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14100000011

第11章 曹雪芹的苦恼(2)

我一直认为脂砚斋像鲁迅文章中,提过的一位阔少,读《红楼梦》太深,陷入角色不能自拔,便到四马路的会乐里,清末民初,那是上海滩的红灯区,发出七八张堂会局票,然后,黄包车拉来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莺莺燕燕地围住了他,便派定自己是宝哥哥那样的自作多情,才生出那么多的感喟吧?有的红学家竟拾俞平伯的余唾,认为这位太滥情的脂评主角,非小说中人史湘云莫属。如果真是这样,《红楼梦》岂不是曹雪芹和他太太开的夫妻店里的产品?

这类滑稽透顶的笑话,都是以今人行事的准则,去度量古人的结果。只有在市场经济,追求钞票的大背景下,才有可能出现妻子写出了名,先生也搭起了顺风车,儿子成了神童,老爹也跟着老王卖瓜的抓钱一族。曹雪芹没落,但并不堕落,他可以赊酒,但绝不揩油。古人也有小人,曹还不至于是,就冲他一部原稿辗转借走传抄,弄得七零八落的这样轻信于朋友,可见他君子风,大于小人气。如果,他有一位红袖添香夜着书的夫人,果然是那位心直口快的史湘云,为他当家做主,不但借阅困难,传抄就更无可能,那么,全书原璧留存后世,岂不使红学家无事可干,无文可写,等着下岗吗?

如果按红学家之见,脂砚斋是曹雪芹写《红楼梦》的高参,那岂不是有点像别林斯基主持《祖国记事》时,他和他周围作家那样的关系了吗?即或真的如此,别林斯基不会坐着驿车,从彼得堡赶往乌克兰,到果戈理的家乡大索罗庆采村,不识相地介入其写作过程之中。但今天的红学家,偏要把脂砚斋一伙,装进面包车,拉到香山脚下的黄叶村(其实那也是一个红学伪作),与曹雪芹一起写这部不朽之作。

我不知道红学家,是有意识回避,还是完全茫然这个属于常识性的问题,真正的文学作品,其创作过程是极其个性化,私秘化的。曹雪芹在写作《红楼梦》的过程中,不可能有一个全天候包围着他的脂砚斋集团,按红学家的想像,曹写出一回,脂集团轮流传阅一过,予以点评,曹再进行改写,是一条流水作业线。这想法的形成,实属不可思议,但细想想,红学家也非凭空而来,是根据生活经验,是有所本的。

时下电视连续剧的编剧方式,不就是这样工厂化生产的吗!我的一位年青文学朋友,被一个剧组从西安请来,住在丰台某机关招待所。那五层楼全被剧组包了下来。一楼是编故事的,二楼是写本子的,他在三楼,是写人物对话的,四楼还有一个车间,是将他的台词,再改写成京片子那种油嘴滑舌的土话,因为那是一出写老北京的电视剧。

我开玩笑地问他,五楼可有畸笏叟在,他说,有人送稿件来,有人取稿件走。上家是谁,下家是谁,都很懵懂,很有一点地下工作的劲头。不过,有时候,已写好的某一集,又从一楼,二楼传上来,重新改过。他说,也许五楼会有什么脂砚斋之类的权威,如导演,如老板,因为有时候能闻到雪茄和咖啡的香味。在那里终审,自然有资格“命芹溪删去”,这样,楼下的他们就得返工。

听到这里,我为红学家心目中的曹雪芹一哭。同时,我也想到,香山黄叶村那里,在曹雪芹与脂砚斋中间穿针引线者,跑来跑去,脚都跑肿了的,当为史湘云莫属了。幸好张爱玲考证出来,大观园里那些女孩子,执行满洲风俗,不缠足。虽然这位最后孤独死在美国的女作家说:“《红楼梦》是创作,不是自传性小说。”但她并不特别反感“集体创作”说,令我纳闷儿。后来,我终于悟道,她在美国新闻处打工的时候,也曾经当过写作机器的。

胡适,俞平伯则不然,胡一号倡“自传说”,认为小说的内容与作者个人的生活经历有某种联系,但从未断言字字有据,事事皆真,从未断言《红楼梦》即曹雪芹的家传,可当信史来看的。而创史湘云为脂砚斋说的俞二号,也始终未敢大言不惭他这判断百分百地准确。这两位,固然是红学家,其实更是文学家(这一点非常非常的重要),红学家可以想当然,文学家则懂得作家的写作,与照相馆里按快门的师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

很难想像在黄叶村伏案疾书的曹雪芹,身边有脂砚斋这样一个小舰队的事实。为什么当下的红学家会如此确信不疑呢?我认为,这不是红学家的错,除了以上这种电视剧工厂化生产的启发,半个世纪以来,当代文学中实行的抹煞个性的集体创作方式,也把红学家们迷惑住了。

我在工程队劳动改造那阵,曾经在苦水区修过路,当地老乡喝到我们深井打出来的甜水,咂咂舌头,倒觉得没有什么滋味似的不以为然。这就是惯性,谬误被习以为常以后,正确就会视作反常。他们以为纠合几个笔杆子,关在宾馆或者招待所里,进行集体创作;以为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的三结合,是天经地义的创作方式。

样板戏就是这样炮制出来的,《朝霞》时期的什么《虹南作战史》等热昏作品,也是这样出笼的。“大跃进”那阵的《红旗歌谣》,更是早期集体英雄主义的“胜利凯歌”。除了郭沫若,周扬这两位编者的大名外,绝大部分的作品,不知作者为谁。在过去五十年里,小说,戏剧,诗歌,很多都是这样以集体创作署名。好一点儿的,加上一个括号,括号内写上某某某执笔字样,就是了不起的恩典了。

汪曾祺在新时期文学中,成了被膜拜的圣人,可他当年在样板戏的写作班子里,连在括号内露一露脸的资格也没有。正因为如此,到了讲求版权的后来,集体创作就成了一笔缠夹不清的胡涂账。汪曾祺差点被告上公堂,就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堂堂正正的样板戏《沙家浜》的作者。他这样“觉得”也的确没有错,样板戏《沙家浜》,主要是他写的;但《沙家浜》前身《芦荡火种》,却是上海沪剧团集体创作,而且是标有执笔人名姓的。汪曾祺不写明这孩子是抱来的,就认定为自己嫡生,编入文集之中,难怪要起纠纷了。

这都是集体创作害的,也害了红学家,他们以为这种泯灭创作个性的做法,是理所应当的正确行径,想当然曹雪芹也应该接受这样的安排,做一个括号里的执笔者;想当然脂评集团的那七八个人,像电视连续剧草台班子里的编创人员,起策划,创意,编剧,出点子的作用;因而也就想当然《红楼梦》是曹雪芹和脂砚斋天衣无缝的合作成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匪夷所思的念头,归根结底,红学家是学问家,不是文学家,基本上不甚谙熟文学创作的规律,不甚了然形象思维是怎么一回事的基础上,曹大师堕落成为三楼四楼的普通写作机器,而脂砚斋却是在五楼上抽着雪茄,喝着咖啡,有权“命芹溪删去”的主创人员。

幸好,五十年的文学实践,集体创作的名声,已经一蹶不振,在小说领域里,尤其。有的合作者,最后弄得反目成仇,有的夫妻档,最后索性各干各的。看来,别的艺术门类也许能够精诚团结,文学,大家很难坐在一张写字台上,而小说这一块,恐怕更不能集体的。因此,很难想像在曹雪芹的写字台旁,坐着七八个爷们儿,还有一两个娘们儿,在那里评头论足,说三道四。那时,既没有雪茄,也没有咖啡,光这些批评家的口臭,也早就把我们的大师熏死了。

据说,“文革”期间,样板团在“旗手”江青“同志”的关照下,每人每天有一块巴掌大的巧克力可吃,援此例,黄叶村里的曹雪芹,更该愁肠百结,无以聊生了。一来没有银两,二来无处可买,怎么对付畸笏叟、棠村、梅溪、松斋、鉴堂、绮园、立松轩、左锦痴道人……这些死缠不放的脂评家,可真让他苦恼透顶。

如果,曹雪芹倘健在,肯定会恳求红学家,你们做做好事,开辆面包车来,把这些批评家先生,女士从黄叶村拉走,哪儿凉快,就请他们到哪儿凉快去吧!

拜托了!大师会一揖到地,吁请不已。

同类推荐
  • 中国最美的散文

    中国最美的散文

    本书提炼的散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此外,每一篇散文更是加入了编者的心路花语,与读者分享。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登堂入室,管中窥豹,领略中外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添上光彩亮丽的一笔。
  • 心花集

    心花集

    姜琍敏是当代文坛颇有影响的实力作家,著述甚丰,小说散文皆有突出成就。其文学底蕴深厚,思想沉郁不羁,文字则见性见情、生动活泼而可读性强。尤其其读禅笔记,看似说禅,实际上完全有别于一般就禅论禅的文章,而是别出心裁,纵情发挥,畅谈人生哲理及生活感悟,每每有其独到而发人深省的见解,故现实意味浓而特色尤为鲜明。
  • 前朝杂话:何满子谈古说片

    前朝杂话:何满子谈古说片

    本书是一部杂文随笔集,收录了何满子对古代刑罚制度、文人命运、文化现象等的深刻分析,如《明初酷刑》《朱元璋对文人的仇视情结》《郭泰现象》《夏侯玄的风骨》《老庄不同》等。这些文章见解独到,语言犀利,针砭时弊,发人深省。
  • 文化散文经典系列(套装共4册)

    文化散文经典系列(套装共4册)

    揭开尘封历史的印记,探寻古人的真实命运 在娓娓道来中还原历史真实,绘制历史人物精神图谱以人物命运切入,折射当时社会状况,全方位揭示历史文化之谜温情与激昂并存,用朴实厚重的艺术风格,带给你愉悦的审美体验
  • 用幽默跟生活和解:于谦×李诞(全集)

    用幽默跟生活和解:于谦×李诞(全集)

    本套装共2册,分别为《玩儿》和《笑场》。脱口秀大会嘉宾于谦和李诞经典代表作。《玩儿》于谦;人称谦哥。相声界公认头号玩主;郭德纲认证捧哏巨匠;素以谦和内敛、大智若愚、随遇而安著称。在《玩儿》中,谦哥以生动活泼的语言,记录了自己从小到大粘鸟儿、养鸽子、摸鱼、熬鹰、驯马、吸猫的趣事,字里行间弥散着老北京独有的亲切、局气、厚道、风趣。谈到小动物时更是妙语连珠,一派赤子之心,喜悦溢于言表。于谦交往朋友;不分职业贵贱,只分共同爱好。“团长”、老六、三哥、九爷……一起玩的朋友中有现役军人、有工厂工人、有曲艺大腕、有无业游民,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因共同的兴趣走到一起。几十年亦师亦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写到九爷、七哥等等京城大玩家时,江湖老手的那股子傲里夺尊的架势,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写到三哥这样的底层百姓,笔下又自然流淌出柔软、悲悯与同情。这是一本温厚的百姓故事。由小见大,由爱好见品行,由百姓烟火见世道人心,韵味十足,堪称佳品。《笑场》:《吐槽大会》总策划、总撰稿人李诞首部作品,收录了网络上脍炙人口的《扯经》系列、奇趣故事,以及李诞近年来的多篇随笔散文。看似天马行空、光怪陆离的故事中蕴含引人反复玩味的道理。从不同角色的口中描绘出了一幅荒诞而又耐人寻味的人生浮世绘。
热门推荐
  • 爱直至荒芜

    爱直至荒芜

    不管是在捉摸不定的虚构般的命运里,还是在我实实在在的灰暗生活里,我都是东道主,而你只是位客,确切的说你是一位过客。即便我不愿甚至不肯承认,你终究是我生命里的过客,而我也是你生命中渐次淡去所有印痕的陌生人。2010.8.9宁宇
  • 无限星海

    无限星海

    一个生性淡薄、习惯安于现状的人,在命运的安排下被强征入伍,加入将星璀璨的联邦海军,他能做些什么呢?逆流而上?随遇而安?还是....暗潮涌动的无限星海之上,随着旧时代所造就的英雄们渐渐老去,退出历史舞台,一位位新时代的英雄摩拳擦掌、前赴后继,共同谱写出一首悲壮绮丽的战争史诗。PS:房贷和奶粉钱让人压力山大,不得已放弃自由的时光坐在这里勤恳码子,房贷20年,孩子没上幼儿园,所以,大家放心。
  • 重生之巨龙在身边

    重生之巨龙在身边

    原本为世间最强的龙,因为被同类嫉妒而陷害,好在老天又给了他一次机会,只不过这次他是一个凡人?一个拥有巨龙灵魂的凡人!
  • 玊人小记

    玊人小记

    这本书不算是小说,只能算是我的文章合集。对于标签上的现代言情和都市生活,我深感抱歉,因为这是创建作品必填内容,而我又找不到更合适的形容。
  • 美女的无敌男友

    美女的无敌男友

    大家族少爷被人陷害,险些丧命,却被一个陌生女子所救。“你救我一命,我便给你全世界!”
  • 科学家的故事

    科学家的故事

    为了捍卫真理、传播科学,许多科学家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本书搜集整理了古今中外几十位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它将带你走进科学世界,了解科学家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懈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
  • 万星汇聚

    万星汇聚

    一个规则崩塌的世界……数位坚守者,一位存在千年的仙人……神道的本源……曾经宇宙的顶点…………在2206年各大政府推行了一款名为《遗灭》的游戏这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13个人用另外一种方式也进入这款游戏,进入了这个规则崩塌的世界在数天后升至满级成为了这个游戏的管理员
  • 他好爱嗜甜的她

    他好爱嗜甜的她

    滴,前方高能#超甜高能小天后&超撩妖孽大影帝#恋爱前:――影帝大佬,你对当代娱乐圈的看法如何,比如Grammy得主苏幕遮?“娱乐圈怎么样,大家貌似都知道吧。至于宋小姐,不熟。”吃着草莓爆浆蛋糕的苏幕遮:??恋爱后:影帝每天都发VLOG:“我好爱苏美人啊啊啊啊!!!”喝着黑糖珍珠奶茶的苏幕遮:哦哦。自打影帝大佬恋爱后,全网一起在打胰岛素。
  • 龙炎天下

    龙炎天下

    千年前龙族灭亡!龙族吧一切寄托在了龙太子龙泉身上!称霸幻境!时光之力!阴谋中的阴谋!······我恨!我也爱!恨她接近我居然是为了实施那件计划。爱他为了我付出了生命!!!端木家,我龙族与你势不两立!~~~~~龙皇--龙泉之痛
  • 御剑至圣

    御剑至圣

    一把残破的古剑,一个奇怪的少年,任尔有千般法术,万般神通,我只问,你能挡我青尺一剑否?在这武道通神的世界,我只出一剑。修剑者,一颗剑心,一身剑骨,剑者,宁折不弯。任敌手三千,怎敌我手中三尺青锋。