《人生论》和帕斯卡尔的《思想录》(已经收录于“最经典英语文库”),并称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之作。从此,随笔(essay)作为一种文体确立下来。《蒙田随笔全集》创作的背景正是法国内战期间,宗教战争的残酷深深刺痛蒙田的心,家国离乱的悲哀与痛楚,贯穿随笔创作的过程中。然而,思想者的身份使他在创作中尽量保持一种理性和深沉,他将愤懑之情化作清新激扬的文字,通过谈自己而谈人类、谈世界,侃侃而谈中,引导人们去体会文字间蕴含的人生真谛。
  • 做人做事做学问

    做人做事做学问

    本书收入了姜维壮的《我心目中的许毅同志》、白景明的《一位永葆学术激情的经济学家》、韩继东的《许毅国民经济成本理论与产业结构调整》等文章。
  • 像个孩子:泰戈尔诗歌精选

    像个孩子:泰戈尔诗歌精选

    《像个孩子:泰戈尔诗歌精选》收录《新月集》《飞鸟集》《采果集》《园丁集》《爱者之贻与歧路》等泰戈尔代表诗作。《新月集》歌颂了两大主题——童真与母爱。童真是人类最宝贵的天性,给喧嚣冲突的世界带来了宁静与安稳,而母爱是人类最纯洁的感情,给浮躁迷茫的心灵带来了温暖与力量。意蕴深长的诗行引领读者回归纯净的儿童世界,重温无私的博大母爱。《飞鸟集》是世界上杰出的哲理诗集之一,是一部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集,三百余首清丽的小诗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思考,启示着读者执着追求理想、不懈寻求智慧。
热门推荐
  • 都市之魔神驾到

    都市之魔神驾到

    至强者重生都市,携神秘系统制霸天下。灵气复苏,异族入侵,地球开启新篇章。
  • 重生之鬼医凤九

    重生之鬼医凤九

    她,现代隐门门主,精医毒,擅暗杀,世人眼中的变态鬼才,一次意外身亡,却重生在个被毁容的少女身上。身份被换?回归家族无望?身份可以不要,家可以不回,但那害了前身的人,若不报仇雪恨能对得起自己的鬼医之名?朝风云骤起,群雄争霸!且看她如何一袭红衣走天下,剑挑群雄震苍穹!
  • 一抹红尘泪

    一抹红尘泪

    【两岸文学PK大赛】遥遥世界朴朴红尘世情感泪满天一抹红尘泪得望处穿秋水难言尽人生爱你永不变
  • 三生三世星花缘

    三生三世星花缘

    “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少女再一次问道。“没有为什么。”男子淡淡的回答。“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对一个人好呢,你是不是上辈子欠了我很多钱?”少女狡黠的笑了一下。男子看着她,嘴角似乎有了弧度,可转瞬即逝,“或许吧。”前世。“洛星河,我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都不要再认识你!”女子颤抖着手,抹去了嘴角的血迹。“花无心,如果今日你死了,我就拿你满门族人陪葬!”男子手握长剑,看着站在悬崖边满身是血的女子。“呵呵,好一个岐山掌门,今日,我真是长见识了,也罢,与其屈辱的活着,不如一死!爹,娘,女儿来了!”女子毅然决然的跳了下去。“不要!”手中空空如也,男子久久不能回神,心儿,如果有下一世,我愿生死护你周全。
  • 万道龙尊

    万道龙尊

    在我从地球华夏登临这一地开始,任何天才,任何强者,任何敌人,任何异族,统统被我踩在脚底!你马上知道,我是谁!——龙珠在手,我是不朽,木东。
  • 惊涛动力:威力无比的海洋能

    惊涛动力:威力无比的海洋能

    世界本来就是充满了未知的,而好奇心正是推动世界前进的重要力量之一。浩瀚无边的海洋,一道道波浪不断涌来,撞击在岩石上,发出天崩地裂的吼声,喷溅着雪白的泡沫。在这蔚蓝的海洋中蕴藏着威力无比的能量,
  • 农门寡妇:扑倒将军大人

    农门寡妇:扑倒将军大人

    身为中医世家第一传人的苏绝穿越了,莫明成了杏花村的小寡妇,还被浸了猪笼。这小叔子时时惦记着她那一亩三分地不说,这小姑子还整天嘴闲的对她疯传是非,这还让不让人活啊?所以,某人要崛起。卷起袖子就开干,打小叔,斗妯娌,踹流氓……等等,啥,流氓是当朝大将军?赖在榻上还不走了,两个字“滚蛋”!别以为大将军的身份就了不起,姐还没说姐是村里第一富婆呢。
  • 易春秋

    易春秋

    一个略显平淡的故事,讲述了几个人,一段往事。若愿细读,或能在某个瞬间,重温心中久违的画面,又或者,拾得些许点滴,如易经,如玄学,如香道及中医。秉烛夜读,或有其趣,如有所悟,当谢机缘。
  • 重生之别样精彩

    重生之别样精彩

    一个误入歧途的叛逆少年失手杀人被判处死刑,匪夷所思的重生到学生时代,想到自己上一世的所作所为,王强痛下决心,决不重蹈覆辙!上苍给我一次重写人生的机会,会不会还有遗憾?
  • 时光不待星辰依旧

    时光不待星辰依旧

    那个同桌,你还记得吗?时光荏苒三年,她从未想过茫茫人海里,似两枚薄帆的她和他,会再次相逢于桂香纷飞的彼岸。她是:原来你还记得我?他是:怎么可能忘记。冷若冰霜的他只在她面前卸下铠甲,栀子花开的彼年,也只为她画下了行云流水的仰望。爱笑偏科,是她的专属代码;即使偏得惨不忍睹,她也只钟爱他的辅导。唯因再相见,那早已悄然扎了根的情愫,酿成花骨朵,随时光静默,在某个瞬间,霎时怦然……毒舌妇闺蜜,纵使毒液肆无忌惮,却也因爱多愁善感。然而十年之谊,有时又何尝经得起一个浪头的猝然来袭?璀璨的年华,朋友,好朋友;嫉妒,羡慕;热泪,欢笑;爱,被爱……未知的命运,到底是直接开出了甜蜜婀娜的花,还是在年轮里深藏了苦涩的蕊,让年少的他们慢慢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