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57500000006

第6章 弃文从戎(3)

文耀华的妻子叫任玉珍。任大姐介绍说:“文耀华的二姨妈也是我的亲姑姑,后来嫁给了吴正有。因为有亲戚关系,儿童时代,我跟耀华有事没事就去看吴学炳打造铜器。吴学炳长得五官端正,浓眉大眼,是那种让你看过一眼就很难忘记的极标致的男人,就像电影明星陈道明演的《康熙大帝》,陈宝国演的《大宅门》,看后让人很难忘却。吴学炳的妻子张氏是位家庭妇女,常年在家打理家务。张氏相貌不佳,嘴唇长得像柿饼,说起话来不委婉,不转弯,用广元人的话说就是杠得很。三子女中,大儿子吴正有像父亲,长得高大英俊;二儿子吴正权像她妈,相貌较丑;小女儿吴海兰长相随她父亲,大高个,苗条,模样出众,说话办事挺随她娘。尽管吴家家境不是很好,但海兰在家最小,又是唯一的女孩,爹宠娘疼,大哥护,二哥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凡事由着性子来。”

任玉珍老人见大家听得聚精会神,不禁也来了情绪,她喝了两口水,继而道:“吴海兰11岁时进入广元女子小学读书,学校坐落在南街‘宋家祠堂’旁边。因海兰模样俊,在校少不得老师和同学夸赞她,回到大杂院,界毗邻右也是人见人夸,成了学校和大杂院内一道靓丽的风景。吴学炳每日拉风箱,化铜制铜,十分辛苦,都是为了供这个如花似玉的宝贝闺女上学读书。可惜了的,这闺女红颜薄命,十六七岁嫁人,19岁就离开了人世。”

有幸结遇文耀华和任玉珍,得感谢吴正有的女儿吴玉清。吴海兰是吴玉清的亲姑姑,因19岁早亡,吴玉清没有见过这位姑姑,好在任氏(吴玉清的母亲)与文耀华、任玉珍两家均沾亲,所以文、任两位老人孩童时代常去吴家,对吴家的家庭状况比较熟悉,由此也才有可能将故事讲得细腻生动,有滋有味。可惜就在我们离开广元1年半以后,这一对老夫妻先后辞世。得到消息,我们心里很不是滋味,当初如果不是吴玉清的引见,本书关于吴海兰的故事就将是一片空白。

七、出嫁前夕

张灵甫喜欢养马、驯马,每到一地对给马匹挂掌之事颇为上心。1934年初春的一天,副官王志强跟随团座来到广元县城,听说打铁街有一朱家铁铺,便顺道走了过来。

款款前行,经过郑秃子的凉面店,铜铺已近在咫尺,只见正前方站着一位少女,身材苗条,身着一件绸绫白底粉花旗袍,脑后梳着一条长辫,宛如四月桃红,妍丽、俏美、婀娜多姿。张灵甫多年带兵打仗,很少接触异性,更难接触到年轻貌美的女孩,待走近睹其芳容,但见瓜子脸,大眼睛,一颦一笑,清纯如水,举手投足楚楚动人。

这位少女的突然出现,让张灵甫顿生爱慕之心。过了吴家铜铺和牟家杂货店,已来到朱家铁铺。张灵甫心里有事儿,只管朝前走,就听王副官在后边喊道:“团座,朱家铁铺到了,咱们进去吧?”

“好!”张灵甫答应着,转过身来往回走。进了朱家铁铺,朱铁匠笑呵呵地迎上前来,张灵甫哼哼哈哈并不接话。心不在焉地转了一圈,待跨出门槛回头招呼王副官道:“出来一下,我跟你说件事儿。”王副官见团座招呼自己,三步并作两步赶紧跟了出来。

二人走出一段距离,张灵甫蜻蜓点水地这么一说,王副官心有灵犀,聪敏过人,回头望了望吴家铜铺,“放心吧,在下明白!”

不消一刻半钟,王副官回来了,见过团座,压低声音说:“打听清楚了,那女子是铜铺吴铜匠的女儿,年方十六,刚刚高小毕业待在家里,白天常来店铺看父亲化铜。”

驻地离广元县城相距二三十里,来去并非易事。两人筹划一番,王副官当下买了两包点心和一袋水果,信步朝铜铺走去。

且说铜匠吴学炳正忙于活计,忽见来人一身戎装,腰板挺直,出语干练温和,像是有备而来。细品来人的话,似与女儿吴海兰有关。不过事情来得突然,一时不知如何作答。他望了望伫于门外的女儿,放下手中的活计,锁好店铺,带着王副官横穿打铁街,径朝对面的大杂院走去。

铜匠放下果品,向妻子介绍来客,王副官彬彬有礼,又与张氏礼遇一番。吴氏受到敬待,心下欢喜,听清来由,虽一时徘徊,但对来人的谦恭颇有好感。

张氏告诉王副官,广元尚未开设女子中学,家庭条件好的女孩子,只能去绵阳念初中,因为路远,上学要住校,故吃住读一年下来花销很大。因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海兰高小毕业后一直赋闲在家,每天学些手工刺绣之类的女工活。

王副官表示,海兰天生丽质,若能嫁个好人家,条件一经改观,继续深造不成问题。

想想女儿已接近出嫁年龄,果真嫁个好主,倒也不失为一桩美事。张氏把丈夫叫到另间,两口子一合计,决定先要下王副官的联系地址,等长子下班回来再商量商量,再予回音。

张灵甫性急,回到驻地,外表佯装若无其事,内心却如翻江倒海,到了晚上已不能踏踏实实入睡。张氏这边心里搁不住事,不出半日,界毗邻右的大妈大婶全知道了。邻居胖婶是个有章程的人,听完张氏讲述,表态道:“人家可是中央军的大军官,能看上海兰,那是咱海兰的福气!趁着丫头年轻,模样又好,赶快嫁出去,吴家不也有了靠山?我看这事行!”

又过了一日,张氏再度提起,一位大妈心直口快,嚷道:“这等美事你们怎么就犹豫不定?还等个啥子嘛?过了这村可没这店,晚了可没地方去买后悔药!”

胖婶和大妈的话对张氏作用不小。这晚夫妻俩又与长子合计。吴正有说,邻居们说的倒是这么个理,虽说张团长比海兰大10多岁,但人家毕竟是位军官,海兰只高小毕业,文化程度偏低,王副官文良恭谦,说话中听,办事中用,可见其长官绝非一般人士,当务之急是要面见这位求婚者,既已答应给人家一个口信,就应尽快去趟三堆坝,与对方见面后方能定夺。

这日中午,张灵甫整理军容,备好酒菜,在王副官陪同下,郑重其事地接待了吴正有。一经晤面,交谈甚洽,双双心领神会,其乐融融。几日之后,张灵甫备足聘礼,委托王副官出面提亲。未几,张灵甫再度来到广元,吴学炳夫妇一见,果不出长子所言,这位军官身材高大,英俊帅气,言谈举止,彬彬有礼。谈聊片时,吴氏唤女儿出来会见客人,吴海兰年少,对婚姻之事半懂不懂,心里并没有多大章程。听母亲叫,她吓得心里怦怦直跳,见了对方,不知该说些什么,而对方却举止从容,谈吐自如,一时羞得脸上热烘烘的。待客人离去,吴氏问女儿看法如何,海兰羞怯怯地说,愿意听从父母和兄长的安排。

转眼到了初秋,这天晚上,二十多位高小同学来为海兰庆贺。夜幕之下,星光闪烁,同学们唱歌,跳舞,吹口琴,琴声和歌声回荡在打铁街上空,人们纷至沓来,越聚越多,不消半个时辰,将大杂院围了个水泄不通。

翌日清晨,艳阳高照,天空湛蓝如洗。7时许,吴家门前来了几十副滑竿,滑竿两侧站着数十名身穿新军装的士兵。门里,新娘本就姿容妍丽,一经上装,越发花容玉貌,光彩照人。

大喜之日,人流如梭,令人眼花缭乱。新郎新娘在院内举行了简短的结婚仪式,打铁街鞭炮齐鸣,歌声、琴声、唢呐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吴学炳夫妇乐得合不拢嘴。

新娘子就要出发了,一女生用口琴伴奏,列队送行的同学们齐声高歌,歌词大意是:

“少年朋友听根由,自己的婚姻自己求;迈出一步天地宽,退后一步沦家奴;一生幸福手中握,妇女解放求自由。”

女孩子们唱得很投入,伴随着悠扬的歌声,她们也憧憬着有那么一天,自己也能像海兰同学那样:穿婚纱,坐花轿,众星捧月,光彩照人。

伴随嘹亮的歌声,吴正有的媳妇任氏拉着一个8岁的男童朝花轿跑去。按照当地习俗,新娘上轿前,要有一个孩童把守轿门。入轿后,孩童坐在新娘的腿上,下轿时,新娘要给孩童发放“布钱”。“布钱”是用布做的,当年四川商务局进行了一项革新,即在裁剪好的布块上面,写上面额,盖上章,刷上桐油,晾干后便可上市流通。那时,1块大洋可兑换10个铜板,1个铜板可兑换10张布钱。守轿门的孩童拿到布钱后,再与新娘一同走出轿门。

新娘快上轿了,女同学们依依不舍地围拢过来。海兰见状,动情地说:“放心吧,3天以后我会回来看望大家的,谢谢同学们为我送行,我会永远记住这一天。”正说着,忽听一声高喉阔嗓:“恭请娘家人乘坐滑竿喽!” 蓦地,就见王副官双臂猛然一抬,唢呐声声,鞭炮齐鸣,吴海兰领着男童上了轿子,大哥吴正有,大嫂任氏,二哥吴正权,还有文、任两家表亲,径直朝各自滑竿走去。须臾,身着新军装的士兵抬着几十副滑竿朝三堆坝方向行进,雄赳赳,气昂昂,转瞬间消失在广元公路大桥。

八、全家团聚西安

时日不长,吴海兰有了身孕,张灵甫与兄长们说好,安排海兰回西安住上一段时间,先住莲寿坊21号,分娩前再去桃胡巷8号,莲寿坊是堂长兄张德甫和三堂兄张致甫的住处,桃胡巷住着胞兄张秀甫的一大家子人。

且说张灵甫手下有一连长姓张,名永旺,张永旺乃涓滴不忘之人,闻吴海兰前往西安分娩,特提出让妻子丁淑兰一路陪护,住下之后朝夕不懈,用心服侍,确保年纪轻轻的团座夫人一切顺利。

丁淑兰长吴海兰9岁,来自长安县的西大村,与丈夫张永旺的庆镇村相距不远。丁淑兰长相不怎么好看,穿着不土也不洋,但懂事、贤惠、温和,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缝补浆洗样样不差,且能做得一手好菜。经慎重地考虑,张灵甫欣然接受了胡连长的安排。

且说家住莲寿坊的两位堂兄,若干年来对堂弟张灵甫关怀备至,当年为了让五弟去西安求学,两位堂兄不知跟二爸费过多少口舌。尤其是堂长兄张德甫,为人老成敦厚,在西安工作,得空就去师校看望五弟,与五弟处得感情很深。这次弟媳有了身孕,直奔两位堂兄而来。三堂兄张致甫曾任陕西省佳县县长,后调甘肃省庄浪县任县长,走后西安的房子一直空着,听说弟媳和丁女士要来,特委托妻子从庄浪赶回西安,收拾出一间上房和一间厢房。

1934年12月的一天,奉长辈之命,侄儿张居正、张居敬身着学生服,赶到西安汽车站接两位婶婶。下车后吴海兰给两个侄子每人各5块大洋,丁淑兰给每人2块大洋。侄儿们兜揣7块大洋,一路美滋滋地瞅着两位婶婶问长问短,乘间复述莲寿坊长辈们的叮嘱之语,聪颖活泼,天真可爱,不时引发两位婶婶哈哈大笑。

回头再来说说桃胡巷8号。

1926年,军阀混战,为争夺各自的势力范围,刘镇华的镇嵩军围困西安达8个月之久,城内军民饿死数万。此后若干年内,西安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当时西北角有一大片空地,价格十分便宜,张秀甫有生意头脑,敢为人先,先买下一块土地,慢慢扩到10亩。到了1935年,庭院建设初具规模,盖有五间正房和多间偏房。又过了几年,张秀甫在西大街桥梓口开办粮店,先是销售自家生产的粮米,慢慢地也收购其他农户的粮食,因头脑精明,为人和善,又写得一手好字,生意渐渐发展起来。

1935年夏,吴海兰在桃胡巷生下一女,从照片上看,小清芳长得很好看,眉眼很像父亲。张灵甫接信后,速速回信问长问短,兴奋地为孩子起名叫张清芳,还寄回一个望远镜作为礼物送给女儿。这日侄儿张居正、张居敬打开包裹,取出望远镜,拿在手里摆弄来摆弄去,喜笑颜开,爱不释手。

孩子满月后,张灵甫接母女俩回三堆坝住了些时日。半年之后,部队又要开拔,吴海兰携娃再度返回西安,丁淑兰照旧一路陪护。

转眼到了初春,张灵甫回西安探亲,随身带回传令兵李宝山,二人住进莲寿坊21号,与堂长兄张德甫一家朝夕相处。

李宝山湖南农民出身,身材高大,虽说是个大老粗,却兼有南方人的精明和北方人的豪气。这日五叔把3个侄子(居正、居仁、居敬)叫到身边说道:“你们读书很辛苦,回家吃饭也不方便,今天五叔要给你们每人买一辆自行车,一会儿由李叔叔带着你们去买。”

侄子们喜出望外,一路见李宝山腰间挎个德国盒子枪,威风凛凛,真是又新鲜又刺激,“嘻嘻嘻嘻……”3个小脑袋瓜就像拨浪鼓似的点晃不停。

转眼来到桥梓口自行车铺。当时中国还不会生产自行车,英国产的三枪牌自行车位列世界第一,德国老人头牌位列世界第二,再其次是日本大头牌自行车。兄弟3人想给五叔省钱,选了大头牌自行车,每辆60块大洋。

李宝山付完了款,3人高高兴兴推着车子回家,当时能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当属凤毛麟角,兄弟3人每日骑着车子从校门口出出进进,时常引来无数观羡的目光。

丈夫抵达西安,海兰听从丈夫安排,将8个月的女儿暂托付给大夫人邢勤英,自己陪着丈夫走街串巷,探亲访友。这天上午,夫妻俩商量着晚上到“易俗社”去看秦腔戏,听说三嫂(张致甫县长的夫人)从庄浪回西安了,特邀三嫂一同前往。三嫂的娘家是西安本地人,平时着装朴素,喜欢读书,较少参加娱乐活动,听说要去“易俗社”看戏,特意换上了一件黑底红蓝花相间的缎子旗袍。

“易俗社”是西安秦腔演出最叫座的场所。这天演出的剧目叫《何宝英》。何宝英是石达开的义女,人很漂亮,石达开给她介绍过很多出众的男子,她都不愿意。后来,何宝英嫁给了一个穷书生,原因之一,是因为这个书生长得特像石达开。后来清军包围了太平军,石达开身处危难,紧急关头,何宝英请求丈夫代替石达开赶赴刑场。正是由于何宝英丈夫的帮助,石达开才得以远走他乡,当了和尚,自此石达开的死活成了一个历史之谜。

看戏归来,二嫂跟长兄张德甫念叨说,今天和老五他们看戏,还下了馆子,花了两块大洋,要了一盘炒鸽子蛋,味道很香。张德甫平日节俭惯了,听说老五花钱手大,遂道:“可真有你们的,吃鸡蛋还不够,还吃鸽子蛋,为一盘炒蛋扔掉两块银元!”

那时候,纸币和银元同时在西安市面流通,纸币便于携带,也便于流通,从中央政府过来的官员带的都是纸币,而西安是杨虎城的地盘,银元同样可以使用。

两日后,张灵甫惦念居住乡下的大夫人和一双儿女,特嘱李宝山回一趟东大村。翌日晨,邢勤英领着居礼,王生文抱着清芳,4人跟随李宝山风风火火赶赴西安。始初邢勤英奶着居礼,因奶水不佳,舅舅滕益特指派儿媳王生文来给居礼喂奶。自添了清芳,忙坏了勤英和生文,日子一多,奶水不够两个娃吃,又特为清芳雇了一位奶娘。这位奶娘将清芳奶到3岁,之后交由邢勤英代养。

勤英一行赶到莲寿坊,张灵甫与大夫人团聚,朝夕相伴,喜气洋洋,一双儿女膝下呢喃玩耍,屋内屋外荡漾着一片笑声。

3天时间转瞬即逝,到了第4天的早晨,张灵甫召集家人说手头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办,吩咐勤英和生文带着居礼、清芳先回东大村,仍由李宝山负责送行,自己和海兰再住上一天,次日上午再回家拜会老父亲及继母许氏。

同类推荐
  • 如果没有李俊基

    如果没有李俊基

    李俊基,这个长着中性脸孔的韩国男子,他的名字注定被镌刻在人们心中。他在整个亚洲掀起了一阵中性美的狂潮。如果没有李俊基,你就不会知道一个不信基督教的大男孩,竟然戴着十字架耳饰。如果没有李俊基,你就不会知道曾经有一个大男孩,竟是大钟奖上三项大奖的独揽者。
  • 使徒保罗传

    使徒保罗传

    这本《使徒保罗传》由吴涤申编著,为“认识圣经丛书”之一,讲述了使徒保罗的生平事迹。全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传奇人物保罗、保罗入道历程、保罗第一次传道、保罗第二次传道、保罗第三次传道、传道罗马、最后的日子、保罗书信、保罗的影响、保罗秘事。
  • 政治军事谋略家成才故事

    政治军事谋略家成才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些卓越人物中有腹藏治国良策的政治家,有胸怀万卷兵书的军事家,有发明创造的科学家,有吟诗作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还有那些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他们身上,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从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同样也会继续激励我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了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而奋斗!
  • 徐志摩传

    徐志摩传

    没有人走的路,我偏要去走走;走的人多了,我又想换路走。我也说不清这是好习惯还是怪脾气。二十年前研究徐志摩虽已不属禁区,但仍受着世俗偏见的白眼。那时研究徐志摩的这条路上还冷冷清清。或许正因为冷清,我就毛手毛脚闯了进去,也顾不得谁皱眉,谁拍手,谁白眼,谁欢呼了。尽管路上有杂草、有荆棘,我还是一步步往深处走,想寻找点风光,想采撷几茎有色有香的花卉。后来这条路上越来越热闹了,摩肩接踵,五光十色,我的兴致却反而淡了,想换一条冷清的路走走看。有三分冒险,就有七分诱惑,才可能达到十分境界。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赵登禹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赵登禹

    1898年农历三月十六日,山东曹州府(今山东荷泽县)赵楼村一户寻常农民家,伴随着一阵清亮的啼哭声,一个新生命诞生了,他就是赵登禹。赵登禹,字舜诚(又作舜臣),因排行老三,有小名“小三儿”。祖上世代务农,父母均为勤勉诚实的农民,靠耕种几亩薄地为生。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头上有犄角

    我头上有犄角

    第一次见到他,自己已变身为龙,被关在笼子里。第一次认识他,自己赤身裸体,躺在他的床上,化形成人。杨轻轻觉得,这个男人真是太可恶。温柔很无辜:“我只是想找回自己曾经的未婚妻。”作为曾经睥睨天下的妖族帝君,他只需弹指就可以把这天下灭了,可是,为什么总是拿这个女人没办法?如今他捧出全部的温柔,只为等她回来。
  • 玉落苍穹

    玉落苍穹

    世人眼中的灵洛瑶,貌不惊人,言不压众,一介小吏私生之女,堪称卑微如沙。只因十二岁上巧制天灯,入选公主伴读,自此一步登天。九重深宫内,她正直率真,不畏强权逆龙鳞,引火烧身埋祸患,幸得俊逸少年频维护,情窦初开的她,却恋上当朝准驸马。她的怯懦,他的内敛,预示了这段真情,是朵脆弱的花。朝堂战场中,她重情重义,为救好友失贞洁,还恩故人甘赴死,谁料仇敌挡箭留性命,为情所苦的她,偏又惹上镇北小王爷。她的抗拒,他的执着,注定了这场痴恋,是枚酸涩的果。金戈铁骑,几度生死与共,能否换回他已经千疮百孔的真心?东床驸马,深受公主青睐,仍念她美玉无瑕。她难忘那求之不得的缘,痛饮无言悲辛。痴情王爷,坐拥山河半壁,宁为她袖手天下。她抗拒着得而不惜的情,空负八载韶华。国破人亡时,蓦然回首处,看烽烟四起,燃尽谁家江山如画,血浸旎旖,又荒芜了谁的秋水蒹葭……
  • 结伴香巴拉(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在他乡)

    结伴香巴拉(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在他乡)

    这是一条经典的云南旅行路线:昆明—大理—丽江—泸沽湖—虎跳峡—香格里拉,当它遇上“青年旅舍”“结伴旅行”“徒步”“骑行”等关键词后,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专栏《结伴香巴拉:云南旅行简易指南》将旅途中的人、事、物有机杂糅,旅行见闻巨细靡遗,既有报告文学的准确度,又有小说的故事性。其中涉及的行程安排和景点选择颇具参考价值。
  • 爱你我并不孤独

    爱你我并不孤独

    也许没有那么伤感,宁愿孤独也不愿将就,但是最终的结果是你就好,一切都值得。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寒少的冷妻

    寒少的冷妻

    “你怎么可以这样?”某女红着脸娇滴滴的问吃她豆腐的某男。某男舔了舔嘴巴“味道不错。”
  • 九州仙霖

    九州仙霖

    剑啸江湖仙临凡尘侠义纵横情仇难消北冥寒光神器诛天浩然正气涤荡九州这是一个关于仙侠的故事,只说情愁,独讲悲欢。
  • 男宠别跑:傲娇小姐要倒追

    男宠别跑:傲娇小姐要倒追

    咖啡店的初遇,激起的是她情窦的初开。她,身价万千的凌家大小姐,自从与他相遇以来,每天就想着怎么收了这只处处惹桃花的高冷男。他,叶家遗留在外多年的孩子,自从与她相遇以来,每天就想着怎么躲傲娇千金对他的恋爱追击。“小子,本小姐看上你了,做我的男宠吧。”第一次见面,她就在他身上打上了标签,豪放的对她姐妹宣言要追到这只咖啡店打工的服务生。她自作主张的把他调到自己的贵族学院又大庭广众之下强吻他,这样就算了,就这自大的凌大小姐竟是个男女通吃的娃,这可让他够受罪的。怎么追个人就那么难说好的女追男隔层纱呢,这分明就是隔着条鸿沟啊!(看傲娇LOLI狂追高冷男,分分钟教会你怎么玩倒追/大笑)
  • 谍影仙途

    谍影仙途

    卧底警员陆洲穿越仙侠世界,成了一名儒门修士。修炼四十年,没什么气运加身,也不是天选之子,他唯一的倚仗就是能够隐藏自己修为这个鸡肋金手指。他小心谨慎,走一步看十步,谋而后动,只想在危险的仙侠世界安稳的活着。直到有一天,师傅竟然要他去敌国卧底?卧底三年又三年,终于在第十个三年的时候……他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