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40400000031

第31章 成功的家庭教育——源于真爱(9)

孩子为什么没有责任感

中国古人云:人性本善!但事实上,我们如今发现一个事实是,我们只有为自己做事才是最投入的!凡是给别人干活,那卖力的人有吗?有,但不是全部!前不久去火车站坐车,车拥挤的要命,一个乘客跟列车员交流了起来,乘客说:“我的车票错了,没办法只好退了又重新买!”年轻的帅小伙列出员说:“你用不着再换票,你以为检票的工作人员会看的那么认真呀,只要你有个票,他就让你进,都不是为自己干活,他拦住你,不让你进,国家也不多发他一分钱,他图个啥!”这话听的我特别舒服,第一真实,第二还是真实!这个事实印证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才是最根本的人性!

反过来,我们再谈谈我们每一个我们正在培育起来的生命,所有的事情他都是为我们成人做的,我敢肯定,他不会卖力!我们苦苦哀求“乖,给妈妈把饭吃了!”十次有八次,我们都得不到想得到的结果!“乖,快把这个字给妈妈写了!”十次就有八次让我们失望!还剩下有两次我们可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其中一次是我们威逼的,“不给妈妈把饭吃了,妈妈不准你……”;另外一次是我们利诱的,“给妈妈把饭吃了,妈妈会让你……”但这十次中,却没有一次是孩子高高兴兴自己去做的,只因为他不是给自己做事,而是给我们做事!

最近有报道说,高中生毕业生在毕业收拾铺盖回家的那天,学校会出现一种风景——学生撕书、烧书,这真是好风景呀!记得当年我考上大学之前,我曾经想过“我考上大学后,一定要把这些书全烧了!”我当时的心情是因为学习压力太大,完全是泄愤!最后毕业离校的那天,也忘记把书烧了,倒是因为考上大学了,心情不错,没有泄愤的理由了,那书又被我完完整整的带回家了。

当然,现在的学生烧书有泄愤的原因,但还有一种是“我终于替我爸妈考上大学了,我的任务完成了!”这里面包含的愤怒绝对不会比考不上大学的少!至于这些替爸妈考上大学的孩子,在大学里怎么混,我也不大清楚,父母给的压力少了,他连自己方向都不知道,因为父母放松了,或者是父母也不知道方向了,他自然也不知道了!这四年大学怎么混,那就是他的造化了!至于四年之后,怎么混,我们又难以预料!因为从他出生那天开始,他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的,所有的一切都得由父母安排。

总之,读大学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目的,更不知道什么意义,在他的心理上“混”日子。至于工作,他或许有一天明白,工作是为了能活着有口饭吃!这个生命过地也真是没劲!

被父母剥夺去身体,又在精神层面上失去自我存在价值的人大抵能走进大学的,我敢说,这是奇迹!这是一个生命忍受了多少痛苦,熬过了多少日子,才替父母完成了任务呀!能挺过来的孩子真的不容易,当然还有绝大部分人挺不过来,早早的就受不了这罪,就离开了校园呢!

国人很喜欢抱怨,“现在的孩子一点责任心都没有!”这句话大概我们都不陌生,但我们回头想想,从孩子出生说起,他有机会负责吗?从第一口饭开始,那都是替我们吃的,他有机会为自己的身体承担责任吗?他连属于他的身体都不能负责,他还可能为什么负责呢!我们人的要求总是很滑稽,这边剥夺人家的领地,那边抱怨人家不交赋税!

这个没有责任心的生命,长成人,工作中没有责任,为了糊口,坐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些人绝对不可以从事高危险的工作,因为他对自己的身体就没有一种责任,那对于其他人的生命更是没有概念!这完完全全地不能让他做这工作的!即使一般的工作,我们也会感觉到存在的隐患很多,重要岗位他大抵是不能去做的!

婚姻中,抱怨也越来越多,“他对这个家就没有一点责任感!”“他只是去玩!”这责任是什么意思,他也是没有概念的,他完全就听不懂抱怨的意思!婚姻是父母替他操办的,婚后,是父母帮他打理家务的!这父母从孩子出生开始,就认为这小生命就是他们的,那他们倒真的一辈子兢兢业业地为自己努力着!直到他们死的那天,他们都会担心他这孩子能不能好好的为父母生活!

父母倒是觉得自己很有价值,一辈子活地很充实,这孩子却活地没有意义,因为父母把这意义都夺走了!无所谓的麻木者是绝大部分父母的“作品”,每天游走着自己的生命!那些伤害他人而自己没感觉的人倒也占很大部分!因为他们连自己都无法知道负责,他何以对他人的生命有感觉呢!

怎么才能让孩子有责任感

有一天,在参加关爱心灵协会时,遇到一个妈妈,她说自己目前辞去了工作,在开封专门照顾女儿的生活和学习。但这女儿却很不争气,才上小学,都跟不上,现在只好待在家里,每天也没什么事情做,也从来不着急自己的学习。这个母亲每天都很焦虑,满面愁容。她知道我是重点中学的心理老师,就想从我这里得到点指导。我只是告诉她,什么时候你不焦虑了,你的女儿自然就会焦虑自己的学习了,是你自己每天的焦虑代替了女儿的着急。放下所有的心思,自己找到自己的生活。

我遇到这样的母亲也绝对不是她一个这样为子女焦虑了,我的一个学生的母亲也是如此。我告诉他们放下他们自己为子女学业的焦虑,先关照自己的生活,所有的事情都会迎刃而解的。但很多父母做不到,他们放不下孩子的焦虑,一直自己背着,那孩子索性就放下了,自然就无忧无虑地继续自己的生活。

我们一辈子辛辛苦苦,抱怨连绵起伏,我们有时候却是自作自受,因为生命是我们创造的不假,但生命不是我们的,所以我们要对这个生命持以敬畏的态度,而不是随意我们的剥夺!身体是他的,成长是他的,我们只是一个帮助者!

从孩子能听懂我们的话开始,就要让他明白他要为他自己努力,我们就要在具体的事情上,告诉孩子,那是他的事情,他要自己去做!

40.爱如何给予孩子

不是所有的付出都叫爱的付出,没有爱的付出,也自然不会有好的收获。我们懂得孩子的需要,要懂得爱的给予。

有一种爱叫陪伴成长

还记得去年在郑州参加一个读书分享活动,当时分享的一本书是《家庭会伤人》。作者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展开讲述家庭对孩子生命的影响。那位引领我们读书的导师在阐述这本书的主题内容时,又讲了美国的现行教育。美国是一个崇尚民主、独立、自由、平等的国家,对于儿童的教育,他们特别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18岁就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而中国的研究生读书时都二十好几的人了,父母还得给其寄生活费。对比之下,中国的教育显得出如此不堪一击的柔弱。出奇意外的是:据统计数据表明美国是青少年犯罪人数最多的国家。最终导师只是想告诉我们,在崇洋媚外的年代里,西方的家庭教育理念未必就要照单全收。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爱的滋养,我们培养起来的恐怕只是外面看着是棵树,实际上内在空心的,整棵树一场小风都能将其吹折了。

举个培养孩子独立性的例子。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摔倒了,家长想借此机会来培养一下孩子的独立性。孩子趴在地上哇哇大哭,母亲远远地站着大声呼喊:“宝贝,男子汉,不能哭,你是能干的宝宝,一定会自己站起来的,妈妈相信你……”,结果孩子不得不忍受着摔倒的疼痛,自己慢慢爬起来。你可知道那个摔倒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当时却是一个重大的痛苦,他在最痛苦和艰难的时候,最信任的母亲只是站远处,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呐喊。让我们深深地体会一下,如果那个孩子就是我们自己,在遇到艰难的时候,那个我们最信任而且可以帮助我们的人却只是站在远处,当我们向他伸出无助的双手,对方却依然在那里,我们感受如何呢!那不是一种更大的无助感吗!我们长大后,那种无助感会像印刻在大脑里一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无意识地就会感受到生活的冷漠,也时不时地就感觉自己很无助。

我建议,我们这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的过程中,我们一直要陪在孩子身边,鼓励和支持会随着我们的声音流淌到孩子的内心,这样的力量会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爬起来。孩子在没有经历社会“蹂躏”之前是非常脆弱的,不经意的创伤都会在他脆弱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印迹,甚至就此产生一生的心结。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时刻都是陪伴。童年、青少年都是需要父母一直站在身边的,无论发生什么,他都知道父母在身边,他不怕,即便是摔倒了,有父母的支持,一定有力量站起来。

惩罚不要用带有侮辱性的方式

那个导师讲:他小时候犯了错误,父亲打完他后,他一哭,父亲就恶狠狠地说,“憋住,不准哭,再哭,还揍你!”这样的经历大概很多人都会有。我母亲照顾我们的最多,我们会犯错,特别是我。见已经激怒了母亲,就赶紧拼命往外逃跑,但往往逃不出母亲的“手掌心”,就被母亲连拖带拽的拉回家,拉到屋里,就是一顿打,忍不住会大哭,母亲一见我哭,怒气更加多了,下手也会更重。最后,母亲打结束了,让我或者旁边站着的弟弟妹妹搬来几块砖头,让我跪在上面不准动。我就此跪堂屋正对着门的地方面壁思过,母亲出去继续干活。我会时不时偷偷扭头看看风,在母亲不注意的时候,挪动一下腿,或者一只腿跪,另外一只稍作休息。但总有被母亲看到的时候,母亲就会接着怒斥。至于我每次没罚跪多久,现在记不得了。长大后从事的一些工作会跟一些家长打交道,一个母亲说,孩子犯错,打孩子都不是好事,邻里就会说东道西的,孩子的哭声会更加让自己难以顾及脸面,这会更加激怒自己,所以看见孩子哭,就下手更加重。

然而,想想我们这些成年人,有人无意间说的一句,我们听地不顺耳时,心情会如何。或许就因为一句话就能接下深仇大恨。但对于一个孩子而言,他承受身体的疼痛的同时,我们还要求他不能有情绪,这会不会太残忍了呢。

记得那位导师还说“雨该下时不下,不该下时就一定会下。”或许真是如此,小时候不敢哭,泪水憋住憋不住都憋下去了。成年后,我有很多情绪,反而很脆弱,容易哭。说地好听点就太感性了,不好听就是太情绪化了。

如果今天有人让你承受以上的体罚方式,你作为一个成年人会感受到多大的凌辱呢。我们会说对于孩子就没有这“受辱”感,孩子很小,不懂什么的。然而,真的就如此不懂而应该承受这样的惩罚方式吗!

我这学期一直在做一个学生的心理辅导,她对父亲特别仇恨,因为她的印象中,父亲在她小时候总是打她,还扇过她耳光。人家都说打人不打脸,这并非指的是成人,对于孩子也同样。

我曾经给两个学生做心理辅导时,他们在我的引导之下回忆起童年时,小伙伴或者比自己年龄大的孩子强行让自己给他们下跪,这让他们感觉到深深的耻辱感和被欺负感。我们会以为这跟父母的“罚跪”性质不同,但对于中国人而言,集体潜意识上,有些惩罚方式对心灵有着极大的创伤。

今年,因为我一个学生的心理问题,我能力有限而不得不转介给一专家型咨询师。又去郑州找一个教育机构的创办人,他当时说的一句话让我一直记得。“我们每个人一旦那翅膀被压折了,得需要好多年才能得以修复,五年、十年或许是一生都难以修复。”这句话只所以让我产生共鸣,是我自己的生命历程。我走在心理成长的道路好几年了,苦苦寻找自救的道路,挣扎过、无助过……慢慢好些,但这个过程是多么漫长啊。由此,发现我们的心理其实很脆弱,对于孩子的心理,我们可以称其为柔弱。成人的一不小心,孩子的心灵上就会刻下深深的疤痕。孩子需要我们给予足足的爱。

爱就是给予孩子所需要的

有一位著名的亲子教育专家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更应该勿施于人”。前半句话的解释我们都知道,后半句话比较难以理解,意思就是:你所需要的东西未必是别人需要的,你就更不应把自己喜欢或需要的东西强行给予别人。

前不久郑州市一个重点高中的学生把自己的母亲杀死,原因却很简单。这个家庭并不富裕,母亲为了孩子能上重点高中,省吃俭用地给孩子交钱上补习班。孩子考上重点高中后,自己为了陪孩子读书并全心全意地照顾孩子,就辞去工作,专门在学校附近租了个房子。这孩子上到高二,就在春节后刚开学,因为一个小事情,孩子跟母亲在家发生了争执,孩子的父亲在单位加班,他就用哑铃朝母亲后脑勺砸去,这位母亲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他把母亲的尸体放在床上盖上被子后,自己若无其事地上学去了。事发后,这孩子讲,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他受不了母亲天天逼着他去上补习班了。

这位母亲死地都不名目的,为孩子的求学之路,自己付出那么大代价就换来儿子这么一锤,自己去见了上帝。关键,你所付出的就是孩子所需要的吗!难道只有这样的方式才得以培养出来一个杰出的人才吗!

今天有个学生走进咨询室。他进来就问我,“老师这里是可以做心理咨询的吗?”我点点头,请他坐到我桌子旁边的凳子上,他搬起凳子又往我这边挪动,这让我有点觉得太近了,我的坐姿就往后一点,请他慢慢说。

他说,“老师,我一直沉浸在迷幻小说里,不能自拔。这次被政教处抓住了。以前也出现过这种情况,政教处的老师向班主任说过,如果在再犯,就把我开除了。我的手机都被收走了三个了,MP4也收走了三个(据班主任说收走6个了)了。”

我问他这样的情况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他说,“从初三吧,初一时,爸妈花钱让我进一个私立学校,那里管的也严,我学习也很上进,进步也很快。但从初一时,我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学习越好,压力越大,父母要求本来就也很高,老师见我成绩提高了,要求也慢慢高了。后来我就看一些名著,名著看的差不多了,就开始接触一些迷幻小说。后来就不能自拔了,成绩一再下降。”

他继续说,“虚幻的小说能让我感觉里面的主人翁经历一些挫折后,能取得成就。我感觉在里面很自由,很有收获。也能让我暂时不想外界的压力。”

我问他,你以后长大了想要怎样的生活。

他说,“老师,我想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平平凡凡的,与世无争的感觉。而我父母想让我学习成绩优秀,上个好的大学,因为他们都没与机会上大学。”

后来我让他给我画了一幅“房树人”的画,画的左边长歪的树,没有任何枝叶,根部像削过的铅笔。仔细看都看不出来那是树。右边是高大的楼房,最顶层有两个窗户,中间是一个很小的人,面向里。他说那是他朝向夕阳的方向。

同类推荐
  • 产后恢复300问

    产后恢复300问

    本书分别从孕妇产后变化与恢复、运动与锻炼、减肥与保健、化妆与美容、服饰与打扮、饮食与营养、疾病与防护、生活与料理等八个方面围绕产后美丽这个中心,进行不同侧重点的说明。
  • 福建特殊教育——区域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福建特殊教育——区域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福建特殊教育》是对福建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次全面总结与研究,也是我国区域特殊教育研究的一次尝试。全书内容涉及福建特殊教育的概况、历史、行政、师资培养和儿童安置;智障、视障、听障和自闭症儿童的教育;福州、泉州、厦门等9个市区的特殊教育以及福建特殊教育与残疾人事业等。
  • 长大不容易

    长大不容易

    本书是国内首席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30年来两代人的家庭教育思想精髓,书中以数百个生动、鲜活的家教实例,让人深刻体味到“成长有规律,长大不容易”,是家长与孩子可以共同阅读一生的教育书、亲情书。
  • 老祖宗传下来的育儿智慧

    老祖宗传下来的育儿智慧

    公开中国老祖宗独一无二的育儿智慧,献给在育儿路上茫然无措的父母。看古代老祖宗如何见招拆招,将“毛头小子”培养成“一代圣贤”!父母的教育方法往往决定孩子的一生!只有读懂中国本土的育儿智慧,才能在中国培养出优质的孩子!封底文案:“身教高于言传”,想要培养出“优质”的孩子,必先自己成为“优质”的父母!棍棒底下未必出孝子!溺爱只是动物本能地爱!放养也要讲方法!遗之以利不如遗之以义!成于俭约败于奢靡!……
  • 做偶像老爸老妈

    做偶像老爸老妈

    在孩子的眼里,凡是比他厉害的人,他都称为偶像,所以他们有很多偶像,家长首当其冲,理所当然成为他们的偶像。《做偶像老爸》实际上,每个孩子的心中,父亲会是他的第一偶像。父亲爽朗的笑声、豁达的胸襟、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偶像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偶像老爸要在很多方面“考核过关”,才能在孩子心中保持“光辉”的形象。
热门推荐
  • 谁让你那么丑

    谁让你那么丑

    张三峰,你还是那么丑。难怪我们至今都不能在一起。希望大家多给点鼓励,么么哒。
  • 张一鸣爱上了韩雪航

    张一鸣爱上了韩雪航

    一场签订契约的恋爱,苏眠为给弟弟治病毫不犹豫嫁给了江洲城最大的集团老总洛川,他们经过种种磨难,才成就了最后的爱情。
  • 南应变

    南应变

    要用不一样的眼光看待这个不一样的主角,他会给你不一样的感觉
  • 十年锦灰:青春成长疼痛故事

    十年锦灰:青春成长疼痛故事

    命运多舛的少女苏茆茆,三岁时父亲不辞而别,十五岁母亲突发哮喘病死亡,她在舅舅家经历一段刻薄委屈的时光,决定寻找父亲。少年江辰,是她在路上遇到的最初心动。苏茆茆父亲是有名的摄影师,苏茆茆的到来,在这个家里激起小小的波澜。继母带来的姐姐夏洛秋因为苏茆茆的到来,让她心生郁塞。在新学校的篮球场上,苏茆茆重逢了江辰,却发现,他与姐姐夏洛秋走到了一起。高考前夕,夏洛秋却忽然冷落疏远江辰,提出分手。苏茆茆心痛,为江辰抱不平,原来,夏洛秋与江辰交往,是一场蓄谋的报复。高考临近,在下晚自习回家途中,苏茆茆意外遭到几个少年凌辱,当她万念俱灰地回家时,得到是却是另一个噩耗,爸爸也在这天,突发车祸身亡。一个原本幸福富足的家,瞬间倾塌。辗转,她带着一身伤痕到了大学,没想到,在这里,再次与江辰重逢。可惜,这一次,他却陪在自己最好的朋友身边。刻骨铭心的初恋,曾经的好友,她迷茫了。那段黑色的记忆,曾被侮辱的烙印,让她不知如何面对深爱的人……而这一切,都还只是一个悲惨的开始……绮丽而惨痛的青春,是一段裂帛的记忆,华年如锦,锦缎成灰。明媚的开始,贪爱的执持,哀伤的剧终。
  • 轩辕雨录

    轩辕雨录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是江湖。在江湖里,没有绝对的善,亦无绝对的恶。十五年前,血洗丹羽山,火烧藏经阁,巴山会群雄。萧索的名字,终究被深深刻在江湖的历史上。十五年后,一袭白衣,一柄长剑,一身傲视群雄的武功。苦命的少年,又将如何书写自己的历史?恩怨如风,终归是春花秋月,一场空梦!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 那些流年时光

    那些流年时光

    如果青梅竹马的“好闺蜜”如果步入同一所大学,那么那些狗血的童年是藏不住的,还有那些看似奇妙却又必然的缘分让他们经历了爱恨情长,却在岁月的颠簸里学会了更多东西,比如如何爱、如何放你走...........
  • 我家男神看上了大佬

    我家男神看上了大佬

    作为帝星贵族家族的有权继承者之一,她的世界只有服从父母的安排,从小学习金融知识,琴棋书画一个不落,不断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成就与实力。但却在成为继承者后,迅速扩大个人实力,最后与家族同归于尽,用家族的覆灭祭奠了自己无趣而短暂的一生。她,是被人抛弃在森林中的野婴,被狼抚养大,混迹狼群,与狼共舞。在无数的虐杀中顽强生存,但终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掠食中失去生命,永眠于此。当她的灵魂被系统寄附于她时,他誓要过的张扬、嚣张、随心所欲。通过系统从健美但黝黑粗糙处处疤的“糙汉子”转变为白芷细腻的“玉公子”。用高超的计算机技术伪造身份,以千回百转的声音进入CV圈,以超脱凡俗的琴艺特招为帝大音乐系客座教授,以雌雄莫辨的颜值进入娱乐圈……浪迹于世,随意逍遥,却被他的颜值与气质所吸引。始于颜值,情系一人。
  • 斗罗之仙草

    斗罗之仙草

    穿越斗罗,成为了八角玄冰草?既然这样,那就开始我们的历险吧!
  • 当我再次长大

    当我再次长大

    要问人生能有几次重播,答案各不同,而真正能遇到重播的小柔却感觉是一种更新的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