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18700000003

第3章 父亲(2)

父亲的固执是十分惊人的,他终其一生远离政治,不肯加入任何组织。

1910年内,东京的一家报章曾刊载过一条关于中国留学生的新闻。据这条新闻报道说,东京物理学校有一个中国籍学生,初入校时几乎一句日语都听不懂。但仅仅一年之后,这位中国留学生就在第三、第四、第五学期的考试中,连续取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使学侣及校方刮目相看,交口称奇。

这条新闻引起了驻日公使汪大燮的注意。汪大燮是满清政府派出的最后一任驻日本公使,是个极爱才昔才之人。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汪大燮曾竭力协助李鸿章与日本人交涉周旋,但最终却只得到了一个辱国签和的结局。汪大燮因此而每每痛生国弱人欺之感,不免寄希望于海外学子身上,望他们能存忧国之心而精于学业,日后可为强国安邦之才。看到报章上登载的这则消息后,汪大燮心中大喜,立刻决定见见这位让东洋人刮目相看,长中国人志气的学子。

但是,汪大燮公使遍查清政府派往日本留学的人员名单,却没有从中发现这个学生的名字。汪公使心中不免疑惑,决计亲自到东京物理学校寻访。当汪公使几经周折,好不容易找到这个中国留学生的时候,才知道这个学生已经穷困潦倒,正在做辍学准备呢。

当这个学生站在汪公使面前的时候,他的心不由微微一沉:面前的中国学生身材瘦弱,面色枯萎,一眼望去便能看出他极度劳做的疲惫和长期缺乏营养的衰弱,只有双目中似乎还蓄着精气,不时射出一道灼热的光。这是个自费留学生,而且是个没有任何家庭资助,全靠打工一边养活自己一边支付学费的穷学生。

汪公使与这个学生进行了一次长谈。令他惊讶的是,这个学生对自己在日本的艰苦生活和目前的困境竟没有丝毫的抱怨。他说自己已经苦惯了。他告诉汪公使,当初自己为了集攒资金来日本留学,几近沦为乞讨的地步。有很长的时间,他是靠在餐馆捡剩饭来充饥的,他几乎整整吃了两年的溲饭。他说生活上再苦再难自己也能忍受,他最受不了的就是身为中国人要处处受到日本人的欺负。他说他吃得下苦,咽得下难,却独独忍不下那份民族自尊心的屈辱!说到动情处,留学生忍不住落下了眼泪。

汪公使也不禁动容了。同为炎黄子孙,他理解中国留学生内心的痛苦。同在异国他乡,他更了解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处境。1894年那场使中国遭受惨败的甲午战争,使若大一个中华民族在日本人眼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日本人的大和民族优越意识开始迅速膨胀,他们再也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了。他们认为对沦为战败国的中国人是可以随意欺辱的。那时,中国留学生常常在街头被日本人追赶辱骂。日本人骂中国人是“支那崽”,称留着长辫的中国人是“豚尾猪”,嘲笑中国人脑袋后面拖着的那根辫子是“猪尾巴”。大批中国留学生就是在这种屈辱的环境中忍耻含羞,悉心求学的。他们年复一年地默默忍受屈辱,只为了有一天能以自己的所学使中华民族强盛起来。

与汪大燮公使的这次长谈从此改变了这个留学生的境遇。汪公使回去后,立刻为这个留学生申请补办了官费留学,使他终于得以摆脱始终缠绕着他的生存困境,能够专心至致地埋头于学业了。

一年后,这个留学生以优异的成绩于东京物理学校毕业,并在东京物理学校校长的亲自举荐下,进入了日本中央气象台,边工作边继续深造。

这个虽穷困潦倒却仍然失志不移的留学生就是父亲。

1915年9月,一艘轮船驶离日本岛,向中国海域驶去。

襁褓中的王大珩在漂泊的汪洋中一直睡得十分安祥。几天后,他在睡梦中突然听见了父亲激动得微微颤抖的声音:“珩儿,珩儿,我们到家了!”

王大珩蓦然睁开双眼,惊奇地看着父亲脸上滂泊的泪水。

在海外漂流了整整八年了。八年来,父亲没有一天不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回到自己的祖国。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日本后,父亲欣喜若狂,更是朝思夜想盼望着能尽快回国,为祖国强盛贡献一份力量。如今,父亲终于回来了,带着刚满六个月的儿子,带着他八年来学得的全部学识,带着那个始终珍存在他心中支撑着他走过许多困境的强国之梦。

父亲指着隐隐出现在天水连接出的朦胧的陆地,充满感情地说:“珩儿,你看,那就是家,是我们自己的国家!”

王大珩用明净清澈的目光望着眼前这个天水一片的世界,望着远处那块越来越近的土地,忽然牵动嘴角笑了。

在双脚踏上这块朝思暮想的陆地的一刹那,父亲的心一下子就踏实了。这就是那片让他爱之真切又恨之真切的土地;这就是那个曾给他带来无数痛苦,却又永远割舍不掉的家;这就是那个八年来令他魂牵梦系,使他为之忍辱求学的祖国!

但是,脚下的土地却并不如父亲想象的那样坚实。就在父亲的双脚踏上国土的那个时刻,这片国土正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动荡:袁世凯正在紧锣密鼓地为自己登基称帝做准备;各派力量正在加紧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反袁武装正在悄然兴起;各系军阀也正在做着倒袁之后分享中央权力的准备……

父亲带着实现梦想的愿望回家来了。

可是,这个支离破碎的家会让父亲的梦做下去吗?

父亲果然始终郁郁而未能得志。

回国后,父亲立刻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工作中。教育部分配父亲去偏远的吉林一中当物理教员,父亲就去了,毫无怨言,干得有声有色。不到一年,有关方面又调父亲到北京中央观象台工作,父亲就来了,兴致勃勃,做得竭心尽力。当时,国内搞天文气象学的条件十分落后,由于国内科研及工业水平很低,没有能力自己制造精密仪器,使用的大多是一些人家早已淘汰了的残缺落后的仪器设备。为了改变我国天文气象学的落后状况,父亲就亲自动手,改进设备并自行设计研制各种仪器。在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父亲想方设法竟成功地研制出了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风力计。

但是,当时国家动乱、时局不稳。民国初年的几次政权变易,使各系军阀乘机兴起,导致连年军阀混战。在这种动荡的社会环境下,经费匮乏的中央观象台根本无法开展工作,只能维持现状。勉强维持到1927年北伐战争开始以后,中央观象台就窘迫地连职员的薪水都无力支付了。那年,为了使大家能过个年,中央观象台居然当调了一台天文钟!观象台不得不关闭了。

父亲因此失业了。

对父亲来说,这一次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失业使父亲失掉的不仅仅是个饭碗,更重要的是父亲从此失去了心中那份最宝贵的热情。他之所以苦读寒窗十几年,之所以忍受了许多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之所以放弃在海外的优越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举家回国,就是想倾其所能为国家强盛尽上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他别无所求!然而,国家却不需要他了。父亲心中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现实,他的满腔热情终于在严酷的社会现实面前骤然熄灭了。

1929年,失业了两年之久的父亲转到青岛观象台工作,专司天气预报。

此时,父亲已年过五十。在经历了命运的坎坷之后,父亲的思想上出现了一种躲避世事,听天由命的倾向。他开始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围棋对弈和诗词书画上。父亲在这时的诗中吟道:

子云老去不迁官,

得失由天总达观。

嗜奕也能忘理乱,

吟诗并不碍穷酸。

表面上看,父亲在青岛的日子过得很是自得其乐,父亲参加了青岛俱乐部的围棋和诗词书画两个组的活动。每有余暇便沉浸在举棋对奕,吟诗挥毫之中。但是,即便从诗作中也能看出,父亲的内心深处并非如表面那样平静,父亲的“嗜弈”其实是为了“忘理乱”。

毕竟,父亲是一个很抱负的知识分子。他通晓日、德、英三国文字,有深厚的数学物理基础,有丰富的天文气象实践经验。他以自己半生的辛苦积累起这些学识,原本并不是为了过眼前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的!父亲并不甘心就此消沉下去,他开始试着着手把学识用在著书立说上。

那几年间,父亲花费了大量精力,陆续编译出了《近世地震学》、《气象器械学》、《数理气象学》、《数理天文学》、《地磁学》、《质点及刚体力学》等六部著作。但是,这些书稿几经周折,最终只有《近世地震学》和《气象器械学》两本书出版了。其它几部书稿均以销路不广为由,被拒绝出版而退稿了。

“九.一八”事变之后,父亲再度失业。退稿和再度失业和的双重打击,使父亲从此对一切都心恢意懒了。

1956年初春的一天,突然有一位客人来家中拜望父亲。谁也没想到,这次拜访竟会对父亲的晚年生活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解放以后,父亲已是年愈古稀的老人了。此时社会安宁,生活稳定,儿女们也早已各自成家立业,父亲终于可以心无挂碍的颐养天年了。但父亲却常常郁郁不乐,他在诗作中感叹道:“……而今一事犹惆怅,学业荒芜两鬓丝。”父亲对自己此生不能学而有为始终在心中存着一份深深的遗憾。

来家中拜访父亲的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古史辨派”的创始人顾颉刚先生。顾颉刚是母亲的外甥,他此行是受中国科学院的委托,专门请父亲出山,担纲为中科院编译校正中国古历法和古天文学的重任的。

中国的古历法和古天文学渊远流长,但其中很多名词与现在不对应,有些数据不同,计算方法也不一样。而且,经过历代人的刻简转抄,书中留下了很多勘误,这些都为现代人研究古历法和古天文学带来了诸多不便。编译校正这些古籍之人,不仅要具有极好的古文基础,还要有精深的天文历法及物理知识。但这两者兼而有之的人并不是很多。顾颉刚因此想到了自己博学多才的姨父,向中科院推荐了父亲。

父亲听罢顾颉刚的来意后,沉吟了许久没有说话。

顾颉刚的心中不免忐忑。一者,他深知老人个性极强。在日伪时期,老人宁肯失业也不愿为日本人做事,曾使出面请他执教的社会名士十分难堪。再者,中科院已明确聘的是兼职研究员,说白了就是只做工作而不付薪水报酬的人。对此,老人能不做计较吗?三者,老人已年近八十,进入享乐天年之龄。他能愿意耗费晚年的心血,去做这种无名无利之事吗?想到这里,顾颉刚就觉得心里毫无底数了。

沉吟了一会儿后,父亲突然激动地站了起来。他一把抓住顾颉刚的手,使劲地晃动着说:“多谢了,多谢了!多谢你为我觅得这样一个机会!”说罢,仰天长叹道:“我能在晚年为国尽微薄之力,则死而无憾矣!

父亲从此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为充实的那段晚年生活。

每天早上,父亲四点钟准时起床,在,黎明的静谧中便秉烛执笔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用现代科学解释古代的东西,是一件十分繁杂艰苦的工作。那些天文历法中的数据计算起来非常麻烦,常常需要计算到小数点后的几位数。父亲便抱着算盘,一连几个小时一遍又一遍地核算数据。每一个数据都要反复核算许多遍,直到准确无误方才罢休。无论寒冬酷暑,父亲房中那噼哩啪啦的算盘声却总是准时响起,从未中止过。

从七十九岁到八十五岁,父亲用了六年时间对各史律历志中的历法部分进行了注解,并把其集结成册,编译出《中国古历通解》一书的初稿。在此期间,父亲还撰写了许多天文学方面的论文,其中一篇曾被1961年召开的全国天文学会采用。这篇用文言文写成的学术论文,后来由父亲的学生翻译成白话文后,在学术杂志上刊载出来。

1960年,中国科学院有关方面为了表彰父亲在天文历法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为父亲颁发了一面大锦旗。锦旗上写着:

王应伟老先生留念:

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为科学史研究工作奋勇当先,无条件地贡献全部知识和

力量,堪称社会主义模范老人。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谨赠

一九六零年九月二十日

授旗的那一天,是父亲此生最盛大的节日。父亲第一次在儿孙们的簇拥下来到照相馆,照了一张有纪念意义的全家福。照片上,锦旗置于中央最醒目的位置,父亲和母亲端坐在锦旗两侧。父亲的脸微昂着,脸上流露出自信的神情。

《中国古历通解》一书编撰完成以后,父亲发现有必要再写一本书,对《通解》中的许多未尽事宜进行“补遗”。父亲毫不迟疑地立刻开始着手“补遗”的准备工作。但是当“补遗”所需一应材料全部准备就绪,正要开始动笔的时候,父亲却突然病倒了。

住院期间,这位八十七高龄的老人始终念念不忘“补遗”。在病中写下了一首感人至深的自寿诗:

八七高龄食报施,

壮行厄运反心期。

老残年事诚哉是,

消化机能甚矣衰。

理数决疑将率算,

死生有命不谁欺。

苍天许我微延寿,

历法成书做补遗。

父亲还满怀希望地在诗后注道:今幸天假吾年,得在北大病院治愈此疑难症候。俾得完成这项重要之“补遗”工作,以尽式微之贡献,未始非余晚年意外之收获。不禁欣喜若狂,爰为之特记于此诗内。

父亲重病在身之际,想的还是报效祖国。他自知死生有命,无意长生不老,只想祈求苍天能稍微延长他的寿命,让他写完“补遗”一书。父亲把“补遗”看得很重很重。在父亲看来,“补遗”是自己晚年的一个意外收获,并有可能成为自己此生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一生从不肯屈尊求人的父亲,竟在这里苦苦地乞求“苍天许我微延寿”,希望自己能用抢得时间来完成“历法成书做补遗”的工作。

但是苍天不解人意。父亲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一天比一天沉重了。

1964年1月5日,自知回天无力的父亲,在病榻上提笔为自己题写了一副挽联,表达了老人“补遗”不成,难以瞑目的深深遗憾之情:

人谁不死,唯晚岁虽成通解未作补遗,殊难瞑目。

我赋曰归,愿儿曹各业专门稳登岗位,饶有信心。

一九六四年一月五日更生老人自挽

一个月后,父亲带着深深的遗憾溘然辞世。

父亲去世的这一天,恰巧是儿子的生日。在生与死共处的这个日子里,两个生命完成了自己的交接仪式。父亲临走之前,一定是把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那部分割舍下来,留给了儿子,留给了延续着的生命。

父亲的名字叫王应伟,字硕辅,晚年自号更生老人。

同类推荐
  • 幽兰虽香不禁风:董小宛

    幽兰虽香不禁风:董小宛

    董小宛,“秦淮八艳”之一,即使自幼沦落风尘,沾染世俗之气,却仍于浊世之中保留一份淡雅洒脱。对恶霸,不卑不亢;对朋友,真挚忠诚;对爱人,坚贞不渝。本书将她短暂坎坷却留有余香的一生,以温婉的笔触娓娓道来。她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无惧无畏、义无反顾的勇气;于平淡生活中,别致典雅的点点滴滴;在战乱年代,经受住颠沛流离,甘愿舍命保全爱人的笃定……
  • 世界上卓越的23位数学家

    世界上卓越的23位数学家

    本书详细介绍了世界上卓越的23位数学家,阐述了他们在数学领域的贡献及事迹
  • 走近皇甫谧

    走近皇甫谧

    该书是对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针灸医学家,一个被称为医术精湛、有教无类的传奇人物——皇甫谧的研究文集。
  • 因为尽情,所以伤心:纳兰容若传

    因为尽情,所以伤心:纳兰容若传

    《因为尽情所以伤心(纳兰容若传)》是一本全面讲述大清第一才子纳兰容若短暂却又精彩一生的人物传记。纳兰容若的诗词近年来不断升温,尤其为年轻人所喜爱。因此他的诗集或者对他的诗词进行解读的图书种类不少,而且大都畅销。如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但像本书这样人物传记却少之又少。本书作者晓梦斜阳光是研究与纳兰容若相关的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就花了五年。本书所展现的纳兰容若,真实、全面,许多故事闻所未闻。而且作者以女性的笔触去体会、描写纳兰容若,文辞优美,读来美不胜收。绝对媲美《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
  •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降清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酷少恋上俏丫头

    酷少恋上俏丫头

    一心努力,想让自己成为足以匹配得起他的人;满怀期待,成为他新娘的那一天的到来;全心全意,只因认定他就是她今生的唯一。然而,命运弄人。
  • 我的武功秘籍

    我的武功秘籍

    我听过郭靖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也见过索隆的三千大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不知道活了多久,当我再睁开眼时,就见一猴子跪在我面前,求我教他长生之术。这满天的星辰啊,我当踏遍,不为什么,只是想逍遥罢了。
  • 奈何尸王想杀我

    奈何尸王想杀我

    末世十年,终于迎来了一场人类与尸王之间的旷世大战。由尸王引爆的能量竟让一方天地陷入时空混乱。当迷失在另一个时空的人找到了回家的方向。当过渡了时间回到起点的人兴奋地想要改写命运。卻不知,这一切都不过是未完待续的续章。当逃不开的命运再次纠缠在一起,这一次,又会谱写出怎样的故事?简化版:一个迷途少女穿越末世,逐渐找到友情,亲情与爱情的故事。剧场外:某尸王努力竖起冷酷的表情:尸王要你三更死,岂能留你到五更!?蓝月睁着无辜的大眼无奈的望着天空:......蒋婼聞:蓝月!妳的人设崩了!
  • 诡洞密码

    诡洞密码

    我家祖上传下来一幅古画,平常都被我爷爷小心翼翼的收藏起来,只有到了每年的三月三祭祀祖先的时候,我才有机会看到。???那画很古怪,也很抽象,画中有七个人,他们都脚踏浪花,而背景却是一个深邃的洞穴。???爷爷时常告诫我,说这画里的七个人,其中就有一个是我们爨氏的祖先
  • 主神不靠谱

    主神不靠谱

    拥有了主神传承的主角以为自己的前途必然牛逼不已。可是背靠不着调的主神,事情的结局往往很二逼!为主神卖命,主神不但不帮忙,还要时刻提防主神的算计。不靠谱的主神背后到底有什么惊天秘密?
  • 穿书后我成了团宠的女鹅

    穿书后我成了团宠的女鹅

    本书又名《我的妈咪是团宠》《穿成团宠的女儿后我也变成了团宠》《当大佬穿书后变成了大佬们的团宠》安沐苏死了,又活了,又死了,然后穿书了……穿书后,安沐苏获得了亲情,友情,爱情,然后幸福美满的度过了一生————(肿麽可能!!)(以上除了书名其它纯属敷衍,莫要当真。)安沐苏穿书后获得了几个便宜哥哥便宜姐姐和便宜姑姑便宜叔叔以及便宜舅舅便宜大姨。收获了一个团宠妈咪和一个妻奴女儿奴的爹。和俩个至交闺蜜。最最重要的是,她找到了那个可以共度余生的人。(悄悄告诉你们,所有人都是大佬噢!女主是多重人格呢!)
  • 饿狼前夫:娇妻再来一次

    饿狼前夫:娇妻再来一次

    原以为,三年之约足够赢得你的心,可是现实却给了沈慕薇一巴掌。“既然不爱,那就放手吧,三年一见误终生,就当我从未爱过你!”“不要~三年只是观察期,现在才是正式恋爱呢!”“放手啊!你摸哪里呢?我们已经离婚了!”“是哦!我们离婚了!那你告我强暴吧!”某总裁直接化身饿狼,狠狠的扑了上来。“不要~”“我知道你说的是不要停,如你所愿咯!”
  • 异界鬼王小娇夫

    异界鬼王小娇夫

    九州大陆空幽幽,鬼王白茯玥一统天下,九州美男皆归她,当街强抢民男却穿至异界,时空斗转,命运之铃响起,命运之锁接踵而至。白茯玥天不怕地不怕,穿梭异界如鱼得水,秉承着天下我有命运我定!当命运之绳将她束缚,她………萌宝意外降世,两人的命运之盘随之再次运转,自由穿梭平行世界只为寻你,一句久久梦回缭绕的话语,直击心灵深处为之颤动。本文女主智商在线,时而蠢萌时而腹黑,偶遇渣渣,来一灭两。男主帅气,却与萌宝争风吃醋,其纯白无辜人设背后竟然是创造平行世界的始作俑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茅山鬼道之天师

    茅山鬼道之天师

    简介:一个离奇的案子,小孩被人用散魂针给散魂但是又用引魂白花给引出魂魄,同时也用坠魂砣来拖住灵魂,一切的诡异,一切的谜团都将被一一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