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09300000006

第6章

路边一年四季有油氽臭豆腐干的小摊,一只煤炉,一口油锅,一个老板,老板一般是老大娘,一边氽臭豆腐干,一边和你招呼。每次在等臭豆腐干出油锅的那刻,我总会与老板多交谈几句,她会把这一条街上最近发生的大事都告诉我:林金荣越长越漂亮;陈家的老二真有出息,去非洲做外交官了;老莫两口子这两天老上饭店,之大爷家被偷了古董,喔,这是好多年前的事了;王进文还有个名,叫什么庵的,就是“庵堂相会”的“庵”;对了,高家给女儿取的名,更怪,你想不到吧,叫“高山流水”;小水这姑娘大方,嫁的人也好;喃,那个窗户看见了吧,天天晚上最迟熄灯的,住着个作家,叫洪烛;阿坚去了西藏,回来带了一箱羊头,在路口卖呢,警察也不敢管,怕坏了民族交情;刘姐你知道吧,升主任啦;顾盼这个家伙,老胡说八道;哎哟哟,喔喂,臭豆腐干全焦了……老大娘老板与我聊天儿,好像她知道的人,我都该认识似的。我连吃了五块臭豆腐干,一抹油嘴,觉得自己是这条街上的巴尔扎克。

附记:北京的菜市场上见不到卖臭豆腐干的,我想了个办法,买几块五香豆腐干,用吃剩的“王致和”臭豆腐囟(倒掉多暴殄天物)泡一天,油里一汆,差不多就是在江南吃到的味道。尽管色相上黑一点,聊胜于无吧:俺老车炸金砖不成,就炸土砖。

我是爱吃家常菜的,许多家常菜看看没色相,味道却很透彻。

口感之妙,难以言传:全在似与不似之间矣。

也许如此吧,细节消失,臻于几乎空明的境界--美食是很抽象主义的。

一到冬天,苏州家家户户腌咸菜,这倒也是一景。但是是老景。现在几乎看不到了。小巷的逐渐消失,老苏州陆续搬进新公房,腌咸菜不方便。

咸菜由这两种菜腌成:大青菜和雪里蕻。

买来的大青菜和雪里蕻先摊挂在竹杆上、竹节架上晾晒几天,使它们的梗叶疲软,腌起来就不至于断碎。因为要用力踩的。

大青菜和雪里蕻就这么晾晒几天后,再洗一洗,又摊挂到竹杆上、竹节架上沥水。沥一天半日的工夫,就可以放进咸菜缸里腌了。

苏州人家以前都有咸菜缸,平日里放在客堂角落、天井角落,冬天派用场。

有一年秋天,我在咸菜缸里发现只蟋蟀,咸菜缸这么高,它是怎么跳进去的?

跳是跳不进的,蟋蟀是爬进去的。后来我才明白。

咸菜缸里铺一层大青菜或者雪里蕻,洒一层盐。盐是粗盐,亮晶晶,暗蓝色的--粗盐散射着暗蓝色的光,伸缩小小的舌头。有的颗粒有麻将骰子那般大,骨碌碌滚动。

这样的粗盐也已少见了。

有把大青菜和雪里蕻混腌的,也有单腌的。腌的时候,人要爬进咸菜缸,用脚踩,踩实了才罢休。有穿着套鞋、球鞋踩的,也有光着脚丫踩的。老人说,童子光着脚丫踩,咸菜会更香。光着脚丫踩,总是有点恶心。所以上了岁数的苏州人--一些老太,现在在市场里买咸菜,还总会忍不住地问一句:

“阿是赤脚踏的?”

“好婆阿,现在还有啥人赤脚,全穿鞋子哉。”

卖咸菜的乡下人照例这样回答。

一缸菜踩得结结实实后,压上块石头,盖上只竹匾,就大事完结了。

腌咸菜的压石,不是随随便便的石头,是老房子庭柱的础石,像国子监里收藏的石鼓。吴昌硕在苏州一住二十余年,石鼓文写得出类拔萃,有腌雪里蕻的味道。

腌好的大青菜叫咸菜,腌好的雪里蕻叫雪菜。

有时也把雪菜叫咸菜,但从没有把咸菜叫雪菜的。苏州人爱吃的“咸菜肉丝面”,这咸菜只能是雪菜,不会是咸菜--也就是说只能是腌雪里蕻,断不会是腌大青菜。

腌大青菜常常是生吃,回味甜津津的。

腌雪里蕻生吃有股石腊花的味道。这种花浓眉大眼,很符合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审美标准,那时候的女电影明星也个个浓眉大眼。这种花好养,只是花气涩涩的,带着辣味。

腌雪里蕻,也就是雪菜,炒熟了好吃。

“雪冬”是个时令菜,就是“雪菜炒冬笋”。“雪冬”是缩语,这一缩缩得雅气。这菜看似简单,要炒出味不容易。火候不到,难除腌雪里蕻的涩辣,也不去冬笋的涩辣。冬笋也有股涩辣味的。饭店里的“雪冬”往往火候不到,仅仅是有色而无香无味。味当然不会没有,只是是涩辣味。

“雪冬”的妙处在于青黄相接,香味互助。香味互助是一切菜肴的妙处,而色即是空。我已过了好色的境界,与其美色,不如美香,与其美香,不如美味。色好求,香稍难,味大不容易矣。

宋诗有香,宋之后的诗有色,所以难比唐诗--唐诗有味。这味与美味的味差不多,不是单一的甜味或者咸味,它是复合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饮食之道,色相与味道要能表里如一并驾齐驱,几乎是凤毛麟角。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漂亮女人常常缺乏风韵,风韵女人往往不够漂亮。漂亮是色相,风韵是味道。

我是爱吃家常菜的,许多家常菜看看没色相,味道却很透彻。比如“雪菜烧豆腐”,我姑祖母烧来,它的味道直指人心。也就是风韵弥漫。

看到楼下的雪地里抬出几根绿苗,不知是香葱还是青蒜,我就想吃慈姑了。看来我是把这几根绿苗当作青蒜的。清炒慈姑,加一撮青蒜,青蒜的浓香宽衣解带地进入慈姑半推半就的清苦生活之中,仿佛巫山云雨。何谓美食,食色一也。这样说来很无聊,意思不就是清炒慈姑好吃么。

但北京买不到慈姑。我跑了几个菜市场,小贩说:

“我没听说过,你去卖菌类的摊上看看。”

他们把慈姑以为是蘑菇之类的东西,情有可原。如果以为--买慈姑就是想买一个姑娘,条件不低,还要慈祥的--我把他们当作人贩子,而他们又把我当作光棍汉,那就要大惊小怪了。以前就抓过个菜贩子,菜贩子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他的专业是人贩子。

慈姑尽管不像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也有两种写法。

另一种写法是“茨菰”。

不知会不会再发展出第三种写法,比如“持股”。

我查《辞海》(缩印本,1979年版)“茨菰”条,上记“即慈姑”,就这三个字,光溜溜的,下面没有了。我总以为“慈姑”的这一种写法只是一部分人的风雅之举,而从《辞海》来看,“慈姑”的这一种写法似乎比“茨菰”更为通行。我找到“慈姑”条:

慈姑,泽泻科。多年生草本。叶柄粗而有棱,叶片戟形。花单性,花瓣白色,基部常绿色。八、九月间自叶腋抽生匍匐茎,钻入泥中,先端1-4节膨大成球茎,即“慈姑”,呈圆或长圆形,上有肥大的顶芽,表面有几条环状节。

我稍抄了几句,以后也可拿给菜贩子看:

“知道吧,这就是慈姑。”

清炒慈姑好吃,慈姑烧肉也好吃。而我最喜欢的还是米饭焖慈姑。饭熟慈姑熟,一只一只拔出来,上面粘着些米粒,趁热略蘸绵白糖,吃来自有真趣。不蘸绵白糖,那是别有真趣。有时会想,不蘸绵白糖的境界或许比蘸绵白糖的境界要高。但我还是要蘸绵白糖。美食无法无天,自以为是为上。

慈姑还有个偏方,专治咳嗽的。把慈姑磨成浆,加糖油炒。我母亲咳嗽久治不愈,这样吃了十几斤慈姑就好了。

江南的食物,或者说苏州的食物,我想慈姑还只能算第二,第一要数鸡头米。因为鸡头米的口感之美,难以言传。鸡头米是一种淡到了极致的末事。

她们坐在自家门口,兜售鸡头米。这是我在同里看到的,差不多已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为了招徕顾客,表示自己的鸡头米新鲜,她们不无粗暴地用老虎钳夹着鸡头米的外壳,那鸡头米的外壳是暗红色的。我想象不到鸡头米的外壳竟会如此坚硬。她的手指冒起紫血泡了。

一旦夹开鸡头米暗红色的外壳,它就洒落出溶溶欲滴的孕孕珠丸。

鸡头米在清水中煮十余分钟,再下糯米小圆子,汤要不宽不紧,甜要不满不损,大有软硬兼施瘦劲和丰腴的口感之妙。但还是难以言传:全在似与不似之间矣。

我查《辞海》(缩印本,1979年版)“鸡头米”条,只有“鸡头”,没有“鸡头米”

鸡头,1,植物名。即“芡”。2,山名(略)。

再查“芡”条:

芡,亦称“鸡头”。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全株有刺。叶圆盾形,浮于水面。夏季开花,花单生,带紫色。浆果海绵质,顶端有宿存的萼片,全面密生锐刺。种子球形,黑色。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我国各地均产。种子称“芡实”或“鸡头米”。

鸡头,是指海绵质的浆果,也就是指它整体的形状、色泽像鸡头,它蕴含着若干种子,而种子的外壳是暗红色的。夹开后,溶溶欲滴的孕孕珠丸其实是胚。在我看来,“鸡头米”的“米”是对胚的描绘,因为“米”更像是个比喻--那壳内之肉干净清白的品质。

看完“芡”条,有些失落,像自己所爱的女子被别人抢了去。“鸡头米”它“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我国各地均产”,原先我以为只有江南才有,或者说只有苏州才有。但我还是要说江南的食物或者苏州的食物第一依旧是鸡头米。吃东西要有氛围,要有环境,江南和苏州把吃鸡头米时的氛围与环境曾经烘托得万种风情一尘不染。

我在前面已说过菱了,现在还想说说。

人到中年会惊艳。我是在三十八九岁时才猛地发现水红菱之美。

我吃到过的菱有乌菱、和尚菱。乌菱的两角铁钩般翘起,也真有铁一样硬。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钓罢寒江雪后,我想他的蓑衣该是挂在乌菱上的--泥屋之中,乌菱为钩,凄清生活里耿介的饰物,现在想来是不乏古意,当时看来是大有新意。能新才能旧,一不小心说漏嘴了,这是文章的秘诀。

乌菱的皮质硬,肉质也硬。硬香。财大气粗,质硬味香。当然也有软香。软香的香是一种芳,软芳。红男绿女风流债,软芳硬香天下春。吃乌菱的时候像劈柴,拿着菜刀,手起刀落,把乌菱劈为两半。即使已把乌菱劈为两半了,吃起来也不容易,它的皮质厚,不像和尚菱那样一挤菱壳肉就会风起云涌。劈开的乌菱,还得用手指剥。我两鬓尚未苍苍但十指先黑了。乌菱的皮质里收藏着暗处的淡墨水,书写是若无若有的事情,当不了真也不能不当真。

小时候,我最爱吃的还是和尚菱。这种菱几乎没有角,就像和尚几乎没有头发。凡是菱总是有角的,菱在土话里叫成“菱角”;凡是和尚总是有头发的,除非是个秃子。只不过和尚菱的菱角很小,小得就像鲫鱼尾部的细刺。祖母用菜刀把和尚菱切开,我就挤着吃。从口感上讲,和尚菱的滋味比乌菱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也就是说才气小一点,那就要它读书滋补:我把和尚菱浸入梅菜扣肉的浓汁里,用文火焐熟了再吃。

吃东西,套用一个滥词(被当下用滥的词)“美食”,就是有的时候美食其天性,比如苦笋;有的时候美食其修养,比如鱼翅。我把和尚菱浸入梅菜扣肉的浓汁里用文火焐熟了再吃大概也就是美食其修养吧。

还有一种菱叫砂锅菱,形状我已记不清了,只记得它的皮色是黄兮兮白了了的,极仿佛砂锅的颜色。

一直不太爱吃水红菱。惊艳是近几年的事。

同类推荐
  • 灵魂的独语

    灵魂的独语

    “言必胜希腊“,“我们都是希腊人”,生活于现代西方人为什么对那个久已逝去的古希腊文明如此情有独钟,为什么对那个曾活跃于地中海的蕞小民族如此神往?这是因为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人是西方人公认的文化祖先。就是这个由大约200个弹丸邦组成的希腊民族几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
  • 凯尔特的薄暮

    凯尔特的薄暮

    我曾像任何艺术家一样,期望通过种种美好愉快而意义非凡的事物,在这个创伤而笨拙的世间构筑一个小天地,并以自己的洞察力,向任何听到我的呼喊而看过来的同胞,展现一个真正的爱尔兰。因此我忠实坦诚地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除了发些感慨之词,绝没有妄加臆想。
  • 对错都是为了爱

    对错都是为了爱

    我们争执对错,计算平衡,纠结胜负……却常常忘记了,彼此爱着,才是最重要的事。30多个故事,30多种不同的人生,30多次直面爱与生命的本质后才得到的透彻感动。在这本书里,历尽世事的刘墉不再传授如何披着铠甲识破假丑恶,反而用一双慧眼和一颗柔软的心,来帮我们认识被淹没在日常琐碎生活中的爱的面目。明明可以有更“精明”的选择,却义无反顾地选了“愚蠢”的那一项;明明爱本身一点也不公平,却从未想过舍弃;明明在心里深爱了一辈子,却无法说出一句简单的“我爱你”……
  • 无桨自帆

    无桨自帆

    常言道“世事难料”,渐趋式微的古体诗词,近一时期却大有风行当道之势。且不论老一辈众多爱好者,单就网络上的中青年,越来越多的群体涌入诗词天地,便是中华古典诗词这一国之“雅器”极具顽强生命力的明证。同时,令人感佩的是,诗词创作者与古代士大夫作诗心态几乎无异,往往劳者自歌,非以文章谋稻粱,吟诗填词只为余暇之雅兴。故诗人或抒发情感,或关乎民生,盖出于知识分子自觉良知与社会责任也。
  • 中国新文学史稿(下)

    中国新文学史稿(下)

    全书分四个时期,即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左联十年,抗战前期,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每一编都先有一章,对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学思潮、社团、论争等作总的概述,然后以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文体分章论述,介绍各种不同流派、倾向的作家和作品。
热门推荐
  • 我要开始搞事情了

    我要开始搞事情了

    意外的遭受雷劈穿越,获得了一个制作人系统。系统表示如果你没能获得足够的观众认可,我就用雷在给你补上一下。我能怎么办,被雷劈真的很痛啊,我只好想办法搞点事情活下去了。
  • 如若,爱有来生!

    如若,爱有来生!

    在四月开始收获,躺在高高的谷堆上面笑着,我穿过金黄的麦田,经过刚好屋顶的雪化成雨飘落,你穿着透明的衣服,等候鸟飞回来,我给你写信你不会回信……就这样吧
  • 都市风水师

    都市风水师

    斗转星移,万物乾坤。风水小少林一元直播之时遇美女总裁高额打赏,便以身试法,重踏浑水。闯厄境,斗恶少;却也不忘泡萝莉,追御姐……殊不知,风波也越扩越大,直至……
  • 永远追随宿主

    永远追随宿主

    本文女主:楼言。小系统言言自述:我虽然是宿主抓来还债的,她还喜欢一本正经恐吓我,或装死,或失踪,或在我发现她失踪后难过得嚎啕大哭的时候又突然蹦出来掐我脸蛋,行为极其恶劣。但我还是喜欢她。虽然她日常对我的行为举止都非常恶劣。但她哪一次出臭不是我的手笔?比如宿主在无形中装逼的开场就被我砸飞,脸蛋也……言言的脸蛋突然一疼:“啊啊,痛啊,宿主,快停下,撒手,快撒手!我不是故意让你出臭的……嘤嘤嘤……”
  • 耀月苍生

    耀月苍生

    本人第一次写书,有不好的地方还请多多包涵
  • 未来病毒

    未来病毒

    夜幕降临,又是个黑夜,希望似乎遥不可及。孤独在耳边呼唤,只觉世界如此寒冷。眼睛里只剩下恐惧。无依无靠,独自前行,独自坚强。
  • 极品魔王养成

    极品魔王养成

    动物园的驯兽师学徒工陆禹,被赶鸭子上架表演节目,没想到受到千夫所指,意外掉进了鳄鱼池奄奄一息。魔界的大魔王附身在了陆禹的残躯内,开始在都市红尘中历练,逐渐修成了极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世之我是城主大大

    末世之我是城主大大

    丧尸、异兽、天选者,这里不仅仅是末世,更是多方势力角逐的舞台,且看一个三流大学毕业在家搬砖的咸鱼少年——牧云,如何在末日下凭借系统走向人生巅峰。“不是我太优秀,而是敌人太弱小”牧云如是说道。
  • 妖孽当道,请小心

    妖孽当道,请小心

    穿越成小婴儿,落入怪人堆里,她认了。在那群怪人地狱式的疼爱中长大,她也认了。甚至被那几个没责任心的家伙丢下,她也无所谓,可是她到底倒了什么霉,为什么偏遇上秋辰白那个妖孽?!笑面虎、狐狸精,说的就是他!那个死妖孽,竟然一而再的耍她,她不过是装一下无害,他当真以为她是小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